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1015A -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1015A
CN114001015A CN202111449879.4A CN202111449879A CN114001015A CN 114001015 A CN114001015 A CN 114001015A CN 202111449879 A CN202111449879 A CN 202111449879A CN 114001015 A CN114001015 A CN 114001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vibration reduction
vibration
supporting mechanism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98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1015B (zh
Inventor
卢鸿波
姚刚
刘亮
张海林
李小怀
林鸿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4498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1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1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1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1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44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ressor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压缩机减振结构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压缩机减振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二减振支撑机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之间形成压缩机安装位;在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倾斜于第一水平方向。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减振结构和压缩机,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相对于立式压缩机,倾斜压缩机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重心而起减振效果;相对于卧式压缩机,倾斜压缩机在水平方向的一侧腾出管布管空间,从而能满足产品高性能需求,零部件安装难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在安装方式上,压缩机一般包括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
其中,立式安装的压缩机通过减振结构安装并竖立在底盘上,采用立式压缩机的空调器机体高度偏高,压缩机的重心偏高,压缩机运行时,会在水平方向受到吸排气管道的作用力而振动较大,容易造成管路发生断裂。
其中,卧式安装的压缩机虽然重心降低,但压缩了管路在水平方向上的设计空间,无法满足产品高性能需求,且零部件不易安装,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立式压缩机的振动问题且解决卧式压缩机设计空间小和装配困难问题的压缩机减振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立式压缩机的振动问题且解决卧式压缩机设计空间小和装配困难问题的压缩机组件。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立式压缩机的振动问题且解决卧式压缩机设计空间小和装配困难问题的空调器。
本发明第一目的提供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压缩机减振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二减振支撑机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之间形成压缩机安装位;在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倾斜于第一水平方向。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压缩机被固定在压缩机安装位后,压缩机并非处于竖立状态也并非处于卧倒状态,而是处于倾斜状态,此设置下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重心而起减振效果,且倾斜设置后的压缩机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腾出管道布置空间,且还能在压缩机的中轴线的上下两侧均可形成用于布置管道的空间,因而利于布置管道和利于装配,从而能满足产品高性能需求,零部件安装难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度至50度之间。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与立式压缩机相比,本发明的压缩机的重心可降低23.4%-50%,减少压缩机振动,提高管路稳定性;而相对于卧式压缩机,水平方向上的布管空间增加13.4%-35.7%,因而利于管道布置、操作、装配和生产。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减振支撑机构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减振支撑机构设有第二连接部;压缩机安装位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部的轴心第一位置和对应于第二连接部的轴心第二位置;轴心第二位置位于轴心第一位置所在的水平位置的上方。
由上可见,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具有高低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了倾斜的压缩机安装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一减振件;第一支撑件与底盘连接,第一减振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减振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减振件和第三减振件;第二减振件设置在底盘与第二支撑件的下部之间,第三减振件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与第二连接部之间。
由上可见,由于压缩机的下部或底部距离底盘较高而压缩机上部和顶部距离底盘较高,压缩机运行时压缩机上部和顶部的振动幅度较大,因此,用于承托压缩机下部或底部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设置一级减振,用于承托压缩机上部或顶部的第二减振支撑机构设置二级减振,此设置能有效应对压缩机不同位置的振动并进行吸收。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第一减振件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的延伸方向,和/或,第二减振件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第三减振件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的延伸方向。
由上可见,沿重力方向设置的第二减振件能有效吸收压缩机上部和顶部带来的竖直方向的振动而倾斜设置的第一减振件和第三减振件能针对压缩机不同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减振。因此,该设置方式有效解决倾斜放置的压缩机的振动问题。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件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水平延伸部、第一竖直延伸部和第一倾斜延伸部,第一水平延伸部与底盘连接,第一倾斜延伸部与第一减振件的下端连接,和/或,第二支撑件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二水平延伸部、第二竖直延伸部和第二倾斜延伸部,第二水平延伸部与第二减振件连接,第二倾斜延伸部与第三减振件的下端连接。
由上可见,弯折设计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利于安装沿重力方向设置的第二减振件和倾斜设置的第一减振件以及第三减振件且保持该几个减振件的设置方向。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包括位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减振件的上端连接,和/或,第二减振支撑机构包括位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三减振件的上端连接。
由上可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设置利于第一减振支撑机构、第二减振支撑机构与压缩机进行连接固定,降低组装难度。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第一减振件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第二减振件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第三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第三减振件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压缩机得到更稳定的支撑和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
本发明第二目的提供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减振结构和压缩机,压缩机减振结构采用上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设置在压缩机安装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压缩机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沿主体的轴向依次设置在主体上;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一减振支撑机构连接,第二连接构件与第二减振支撑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主体的外周。
进一步的方案是,沿主体的轴向,第二连接构件远离主体的底部而靠近主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轴向上,第一连接构件连接在主体的底部并伸出至底部的外周。
由上述方案可见,压缩机减振结构实现了压缩机的倾斜安装,不仅解决了立式压缩机的振动较大的问题,也解决了卧式压缩机布管空间不足、装配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且压缩机的两个减振支撑机构分别支撑在压缩机的底部和上部,该方式不仅稳定地承托压缩机,且针对压缩机上不同位置进行分别减振。
本发明第三目的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采用上述的压缩机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压缩机组件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压缩机组件实施例中压缩机安装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缩机组件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压缩机组件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压缩机组件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压缩机组件实施例中压缩机轴心倾斜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中建立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系中x轴方向为本发明的第一水平方向,y轴方向为本发明的第二水平方向,z轴方向为高度方向,其中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均为水平方向,高度方向为重力方向的反方向。
参见图1,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4和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减振结构包括底盘3、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均设置在底盘3上,压缩机4通过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倾斜地被支撑和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的顶部具有用于与压缩机4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0,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具有位于第一连接部10的第一连接件19,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的顶部具有用于与压缩机4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0,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具有位于第二连接部20的第二连接件29,第一连接件19和第二连接件29均呈板块状。
另一方面,压缩机4包括主体41和安装在主体41上的第一连接构件42和第二连接构件43,其中,在主体41的轴向上,第一连接构件42连接在主体41的底部41a处,第二连接构件43连接在主体41上靠近顶部41b而远离底部41a的上部的外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构件42为支撑架,第一连接构件42的第一端与主体41的底部41a固定,第一连接构件42的另一端伸出至底部41a的外周,第一连接构件42的另一端能与第一连接件19螺纹锁紧、铆紧或焊接固定。另外,第二连接构件43为承托架,第二连接构件43的一端具有贴合主体41的外周壁的弧形承托部,第二连接构件43的另一端背离主体41并沿主体41的径向伸出,第二连接构件43的另一端能与第二连接件29螺纹锁紧、铆紧或焊接固定。
参见图1和图2,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沿x轴方向有间距且距离较大地布置,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的上方和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的上方之间形成了用于放置压缩机4的压缩机安装位400。压缩机安装位400具有轴心L1,压缩机安装位400的轴心L1为当压缩机4放置到该压缩机安装位400时压缩机4的轴心所在处。
压缩机安装位400包括对应于第一连接部10的轴心第一位置L101和对应于第二连接部20的轴心第二位置L102。如图2所示,在y轴方向的投影上,第一连接部10沿垂直于轴心L1的方向指向轴心L1并与轴心L1相交处为轴心第一位置L101,第二连接部20沿垂直于轴心L1的方向指向轴心L1并与轴心L1相交处为轴心第二位置L102。由于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高于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因而第二连接部20位于第一连接部10所在的水平位置的上方,且轴心第二位置L102位于轴心第一位置L101所在的水平位置的上方,因此,在y轴方向的投影上,压缩机安装位400的轴向(轴心L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x轴方向,且缩机位置400的轴心L1的延伸方向与x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A为30度。
参见图6,当压缩机被固定在压缩机安装位400后,压缩机并非处于竖立状态也并非处于卧倒状态,而是处于倾斜状态,此设置下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重心而起减振效果,且倾斜设置后的压缩机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腾出管道布置空间,且还能在压缩机的中轴线的上下两侧均可形成用于布置管道的空间。
进一步地,假设立式压缩机在重力方向的重心高度为G0,那么当本发明压缩机夹角为A时,本发明压缩机的重心高度G1=G0×
(1-cosA),夹角A的取值范围在30度至50度之间,本发明压缩机的重心可降低23.4%-50%,因此,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机体重心,减少压缩机振动,提高管路稳定性。
而相对于卧式压缩机,假设卧式压缩机的长度为h0,当本发明压缩机夹角为a时,本发明压缩机的长度h1=h0×sinA,那么在水平方向上增加的布管空间的长度h2=h0×(1-sinA),夹角A的取值范围在30度至50度之间,因此,本发明比卧式压缩机在水平方向上增加13.4%-35.7%的布管空间,因而利于管道布置、操作、装配和生产。
参见图1和图3,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撑件11、短铆接螺母柱12、第一长铆接螺母柱13、第一减振件51、第一螺栓14和上述的第一连接件19。其中,参见图4,第一支撑件11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水平延伸部111、第一竖直延伸部112和第一倾斜延伸部113,第一水平延伸部111、第一竖直延伸部112和第一倾斜延伸部113均呈板块状,第一水平延伸部1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4,短铆接螺母柱12穿过底盘3和第一通孔114后可通过点焊或铆压方式而实现第一支撑件11与底盘3之间的固定连接。
第一竖直延伸部112沿z轴方向延伸一定距离,第一倾斜延伸部113从第一竖直延伸部112的顶部沿轴向L1的延伸方向延伸而出,第一倾斜延伸部113上设有第二通孔115,第一长铆接螺母柱13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15、第一减振件51和第一连接件19后与第一螺栓14锁紧,从而完成第一支撑件11、第一减振件51与第一连接件19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减振件51的设置方向垂直于轴向L1的延伸方向,第一减振件51的下端与第一支撑件11抵接,第一减振件51的上端与第一连接件19抵接。
参见图1和图3,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包括第二支撑件21、第二长铆接螺母柱22、第二减振件52、第二螺栓23、第三长铆接螺母柱24、第三减振件53、第三螺栓25和上述的第二连接件29。其中,参见图5,第二支撑件21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二水平延伸部211、第二竖直延伸部212和第二倾斜延伸部213,第二水平延伸部211上设有第三通孔214,第二长铆接螺母柱22沿高度方向依次穿过底盘3、第二减振件52和第三通孔214并与第二螺栓23锁紧,从而实现底盘3、第二减振件52与第二支撑件21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减振件52沿高度方向设置,且第二减振件52的下端与底盘3抵接,第二减振件52的上端与第二水平延伸部211抵接。
第二竖直延伸部212沿z轴方向延伸一定距离,且第二竖直延伸部2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216以减重,第二倾斜延伸部213从第二竖直延伸部212的顶部沿轴向L1的延伸方向延伸而出;沿第二倾斜延伸部213的延展方向,第二倾斜延伸部213在背离第二竖直延伸部212的一侧形成凹部218且在凹部218的左右形成凸部217,两个凸部217上设有第四通孔215。由于第四通孔215用于与第三减振件53抵接,凹部218实现减重的前提下,凸部217满足强度要求。
第三长铆接螺母柱24依次穿过第四通孔215、第三减振件53和第二连接件29后与第三螺栓25锁紧,从而完成第二支撑件21、第三减振件53与第二连接件29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第三减振件53的设置方向垂直于轴向L1的延伸方向,第三减振件53的下端与第二支撑件21抵接,第三减振件53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29抵接。
另外,从图1和图3可见,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件51、第二减振件52和第三减振件5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减振件51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两个第二减振件52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两个第三减振件53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
由此可见,由于压缩机4运行时压缩机的上部和顶部41b的振动幅度较大,用于承托压缩机4的底部41a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1设置一级减振,用于承托压缩机4上部的第二减振支撑机构2设置二级减振,且沿重力方向设置的第二减振件52能有效吸收压缩机上部和顶部带来的竖直方向的振动而倾斜设置的第一减振件51和第三减振件53能针对压缩机不同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减振。因此,该设置方式有效解决倾斜放置的压缩机的减振问题,有效应对压缩机不同位置的振动并进行吸收。另外,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21用于与减振件抵接,且弯折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21也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21也能带来一定的减振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减振支撑机构可设置一级减振,即只有第二减振件而不具有第三减振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以是其他形状的、不具备形变能力的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减振支撑机构不与压缩机的底部配合,而是与压缩机上靠近底部的下部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A为35度、40度、50度或其他在30度至50度之间的角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减振件、第二减振件和第三减振件的数量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压缩机减振结构,包括底盘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第一减振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减振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第二减振支撑机构;
所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减振支撑机构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减振支撑机构之间形成压缩机安装位;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所述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倾斜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所述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度至5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减振支撑机构设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压缩机安装位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心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心第二位置;
所述轴心第二位置位于所述轴心第一位置所在的水平位置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一减振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第一减振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所述第二减振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减振件和第三减振件;
所述第二减振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部之间,所述第三减振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所述第一减振件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的延伸方向;
和/或,
所述第二减振件沿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上,所述第三减振件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压缩机安装位的轴心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水平延伸部、第一竖直延伸部和第一倾斜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第一倾斜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减振件的下端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二水平延伸部、第二竖直延伸部和第二倾斜延伸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减振件连接,所述第二倾斜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减振件的下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减振件的上端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减振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减振件的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所述第一减振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所述第二减振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第三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所述第三减振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
9.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减振结构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减振结构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
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安装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沿所述主体的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减振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撑机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主体的轴向,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远离所述主体的底部而靠近所述主体的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向上,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并伸出至所述底部的外周。
14.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采用上述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CN202111449879.4A 2021-11-30 2021-11-30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114001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879.4A CN114001015B (zh) 2021-11-30 2021-11-30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879.4A CN114001015B (zh) 2021-11-30 2021-11-30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1015A true CN114001015A (zh) 2022-02-01
CN114001015B CN114001015B (zh) 2022-08-26

Family

ID=7993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9879.4A Active CN114001015B (zh) 2021-11-30 2021-11-30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10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37995U (zh) * 2015-10-13 2016-04-06 上海海立特种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器用压缩机底角固定装置
WO2017067444A1 (zh) * 2015-10-23 2017-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减振结构及车载空调
CN107650625A (zh) * 2017-09-13 2018-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减振装置和车载空调
CN208393041U (zh) * 2018-06-08 2019-01-18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压缩机悬置减振结构
CN110821786A (zh) * 2019-11-05 2020-02-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垫、压缩机减振结构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37995U (zh) * 2015-10-13 2016-04-06 上海海立特种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器用压缩机底角固定装置
WO2017067444A1 (zh) * 2015-10-23 2017-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减振结构及车载空调
CN107650625A (zh) * 2017-09-13 2018-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减振装置和车载空调
CN208393041U (zh) * 2018-06-08 2019-01-18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压缩机悬置减振结构
CN110821786A (zh) * 2019-11-05 2020-02-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垫、压缩机减振结构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1015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2161A (zh) 一种新型减振降噪装置
CN114001015B (zh) 压缩机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01023407Y (zh) 汽车悬架支撑构造
CN111550513B (zh) 一种防剪切弹簧减振器
CN107650625B (zh) 复合式减振装置和车载空调
CN101392973A (zh) 空调压缩机减振器
CN202579093U (zh) 空调器及压缩机固定结构
CN209085117U (zh) 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1059284U (zh) 一种新型减振降噪装置
CN219300251U (zh) 一种压缩机双脚托架及压缩机
CN101387462A (zh) 空调压缩机减振装置
CN206938431U (zh) 一种重型车发动机前悬置托架总成结构
CN206243271U (zh) 轻量化整体式挡泥板安装支座总成
CN2786491Y (zh) 一种空调室外压缩机固定装置
CN216448285U (zh) 一种空调外机的支架组件及空调器
CN116335917A (zh) 双级减振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系统
CN216915505U (zh)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CN219192351U (zh) 仪表板加强梁的中部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20794577U (zh) 一种减振器吊耳焊接强度冲击试验通用工装
CN201281492Y (zh) 空调压缩机减振装置
CN218862823U (zh) 压缩机固定装置及作业机械
CN220338581U (zh)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组
CN215888689U (zh) 一种连梁阻尼器
CN213870188U (zh) 压缩机抗震结构及压缩机
CN211083604U (zh) 一种高性能方矩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