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2162A - 一种幕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幕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2162A
CN113982162A CN202111443005.8A CN202111443005A CN113982162A CN 113982162 A CN113982162 A CN 113982162A CN 202111443005 A CN202111443005 A CN 202111443005A CN 113982162 A CN113982162 A CN 113982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building
vertical rod
upright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30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浪
孙志浩
黎宇明
吴昊
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21114430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2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2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2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6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through mullions or transo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8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 E04B1/80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slab-shap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6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through mullions or transoms
    • E04B2/965Connections of mullions and transo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6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through mullions or transoms
    • E04B2/967Details of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mullions or transo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3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surface-mounted type
    • F21S8/033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surface-mounted type the surface being a wall or like vertical structure, e.g. building faca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27Ducting arrangements using parts of the building, e.g. air ducts inside the floor, walls or ceiling of a bui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2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 – F21W210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幕墙系统,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为解决形成幕墙系统中的加工并运输尖角玻璃材料损耗多的问题而发明。幕墙系统,包括立柱、幕墙、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立柱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幕墙安装在立柱上,幕墙为透明幕墙,第一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一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二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遮挡部分幕墙,以使得幕墙的位于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本申请幕墙系统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

Description

一种幕墙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由于通透性好、整体外观大方明亮,在大型公共建筑、高端住宅建筑上,应用都非常普遍。
现有建筑方案中,存在很多建筑物的外立面采用斜交网格结构,形成若干单元组成的幕墙系统。斜交网格结构是以斜柱为主要基本构件,并斜向交叉形成网格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斜交网格结构具有外形美观、受力可靠以及良好的抗侧强度等优点。因此,斜交网格结构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在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
但是,斜交网格结构也存在施工复杂等问题,尤其为了形成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尖角玻璃,尤其是三角形的玻璃。尖角玻璃虽然可以特殊定制加工,但是成品率非常低,且运输安装过程中损耗率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幕墙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幕墙系统,包括立柱、幕墙、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立柱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幕墙安装在立柱上,幕墙为透明幕墙,第一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一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二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遮挡部分幕墙,以使得幕墙的位于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系统,幕墙安装在立柱上,从而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通过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分别安装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第一遮挡件可以对其相对的幕墙部分进行遮挡,第二遮挡件也可以对其相对的幕墙部分进行遮挡,因为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所以幕墙未被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遮挡的部分,也就是幕墙的外露部分处在夹角内,使得幕墙的外露部分在夹角内呈现出三角形状,因此,不需要对玻璃进行特殊的定制加工形成三角形玻璃,在保证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加工成三角形玻璃后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损耗的情况。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第二侧部与幕墙相对,以遮挡幕墙的部分;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其中,断面为与幕墙相垂直的面。
第一遮挡件的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因为三角形具有一定的受力稳定性,所以将第一遮挡件安装在幕墙外,在遇到台风或者暴风雨等天气下,减少第一遮挡件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同时,三角形的结构也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外立面的立体造型;另外,通过第二遮挡件对幕墙的部分进行遮挡,使得幕墙的外露部分形成三角形状。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任一侧部包括多块挡板和多根横杆,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挡板与横杆连接,且每相邻两根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被挡板遮挡。
建筑物的高度通常比较高,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通过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挡板与横杆连接后,对相邻两根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遮挡,便于在高层建筑物上形成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还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相互平行,且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竖杆和第三竖杆相对第二竖杆靠近幕墙;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以及连接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多块挡板形成第一侧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以及连接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多块挡板形成第二侧部;第一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形成第三侧部。
通过将横杆连接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便于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安装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后,以形成第一侧部的骨架;通过将横杆连接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便于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安装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后,以形成第二侧部的骨架;另外,第二竖杆分别与第一侧部的横杆连接和第二侧部的横杆连接,便于第一侧部的端部和第二侧部的端部相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竖杆沿其延伸方向上和第三竖杆沿其延伸方向上均形成有灯槽。
通过设置有灯槽,便于将示廓灯或者景观灯安装进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在夜晚的时候对建筑物进行示廓,另外安装景观灯,可以在夜晚通过光影变化来装饰建筑物。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且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第二立柱与横梁相对,并与第二竖杆相对设置,幕墙安装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形成的间隙内;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与建筑物内侧连通的第一通风道;第三立柱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立柱的一端与第一竖杆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通风道连通的第二通风道,且第二通风道与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通过横梁,便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使得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形成整体;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依次通过第二通风道和第一通风道,并进入建筑物的内侧,从而便于建筑物的室内通风。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相对第二立柱远离第一遮挡件设置,第一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分别和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均连接有幕墙,且第一立柱分别连接的两块幕墙之间形成折角,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道,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内侧连通。
通过将第一立柱分别连接的两块幕墙之间形成折角,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物外立面的立面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幕墙的面积,便于光线照射进建筑物的内部;另外,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相对第二立柱远离第一遮挡件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的连线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连线不平行,减少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幕墙对第三通风道遮挡的面积,有利于第三通风道向建筑物内侧通风。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三通风道内安装有遮挡第三通风道的开启扇,开启扇与第一立柱连接,开启扇开启时,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内侧连通。
通过设置开启扇,将开启扇打开时,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内侧连通;将开启扇关闭时,开启扇对第三通风道进行遮挡,从而便于控制建筑物内侧的通风。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一通风板,第一通风板覆盖第二通风道,第一通风板贯穿有多个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孔进入第二通风道内,不影响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通过第一通风板对第二通风道进行遮挡,一方面减少第二通风道由于间隙过大,对建筑物外立面的外观影响,另一方面减少杂物随着空气流动进入第二通风道内。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三竖杆和幕墙之间形成有第四通风道,第四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第三竖杆朝向幕墙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二通风板,第二通风板覆盖第四通风道,第二通风板贯穿有多个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通过第三竖杆和幕墙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通风道连通的第四通风道,增大了第一通风道的进风量,从而增大了建筑物内侧的进风量;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通过第二通风孔进入第四通风道内,不影响第四通风道的通风;再通过第二通风板对第四通风道进行遮挡,一方面减少第四通风道由于间隙过大,对建筑物外立面的外观影响,另一方面减少杂物随着空气流动进入第四通风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系统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C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系统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系统的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图3中D-D向的截面图;
图6为图5中F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E-E向的截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系统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101、第一立柱;1011、公立柱;1012、母立柱;102、第二立柱;103、第三立柱;2、幕墙;3、第一遮挡件;301、第一侧部;302、第二侧部;303、第三侧部;304、第一竖杆;305、第二竖杆;306、第三竖杆;4、第二遮挡件;5、挡板;6、横杆;7、横梁;8、第一通风道;9、第一连接杆;10、第二通风道;11、第三通风道;12、开启扇;1201、窗扇;1202、窗框;13、第一通风板;14、第一通风孔;15、第四通风道;16、第二连接杆;17、第二通风板;18、第二通风孔;19、吊顶板;20、地板面层;21、第三连接杆;22、第四连接杆;23、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一种幕墙系统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C-C向的截面图,其中A代表建筑物的外侧,B代表建筑物的内侧。结合图1和图2,建筑物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设置有多层楼层,楼层包括吊顶板19和地板面层20,每层楼层的吊顶板19和地板面层20由上而下设置,吊顶板19和地板面层20之间形成一层楼层的内部空间。
为了使得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大方明亮,建筑物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在每层楼层外安装有幕墙2。而且,为了使得建筑物具有受力可靠和良好的抗侧强度等优点,现有的很多建筑物的外立面采用斜交网格结构,形成若干单元组成的幕墙系统。斜交网格结构是以斜柱为主要基本构件,并斜向交叉形成网格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因此,斜交网格结构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在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
但是,斜交网格结构也存在施工复杂等问题,尤其为了形成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尖角玻璃,尤其是三角形的玻璃。尖角玻璃虽然可以特殊定制加工,但是成品率非常低,且运输安装过程中损耗率大。
继续参见图1,为了达到幕墙系统中尖角玻璃的效果,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来替代玻璃,通过在工厂对金属材料进行定制,以使得金属材料加工形成三角形形状来替代尖角玻璃,从而形成幕墙系统中折角的里面造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可以是铝单板或者是不锈钢板。
另外,通过采用金属材料来替代玻璃形状尖角效果,因为金属材料与幕墙系统中的其他玻璃材料外观不一致,所以会对建筑物的外立面造成大量的“补丁”,会破坏建筑物外立面的整体性。同时,制作形成三角形形状的金属材料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也会出现尖角处开裂的情况。
因此,为了保证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损耗,并提升建筑物外立面的整体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幕墙系统,图3示出了一种幕墙系统部分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地,参照图3,该幕墙系统包括立柱1、幕墙2、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立柱1的设置方向可以有多种情况,在本申请中,立柱1的设置方向平行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多根立柱1沿垂直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立柱1可以采用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
建筑物的外墙中预埋有与立柱连接的连接钢板,立柱1与建筑物外墙的连接钢板连接方式具有多种情况,示例的,立柱1可以直接与连接钢板进行焊接,立柱1也可以与连接钢板螺栓连接。
参照图3,幕墙2安装在立柱1上,幕墙2为透明幕墙2,具体地,幕墙2可以是中空钢化Low-E玻璃。多块幕墙2可以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并排铺设在立柱1上,或者是沿垂直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并排铺设在立柱1上,以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块幕墙2可以是梯形或者是矩形,并且满足300mm最小切割尺寸。
继续结合图3,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均安装在幕墙2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延伸,且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相交并形成夹角,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分别遮挡部分幕墙2,以使得幕墙2的位于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对建筑物外立面的外观影响,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沿垂直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的截面可以是矩形或者是三角形。
另外,图4示出了一种幕墙系统的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的连接结构图,结合图3和图4,相交的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可以在建筑物的外立面形成“X”形状,幕墙2的位于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相交形成的两个相对的锐角区域内外露,并且形成三角形状。
而且,为了提高第一遮挡件3安装在建筑物外立面的稳定性,减少第一遮挡件3在遇到台风或者暴风雨等天气下,第一遮挡件3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图5示出了图3中D-D向的截面图,其中A也代表建筑物的外侧,B也代表建筑物的内侧。参照图5,第一遮挡件3包括第一侧部301、第二侧部302和第三侧部303,第一侧部301、第二侧部302和第三侧部303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断面为与幕墙2相垂直的面。具体地,断面可以是等腰三角形的结构,使得第一遮挡件3具有一定的受力稳定性。第二侧部302与幕墙2相对,以遮挡幕墙2的部分,且第二侧部302与幕墙2的相交处形成直线。
继续参照图5,第一侧部301包括多块挡板5和多根横杆6,多根横杆6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间隔设置,挡板5与横杆6连接,且每相邻两根横杆6之间形成的间隙被挡板5遮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杆6可以是由铝合金型材或者是不锈钢制成。
另外,挡板5可以是由铝单板或者是不锈钢板制成。
其中,每块挡板5可以焊接在相邻的两块横杆6之间,或者是通过镀锌角钢与横杆6螺钉连接,具体地,镀锌角钢的横截面为L形,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挡板5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横杆6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
因为,第二侧部302和第一侧部301的结构相同,同理,第二侧部302也包括多块挡板5和多根横杆6,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5,第一遮挡件3还包括第一竖杆304、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第一竖杆304、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且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延伸。
而且,第一竖杆304和第三竖杆306相对第二竖杆305靠近幕墙2,第一竖杆304、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首尾相连可以形成等腰三角形。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以及连接在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之间的多根横杆6和多块挡板5形成第一侧部301。
其中,横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的连接,挡板5对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遮挡。
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以及连接在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之间的多根横杆6和多块挡板5形成第二侧部302。
其中,横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的连接,挡板5对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遮挡。
另外,第一竖杆304和第三竖杆306之间形成第三侧部30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竖杆304、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可以是由铝合金型材或者不锈钢制成。
具体地,第一侧部301的横杆6的两端可以通过自攻螺钉分别与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连接,也可以分别与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焊接。同理,第二侧部302的横杆6的两端可以通过自攻螺钉分别与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连接,也可以分别与第二竖杆305和第三竖杆306焊接。
同时,第一侧部301的横杆6远离第一竖杆304的一端与第二竖杆305连接,第二侧部302的横杆6远离第三竖杆306的一端与第二竖杆305连接,有效避免可第一侧部301的横杆6端部与第二侧部302的横杆6端部直接相连形成空隙,便于在建筑物的外立面形成等腰三角形的折角。
另外,图6示出了图5中F部分的放大图,结合图5和图6,为了便于将示廓灯或者景观灯安装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从而在夜晚的时候对建筑物进行示廓,第一竖杆304上沿其延伸方向上和第三竖杆306沿其延伸方向上均形成有灯槽23,示廓灯或者景观灯可以通过灯光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竖杆304和第二竖杆305螺钉连接。
图7示出了图3中E-E向的截面图,其中A也代表建筑物的外侧,B也代表建筑物的内侧。结合图5和图7,立柱1包括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和第三立柱103,且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延伸,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之间连接有横梁7。其中,第一立柱1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立柱103,第二立柱102设置在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第三立柱103和横梁7均可以由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
另外,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均可以直接与建筑物预埋的连接钢板进行焊接,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也均可以直接与建筑物预埋的连接钢板螺栓连接;横梁7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焊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
其中,第二立柱102与横梁7相对,并与第二竖杆305相对设置,第二立柱10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竖杆305的延伸方向相同,幕墙2安装在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具体地,幕墙2的端部连接有铝型材,铝型材内设置有用于卡接幕墙2端部的卡槽,幕墙2的端部卡接在卡槽内,使得幕墙2与铝型材连接,再向卡槽内打胶对与铝型材连接的幕墙2进行加固。其中,铝型材可以通过自攻螺钉分别连接在第一立柱101上和第二立柱102上,或者直接焊接在第一立柱101上和第二立柱102上。
而且,第三立柱103沿远离第一立柱101的方向也连接有幕墙2,幕墙2在第三立柱103上的连接方式与幕墙2在第一立柱101上的连接方式相同。
另外,为了增加建筑物外立面的立面效果,同时也为了增加幕墙2的面积,便于光线照射进建筑物的内部,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可以相对第二立柱102远离第一遮挡件3设置。同时,第一立柱1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立柱102,第一立柱101分别和两根第二立柱102之间均连接有幕墙2,且第一立柱101分别连接的两块幕墙2之间形成折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101包括公立柱1011和母立柱1012,公立柱1011和母立柱1012相互拼接形成第一立柱101。
继续参见图7,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沿着第一立柱101的延伸方向轴对称,因为第二遮挡件4与第一遮挡件3的结构相同,在本申请中对第二遮挡件4的结构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5,为了便于向建筑物内侧进行通风,第二立柱102和第三立柱103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道8;第一竖杆304与第三立柱103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通风道8连通的第二通风道10,且第二通风道10与建筑物的外侧连通;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道11,第三通风道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8连通和建筑物内侧连通。
因此,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二通风道10、第一通风道8和第三通风道11,从而进入建筑物的内侧,实现建筑物的室内通风。
而且,由于第一立柱101分别连接的两块幕墙2之间形成折角,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的连线与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的连线不平行,减少了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之间的幕墙2对第三通风道11遮挡的面积,有利于第三通风道11向建筑物内侧通风。
参照图5,为了进一步增大第一通风道8的进风量,从而增大建筑物内侧的进风量,第三竖杆306和幕墙2之间形成有第四通风道15,第四通风道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8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使得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四通风道15、第一通风道8和第三通风道11进入建筑物的内侧。
继续参照图5,为了便于第一竖杆304的安装固定,第三立柱103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远离第三立柱103的一端与第一竖杆304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杆9可以由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
其中,第一连接杆9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竖杆304和第三立柱103焊接,也可以分别通过镀锌角钢与第一竖杆304和第三立柱103连接。具体地,镀锌角钢的横截面为L形,与第一竖杆304连接的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一竖杆304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一连接杆9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与第三立柱103连接的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三立柱103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一连接杆9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
图8示出了一种幕墙系统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其中A也代表建筑物的外侧,B也代表建筑物的内侧。结合图5和图8,为了在不影响对第二通风道10通风的前提下,第一连接杆9上连接有第一通风板13,第一通风板13覆盖第二通风道10,并且第一通风板13贯穿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4,第一通风孔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通风道10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保证第二通风道10与建筑物外侧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板13可以由铝单板或者不锈钢板制成。
另外,第一通风板13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折边,第一通风板13的一端可以通过折边与第一竖杆304焊接或者通过自攻螺钉连接,第一通风板13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折边与第三立柱103焊接或者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同理,为了在不影响对第四通风道15通风的前提下,第三竖杆306朝向幕墙2连接有第二通风板17,第二通风板17覆盖第四通风道15,并且第二通风板17贯穿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8,第二通风孔18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通风道15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保证第四通风道15与建筑物外侧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风板17可以由铝单板或者不锈钢板制成。
为了便于第二通风板17的安装,第三竖杆306朝向幕墙2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第二通风板17连接在第二连接杆16上。
其中,第二连接杆16的端部可以与第三竖杆306焊接,也可以通过镀锌角钢与第三竖杆306连接。具体地,镀锌角钢的横截面为L形,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三竖杆306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二连接杆16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
而且,第二通风板17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折边,第二通风板17的一端可以通过折边与第三竖杆306焊接或者通过自攻螺钉连接,第二通风板17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折边与第二连接杆16焊接或者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另外,为了减少第二连接杆16的挠度,并且提升第二连接杆16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杆9通过第三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16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杆21可以由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
其中,第三连接杆2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6焊接,也可以分别通过镀锌角钢与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6连接。具体地,镀锌角钢的横截面为L形,与第一连接杆9连接的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一连接杆9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三连接杆21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与第二连接杆16连接的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二连接杆16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三连接杆21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
而且,为了提升第二立柱102的安装稳定性,第三连接杆21通过第四连接杆22与第二立柱102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连接杆22可以由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
其中,第四连接杆2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三连接杆21和第二立柱102焊接,也可以分别通过镀锌角钢与第三连接杆21和第二立柱102连接。具体地,镀锌角钢的横截面为L形,与第三连接杆21连接的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三连接杆21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四连接杆22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与第二立柱102连接的镀锌角钢的一直角边与第二立柱102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第四连接杆22平行并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
为了便于控制建筑物内侧的通风,参照图8,第三通风道11内安装有遮挡第三通风道11的开启扇12,开启扇12与第一立柱101连接,开启扇12开启时,第三通风道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8连通和建筑物的内侧连通。
具体地,开启扇12包括窗扇1201和窗框1202,窗框1202分别与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连接,开启扇12用于阻隔第一通风道8与建筑物内侧的连通。窗框1202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的截面可以是矩形,窗扇1201安装在窗框1202内,窗扇1201可以是真空玻璃或者是钢化玻璃。
其中,窗框1202可以由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成,窗框1202沿建筑物高度方向的一侧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第一立柱101上,另一侧也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第三立柱103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启扇12可以设置为推拉窗,窗框1202内一体成型有供窗扇1201滑动的滑槽,窗扇1201通过滑槽与窗框1202滑动连接,以实现开启扇12在第一立柱101和第三立柱103之间的开启和关闭。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启扇12可以设置为内平开窗,窗扇1201与窗框1202转动连接。具体地,窗扇1201与窗框1202通过窗合页连接,且窗扇1201的转动轴线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L平行,窗扇1201朝向建筑物内侧或者外侧开启,窗扇1201均可以在幕墙2、第一遮挡件3和第二遮挡件4的遮挡作用不外露,从而使得在打开窗扇1201的过程中不会破坏建筑物的外立面的整体性。
另外,为了便于窗扇1201转动打开,窗扇1201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有窗执手。
而且,为了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开启扇12靠近建筑物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热板可以是聚氨酯泡沫或者聚苯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
幕墙,所述幕墙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幕墙为透明幕墙;
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安装在所述幕墙远离所述建筑物的一侧,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且
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分别遮挡部分所述幕墙,以使得所述幕墙的位于所述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
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幕墙相对,以遮挡所述幕墙的部分;
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
其中,所述断面为与所述幕墙相垂直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中的任一侧部包括:
多块挡板和多根横杆,所述多根横杆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横杆连接,且每相邻两根所述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被所述挡板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还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
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相互平行,且均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相对所述第二竖杆靠近所述幕墙;
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所述多块挡板形成所述第一侧部;
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所述多块挡板形成所述第二侧部;
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之间形成所述第三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上形成有灯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且均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横梁相对,并与所述第二竖杆相对设置,所述幕墙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建筑物内侧连通的第一通风道;
所述第三立柱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风道连通的第二通风道,且所述第二通风道与所述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相对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分别和两根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幕墙,且所述第一立柱分别连接的两块所述幕墙之间形成折角,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道,所述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道连通和所述建筑物内侧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道内安装有遮挡所述第三通风道的开启扇,所述开启扇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开启扇开启时,所述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道连通和所述建筑物的内侧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一通风板,所述第一通风板覆盖所述第二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板贯穿有多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风道连通和所述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杆和所述幕墙之间形成有第四通风道,所述第四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道连通和所述建筑物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竖杆朝向所述幕墙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二通风板,所述第二通风板覆盖所述第四通风道,所述第二通风板贯穿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通风道连通和所述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CN202111443005.8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幕墙系统 Pending CN113982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005.8A CN113982162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幕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005.8A CN113982162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幕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2162A true CN113982162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3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3005.8A Pending CN113982162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幕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216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81023U (zh)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CN216740287U (zh) 一种幕墙系统
CN113982162A (zh) 一种幕墙系统
CN215668946U (zh) 一种廊桥式接待亭
CN216740288U (zh) 幕墙系统
CN211774858U (zh) 一种节能通风的框架幕墙
CN211201278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工地智能门禁房
CN211974492U (zh) 一种洁净室可分段装配式明龙骨隔墙系统
CN107620412A (zh) 三角宝石形单元板块玻璃幕墙
CN113982163A (zh) 幕墙系统
CN114320085B (zh) 一种玻璃幕墙外观效果的窗口系统
CN218092820U (zh) 用于建筑物外墙的隐藏式排风洞口结构
CN115182494B (zh) 建筑物外墙排风洞口的隐藏方法
CN116591424B (zh) 一种玻璃幕墙竖向变截面装饰翼通风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9569285U (zh) 一种通风遮阳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立面
CN215292244U (zh) 一种格栅、百叶与玻璃平开窗的组合系统
CN217974973U (zh) 一种带有通风器的玻璃幕墙结构
CN218758166U (zh) 一种新型led双层玻璃幕墙
CN216740256U (zh) 一种幕墙系统
CN216195721U (zh) 一种隔热型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的装配式组合装置
CN216405691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阳光房结构
CN219140932U (zh) 一种竖向vrv空调遮挡百叶
JP2008280762A (ja) ベランダ用手摺り
CN219733209U (zh) 一种全玻幕墙玻璃结构门斗系统
CN215949035U (zh) 一种岗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