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7768A - 一种减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7768A
CN114017768A CN202111411089.7A CN202111411089A CN114017768A CN 114017768 A CN114017768 A CN 114017768A CN 202111411089 A CN202111411089 A CN 202111411089A CN 114017768 A CN114017768 A CN 114017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uperheater
water
temperature
desuperheating
nozz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10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杨建兴
李智华
高健
闫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uohua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uohua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uohua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uohua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10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7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7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7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GSUPERHEATING OF STEAM
    • F22G5/00Controlling superheat temperature
    • F22G5/12Controlling superheat temperature by attemperating the superheated steam, e.g. by injected water sprays
    • F22G5/123Water injec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温装置,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以改善减温装置的壳体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所述减温装置包括:减温器壳体、减温器内衬、第一减温水喷嘴和第一减温水均压管;减温器壳体和减温器内衬均为圆柱状构造,减温器内衬套设于减温器壳体内,第一减温水喷嘴的数量为偶数个,第一减温水喷嘴周向均匀设置于减温器壳体,第一减温水喷嘴贯穿减温器内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温水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对,第一减温水均压管为环形管,第一减温水均压管套设于减温器壳体外,第一减温水喷嘴均与第一减温水均压管连接,第一减温水均压管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减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技术领域,一般需要利用减温装置对蒸汽进行减温,从而将经减温后的蒸汽供应给热用户。相关技术中,减温装置中包括的壳体与蒸汽直接接触,从而,在蒸汽的热冲击下,壳体容易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温装置,以改善减温装置的壳体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温装置包括:减温器壳体、减温器内衬、第一减温水喷嘴和第一减温水均压管;所述减温器壳体和所述减温器内衬均为圆柱状构造,所述减温器内衬套设于所述减温器壳体内,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减温器壳体,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贯穿所述减温器内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为环形管,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套设于所述减温器壳体外,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均与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连接,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减温器内衬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蒸汽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的端部与所述减温器内衬的内壁平齐。
可选地,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二减温水喷嘴和第二减温水均压管,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减温器壳体,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贯穿所述减温器内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为环形管,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套设于所述减温器壳体外,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均与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连接,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和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中的一者为工作喷嘴,另一者为备用喷嘴。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为弹簧背压式喷嘴,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的数量为4个。
可选地,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
可选地,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阀为迷宫式调节阀。
可选地,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逆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套设于减温器壳体内的减温器内衬对减温器壳体进行保护,可以改善减温装置的壳体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水供应装置供应的减温水可以经第一减温水均压管分别输送至每个第一减温水喷嘴,这样,可以使得每个第一减温水喷嘴喷出的减温水较为均匀。进一步,第一减温水喷嘴的数量可为偶数个,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温水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对。这样,两相对的第一减温水喷嘴喷出的减温水所产生的冲击力可以相互抵消,可以降低减温水对减温器内衬的损伤,从而可以提高减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温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减温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减温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减温装置;110-减温器壳体;120-减温器内衬;1201-蒸汽通道;130-第一减温水喷嘴;140-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50-第二减温水喷嘴;160-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70-第一进水管路;1701-第一隔离阀;1702-第一调节阀;1703-第一逆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温装置。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温装置100可包括:减温器壳体110、减温器内衬120、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和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
减温器壳体110和减温器内衬120均可为圆柱状构造,减温器内衬120可套设于减温器壳体110内。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可为偶数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可周向均匀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示例性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可以为2个、4个、6个等,这里不一一列举。若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2个,则2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可以互相间隔180度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若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4个,则4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可以互相间隔90度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可贯穿减温器内衬120,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喷射方向相对。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可为环形管,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可套设于减温器壳体110外,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均可与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连接,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可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
以此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套设于减温器壳体110内的减温器内衬120对减温器壳体110进行保护,可以改善减温装置100的壳体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水供应装置供应的减温水可以经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分别输送至每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这样,可以使得每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喷出的减温水较为均匀。进一步,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可为偶数个,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喷射方向相对。这样,两相对的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喷出的减温水所产生的冲击力可以相互抵消,可以降低减温水对减温器内衬120的损伤,从而可以提高减温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内衬12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例如,减温器内衬120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减温器内衬12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卡接于减温器壳体110。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减温器内衬120也可以焊接于减温器壳体110。若减温器内衬120焊接于减温器壳体110,则在需要对减温器内衬120进行替换时,可以对焊接点进行切割。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内衬120与减温器壳体110可间隔设置,减温器内衬120与减温器壳体110之间也可具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中可设置有保温材料。
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壳体110和减温器内衬120的轴线可以共线设置。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和减温器壳体110的轴线可以共线设置。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减温器壳体110和减温器内衬120的轴线也可以不共线,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和减温器壳体110的轴线也可以不共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内衬120可设置有蒸汽通道1201,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喷射方向可朝向蒸汽通道1201。这样,从机组抽出的蒸汽可以通入蒸汽通道1201中,可以利用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喷出的减温水对蒸汽进行减温。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壳体110的材质可以为F92。需说明的是,F92属于美标马氏体型耐热钢锻件。减温器内衬120可以为F11。需说明的是,F11属于美标珠光体组织耐热钢锻件。还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壳体110和减温器内衬120也可以为其它材质,只需使得减温器壳体110和减温器内衬120具备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压性能,这里对减温器壳体110和减温器内衬120的材质不进行限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端部可与减温器内衬120的内壁平齐。这样,可以防止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端部受到高温高压气体的冲蚀。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端部也可以略微凸出减温器内衬120的内壁,或者略微凹入减温器内衬120的内壁。
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器壳体110上可以设置有螺纹孔,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外侧壁可知设置有螺纹部,螺纹部可以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螺纹部与螺纹孔配合连接的方式将第一减温水喷嘴130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和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第二减温水喷嘴150的数量可为偶数个,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可周向均匀设置于减温器壳体110。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可贯穿减温器内衬120,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减温水喷嘴150的喷射方向相对。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可为环形管,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可套设于减温器壳体110外。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均与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连接,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设置多组喷嘴的方式,提高减温装置100的减温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和第二减温水喷嘴150中的一者可为工作喷嘴,另一者可为备用喷嘴。这样,当其中一者出现故障时,可以使得另一者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可以降低因减温水喷嘴故障而导致的停产损失。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可为弹簧背压式喷嘴,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可为4个。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可为弹簧背压式喷嘴,第二减温水喷嘴150的数量可为4个。
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进水管路170和第一隔离阀1701。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401,第一进水管路170的一端可与第一进水口1401连接,另一端可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第一隔离阀1701可设置于第一进水管路170。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隔离阀1701控制第一进水管路170的通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减温装置100包括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和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的情况下,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隔离阀。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管路的一端可与第二进水口连接,另一端可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第二隔离阀可设置于第二进水管路。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二隔离阀控制第二进水管路的通断。
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调节阀1702,第一调节阀1702可设置于第一进水管路170。这样,可以利用第一调节阀1702调控输送至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减温水的流量。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阀1702可为迷宫式调节阀。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阀1702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调节阀,只需使得第一调节阀1702能够发挥流量调节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减温装置100包括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和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的情况下,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可设置于第二进水管路。这样,可以利用第二调节阀调控输送至第二减温水喷嘴150的减温水的流量。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阀可为迷宫式调节阀。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阀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调节阀,只需使得第二调节阀能够发挥流量调节的作用。
参考图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逆止阀1703,第一逆止阀1703设置于第一进水管路170。这样,可以利用第一逆止阀1703防止输送至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的减温水发生倒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减温装置100包括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和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的情况下,减温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逆止阀,第二逆止阀可设置于第二进水管路。这样,可以利用第二逆止阀防止输送至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的减温水发生倒流。
以此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套设于减温器壳体110内的减温器内衬120对减温器壳体110进行保护,可以改善减温装置100的壳体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减温水供应装置供应的减温水可以经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分别输送至每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这样,可以使得每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喷出的减温水较为均匀。进一步,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可为偶数个,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喷射方向相对。这样,两相对的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喷出的减温水所产生的冲击力可以相互抵消,可以降低减温水对减温器内衬120的损伤,从而可以提高减温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温器壳体(110)、减温器内衬(120)、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和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
所述减温器壳体(110)和所述减温器内衬(120)均为圆柱状构造,所述减温器内衬(120)套设于所述减温器壳体(110)内,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减温器壳体(110),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贯穿所述减温器内衬(120),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喷射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为环形管,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套设于所述减温器壳体(110)外,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均与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连接,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器内衬(120)设置有蒸汽通道(1201),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蒸汽通道(1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端部与所述减温器内衬(120)的内壁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和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150)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减温器壳体(110),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150)贯穿所述减温器内衬(120),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150)的喷射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为环形管,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套设于所述减温器壳体(110)外,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150)均与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连接,所述第二减温水均压管(160)用于与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和所述第二减温水喷嘴(150)中的一者为工作喷嘴,另一者为备用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为弹簧背压式喷嘴,所述第一减温水喷嘴(130)的数量为4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水管路(170)和第一隔离阀(1701),所述第一减温水均压管(140)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401),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7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401)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减温水供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隔离阀(1701)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1702),所述第一调节阀(1702)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1702)为迷宫式调节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装置还包括第一逆止阀(1703),所述第一逆止阀(1703)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70)。
CN202111411089.7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减温装置 Pending CN114017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1089.7A CN114017768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减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1089.7A CN114017768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减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7768A true CN114017768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6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1089.7A Pending CN114017768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减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776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87604U (zh) * 2014-09-28 2015-03-04 杭州荣达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球形喷嘴减温器
WO2015088541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Control Components, Inc. Desuperheater with flow measurement
CN213713040U (zh) * 2020-10-19 2021-07-16 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减温减压器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8541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Control Components, Inc. Desuperheater with flow measurement
CN204187604U (zh) * 2014-09-28 2015-03-04 杭州荣达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球形喷嘴减温器
CN213713040U (zh) * 2020-10-19 2021-07-16 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减温减压器调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7200B2 (ja) 高温、高圧過渡時および周期的荷重下の異種管継手
US20140245740A1 (en) Combustor apparatus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209229352U (zh) 一种一体式减温减压装置
CA2993291A1 (en) Pipe reinforcement device and pipe reinforcement method
CN102925218B (zh) 具有带有侧面从压力壳中穿过的管系的冷却罩的气流床气化器
CN104279358B (zh) 一种高温高压燃气安全阀
CN114017768A (zh) 一种减温装置
CN103244947A (zh) 锅炉过热器或再热器分配联箱分支管用的流量调节装置
CN203979744U (zh) 胶圈密封旁通压力平衡套筒补偿器
CN210662817U (zh) 一种保护蒸汽管道的减温装置
CN211287801U (zh) 基于应用备用汽源的小机进汽控制装置
CN209672302U (zh) 一种注汽锅炉用喷水减温喷管及冷却结构
JP4058681B2 (ja) 過熱低減器
CN214578936U (zh) 减温减压一体装置
CN107339529A (zh) 全自动双向旋转补偿器
US20140096526A1 (en)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mbustor of a gas turbine
CN210485688U (zh) 减温器内套筒支撑装置
CN212361163U (zh) 旋转补偿器端面密封结构及旋转补偿器
RU2684696C1 (ru) Клапан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асхода горячего газа
CN103486388A (zh) 高压旋转补偿器
CN210568357U (zh) 过热蒸汽减温装置
CN206753710U (zh) 排气管防爆阀
KR101037380B1 (ko) 유로가변형 노즐이 구비된 보일러용 과열저감기
RU2493461C1 (ru) Клапан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асхода горячего газа
CN214400362U (zh) 焦炉氨水管道装置和捣固焦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