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6670A -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6670A
CN113996670A CN202111162014.XA CN202111162014A CN113996670A CN 113996670 A CN113996670 A CN 113996670A CN 202111162014 A CN202111162014 A CN 202111162014A CN 113996670 A CN113996670 A CN 113996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pinning
pipe material
doubl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20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6670B (zh
Inventor
赖如福
李良有
金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20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6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6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6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6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6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tubes or metal hoses;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aking tubes, e.g. for making multi-wall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14Spinning
    • B21D22/16Spinning over shaping mandrel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10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grippers
    • B21D43/105Manipulators, i.e. mechanical arms carrying a gripper element having several degrees of freed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4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for both machining and other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属于管材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双头旋压系统包括双头旋压装置、管端修整装置与管料移送系统,管料移送系统包括管料移送夹爪;双头旋压装置包括管料旋压夹模及两个旋压机头;在管料移送系统将经双头旋压装置处理之后的管料移送给管端修整装置的过程中,控制管料移送夹爪在管料旋压夹模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被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及控制管端修整夹模在管料移送夹爪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由管料移送夹爪所移送的管料。该旋压系统在确保两端均需旋压处理管料的加工效率的同时,有效确保管料后续加工处理的质量,可广泛应用于制冷、汽车、航空等制造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CN201910500278.8、发明名称为“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适于该双头旋压系统使用的双头旋压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消音器01的立体图,其包括管状本体010及位于管状本体010两端部上的缩口结构011与缩口结构012。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旋压机上对直管段010的一端进行旋压,以旋压出具有缩口结构011的半成品管料,并在旋压之前利用旋压轮等对管端面进行定位处理,及在旋压之后,基于管料旋压夹模的夹持,利用安装在旋压机头上的管端修整单元对旋压后的管端进行车内孔和/或平端面和/或倒内外角的修整处理;再利用旋压机对半成品管料的另一端进行旋压处理,以旋压出缩口机构012,并在旋压之前利用旋压轮等对管端面进行定位处理,及在旋压之后,基于管料旋压夹模的夹持,利用安装在旋压机头上的管端修整单元对旋压后的管端进行车内孔和/或平端面和/或倒内外角的修整处理。
在对管料进行旋压处理的过程中,例如采用申请人申请且公告号为CN206316211U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旋压机对管料010的两端进行分别旋压处理,如其附图1所示,该旋压机包括旋压机头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管料旋压夹模6;在旋压机头上,布设有用于驱使旋压轮54绕旋转轴线转动的旋转主轴单元5,用于驱使旋压轮54沿管径向进行挤压进给的进刀单元4,及用于驱使旋压轮54沿管端部轴向进给的进给单元3,以在工作过程中,管料相对管料旋压夹模6保持静止,在该结构中为相对机架1保持静止状态,而旋压轮54相对机架进行绕旋转轴线转动、轴向进给及挤压进给。在该专利文献中,采用旋压轮作为挤压件对管料进行旋压处理;此外,还可采用挤压滚珠等充当挤压件,以对管料进行旋压处理。
此外,还可采用公告号为CN2897482Y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旋转机旋压出如图1所示的消音器,消音器的结构可以为其附图1所示的轴对称结构,也可以为其附图2所示的非轴对称结构。
在生产图1所示结构等消音器的过程中,需要在两台旋压机之间搬运管料,而导致其管料移送系统较为复杂,或者在同一旋压机上对管料进行调头旋压处理,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并在完成每次旋压之后进行区别于旋压处理的第二管料处理,例如需对旋压产生或原本就存在的不平整管料端部进行管端修整处理,而存在多次定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旋压系统,以在确保两端均需旋压处理管料的加工效率的同时,有效确保管料后续加工处理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上述双头旋压系统使用的双头旋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头旋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及受控制单元控制的旋压装置、管端修整装置与管料移送系统,管端修整装置包括管端修整夹模,管料移送系统包括管料移送夹爪;旋压装置为双头旋压装置,包括管料旋压夹模及两个旋压机头;旋压机头包括挤压件及用于驱使挤压件动作的旋转主轴单元、进刀单元与进给单元;两个旋压机头对应地布置在管料旋压夹模的两侧上,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旋压处理;在管料移送系统将经双头旋压装置处理之后的管料移送给管端修整装置的过程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管料移送夹爪在管料旋压夹模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被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及用于控制管端修整夹模在管料移送夹爪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由管料移送夹爪所移送的管料。
通过布置在管料旋压夹模的两侧上的旋压机头,以对静止地夹持在该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旋压处理,一次装夹及定位就能对两管端进行旋压处理,而提高两端均需旋压处理管料的加工效率;同时,无需在两旋压夹模之间移送管料或在同一管料旋压夹模上对管料进行调头处理而简化管料移送系统;此外,利用管料移送夹爪与工位夹模这两种位置可定位的夹具配合而实现管料在管料旋压工位与管端修整工位之间移送过程,管料的定位可预知,从而解决了在两端均旋压而产生不平端面而不易在管端修整之前进行再次定位的问题,且能减少定位装置的使用及减少定位次数,有效地确保管料后续加工的质量,与现有技术中在管料旋压夹模上夹持并依序进行旋压与管端修整处理相比,有效地提高了管料处理的效率。
具体的方案为管端修整装置为双头管端修整装置,包括两个管端修整机头;两个管端修整机头相向布置地位于管端修整夹模的两侧上,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管端修整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管端修整处理;两个旋压机头相向布置地位于管料旋压夹模的两侧上。可在完成旋压处理之后,对管料的两端进行同步的管端修整处理,而提高管料的处理效率。
优选的方案为双头旋压系统包括两套以上的管端修整装置;两套以上的管端修整装置的管端修整机头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且共用同一管端修整夹模;在机架上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两套以上的管端修整装置所共用的管端修整夹模沿第一方向在不同修整工位之间升降移动。利用单个管端修整夹模夹持管料之后,在不同修整工位之间升降切换而进行不同的管端修整,以一次装夹,多次修整而减少装夹次数,有效地确保管端修整精度。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沿管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的行进方向,双头旋压系统包括位于双头旋压装置的上游的管端定位装置;在管料移送系统将经管端定位装置定位处理之后的管料移送给双头旋压装置的过程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管端修整夹模在管料移送夹爪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由管料移送夹爪所移送的管料。在利用旋压轮等机头上的部件进行定位与利用独立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两种方式,选用独立定位装置进行定位,能有效地缩短旋压过程所占用时间,简化管料旋压夹模结构,而提高处理效率及优化整体结构的布局。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管料移送系统包括用于在相邻两工位之间移送管料的移料机械手系统;移料机械手系统包括沿移料方向布置的横移导轨,横移滑座,用于驱使横移滑座沿横移导轨移动的横移致动器,安装在横移滑座上的管料移送夹爪,及用于驱使管料移送夹爪相对横移滑座升降的升降致动器;管料旋压夹模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管料旋压夹模为横向启闭式夹模;管端修整夹模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管端修整夹模为横向启闭式夹模;管料移送夹爪的抓料口朝下布置;挤压件为旋压轮或滚珠;两个旋压机头的旋转主轴单元的主轴轴向相平行布置;管端修整夹模位于管料旋压夹模的下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处,即二者相邻接地对管料进行先后加工处理。将夹工位模设置成横向启闭且开口朝上布置,与升降式管料移送夹爪配合,而简化管料移送过程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头旋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位于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第一管料加工处理,该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为管料旋压处理;(2)对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在位于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在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及在将位于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且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的管料移送至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管料被一个以上且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所夹持;第二管料加工处理至少用于迫使管料变形、迫使管料减料或迫使管料增料。
采用对管料两端部同步进行旋压处理,不仅可提高两端均需旋压处理管料的加工效率,且能减少装夹的次数;同时,无需在两旋压夹模之间移送管料或在同一旋压夹模上对管料进行调头处理而简化管料移送系统;此外,始终保持一个夹具夹持在管料上,而使管料的定位信息可预知,从而解决了在两端均旋压而产生不平端面而难以在管端修整等第二次管料加工处理之前进行再次定位的问题,且能减少定位装置的使用及减少定位次数,有效地确保管料后续加工的质量。
具体的方案为对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步骤包括:对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对管料的两端进行同步的管端修整处理等第二管料加工处理,而提高管料的处理效率。
优选的方案为第二管料加工处理为管端修整处理,对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步骤包括:(1)对位于第一管端修整工位上的管料的管端部进行第一管端修整处理;(2)对位于第二管端修整工位上的管料的管端部进行区别于第一管端修整处理的第二管端修整处理;第一管端修整工位与第二管端修整工位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以沿第一方向移动管端修整夹模的方式将管料从第一管端修整工位处移送至第二管端修整工位处。利用单个管端修整夹模夹持管料之后,在不同修整工位之间升降切换而进行不同的管端修整,以一次装夹,多次修整而减少装夹次数,有效地确保管端修整精度。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在对管料进行第一管料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和/或对管料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管料静止不动地夹持在管料加工处理夹模上;在对管料进行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前,对位于管端定位工位上的管料进行管端定位处理;在将位于管端定位工位上且经定位处理的管料移送至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管料被一个以上且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所夹持。对位于管料旋压工位上的管料进行定位与利用独立定位工位进行定位两种方式,选用在独立的定位工位上进行定位,能有效地缩短旋压过程所占用时间,简化管料旋压夹模的结构,而提高管料处理的效率及优化设备整体结构的布局。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头旋压系统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任一双头旋压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造图1所示现有消音器的现有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在略去保护罩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中各功能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在略去保护罩与上料架后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中步进上料单元、移料机械手系统与双头旋压装置的立体图,此时,利用旋压机头对管料两端进行同步旋压处理的同时,利用无屑旋切单元对管料两端进行切平面处理;
图10为图9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的D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的E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中步进上料单元、移料机械手系统与双头旋压装置的主视图的局部结构图,此时,利用无屑旋切单元对管料两端进行切平面处理;
图14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中步进上料单元、移料机械手系统与双头旋压装置在区别于图9所示视角下的视图,此时,利用倒内外角单元对管料两端进行管端修整处理;
图15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中步进上料单元、管端定位装置、移料机械手系统、管料旋压夹模、管端修整夹模及滑料槽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中的F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5中的G局部放大图;
图18为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将两个旋压机头布置在同一管料旋压夹模的两侧,以组成能对管料的两端部同步进行旋压处理的双头旋压处理系统,并利用管料移送夹爪与工位夹模等夹具配合,而至少在管料旋压工位与后续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之间移送过程中,可以不用再次对管料进行管端定位处理,而解决两端同时旋压难以再次进行定位的问题,有效地确保消音器等需要两次旋压处理的管料生产的效率与加工质量,基于该构思,在下述实施例中,主要为对双头旋压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进行示例性描述,旋压机头、上料装置、卸料装置等其功能单元的结构可参照现有产品进行设计,它们的结构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中的示例性结构。
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
参见图3至图17,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1包括控制单元及受该控制单元所控制的上料装置11、定位装置17、双头旋压装置12、双头切平装置15、双头倒角装置16、卸料装置18与管料移送系统13;管料移送系统13用于将上料装置11所上料的如图2所示的管段010依序移送至对应加工处理工位处,以利用对应装置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11、管端定位装置17、双头旋压装置12、双头切平装置15、双头倒角装置16、卸料装置18与管料移送系统13均安装在机架10上,机架10可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子机架进行构建,也可采用一体式机架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为采用多个独立的子机架进行构成。
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屏14、处理器及存储器,存储器储存有计算机程序;通过控制屏14或控制按键接收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以使处理器根据对应控制指令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对应的计算机程序,而控制各个功能单元按照预定次序执行相应的动作,以进行上料、旋压、管端修整及卸料,而获取期望形状的成型件,例如获取如图1所示结构的消音器;并将相关检测数据显示在控制屏14上。
如图3至图7所示,上料装置11为用于将盘管料裁切成管段的盘管开料装置;具体地,该盘管开料装置包括上料架21,校直单元22,送料夹模23,用于在无屑旋切过程中夹持管料长管料端的管料裁切夹模24,用于将长管裁切成管段的无屑旋切机头25,及用于夹持被裁切下管段的管料旋切夹模26。其中,上料架21、校直单元22与送料夹模23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长管上料单元;管料裁切夹模24、无屑旋切机头25及管料旋切夹模26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无屑旋切单元,用于将长管上料单元所上料的长管裁切成管段。在本实施例中,无屑旋切单元25的旋转主轴轴向与双头旋压装置12的旋转主轴单元的主轴轴向相垂直布置,以优化设备整体的占地位置;管料裁切夹模26为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且为横向启闭式夹模,以便于以升降方式夹取被夹持在管料裁切夹模26上的管段。
如图3至图8、图15及图17所示,管料移送系统13包括步进分料单元3与移料机械手系统4。
步进分料单元3包括固定槽座31、移位槽座32及步进驱动单元33。固定槽座31上设有三个定位托料槽310,该三个定位托料槽310沿移料方向以第一间距等间距布置;移位槽座32上设有两个移位托料槽320,该两个移位托料槽320沿移料方向也以第一间距等间距布置;步进驱动单元33包括用于驱动移位槽座32相对固定槽座31升降移动的升降驱动单元与沿移料方向往复移动的行进驱动单元,以在移料方向上,将位于上游的定位托料槽310内的管料依序托举升高、横移及下降而放置在下游的定位托料槽310上。
移料机械手系统4包括横移支架40、调头机械手41、横移机械手42、横移机械手43、横移机械手44及用于驱使这些机械手沿横移支架40在移料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横移驱动装置47,横移驱动装置47可采用直线电机、气缸、油缸、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同步带驱动机构、丝杆螺母驱动机构等直线位移输出装置进行构建,具体采用齿轮齿条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其中,调头机械手41包括两个管料移送夹爪410、升降气缸411及调头气缸412,两个管料移送夹爪410采用手指气缸进行构建,掉头气缸412采用旋转气缸进行构建而升降气缸411采用多杆气缸进行构建,手指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旋转气缸的旋转输出端上,旋转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多杆气缸的活塞杆上;横移机械手均包括管料移送夹爪45及升降气缸46,管料移送夹爪45采用手指气缸进行构建,升降气缸46采用多杆气缸进行构建,手指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多杆气缸的活塞杆上。
如图10、图15及图16所示,管端定位装置17包括位于两个固定槽座31邻近双头旋压装置12的末侧的定位托料槽310,位于定位托料槽310的一侧的定位块170,位于定位托料槽310的一侧的推料块171,及用于驱使推料块171沿托料槽3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172;直线位移输出装置172可采用直线电机、气缸、油缸、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及丝杆螺母驱动机构等进行构建,具体采用气缸进行构建。
双头旋压装置12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第一旋压机头50、第二旋压机头51与管料旋压夹模5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旋压机头均采用本申请人已申请并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6316211U的旋压机头进行构建;即每个旋压机头均包括旋压轮53,用于驱使旋压轮53绕旋压旋转轴线转动的旋转主轴单元54,用于驱使旋压轮53沿挤压方向进给的进刀单元55,及用于驱使旋压轮53沿旋压管部的管轴向进给的进给单元。管料旋压夹模52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且为横向启闭式夹模,以便于以升降方式进行上下料,即便于夹持由下降过程中的管料移送夹爪45所移送的管料。第一旋压机头50与第二旋压机头51相向布置地位于管料旋压夹模52的两侧,即二者旋压轮端侧均朝指向管料旋压夹模22的方向布置,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为两个旋转主轴单元54的主轴轴向大致共线布置,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52上的管料010的两端部进行旋压处理,具体地在管料处理过程中,控制两旋压机头对静止地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52上的管料010的两端部进行同步旋压处理。
双头切平装置15与双头倒角装置16均构成本实施例中的一套双头管端修整装置,即本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包括两套管端修整装置,可以根据管料加工需要而增设管端修整装置;沿管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的行进方向,二者均位于双头旋压装置12的下游,以用于对经双头旋压处理之后的管料进行双头管端修整处理;双头切平装置15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管端修整夹模60,及布设在管端修整夹模60两侧上的第一切平机头61与第二切平机头62,具体地,切平机头均采用无屑旋切机头进行构建,在工作过程中,两切平机头能对静止地夹持在管料修整夹模60上管料的两端部进行切平处理,具体地为对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管料切平处理;双头倒角装置16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管端修整夹模60,及布设在管端修整夹模60两侧上的第一倒角机头63与第二倒角机头64,具体地,倒角机头为导内外角机构,通常包括旋转驱动主轴及布设在该旋转驱动主轴的前端部上的多组倒角刀具,用于管端面内缘与外缘进行倒角处理;即在本实施例中,双头倒角装置16与双头切平装置15共用同一管端修整夹模。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管端修整夹模60同侧上的切平机头与倒角机头在竖向上并排布置,且切平机头位于倒角机头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管端修整夹模60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且为横向启闭式夹模。对于管端修整装置,可以利用具有旋转驱动主轴及布置在该旋转驱动主轴的前端部上的U型仿形刀具,以同步地对管料端部进行平端面及倒内外角处理。在同一管端修整装置中,其包括管料修整夹模60及两个管端修整主机,该两个管端修整主机位于该管料修整夹模60的两侧,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该管端修整夹模60上的管料两端进行管端修整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同一管端修整装置中,两个管端修整机头的相向布置地位于管端修整夹模60的两侧,优选地为在同一管端修整装置中,两个管端修整主机的旋转驱动主轴轴向相平行布置,具体地为二者的旋转轴线大致共线布置。竖向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可根据实际设备安装需要进行设置,优选为竖向。
在机架10上安装有升降机构19,用于驱使管端修整夹模60在不同修整工位之间升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为在管端切平工位与管端倒角工位之间切换。升降机构19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驱动机构,其可采用直线电机、气缸、油缸、齿轮齿条驱动机构等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进行构建。
如图3至图17所示,使用本双头旋压系统1制造如图1所示的消音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上料步骤S1,如图6所示,利用上料装置11同步的裁切两根管段010,该两根管段010被夹持在管料裁切夹模26上。
(2)第一移料步骤S2,调头机械手41上的两个管料移送夹爪410用于从两个管料裁切夹模26上夹持管料010、升高、调转90度后再横移至位于前侧两个定位托料槽310的上方,最后下降并放置在前侧两个定位托料槽310上。
(3)第二移料步骤S3,利用步进分料单元3将位于前侧定位托料槽310上的管料010步进至位于后侧的定位托料槽310上,并利用管端定位装置17对位于尾侧定位托料槽310上的管料010进行定位处理。
(4)第三移料步骤S4,接着利用横移机械手42将位于尾侧定位托料槽310上且经管端定位装置17定位处理之后的管料010移送至管料旋压工位处,被处于张开状态的管料旋压夹模52所夹持,在此过程中,要求管端修整夹模52在横移机械手42的管料移送夹爪45释放对管料010的夹持之前,夹住由该管料移送夹爪45所移送的管料。
(5)旋压步骤S5,利用第一旋压机头50与第二旋压标机头51同步地对静止地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52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旋压处理,以获取如图1及图2所示的缩口机构011与缩口结构012。
(6)第五移料步骤,利用横移机械手43将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52上且经旋压处理的管料010夹取、升高、横移并下降地放置在管端修整夹模60上,并被管端修整夹模60所夹持,在此过程中,要求横移机械手43的管料移送夹爪45在管料旋压夹模52释放对管料010的夹持之前,夹住被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52上的管料010,及要求管端修整夹模60在该管料移送夹爪45释放对管料010的夹持之前,夹住由该管料移送夹爪45所移送的管料。
(7)管端修整步骤S7,开启第一管端切平机头61与第二管端切平机头62,对静止地夹持在管端修整夹模60上的管料010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管端切平处理,接着,升降驱动机构19驱使管端修整夹模60下降至位于管端倒角工位处,开启第一管端倒角机头63与第二管端倒角机头64,对静止地夹持在管端修整夹模60上的管料010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管端倒内外角处理。
(8)第六移料步骤S8,由横移机械手44将经管端修整之后的管料010夹取、升高、横移、下降而放置于滑料槽48上,并滚落而被成品料框所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1)采用盘管开料装置构建上料装置,其具体结构可参照本申请人已申请且已公开公布号为CN108946034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上料装置的结构;此外,还可采用对已裁切好的短管段进行上料的上料装置进行上料。(2)对于步进分料单元3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前述公布号为CN108946034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3)对于旋压之前对管料端部的定位,除了采用上述采用独立的管端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之外,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基于管料旋压夹模与旋压轮或旋压机头的配合对管料端部进行定位处理。
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2
作为对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2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8,在本双头旋压系统1中,上料装置11采用长管上料装置71进行构建,且其仅采用一个无屑旋切机头72对长管料进行切割处理,从而可对管径较大的管料进行上料处理。
双头旋压方法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述双头旋压系统的管料旋压处理过程为例,对本发明双头旋压方法进行示例性描述,并将上述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中的所有内容导入本实施例中,对本实施例进行处理。具体地,本发明双头旋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管端定位步骤S1,对管料的端部进行定位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所描述的定位结构与定位方法,在旋压之前,采用独立的管端定位装置对管料端部进行定位,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将位于管端定位工位上且经定位处理的管料移送至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管料被一个以上且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所夹持。该夹具包括管料移送夹爪与管料旋压夹模。
第一管料处理步骤S2,对位于管料旋压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管端旋压处理;其中,管料旋压处理工位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管端旋压处理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料加工处理。
第二管料处理步骤S3,对经管端旋压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双头旋压系统的管料处理过程,第二管料加工处理为管端修整处理,具体分为管端切平处理与管端倒内外角处理,并在管料处理过程中,对经管端旋压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且该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包括以下步骤:
(1)对位于第一管端修整工位上的管料的管端部进行第一管端修整处理。其中,第一管端修整处理为管端切平处理。
(2)对位于第二管端修整工位上的管料的管端部进行区别于第一管端修整处理的第二管端修整处理;第一管端修整工位与第二管端修整工位在竖向上并排布置,以升降管端修整夹模的方式将管料从第一管端修整工位处移送至第二管端修整工位处。其中,第二管端修整处理为管端倒内外角处理。
如上述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为确保后续加工的精度,在位于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在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及在将位于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且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的管料移送至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管料被一个以上且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所夹持。其中,夹具包括管料旋压夹模、管料修整夹模及管料移送夹爪。
此外,对于管料够长的管料,可以驱使管料旋转而进行管料两端部旋压处理与管端修整处理。
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3
本发明双头旋压系统实施例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上述双头旋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管端修整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管端切平处理,和/或管端倒角处理,和/或管端车内孔处理;对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还可以采用管端修整处理之外的管部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例如,拔孔处理、刻槽处理、弯管处理等,并不局限本实施例中的管端修整处理。“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旋压处理”与“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管端修整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管端修整处理”中的“两端部”被配置为位于管料加工处理夹模两侧的管部。“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被配置为可通过根据夹具的预设移动轨迹与预设姿态或预设安装位置与预设姿态而知晓夹持在其上管料的位置与姿态。“管料加工处理”被配置为至少用于迫使管料变形、迫使管料减料或迫使管料增料。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及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旋压装置、管端修整装置与管料移送系统,所述管端修整装置包括管端修整夹模,所述管料移送系统包括管料移送夹爪;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压装置为双头旋压装置,包括管料旋压夹模及两个旋压机头;所述旋压机头包括挤压件及用于驱使所述挤压件动作的旋转主轴单元、进刀单元与进给单元;所述两个旋压机头对应地布置在所述管料旋压夹模的两侧上,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所述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旋压处理;
在所述管料移送系统将经所述双头旋压装置处理之后的管料移送给所述管端修整装置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管料移送夹爪在所述管料旋压夹模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被夹持在所述管料旋压夹模上的管料,及用于控制所述管端修整夹模在所述管料移送夹爪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由所述管料移送夹爪所移送的管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端修整装置为双头管端修整装置,包括两个管端修整机头;所述两个管端修整机头相向布置地位于所述管端修整夹模的两侧上,用于对静止地夹持在所述管端修整夹模上的管料的两端部进行管端修整处理;
所述两个旋压机头相向布置地位于所述管料旋压夹模的两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头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头旋压系统包括两套以上的所述管端修整装置;所述两套以上的所述管端修整装置的管端修整机头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且共用同一管端修整夹模;在机架上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两套以上的所述管端修整装置所共用的管端修整夹模沿所述第一方向在不同修整工位之间升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头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管料在加工处理过程的行进方向,所述双头旋压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双头旋压装置的上游的管端定位装置,所述管端定位装置包括邻近所述双头旋压装置的末侧的定位托料槽,位于所述定位托料槽的一侧的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托料槽的一侧的推料块,及用于驱使所述推料块沿所述定位托料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在所述管料移送系统将经所述管端定位装置定位处理之后的管料移送给所述双头旋压装置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管端修整夹模在所述管料移送夹爪释放对管料的夹持之前,夹住由所述管料移送夹爪所移送的管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头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料移送系统包括用于在相邻两工位之间移送管料的移料机械手系统;所述移料机械手系统包括沿移料方向布置的横移导轨,横移滑座,用于驱使所述横移滑座沿所述横移导轨移动的横移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横移滑座上的所述管料移送夹爪,及用于驱使所述管料移送夹爪相对所述横移滑座升降的升降致动器;
所述管料旋压夹模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所述管料旋压夹模为横向启闭式夹模;所述管端修整夹模的进出料口朝上布置;所述管端修整夹模为横向启闭式夹模;所述管料移送夹爪的抓料口朝下布置;所述挤压件为旋压轮或滚珠;所述两个旋压机头的旋转主轴单元的主轴轴向相平行布置;
所述管端修整夹模位于所述管料旋压夹模的下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处。
6.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位于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第一管料加工处理,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为管料旋压处理;
对经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在位于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在位于所述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及在将位于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且经第一管料加工处理的管料移送至所述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管料被一个以上且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所夹持;所述第二管料加工处理至少用于迫使管料变形、迫使管料减料或迫使管料增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经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经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所述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两端部同步地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头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料加工处理为管端修整处理,所述对经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且位于第二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管料的端部进行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位于第一管端修整工位上的管料的管端部进行第一管端修整处理;
对位于第二管端修整工位上的管料的管端部进行区别于所述第一管端修整处理的第二管端修整处理;所述第一管端修整工位与所述第二管端修整工位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以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管端修整夹模的方式将管料从所述第一管端修整工位处移送至所述第二管端修整工位处。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头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管料进行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和/或对管料进行所述第二管料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管料静止不动地夹持在管料加工处理夹模上;
在对管料进行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前,利用管端定位装置对位于管端定位工位上的管料进行管端定位处理;在将位于所述管端定位工位上且经定位处理的管料移送至所述第一管料加工处理工位上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管料被一个以上且位置能被定位的夹具所夹持;所述管端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双头旋压装置的上游;所述管端定位装置包括邻近所述双头旋压装置的末侧的定位托料槽,位于所述定位托料槽的一侧的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托料槽的一侧的推料块,及用于驱使所述推料块沿所述定位托料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
10.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头旋压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62014.XA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Active CN113996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2014.XA CN113996670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2014.XA CN113996670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CN201910500278.8A CN110252844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278.8A Division CN110252844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6670A true CN113996670A (zh) 2022-02-01
CN113996670B CN113996670B (zh) 2024-05-17

Family

ID=6791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278.8A Active CN110252844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CN202111162014.XA Active CN113996670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基于双旋压机头的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278.8A Active CN110252844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2528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126A (zh) * 2020-09-30 2020-12-18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竹缠绕管廊修整机及修整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9657A (ja) * 2001-02-09 2002-08-27 Sango Co Ltd 管の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
CN103341521A (zh) * 2013-06-19 2013-10-09 武汉理工大学 管件一体化数控加工工序优化方法
CN106238528A (zh) * 2016-08-30 2016-12-21 中山精达特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弯管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数控开料管端弯管一体机
CN107876613A (zh) * 2017-11-06 2018-04-06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管端处理与弯管处理的工件处理生产线及方法
CN108080480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数控旋压机
CN109079520A (zh) * 2018-06-22 2018-12-25 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ec接管或电子膨胀阀接管的制造设备
CN109128849A (zh) * 2018-06-22 2019-01-04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
CN208787959U (zh) * 2018-08-29 2019-04-26 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 一种组合机床
CN210876813U (zh) * 2019-06-11 2020-06-30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5977A (en) * 1977-02-07 1977-11-01 Haswell John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double groove pulleys
IL101511A0 (en) * 1991-04-19 1992-12-30 Compression Tech Fabrica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CN205763423U (zh) * 2016-06-02 2016-12-07 江苏金龙新能源设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水器搪瓷水箱内胆封头卧式双头液压组对旋压机
CN207981955U (zh) * 2018-02-06 2018-10-19 武汉德工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消音器旋压机机器人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208341459U (zh) * 2018-05-03 2019-01-08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进的数控旋压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9657A (ja) * 2001-02-09 2002-08-27 Sango Co Ltd 管のスピニング加工方法
CN103341521A (zh) * 2013-06-19 2013-10-09 武汉理工大学 管件一体化数控加工工序优化方法
CN106238528A (zh) * 2016-08-30 2016-12-21 中山精达特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弯管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数控开料管端弯管一体机
CN108080480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数控旋压机
CN107876613A (zh) * 2017-11-06 2018-04-06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管端处理与弯管处理的工件处理生产线及方法
CN109079520A (zh) * 2018-06-22 2018-12-25 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ec接管或电子膨胀阀接管的制造设备
CN109128849A (zh) * 2018-06-22 2019-01-04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
CN208787959U (zh) * 2018-08-29 2019-04-26 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 一种组合机床
CN210876813U (zh) * 2019-06-11 2020-06-30 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山市奥美森工业: "数控开料管端弯管一体机--奥美森工业",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zcwMjAzMTky.html?spm=a2hcb.profile.app.5~5!2~5~5!3~5!2~5~5!22~A&playMode=pugv> *
奥美森设备视频: "三工位管端加工机",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v.youku.com/v_show/id_XOTkxNzgwODA=.html?playMode=pugv&spm=a2hje.13141534.card_3.d_1_54&scm=20140719.manual.239312.video_XOTkxNzgwODA=>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6670B (zh) 2024-05-17
CN110252844B (zh) 2021-09-21
CN110252844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7202B (zh) 一种管段冲孔机、管段上料装置及管段加工设备
CN107756039B (zh) 一种制造四通换向阀d接管的生产线及方法
US20020104361A1 (en) Bending machine for bending threadlike material such as tubes, rods profiles or metal wire
US4827815A (en) Hollow-spindle method of machining a short-length workpiece
EP2163334B1 (en) Machine comprising a drum having workpiece supporting spindles mov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drum
CN107876613B (zh) 一种联合管端处理与弯管处理的工件处理生产线及方法
CN209867086U (zh) 一种旋压机及上下料系统
CN210305223U (zh) 一种弯管机及管件加工设备
CN209754181U (zh) 一种双头倒角机及传料装置
JPH09308918A (ja) 多連式パイプ曲げ加工装置
CN110252844B (zh)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及双头旋压方法
CN210876813U (zh) 一种双头旋压系统
JP5524676B2 (ja) 加工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ワーク搬入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15083310A1 (ja) 加工ユニットおよび加工装置
CN109092927B (zh) 一种ec接管或电子膨胀阀接管的制造方法
CN108946034B (zh) 步进分料系统、步进分料装置及管件加工设备
CN210756329U (zh) 一种管料处理系统
CN109079520B (zh) 一种ec接管或电子膨胀阀接管的制造设备
CN109702067B (zh) 一种管件旋压方法及结构改进的旋压机
WO2015002621A1 (en) A processing line which can realize processes like drilling, milling and cutting
JP5894137B2 (ja) 加工装置
CN109128849B (zh) 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
CN210305263U (zh) 一种旋压系统
CN210116991U (zh) 一种消音器生产线及物料移送系统
JP5580022B2 (ja) 加工方法及び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