CN114027843B - 植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植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27843B CN114027843B CN202210011820.5A CN202210011820A CN114027843B CN 114027843 B CN114027843 B CN 114027843B CN 202210011820 A CN202210011820 A CN 202210011820A CN 114027843 B CN114027843 B CN 1140278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hose
- wire
- implant device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91—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293—Invasiv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所述植入装置包括深部电极和支撑机构;所述深部电极包括电极触点、软管和连接器;所述电极触点安装于所述软管的外表面,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极触点相连接的导电线穿设于所述软管内,并与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保护管;所述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本体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软管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将所述电极触点伸入机体;所述保护管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内的导电线易发生弯折、延伸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是一种针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一般包括导向螺钉和深部电极,该技术通过在病人机体内放置深部电极,记录癫痫病灶源的放电情况,从而实现对病灶的准确定位。在施行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在患者的颅骨上钻孔并拧入导向螺钉,然后深部电极通过导向螺钉进入机体内部,最后螺帽将植入装置的导管与导向螺钉固定。现有深部电极一般由电极触点和软管构成,发明人发现软管一般材质较软,在使用过程中,软管易发生弯折和延伸,导致软管内部收容的连接于电极触点的导电线易受到弯折、延伸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管内的导电线易发生弯折、延伸的技术问题。
一种植入装置,所述植入装置包括深部电极和支撑机构;所述深部电极包括电极触点、软管和连接器;所述电极触点安装于所述软管的外表面,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极触点相连接的导电线穿设于所述软管内,并与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保护管;所述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本体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软管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将所述电极触点伸入机体;所述保护管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管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或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本体中的一者相对所述保护管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从而将所述连接器固定。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保护管周向等间隔设置。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形成有穿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线,以能够穿过所述穿孔并绑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固定所述连接器。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管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或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本体中的一者相对所述保护管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为凸出部,另一者为与所述凸出部相匹配的卡槽,通过将所述凸出部伸入并卡接于所述卡槽,以能够将所述连接器固定。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保护管周向等间隔设置。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管为伸缩管,所述保护管能够沿所述软管轴向伸缩,以调整所述保护管长度,进而能够使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卡槽。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包括管体和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设于所述管体内。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触点朝向所述软管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加固层外。
在所述植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深部电极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收容于所述软管内,所述加固件两端与所述软管的内壁相连接,以加固所述软管。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植入装置包括深部电极和支撑机构,其中深部电极包括软管、电极触点和连接器,软管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电极触点安装于软管的外侧表面上,能够采集电生理信号,与电极触点相连接的导电线则穿设于软管内,能够避免导电线受到损害,电极触点通过导电线与连接器电性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连接器连接接口、端口,进而与医疗仪器连接。支撑机构则包括本体和保护管,本体两端分别与机体和保护管可拆连接,保护管与本体上的第一贯穿孔连通,以能够引导软管经由保护管和第一贯穿孔进入机体;保护管一端与本体连接,另一端能够与连接器固定连接,通过保护管能够与连接器相连接,从而能够在软管深入到机体内后,通过将连接器固定,进而将整个软管固定,以能够限制软管的延伸,同时由于软管是穿设于保护管内的,保护管还能够对软管进行保护和支撑作用,限制软管的过度弯曲,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内的导电线易发生弯折、延伸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植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植入装置的整体结构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软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软管结构透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深部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C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C-C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C-C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C-C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软管及电极触点连接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E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软管;11、通孔;12、第一层;13、加固层;14、第二层;2、电极触点;3、连接器;31、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部;4、连接管;5、接头;6、端头;61、凸起;7、支撑件;71、缺口;72、块状件;721、第二贯穿孔;73、环形件;8、金属丝;9、加固件;100、支撑机构;101、本体;1011、第一贯穿孔;1012、第一螺纹;1013、第二螺纹;102、固定件;103、保护管;1031、第一连接件;1032、第一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施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在患者的颅骨上钻孔并拧入导向螺钉,然后深部电极通过导向螺钉进入机体内部,最后螺帽将植入装置的导管与导向螺钉固定。现有深部电极一般由电极触点和软管构成,发明人发现软管一般材质较软,在使用过程中,软管易发生弯折和延伸,导致软管内部收容的连接于电极触点的导电线易受到弯折、延伸而损坏。
如图1-5所示,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包括深部电极和支撑机构100;深部电极包括软管1、电极触点2和连接器3;软管1一端连接于连接器3,电极触点2安装于软管1的外表面,与电极触点2相连接的导电线穿设于软管1内,导电线与连接器3电性连接。支撑机构100包括本体101和保护管103;本体101内设有第一贯穿孔1011,本体101两端分别与机体和保护管103可拆连接;保护管103与第一贯穿孔1011连通,以能够引导电极触点2进入机体;保护管103一端与第二固定架连接,另一端能够与连接器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触点2安装于软管1的外侧表面上,能够采集电生理信号,与电极触点2相连接的导电线则穿设于软管1内,能够避免导电线受到损害,电极触点2通过导电线与连接器3电性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连接器3连接接口、端口,进而与医疗仪器连接。通过保护管103能够与连接器3相连接,从而能够在软管1深入到机体内后,通过将连接器3固定,进而将整体软管1固定,以能够限制软管1的延伸,同时由于软管1是穿设于保护管103内的,保护管103还能够对软管1进行保护和支撑作用,限制软管1的过度弯曲,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1内的导电线易发生弯折、延伸的技术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本体101的作用在于连通机体,并形成通道,保护管103连接于本体101上,能够延长通道,并且保护软管1未深入机体内的部分,防止此部分发生弯折和延伸。
具体地,结合图1、图3和图5所示,本体101可为圆管结构,内部即为第一贯穿孔1011,在本体101靠近其两端位置处的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1012和第二螺纹1013,第一螺纹1012和第二螺纹1013用于与机体和保护管103连接,保护管103则可通过固定件102与本体101连接,例如在植入颅骨内时,第一螺纹1012可与颅骨固定,然后再将固定件102通过第二螺纹1013与本体101进行固定连接,以此能够打通一条通道出来供深部电极进入到颅骨内。在软管1进入到颅骨内并找到位置后,此时通过保护管103将连接器3固定住,能够固定住连接器3,并对软管1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保持软管1的位置及形状的稳定,避免发生错位,进而避免导电线发生弯折和延伸。固定件102为螺帽结构,固定安装于保护管103相对本体101的端部,能够与第二螺纹1013螺纹连接。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保护管103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031,第一连接件1031用于与连接器3或本体101连接,连接器3和本体101中的一者相对保护管103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31,第一连接件1031能够与第二连接件31连接,从而将连接器3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以第一连接件1031设置在保护管103相对连接器3一端为例。保护管103的另一端则与固定件102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在固定件102与本体101螺纹连接固定后,使得保护管103的另一端位置固定,进而通过第一连接件1031和第二连接件31的配合能够将保护管103与连接器3相连接,使得连接器3固定,从而稳固连接器3的位置,避免连接器3位置移动而挤压软管1。需要明确的是,第一连接件1031和第二连接件31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方式。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件1031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连接件31的数量为多个,第一连接件1031与第二连接件31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连接件1031沿保护管103周向等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连接件1031和第二连接件31,并使第一连接件1031和第二连接件31一一对应,能够进一步加强保护管103与连接器3之间连接的平衡和稳定性。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连接件31与连接器3之间形成有穿孔,第一连接件1031为连接线,以能够穿过穿孔并绑于第二连接件31,以绷直连接线,进而固定连接器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31可为金属材质制成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丝线结构,具有一定强度,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保护管103的端面上,另一端能够穿过穿孔,并回弯绑在第二连接件31,需要明确的是,绑在第二连接件31上并不仅是缠绕在第二连接件31上,还可是连接件自身打结形成套圈绑在第二连接件31上。另外,连接线、保护管103和本体101三者长度总和大于软管1的长度,从而能够保证连接线的长度能够始终穿过穿孔,由于软管1带着电极触点2伸入机体内的长度并不总是恒等的,因此保护管103和连接器3之间的距离也不总是恒定的,通过连接线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调节,且操作简单。需要明确的是,位于保护管103和连接器3之间的第一连接件1031的直线部分在连接时为绷直状态。
其中优选地,第二连接件31可为U形结构,第二连接件31的开口朝向连接器3,且第二连接件3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器3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为焊接、一体成型等,U形的开口与连接器3的器壁则形成穿孔。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保护管103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032,第一连接部1032用于与连接器3或本体101连接,连接器3和本体101中的一者相对保护管103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1032和第二连接部32中的一者为凸出部,另一者为与凸出部相匹配的卡槽,通过将凸出部伸入并卡接于所述卡槽,以能够将所述连接器3固定。
不同于前面实施例是在保护管103和连接器3上增加结构,本实施例中,是保护管103和连接器3自身的结构具有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1032和第二连接部32,具体地,以第一连接部1032设于保护管103相对连接器3一端为例,凸出部可为与保护管103一体成型的L形结构,凸出部具有弹性,卡槽为L形槽结构,凸出部进入卡槽中时,能够抵接于卡槽的侧壁移动,从而在到达卡槽的L形卡口处弹出,以使凸出部卡接于卡槽内。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第一连接部1032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连接部3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连接部1032与第二连接部32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连接部1032沿保护管103周向等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1032和第二连接部32,并使第一连接部1032和第二连接部32一一对应,能够进一步加强保护管103与连接器3之间连接的平衡和稳定性。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保护管103为伸缩管,保护管103能够沿软管1轴向伸缩,以调整保护管103长度,进而能够使凸出部伸入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保护管103的伸缩,能够使得延长或缩短保护管103,从而便于改变保护管103的长度,以此来适配与连接器3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凸出部伸入到卡槽内。
优选地,保护管103可为伸缩式的网管结构,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能够使得连接器3稳定。
伸缩管的形式可具有多种形式,例如,伸缩管可为多个管套设在一起形成的伸缩式,以三个管为例,则分为外部、中部和内部三个管,外部管套设于中部管,中部管套设于内部管,三个管共轴线,并能够相互沿轴线方向滑动,从而形成伸缩。优选地,伸缩管还可为网管结构,其上沿轴线方向设有多列菱形网口,相邻两列网口之间错位排布,菱形网口的孔径大小变化,形成菱形网口的杆转动,则能够使伸缩管整体表现成伸长或缩短,驱动形成菱形网口的杆转动的力大于连接器3自身重力,从而能够将连接器3支撑,而不会使得伸缩管受到连接器3力作用而伸缩。并且由于形成菱形网口的杆在拉伸和收缩的过程中均会使杆相互靠近而叠起来,相互之间能够产生摩擦力,需要外力克服这些摩擦力做功才能够继续伸长或收缩,从而保证了伸缩管的强度,摩擦力以及管本身材质具有的强度完全足够支撑起连接器3,从而固定住连接器3,防止软管1发生变形。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14-15所示,软管1包括管体和加固层13,加固层13设于管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软管1可分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第一层12、加固层13和第二层14,第一层12和第二层14可均为TPU材质,加固层13可为金属层,加固层13具有刚性,能够加固整体软管1,避免软管1受到过度弯折,能够保持软管1的形状。加固层13还可为金属网管,可采用镍钛丝或钢丝编织形成。具体成型方式可为,先在第一层12的外表面上编织网管,然后再通过挤出工艺,在金属网管的外表面上挤出一层第二层14。具有加固层13的软管1,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抗折性能。
在一种植入装置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4-15所示,电极触点2朝向软管1的正投影位于加固层外。本实施例中,软管1在沿其轴线方向上可分割成两段,一段用于在外表面上安装电极触点2,另一段在内壁中安装加固层13,即加固层13并不是完全与软管1的长度相匹配,以避免电极触点2与加固层13相接触,减少干扰。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深部电极还包括加固件9,加固件9收容于软管1内,加固件9两端与软管1的内壁相连接,以加固软管1。
在本实施例中,加固件9可为金属材质制成的丝线结构或高强线,优选地,可选用镍钛丝,并且加固件9可设置多个,通过多个加固件9本身的强度能够起到支撑软管1的效果,进而加固软管1,能够避免软管1弯折。
在一种植入装置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软管1为编织网管。
在本实施例中,编织网管相比现有的TPU等材质的软管1,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抗折性能,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柔顺性,从而解决了现有软管1易弯折的问题。
如图8-13所示,在一种深部电极实施例中,深部电极还包括支撑件7和金属丝8。软管1内设有贯穿软管1的通孔11。支撑件7和金属丝8收容于通孔11,支撑件7一端与软管1连接,另一端与金属丝8连接,金属丝8远离支撑件7的一端与软管1连接,以使金属丝8绷直。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中,软管1受到力想要弯折时,支撑件7和金属丝8会阻挡弯折,而软管1受到力想要延伸时,由于支撑件7和金属丝8连接在软管1的两侧,会拉扯支撑件7和金属丝8对应部分的软管1,使得软管1不会被延伸,从而避免软管1内的导电线发生弯折和延伸。
在一种深部电极的实施例中,深部电极还包括端头6和连接器3,端头6和连接器3分别连接于软管1两端,以能够将通孔11封闭。支撑件7一端与端头6连接,以通过端头6与软管1连接。金属丝8一端与连接器3连接,以通过连接器3与软管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端头6和连接器3能够将通孔11封闭,端头6和连接器3可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安装在软管1上,而将支撑件7和金属丝8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端头6和连接器3上,从而能够使得支撑件7和金属丝8间接与软管1的两端连接,从而能够避免软管1的任何一段发生弯折和延伸。具体地,在软管1带着电极触点2伸入机体内时,其伸入部分会由于受力而发生弯折,端头6安装于伸入端,支撑件7可为直杆结构,且支撑件7沿通孔1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软管1发生弯折时,能够保持直杆的形状,从而避免软管1发生弯折。而在拉扯软管1时,由于端头6、支撑件7、金属丝8和连接器3之间的连接,使得端头6和连接器3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从而限制软管1的延伸。
另外,端头6的材质可为绝缘件,也可为电极触点2,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如在需要端头6作为端部触点时,则端头6为电极触点2。
软管1可为圆环管状结构,端头6可为圆柱型结构。优选地,端头6的直径大小与软管1的外圈直径大小相同。端头6远离软管1的一端可为球形,以减少尖端。
在一种深部电极实施例中,所述端头6上设有凸起61,所述凸起61伸入所述通孔11,所述支撑件7连接于所述凸起61。
在本实施例中,端头6相对软管1一侧表面上设有与端头6管体一体成型的凸起61,凸起61的大小小于通孔11的孔径大小,从而能够使得凸起61伸入到通孔11中,凸起61可为圆柱形或矩形体等结构,可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与支撑件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凸起61,能够便于安装定位端头6。
在一种深部电极实施例中,支撑件7包括支撑主体和设于支撑主体靠近金属丝8的端部上的第三连接部,金属丝8通过第三连接部与支撑主体连接。支撑主体为直杆状结构,通过设置第三连接部,能够便于金属丝8与支撑件7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深部电极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支撑主体上设有缺口71,缺口71侧壁形成第三连接部,金属丝8卡接于缺口71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缺口71设于靠近支撑主体相对金属丝8端面的端部上,金属丝8可回弯成或绑成环形圈,通过将环形圈套设并卡在缺口71的侧壁上,以绷紧金属丝8,以此使得金属丝8连接于支撑件7上。
在一种深部电极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三连接部为环形件73,环形件73固设于支撑主体相对金属丝8的端面上,金属丝8套设于环形件73。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环形件73可为圆环形结构,环形件73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于支撑主体相对金属丝8的端面上,而金属丝8在穿过环形件73后可回弯成或绑成环形圈结构,从而能够套设在环形件73上,以此使得金属丝8连接于支撑件7上。
在一种深部电极实施例中,如图10-11所示,第三连接部为块状件72,块状件72朝向支撑主体的端面与支撑主体形成阶梯面,以能够将套设于支撑主体上的金属丝8卡住。
可以理解的是,阶梯面形成于块状件72和支撑主体之间,如块状件72朝向支撑主体的端面大于支撑主体相对块状件72的端面,从而形成阶梯面,阶梯面即为块状件72相对支撑主体的表面上除去与支撑主体相接触的部分,金属丝8则可缠过支撑主体上一圈,然后回弯或绑成环形圈结构,从而套设在支撑主体上,并被阶梯面卡住。
在一种电极组件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块状件72上设有沿平平行于软管1延伸方向贯穿块状件72的第二贯穿孔721,第二贯穿孔721的孔壁朝向阶梯面的正投影位于阶梯面,金属丝8穿设于第二贯穿孔721,并套设于支撑主体,以能够卡接于阶梯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贯穿孔721一端的端口设于阶梯面上,在安装时,可先将金属丝8绑在支撑主体上,然后再将金属丝8穿过第二贯穿孔721,从而使得金属丝8卡接在阶梯面上,通过第二贯穿孔721能够对金属丝8进行导向和梳理,并且还能够使金属丝8不绕着块状件72的侧表面延顺,避免金属丝8过度折弯。
上述几个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三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以及金属丝8与第三连接部的配合方式,金属丝8通过第三连接部能够与支撑主体进行连接,形成更加稳定的连接关系,当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直接将金属丝8与支撑件7固定,例如,将金属丝8一端焊接于支撑件7一端。
另外,深部电极还包括连接管4和接头5,接头5通过连接管4与连接器3固定连接,连接管4也为环形管状结构,连接管4由高强度纤维线材质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折弯、抗延伸的性能,导电线通过连接器3与接头5电性连接,连接器3可为集线器,能够将导电线集中梳理,再通过接头5连接到如脑电图仪的设备上。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装置包括深部电极和支撑机构;所述深部电极包括电极触点、软管、连接器、支撑件和金属丝;所述电极触点安装于所述软管的外表面,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极触点相连接的导电线穿设于所述软管内,并与所述连接器电性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保护管;所述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本体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软管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将所述电极触点伸入机体;所述保护管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
所述软管内设有贯穿所述软管的通孔,所述支撑件和所述金属丝收容于所述通孔,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丝连接,所述金属丝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软管连接;
所述软管包括管体和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设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电极触点朝向所述软管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加固层外;
所述深部电极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收容于所述软管内,所述加固件两端与所述软管的内壁相连接,以加固所述软管;
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和设于所述支撑本体靠近所述金属丝的端部上的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为块状件,所述块状件朝向所述支撑本体的端面与所述支撑本体之间形成阶梯面;所述块状件上设有沿平行于所述软管延伸方向贯穿所述块状件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朝向所述阶梯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阶梯面,所述金属丝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本体,以能够卡接于所述阶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或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本体中的一者相对所述保护管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从而将所述连接器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保护管周向等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形成有穿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线,以能够穿过所述穿孔并绑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固定所述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或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本体中的一者相对所述保护管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为凸出部,另一者为与所述凸出部相匹配的卡槽,通过将所述凸出部伸入并卡接于所述卡槽,以能够将所述连接器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保护管周向等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为伸缩管,所述保护管能够沿所述软管轴向伸缩,以调整所述保护管长度,进而能够使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卡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11820.5A CN114027843B (zh) | 2022-01-07 | 2022-01-07 | 植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11820.5A CN114027843B (zh) | 2022-01-07 | 2022-01-07 | 植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27843A CN114027843A (zh) | 2022-02-11 |
CN114027843B true CN114027843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8014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11820.5A Active CN114027843B (zh) | 2022-01-07 | 2022-01-07 | 植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278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1682B (zh) * | 2022-07-25 | 2024-06-14 |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1549A (zh) * | 2019-07-17 | 2020-01-14 | 诺尔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 颅内深部电极 |
CN113384285A (zh) * | 2021-07-17 | 2021-09-14 | 北京华科恒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深部电极的旋紧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222870T2 (de) * | 2001-02-06 | 2008-05-15 | Medtronic Vascular, Inc., Santa Rosa | Vorrichtung für transluminale eingriffe mit geführten kathetern oder anderen geräten, die die gefässwande durchdringen |
CN101933821B (zh) * | 2009-06-30 | 2014-03-12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微导管 |
EP2742968A1 (en) * | 2012-12-13 | 2014-06-18 | Sapiens Steering Brain Stimulation B.V. | A probe, especially a probe for neural applications |
CN108135517A (zh) * | 2015-03-13 | 2018-06-08 | 曼特瑞斯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 神经治疗装置和方法 |
CN111135425B (zh) * | 2020-03-06 | 2021-09-10 |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微导管 |
CN112587203A (zh) * | 2020-12-24 | 2021-04-02 | 上海禾吟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 导管及医疗器械 |
CN215386900U (zh) * | 2021-03-15 | 2022-01-04 | 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 | 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 |
-
2022
- 2022-01-07 CN CN202210011820.5A patent/CN1140278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1549A (zh) * | 2019-07-17 | 2020-01-14 | 诺尔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 颅内深部电极 |
CN113384285A (zh) * | 2021-07-17 | 2021-09-14 | 北京华科恒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深部电极的旋紧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27843A (zh) | 2022-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8242B (zh) | 远侧末端具有改进的安全线的导管以及相关方法 | |
US5057092A (en) | Braided catheter with low modulus warp | |
CN114027843B (zh) | 植入装置 | |
US5386816A (en) | Endoscope | |
CN105658275B (zh) | 包括可植入线缆元件的电气结构 | |
EP2275163A2 (en) | Deflectable catheter with a high modulus fiber puller element | |
JP2006255401A (ja) | 面内でたわむ湾曲操作可能なカテーテル | |
WO2000020048A1 (en) | Cranial bolt | |
CN102395315A (zh) | 导管 | |
CN112788977B (zh) | 内窥镜弯曲部和内窥镜 | |
EP1961368B1 (en) | Wire member for controlling a flexible endosco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8696551B2 (en) | Flexible endoscope suitable for MRI | |
CN108158571A (zh) | 具有环形电极的可操控式引导护套及相关的构造方法 | |
CN114027844B (zh) | 植入装置 | |
EP4235703A1 (en) | Composite wiring, capacitance sensor, multiplexing cable, and wiring for incorporation into element | |
CN216702510U (zh) | 内窥镜蛇骨及内窥镜 | |
JPH1099263A (ja) | 内視鏡用可撓管 | |
CN208436255U (zh) | 植入式神经刺激电极 | |
JPH09192085A (ja) | 内視鏡 | |
CN219089208U (zh) | 内窥镜及其插入组件 | |
JP2750045B2 (ja) | 首振りカテーテル | |
JPH0411683Y2 (zh) | ||
JP3542835B2 (ja) | 内視鏡 | |
CN219594537U (zh) | 内窥镜导管及内窥镜 | |
CN215839743U (zh) | 血管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