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2479A -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2479A
CN114012479A CN202111284980.9A CN202111284980A CN114012479A CN 114012479 A CN114012479 A CN 114012479A CN 202111284980 A CN202111284980 A CN 202111284980A CN 114012479 A CN114012479 A CN 114012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cutter
bearing
guide sleeve
horizontal dr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49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2479B (zh
Inventor
彭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go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go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go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go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49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2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2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2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2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2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 B23Q3/155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parts of 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or removing tools
    • B23Q3/15526Storage devices; Drive mechanis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1/00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3B41/02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boring deep holes; Trepanning, e.g. of gun or rifle bar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 B23Q3/155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parts of 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or removing tools
    • B23Q3/1554Transfer mechanisms, e.g. tool gripping arms; Drive mechanisms theref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 B23Q3/157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of rotary tools
    • B23Q3/15713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of rotary tools a transfer device taking a single tool from a storage device and inserting it in a spindle
    • B23Q3/157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of rotary tools a transfer device taking a single tool from a storage device and inserting it in a spindle the storage device comprising rotating or circulating storing means
    • B23Q3/15722Rotary discs or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 B23Q3/155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parts of 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or removing tools
    • B23Q3/1554Transfer mechanisms, e.g. tool gripping arms; Drive mechanisms therefore
    • B23Q2003/155404Transfer mechanisms, e.g. tool gripping arms; Drive mechanisms therefore the transfer mechanism comprising a single grip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卧式钻孔机床,包括卧式钻孔机构;刀库,位于卧式钻孔机构的一侧,刀库用于放置刀具,刀具上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用于为刀具提供支撑力或夹持力;以及机械手,机械手用于夹持支撑件,以将刀具运送至卧式钻孔机构,卧式钻孔机构用于驱动刀具运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本申请中的刀库能够收纳设置有支撑件的刀具,诸如组装有刀柄、轴承和导套的枪钻类刀具,当卧式钻孔机构需要更换刀具时可以直接从刀库随取随用,通过机械手将刀库内组装有刀柄、轴承和导套的刀具运送至卧式钻孔机构,并由卧式钻孔机构驱动刀具运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提高了卧式钻孔机构更换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进而提高了机床整体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使用钻孔机来进行孔的加工。其中,钻孔机又称为钻孔机床、钻床等。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深孔加工的工件,现有通常会采用卧式深孔钻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
其中,卧式深孔钻机床所用的枪钻类刀具由于长径比比较大,导致枪钻类刀具刚性不足,因此往往需要用到导套以对枪钻类刀具进行导向定位。枪钻类刀具的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枪钻类刀具的中间间隔一定距离还会设置轴承来增强枪钻类刀具的刚性,防止枪钻类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严重抖动,影响加工效果和枪钻类刀具的寿命。
由于导套和轴承的内径尺寸规格是配合枪钻类刀具的直径尺寸规格来使用的,因此加工不同孔径的工件时便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导套和轴承。
相关技术中的卧式钻孔机床在更换不同尺寸的枪钻类刀具时,通常需要先将导套和第一轴承沿轴向方向装在卧式钻孔机床上,将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预先装在刀具上,刀具再沿轴向穿过导套和第一轴承,刀具上的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则沿径向方向安装在卧式钻孔机床上,由于与刀具相关的零部件之间安装的方向不统一,导致需要严重依赖人工手动装拆刀具,使得更换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较慢,导致了机床整体加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钻孔机床,以解决现有的卧式钻孔机床换刀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钻孔机床,包括:
卧式钻孔机构;
刀库,位于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的一侧,所述刀库用于放置刀具,所述刀具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使用所述刀具的过程中为所述刀具提供支撑力或夹持力;以及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以将所述刀具从所述刀库运送至所述卧式钻孔机构,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刀具运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
可选的,所述刀具具有第一刀柄,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用于在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使用所述刀具的过程中为所述刀具提供支撑力。
可选的,所述刀具上还安装有导套,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刀具远离所述第一刀柄的一端,所述多个轴承位于所述导套与所述第一刀柄之间;所述刀库包括:
刀库座;
第一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一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能够定位所述第一刀柄;以及
第二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二刀盘与所述第一刀盘同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刀具上的导套;以及
第三刀盘,所述第三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三刀盘与所述第一刀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刀盘位于所述第一刀盘与所述第二刀盘之间,所述第三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用于定位其中一个所述轴承。
可选的,所述刀库还包括转轴驱动件和转动轴,所述第一刀盘、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均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转轴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刀库还包括:
第一承托件,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刀盘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内,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刀柄沿径向脱离所述第一刀盘;所述第一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出刀口,所述第一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一避让孔;
第二承托件,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刀盘位于所述第二避让孔内,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导套沿径向脱离所述第二刀盘;所述第二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刀口,所述第二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二避让孔;
第三承托件,设置有第三避让孔,所述第三刀盘位于所述第三避让孔内,所述第三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轴承沿径向脱离所述第三刀盘;所述第三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刀口,所述第三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三避让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刀口位于所述第一刀盘的上方;所述第二出刀口位于所述第二刀盘的上方;所述第三出刀口位于所述第三刀盘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具有第二刀柄的刀杆,所述刀具的一端部夹持于所述刀杆,所述刀杆用于在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使用所述刀具的过程中为所述刀具提供夹持力。
可选的,所述刀库包括:
刀库座;
刀柄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刀柄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刀柄定位槽,所述刀柄定位槽能够定位所述第二刀柄;以及
第四刀盘,所述第四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四刀盘与所述刀柄刀盘同轴设置,所述第四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刀杆的第四定位槽;
转动轴,所述刀柄刀盘和第四刀盘均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和
转轴驱动件,所述转轴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刀库还包括:
刀柄承托件,设置有刀盘避让孔,所述刀柄刀盘位于所述刀盘避让孔内,所述刀盘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刀柄沿径向脱离所述刀柄刀盘;所述刀柄承托件上还设置有刀柄出刀口,所述刀柄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刀柄避让孔;所述刀柄出刀口位于所述刀柄刀盘的上方;
第四承托件,设置有第四避让孔,所述第四刀盘位于所述第四避让孔内,所述第四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刀杆沿径向脱离所述第四刀盘;所述第四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四出刀口,所述第四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四避让孔;所述第四出刀口位于所述第四刀盘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包括:
安装板;
轴承支撑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轴承支撑组件具有第一轴承定位槽,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一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内;
导套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套座上设置有导套定位槽和第二轴承定位槽,所述导套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导套,所述导套定位槽具有沿所述导套的径向开设的导套放置口,所述导套能够通过所述导套放置口放置在所述导套定位槽内;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二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二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内;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导套放置口的开设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主轴箱,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主轴箱用于与所述刀具连接;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主轴箱沿所述刀具的进给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导套座包括第一部分、中间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在所述中间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中间部分的另一端;
所述导套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
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所述中间部分设置有用于排屑的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导套定位槽和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连通,所述内腔具有沿所述刀具的径向开设的第三放置口,所述刀具的一部分能通过所述第三放置口容纳在所述内腔内;
其中,所述导套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开设方向和所述第三放置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二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具有第一抵紧端,所述第一抵紧端能够沿所述导套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具有第二抵紧端,所述第二抵紧端能够沿所述导套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一抵紧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抵紧端配合以将所述导套抵紧在所述导套定位槽内;
所述轴承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三锁紧组件,所述第三锁紧组件具有第三抵紧端,所述第三抵紧端能够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轴承抵紧在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内;
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第四锁紧组件,所述第四锁紧组件具有第四抵紧端,所述第四抵紧端能够沿所述第二轴承的径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二轴承抵紧在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内。
可选的,所述中间部分上设置有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活动盖和盖体驱动件,所述活动盖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上,所述盖体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翻转以使所述活动盖能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三放置口。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包括:
安装架;
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第一刀柄;
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导套;以及
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轴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孔机床,通过设置刀库,刀库能够收纳设置有支撑件的刀具,诸如组装有刀柄、轴承和导套的枪钻类刀具,特别是长度较长(诸如长度达到1米或以上)的枪钻类刀具,由于刀具已经事先组装有刀柄、轴承和导套,当卧式钻孔机构需要更换刀具时可以直接从刀库随取随用,通过机械手将刀库内组装有刀柄、轴承和导套的刀具运送至卧式钻孔机构,并由卧式钻孔机构驱动刀具运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提高了卧式钻孔机构更换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进而提高了机床整体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刀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类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类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库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刀盘、第二刀盘、第三刀盘和第四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承托件和第一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刀库座、刀柄承托件和第四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柄刀盘和第四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孔机构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卧式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F处的放大图。
图20为图18中轴承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套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22为图20中第三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套座和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第四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3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夹持第一类刀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夹持第二类刀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中G处的放大图。
图30为图28中H处的放大图。
图31为图28中K处的放大图。
图32为第一刀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第二刀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第四刀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组件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钻孔机床,提高了卧式钻孔机构更换枪钻类刀具的速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此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孔机床,可以为卧式深孔钻机床。其中,请参阅图1,机床1可以包括卧式钻孔机构20,通过在卧式钻孔机构20上安装钻孔刀具从而可以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诸如,机床1还可以包括刀库10和机械手30,刀库10和机械手30分别设置在卧式钻孔机构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一侧可以是卧式钻孔机构20的任意一侧,只要能满足机械手30能从刀库10中拿取刀具并运送至卧式钻孔机构20即可。刀库10中放置有组装有支撑件(诸如导套和轴承,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可以为刀杆)的刀具,其中,轴承可以为刀具提供一定的支撑力,若支撑件为刀杆,刀杆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刀杆能提供夹持力,刀具被夹持在刀杆上,刀杆上的刀柄能够安装在卧式钻孔机构20的主轴箱上。机械手30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从而机械手30可以将组装有支撑件的刀具从刀库10中取出并放置在卧式钻孔机构20上,由卧式钻孔机构20驱动刀具运动以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诸如对工件进行深孔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在卧式深孔钻机床中,由于卧式深孔钻机床所使用的枪钻类刀具长径比比较大,会导致枪钻类刀具的刚性不足,因此往往需要用到导套以对枪钻类刀具进行导向定位。当枪钻类刀具的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枪钻类刀具的中间间隔一定距离还会设置轴承来增强枪钻类刀具的刚性,防止枪钻类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严重抖动,影响加工效果和枪钻类刀具的寿命。由于导套和轴承的内径尺寸规格是配合枪钻类刀具的直径尺寸规格来使用的,因此加工不同孔径的工件时便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导套和轴承。现有技术中导套、轴承和枪钻类刀具是分开保存的,诸如枪钻类刀具上需要组装一个导套和三个轴承时,为了便于理解,三个轴承分别称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当需要加工不同孔径的工件时,通常需要先将导套和第一轴承沿轴向方向装在卧式钻孔机构上,将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预先装在刀具上,刀具再沿轴向穿过导套和第一轴承,刀具上的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则沿径向方向安装在卧式钻孔机构上,由于与刀具相关的零部件之间安装的方向不统一,导致需要严重依赖人工手动装拆刀具,使得更换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较慢,导致了机床1整体加工效率低下。
基于此,请参阅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将组装有支撑件(诸如导套1c和轴承1d,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可以为刀杆1f)的刀具直接收纳的刀库10,当卧式钻孔机构20需要更换刀具时,仅需直接将组装好的刀具从刀库10中拿出即可应用在卧式钻孔机构20中,无需再重新进行组装。示例性的,刀具可以是长径比很大的枪钻类刀具(此类刀具的长度通常达到1米或以上),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将长径比很大的枪钻类刀具称为第一类刀具1a,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类刀具1a具有用于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第一刀柄1b,诸如现有常用的BT型刀柄,第一刀柄1b具有第一限位槽11b,第一限位槽11b的延伸方向沿第一刀柄1b的轴向,第一刀柄1b还具有第二限位槽12b,第二限位槽12b环绕第一刀柄1b的周向设置。第一类刀具1a的钻头端设置有用于导向用的导套1c。
请参阅图4,以刀具上的支撑件为轴承1d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轴承的数量可以根据刀具的长度进行适应性选择,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的,轴承1d设置成多个,多个轴承1d沿第一类刀具1a的轴向间隔分布,多个轴承位于导套1c与第一刀柄1b之间,轴承1d用于在第一类刀具1a的加工过程中为第一类刀具1a提供支撑力,以增强第一类刀具1a在加工过程中的刚性。如图6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库10可以包括刀库座11、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和第三刀盘14;其中,第一刀盘12可转动地设置在刀库座11上,第一刀盘12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21,第一定位槽121用于定位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刀柄1b;第二刀盘13可转动地设置在刀库座11上,第二刀盘13与第一刀盘12同轴间隔设置,第二刀盘13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1,第二定位槽131用于定位第一类刀具1a上的导套1c。由于第一类刀具1a已经事先组装有第一刀柄1b和导套1c,在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13的配合下能有效的承载刀具,并且将第一定位槽121设置在第一刀盘12的外周边缘,将第二定位槽131设置在第二刀盘13的外周边缘,当枪钻类刀具较长时,第一定位槽121和第二定位槽131的此种设置方式能便于拿取承载在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13上的刀具,能提高刀具拿取的速率。
可以理解的,第一刀盘12的外周边缘指的是第一刀盘12远离第一刀盘中心的边缘部分。其中,第一刀盘12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21可以是:在第一刀盘12本身的外周边缘直接开设第一定位槽121(如图7所示)。请参阅图32,图32为第一刀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刀盘12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21也可以是:在第一刀盘12的边缘处设置第一夹持件12a,第一定位槽121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2a上,其中,第一夹持件12a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得刀柄1b放置在第一定位槽121内时能被夹紧。
可以理解的,第二刀盘13的外周边缘指的是第二刀盘13远离第二刀盘中心的边缘部分。其中,第二刀盘13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1可以是:在第二刀盘13本身的外周边缘直接开设第二定位槽131(如图7所示),请参阅图33,图33为第二刀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刀盘13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1也可以是:在第二刀盘13的边缘处设置第二夹持件13a,第二定位槽131设置在第二夹持件13a上,其中,第二夹持件13a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得导套1c放置在第二定位槽131内时能被夹紧。
其中,第三刀盘14可转动地设置在刀库座11上,第三刀盘14与第一刀盘12同轴设置,第三刀盘14位于第一刀盘12与第二刀盘13之间,第三刀盘14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141,第三定位槽141用于定位第一类刀具1a上的轴承1d。其中,可以理解的,当第一类刀具1a上设置有多个沿刀具的轴向分布的轴承1d时,第三刀盘14也相应的设置成多个,并且各个第三刀盘14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各个轴承1d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应。诸如刀具上组装有三个轴承1d时,则第三刀盘14也对应设置成三个。通过第一刀盘12对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刀柄1b进行支撑定位,第二刀盘13对第一类刀具1a上的导套1c进行支撑定位以及第三刀盘14对第一类刀具1a上的轴承1d进行支撑定位,从而实现了对组装有刀柄1b、导套1c和轴承1d的第一类刀具1a进行支撑定位的目的。当机床需要更换刀具时,仅需直接将组装好的第一类刀具1a从刀库10中拿出即可应用在卧式钻孔机构20中,无需再重新进行组装,方便快捷。
其中,为了在刀库10中能收容更多的刀具,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刀盘12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槽121,多个第一定位槽121沿第一刀盘12的周向间隔分布,一个第一定位槽121能定位一个第一刀柄1b,在第二刀盘13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槽131,多个第二定位槽131沿第二刀盘13的周向间隔分布,一个第二定位槽131能定位一个导套1c,在第三刀盘14上设置多个第三定位槽141,多个第三定位槽141沿第三刀盘14的周向间隔分布,一个第三定位槽141能定位一个轴承1d。可以理解的,第二刀盘13上的第二定位槽131和第三刀盘14上的第三定位槽14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与第一定位槽12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相对应。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7,为了驱动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和第三刀盘14转动,可以在刀库座11上设置转轴驱动件10a和转动轴10b,其中转轴驱动件10a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转动轴10b连接,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和第三刀盘14均设置在转动轴10b上,当转轴驱动件10a驱动转动轴10b转动时,即可相应带动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和第三刀盘14转动。当然,转轴驱动件10a也可以采用液压马达,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由于刀库10需要收纳长度较长的枪钻类刀具,为了布局更合理以及对刀具的支撑定位更加稳定,刀具是采用水平放置的方式收容在刀库10中的,此时,可以理解的,转动轴10b水平设置在刀库座11上。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和第三刀盘14的具体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和第三刀盘14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8,第一刀盘12中的第一定位槽12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凸部122,第一凸部122用于与第一刀柄1b上的第一限位槽11b配合以限制第一刀柄1b沿第一刀柄1b自身的轴线转动。第一定位槽121的槽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凸部123,第二凸部123用于与第一刀柄1b上的第二限位槽12b配合以限制第一刀柄1b沿轴向移动。当第一刀柄1b放置在第一定位槽121时,第一凸部122位于第一刀柄1b的第一限位槽11b内,第二凸部123位于第一刀柄1b的第二限位槽12b内,从而在第一凸部122、第一限位槽11b、第二凸部123和第二限位槽12b的作用下限制了第一刀柄1b沿自身的轴线转动以及沿轴向移动。
为了对第一刀柄1b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库10还可以包括第一承托件16,第一承托件16设置有第一避让孔161,第一刀盘12位于第一避让孔161内,第一避让孔161的孔壁用于限制第一刀柄1b沿径向脱离第一刀盘12,第一避让孔161的孔壁与第一刀盘12上的第一定位槽121配合使得第一刀柄1b不能脱离第一刀盘12;第一承托件16上还设置有第一出刀口162,第一出刀口162沿径向连通至第一避让孔161,当第一刀盘12上的第一刀柄1b的位置与第一出刀口162的位置错开时,第一避让孔161的孔壁与第一定位槽121共同限制第一刀柄1b沿径向的移动,当转轴驱动件10a驱动第一刀盘12转动使得第一刀柄1b转动至正对第一出刀口162时,此时第一刀柄1b可以从第一出刀口162处脱离第一刀盘12。
其中,如图9和图12所示,组装在第一类刀具1a上的导套1c采用具有第三限位槽11c的导套,第三限位槽11c环绕着导套的周向设置。为了能更好的定位导套1c,第二刀盘13中的第二定位槽13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三凸部132,第三凸部132用于与导套1c上的第三限位槽11c配合以限制导套1c沿轴向移动。当导套1c放置在第三定位槽141内时,第三凸部132位于导套1c的第三限位槽11c内,从而能限制导套1c在第二刀盘13上的轴向移动。
为了对导套1c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如图2、图6、图7和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库10还可以包括第二承托件17,第二承托件17设置有第二避让孔171,第二刀盘13位于第二避让孔171内,第二避让孔171的孔壁用于限制导套1c沿径向脱离第二刀盘13,第二避让孔171的孔壁与第二刀盘13上的第二定位槽131配合使得导套1c不能脱离第二刀盘13;第二承托件17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刀口172,第二出刀口172沿径向连通至第二避让孔171,当第二刀盘13上的导套1c的位置与第二出刀口172的位置错开时,第二避让孔171的孔壁与第二定位槽131共同限制导套1c沿径向的移动,当转轴驱动件10a驱动第二刀盘13转动使得导套1c转动至正对第二出刀口172时,此时导套1c可以从第二出刀口172处脱离第二刀盘13。
为了对轴承1d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如图10所示,第三刀盘14中的第三定位槽141的槽壁上设置有两个轴承限位凸部142,两轴承限位凸部142沿轴向间隔设置,其中,两轴承限位凸部142之间的距离与轴承1d的厚度相等,轴承1d可以定位在两轴承限位凸部142之间,由两轴承限位凸部142共同限制轴承1d的轴向移动。
其中,为了对轴承1d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如图2、图6、图7和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库10还可以包括第三承托件18,第三承托件18设置有第三避让孔181,第三刀盘14位于第三避让孔181内,第三避让孔181的孔壁用于限制轴承1d沿径向脱离第三刀盘14,第三避让孔181的孔壁与第三刀盘14上的第三定位槽141配合使得轴承1d不能脱离第三刀盘14;第三承托件18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刀口182,第三出刀口182沿径向连通至第三避让孔181,当第三刀盘14上的轴承1d的位置与第三出刀口182的位置错开时,第三避让孔181的孔壁与第三定位槽141共同限制轴承1d沿径向的移动,当转轴驱动件10a驱动第三刀盘14转动使得轴承1d转动至正对第三出刀口182时,此时轴承1d可以从第三出刀口182处脱离第三刀盘14。
其中,为了便于将收容在刀库10内的刀具从刀库10中拿出,可以将第一出刀口162设置成位于第一刀盘12的上方;将第二出刀口172设置成位于第二刀盘13的上方;将第三出刀口182设置成位于第三刀盘14的上方,从而可以从刀库10的上方拿取刀具,方便快捷,也便于拿取工具的设置,诸如可以在刀库10的一侧设置机械手30,机械手30可以运动至刀库10上方从而能将刀具从刀库10中拿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刀具是较短的刀具时,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长度较短的刀具称为第二类刀具1e,如图3所示,此时,安装在第二类刀具1e上的支撑件为刀杆1f,其中,刀杆1f具有用于安装在主轴箱上的第二刀柄2b,诸如刀杆1f具有现有常用的BT型刀柄,刀杆1f远离第二刀柄2b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第二类刀具1e的筒夹,诸如ER标准筒夹,在其他叫法中,ER标准筒夹也可以称为弹簧夹头,第二类刀具1e的一端部夹持于刀杆1f,刀杆1f在第二类刀具1e的加工过程中夹持第二类刀具1e并起到加长第二类刀具1e长度的作用。可以理解的,刀杆1f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
此时,为了能收纳支撑第二类刀具1e,请继续参阅图3、图15和图16,本申请实施例以刀库10仅收纳第二类刀具1e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刀库10可以包括刀库座11、刀柄刀盘12F、第四刀盘15、转轴驱动件和转动轴10b;刀柄刀盘12F可转动地设置在刀库座11上,刀柄刀盘12F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刀柄定位槽121F,刀柄定位槽121F能够定位第二刀柄2b;第四刀盘15可转动地设置在刀库座11上,第四刀盘15与刀柄刀盘12F同轴设置,第四刀盘15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用于定位刀杆1f的第四定位槽151;其中,刀杆1f上的第二刀柄2b支撑定位在刀柄刀盘12F的刀柄定位槽121F内,刀杆1f支撑定位在第四刀盘15的第四定位槽151中,通过刀柄刀盘12F和第四刀盘15的配合,可以将第二类刀具1e支撑定位在刀库10中。其中,可以理解的,第四定位槽151的形状与刀杆1f的形状相匹配,诸如刀杆1f为圆柱形刀杆时,第四定位槽151的槽壁成圆弧形。刀柄刀盘12F和第四刀盘15均设置在转动轴10b上,转动轴10b水平设置在刀库座11上;转轴驱动件与转动轴10b连接以驱动转动轴10b转动。
可以理解的,第四刀盘15的外周边缘指的是第四刀盘15远离第四刀盘中心的边缘部分。其中,第四刀盘15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151可以是:在第四刀盘15本身的外周边缘直接开设第四定位槽151(如图7所示),请参阅图34,图34为第四刀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四刀盘15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四定位槽151也可以是:在第四刀盘15的边缘处设置第四夹持件15a,第四定位槽151设置在第四夹持件15a上,其中,第四夹持件15a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得刀杆1f放置在第四定位槽151内时能被夹紧。
其中,为了能容纳更多的刀具,在刀柄刀盘12F上设置多个刀柄定位槽121F,多个刀柄定位槽121F沿刀柄刀盘12F的周向间隔分布,一个刀柄定位槽121F能定位一个第二刀柄2b,在第四刀盘15上设置多个第四定位槽151,多个第四定位槽151沿第四刀盘15的周向间隔分布,一个第四定位槽151能定位一个刀杆1f。可以理解的,刀柄刀盘12F上的刀柄定位槽121F和第四刀盘15上的第四定位槽15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相对应。
为了对第二刀柄2b和刀杆1f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如图15和图16所示,刀库还包括刀柄承托件16F和第四承托件19,刀柄承托件16F设置有刀盘避让孔161F,刀柄刀盘12F位于刀盘避让孔161F内,刀盘避让孔161F的孔壁用于限制第二刀柄2b沿径向脱离刀柄刀盘12F;刀柄承托件16F上还设置有刀柄出刀口162F,刀柄出刀口162F沿径向连通至刀柄避让孔161F;刀柄出刀口162F位于刀柄刀盘12F的上方;第四承托件19设置有第四避让孔191,第四刀盘15位于第四避让孔191内,第四避让孔191的孔壁用于限制刀杆1f沿径向脱离第四刀盘15;第四承托件19上还设置有第四出刀口192,第四出刀口192沿径向连通至第四避让孔191;第四出刀口192位于第四刀盘15的上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刀库也可以设置成既能收纳第一类刀具1a,又能容纳第二类刀具1e,此时,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将上述的刀柄刀盘12F、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以及刀柄承托件16F、第一承托件16、第二承托件17、第三承托件18和第四承托件19都对应集成在同一个刀库座11上,可以理解的,此时刀柄刀盘12F和第一刀盘12为同一个刀盘,用于定位支撑刀柄,为了便于理解,刀柄刀盘12F和第一刀盘12在本实施例中统称为第一刀盘12,刀柄承托件16F和第一承托件16也是同一个承托件,用于与支撑刀柄的刀盘相配合,为了便于理解,刀柄承托件16F和第一承托件16在本实施例中统称为第一承托件16。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均设置在转动轴10b上,当转轴驱动件10a驱动转动轴10b转动时,即可相应带动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转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承托件16、第二承托件17、第三承托件18和第四承托件19间隔设置在刀库座11上,其中,为了加强各承托件之间的刚性,如图6所示,可以将同一根连接杆10c穿设在第一承托件16、第二承托件17、第三承托件18和第四承托件19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刀库,将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以及第一承托件16、第二承托件17、第三承托件18和第四承托件19集成在一个刀库座11上,充分利用空间,刀库在实现收容多把刀具的同时,占地空间也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为了减轻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的重量,可以分别在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设置减重孔10d。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刀库座11上设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对转动轴10b的旋转角度进行定位记录和识别,从而可以实现对转动轴10b的精确定位控制,进而精确地控制第一刀盘12、第二刀盘13、第三刀盘14和第四刀盘15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刀库10中可以放置两种不同类型的刀具,因此,可以在第一刀盘12上对应不同刀具的位置设置辨识标志,从而可以通过辨识标志准确的识别出对应的刀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床1中的刀库10与卧式钻孔机构20配套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导套、轴承和枪钻类刀具是分开保存的,诸如枪钻类刀具上需要组装一个导套和三个轴承时,为了便于理解,三个轴承分别称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当需要加工不同孔径的工件时,通常需要先将导套和第一轴承沿轴向方向装在卧式钻孔机构上,将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预先装在刀具上,刀具再沿轴向穿过导套和第一轴承,刀具上的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则沿径向方向安装在卧式钻孔机构上,由于与刀具相关的零部件之间安装的方向不统一,导致需要严重依赖人工手动装拆刀具,使得更换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较慢,导致了机床1整体加工效率低下。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卧式钻孔机构20,适用于将刀库10中组装好的刀具组件(诸如组装有导套1c和多个轴承1d的第一类刀具1a)整组安装在该卧式钻孔机构20上,取代了相关技术中将刀具组件中的各个零部件单独安装在卧式钻孔机构20上的方案,提高了刀具安装的效率。示例性的,请参阅图4,为了便于理解,多个轴承1d包括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诸如第一轴承11d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12d设置一个,其中,第二轴承12d与其它轴承相比最靠近导套1c。
以下将对卧式钻孔机构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7至图19所示,卧式钻孔机构20包括安装板21、导套座22和轴承支撑组件23,其中,导套座22设置在安装板21上,导套座22上设置有导套定位槽221和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导套定位槽221用于定位刀具上的导套1c,导套定位槽221具有沿导套1c的径向开设的导套放置口222,刀具上的导套1c能够通过导套放置口222放置在导套定位槽221内。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用于定位刀具上的第二轴承12d,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具有沿第二轴承12d的径向开设的第二放置口2272,刀具上的第二轴承12d能够通过第二放置口2272放置在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内。其中,第二轴承12d安装在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上时,可以防止切屑液从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处流出。轴承支撑组件23设置在安装板21上,轴承支撑组件23具有第一轴承定位槽231,第一轴承定位槽231用于定位刀具上的第一轴承11d,第一轴承定位槽231具有沿第一轴承11d的径向开设的第一放置口232,刀具上的第一轴承11d能够通过第一放置口232放置在第一轴承定位槽231内,从而能实现枪钻类刀具组件的安装(其中,刀具组件指组装有轴承和导套的第一类刀具1a)。其中,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以及第二放置口2272的开设方向相同,通过将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与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设置在相同的一侧,统一了刀具组件的安装方向,使得组装好的刀具组件能整组进行安装或者整组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诸如当刀具组件是从上往下放置在卧式钻孔机构20时,为了便于刀具组件的放置,将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第二放置口2272与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都朝上开设。
其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卧式钻孔机构20还包括主轴箱24和驱动装置25,主轴箱24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诸如主轴箱24可以通过第一滑轨26滑动安装在安装板21上,其中,主轴箱24用于与刀具的刀柄(诸如与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刀柄1b)连接,主轴箱24驱动刀具转动以使得刀具能对工件进行加工,主轴箱24连接在驱动装置25的驱动端,驱动装置25能够驱动主轴箱24沿刀具的进给方向移动。其中,驱动装置25可以包括第一电机251、第一丝杆252、第一螺母座253和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252通过第一螺母座253转动安装在安装板21上,第一电机251的电机轴与第一丝杆252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51用于驱动第一丝杆252转动,第一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252上,主轴箱24安装在第一丝杆螺母上,从而当第一电机251驱动第一丝杆252转动时,第一丝杆螺母能带动主轴箱24移动,以使得刀具能靠近工件移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套座22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1上,导套座22的滑动方向沿着进给方向,其中,导套座22可以通过第一滑轨26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在安装板21上设置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导套座2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导套座22沿着第一滑轨26滑动,其中,第一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模组,也可以是液压缸或者气缸,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够驱动导套座22移动的装置即可。可以理解的,第一类刀具1a上的导套1c定位在导套定位槽221上时,在进给方向上,导套1c靠近工件的一端凸出导套定位槽221,通过将导套座22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当需要加工工件时,导套座22能够被移动至工件处,使得导套座22上的导套1c能与工件接触,能有效的提高导套1c对刀具的导向作用,刀具不易崩坏。
如图18所示,轴承支撑组件23设置在导套座22与主轴箱24之间,轴承支撑组件23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1上,轴承支撑组件23的滑动方向沿着进给方向。其中,轴承支撑组件23可以通过设置在安装板21上的第二滑轨27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组装在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能定位在轴承支撑组件23的第一轴承定位槽231上,由于轴承支撑组件23能相对于安装板21滑动,从而当刀具在沿进给方向移动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能慢慢靠近导套座22,从而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刀具的进给量。可以理解的,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能相对于刀具的轴向滑动,即当第一类刀具1a在进给的时候,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被定位,第一类刀具1a能相对于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沿进给方向移动。
其中,为了在主轴箱24复位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能跟着复位,可以在主轴箱24与轴承支撑组件23之间设置拉动件,可以理解的,拉动件不能是硬性材料,以防止主轴箱24在朝靠近轴承支撑组件23移动的方向移动时拉动件顶着轴承支撑组件23,其中,拉动件可以采用链条。当主轴箱24复位时,主轴箱24通过链条拉动轴承支撑组件23复位。
可以理解的,组装在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有多个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相应的设置成多个,诸如第一轴承11d设置有两个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设置成两个,一个轴承支撑组件23对应定位支撑一个第一轴承11d,此时,相邻的两个轴承支撑组件23之间通过拉动件连接,靠近主轴箱24的轴承支撑组件23还与主轴箱24通过另一拉动件连接,以使得各个轴承支撑组件23能被拉动复位。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0,轴承支撑组件23包括轴承支撑座233,第一轴承定位槽231设置在轴承支撑座233上,轴承支撑座233通过滑块234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27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为了提高导套1c的定位稳定性,还可以在导套座22上设置第一锁紧组件223,第一锁紧组件223具有第一抵紧端2231,第一抵紧端2231能够沿导套1c的径向移动以将导套1c抵紧在导套定位槽221内。通过第一抵紧端2231与导套定位槽221的槽壁的配合使得导套1c能固定在导套座22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套1c的定位稳定性,导套座22上设置有第二锁紧组件224,第二锁紧组件224与第一锁紧组件223相对设置,第二锁紧组件224具有第二抵紧端2241,第二抵紧端2241能够沿导套1c的径向移动,第一抵紧端2231能够与第二抵紧端2241配合以将导套1c抵紧在导套定位槽221内。当要定位导套1c时,第一抵紧端2231和第二抵紧端2241相向运动并抵紧在导套1c的壁上,并将导套1c压紧在导套定位槽221上,从而能稳固的将导套1c定位在导套定位槽221上。其中,导套1c为现有常用的导套1c,导套1c具有环绕其自身周向的第三限位槽11c。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套1c的定位稳定性,如图12和图19所示,可以在导套定位槽221上设置凸起的导套定位部2211,导套定位部2211与第三限位槽11c相适配,当导套1c定位在导套定位槽221内时,导套定位部2211卡接在第三限位槽11c内。
其中,如图21所示,第一锁紧组件223包括第一驱动件2232和具有第一抵紧端2231的第一抵紧件2233,第一驱动件2232设置在导套座22上,第一抵紧件2233设置在第一驱动件2232的驱动端,其中,第一抵紧端2231的形状可以与导套1c的形状相适配,诸如第一抵紧端2231靠近导套1c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其中,第一驱动件223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一抵紧件2233固定连接在推杆气缸的活塞杆上。当需要锁定导套1c时,通过第一驱动件2232推动第一抵紧件2233朝导套1c移动以使得第一抵紧端2231抵紧在导套1c上,方便快捷。
如图21所示,第二锁紧组件224包括第二驱动件2242和具有第二抵紧端2241的第二抵紧件2243,第二驱动件2242设置在导套座22上,第二抵紧件2243设置在第二驱动件2242的驱动端,其中,第二抵紧端2241的形状可以与导套1c的形状相适配,诸如第二抵紧端2241靠近导套1c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其中,第二驱动件224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二抵紧件2243固定连接在推杆气缸的活塞杆上。当需要锁定导套1c时,通过第二驱动件2242推动第二抵紧件2243朝导套1c移动以使得第二抵紧端2241抵紧在导套1c上,方便快捷。
为了提高第一轴承11d的定位稳定性,如图20和图22所示,可以在轴承支撑组件23上设置第三锁紧组件235,诸如将第三锁紧组件235设置在轴承支撑座233上,第三锁紧组件235具有第三抵紧端2351,第三抵紧端2351能够沿第一轴承11d的径向移动以将第一轴承11d抵紧在第一轴承定位槽231内。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轴承11d的定位稳定性,如图20所示,可以在第一轴承定位槽231上设置两个凸起的轴承定位部2311,两个轴承定位部2311沿着第一轴承11d的轴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一轴承11d能放置在两个轴承定位部2311之间,通过设置轴承定位部2311能有效的限制第一轴承11d的轴向移动,轴承定位部2311与第三抵紧端2351一起配合以稳定的固定第一轴承11d。
如图22所示,第三锁紧组件235包括第三驱动件2352和具有第三抵紧端2351的第三抵紧件2353,第三驱动件2352设置在轴承支撑组件23上,诸如第三驱动件2352设置在轴承支撑座233上,第三抵紧件2353设置在第三驱动件2352的驱动端,其中,第三抵紧端2351的形状可以与第一轴承11d的形状相适配,诸如第三抵紧端2351靠近第一轴承11d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其中,第三驱动件235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三抵紧件2353固定连接在推杆气缸的活塞杆上。当需要锁定第一轴承11d时,通过第三驱动件2352推动第三抵紧件2353朝第一轴承11d移动以使得第三抵紧端2351抵紧在第一轴承11d上,方便快捷。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导套座22的具体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导套座22的结构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8、图19和图23,导套座22包括第一部分225、中间部分226和第二部分227,第一部分225连接在中间部分226的一端,第二部分227连接在中间部分226的另一端。可以理解的,第一部分225位于中间部分226靠近工件的一端,第二部分227位于中间部分226靠近主轴箱24的一端。其中,导套定位槽221设置在第一部分225上;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设置在第二部分227上。
如图19所示,中间部分226设置有用于排屑的内腔2261,内腔2261与导套定位槽221和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连通,内腔2261具有沿刀具的径向开设的第三放置口2262,刀具的一部分能通过第三放置口2262容纳在内腔2261内;可以理解的,内腔2261与导套定位槽221连通,通过在中间部分226设置内腔2261,从而在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能便于切屑和切屑液从内腔2261中排出。其中,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第二放置口2272的开设方向和第三放置口2262的开设方向相同。诸如,如图19至图20所示,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第二放置口2272的开设方向和第三放置口2262的开设方向均朝上开设。通过将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第二放置口2272的开设方向和第三放置口2262的开设方向设置在相同的一侧,统一了刀具组件的安装方向,使得组装好的刀具组件能整组进行安装或者整组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枪钻类刀具的速率。
为了提高第二轴承12d的定位稳定性,请参阅图23和图24,可以在第二部分227上设置第四锁紧组件228,第四锁紧组件228具有第四抵紧端2281,第四抵紧端2281能够沿第二轴承12d的径向移动以将第二轴承12d抵紧在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内。
第四锁紧组件228包括第四驱动件2282和具有第四抵紧端2281的第四抵紧件2283,第四驱动件2282设置在第二部分227上,第四抵紧件2283设置在第四驱动件2282的驱动端,其中,第四抵紧端2281的形状可以与第二轴承12d的形状相适配,诸如第四抵紧端2281靠近第二轴承12d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其中,第四驱动件228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四抵紧件2283固定连接在推杆气缸的活塞杆上。当需要锁定第二轴承12d时,通过第四驱动件2282推动第四抵紧件2283朝第二轴承12d移动以使得第四抵紧端2281抵紧在第二轴承12d上,方便快捷。
其中,为了防止切屑从内腔2261的第三放置口2262飞溅出,请参阅图23和图25,可以在中间部分226上设置盖体组件28,盖体组件28包括活动盖281和盖体驱动件282,活动盖281可翻转地设置在中间部分226上,盖体驱动件282用于驱动活动盖281翻转以使活动盖281能关闭或打开第三放置口2262。
示例性的,如图25所示,活动盖281通过旋转轴可翻转的设置在中间部分226上,其中,旋转轴上设置有齿轮283,在盖体驱动件282的输出端设置齿条284,齿轮283与齿条284啮合,当盖体驱动件282驱动齿条284移动时,齿条284能驱动齿轮283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实现活动盖281的开合动作。其中,还可以在齿轮283与齿条284之间设置中间齿轮285,中间齿轮285分别与齿轮283和齿条284啮合,以起到减速的作用,盖体驱动件28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齿条284设置在推杆气缸的活塞杆上。具体的,推杆气缸竖直朝上设置,以推动齿条284上下移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卧式钻孔机构20能上下移动以适应工件的高度,还可以设置竖直驱动机构29,将卧式钻孔机构20中的安装板21与竖直驱动机构29的驱动端连接,通过竖直驱动机构29驱动安装板2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卧式钻孔机构20的上下移动。可以理解的,竖直驱动机构29可以采用直线模组,当然,通过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其他驱动元件来驱动卧式钻孔机构20上下移动也是可行的,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孔机构20还可以适用于安装长度较短的刀具,即第二类刀具1e,此时,安装在第二类刀具1e上的支撑件为刀杆1f,其中,刀杆1f具有用于安装在主轴箱24上的第二刀柄2b,诸如刀杆1f具有现有常用的BT型刀柄,刀杆1f远离第二刀柄2b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第二类刀具1e的筒夹,诸如ER标准筒夹。当需要用到长度较短的刀具时,仅需将装配有刀杆1f的第二类刀具1e通过机械手30直接安装在主轴箱24上即可。可以理解的,刀杆1f本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因此刀杆1f上无需设置轴承。
为了实现自动化夹取刀具,提高装配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床通过设置机械手30实现将刀库10中的刀具夹取到卧式钻孔机构20上进行安装,当机械手30将刀具夹取到卧式钻孔机构20与卧式钻孔机构20的主轴箱24同轴时,主轴箱24移动至刀具处并夹住刀具上的刀柄,诸如主轴箱24夹住第一刀柄1b,此时卧式钻孔机构20上的导套座22、轴承支撑组件23、第一锁紧组件223、第二锁紧组件224、第三锁紧组件235和第四锁紧组件228一起配合定位刀具。
以下将对机械手3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机械手30包括安装架31、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和第三夹持机构34;其中,第一夹持机构32设置在安装架31上,第一夹持机构32用于夹持刀具上的刀柄(诸如第一类刀具1a上的第一刀柄1b或者第二类刀具1e上的第二刀柄2b);第二夹持机构33设置在安装架31上,第二夹持机构33用于夹持第一类刀具1a上的导套1c。第三夹持机构34设置在安装架31上,并且第三夹持机构34位于第一夹持机构32和第二夹持机构33之间,第三夹持机构34用于夹持组装在第一类刀具1a上的轴承1d。通过第一夹持机构32夹持刀具上的刀柄、第二夹持机构33夹持刀具上的导套1c以及第三夹持机构34夹持刀具上的轴承1d,可以实现多点夹持,提高了夹持刀具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当第一类刀具1a上设置有多个沿刀具的轴向分布的轴承1d时,第三夹持机构34也相应的设置成多个,并且各个第三夹持机构34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各个轴承1d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应。诸如刀具上组装的轴承数量为三个是时,则第三夹持机构34也对应设置成三个。
其中,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六轴机器人驱动机械手30移动以使得机械手30可以在取刀工位以及放刀工位来回切换以实现取刀和换刀。诸如可以将机械手30中的安装架31安装在六轴机器人的输出端上。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通过六轴机器人驱动机械手30移动,机械手30也可以通过其他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为了机械手30能夹持组装有刀杆1f的第二类刀具1e,机械手30还可以包括第四夹持机构35,第四夹持机构35设置在安装架31上,并且第四夹持机构35位于第一夹持机构32和第二夹持机构33之间,第四夹持机构35用于夹持刀杆1f。通过第一夹持机构32夹持刀杆1f上的第二刀柄2b,第二夹持机构33夹持刀杆1f,从而实现了对第二类刀具1e的夹持。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的具体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的结构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6和图28,第一夹持机构32包括第一夹持驱动件321和刀柄夹爪322,第一夹持驱动件321安装在安装架31上;刀柄夹爪322具有刀柄夹持端3221,第一夹持驱动件321用于驱动刀柄夹爪322开合以使刀柄夹持端3221夹持或松开刀柄。其中,第一夹持驱动件32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刀柄夹爪32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刀柄夹持端3221开合。
其中,刀柄夹持端3221沿刀柄1b的径向移动以夹持或松开刀柄,此种夹持方式能更稳固的夹持刀柄。
刀柄夹持端3221的形状与刀柄的形状相适配。其中,为了能更稳定的夹持刀柄,以夹持第一刀柄1b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刀柄1b为现有常用的BT型刀柄,第一刀柄1b具有第一限位槽11b,第一限位槽11b的延伸方向沿第一刀柄1b的轴向,第一刀柄1b还具有第二限位槽12b,第二限位槽12b环绕第一刀柄1b的周向设置。请参阅图29并结合图5,可以在刀柄夹持端3221设置与第一刀柄1b中的第二限位槽12b相适配的刀柄限位部3222,当刀柄夹持端3221夹持第一刀柄1b时,刀柄限位部3222位于第一刀柄1b的第二限位槽12b内,从而能提高夹持刀柄1b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26和图28,第二夹持机构33包括第二夹持驱动件331和导套夹爪332,第二夹持驱动件331安装在安装架31上;导套夹爪332具有导套夹持端3321,第二夹持驱动件331用于驱动导套夹爪332开合以使导套夹持端3321夹持或松开导套1c。其中,第二夹持驱动件33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导套夹爪33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导套夹持端3321开合。其中,导套夹持端3321沿导套1c的径向移动以夹持或松开导套1c。此种夹持方式能更稳固的夹持导套1c。
导套夹持端3321的形状与导套1c的形状相适配。其中,为了能更稳定的夹持导套1c,导套1c为现有的导套,请参阅图30并结合图12,可以在导套夹持端3321设置与导套1c中的第三限位槽11c相适配的导套限位部3322,当导套夹持端3321夹持导套1c时,导套限位部3322位于导套1c的第三限位槽11c内,从而能提高夹持导套1c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26和图28,第三夹持机构34包括第三夹持驱动件341和轴承夹爪342,第三夹持驱动件341安装在安装架31上;轴承夹爪342具有轴承夹持端3421,第三夹持驱动件341用于驱动轴承夹爪342开合以使轴承夹持端3421夹持或松开轴承1d。其中,第三夹持驱动件34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轴承夹爪34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轴承夹持端3421开合。其中,轴承夹持端3421沿轴承1d的轴向移动以夹持或松开轴承1d。通过沿轴承1d的轴向夹持轴承1d,能实现更稳固的夹持轴承1d。请参阅图31并结合图26,可以在轴承夹持端3421设置与轴承1d的外圈相适配的夹持凹槽3422,当轴承夹持端3421沿轴向夹持轴承1d时,轴承1d的外圈一部分能被夹持在夹持凹槽3422内,从而能提高夹持轴承1d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27和图28,第四夹持机构35包括第四夹持驱动件351和刀杆夹爪352,第四夹持驱动件351安装在安装架31上;刀杆夹爪352具有刀杆夹持端3521,第四夹持驱动件351用于驱动刀杆夹爪352开合以使刀杆夹持端3521夹持或松开刀杆1f。其中,第四夹持驱动件35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刀杆夹爪35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刀杆夹持端3521开合。其中,刀杆夹持端3521沿刀杆1f的径向移动以夹持或松开刀杆1f。此种夹持方式能更稳固的夹持刀杆1f。刀杆夹持端3521的形状与刀杆1f的形状相适配,以提高夹持刀杆1f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机械手30的通用性,可以将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设置为相互之间相对距离可调。示例性的,通过紧固件诸如螺丝将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安装在安装架31上,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被配置成:当拧松紧固件时,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调动,当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上后,拧紧紧固件,从而将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重新固定在安装架31上,以实现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设置为相互之间相对距离可调。
其中,还可以将第一夹持机构32、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以第一夹持机构32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第一夹持机构32可以通过调节板36固定在安装架31上,在调节板36上设置竖直延伸的调节槽,螺钉穿设在调节槽,并在拧紧螺钉时螺钉能将第一夹持机构32固定在调节板36上,从而实现将第一夹持机构32固定在安装架31上,当需要调节第一夹持机构32的高度时,拧松螺钉以能上下调节第一夹持机构32,当第一夹持机构32调节到合适高度时,拧紧螺钉从而再次将第一夹持机构32固定在安装架31上。
可以理解的,第二夹持机构33、第三夹持机构34和第四夹持机构35可以采用与第一夹持机构32类似或相同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安装架31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卧式钻孔机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卧式钻孔机构;
刀库,位于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的一侧,所述刀库用于放置刀具,所述刀具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使用所述刀具的过程中为所述刀具提供支撑力或夹持力;以及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以将所述刀具从所述刀库运送至所述卧式钻孔机构,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刀具运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具有第一刀柄,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用于在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使用所述刀具的过程中为所述刀具提供支撑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上还安装有导套,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刀具远离所述第一刀柄的一端,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导套与所述第一刀柄之间;所述刀库包括:
刀库座;
第一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一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能够定位所述第一刀柄;以及
第二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二刀盘与所述第一刀盘同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刀具上的导套;以及
第三刀盘,所述第三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三刀盘与所述第一刀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刀盘位于所述第一刀盘与所述第二刀盘之间,所述第三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用于定位其中一个所述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还包括转轴驱动件和转动轴,所述第一刀盘、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均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转轴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还包括:
第一承托件,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刀盘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内,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刀柄沿径向脱离所述第一刀盘;所述第一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出刀口,所述第一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一避让孔;
第二承托件,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刀盘位于所述第二避让孔内,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导套沿径向脱离所述第二刀盘;所述第二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刀口,所述第二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二避让孔;
第三承托件,设置有第三避让孔,所述第三刀盘位于所述第三避让孔内,所述第三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轴承沿径向脱离所述第三刀盘;所述第三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刀口,所述第三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三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刀口位于所述第一刀盘的上方;所述第二出刀口位于所述第二刀盘的上方;所述第三出刀口位于所述第三刀盘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具有第二刀柄的刀杆,所述刀具的一端部夹持于所述刀杆,所述刀杆用于在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使用所述刀具的过程中为所述刀具提供夹持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包括:
刀库座;
刀柄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刀柄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刀柄定位槽,所述刀柄定位槽能够定位所述第二刀柄;以及
第四刀盘,所述第四刀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所述第四刀盘与所述刀柄刀盘同轴设置,所述第四刀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刀杆的第四定位槽;
转动轴,所述刀柄刀盘和第四刀盘均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所述刀库座上;和
转轴驱动件,所述转轴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还包括:
刀柄承托件,设置有刀盘避让孔,所述刀柄刀盘位于所述刀盘避让孔内,所述刀盘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刀柄沿径向脱离所述刀柄刀盘;所述刀柄承托件上还设置有刀柄出刀口,所述刀柄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刀柄避让孔;所述刀柄出刀口位于所述刀柄刀盘的上方;
第四承托件,设置有第四避让孔,所述第四刀盘位于所述第四避让孔内,所述第四避让孔的孔壁用于限制所述刀杆沿径向脱离所述第四刀盘;所述第四承托件上还设置有第四出刀口,所述第四出刀口沿径向连通至所述第四避让孔;所述第四出刀口位于所述第四刀盘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包括:
安装板;
轴承支撑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轴承支撑组件具有第一轴承定位槽,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一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内;
导套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套座上设置有导套定位槽和第二轴承定位槽,所述导套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导套,所述导套定位槽具有沿所述导套的径向开设的导套放置口,所述导套能够通过所述导套放置口放置在所述导套定位槽内;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二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二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内;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导套放置口的开设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主轴箱,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主轴箱用于与所述刀具连接;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主轴箱沿所述刀具的进给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座包括第一部分、中间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在所述中间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中间部分的另一端;
所述导套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
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所述中间部分设置有用于排屑的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导套定位槽和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连通,所述内腔具有沿所述刀具的径向开设的第三放置口,所述刀具的一部分能通过所述第三放置口容纳在所述内腔内;
其中,所述导套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开设方向和所述第三放置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二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具有第一抵紧端,所述第一抵紧端能够沿所述导套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具有第二抵紧端,所述第二抵紧端能够沿所述导套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一抵紧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抵紧端配合以将所述导套抵紧在所述导套定位槽内;
所述轴承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三锁紧组件,所述第三锁紧组件具有第三抵紧端,所述第三抵紧端能够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轴承抵紧在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内;
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第四锁紧组件,所述第四锁紧组件具有第四抵紧端,所述第四抵紧端能够沿所述第二轴承的径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二轴承抵紧在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上设置有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活动盖和盖体驱动件,所述活动盖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上,所述盖体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翻转以使所述活动盖能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三放置口。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钻孔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
安装架;
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第一刀柄;
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导套;以及
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轴承。
CN202111284980.9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Active CN114012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980.9A CN114012479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980.9A CN114012479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2479A true CN114012479A (zh) 2022-02-08
CN114012479B CN114012479B (zh) 2022-08-16

Family

ID=8005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4980.9A Active CN114012479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247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2599A1 (de) * 1983-07-06 1985-02-13 Charmilles Technologies Sa Werkzeugmagazin mit Werkzeug-Wechselvorrichtung
CN102699771A (zh) * 2012-05-18 2012-10-03 福建瑜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数控五轴钻铣攻牙专用机
CN105458805A (zh) * 2014-08-08 2016-04-06 沈阳北方特种机床有限公司 卧式数控镗铣床的圆盘式刀库系统
CN106078301A (zh) * 2016-07-28 2016-11-09 济南若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圆盘式大容量伺服刀库
WO2019019845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轮胎模具钻孔工作平台、机床及轮胎模具排气孔加工方法
CN110480392A (zh) * 2019-08-26 2019-11-22 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中心的智能刀库系统和智能刀库系统运行方法
WO2021013678A1 (de) * 2019-07-23 2021-01-28 Tbt Tiefbohrtechnik Gmbh + Co Tiefbohrmaschine
CN112757023A (zh) * 2020-12-25 2021-05-07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轴向龙门式五轴刀库
CN113560632A (zh) * 2021-07-26 2021-10-29 东莞市台铭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换枪钻、换导套的数控卧式深孔钻床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2599A1 (de) * 1983-07-06 1985-02-13 Charmilles Technologies Sa Werkzeugmagazin mit Werkzeug-Wechselvorrichtung
CN102699771A (zh) * 2012-05-18 2012-10-03 福建瑜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数控五轴钻铣攻牙专用机
CN105458805A (zh) * 2014-08-08 2016-04-06 沈阳北方特种机床有限公司 卧式数控镗铣床的圆盘式刀库系统
CN106078301A (zh) * 2016-07-28 2016-11-09 济南若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圆盘式大容量伺服刀库
WO2019019845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轮胎模具钻孔工作平台、机床及轮胎模具排气孔加工方法
WO2021013678A1 (de) * 2019-07-23 2021-01-28 Tbt Tiefbohrtechnik Gmbh + Co Tiefbohrmaschine
CN110480392A (zh) * 2019-08-26 2019-11-22 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中心的智能刀库系统和智能刀库系统运行方法
CN112757023A (zh) * 2020-12-25 2021-05-07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轴向龙门式五轴刀库
CN113560632A (zh) * 2021-07-26 2021-10-29 东莞市台铭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换枪钻、换导套的数控卧式深孔钻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2479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35866B1 (en) 5-face machining angle tool holder
US5351376A (en) Machine tool
CN216421836U (zh) 一种应用于机床的机械手和机床
EP2982473A1 (en) Automatic tool exchanging device for angle tool holder for 5-face machining in vertical machining center
WO2007035235A2 (en) Drill press lathe attachment
US4571814A (en) Automated machining system
US7547169B1 (en) Drilling module with automatic tool changer
CN216421699U (zh) 一种卧式钻孔机构和机床
JP2005523825A (ja) 空気圧/流体圧同心動力送り装置
CN114012479B (zh) 一种卧式钻孔机床
CN216421835U (zh) 一种刀库和机床
CN210817529U (zh) 一种自动卧式铣镗床
KR101841830B1 (ko) 공작 기계
US6183172B1 (en) Structure for detachably mounting a horizontal drill head
CN217452928U (zh)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CN217167410U (zh) 全金属微型内圆车床
US5586382A (en) Right angle turning attachment for milling machine
CN110814762A (zh) 高效数控车铣复合机
KR101660184B1 (ko) 슬라이드형 공구 교환장치
JP2001191253A (ja) 汎用加工治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工方法
CN2609694Y (zh) 一种中心孔钻机
KR20030040679A (ko) 자동 공구 교환장치의 공구 장착 기구부
CN112045467B (zh) 带工具库机床
CN217571867U (zh) 一种导向套压铸工装夹具
CN211248439U (zh) 圆锥面工件专用高精度钻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