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5666A - 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5666A
CN113975666A CN202111284722.0A CN202111284722A CN113975666A CN 113975666 A CN113975666 A CN 113975666A CN 202111284722 A CN202111284722 A CN 202111284722A CN 113975666 A CN113975666 A CN 113975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lifting rope
drum
friction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4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伟
朱海峰
曹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e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47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5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5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5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08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 A62B1/1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mechanically oper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18Other single parts for rope lowering-devices, e.g. take-up rollers for ropes, devices for shooting ro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逃生装置,包括:绳筒,设置有第一摩擦片;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第一吊绳的一端和第二吊绳的一端均连接在绳筒上并缠绕于绳筒上,第一吊绳的另一端承载人员从高处下降,重力通过第一吊绳带动绳筒转动,第二吊绳的另一端从地面被绳筒卷至高处供另一人员使用;主轴,与绳筒连接,绳筒转动,以带动主轴转动;滑筒,部分滑筒与第一摩擦片相对设置,并且滑筒还与主轴连接,主轴转动时带动滑筒转动;离心球,与滑筒连接,滑筒转动时,甩动离心球,离心球产生的离心力拉扯滑筒,以使得滑筒与第一摩擦片的距离减小,增加所筒与第一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绳筒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第一吊绳的下降速度,使得人员安全将至地面。

Description

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目睹了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更迭,生产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为了达到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必须配套更加密闭的生产空间,同时,为了节省占地面积,生产的楼层也越来越高,加上生产中所使用的一些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试剂,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厂房逃生系统由疏散路线,紧急出口,消防栓,灭火器等组成,在火灾或者其他灾难发生时,人员疏散时间较长,而且可能会发生逃生拥挤,踩踏相关事件,增加了逃生难度。因此,每当高层厂房发生意外,时常会有生产人员负伤甚至无辜的生命被灾难夺去。为了节省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的效率,在灾难来临时挽救更多的生命,也为了体现企业对员工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针对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厂房专用的垂直逃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装置,可以在发生灾难时,能自救逃生,同时,全部使用机械力,节省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逃生装置,固定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建筑的高处,并用于灾情发生时帮助人员逃离至地面,包括:
绳筒,所述绳筒上设置有第一摩擦片;
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所述第一吊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吊绳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绳筒上,所述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缠绕在所述绳筒上,所述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的另一端承载人员从高处上下降至地面,重力通过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带动所述绳筒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吊绳或第一吊绳的另一端从地面被所述绳筒卷至高处,并且所述第二吊绳或第一吊绳缠绕于所述绳筒上;
主轴,所述主轴与所述绳筒连接,所述绳筒转动,以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滑筒,部分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滑筒还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主轴转动时带动所述滑筒转动;以及
离心球,所述离心球与所述滑筒连接,所述滑筒转动时,甩动所述离心球,所述离心球产生的离心力拉扯所述滑筒,以使得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的距离减小,增加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所述绳筒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的下降速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绳筒具有筒壁和位于所述筒壁的两端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筒壁,所述筒壁和两个端面围合形成空心腔,所述第一吊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吊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空心腔外的筒壁上,所述主轴通过齿轮连接在所述空心腔内的筒壁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筒壁为圆柱形。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第一摩擦片设置在所述空心腔内的端面上,并且两个所述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摩擦片。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滑筒包括凸起部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凸起部的周边,所述凸起部从所述空心腔内穿过所述端面,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对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主轴为十字架的形状,所述主轴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通过齿轮连接在所述空心腔内的筒壁上,所述第一轴平行于所述端面,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均插入所述凸起部并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一轴转动能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所述第二轴转动能带动所述凸起部转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还包括辅助块,所述辅助块通过弹簧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离心球通过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辅助块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辅助块连接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一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以使得所述离心球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轴的辅助块的一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逃生装置中,所述离心球为多个,每个所述离心球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辅助块上,所述凸起部转动能带动所述辅助块转动,所述辅助块转动能使得所述离心球甩动,以产生离心力,所述离心力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拉动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摩擦片向着所述第一摩擦片移动,增加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逃生装置中,第一吊绳的一端和第二吊绳的一端均连接在绳筒上,第一吊绳缠绕在绳筒上,第一吊绳的另一端承载人员从高处下降,带动绳筒转动,同时,第二吊绳的另一端从地面被绳筒卷至高处,用于下一个人员逃生使用,下一个人员就可以借助第二吊绳逃生。同理,第二吊绳下降至地面时,第一吊绳又卷至高处,这样循环往复的方式,不用等前一根吊绳将人员送至地面后再被卷回来用于下一个人员逃生,提高了逃生的效率节省了时间。吊绳下降过程中,绳筒转动,以带动主轴转动;主轴转动时带动滑筒转动;滑筒转动时,甩动离心球,离心球产生的离心力拉扯滑筒,以使得滑筒与第一摩擦片的距离减小,增加滑筒与第一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绳筒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第一吊绳的下降速度,以此,使得人员能安全将至地面。同时,本申请全使用机械自动,可以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中:110-绳筒、111-筒壁、112-端面、120-第一摩擦片、130-第一吊绳、140-第二吊绳、150-主轴、151-第一轴、152-第二轴、160-滑筒、161-凸起部、162-连接片、170-离心球、171-第一连接杆、172第二连接杆、180-辅助块、181-弹簧、190-第二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在下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在类似要素之间进行区分,且未必是用于描述特定次序或时间顺序。要理解,在适当情况下,如此使用的这些术语可替换。类似的,如果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一系列步骤,且本文所呈现的这些步骤的顺序并非必须是可执行这些步骤的唯一顺序,且一些所述的步骤可被省略和/或一些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步骤可被添加到该方法。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隔离一种逃生装置,固定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建筑的高处,并用于灾情发生时帮助人员逃离至地面,包括:
绳筒110,绳筒110上设置有第一摩擦片120;
第一吊绳130和第二吊绳140,所述第一吊绳13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吊绳140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绳筒110上,所述第一吊绳130或第二吊绳140缠绕在所述绳筒110上,所述第一吊绳130或第二吊绳140的另一端承载人员从高处上下降至地面,重力通过第一吊绳130或第二吊绳140带动所述绳筒110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吊绳140或第一吊绳130的另一端从地面被所述绳筒110卷至高处,并且所述第二吊绳140或第一吊绳130缠绕于所述绳筒上,用于下一人逃生使用,在使用前第一吊绳120和第二吊绳130可以均缠绕在绳筒110上,使用时,可以在第一个人员使用其中一根吊绳逃至地面后,不用将此根吊绳的一端卷回高处,第二个人员直接使用另一根吊绳逃至地面,并将前一根吊绳的一端卷回高处并卷在绳筒110上;
主轴150,主轴150与绳筒110连接,绳筒110转动,以带动主轴150转动;
滑筒160,部分滑筒160与第一摩擦片120相对设置,并且滑筒160还与主轴140连接,主轴140转动时带动滑筒160转动;以及
离心球170,离心球170与滑筒160连接,滑筒160转动时,甩动离心球170,离心球170产生的离心力拉扯滑筒160,以使得滑筒160与第一摩擦片120的距离减小,增加滑筒160与第一摩擦片120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绳筒110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第一吊绳130或第二吊绳140的下降速度,使得人员安全。
进一步的,绳筒110具有筒壁111和位于筒壁111的两端的端面112,端面112垂直于筒壁111,筒壁111和两个端面112围合形成空心腔,第一吊绳130的一端和第二吊绳140的一端连接在空心腔外的筒壁111上,主轴150通过齿轮连接在空心腔内的筒壁111上。第一吊绳130和第二吊绳140的另一端都可以安装用于逃生的安全装置,例如座椅。第一吊绳130和第二吊绳140也是分属于筒壁111上不同的地方,例如,将筒壁111沿着径向的方向将筒壁111分为两个部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均分成两个部分,例如,将其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吊绳130连接在第一部分上,第二吊绳140设置在第二部分上,第一吊绳13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部分上并且一圈一圈缠绕在第一部分上,另一端就可以供人员逃生使用。第二吊绳140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部分,在未使用之前可以缠绕在筒壁111上。
优选的,筒壁111为圆柱形。筒壁111也可以是长方体,选为圆柱形方便吊绳的缠绕。
进一步的,第一摩擦片120设置在空心腔内的端面112上,并且两个端面112上均设置有第一摩擦片120。端面112上可以全部贴上第一摩擦片120,第一摩擦片120可以用任何方式固定在端面112上。
进一步的,滑筒160包括凸起部161和连接片162,连接片162位于凸起部161的周边,凸起部161从空心腔内穿过端面112,连接片162上设置有第二摩擦片190,第二摩擦片190与第一摩擦片120相对。凸起部161可以从端面112的中间部分从空心腔内穿出到空心腔外,两边的连接片162卡在空心腔内的端面112上,凸起部161和连接片162组成的形状类似于草帽的形状,顶部为凸起部161,下部为连接片162,凸起部161内部是空心的。
进一步的,主轴150为十字架的形状,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轴151和第二轴152,第一轴151通过齿轮连接在筒壁111上,第一轴151平行于端面112,第二轴152的两端均插入凸起部161并与凸起部161连接,凸起部161凸起的方向为远离第二轴152的方向,第二轴152转动能带动凸起部161转动。第一轴151和第二轴152的连接点可以均是第一轴151和第二轴152的中间,并且第一轴151和第二轴152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逃生装置还包括辅助块180,辅助块180通过弹簧181与凸起部161连接,离心球170通过第一连接杆171活动连接在辅助块180上。辅助块180可以是柱状物体,辅助块180连接在凸起部161与第二轴152相对的一侧,通过弹簧181和凸起部161连接,在滑筒160滑动后,也就是人员逃至地面后,弹簧181可以使得离心球170复位。
进一步的,凸起部161和第一连接杆171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接杆172连接,以使得离心球170位于靠近第二轴152的辅助块180的一侧。第二连接杆172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71的地方可以是第一连接杆171中间的地方。
进一步的,离心球170为多个,每个离心球170均通过一个第一连接杆172活动连接在辅助块180上,凸起部161转动带动辅助块180转动,辅助块180转动使得离心球170甩动,以产生离心力,离心力通过第二连接杆172拉动凸起部161,凸起部161移动带动第二摩擦片190向着第一摩擦片120移动,增加第一摩擦片120和第二摩擦片190的摩擦力,以减少绳筒110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吊绳下降的速度,以使得人员能平安着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是四个离心球170,第二轴152的上方设置有两个,下方设置两个,活动连接可以是销轴连接也可以是螺丝连接,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杆171绕着某一个点转动。凸起部161转动时,离心球170会向外张开,以反过来给凸起部161拉力。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当逃生下降时,人体自身重力会产生一个力矩,带动主轴150转动,主轴150中的第二轴152会带动凸起部161由静止开始运动,从而带动离心球170运动,第一连接杆171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张开,张开的同时会产生拉力使滑筒160运动,滑筒160会通过连接片162带动第二摩擦片190运动并对绳筒110上的端面112产生压力,继而第二摩擦片190通过对第一摩擦片120的摩擦力调节下降的速度。在人体开始下降时,加速度为自身重力加速度,短期内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带离心球170和第一连接杆171转动也越来越快,张开角度越来越大,滑筒160运动幅度越来越大,第二摩擦片190对两个端面112的压力越来越大,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下降速度达到一定值时,第二摩擦片190和第一摩擦片120的摩擦力与自身重力平衡,人体将会以匀速下降到地面。因此,下降速度是自动调节的,从加速到匀速,且速度可以设置在下降的安全速度范围内,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安全。并且,简单高效,当一人下降到地面时,逃生装置另一吊绳的端部又刚好到达顶端,供另一人使用,往复式的逃生装置大大提高了逃生效率,往复式能在尽量短时间内逃生出更多的人员。最后,纯机械性结构,无需使用电机或者液压传动系统,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廉,节约了许多成本。这些优点大大丰富了厂房逃生系统,增加了逃生途径,提高了逃生效率,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此装备大小适中,安装灵活,无需占用很大的厂房空间,适应了现代高速发展的制造技术厂房对空间的需求。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逃生装置中,第一吊绳的一端和第二吊绳的一端均连接在绳筒上,第一吊绳缠绕在绳筒上,第一吊绳的另一端承载人员从高处下降,带动绳筒转动,同时,第二吊绳的另一端从地面被绳筒卷至高处,用于下一个人员逃生使用,下一个人员就可以借助第二吊绳逃生。同理,第二吊绳下降至地面时,第一吊绳又卷至高处,这样循环往复的方式,不用等前一根吊绳将人员送至地面后再被卷回来用于下一个人员逃生,提高了逃生的效率节省了时间。吊绳下降过程中,绳筒转动,以带动主轴转动;主轴转动时带动滑筒转动;滑筒转动时,甩动离心球,离心球产生的离心力拉扯滑筒,以使得滑筒与第一摩擦片的距离减小,增加滑筒与第一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绳筒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第一吊绳的下降速度,以此,使得人员能安全将至地面。同时,本申请全使用机械自动,可以节省成本。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逃生装置,固定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建筑的高处,并用于灾情发生时帮助人员逃离至地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绳筒,所述绳筒上设置有第一摩擦片;
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所述第一吊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吊绳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绳筒上,所述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缠绕在所述绳筒上,所述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的另一端承载人员从高处上下降至地面,重力通过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带动所述绳筒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吊绳或第一吊绳的另一端从地面被所述绳筒卷至高处,并且所述第二吊绳或第一吊绳缠绕于所述绳筒上;
主轴,所述主轴与所述绳筒连接,所述绳筒转动,以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滑筒,部分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滑筒还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主轴转动时带动所述滑筒转动;以及
离心球,所述离心球与所述滑筒连接,所述滑筒转动时,甩动所述离心球,所述离心球产生的离心力拉扯所述滑筒,以使得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的距离减小,增加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所述绳筒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吊绳或第二吊绳的下降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筒具有筒壁和位于所述筒壁的两端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筒壁,所述筒壁和两个端面围合形成空心腔,所述第一吊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吊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空心腔外的筒壁上,所述主轴通过齿轮连接在所述空心腔内的筒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设置在所述空心腔内的端面上,并且两个所述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摩擦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包括凸起部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凸起部的周边,所述凸起部从所述空心腔内穿过所述端面,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为十字架的形状,所述主轴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通过齿轮连接在所述空心腔内的筒壁上,所述第一轴平行于所述端面,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均插入所述凸起部并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一轴转动能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所述第二轴转动能带动所述凸起部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块,所述辅助块通过弹簧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离心球通过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辅助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连接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以使得所述离心球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轴的辅助块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球为多个,每个所述离心球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辅助块上,所述凸起部转动能带动所述辅助块转动,所述辅助块转动能使得所述离心球甩动,以产生离心力,所述离心力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拉动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摩擦片向着所述第一摩擦片移动,增加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
CN202111284722.0A 2021-11-01 2021-11-01 逃生装置 Pending CN113975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722.0A CN113975666A (zh) 2021-11-01 2021-11-01 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722.0A CN113975666A (zh) 2021-11-01 2021-11-01 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5666A true CN113975666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4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4722.0A Pending CN113975666A (zh) 2021-11-01 2021-11-01 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566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10159D0 (en) * 1986-05-14 1987-06-03 Barelli P Self-braking safety apparatus
WO2005094181A2 (en) * 2004-04-04 2005-10-13 Res-Q Rescue Technologies Ltd. Portable apparatus for controlled descent
CN201098476Y (zh) * 2007-03-05 2008-08-13 刘海峰 自救绳装置
CN201658758U (zh) * 2010-03-18 2010-12-01 武汉工程大学 高楼自动调速逃生器
CN201684311U (zh) * 2010-06-08 2010-12-29 尹业宏 摩擦往复式高楼逃生器
CN201710834U (zh) * 2010-03-30 2011-01-19 江苏天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断绳保护装置的高楼逃生器
CN202516182U (zh) * 2012-05-04 2012-11-07 贵州大学 高楼缓降装置
US8534420B1 (en) * 2012-10-19 2013-09-17 Ralph L. Micha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fely lowering user from structure
CN210020892U (zh) * 2019-03-27 2020-02-07 张红梅 高楼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10159D0 (en) * 1986-05-14 1987-06-03 Barelli P Self-braking safety apparatus
WO2005094181A2 (en) * 2004-04-04 2005-10-13 Res-Q Rescue Technologies Ltd. Portable apparatus for controlled descent
CN201098476Y (zh) * 2007-03-05 2008-08-13 刘海峰 自救绳装置
CN201658758U (zh) * 2010-03-18 2010-12-01 武汉工程大学 高楼自动调速逃生器
CN201710834U (zh) * 2010-03-30 2011-01-19 江苏天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断绳保护装置的高楼逃生器
CN201684311U (zh) * 2010-06-08 2010-12-29 尹业宏 摩擦往复式高楼逃生器
CN202516182U (zh) * 2012-05-04 2012-11-07 贵州大学 高楼缓降装置
US8534420B1 (en) * 2012-10-19 2013-09-17 Ralph L. Micha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fely lowering user from structure
CN210020892U (zh) * 2019-03-27 2020-02-07 张红梅 高楼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2166A (zh) 匀速传动降安保及其单摆齿轮等速器和匀速下降的方法
CN108721795B (zh) 一种工况自适应式高层应急逃生装置
CN113975666A (zh) 逃生装置
US20170349407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two emergency safety brake devices and a shock-proof system
CN102553093B (zh) 缓降器
WO2008141553A1 (fr) Appareil flottant pour gratte-ciel
CN204823557U (zh) 限速器
CN110589700A (zh) 一种安全速降装置
CN102526902B (zh) 高空逃生自救装置
CN111013030B (zh) 一种高楼逃生减速装置
CN110585613B (zh) 一种高楼逃生器
CN211962824U (zh) 一种高楼险情逃生自救装置
CN109011232B (zh)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CN202459882U (zh) 高空救护逃生索
CN104274916A (zh) 一种高空阻尼缓降器
JP6752129B2 (ja) 調速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3912018U (zh) 一种缓降器
CN217366934U (zh) 一种用于无动力自平衡逃生装置的吊钩复位缓冲器
CN219050163U (zh) 一种摩擦式高层逃生缓降器
CN214129958U (zh) 一种叶轮液压缓降器
RU53917U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спуск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с высотных объектов в чрезвычайных ситуациях
CN112138292B (zh) 摆锤缓降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4563355U (zh) 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
CN103007448A (zh) 一种高空救援缓降机
CN203694439U (zh) 一种高层楼房逃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