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39C - 一种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39C
CN1139939C CNB001338749A CN00133874A CN1139939C CN 1139939 C CN1139939 C CN 1139939C CN B001338749 A CNB001338749 A CN B001338749A CN 00133874 A CN00133874 A CN 00133874A CN 1139939 C CN1139939 C CN 11399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team generator
opening
area
flow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38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5192A (zh
Inventor
-
让-保罗·比劳
ƶ��׿�
伯纳德·科尔尼
丹尼尔·德斯特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eva NP SAS
Original Assignee
Framatom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matome SA filed Critical Framatome SA
Publication of CN1305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5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5/00Arrangements of reactor and engine in which reactor-produced heat is converted into mechanical energy
    • G21D5/04Reactor and engine not structurally combined
    • G21D5/08Reactor and engine not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engine working medium heated in a heat exchanger by the reactor coo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10Water tub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F22B37/2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e.g. for securing water-tube sets
    • F22B37/205Supporting and spacing arrangements for tubes of a tube bun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023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with heating tubes, for nuclear reactors as far as they are not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a specified heating fluid, in another group
    • F22B1/025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with heating tubes, for nuclear reactors as far as they are not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a specified heating fluid, in another group with vertical U shaped tubes carried on a horizontal tube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蒸汽发生器中流量分配导流板(14)放置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流量分配导流板(14)在蒸汽发生器的下部且在蒸汽发生器管路盘附近。蒸汽发生器的管路和供给水的通道的第一和第二开口(17,18)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流量分配导流板(14)包括一个圆形的中间的第一区域(15)和一个环形的第二区域(16)。第一区域(15)的半径(R1)比管路束包装件(7)半径(R)的40%小。第一开口(17)具有一个第一截面(S1),第二开口(18)具有一个第二截面(S2),第一截面(S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截面(S2)的横截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一个用来在蒸汽发生器中分配供给水的导流板。
背景技术
压水反应堆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利用用来冷却压力反应堆的水输送的热量而将供给水加热和汽化。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一个整体上为圆柱形,并在工作状态其轴线竖直的壳体,在壳体中所述的供给水受热而转化为蒸汽。核反应堆冷却水流过蒸汽发生器中的管路束中的管路,所述的管路束布置在管路束包装件中,所述包装件固定在蒸汽发生器壳体中的一个与壳体共轴的结构上。管路束中的每根管路通常具有两个直腿,所述直腿的端部均嵌入穿过一个管路盘的开口,所述管路盘横向地固定在蒸汽发生器壳体的内部,也就是说,处于与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和管路束包装件的共用轴线成直角的布置,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壳体和管路束包装件的共用的轴线也构成蒸汽发生器的轴线。
蒸汽发生器的管路束包装件与所述的壳体一起限定了一个在蒸汽发生器的竖直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环形空间。所述蒸汽发生器具有将水引入并分配给该环形空间的上部分的装置。此外,管路束包装件具有一个下边缘,所述下边缘位于管路盘的顶面上一定的距离处,这样,输送入该环形空间的上部分的供给水首先在环形空间内从顶部向下流动,然后通过在管路束包装件的下面部分和管路盘之间形成的开口而进入管路束包装件,然后在管路束包装件中从底部向上流动,与各管路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的核反应堆冷却水在所述的管路中循环。
供给水在与管路束中的管路流动接触时被逐渐加热而转化为蒸汽。
在蒸汽发生器的出口处得到的蒸汽被输送到核电站的涡轮机中,然后以冷凝剂形式回收,该冷凝剂通过蒸汽发生器的第二个回路进行再循环。当供给水流过第二回路及流过蒸汽发生器时,它就携带了如悬浮在供给水中的微粒形式的氧化物这样的固体物质。所述的这些微粒具有在第二回路的一些区域上,即供给水以较低的速度流动的那些区域上形成沉淀的趋势。特别地,所述的悬浮物易于沉积在管路盘的顶面上,这将使来自于周围环形空间的供给水流产生偏转,从而将来自于周围的供给水引导向蒸汽发生器的中间部分,以致于逐渐将水流导引至竖直和向上方向,与管路束的管路相接触。
这样,悬浮物质的微粒就容易沉积在管路盘的一定区域内,在所述的一定区域特别是在管路盘的中间部分内供给水流速最低。
管路束中的每根均包含有两根直腿的管路通过横向的管路支撑盘保持在管路束包装件中,也就是说,横向的管路支撑盘以与管路束包装件的轴线相垂直的角度在蒸汽发生器的轴向上分布,这样,管路的直腿就与穿过管路支撑盘的开口相配合而与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平行,并且布置在管路束包装件的横向平面中的栅格结构中。所述穿过管路支撑盘的开口按这样的方式制造,即一方面可用来将管路束中的管路保持在横向方向上,另一方面,使供给水穿过依次布置的管路支撑盘且使供给水与管路束中的管路相接触。
为限制供给水以低速流动而与管路盘相接触的区域,已建议将一个用来分配供给水流量的导流板布置在管路束包装件的底部,上面所述的区域即为供给水中的悬浮物质可能沉积的区域。所述的导流板象管路支撑盘一样具有作为管路束中的管路通道的开口,这样做成的导流板可使供给水在管路盘上流动,特别地,可从管路束的周边部分朝中心部分流动。为此,用来分配供给水的流量的导流板可采用下面的形式制成,即在其中间部分具有一个圆形孔且布置在管路盘之上的确定的高度处。
管路束中每根管路的两根腿均通过嵌入或焊接的形式将其端部固定到穿过管路盘的各孔中且布置在与管路支撑盘中的开口的栅格相似的栅格结构中。穿过管路盘的各孔分布在无孔中心区域的每一侧,这样在管路束中形成中空的空间或中间管路夹道,所述的中空空间或中间管路夹道与管路盘中无孔的且占该管路盘的直径范围内的区域成线性垂直。
为阻止供给水向蒸汽发生器的管路夹道进行高速流动,已设计了一个布置在管路夹道中的截止装置,迫使供给水流向管路束中的管路所占据的区域。
在具有上述各装置的情况下,作为穿过管路支撑盘的各管路的通道及作为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孔的各开口,是通过钻孔和/或扩孔的形式制造出的,并具有三瓣形或四瓣形的截面形状,也就是说,所具有的截面形状可容纳管路束中的管路并将其保持在中间部分,且可径向延伸成三瓣或四瓣形,使低温水沿管路的周围穿过。
如上面描述的所应用的流量分配导流板可将向管路束的中间部分的供给水的大部分通过其上的开口流过流量分配导流板,供给水在中间部分流动的速度明显大于供给水在导流板的周围区域流动的速度。应用具有中间孔的流量分配导流板有可能限制在管路盘上形成沉淀,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使供给水携带悬浮物质流向位于流量分配导流板之上的区域及流向管路支撑盘。
为尽可能地限制供给水中携带的悬浮物质向管路束的上部流动,已找到一种解决方法就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的下部使供给水更均匀地分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蒸汽发生器缺点的用于压水反应堆的蒸汽发生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用于压水反应堆,所述蒸汽发生器用来将与循环的热流体进行热接触并在管路束的管路中流动的供给水加热和汽化,所述管路束中的每根管路均具有两根直腿,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一个整体形状为圆柱形的壳体和一个管路盘,所述管路盘与壳体的轴线垂直布置且在其上钻出开口,用来接收管路束中的管路的直腿的端部,管路束包装件同轴地布置在壳体中,在管路束包装件中布置有管路的管路束,所述管路的直腿与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平行,管路束包装件的下缘布置在管路盘之上,多个横向盘固定在管路束包装件中且沿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分布,所述的多个横向盘相互平行且与管路盘平行,在管路束的包装件中且穿过该包装件具有作为管路束中的管路的每根腿的通道的各开口,这样就形成供给水流动的空间,喷嘴将供给水引导入壳体和处于管路盘之上的管路束包装件之间的环形空间,这样,供给水首先从环形空间的顶部向下流动,然后在从管路束包装件中从底部向上流动,在穿过管路束包装件的下缘之后与管路束中的管路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下面的横向盘是一个流量分配导流板,所述的流量分配导流板包括:一个中间圆形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轴线即为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其半径最多等于流量分配导流板半径的40%,所述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半径基本等于管路束包装件的内半径,所述流量分配导流板具有作为供给水和管路的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开口具有径向的叶瓣向着开口的外侧延伸和具有第一截面,在第一区域的周围为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中作为供给水和管路的通道的第二开口具有第二截面,第二截面的截面积小于第一截面部分的截面积。
优选地,蒸汽发生器的中间管路夹道没有截止装置来限制供给水的循环,这样就可方便地对管路盘进行清理,因为与管路盘的该区域接触的供给水流速较低,所以供给水中携带的悬浮微粒可能沉积在管路盘上,供给水流在此处流速较低是由于在流量分配导流板的中间区域没有作为流体通道的圆孔。
优选地,在圆周的第二区域中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的供给水的通道的总表面积大于在中间的第一区域中供给水通道的总表面积,即使中间的第一区域中各管路通道单个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圆周的第二区域中单个开口的截面面积,也是如此。
附图说明
为对本发明进行更好的了解,下面参考附图将对本发明的一个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所示为压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的一个局部剖视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一个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的下面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3所示为沿图2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下面部分的中间管路夹道所做的轴向剖视图。
图4所示为图2和图3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四分之一的平面示图。
图5所示为穿过图4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流量分配导流板的中间的第一部分的开口的放大视图。
图6所示为穿过图4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圆周的第二部分开口的放大视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的下面部分中的供给水的流动分配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一个利用标号1出示的压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包括整体形状为圆柱形的一壳体2,所述壳体的轴线是竖直的。
在蒸汽发生器下面的部分,壳体2固定在一个横向布置的管路盘3上,也就是说,管路盘3与壳体2的轴线垂直布置。开口穿过管路盘3,管路束6中弯曲的U型管路5的直腿的端部配合到所述的每个开口中。
水箱4做成两部分4a和4b,且固定在管路盘的下部,所述的两部分4a和4b通过一个隔板而相互分开。
用来与管路5的直腿的端部相配合的开口穿过管路盘3,并且所述开口在管路盘3的中间区域3a的每一侧上扩展分布,管路盘3的中间区域3a上没有开口。管路束中的每一个管路5均具有一根直腿,所述直腿的一端固定到位于管路盘的直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3a的一侧上的开口中。所述管路5具有第二根直腿,所述的第二根直腿的端部固定到位于直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3a的另一侧。
用来固定管路5的端部的开口位于中间区域3a的一侧,相应的管路5的直腿的一端开口入水箱的进水室4a。但位于直径方向上中间区域的另一侧而穿过管路盘3的开口和相应管路5的直腿开口入水箱的出水室4b。
在蒸汽发生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来自于包含有反应堆核芯的容器的高温核反应冷却水被输送入进水室4a,并被分配入管路束中的每根管路中去。所述冷却水沿管路5的整个长度流过该管路且重新汇聚到水箱的出水室4b中。
包含在蒸汽发生器中的管路5的管路束6布置在整体形状为圆柱形的管路束包装件7中,所述管路束包装件7同轴地布置在蒸汽发生器的壳体2下部的小直径部分中。壳体2和管路束包装件7的共用轴线也构成管路束6的轴线。所述的轴线也是在工作状态处于竖直方向布置的蒸汽发生器的轴线。
管路束包装件7具有一个下缘,所述下缘布置在管路盘3的顶面之上的一段距离处。
在壳体2和管路束包装件7之间限定了一个环形空间8,所述环形空间8的下部与管路束包装件7的内部空间相连,所述管路束包装件7的内部空间中包含有蒸汽发生器的管路5的管路束6。
在蒸汽发生器运行时,供给水或第二种流体通过喷嘴9和一个布置在环形空间的上部分之上的供给水分配装置被输送到环形空间8中。
管路束6中的管路5通过支撑管路的横向盘10而横向地保持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所述横向盘10在管路束包装件7的轴向上分布。
开口的栅格穿过横向盘10,所述开口的构造与管路5的直腿的端部穿过管路盘3而配合的开口的构造相似。用作在横向盘10中的各管路通道的各开口,围绕由各开口的边缘而横向地固定的各管路,形成蒸汽发生器供给水的通道。
与管路盘3的中间区域3a垂直布置的是一个在蒸汽发生器管路束6中形成的中空空间11或中间管路夹道。在管路盘3的中间区域3a上没有用来与管路5的端部相配合的开口。
当蒸汽发生器处于运行状态时,如前面的内容所述,高温的核反应堆冷却水在管路束中的管路5中流动,而供给水通过喷嘴9引入并分配到环形空间8的上部。
进入环形空间8的供给水在所述的环形空间内从顶部向下流动直至它到达在管路束包装件7和管路盘3的顶面之间形成的环形开口的水平,此时就可使供给水进入管路束包装件7,在此处,所述的供给水从底部向上基本垂直地流动,一些供给水从管路束的外周部引导向中间部分。
与管路束的管路流动接触的供给水被加热并转化成蒸汽,且以蒸汽的形式汇聚在蒸汽发生器的壳体2的上面部分。
距管路盘3最近的(也就是说布置在管路盘3之上相邻位置的横向盘10),横向盘10可做成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形式而可使供给水在管路束的中间部分进行更好的循环,并且所述的流量分配导流板可尽可能地限制悬浮在供给水中的固体物质沉积在管路盘3的上表面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中,特别是在图2和图3中已显示了蒸汽发生器的管路束的下面部分,固定在管路束包装件中的横向盘及布置在蒸汽发生器管路盘之上邻近位置处的横向盘可以制成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形式,这样可分配和调节供给水的流动而使其在蒸汽发生器的底部进行均匀地分配。
图1和图2及图3中一致的元件采用同样的标号表示。
图2和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的下面部分,所述的下面部分位于固定在壳体2的下部的管路盘3的邻近区域。
各开口12穿过管路盘3,所述开口12用来固定蒸汽发生器的管路束6中的管路5的直腿的端部。
在直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3a中,管路盘3没有用来固定管路5的直腿的端部的开口,所述各开口12以开口栅格的形式布置在直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3a的每一侧上。
在直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3a之上的管路的中空区域构成了蒸汽发生器的管路夹道11。
在中间的管路夹道11的端部,壳体2具有一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构成一个可用来检查或插入蒸汽发生器管路束的探孔13。
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特别如图2和图3所示,该发生器包括一套横向地固定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的管路支撑盘,所述管路支撑盘分布在管路束的轴向上。
作为管路束中的管路的通路的各开口栅格穿过横向布置的支撑管路的横向盘,所述栅格的构造与穿过管路盘3的开口的栅格的构造相似。作为横向盘中的管路的通道的各开口将管路横向地保持在其位置上,所述开口在配合在横向盘开口中的管路的周围还具有蒸汽发生器的供给水通过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距离管路盘3最近的横向盘10,也就是说,位于管路束包装件7的最下部的横向盘10是制成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形式,所述流量分配导流板14将在下文中进行叙述。这样就可使供给水的流量和流速在蒸汽发生器的下部中进行均匀的分配。
流量分配导流板14以一定的距离布置在管路盘3之上,在蒸汽发生器的管路束为10m高的情况下,上述的距离可在450mm和550mm之间。
从图4中可以看到,在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除了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之外的整个表面上均布置有作为管路通道的开口,所述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沿着中间的管路夹道11而与管路盘3的中间区域3a成线性布置。特别地,流量分配导流板14没有作为供给水的通道的圆形中间开口,这样就避免或限制在管路盘上形成沉淀。
流量分配导流板14具有两个区域,在所述的两个区域中作为管路和供给水的通路的开口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截面形状。
在基本为圆形的第一区域15中,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第一开口17具有第一截面S1,第一区域15的轴线为管路束包装件和蒸汽发生器的轴线。而在第一区域15的环形外界极限区和导流板14的外缘之间的第二区域16中具有穿过导流板14的第二开口18,所述的第二开口18具有一个第二截面S2,第二开口18的第二截面S2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开口17的第一截面S1的截面面积。
实际上,第一区域15具有基本为半圆形的两部分,所述的两部分通过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而分开。在流量分配导流板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上没有作为管路或供给水的通道的开口。同样,圆周的第二区域16也由两部分构成,所述的两部分由流量分配导流板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分开。如上所述,流量分配导流板14没有圆形的中间开口使冷却水进行流动,导流板的中间部分包括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在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上没有作为管路通道穿过的开口。
在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之外的圆周区域的整个表面上具有管路可穿过的开口,这些开口分布在管路束中的管路的栅格结构中。
各第二开口18的一定位置19作为贯穿螺栓的通道或连接位置,所述的贯穿螺栓用来支撑横向盘,还支撑位于管路束包装件7中的流量分配导流板14。
如图2和图3所示,管路束包装件7在蒸汽发生器管路束的中间管路夹道11的端部的轴向上具有伸展部分7a和7’a。所述的夹道的下部由管路盘3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3a来限定,其上部由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来限定,所述直径方向上的区域3a和14a没有作为管路通道的开口。中间管路夹道11也由管路束中的两排管路来横向限定,所述的两排管路由管路5的直腿构成,所述管路5为已知的U形弯曲管路,具有最小的弯曲半径。最后,中间的管路夹道11由管路束包装件7的伸展部分7a和7’a来限定,所述的管路束包装件7的伸展部分7a和7’a在中间的管路夹道的相对两侧将包装件7尽量向远离管路盘3的顶面的方向延伸。管路束包装件7的下缘的其余的部分的布置与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中的布置相同,即以一定的距离布置在管路盘3的顶面之上而使从环形空间8的顶部向下流动的蒸汽发生器的供给水通过。
管路束包装件7的伸展部分7a和7’a可阻止供给水容易地进入中间管路夹道11,所述中间管路夹道11没有管路5和用来截止水循环的装置。
尽管存在管路束包装件的伸展部分7a和7’a,但与壳体2中的探孔13成轴向对齐的开口21和21’可穿过管路束包装件7而进入中间管路夹道11。因此,具体地说,探孔13和相应的开口21和21’可用来将一个或多个吹管送入中间管路夹道11,以便清洁管路盘3的顶端表面,吹管的引入和运动不会受到中间管路夹道11的任何阻碍。这种情况将有益于利用中间部分没有圆形孔的流量分配导流板14时对管路盘的清洁。这是因为,如前面所述,在这种情况下,在管路盘3之上存在一个低速区域,从而供给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管路盘上。
图5和图6分别显示了在中间区域15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第一开口17的放大示意图及在圆周区域16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第二开口18的放大示意图。
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布置在三角形的栅格中,三个相邻的开口的中心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
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为三瓣形,这些第一和第二开口均具有三个径向的叶瓣,所述的三个叶瓣向着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外侧伸展。
图5和图6均显示了蒸汽发生器的管路5的截面部分的外部轮廓,所述管路5布置在流量分配导流板中的贯穿开口中。相应开口的三个叶瓣在管路5的周围构成了蒸汽发生器中的供给水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的通道部分。
通过比较图5和图6可知,流量分配导流板的中间的第一区域15的第一开口17中的供给水的通道的叶瓣在径向上具有的尺寸比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圆周部分的第二区域16中的第二开口18中的供给水的通道的叶瓣的尺寸大。第一开口17中的供给水的通道的叶瓣向外延伸且向周围扩大,因为它们具有横向的边缘,所述横向边缘从第一开口的直边缘按一定的角度扩展。
因为第一开口17中存在作为供给水的通道的大尺寸的叶瓣,第一开口17具有第一截面S1,第一截面S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开口18的第二截面S2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开口18穿过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圆周部分。
例如,在蒸汽发生器中的管路具有的外部截面面积为285mm2的情况下,流量分配导流板的第一区域15中的第一开口17具有的第一截面S1的截面面积可为540mm2,穿过第二区域16的第二开口18具有一个第二截面S2,第二截面S2的截面面积为435mm2
这样,在第一区域15,每个第一开口17中作为供给水的通道的中空空间,即每个第一开口中的三个供给水通道截面部分的面积约为250mm2。但是,在第二区域16中的每个第二开口18中作为供给水通道的截面部分的面积只有150mm2
但是,因为基本为圆形的中间区域具有一个半径R1,例如,所述的半径R1只是管路盘的直径R的三分之一或更小,所以,在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圆周部分的第二区域中的作为供给水的通道的总表面积比中间的第一区域15中的作为供给水的通道的截面部分的总面积大4到5倍。
特别地,第一区域所具有的半径最多等于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半径的40%,也就是说最多等于管路束包装件7的内半径的40%,其中导流板实际上无间隙地包围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
优选地,中间的第一区域的半径R1可在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半径R的1/4至1/3之间选取。
在所有的情况下,供给水在圆周的第二区域中的通道的总截面面积大于供给水在蒸汽发生器的中间的第一区域的通道的总截面面积。
这种布置可使供给水的流量和流速在蒸汽发生器的下面部分进行均匀分配,如图7所示,与现有技术中的装置相比,这样可导致在管路盘的中间的第一区域中的沉淀量的增加。
如前面所述,因为在中间管路夹道中存在截止装置,所以管路盘可很容易地被清洁。
流量分配导流板上的中间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开口17和圆周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开口18可通过冲孔、最好是通过冲孔和扩孔的形式来制造,这样可得到恒定形状和尺寸的开口。
从图5和图6中可见,在第一开口17之间或第二开口18之间用标号20和20’来表示的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其余部分在其中间的第一区域及在圆周的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的宽度。
流量分配导流板上利用标号20表示的剩余部分的中间的第一区域15中的宽度小于在圆周的第二区域中具有的宽度,这是因为在中间的第一区域的管路通道的开口具有的尺寸较大。
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就可使供给水流在蒸汽发生器的底部进行均匀分配,特别地,这样可避免供给水所携带的悬浮物中的过量微粒沉积到蒸汽发生器管路束中的上部的流量分配导流板及支撑盘上。所述支撑盘将管路束中的管路保持在其位置上。沉积在管路盘上的悬浮物质的较大量沉淀物不会带来明显的缺点,这是因为管路盘的顶面可轻易的被清理。相反,管路束的上部中的管路支撑盘的清洁就很难被执行。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这样,在流量分配导流板的中间的第一部分和圆周的第二部分中的开口可具有与上面描述和显示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所述的开口可为四瓣形;所述的这些开口也可布置在与三角形栅格不同的栅格中,例如,所述的这些开口可布置在矩形的栅格中。
本发明可应用具有与上面的描述中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管路。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压水反应堆的蒸汽发生器,而且还可应用于通过流过管路束的管路的一种第一种液体所供应的热量而将第二种液体转化为蒸汽的任何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也可应用于热交换器,其中第一种液体和第二种液体都进行循环。

Claims (11)

1.一种蒸汽发生器,用于压水反应堆,所述蒸汽发生器用来将与循环的热流体进行热接触并在管路束(6)的管路(5)中流动的供给水加热和汽化,所述管路束(6)中的每根管路(5)均具有两根直腿,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一个整体形状为圆柱形的壳体(2)和一个管路盘(3),所述管路盘(3)与壳体(2)的轴线垂直布置且在其上钻出开口(12),用来接收管路束(6)中的管路(5)的直腿的端部,管路束包装件(7)同轴地布置在壳体(2)中,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布置有管路(5)的管路束(6),所述管路(5)的直腿与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平行,管路束包装件(7)的下缘布置在管路盘(3)之上,多个横向盘(10)固定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且沿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分布,所述的多个横向盘(10)相互平行且与管路盘(3)平行,在管路束(6)的包装件(7)中且穿过该包装件具有作为管路束(6)中的管路(5)的每根腿的通道的各开口,这样就形成供给水流动的空间,喷嘴(9)将供给水引导入壳体(2)和处于管路盘(3)之上的管路束包装件(7)之间的环形空间(8),这样,供给水首先从环形空间(8)的顶部向下流动,然后在从管路束包装件(7)中从底部向上流动,在穿过管路束包装件(7)的下缘之后与管路束(6)中的管路(5)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下面的横向盘是一个流量分配导流板(14),所述的流量分配导流板(14)包括:一个中间圆形的第一区域(15),所述第一区域(15)的轴线即为蒸汽发生器的轴线,其半径最多等于流量分配导流板半径的40%,所述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半径基本等于管路束包装件(7)的内半径,所述流量分配导流板具有作为供给水和管路(5)的通道的第一开口(17),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开口(17)具有径向的叶瓣向着开口的外侧延伸和具有第一截面(S1),在第一区域(15)的周围为第二区域(16),第二区域(16)中作为供给水和管路(5)的通道的第二开口(18)具有第二截面(S2),第二截面(S2)的截面积小于第一截面部分(S1)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中间的第一区域(15)的半径(R1)在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半径(R)的1/4至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穿过圆周的第二区域(16)中第二开口(18)的供给水通道的总表面积大于穿过中间的第一区域(15)中的第一开口(17)的供给水通道的总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流量分配导流板的圆周的第二区域中的作为供给水的通道的总表面积比中间的第一区域(15)中的作为供给水通道的总表面积大4到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束的外部截面面积为285mm2,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中间的第一区域(15)中的第一开口(17)的截面积为540mm2,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圆周的第二区域(16)的第二开口(18)的截面积为435mm2,每根管路(5)与中间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开口(17)配合后的周围剩余空间的面积为250mm2,所述的剩余空间即为作为供给水通道的空间,在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圆周的第二区域(16)中,每根管路(5)与第二开口(18)配合后在管路(5)周围剩余的空间为150mm2,所述的剩余空间即为作为供给水通道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处于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中间的第一区域(15)中的第一开口(17)的叶瓣在径向上的尺寸大于处于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圆周的第二区域(16)中的第二开口(18)的叶瓣在径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流量分配导流板(14)中的开口(17,18)是通过钻孔和扩孔而作出的。
8.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流量分配导流板与管路盘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在蒸汽发生器的管路束为10m高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距离在450mm和55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管路盘,所述的管路盘具有一个直接跨过直径的中间区域(3a),所述的中间区域(3a)上没有用来容纳管路束中的管路(5)的开口,流量分配导流板(14)包括一个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所述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没有作为管路(5)和供给水通道的开口(17,18),这样就在管路束包装件(7)中限定了一个作为中间管路夹道(11)的中空空间,所述中空空间处于管路盘(3)的直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3a)和流量分配导流板(14)的直径方向上的区域(14a)及蒸汽发生器管路束(6)的管路(5)的两排直腿之间,所述的两排直腿与管路盘(3)中的接收开口(12)相配合,所述的两排直腿与没有接收开口的直径方向上的中间区域(3a)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管路束包装件(7)在轴向相对于管路束包装件的下缘具有伸展部分(7a,7’a),所述伸展部分尽量远地布置在管路盘(3)的顶面之上,且所述伸展部分在直径方向上布置在中间管路夹道(11)的相对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各探孔,通过所述探孔可进入中间管路夹道(11)的径向端部中的中间管路夹道(11),管路束包装件(7)具有进入中间管路夹道的孔(21,21’),所述孔(21,21’)与探孔(13)成轴向对准布置。
CNB001338749A 1999-10-08 2000-09-30 一种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9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9912584A FR2799529B1 (fr) 1999-10-08 1999-10-08 Generateur de vapeur comportant une plaque de repartition pour favoriser l'ecoulement de l'eau d'alimentation au-dessus de la plaque tubulaire
FR9912584 1999-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5192A CN1305192A (zh) 2001-07-25
CN1139939C true CN1139939C (zh) 2004-02-25

Family

ID=955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387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939C (zh) 1999-10-08 2000-09-30 一种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302064B1 (zh)
EP (1) EP1091169B1 (zh)
JP (1) JP2001147292A (zh)
KR (1) KR20010067295A (zh)
CN (1) CN1139939C (zh)
AT (1) ATE240488T1 (zh)
CA (1) CA2321271A1 (zh)
DE (1) DE60002645D1 (zh)
FR (1) FR2799529B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438A1 (zh) * 2012-04-27 2013-10-3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8827B1 (en) * 1999-11-01 2002-12-24 Babcock & Wilcox Canada, Ltd. Heat exchanger tube support structure
US6914955B2 (en) * 2002-10-31 2005-07-05 Babcock & Wilcox Canada Ltd. Heat exchanger tube support structure
FR2858683B1 (fr) * 2003-08-07 2005-11-04 Framatome Anp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n particulier generateur de vapeur a fond convexe
US7293532B2 (en) * 2003-10-14 2007-11-13 Goodfield Energy Corp. Heavy oil extraction system
US7721679B2 (en) * 2003-10-14 2010-05-25 Goodfield Energy Corporation Vapor generator with preheat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7228822B2 (en) * 2003-10-14 2007-06-12 Goodfield Energy Corporation Vapor generator using pre-heated injected water
JP200727115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伝熱管の支持構造
JP5055165B2 (ja) * 2008-02-29 2012-10-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器
US20100276550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Klarner Richard G Tube support structure
US9683732B2 (en) * 2011-10-13 2017-06-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Anti-clogging steam generator tube bundle
CN103474106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椭球式流量分配器
CN106642040B (zh) * 2016-12-29 2018-06-19 中科瑞华原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分配均匀的紧凑型蒸汽发生器
CN109566442A (zh) * 2019-01-22 2019-04-05 宇能(海南)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换热式加热及保温双层水槽
CN112185601B (zh) * 2020-09-30 2022-02-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双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51780B3 (zh) * 1973-11-21 1977-08-05 Kraftwerk Union Ag
US4665866A (en) * 1985-09-04 1987-05-1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Grid-type flow distribution baffle
US4704994A (en) * 1986-04-16 1987-11-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Flow boosting and sludge managing system for steam generator tube sheet
DE3860607D1 (de) * 1987-11-11 1990-10-18 Siemens Ag Dampferzeuger.
US5092280A (en) * 1988-04-19 1992-03-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ressure pulse clean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438A1 (zh) * 2012-04-27 2013-10-3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21271A1 (fr) 2001-04-08
EP1091169B1 (fr) 2003-05-14
CN1305192A (zh) 2001-07-25
EP1091169A1 (fr) 2001-04-11
FR2799529B1 (fr) 2002-01-18
ATE240488T1 (de) 2003-05-15
JP2001147292A (ja) 2001-05-29
US6302064B1 (en) 2001-10-16
KR20010067295A (ko) 2001-07-12
DE60002645D1 (de) 2003-06-18
FR2799529A1 (fr) 200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39C (zh) 一种具有流量分配导流板的蒸汽发生器
RU2461407C2 (ru) Сборник и пере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 жидкости для насадочных колонн
CN1867384A (zh) 用于管束反应器的多相液体分配器
RU97101867A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ногослойных каталитических реакторов с нисходящим потоком
CN1666077A (zh) 多用途热交换单元
US9273913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entral pipe and ring channel
TW201307211A (zh) 離子交換裝置
RU2340389C2 (ru) Скруббер
CN1247301C (zh) 用于氨基甲酸酯分解和从尿素溶液中汽提氨和二氧化碳的改进型设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方法
RU2012147303A (ru) Химический реактор с пластинчатым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ом
CN1134609C (zh) 供水加热器
CN1090040C (zh) 容器内压力平衡和清洗装置
CN1289474C (zh) 尿素生产设备
RU200212546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нагревания раствора полимера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нагревания такого раствора
US3854523A (en) Liquid heat exchange system
CN1139769C (zh) 液体分配装置、流下液膜式热交换器及吸收式冷冻机
CN1130528C (zh) 吸收式制冷机
CN1061139C (zh) 借助溢流道在热交换器上部供入二回路流体的热交换器
CN101228256B (zh) 用于处理油的真空容器
SK278451B6 (en) The cage bio-contactor of sewage disposal plant
CN108379859A (zh) 一种竖管高效降膜蒸发器
RU210927U1 (ru)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ая градирня
RU46556U1 (ru) Прямоточный вертикальный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RU2740376C1 (ru) Вертикальный труб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 псевдоожиженным слоем сферических частиц
CN215446418U (zh) 一种无塔除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