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2964B -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2964B
CN114002964B CN202111283877.2A CN202111283877A CN114002964B CN 114002964 B CN114002964 B CN 114002964B CN 202111283877 A CN202111283877 A CN 202111283877A CN 114002964 B CN114002964 B CN 114002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lamp
corresponding relation
message data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38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2964A (zh
Inventor
杨欣茹
江谦
潘进
王海洋
任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For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For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Ford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an For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38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2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2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2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2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2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7/00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 G05B17/02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elect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存在的费时费力、验证数据不够准确和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包括,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采用数据分析软件Matlab对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进行修改;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以实车行驶验证为基础,通过修改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实现对同一对应关系不同外界因素点值的功能验证;并且,采用投影屏幕直接观察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既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有效提高观察的直观性何准确性。

Description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功能验证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行车照明灯是指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照明灯,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汽车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驾驶员的操作开启或关闭汽车照明灯,或者调整照明灯的亮度或照明方向,以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得到较佳的照明效果和驾驶体验。
通常,现有技术智能行车照明灯的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车身控制器负责实时收集汽车运行的各种信息,如:光照传感器的信息、行驶速度传感器信息、车身倾斜传感器和方向盘的旋转角度信息等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向灯控制器发出指令,灯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控制照明灯开启或关闭、调节照明亮度或高度和转动照明方向等等。其中,车身倾斜角度是指行驶过程中车身相对地面的纵向倾斜角度。为了方便分析和管理,将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称之为外界因素,将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称之为照明响应,将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称之为对应关系。显然,所述外界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驾驶因素;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正前方光照度变化和车身倾斜度变化等;所述驾驶因素包括行驶速度变化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等;所述照明响应,包括,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以及照明亮度、照明高度和照明方向等的调整。根据设计要求,外界因素与照明响应可以组合成若干组对应关系,如: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亮度的对应关系、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灯亮度的对应关系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等等。
目前,智能行车照明灯大多采用设置在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中的软件进行控制,各汽车生产厂商在研制时大都根据功能要求和行车经验编写控制软件,将编写好的控制软件导入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中,并将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连同各种硬件安装到汽车上。然后,在夜间驾驶汽车正常行驶,对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功能进行验证。即在行驶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验证。当智能行车照明灯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对外界因素做出满足要求的照明响应时,视为该控制软件符合设计要求;否则,需要对控制软件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验证。
实际上,对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功能进行验证是十分困难的。例如,当需要验证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亮度的对应关系时,需要将汽车行驶到不同光照度的环境中,同时,观察和记录照明灯亮度,从而验证照明灯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增加或降低亮度。而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要找到不同光照度的环境是较为困难的。又如,当需要验证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时,需要将汽车以不同的角度转弯行驶,同时,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照明方向,从而验证照明灯照明方向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偏转。而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将汽车以不同的角度转弯行驶需要较大的空旷场地,且较为费时费力的。另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记录不同的环境光照度,同时,记录对应情况下的照明灯亮度,显然是较为困难的,且是较为不准确的。由于对应关系的类型较多,将不同类型的对应关系都逐一进行,显然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
显然,现有技术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存在着费时费力、验证数据不够准确和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存在的费时费力、验证数据不够准确和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包括,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采用数据分析软件Matlab对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进行修改;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外界因素点值是指该对应关系中外界因素的某一设定值;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所述照明响应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所述模拟测试台,包括,采用个人计算机PC机作为上位机建立模拟CAN网络,并通过汽车总线开发测试工具CANOE分别与照明灯和灯控制器及相关硬件相连接,且照明灯的正前方设置投影屏幕。
进一步的,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包括环境因素和驾驶因素;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正前方光照度变化和车身倾斜度变化;所述驾驶因素包括行驶速度变化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其中,车身倾斜角度是指行驶过程中车身相对地面的纵向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对应关系、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正前方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车身倾斜度变化与照明高度的对应关系、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包括:
对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环境光照度值条件下行驶,以确认照明灯是否开启或关闭;
对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环境光照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光照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正前方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正前方光照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光照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车身倾斜度变化与照明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道路坡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坡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照明高度值;
对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行驶速度范围内任取一个速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转向角度范围内任取一个转向角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照明方向偏转值。
进一步的,所述采用数据分析软件Matlab对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进行修改,包括,
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所记录的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
将筛选出的报文数据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并将其创建成格式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的数组;
按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逐一将不同类型的ASC数组导入数据分析软件Matlab中,将<报文数据区>信息从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然后,定位到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位置并依据验证要求将其修改为另一个外界因素点值,再将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生成新的ASC数组。
进一步的,所述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包括,通过PC机逐一将不同类型的新的ASC数组通过模拟CAN网络回放给灯控制器,同时,记录灯控制器的报文数据,并通过投影屏幕直接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的照明响应,以确认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如未满足设计需求,则需对控制软件进行修改,再次重复验证,直至满足设计需求。
进一步的,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车行驶验证和报文数据采集
S101、在夜间驾驶搭载了待验证的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软件的汽车正常行驶;
S102、在行驶过程中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通过汽车通讯网络CAN信号采集工具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其中,所述外界因素点值是指该对应关系中外界因素的某一设定值;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所述照明响应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
S2、报文数据修改
S201、对步骤S102记录的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
S202、将筛选出的报文数据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并将其创建成格式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的数组;
S203、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选取某对应关系类型的ASC数组;
S204、将步骤S203选取的ASC数组导入数据分析软件Matlab中,将<报文数据区>信息从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
S205、定位到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位置并依据验证要求将其修改为另一个需要验证的外界因素点值;
S206、将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生成新的ASC数组
S3、模拟测试台验证
S301、采用个人计算机PC机作为上位机建立模拟CAN网络,并通过汽车总线开发测试工具CANOE分别与照明灯和灯控制器及相关硬件相连接;
S302、通过PC机将步骤S206生成的新的ASC数组通过模拟CAN网络回放给灯控制器,同时,记录灯控制器的报文数据;
S303、通过投影屏幕直接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的照明响应,以确认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S304、判断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5,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401:
S305、判断是否遍历了该对应关系中需要验证的所有外界因素点值;是则顺序执行步骤 S3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5;
S306、判断是否遍历了所有对应关系;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7,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3;
S307、结束智能行车照明灯的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设计需求;
S401、修改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软件,返回执行步骤S1。
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以实车行驶验证为基础,通过修改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实现对同一对应关系不同外界因素点值的功能验证;并且,采用投影屏幕直接观察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既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有效提高观察的直观性何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步骤示意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存在的费时费力、验证数据不够准确和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包括,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 CAN报文数据;采用数据分析软件Matlab对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进行修改;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外界因素点值是指该对应关系中外界因素的某一设定值;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所述照明响应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所述模拟测试台,包括,采用个人计算机PC机作为上位机建立模拟CAN网络,并通过汽车总线开发测试工具CANOE 分别与照明灯和灯控制器及相关硬件相连接,且照明灯的正前方设置投影屏幕。可见,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以经过实车行驶验证的控制数据为基础,以对应关系类型为分组标准,通过修改报文数据将每一种对应关系的需要验证外界因素值逐一进行验证。并且,采用模拟测试台为验证平台,采用投影屏幕直接观察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既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有效提高观察的直观性何准确性。
为方便分类和分析,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包括环境因素和驾驶因素;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正前方光照度变化和车身倾斜度变化;所述驾驶因素包括行驶速度变化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其中,车身倾斜角度是指行驶过程中车身相对地面的纵向倾斜角度;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对应关系、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正前方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车身倾斜度变化与照明高度的对应关系、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
为方便实现对不同类型对应关系的功能验证,所述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包括:
对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环境光照度值条件下行驶,以确认照明灯是否开启或关闭;
对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环境光照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光照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正前方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正前方光照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光照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车身倾斜度变化与照明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道路坡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坡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照明高度值;
对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行驶速度范围内任取一个速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转向角度范围内任取一个转向角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照明方向偏转值。
为方便实现对不同外界因素点值的功能验证,所述采用数据分析软件Matlab对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进行修改,包括,
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所记录的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
将筛选出的报文数据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并将其创建成格式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的数组;
按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逐一将不同类型的ASC数组导入数据分析软件Matlab中,将<报文数据区>信息从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然后,定位到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位置并依据验证要求将其修改为另一个外界因素点值,再将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生成新的ASC数组。
为简化验证和准确观察,所述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包括,通过 PC机逐一将不同类型的新的ASC数组通过模拟CAN网络回放给灯控制器,同时,记录灯控制器的报文数据,并通过投影屏幕直接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的照明响应,以确认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如未满足设计需求,则需对控制软件进行修改,再次重复验证,直至满足设计需求。
附图1为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步骤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车行驶验证和报文数据采集
S101、在夜间驾驶搭载了待验证的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软件的汽车正常行驶;
S102、在行驶过程中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通过汽车通讯网络CAN信号采集工具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其中,
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所述照明响应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
S2、报文数据修改
S201、对步骤S102记录的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
S202、将筛选出的报文数据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并将其创建成格式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的数组;
S203、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选取某对应关系类型的ASC数组;
S204、将步骤S203选取的ASC数组导入数据分析软件Matlab中,将<报文数据区>信息从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
S205、定位到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位置并依据验证要求将其修改为另一个需要验证的外界因素点值;
S206、将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生成新的ASC数组
S3、模拟测试台验证
S301、采用个人计算机PC机作为上位机建立模拟CAN网络,并通过汽车总线开发测试工具CANOE分别与照明灯和灯控制器及相关硬件相连接;
S302、通过PC机将步骤S206生成的新的ASC数组通过模拟CAN网络回放给灯控制器,同时,记录灯控制器的报文数据;
S303、通过投影屏幕直接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的照明响应,以确认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S304、判断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5,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401:
S305、判断是否遍历了该对应关系中需要验证的所有外界因素点值;是则顺序执行步骤 S3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5;
S306、判断是否遍历了所有对应关系;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7,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3;
S307、结束智能行车照明灯的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设计需求;
S401、修改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软件,返回执行步骤S1。
以验证某型汽车智能行车照明灯近光辅助照明在不同车速下的亮度与车速对应关系是否符合设计意图为例,基本步骤为:
S501、将CAN信号采集工具与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相关CAN线路连接,夜晚条件下以任意车速行驶并记录整车CAN数据;
S502、将整车CAN数据转换成ASC格式,将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模块接收的报文中与车速相关报文的<时间><通道><十六进制ID><发送/接收><报文数据长度><报文数据区>信息提取出来创建成一个数组;
S503、将数组信息导入Matlab中,将<报文数据区>信息十六进制转二进制,定位到车速信号的起始位和终止位,用设定的车速数值替换,然后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生成新的数组;
S504、将新生成的含车速的数组数据替换原始记录ASC文档中的车速数据,生成新的ASC文档;
S505、连接PC机、CANOE、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模块和前大灯,安装投影屏幕,创建模拟CAN网络和模拟测试台;
S506、将修改完成的ASC格式CAN数据在模拟网络中回放给控制模块,在投影屏幕上观察近光辅助灯亮度与车速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实现在静态的智能行车照明灯上模拟动态的驾驶工况,静态的灯上测试近光/远光/辅助照明随着车速、方向盘角度、会车情况等条件的变化是否可以按照设计意图进行照明,以及在投影屏幕上的光学表现如何。更精确得测试了驾驶条件变化下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光学表现。
2、推动了电控系统功能验证方式方法的进步与创新:不同于传统的依靠硬件在环、或者手动创建CAN信号的方式,本发明针对智能行车照明灯电控系统创造局域CAN网络,将PC 机创建成上位机,将实车录制的CAN数据并对之进行重构,再回放给局域CAN网络来实现对智能行车照明灯进行功能验证。由于CAN数据来源于整车,更能反映驾驶中车辆的实际情况,又根据需要对实车采集的数据进行重构,使得测试的范围更广,控制逻辑的验证更加稳健可靠。
显然,本发明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以实车行驶验证为基础,通过修改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实现对同一对应关系不同外界因素点值的功能验证;并且,采用投影屏幕直接观察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既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有效提高观察的直观性何准确性。

Claims (5)

1.一种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验证方法包括,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采用数据分析软件Matlab对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进行修改;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外界因素点值是指该对应关系中外界因素的某一设定值;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所述照明响应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所述模拟测试台,包括,采用个人计算机PC机作为上位机建立模拟CAN网络,并通过汽车总线开发测试工具CANOE分别与照明灯和灯控制器及相关硬件相连接,且照明灯的正前方设置投影屏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车行驶验证和报文数据采集
S101、在夜间驾驶搭载了待验证的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软件的汽车正常行驶;
S102、在行驶过程中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通过汽车通讯网络CAN信号采集工具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其中,所述外界因素点值是指该对应关系中外界因素的某一设定值;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所述照明响应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亮度或高度的调节和照明方向的调整;
S2、报文数据修改
S201、对步骤S102记录的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灯控制器接收的与外界因素相关的报文数据;
S202、将筛选出的报文数据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并将其创建成格式为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的数组;
S203、根据对应关系类型的不同,选取某对应关系类型的ASC数组;
S204、将步骤S203选取的ASC数组导入数据分析软件Matlab中,将<报文数据区>信息从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
S205、定位到外界因素点值的数据位置并依据验证要求将其修改为另一个需要验证的外界因素点值;
S206、将二进制转为十六进制,生成新的ASC数组;
S3、模拟测试台验证
S301、采用个人计算机PC机作为上位机建立模拟CAN网络,并通过汽车总线开发测试工具CANOE分别与照明灯和灯控制器及相关硬件相连接;
S302、通过PC机将步骤S206生成的新的ASC数组通过模拟CAN网络回放给灯控制器,同时,记录灯控制器的报文数据;
S303、通过投影屏幕直接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的照明响应,以确认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S304、判断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5,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401:
S305、判断是否遍历了该对应关系中需要验证的所有外界因素点值;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5;
S306、判断是否遍历了所有对应关系;是则顺序执行步骤S307,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3;
S307、结束智能行车照明灯的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设计需求;
S401、修改智能行车照明灯控制软件,返回执行步骤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因素是指各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外界和驾驶操作所产生的变化,包括环境因素和驾驶因素;所述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正前方光照度变化和车身倾斜度变化;所述驾驶因素包括行驶速度变化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其中,车身倾斜角度是指行驶过程中车身相对地面的纵向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是指智能行车照明灯依据外界因素所做出的照明响应,包括,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对应关系、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正前方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车身倾斜度变化与照明高度的对应关系、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和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实车行驶对各种类型对应关系的至少一个外界因素点值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同时,记录车身控制器和灯控制器的CAN报文数据,包括:
对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照明灯开启或关闭的环境光照度值条件下行驶,以确认照明灯是否开启或关闭;
对环境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环境光照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光照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正前方光照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正前方光照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光照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车身倾斜度变化与照明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道路坡度范围内任取一个坡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照明高度值;
对行驶速度变化与照明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行驶速度范围内任取一个速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亮度值;
对方向盘转向角度变化与照明方向的对应关系进行实车行驶验证时,在设定的转向角度范围内任取一个转向角度值的条件下行驶,并记录下照明灯的照明方向偏转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模拟测试台对修改后的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包括,通过PC机逐一将不同类型的新的ASC数组通过模拟CAN网络回放给灯控制器,同时,记录灯控制器的报文数据,并通过投影屏幕直接观察和记录照明灯的照明响应,以确认照明灯的照明响应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如未满足设计需求,则需对控制软件进行修改,再次重复验证,直至满足设计需求。
CN202111283877.2A 2021-11-01 2021-11-01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Active CN114002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3877.2A CN114002964B (zh) 2021-11-01 2021-11-01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3877.2A CN114002964B (zh) 2021-11-01 2021-11-01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2964A CN114002964A (zh) 2022-02-01
CN114002964B true CN114002964B (zh) 2023-12-22

Family

ID=79926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3877.2A Active CN114002964B (zh) 2021-11-01 2021-11-01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296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682A (zh) * 2014-11-07 2015-02-1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车身灯光控制系统功能测试实验平台
CN107179176A (zh) * 2017-06-29 2017-09-19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自动大灯隧道开灯功能的测试方法
CN111595562A (zh) * 2020-06-10 2020-08-28 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
CN112560179A (zh) * 2020-12-14 2021-03-26 镇江润深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多维度动态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91073B1 (es) * 2005-06-21 2009-02-01 Seetech Sabadell S.C.P. Procedimiento para el reglaje de faros o proyectores luminico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682A (zh) * 2014-11-07 2015-02-1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车身灯光控制系统功能测试实验平台
CN107179176A (zh) * 2017-06-29 2017-09-19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自动大灯隧道开灯功能的测试方法
CN111595562A (zh) * 2020-06-10 2020-08-28 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
CN112560179A (zh) * 2020-12-14 2021-03-26 镇江润深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多维度动态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2964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4810B (zh) 一种对智能驾驶车辆进行集成化测试的方法
CN109213126B (zh) 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2685289A (zh) 场景的生成方法、基于场景的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801155A (zh) 合并硬件设计语言的原始档案与查验资料档案的方法
CN112311773B (zh) 用于智能汽车传感器接口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11552642A (zh) 一种车机的语音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995189A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740077A (zh) 车辆底盘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464485A (zh) 用于测试车辆电子部件的模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002964B (zh) 智能行车照明灯功能验证方法
CN103676659A (zh) 一种具智能记录的诊断仪及其记录方法
CN113934885A (zh)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adas视频数据回灌性能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1649959A (zh) 一种车辆性能测试开发的油门控制装置
CN100440162C (zh) 嵌入式设备的调试方法
CN113625594B (zh) 一种自动驾驶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
CN116257437A (zh) 基于实车数据回注的adas系统缺陷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9612744A (zh) 一种车辆道路试验的辅助测试系统
CN112950059B (zh) 智能车路系统监控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7237907A (zh) 交通信号灯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90993B (zh) 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解读装置及系统
CN113504734A (zh) 基于图像显示的车道线模拟仿真测试方法和系统
CN209168449U (zh)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测试系统
CN112346957B (zh) 车载语音系统自动测试设备和方法
CN116513277B (zh) 一种基于lkj运行记录数据的列控场景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799712B (zh) 用于对车辆行李箱盖与侧围碰擦进行监测跟踪的系统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