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9936A - 控台及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台及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9936A
CN113969936A CN202111236195.6A CN202111236195A CN113969936A CN 113969936 A CN113969936 A CN 113969936A CN 202111236195 A CN202111236195 A CN 202111236195A CN 113969936 A CN113969936 A CN 113969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tretching
console
display part
horizonta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61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9936B (zh
Inventor
王雷
班彦庆
周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61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9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9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9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9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9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5Pivotal connections with at least a pair of arms pivoting relatively to at least one other arm, all arms being mounted on one pi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台及翻转装置,在该方案中,控台的显示部通过翻转装置与主机转动连接,显示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切换,翻转装置包括可对显示部在不同方向施加扭矩的第一助力部和第二助力部,通过第一助力部、第二助力部和显示部的配合,可对显示部起到助力的效果,这样在转动显示部的过程中,可抵消显示部的一部分重力力矩,从而用户只需较小的力就可转动显示部。该方案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使用户使用较小的力就可实现对显示部的翻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通过两个助力部在不同的方向施加扭矩,可使得显示部在比较大的翻转角度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助力,能够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控台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控台及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台及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控台等工业设备,包含可翻转的显示部,目前行业中能手动翻转显示部且可以自由悬停的控台主要采用阻尼转轴旋转机构实现,该结构无助力效果,在显示部翻转时,人手需要克服显示部重力产生的扭矩和阻尼转轴产生的扭矩才能翻转显示部,翻转力大,导致用户体验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台及翻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转动控台的显示部时翻转力大、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台,包括:显示部、主机和翻转装置,显示部通过翻转装置与主机转动连接,显示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切换,当显示部处于打开状态时,显示部用于展示视频图文信息;当显示部处于关闭状态时,显示部与主机层叠设置;其中,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助力部和第二助力部,第一助力部的两端分别和显示部、主机连接,第一助力部在显示部的打开转动方向对显示部施加第一扭矩M1;第二助力部的两端分别和显示部、主机连接,第二助力部在显示部的关闭转动方向对显示部施加第二扭矩M2。
在该方案中,控台的显示部通过翻转装置与主机转动连接,通过翻转装置中的第一助力部、第二助力部和显示部的配合,可对显示部10起到助力的效果,这样在转动显示部的过程中,可抵消显示部的一部分重力力矩,从而用户只需较小的力就可转动显示部。该方案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使用户使用较小的力就可实现对显示部的翻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通过两个助力部在不同的方向施加扭矩,可使得显示部在比较大的翻转角度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助力,例如从0度到大于90的范围,能够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控台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台的原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控台中的显示部在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控台的闭合受力分析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在翻转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简图;
图8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中关键组件长度分析简图;
图9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在翻转过程中的重力力矩变化图;
图10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在翻转过程中的第一扭矩变化图;
图11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在翻转过程中的第二扭矩变化图;
图12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在翻转过程中第一扭矩、第二扭矩之和的变化图;
图13示出了图2中的控台在翻转过程中需要的操作力变化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台的另一原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显示部;11、转动轴线;13、转轴;14、连接板;15、屏幕;16、壳体;20、第一助力部;21、第一传动部;22、拉伸部;30、第二助力部;31、第二传动部;32、压缩部;40、支撑架;41、固定板;42、支撑板;43、第一横梁;44、第二横梁;50、控制部;60、主机;70、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台,包括:显示部10、主机60和翻转装置,显示部10通过翻转装置与主机60转动连接,显示部1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切换,当显示部10处于打开状态时,显示部10用于展示视频图文信息;当显示部10处于关闭状态时,显示部10与主机60层叠设置;其中,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助力部20和第二助力部30,第一助力部20的两端分别和显示部10、主机60连接,第一助力部20在显示部10的打开转动方向对显示部10施加第一扭矩M1;第二助力部30的两端分别和显示部10、主机60连接,第二助力部30在显示部10的关闭转动方向对显示部10施加第二扭矩M2。
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部10可沿转动轴线11转动,图中显示部10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为打开转动方向,顺时针转动方向为关闭转动方向。
在该方案中,控台的显示部10通过翻转装置与主机60转动连接,通过翻转装置中的第一助力部20、第二助力部30和显示部10的配合,可对显示部10起到助力的效果,这样在转动显示部10的过程中,可抵消显示部10的一部分重力力矩,从而用户只需较小的力就可转动显示部10。该方案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使用户使用较小的力就可实现对显示部10的翻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通过两个助力部在不同的方向施加扭矩,可使得显示部10在比较大的翻转角度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助力,例如从0度到大于90的范围,能够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控台的通用性。
其中,显示部10包括转轴13、壳体16和屏幕15,屏幕15容置于壳体16内,转轴13和壳体16连接,第一助力部20、第二助力部30的一端分别和转轴13连接;主机60包括机身70和设置在机身70内的支撑架40,机身70的上侧具有控制区,转轴13和支撑架40铰接,第一助力部20、第二助力部30的另一端分别和支撑架40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便于各结构的布置。屏幕15用于显示视频图文信息,控制区具有操作面板等结构,以供用户操作,显示部1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屏幕15和机身70的上侧贴合。
具体地,显示部10自身的重力对显示部10施加重力力矩MG,显示部10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的操作位置,操作位置和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L3,其中,|MG+M1+M2|/L3≤100N。通过限定MG、M1、M2和操作力臂L3之间的关系,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使用户单手操作就可实现对翻转部的翻转,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其中,显示部10的操作位置即用户用手部施加力来翻转显示部10的位置。操作位置的具体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为了减小用户用力,操作位置优选为显示部10远离转动轴线11的一端。优选地,|MG+M1+M2|/L3≤80N,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用户在操作时的用力。其中,N为力的单位,牛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助力部20包括第一传动部21和可伸缩的拉伸部22,第一传动部21和转轴13连接,拉伸部22对第一传动部21施加拉力F1;第二助力部30包括第二传动部31和可伸缩的压缩部32,第二传动部31和转轴13连接,压缩部32对第二传动部31施加推力F2。即该方案中通过拉伸部22和压缩部32共同为显示部10提供助力。
其中,拉伸部22和压缩部3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将拉伸部22或压缩部32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地,拉伸部22为两个,两个拉伸部22并排设置,压缩部32为一个,一个压缩部32位于两个拉伸部22之间,这样从重量和支撑力角度比较合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拉伸部22包括拉伸气弹簧,压缩部32包括压缩气弹簧,其中,拉伸气弹簧和压缩气弹簧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控气弹簧。将拉伸部22和压缩部32均采用气弹簧结构,结构简单、重量轻,并且便于装配和操作。其中,将拉伸气弹簧和压缩气弹簧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可控气弹簧,这样可在显示部10的翻转角度范围内,实现任意角度的悬停,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为了降低成本,优先采用可控压缩气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21为板状或杆状结构,第一传动部21和拉伸部22铰接;第二传动部31为板状或杆状结构,第二传动部31和压缩部32铰接;并且,拉伸部22、压缩部32分别和支撑架40铰接。将第一传动部21、第二传动部31设置为板状或杆状结构作为传动结构,这样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就可实现传动,能够降低装置成本。
如图1至图4所示,拉伸部22的一端在A1点和第一传动部21铰接,拉伸部22的另一端在A2点和支撑架40铰接,压缩部32的一端在B1点和第二传动部31铰接,压缩部32的另一端在B2点和支撑架40铰接。这样通过支撑架40实现了对显示部10、第一助力部20和第二助力部30的支撑。并且,拉伸部22的两端采用铰接的方式和第一传动部21、支撑架40连接,这样在运动过程中拉伸部22可转动,以利于实现显示部10的翻转。压缩部32的两端采用铰接的方式和第二传动部31、支撑架40连接,这样在运动过程中压缩部32可转动,以利于实现显示部10的翻转。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也即显示部10闭合的情况下,线段A1A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A2与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1,A1和A2之间的长度为L22,其中,L22<H1/sinθ2。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拉伸部22具有比较好的助力效果,有利于减少用户的操作力F3。
进一步地,显示部10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翻转角度为θ,A1和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R1,拉伸部22的伸缩行程为X1,其中,R1>X1/[2sin(θ/2)]。将拉伸部22的伸缩行程X1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实现较好的助力性能,并且可适应显示部10的角度翻转范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拉伸部22具体为拉伸气弹簧,拉伸气弹簧的长度取值范围在150~400mm之间,拉伸气弹簧的行程X1取值范围在50~150mm之间,并且其行程X1小于总长度的一半。A1和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R1可以理解为拉伸气弹簧的旋转半径,若旋转半径太小,力臂L1太短,拉力过大,产品运行不稳定;若旋转半径太大,产品整体高度太高。因此,本方案中限定上述参数关系,可在保证翻转装置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翻转装置的整体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线段B1B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B2与转动轴线11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2,B1和B2之间的长度为L32,其中,L32<H2/sinθ1。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压缩部32具有比较好的助力效果,有利于减少用户的操作力F3。
进一步地,B1和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R2,压缩部32的伸缩行程为X2,其中,R2>X2/[2sin(θ/2)]。将压缩部32的伸缩行程X2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实现较好的助力性能,并且可适应显示部10的角度翻转范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压缩部32为压缩气弹簧,压缩气弹簧的长度取值范围在220~550mm之间,压缩气弹簧的行程X2取值范围在60~210mm之间,其行程小于总长度的一半。其中,B1和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R2可以理解为压缩气弹簧的旋转半径。本方案中限定上述参数关系,可在保证翻转装置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翻转装置的整体高度。
如图8所示,A2和B2在同一水平面上,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B1和转动轴线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线段B1B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线段A1A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0<θ1<θ2。一般情况下,θ1越小,操作力F3越小,当θ1小于某一值时,压缩气弹簧与转动轴线11干涉。在本实施例中,H1=H2=H。
进一步地,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A1和转动轴线11的连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线段A1A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20°<θ2<90°~α1。θ2越接近于90°~α1时,操作力F3越小;为满足设备小型化轻薄化要求,θ2不宜大;当20°<θ2<90°~α1时,F3值可满足人机工程体验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0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小翻转角度为0°,显示部10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翻转角度为θ,θ>110°。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显示部10可在较大的翻转角度范围内实现助力效果,并且具有悬停效果。例如,可将显示部10设置为在0°~135°范围内翻转,这样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角度、长度等参数范围是为达到最佳性能而设定的,并不表明超出此范围无法实现类似原理。
具体地,支撑架40包括:固定板41,显示部10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板41上;两个支撑板42,两个支撑板42的上部均和固定板41连接;第一横梁43,第一横梁43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板42的下部连接,拉伸部位于两个支撑板42之间,拉伸部的一端和第一横梁43连接;第二横梁44,第二横梁44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板42的下部连接,压缩部位于两个支撑板42之间,压缩部的一端和第二横梁44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多个部件的布置,并且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其中,固定板41上具有避让口,以避让第一传动部21、第二传动部31等结构。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3的转动中心线为转动轴线,显示部10还包括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一端和转轴13连接,连接板14的另一端和壳体16连接。其中,为了提高结构强度,连接板14可以设置为多个。具体地,第一助力部20的第一传动部21和转轴13连接,第二助力部30的第二传动部31和转轴13连接,从而对屏幕15的翻转提供助力。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装置还包括控制部50,控制部50用于控制第一助力部20和/或第二助力部30。通过设置控制部50可对第一助力部20或第二助力部30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操作便利性。具体地,第二助力部30的压缩部2为压缩气弹簧,控制部50为开关结构,在转动屏幕15的过程中,控制部50可控制压缩气弹簧的气路通断,从而实现屏幕15的翻转和悬停,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上述方案中的屏幕15在闭合位置时,如图4和图8所示,拉伸气弹簧的拉力为F1,力臂为L1;可控压缩气弹簧的推力为F2,力臂为L2;显示部10的重力为G,重力力臂为L4;需要的操作力为F3,力臂为L3。
其中,F1×L1+F2×L2+G×L4=F3×L3。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显示部10的质量为20kg,显示部10长度为450mm,显示部10与水平面夹角为屏幕张开角,屏幕张开角0~135度范围内的重力力矩曲线为图9,在屏幕张开角0~90度范围内,重力力矩由大变小,90度时,重力力矩为0;90~135度时,重力力矩由0变大。
本实施例中,为平衡重力力矩,增加拉伸气弹簧和可控压缩气弹簧,拉伸气弹簧在0~135度范围内力矩如图10所示,可控压缩气弹簧在0~135度范围内力矩如图11所示。拉伸气弹簧和可控压缩气弹簧合力矩如图12所示,合力矩曲线在在屏幕张开角0~110度范围内,力矩由负最大变为0,110~135度时,由0变为大,合力矩变化曲线和重力力矩变化曲线大小基本相同,方向相反。操作力F3与屏幕长度的乘积为重力力矩、拉簧与压簧合力矩之和,操作力F3的变化曲线如图13所示,绝对值在32N以内,可实现单手轻松操作。在图10至12中,拉簧是指拉伸气弹簧,压簧是指压缩气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用户打开屏幕15的过程为:左手持续按下可控压缩气弹簧的控制部50,右手翻动屏幕15,翻转到工作角度时,左手松开控制部50,右手可离开屏幕15,屏幕15实现悬停;闭合过程为:左手持续按下控制部50,右手翻动屏幕15,至屏幕15完全闭合,双手离开。采用该方案,实现了助力和悬停效果,用户不需要太大的力就可实现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14所示,与上述方案不同的是,拉伸部22包括拉伸气弹簧、转向轮和拉绳,拉绳的两端分别和第一传动部21、拉伸气弹簧连接,拉绳绕在转向轮上以实现转向。其中,拉绳可以为钢丝绳或链条等。转向轮可以为惰轮或链轮等。通过该方案,可实现拉伸气弹簧的拉力方向的改变,这样拉伸气弹簧在布置时可以减小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翻转装置的整体高度。在该方案中,翻转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拉伸气弹簧设置在支撑架上,转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在一个未图示出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拉伸部22包括钢丝拉簧、第一导杆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杆上,第一滑块和第一传动部21铰接,钢丝拉簧套设在第一导杆上,钢丝拉簧的一端和第一滑块连接;压缩部32包括钢丝压簧、第二导杆和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杆上,第二滑块和第二传动部31铰接,钢丝压簧套设在第二导杆上,钢丝压簧的一端和第二滑块连接。第一导杆对钢丝拉簧和第一滑块起导向作用,避免钢丝拉簧弯曲,钢丝拉簧可对第一滑块产生拉力,然后第一滑块对第一传动部21施加拉力,从而输出扭矩。第二导杆对钢丝压簧和第二滑块起导向作用,避免钢丝压簧弯曲,钢丝压簧可对第二滑块产生推力,然后第二滑块对第二传动部31施加推力,从而输出扭矩。采用该方案,同样可起到助力效果。进一步地,翻转装置还包括支撑架,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一端分别和支撑架铰接,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这样在转动显示部10的过程中,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可发生转动,以保证扭矩的传递。
在另一个未图示出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和显示部10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的轴线和转动轴线11重合;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40上,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一传动部21和第二传动部31均通过第二齿轮和显示部10连接,其中,第一传动部21的一端和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部31的另一端和拉伸部22铰接,第二传动部31的一端和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部31的另一端和拉伸部22铰接。即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21和第二传动部31的扭矩不是直接传递至显示部10,而是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递至显示部10,该方案同样可起到助力效果。
在另一个未图示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架40;翻转部,翻转部沿转动轴线11可正转和反转地设置在支撑架40上,翻转部自身的重力对翻转部施加重力力矩MG,翻转部具有用于翻转的操作位置,操作位置和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L3;第一助力部20,第一助力部20的两端分别和和翻转部、支撑架40连接,第一助力部20在翻转部的正转方向对翻转部施加第一扭矩M1;第二助力部30,第二助力部30的两端分别和和翻转部、支撑架40连接,第二助力部30在翻转部的反转方向对翻转部施加第二扭矩M2;其中,|MG+M1+M2|/L3≤100N。
在该方案中,通过第一助力部20、第二助力部30和翻转部的配合,可对翻转部起到助力的效果,这样在转动翻转部的过程中,可抵消翻转部的一部分重力力矩MG,从而用户只需较小的力就可转动翻转部。而且,通过限定MG、M1、M2和操作力臂L3之间的关系,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使用户单手操作就可实现对翻转部的翻转,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通过两个助力部在不同的方向施加扭矩,可使得翻转部在比较大的翻转角度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助力,例如从0度到大于90度的范围,提高了翻转装置的通用性和适用范围。其中,翻转部可以为显示屏幕等结构。该翻转装置可应用于控台等工业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10);
主机(60);
翻转装置,所述显示部(10)通过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主机(60)转动连接,所述显示部(1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切换,当所述显示部(1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显示部(10)用于展示视频图文信息;当所述显示部(10)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显示部(10)与所述主机(60)层叠设置;
其中,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助力部(20)和第二助力部(30),所述第一助力部(2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显示部(10)、所述主机(60)连接,所述第一助力部(20)在所述显示部(10)的打开转动方向对所述显示部(10)施加第一扭矩M1;所述第二助力部(3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显示部(10)、所述主机(60)连接,所述第二助力部(30)在所述显示部(10)的关闭转动方向对所述显示部(10)施加第二扭矩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10)包括转轴(13)、壳体(16)和屏幕(15),所述屏幕(15)容置于所述壳体(16)内,所述转轴(13)和所述壳体(16)连接,所述第一助力部(20)、所述第二助力部(30)的一端分别和所述转轴(13)连接;
所述主机(60)包括机身(70)和设置在所述机身(70)内的支撑架(40),所述机身(70)的上侧具有控制区,所述转轴(13)和所述支撑架(40)铰接,所述第一助力部(20)、所述第二助力部(30)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支撑架(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10)自身的重力对所述显示部(10)施加重力力矩MG,所述显示部(10)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的操作位置,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L3,其中,|MG+M1+M2|/L3≤100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助力部(20)包括第一传动部(21)和可伸缩的拉伸部(22),所述第一传动部(21)和所述转轴(13)连接,所述拉伸部(22)对所述第一传动部(21)施加拉力;
所述第二助力部(30)包括第二传动部(31)和可伸缩的压缩部(32),所述第二传动部(31)和所述转轴(13)连接,所述压缩部(32)对所述第二传动部(31)施加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22)为两个,两个所述拉伸部(22)并排设置,所述压缩部(32)为一个,一个所述压缩部(32)位于两个所述拉伸部(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22)包括拉伸气弹簧,所述压缩部(32)包括压缩气弹簧,其中,所述拉伸气弹簧和所述压缩气弹簧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控气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21)为板状或杆状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部(21)和所述拉伸部(22)铰接;所述第二传动部(31)为板状或杆状结构,所述第二传动部(31)和所述压缩部(32)铰接;所述拉伸部(22)、所述压缩部(32)分别和所述支撑架(40)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22)的一端在A1点和所述第一传动部(21)铰接,所述拉伸部(22)的另一端在A2点和所述支撑架(40)铰接,所述压缩部(32)的一端在B1点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1)铰接,所述压缩部(32)的另一端在B2点和所述支撑架(40)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线段A1A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A2与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1,A1和A2之间的长度为L22,其中,
L22<H1/sinθ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10)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翻转角度为θ,A1和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R1,所述拉伸部(22)的伸缩行程为X1,其中,
R1>X1/[2sin(θ/2)]。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线段B1B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B2与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H2,B1和B2之间的长度为L32,其中,
L32<H2/sinθ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10)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翻转角度为θ,B1和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R2,所述压缩部(32)的伸缩行程为X2,其中,
R2>X2/[2sin(θ/2)]。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A2和B2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B1和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线段B1B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线段A1A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
0<θ1<θ2。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10)在相对于水平面翻转0°的情况下,A1和转动轴线(11)的连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线段A1A2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
20°<θ2<90°~α1。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22)包括拉伸气弹簧、转向轮和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传动部(21)、所述拉伸气弹簧连接,所述拉绳绕在所述转向轮上以实现转向。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部(22)包括钢丝拉簧、第一导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传动部(21)铰接,所述钢丝拉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所述钢丝拉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所述压缩部(32)包括钢丝压簧、第二导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1)铰接,所述钢丝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所述钢丝压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
第一齿轮,和所述显示部(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和所述显示部(10)的转动轴线(11)重合;
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0)上,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传动部(2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1)均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显示部(1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部(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31)的另一端和所述拉伸部(22)铰接,所述第二传动部(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31)的另一端和所述拉伸部(22)铰接。
18.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40);
翻转部,所述翻转部沿转动轴线(11)可正转和反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0)上,所述翻转部自身的重力对所述翻转部施加重力力矩MG,所述翻转部具有用于翻转的操作位置,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转动轴线(11)之间的距离为L3;
第一助力部(20),所述第一助力部(20)的两端分别和和所述翻转部、所述支撑架(40)连接,所述第一助力部(20)在所述翻转部的正转方向对所述翻转部施加第一扭矩M1;
第二助力部(30),所述第二助力部(30)的两端分别和和所述翻转部、所述支撑架(40)连接,所述第二助力部(30)在所述翻转部的反转方向对所述翻转部施加第二扭矩M2;
其中,|MG+M1+M2|/L3≤100N。
CN202111236195.6A 2021-10-22 2021-10-22 控台 Active CN113969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6195.6A CN113969936B (zh) 2021-10-22 2021-10-22 控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6195.6A CN113969936B (zh) 2021-10-22 2021-10-22 控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936A true CN113969936A (zh) 2022-01-25
CN113969936B CN113969936B (zh) 2022-09-09

Family

ID=79588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6195.6A Active CN113969936B (zh) 2021-10-22 2021-10-22 控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99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7141A (ja) * 1999-11-26 2001-06-08 Sony Corp モーメント発生手段及びモーメント発生手段を使用する表示装置
KR100658880B1 (ko) * 2005-11-02 2006-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노트북 컴퓨터
US20080137274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WO2016106761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林永忠 翻转机构及柜式翻转床
JP2017141888A (ja) * 2016-02-10 2017-08-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チルト機構および端末
CN212690579U (zh) * 2020-07-03 2021-03-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翻转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7141A (ja) * 1999-11-26 2001-06-08 Sony Corp モーメント発生手段及びモーメント発生手段を使用する表示装置
KR100658880B1 (ko) * 2005-11-02 2006-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노트북 컴퓨터
US20080137274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WO2016106761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林永忠 翻转机构及柜式翻转床
JP2017141888A (ja) * 2016-02-10 2017-08-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チルト機構および端末
CN212690579U (zh) * 2020-07-03 2021-03-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翻转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936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3268B (zh) 一种负载自适应被动平衡上肢外骨骼
US8322250B2 (en) Humanoid robot and shoulder joint assembly thereof
US20110126661A1 (en) Industrial robot
CN109949707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WO2007088743A1 (ja) ロボットの関節構造
JP2004181610A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用掌機構
CN100581756C (zh) 双联锥齿轮欠驱动机器人手指
CN216201850U (zh) 控台及翻转装置
CN113969936B (zh) 控台
JP2004160634A (ja) 産業ロボット
CN100551642C (zh) 交叉腱绳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装置
CN107105121A (zh) 一种内置文件夹自动回送的机构、扫描仪及机器人
CN111468651A (zh) 一种钢筋定长折弯剪断设备
CN109969208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18698900U (zh) 一种机械手指、机械手及机器人
JP2007245263A (ja) 無慣性タイプの荷重取扱装置
CN10876240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30034130A1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CN108705552A (zh) 采用折纸结构传动的机械手指
CN115227544A (zh) 一种上肢单臂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CN109911090B (zh) 可折叠的安防巡逻车
CN217978007U (zh) 一种可升降翻转装置
CN206696749U (zh) 一种翻转机构及具有该翻转机构的人机交互界面
CN202441713U (zh) 双轴翻转式枢纽器
CN110815196B (zh) 一种机器人的腰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