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7259B -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7259B
CN114027259B CN202111465692.3A CN202111465692A CN114027259B CN 114027259 B CN114027259 B CN 114027259B CN 202111465692 A CN202111465692 A CN 202111465692A CN 114027259 B CN114027259 B CN 114027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dock
pool
wood frog
frog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56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7259A (zh
Inventor
王印庚
田吉腾
王楠
李彬
王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uyanghong Aquatic Technology Co ltd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uyanghong Aquatic Technology Co ltd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uyanghong Aquatic Technology Co ltd,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uyanghong Aqu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56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7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7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7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7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7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15Leaf crops, e.g. lettuce or spina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国林蛙和大叶植物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属于水生动物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蛙“仿生态圈养”方法,牛蒡等大叶植物能够为林蛙提供遮阳、保湿、隐蔽的场所,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安全的养殖模式,大幅提升林蛙的成活率和回捕率,提高林蛙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增加林蛙的产出效率、高效供应和产出保障,构建林蛙一二三产全产业链,为当地百姓就业劳动、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林蛙属(Rana),俗称哈士蟆、田鸡、蛤蟆等,是我国林蛙属分布最为广泛的特有种。中国林蛙是集食、药、补功能为一体的珍稀两栖动物,早在明、清两代就被列为宫廷“八珍”,在民间也被誉为“四大山珍”、“东北新三宝”。雌蛙的干燥输卵管称中国林蛙油,为传统名贵药中药材,属保健滋补佳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更加提升了对中国林蛙营养及药用价值的认知,中国林蛙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攀升。但是野生中国林蛙资源并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国林蛙开始被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半人工养殖(封山封沟放养)和全人工大棚养殖。目前,中国林蛙的养殖模式多为半人工养殖,但半人工养殖的成活率极低,回捕率也仅为1%~5%,造成林蛙的产量较为低下;全人工大棚养殖的养殖密度高,病害频发,也造成中国林蛙的产量较低。半人工养殖和全人工大棚养殖的养殖效果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升林蛙的成活率和回捕率,提高林蛙的产出数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带状种植牛蒡;在种植牛蒡的土地外围围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孔径为0.5~1cm;在种植牛蒡的区域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
优选的,所述种植牛蒡的时间为阳历3~4月;所述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的时间为种植牛蒡1个月后。
优选的,所述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的投放密度为8~12只/m2
优选的,所述牛蒡的行距为1.5~2m;所述牛蒡的株距为0.8~1m。
优选的,所述牛蒡的垄间套作小油菜或萝卜。
优选的,在种植牛蒡的区域内设置有栖息池,所述栖息池的密度为1个/1000~2000m2;每个栖息池的面积为50~60m2;所述栖息池的深度为0.8~1.2m;栖息池和栖息池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
优选的,在种植牛蒡的区域内还设置有中国林蛙的越冬池和孵化池;所述越冬池的深度为2~3m;所述孵化池的深度为0.4~0.8m。
优选的,所述牛蒡的灌溉方式包括喷灌;所述喷灌采用的喷灌装置埋设于垄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垄带状种植牛蒡;在种植牛蒡的土地外围围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孔径为0.5~1cm;在种植牛蒡的区域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在本发明中,牛蒡为大叶植物,牛蒡的大叶片可以为林蛙遮阳、保湿;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网既可以有效预防中国林蛙逃离,也可以防止鼠类、蛇类、畜禽等天敌进入,免受天敌侵扰。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林蛙天敌多、水源不足、生长发育不良、死亡率高、回捕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同时满足了生态养殖模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多重要求,即通过种植中草药牛蒡,既能够给林蛙提供良好的隐蔽和捕食场所,又能提高中草药收益,做到一举两得;形成的林蛙生态圈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林蛙成活率和回捕率,增加林蛙养殖产能、保障加工产业需求和市场有效供给,可开拓林蛙产业新格局。在本发明中,仿生态圈养能够大大提高集约化程度,林蛙亩产约200公斤左右,能够增加林蛙的产出效率、保障高效供应和产出;蛙粪为牛蒡提供有机肥料,根叶生长旺盛,每年约生产牛蒡1000~2000公斤/亩,林蛙和牛蒡共养模式的生产效益十分突出,使山林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值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林蛙与大叶植物共生系统构建示意图;
图2为林蛙与大叶植物共生系统构建示意图关键部件注释图,其中1-喷灌头、2-栖息池、3-昆虫诱捕器、4-牛蒡、5-管理房、6-水井、7-孵化池、8-越冬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带状种植牛蒡;在种植牛蒡的土地外围围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孔径为0.5~1cm;在种植牛蒡的区域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的实施地点优选为林蛙天然生长的山区、地势平缓、土壤松软、靠近水溪或水源充足的山坡或山脚地带;在所述方法实施前,优选的还包括:清理山坡杂草杂物,驱除蛇、鼠、畜禽等敌害生物并掩埋其洞穴,翻耕、平整形成缓坡地带。
在本发明中,种植牛蒡的区域的面积优选为100~300亩,更优选为150~250亩,最优选为200亩。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护网的高度优选为1.2~1.8m,更优选为1.5m。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护网的材质优选为铁丝;所述防护网的作用是有效防止中国林蛙逃逸和减少蛇、鼠、畜禽等敌害的侵扰。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防护网的外围优选的设置有宽度为25~35m的隔离带;所述隔离带无杂草或者种植有特殊气味植物,有利于通风和养殖管理,还能够驱赶中国林蛙的天敌如蛇类、鼠类;所述有特殊气味植物优选的包括凤仙草或野决明。
在本发明中,牛蒡根深达2m,药食两用。叶片大,也可食用,叶长20~50cm、叶宽15~40cm,对地面具有良好的遮阳、保湿作用。牛蒡枝繁叶茂,对应对水源不足、干涸气候,为林蛙提供遮阳、保湿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牛蒡的叶片互相冠通,林蛙栖息在牛蒡叶片下面,能够为林蛙提供遮阳、保湿、隐蔽的场所,可有效预防天敌的捕食;同时,牛蒡叶片上可以滋生大量的昆虫,有利于林蛙的捕食,由此提高成活率和快速生长。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植牛蒡的时间优选为阳历3~4月;所述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的时间优选为种植牛蒡一个月后,优选为阳历4~5月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的投放密度为10只左右/m2
在本发明中,所述牛蒡的行距为1.5~2m,方便通风和地埋喷灌管道;所述牛蒡的株距优选为0.8~1m,待牛蒡长大后,这一株距有利于牛蒡叶片互相冠通,能够隐蔽和有效遮阳,营造一个无阳光直射、湿润凉爽的生态环境。
在本发明中,所述牛蒡的垄间优选的可套作小油菜或萝卜,为林蛙提供昆虫等丰富的天然食物。
在本发明中,在种植牛蒡的区域内优选的设置有栖息池;所述栖息池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每个栖息池的直径优选为7~9m,更优选为8m;每个栖息池的面积优选为50~60m2,每个栖息池能够跨4~5行牛蒡;所述栖息池的数量优选为1个/1000~2000m2,更优选为1个/1500m2;所述栖息池的深度优选为0.8~1.2m;水深优选为栖息池池深。在本发明中,所述栖息池的底部铺设有塑料膜,防水渗漏;所述栖息池的上方设置有遮阳网。在本发明中,所述栖息池栖息池和栖息池之间优选的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在本发明中,所述栖息池内的水温控制低于30℃;在本发明中,所述栖息池内由井水或山水供水,为林蛙提供良好的生态栖息场所,能够有效防止林蛙因缺水引发的体表症状或干死。此外,栖息池也有利于滋生昆虫幼体,为林蛙提供食物。
在本发明中,当林蛙的食物不足时,优选的还包括在栖息池周围投放补偿性饵料;所述补偿性饵料优选的为每两天1次;所述补偿性饵料包括活体的黄粉虫和/或蚯蚓;所述补偿性饵料的投放频率优选本发明中,优选的还包括将收割后的杂草及收集的禽畜粪便堆积在栖息池的向阳位置,通过发酵引诱昆虫滋生。
在本发明中,在栖息池的周围优选的设置有昆虫诱捕器;所述昆虫诱捕器优选的包括灯光诱捕器和/或信息素诱捕器,可以将大量的昆虫吸引到养殖范围内,增加林蛙的食物来源。
在本发明中,在种植牛蒡的区域内优选的还设置有中国林蛙的越冬池和孵化池;所述种植牛蒡优选为种植牛蒡种子;所述越冬池的深度优选为2~3m,更优选为2.5m;所述孵化池的深度优选为0.4~0.8m。在本发明中,所述越冬池优选的设置于种植区域的低洼处,且靠近水溪旁;所述越冬池的池坝优选的呈缓坡状;所述越冬池的池坝的高度优选为50~60cm;每个所述越冬池的面积优选为5~10亩,更优选为8亩,便于林蛙回塘越冬和集中捕获之用。在本发明中,所述越冬池的数量优选为4~6个/100~300亩,更优选为5个/100~300亩;所述越冬池距离牛蒡种植区(中国林蛙养殖)区最远端的距离≤1000m。在本发明中,所述孵育池的池坝优选的呈缓坡状;所述孵育池的池坝的高度优选为20~30cm;所述孵育池优选的设置于越冬池的上坡向;每个孵育池的面积优选为200~300m2,更优选为250m2。在本发明中,所述孵育池的数量优选为8~12个/100~300亩,更优选为10个/100~300亩。
在本发明中,在牛蒡的种植区域内优选的还设置有管理房,用于存放工具及物品以及便于看护和养殖管理。在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房的房间数优选为2个;所述管理房优选的离地面起高2m建设,防止雨季大水淹没房子,以防水患。
本发明通过构建林蛙与大叶植物牛蒡共养系统,形成林蛙仿生态圈养系统,具有栖息水塘、喷淋、遮阳、保湿、生发昆虫、越冬、防逃御敌等功能,给林蛙提供良好的安全隐蔽、天然觅食和集中越冬场所。在本发明中,仿生态圈养能够大大提高集约化程度,林蛙的产量高、产出效率高、能够高效供应和产出保障;蛙粪为牛蒡提供有机肥料,根叶生长旺盛,牛蒡产量高,林蛙和牛蒡共养模式的生产效益十分突出,使山林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值效果显著。
在本发明中,阳历10~11月林蛙返回越冬池中,部分未返回的大个体通过手检收获,所述大个体为体重大于25g的个体,小个体可以留在垄间越冬,此时将干枯的牛蒡叶片覆盖在笼面上,覆盖林蛙越冬。
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采收牛蒡根,所述牛蒡根的采收时间优选为阳历8~10月。
在本发明中,所述牛蒡的灌溉方式优选的包括喷灌;所述喷灌采用的喷灌装置优选的埋设于垄下,沿着垄与垄之间平行设置,以保障种植内环境湿润和植物旺盛生长。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林蛙与大叶植物共生系统构建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
在吉林省白山市周边地区,山脚地势平缓、有山水流淌的小河旁选取200亩地,清理灌木丛、杂草、杂物,平整土地,边界处固定防护网,防止蛇、老鼠等天敌,并预防林蛙逃离。
在垄下成排安装地埋喷灌管道。
阳历4月份,垄状种植大叶植物牛蒡,行距为2m,株距为1m,垄间种植容易生虫的小油菜和萝卜。
待牛蒡叶片枝繁叶茂的阳历5月份投放变态后林蛙幼体,放养密度10~15只/m2。同时,
在牛蒡种植地中,每2000m2设置1个面积为60m2的圆形栖息池,栖息池水深为1m,上方敷设遮阳网;种植区域内设置有30个栖息池根据地势高低进行串联,由泵取的山水定时供水,使温度保持在30℃以内。
在栖息池上方,设置黑光灯诱捕昆虫装置,将大量的昆虫吸引到园区内,增加林蛙的食物来源。每隔2天在栖息池投放黄粉虫活体进行补充投喂。遇到干热、干旱情况每隔2~3天开启地埋喷灌管道,达到地面湿润为宜。
在山脚底部建设3个越冬池,每个越冬池面积5亩,水深2.5m,距离林蛙养殖园区最远端不超过1000m,10~11月份林蛙返回越冬池中过冬;在越冬池的上坡向建设孵化池10个,每个大小为200m2,深度为0.5m。在围栏内,离地面起高2m建设管理房两间,各25m2
仿生态圈养系统在白山市周边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夏季,平均每株牛蒡叶下周边栖息有20只林蛙,活泼健康,摄食正常。林蛙成活率为30%~45%,回捕率由传统“封山封沟放养”的不足5%提高至生态圈养的30%~40%,林蛙亩产约200公斤;每年约生产牛蒡1000~2000公斤/亩,二者合计亩产值约15000~20000元,林蛙和牛蒡共生模式的生产效益十分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带状种植牛蒡;在种植牛蒡的土地外围围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孔径为0.5~1cm;在种植牛蒡的区域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在所述防护网的外围设置有宽度为25~35m的隔离带,所述隔离带无杂草或者种植有特殊气味植物;所述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的投放密度为10~15只/m2
所述牛蒡的行距为1.5~2m,所述牛蒡的株距为0.8~1m;
在种植牛蒡的区域内设置有栖息池,所述栖息池的密度为1个/2000m2;每个栖息池的面积为60m2;所述栖息池的深度为1m;栖息池和栖息池之间根据地势高低通过管道进行串联;
在种植牛蒡的区域内还设置有中国林蛙的越冬池和孵化池;所述越冬池的深度为2.5m;所述孵化池的深度为0.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牛蒡的时间为阳历3~4月;所述投放变态后中国林蛙幼体的时间为种植牛蒡1个月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的垄间套作小油菜或萝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的灌溉方式包括喷灌;所述喷灌采用的喷灌装置埋设于垄下。
CN202111465692.3A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Active CN114027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5692.3A CN114027259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5692.3A CN114027259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7259A CN114027259A (zh) 2022-02-11
CN114027259B true CN114027259B (zh) 2023-08-08

Family

ID=8014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5692.3A Active CN114027259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725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7377A (ja) * 1993-05-21 1994-11-29 Randesu Kk 生物棲息用ブロック
CN1194093A (zh) * 1997-03-21 1998-09-30 胡祥平 一种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技术
KR20010002401A (ko) * 1999-06-15 2001-01-15 김승교 황소개구리를 주재로하는 건강보조음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726340A (zh) * 2012-07-09 2012-10-17 朱志明 中国林蛙与农业互补共生养殖方法
CN102988981A (zh) * 2012-12-13 2013-03-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增强爱德华氏菌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佐剂及使用方法
CN103202266A (zh) * 2013-04-08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长白山林蛙野外生态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03518673A (zh) * 2013-10-17 2014-01-22 大连市金州区利辉立体农业有限公司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
CN104642594A (zh) * 2015-02-05 2015-05-27 刘云龙 一种鸡蛋果金银花养生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0153A (zh) * 2016-03-04 2016-06-15 青岛农湾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牛蒡与藤蔓植物混合栽培方法
CN105660190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孟庆霞 灵芝与林蛙互补共生立体栽培养殖方法
CN106538323A (zh) * 2016-09-26 2017-03-29 佛山市茂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牛蒡的混合种植方法
CN107258673A (zh) * 2017-07-04 2017-10-20 界首市康泽家庭农场 一种桃林下养鸡快速育成方法
CN111758627A (zh) * 2020-07-13 2020-10-13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小龙虾与中华草龟生态养殖及小龙虾苗定向选育的方法
CN111955413A (zh) * 2019-08-28 2020-11-20 钟祥市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 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循环无公害化种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7377A (ja) * 1993-05-21 1994-11-29 Randesu Kk 生物棲息用ブロック
CN1194093A (zh) * 1997-03-21 1998-09-30 胡祥平 一种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技术
KR20010002401A (ko) * 1999-06-15 2001-01-15 김승교 황소개구리를 주재로하는 건강보조음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726340A (zh) * 2012-07-09 2012-10-17 朱志明 中国林蛙与农业互补共生养殖方法
CN102988981A (zh) * 2012-12-13 2013-03-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增强爱德华氏菌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佐剂及使用方法
CN103202266A (zh) * 2013-04-08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高长白山林蛙野外生态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03518673A (zh) * 2013-10-17 2014-01-22 大连市金州区利辉立体农业有限公司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
CN104642594A (zh) * 2015-02-05 2015-05-27 刘云龙 一种鸡蛋果金银花养生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0190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孟庆霞 灵芝与林蛙互补共生立体栽培养殖方法
CN105660153A (zh) * 2016-03-04 2016-06-15 青岛农湾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牛蒡与藤蔓植物混合栽培方法
CN106538323A (zh) * 2016-09-26 2017-03-29 佛山市茂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牛蒡的混合种植方法
CN107258673A (zh) * 2017-07-04 2017-10-20 界首市康泽家庭农场 一种桃林下养鸡快速育成方法
CN111955413A (zh) * 2019-08-28 2020-11-20 钟祥市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 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循环无公害化种养殖方法
CN111758627A (zh) * 2020-07-13 2020-10-13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小龙虾与中华草龟生态养殖及小龙虾苗定向选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瑞兰.牛蒡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05),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7259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890B (zh)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3733929A (zh) 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
CN112772321B (zh) 一种稻-小龙虾-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方法
CN112690184B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1663979A (zh) 一种用于获取蛙田大米的水稻种植方法
CN107182657A (zh) 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
CN112400527A (zh) 一种生物多栖互济农田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N114532265A (zh) 一种稻虾繁养分离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CN110692598A (zh) 一种同一土地禽类、蔬菜与鱼类同步生态生产的方法
CN104782563A (zh) 一种利用米枣园生态养鸡的方法
CN107466754A (zh) 一种水稻‑泥鳅‑蔬菜结合的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Loudon The horticulturist
CN113273414A (zh) 山区丘陵低碳温泉小镇生态产业化模式构建方法
CN109588369A (zh) 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
CN108541534B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CN111357712A (zh) 榕树堆肥养蛙装置
CN106172184A (zh)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驯养方法
CN114027259B (zh) 一种中国林蛙和牛蒡共生养殖的方法
CN115669586A (zh) 一种藕塘龙虾套养方法
CN102668943A (zh) 一种猕猴桃和水产的复合种养方法
CN2507252Y (zh) 人工圈养林蛙的饲养圈舍
CN107410106B (zh) 一种黄鳝繁殖管、黄鳝繁殖装置及黄鳝繁殖方法
CN213784339U (zh) 一种生物多栖互济农田生态系统
CN213044803U (zh) 榕树堆肥养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