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2928U -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52928U CN217452928U CN202221342341.3U CN202221342341U CN217452928U CN 217452928 U CN217452928 U CN 217452928U CN 202221342341 U CN202221342341 U CN 202221342341U CN 217452928 U CN217452928 U CN 217452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l
- milling
- bearing
- horizontal drilling
- horizon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包括底座;卧式钻孔机构,安装于底座上,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卧式铣削机构,安装于底座上,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工作台,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上,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分别位于工作台的相对两侧;和旋转台装置,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旋转台装置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旋转台装置用于驱动待加工工件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可以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侧面进行加工,再通过旋转台装置的配合,可以对待加工工件的多个侧面进行钻孔以及铣削,无需多次更换机器或者装卸工件,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领域中,铣床、车床以及数控机床等均属于常见的加工设备,现有铣床在加工时,加工轴大多为垂直于工件上方,与工件的加工表面垂直进行加工,但是,在很多工件上,不但工件的正面需要进行加工,而且工件的侧面也需要加工,这样,加工人员就要重新装夹工件,以工件的另一表面作为装夹面,并重新装夹后使待加工侧面朝向铣刀以进行加工。如果需要加工的侧面较多,就需要多次重复装夹,对于大型工件来说显得尤其麻烦
现有铣床只具备铣削功能,加工功能较为单一,铣削之后还需要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又得将工件拆下并安装至有钻孔功能的机床上。
由此可知,现有的机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效率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可以提高加工工件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包括:
底座;
卧式钻孔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
卧式铣削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卧式铣削机构用于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
工作台,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和所述卧式铣削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相对两侧;以及
旋转台装置,用于放置所述待加工工件,所述旋转台装置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旋转台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待加工工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中的刀具轴线和所述卧式铣削机构中的刀具轴线在同一个竖直面上。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卧式铣削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
可选的,所述卧式铣削机构包括安装座和铣削主轴箱,所述安装座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铣削主轴箱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铣削主轴箱用于与铣刀连接以驱动所述铣刀铣削所述待加工工件。
可选的,所述旋转台装置包括转动台、安装台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动台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台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台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可选的,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用于安装具有第一刀柄的刀具,所述刀具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导套,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刀具远离所述第一刀柄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导套与所述第一刀柄之间;
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轴承支撑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轴承支撑组件具有第一轴承定位槽,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一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内;
导套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套座上设置有导套定位槽和第二轴承定位槽,所述导套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导套,所述导套定位槽具有沿所述导套的径向开设的导套放置口,所述导套能够通过所述导套放置口放置在所述导套定位槽内;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二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二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内;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导套放置口的开设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第一主轴箱,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主轴箱用于与所述刀具的第一刀柄连接;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箱沿所述刀具的进给方向移动以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
可选的,所述卧式钻铣复合机床还包括:刀库,所述刀库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背离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的一侧,所述刀库用于放置所述刀具;和
机械手,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用于将所述刀库中的所述刀具运送至所述卧式钻孔机构。
可选的,所述刀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的刀库座和设置于所述刀库座上的刀盘,所述刀盘用于放置所述刀具。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端,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刀库和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之间移动;
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第一刀柄;
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导套;以及
两第三夹持机构,两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且两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一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所述第一轴承,另一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所述第二轴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通过设置工作台和旋转台装置,可以便于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卧式钻孔机构处或者是移动至卧式铣削机构处进行加工,其中,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可以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侧面进行加工,再通过旋转台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放置在旋转台装置上的待加工工件的多个侧面进行钻孔以及铣削,无需多次更换机器或者装卸工件,提高加工效率。
在加工具有斜面的工件时,可以先通过卧式铣削机构铣削出平面,再通过工作台和旋转台装置的配合,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该平面朝向卧式钻孔机构的位置,再由卧式钻孔机构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如此,可以避免直接对斜面进行钻孔加工时造成钻头崩坏的问题。同时,由于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设置成分别位于工作台的相对两侧,此时旋转台装置将待加工工件所铣削出的平面转向卧式钻孔机构,便可由卧式钻孔机构对该平面进行钻孔,无需特意改变卧式钻孔机构的位置,诸如进行高度调节,或者说无需对卧式钻孔机构的位置进行过大的移动即可对该平面进行钻孔,如此可以节省多余的动作,有效地提高加工的效率。
并且,将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设置成分别位于工作台的相对两侧,即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并不在工作台的同一侧,也能便于单独对卧式钻孔机构和卧式铣削机构进行维修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机械手夹取刀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5所示的机械手未夹取刀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组件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可以提高加工工件的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此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可以包括卧式铣削机构10、卧式钻孔机构20、底座30、工作台40和旋转台装置50,其中,卧式钻孔机构20可以为卧式深孔钻机构,通过在卧式钻孔机构20上安装钻孔刀具从而可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加工。通过在卧式铣削机构10上安装铣刀从而可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加工。
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均安装于底座30上,底座30起到了承载的作用。工作台40滑动设置于底座30上,工作台40可沿第一方向滑动,诸如,第一方向可以是X轴的方向,即以机床坐标系作为参考,工作台40可以在X轴的方向进行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是Y轴的方向,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本申请以工作台40在X轴的方向进行移动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可以在底座30上设置第一导轨组件31,工作台40通过第一导轨组件31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30上,其中,为了驱动工作台40进行移动,可以在底座30上设置第一电机(未示出)和第一丝杆组件(未示出),其中,第一丝杆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上,并且第一丝杆螺母与工作台40固定连接。第一丝杆通过第一丝杆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30上,并且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诸如第一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当第一电机工作时,能驱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丝杆螺母能够在第一丝杆上移动,进而能带动工作台40移动,如此,工作台40能够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分别位于工作台40的相对两侧,也可以理解为工作台40位于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之间。如此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能够分别加工待加工工件的侧面。可以理解的,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为相互独立的机构,即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可以独立工作,诸如可以先通过卧式铣削机构10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后,再通过卧式钻孔机构20进行钻孔。
旋转台装置50滑动设置于工作台40上,旋转台装置50可沿第二方向滑动。其中,可以在工作台40上设置第二导轨组件41,旋转台装置50通过第二导轨组件41可滑动地设置于工作台40上,其中,为了驱动旋转台装置50进行移动,诸如,可以在工作台40上设置第二电机(未示出)和第二丝杆组件(未示出),其中,第二丝杆组件可以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杆上,并且第二丝杆螺母与旋转台装置50固定连接。第二丝杆通过第二丝杆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工作台40上,并且第二丝杆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诸如第二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当第二电机工作时,能驱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丝杆螺母能够在第二丝杆上移动,进而能带动旋转台装置50移动,如此,旋转台装置50能够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诸如,第二方向可以是Y轴的方向,即以机床坐标系作为参考,旋转台装置50可以在Y轴的方向进行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也可以是X轴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此时的第一方向即为Y轴方向,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本申请以旋转台装置50在Y轴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工作台40在X轴的方向上进行移动为例进行说明。
旋转台装置50上可以放置待加工工件,旋转台装置50用于驱动待加工工件绕第一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诸如,第一轴线与机床的Z轴平行。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旋转台装置50可以包括转动台51、安装台52和驱动电机(未示出),安装台52滑动设置于工作台40上,诸如安装台52通过第二导轨组件41滑动设置于工作台40上。转动台51转动设置于安装台52上,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转动台51连接以用于驱动转动台51绕第一轴线转动,诸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转动台51之间可以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其中,传动机构可以是皮带传动机构,也可以是齿轮传动机构,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该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台51转动。
可以理解的,当工作台40相对于底座30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旋转台装置50也跟着一起在X轴方向上移动,当旋转台装置50相对于工作台40在Y轴方向上移动时,待加工工件也跟着一起在Y轴方向上移动,如此,可以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适合加工的位置,再通过旋转台装置50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放置在旋转台装置50上的待加工工件的多个侧面进行钻孔以及铣削,无需多次更换机器或者装卸工件,提高加工效率。
当待加工工件的侧面具有斜面时,此时如果直接对斜面进行钻孔加工,则容易造成钻头的崩坏,因此需要先通过铣刀铣削出平面,再通过钻孔机构进行钻孔。本申请实施例将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设置成分别位于工作台40的相对两侧,并且在工作台40上滑动设置了旋转台装置50,当需要在斜面上钻孔时,可以先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旋转台装置50上,通过工作台40和旋转台装置50的配合,将待加工工件的斜面朝向卧式铣削机构10,由卧式铣削机构10对该斜面进行铣削以加工出平面,随后,可以通过工作台40和旋转台装置50的配合,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该平面朝向卧式钻孔机构20的位置,再由卧式钻孔机构20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如此,可以避免直接对斜面进行钻孔加工时造成钻头崩坏的问题。通过如此设置的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以及工作台40和旋转台装置50的配合,对具有斜面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无需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多次装卸的步骤即可实现对斜面的钻孔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同时,由于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设置成分别位于工作台40的相对两侧,此时旋转台装置50将待加工工件所铣削出的平面转向卧式钻孔机构20,便可由卧式钻孔机构20对该平面进行钻孔,无需特意改变卧式钻孔机构20的位置,诸如进行高度调节,或者说无需对卧式钻孔机构20的位置进行过大的移动即可对该平面进行钻孔,如此可以节省多余的动作,有效地提高加工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将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设置成分别位于工作台40的相对两侧,即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并不在工作台40的同一侧,也能便于单独对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进行维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卧式钻孔机构20中的刀具轴线和卧式铣削机构10中的刀具轴线在同一个竖直面上。诸如,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此时卧式钻孔机构20中的刀具和卧式铣削机构10中的刀具所在的平面与Y轴Z轴所在的平面平行。如此设置,当需要对待加工工件的斜面进行钻孔加工时,将待加工工件的斜面朝向卧式铣削机构10,由卧式铣削机构10对该斜面进行铣削以加工出平面,随后,通过旋转台装置50的配合,将待加工工件旋转至该平面朝向卧式钻孔机构20,此时,将旋转台装置50沿Y轴移动至靠近卧式钻孔机构20,再由卧式钻孔机构20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可以理解的,由于卧式钻孔机构20和卧式铣削机构10相对设置,旋转台装置50无需沿X轴移动,或者说沿X轴移动的位移无需太大即可将铣削所加工出来的平面对准卧式钻孔机构20,减少了在X轴方向上的无效行程。
卧式铣削机构10作为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的机构,为了适应各种尺寸不同的待加工工件,或者说为了铣削待加工工件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可以将卧式铣削机构10配置为可相对于底座30进行升降。诸如,如图2所示,可以在底座30上设置第一立柱60,卧式铣削机构10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立柱60上。其中,为了驱动卧式铣削机构10升降,可以在第一立柱60上设置第三导轨组件61,卧式铣削机构10通过第三导轨组件6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立柱60上,其中,为了驱动卧式铣削机构10进行升降,诸如,可以在第一立柱60上设置第三电机62和第三丝杆组件63,其中,第三丝杆组件63可以包括第三丝杆和第三丝杆螺母,第三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三丝杆上,并且第三丝杆螺母与卧式铣削机构10固定连接。第三丝杆通过第三丝杆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立柱60上,并且第三丝杆与第三电机6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诸如第三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6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当第三电机62工作时,能驱动第三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三丝杆螺母能够在第三丝杆上移动,进而能带动卧式铣削机构10移动,如此,卧式铣削机构10能够在第三电机62的驱动下进行升降。
其中,卧式铣削机构10可以包括安装座11和铣削主轴箱12,安装座11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立柱60上,诸如安装座11通过第三导轨组件61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立柱60上,铣削主轴箱12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1上,从而铣削主轴箱12能够跟着安装座11一起升降。其中,铣削主轴箱12用于与铣刀连接以驱动铣刀铣削待加工工件。可以理解的,铣削主轴箱12具有铣刀卡盘,以能够与铣刀连接。当铣削主轴箱12驱动铣刀转动时,可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加工。
请继续参阅图1,卧式钻孔机构20作为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的机构,为了适应各种尺寸不同的待加工工件,或者说为了对待加工工件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钻孔,可以将卧式钻孔机构20配置为可相对于底座30进行升降。诸如,可以在底座30上设置第二立柱70,卧式钻孔机构20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其中,可以在第二立柱70上设置第四导轨组件71,卧式钻孔机构20通过第四导轨组件7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其中,为了使得卧式钻孔机构20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第四导轨组件71可以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轨,诸如第四导轨组件71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导轨。其中,为了驱动卧式钻孔机构20进行升降,诸如,可以在第二立柱70上设置第四电机72和第四丝杆组件73,其中,第四丝杆组件73可以包括第四丝杆和第四丝杆螺母,第四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第四丝杆上,并且第四丝杆螺母与卧式钻孔机构20固定连接。第四丝杆通过第四丝杆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并且第四丝杆与第四电机7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诸如第四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四电机7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当第四电机72工作时,能驱动第四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四丝杆螺母能够在第四丝杆上移动,进而能带动卧式钻孔机构20移动,如此,卧式钻孔机构20能够在第四电机72的驱动下进行升降。
其中,请参阅图3至图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机械手夹取刀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卧式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卧式钻孔机构20用于安装具有第一刀柄1b的刀具1a,可以理解的,刀具1a为钻孔刀具,诸如,刀具1a可以是长径比很大的枪钻类刀具。刀具1a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1d、第二轴承12d和导套1c,导套1c设置在刀具1a远离第一刀柄1b的一端,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位于导套1c与第一刀柄1b之间,示例性的,第一轴承11d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12d设置一个,其中,第二轴承12d与其它轴承相比最靠近导套1c。
卧式钻孔机构20可以包括安装板21、导套座22、轴承支撑组件23、第一主轴箱24和驱动装置25,安装板21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诸如安装板21通过第四导轨组件71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
其中,导套座22设置在安装板21上,导套座22上设置有导套定位槽221和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导套定位槽221用于定位刀具上的导套1c,导套定位槽221具有沿导套1c的径向开设的导套放置口222,刀具上的导套1c能够通过导套放置口222放置在导套定位槽221内。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用于定位刀具上的第二轴承12d,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具有沿第二轴承12d的径向开设的第二放置口2272,刀具1a上的第二轴承12d能够通过第二放置口2272放置在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内。其中,第二轴承12d安装在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上时,可以防止切屑液从第二轴承定位槽2271处流出。轴承支撑组件23设置在安装板21上,轴承支撑组件23具有第一轴承定位槽231,第一轴承定位槽231用于定位刀具上的第一轴承11d,第一轴承定位槽231具有沿第一轴承11d的径向开设的第一放置口,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能够通过第一放置口放置在第一轴承定位槽231内,从而能实现枪钻类刀具组件的安装(其中,刀具组件指组装有轴承和导套的长钻类刀具)。其中,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以及第二放置口2272的开设方向相同,通过将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与第一放置口232的开设方向设置在相同的一侧,统一了刀具组件的安装方向,使得组装好的刀具组件能整组进行安装或者整组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枪钻类刀具的速率。诸如当刀具组件是从上往下放置在卧式钻孔机构20时,为了便于刀具组件的放置,将导套放置口222的开设方向、第二放置口2272与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都朝上开设。
第一主轴箱24可以通过第一滑轨26滑动安装在安装板21上,其中,第一主轴箱24用于与刀具的第一刀柄1b连接,第一主轴箱24驱动刀具转动以使得刀具能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主轴箱24连接在驱动装置25的驱动端,驱动装置25能够驱动第一主轴箱24沿刀具的进给方向移动。其中,驱动装置25可以包括第五电机、第五丝杆、第五丝杆座和第五丝杆螺母,第五丝杆通过第五丝杆座转动安装在安装板21上,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五丝杆固定连接,第五电机用于驱动第五丝杆转动,第五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五丝杆上,第一主轴箱24安装在第五丝杆螺母上,从而当第五电机驱动第五丝杆转动时,第五丝杆螺母能带动第一主轴箱24移动,以使得刀具能靠近工件移动以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套座22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1上,导套座22的滑动方向沿着进给方向,其中,导套座22可以通过第一滑轨26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在安装板21上设置第一驱动组件(未示出),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导套座2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导套座22沿着第一滑轨26滑动,其中,第一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模组,也可以是液压缸或者气缸,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够驱动导套座22移动的装置即可。可以理解的,刀具上的导套1c定位在导套定位槽221上时,在进给方向上,导套1c靠近工件的一端凸出导套定位槽221,通过将导套座22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当需要加工工件时,导套座22能够被移动至工件处,使得导套座22上的导套1c能与工件接触,能有效的提高导套1c对刀具的导向作用,刀具不易崩坏。
如图5和图6所示,轴承支撑组件23设置在导套座22与主轴箱24之间,轴承支撑组件23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1上,轴承支撑组件23的滑动方向沿着进给方向。其中,轴承支撑组件23可以通过设置在安装板21上的第二滑轨27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1上。组装在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能定位在轴承支撑组件23的第一轴承定位槽231上,由于轴承支撑组件23能相对于安装板21滑动,从而当刀具在沿进给方向移动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能慢慢靠近导套座22,从而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刀具的进给量。可以理解的,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能相对于刀具1a的轴向滑动,即当刀具1a在进给的时候,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被定位,刀具1a能相对于第一轴承11d和第二轴承12d沿进给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组装在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有多个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相应的设置成多个,诸如第一轴承11d设置有两个时,轴承支撑组件23也设置成两个,一个轴承支撑组件23对应定位支撑一个第一轴承11d。
为了收纳刀具,卧式钻铣复合机床还可以包括刀库80,请参阅图8并结合图3和图4,图8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刀库80设置于第二立柱70背离卧式钻孔机构20的一侧,刀库80用于放置刀具。示例性的,刀库80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的刀库座81和设置于刀库座81上的刀盘82,刀盘82用于放置刀具1a。
为了实现自动化夹取刀具1a,提高装配效率,请参阅图9并结合图3、图5和图6,图9为图5所示的机械手未夹取刀具时的结构示意图。还可以设置机械手90,诸如可以将机械手90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机械手90用于将刀库80中的刀具1a运送至卧式钻孔机构20上进行安装。当机械手90将刀具夹取到与卧式钻孔机构20的第一主轴箱24同轴时,第一主轴箱24移动至刀具1a处并夹住刀具1a上的第一刀柄1b。
其中,机械手90可以包括安装架91、第一夹持机构92、第二夹持机构93、两第三夹持机构94和移动装置95,移动装置95设置于第二立柱70上,安装架91设置于移动装置95的移动端,移动装置95用于驱动安装架91在刀库80和卧式钻孔机构20之间移动。第一夹持机构92设置在安装架91上,第一夹持机构92用于夹持刀具1a上的第一刀柄1b。第二夹持机构93设置在安装架91上,第二夹持机构93用于夹持刀具1a上的导套1c。两第三夹持机构94设置在安装架91上,并且两第三夹持机构94位于第一夹持机构92和第二夹持机构93之间,一第三夹持机构94用于夹持刀具1a上的第一轴承11d,另一第三夹持机构94用于夹持刀具1a上的第二轴承12d。
其中,可以理解的,移动装置95可以是六轴机器人,通过六轴机器人驱动安装架91移动以使得安装架91可以在取刀工位以及放刀工位来回切换以实现取刀和换刀。诸如可以将安装架91安装在六轴机器人的输出端上。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通过六轴机器人驱动安装架91移动,也可以通过其他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第一夹持机构92包括第一夹持驱动件921和刀柄夹爪922,第一夹持驱动件921安装在安装架91上;刀柄夹爪922具有刀柄夹持端9221,第一夹持驱动件921用于驱动刀柄夹爪922开合以使刀柄夹持端9221夹持或松开第一刀柄1b。其中,第一夹持驱动件92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刀柄夹爪92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刀柄夹持端9221开合。
第二夹持机构93包括第二夹持驱动件931和导套夹爪932,第二夹持驱动件931安装在安装架91上;导套夹爪932具有导套夹持端9321,第二夹持驱动件931用于驱动导套夹爪932开合以使导套夹持端9321夹持或松开导套1c。其中,第二夹持驱动件93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导套夹爪93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导套夹持端9321开合。
第三夹持机构94包括第三夹持驱动件941和轴承夹爪942,第三夹持驱动件941安装在安装架91上;轴承夹爪942具有轴承夹持端9421,第三夹持驱动件941用于驱动轴承夹爪942开合以使轴承夹持端9421夹持或松开刀具上的轴承。其中,第三夹持驱动件941可以采用手指气缸,将轴承夹爪942设置在手指气缸的活动手指上,从而可以通过手指气缸驱动轴承夹持端9421开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卧式钻孔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
卧式铣削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卧式铣削机构用于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
工作台,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和所述卧式铣削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相对两侧;以及
旋转台装置,用于放置所述待加工工件,所述旋转台装置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旋转台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待加工工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中的刀具轴线和所述卧式铣削机构中的刀具轴线在同一个竖直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卧式铣削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铣削机构包括安装座和铣削主轴箱,所述安装座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铣削主轴箱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铣削主轴箱用于与铣刀连接以驱动所述铣刀铣削所述待加工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装置包括转动台、安装台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动台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台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台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用于安装具有第一刀柄的刀具,所述刀具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导套,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刀具远离所述第一刀柄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导套与所述第一刀柄之间;
所述卧式钻孔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轴承支撑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轴承支撑组件具有第一轴承定位槽,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一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定位槽内;
导套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套座上设置有导套定位槽和第二轴承定位槽,所述导套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导套,所述导套定位槽具有沿所述导套的径向开设的导套放置口,所述导套能够通过所述导套放置口放置在所述导套定位槽内;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具有沿所述第二轴承的径向开设的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二轴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放置口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定位槽内;第一放置口的开设方向、所述导套放置口的开设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第一主轴箱,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主轴箱用于与所述刀具的第一刀柄连接;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箱沿所述刀具的进给方向移动以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钻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钻铣复合机床还包括:刀库,所述刀库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背离所述卧式钻孔机构的一侧,所述刀库用于放置所述刀具;和
机械手,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用于将所述刀库中的所述刀具运送至所述卧式钻孔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的刀库座和设置于所述刀库座上的刀盘,所述刀盘用于放置所述刀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端,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刀库和所述卧式钻孔机构之间移动;
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第一刀柄;
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导套;以及
两第三夹持机构,两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且两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一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所述第一轴承,另一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刀具上的所述第二轴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2341.3U CN217452928U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2341.3U CN217452928U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52928U true CN217452928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7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42341.3U Active CN217452928U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5292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05441A (zh) * | 2023-01-12 | 2023-03-17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卷筒加工用多机组合加工装置 |
CN116460602A (zh) * | 2023-05-31 | 2023-07-21 | 重庆两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孔轴的自动化生产线 |
CN118752245A (zh) * | 2024-09-02 | 2024-10-11 | 辽宁台孚精密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铣镗钻专用机床 |
CN119017090A (zh) * | 2024-08-26 | 2024-11-26 | 广州市同晋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复合加工中心 |
-
2022
- 2022-05-30 CN CN202221342341.3U patent/CN2174529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05441A (zh) * | 2023-01-12 | 2023-03-17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卷筒加工用多机组合加工装置 |
CN116460602A (zh) * | 2023-05-31 | 2023-07-21 | 重庆两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孔轴的自动化生产线 |
CN116460602B (zh) * | 2023-05-31 | 2024-06-14 | 重庆两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孔轴的自动化生产线 |
CN119017090A (zh) * | 2024-08-26 | 2024-11-26 | 广州市同晋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复合加工中心 |
CN118752245A (zh) * | 2024-09-02 | 2024-10-11 | 辽宁台孚精密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铣镗钻专用机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452928U (zh) |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 |
CN108161459B (zh) | 一种多主轴车铣钻复合加工中心 | |
CN209319230U (zh) | 一种带有移料机械手的自动化加工机床 | |
CN209773949U (zh) | 一种加工车门铰链的八工位组合机床 | |
KR20190115228A (ko) | 공작기계 | |
CN102303241B (zh) | 立式加工网架螺栓球基准孔的自动机床 | |
CN215509943U (zh) | 多工序复合加工自动生产线 | |
CN211965984U (zh) | 卧式双主轴数控钻床 | |
CN111958263A (zh) | 一种盘类零件加工生产线 | |
CN208147322U (zh) | 多功能复合龙门加工中心及系统 | |
CN218136648U (zh) | 一种多主轴立式数控机床 | |
CN218699697U (zh) | 一种多轴木工排钻机床 | |
CN217096749U (zh) | 一种可实现多工艺加工双主轴式数控车床 | |
CN217453074U (zh) | 一次装夹可加工多面的数控中心 | |
CN216575683U (zh) | 一种数控可调节距镗床 | |
CN213795188U (zh) | 一种阀体加工装置 | |
CN214558000U (zh) | 一种多工位攻丝装置 | |
CN212043492U (zh) | 一种串联式多主轴加工中心 | |
CN211332140U (zh) | 一种压缩机气缸座用倒角机 | |
JPH0890302A (ja) | 金属工作機械 | |
CN217370555U (zh) |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深孔钻机床 | |
CN219093682U (zh) | 一种自动快速装夹法兰钻铣床 | |
CN215746510U (zh) | 一种多轴钻床用钻孔夹具 | |
CN221603278U (zh) | 一种自动化cnc数控铣床 | |
CN221389936U (zh) | 用于数控机床的定心夹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