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6650B - 照明单元 - Google Patents

照明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6650B
CN113966650B CN201980097544.5A CN201980097544A CN113966650B CN 113966650 B CN113966650 B CN 113966650B CN 201980097544 A CN201980097544 A CN 201980097544A CN 113966650 B CN113966650 B CN 113966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green
red
b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5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6650A (zh
Inventor
桥本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6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6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6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6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05K13/0812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the monitor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mounting machine, e.g. for monitoring components, leads, component plac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6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 G01N21/95684Patterns showing highly reflecting parts, e.g. metall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6Specially adapted optical and illumination features
    • G01N2021/8845Multiple wavelengths of illumination or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6Recognition of object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照明单元对搭载于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单色相机的拍摄范围进行照明,具备:红色光源,发出红色光;绿色光源,发出绿色光;蓝色光源,发出蓝色光;及照明控制器,能够在预定的调光范围内通过相同的灰度级数对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的各光量分别独立地进行调整。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中的强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

Description

照明单元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照明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对基板作业机而公开有元件安装机,该元件安装机具备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移动的元件吸附用的头、设置于头且拍摄基板的相机及对基板照射光的照明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409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作为对搭载于这样的对基板作业机的相机的拍摄范围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存在具备R(红)、G(绿)、B(蓝)的各色光源的照明装置。对基板作业机通过在照明装置中使各色光源分别单独地点亮而对对象物进行照明,并通过各色光源的光分别拍摄该对象物,从而得到三个单色图像作为对象物的拍摄图像。并且,对基板作业机通过从三个单色图像选择最佳的图像,或者由三个单色图像生成彩色的合成图像,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使用了拍摄图像的对象物的识别处理(图像处理)。然而,当各色光源的最大光量产生不一致时,各色光源的光通量分辨率也分别不同,因此,即便在使各色光源点亮时进行调光,每种颜色的光量也有可能产生不均。通过相机对由这样的照明装置照明的对象物进行拍摄,即便使用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也无法确保充分的识别精度。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每个颜色的光量不均较少且能够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明亮度的光的照明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取以下的手段。
本公开的照明单元对搭载于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单色相机的拍摄范围进行照明,
上述照明单元具备:
红色光源,发出红色光;
绿色光源,发出绿色光;
蓝色光源,发出蓝色光;及
照明控制器,能够在预定的调光范围内通过相同的灰度级数对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的各光量分别独立地进行调整,
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中的强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
该本公开的照明单元具备照明用控制器,上述照明用控制器能够在预定的调光范围内通过相同的灰度级数对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的各光量分别独立地进行调整。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中的强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由此,能够使每个光源的调光范围的宽度均匀化,因此,通过使各光源的光量调整的灰度级数相同,能够使每个光源的光通量分辨率均匀化。其结果是,能够成为每个颜色的光量不均较少且能够容易得到所需的明亮度的光的照明单元。在此,光源也可以是LED。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机1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标记相机5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图3是落射光源53的A视图。
图4是侧射光源55的B视图。
图5是表示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照明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各LED的最大光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各LED的调光范围的上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发明的形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机1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标记相机5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图3是落射光源53的A视图。图4是侧射光源55的B视图。图5是表示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另外,图1中的左右方向是X轴方向,前(近前)后(进深)方向是Y轴方向,上下方向是Z轴方向。
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机10具备:基板输送装置22,输送基板S;头40,利用吸嘴45吸附元件并将元件安装于基板S;头移动装置30,使头40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移动;标记相机50,拍摄基板S;及供料器70,对头40供给元件。它们收纳于设置在基台11上的壳体12。另外,元件安装机10除了这些之外,还具备对吸附于头40的元件进行拍摄的零件相机23和收纳更换用的吸嘴45的吸嘴站24等。元件安装机10在基板输送方向(X轴方向)上多台排列配置,构成生产线。
基板输送装置22设置于基台11。基板输送装置22具备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输送机导轨,并通过驱动一对输送机导轨而将基板S从图1的左向右(基板输送方向)输送。
如图1所示,头移动装置30具备:一对X轴导轨31、X轴滑动件32、X轴促动器33(参照图5)、一对Y轴导轨35、Y轴滑动件36及Y轴促动器37(参照图5)。一对Y轴导轨35以在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2的上层。Y轴滑动件36架设于一对Y轴导轨35,并通过Y轴促动器37的驱动而沿着Y轴导轨35在Y轴方向上移动。一对X轴导轨31以在X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Y轴滑动件36的前表面。X轴滑动件32架设于一对X轴导轨31,并通过X轴促动器33的驱动而沿着X轴导轨31在X轴方向上移动。在X轴滑动件32上安装有头40,头移动装置30通过使X轴滑动件32和Y轴滑动件36移动而使头4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
头40具备:使吸嘴45在Z轴(上下)方向上移动的Z轴促动器41(参照图3);及使吸嘴45绕着Z轴旋转的θ轴促动器42(参照图3)。头40通过使负压源与吸嘴45的吸引口连通,而能够使负压作用于吸引口来吸附元件。另外,头40通过使正压源与吸嘴45的吸引口连通,而能够使正压作用于吸引口来解除元件的吸附。另外,头40也可以是具备单一的吸嘴45的头,也可以是沿着圆柱状的头主体的外周以等间隔具备多个吸嘴45的旋转头。另外,作为用于保持元件的部件,也可以取代吸嘴45而使用机械卡盘或电磁铁。
零件相机23设置在基台11上。零件相机23在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在零件相机23的上方通过时,从下方拍摄该元件而生成拍摄图像,并将生成的拍摄图像向控制装置60输出。
标记相机50安装于X轴滑动件32,并通过头移动装置30而与头40一起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标记相机50从上方拍摄拍摄对象物而生成拍摄图像,并将生成的拍摄图像向控制装置60输出。作为标记相机50的拍摄对象物,可举出保持于由供料器70送出的带72的元件、附设于基板S的标记、安装于基板S后的元件、印刷于基板S的电路配线的焊料等。
如图2所示,标记相机50具备作为本公开的照明单元的照明装置51和相机主体58。照明装置51具有:外壳52、落射光源53、半透半反镜54、侧射光源55及照明控制器57(参照图5)。外壳52是在下表面形成开口的圆筒状的部件,且安装于相机主体58的下方。落射光源53设置于外壳52的内侧的侧面。如图3所示,落射光源53由发出R(红色)的单色光的红色LED53a、发出G(绿色)的单色光的绿色LED53b、发出B(蓝色)的单色光的蓝色LED53c分别以相同个数或者以几乎相同个数配置在四边形状的支撑板53d上而构成。各LED53a~53c在中央配置有发光元件的四边形状的基座以覆盖该发光元件的方式安装有半球面的透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蓝色LED53c之一位于配置的中心。这是由于蓝色LED53c比其他红色LED53a和绿色LED53b光量弱。通过使蓝色LED53c之一位于配置的中心,而能够弥补对对象物进行照明时的光量不足,抑制每种颜色的光量的不一致。半透半反镜54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在外壳52的内侧。半透半反镜54使来自落射光源53的各LED53a、53b、53c的水平方向的光向下方反射。另外,半透半反镜54使来自下方的光朝着相机主体58透过。侧射光源55以在外壳52的下方开口附近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如图4所示,侧射光源55由红色LED55a、绿色LED55b、蓝色LED55c分别以相同个数或者以几乎相同个数配置在环状的支撑板55d上而构成,向下照射光。各LED55a~55c在中央配置有发光元件的四边形状的基座以覆盖该发光元件的方式安装有半球面的透镜。在外壳52中的侧射光源55的下方设置有扩散板56。从落射光源53及侧射光源55发出的光最终通过该扩散板56扩散后向对象物照射。照明控制器57是例如对落射光源53的各LED53a~53c和侧射光源55的各LED55a~55c分别具有独立的开关元件,且通过使用脉宽调制(PWM)对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而能够将各LED独立地调光为预定灰度级的控制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控制器57通过将PWM的占空比调整为256级而能够将各LED的光量调整为256个灰度级。相机主体58是基于接收到的光而生成单色的拍摄图像的单色相机。该相机主体58具备未图示的透镜等光学系统及单色拍摄元件(例如单色CCD)。当从落射光源53及侧射光源55发出并由对象物反射后的光透过半透半反镜54而到达相机主体58时,相机主体58接收该光并生成拍摄图像。
另外,R、G、B各色的波长区域不作特别限定,但例如也可以使R为590-780nm,使G为490-570nm,使B为400-490nm。
供料器70具备:带盘71,卷绕有带72;及带进给机构,从带盘71放出带72而向元件供给位置74a进给。在带72的表面,沿着带7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收纳凹部73。在各收纳凹部73中收纳有元件。这些元件由覆盖带72的表面的膜保护。带72成为在元件供给位置74a处膜被剥离而使元件露出的状态。被送出至元件供给位置74a的元件由吸嘴45吸附。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60构成为以CPU6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除了具备CPU61之外,还具备ROM62、HDD63、RAM64、输入输出接口65。它们经由总线66而电连接。来自标记相机50的图像信号和来自零件相机23的图像信号等经由输入输出接口65而向控制装置60输入。另一方面,对于基板输送装置22的控制信号、对于X轴促动器33的驱动信号、对于Y轴促动器37的驱动信号、对于Z轴促动器41的驱动信号、对于θ轴促动器42的驱动信号、对于零件相机23的控制信号、对于标记相机50的控制信号、对于供料器70的控制信号等从控制装置6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65而输出。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元件安装机10按照从未图示的管理装置接收到的生产计划而对基板S进行的元件安装处理进行说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60的CPU61首先以使吸嘴45来到供给作为安装对象的元件的供料器70的元件供给位置74a的上方的方式控制头移动装置30。接着,CPU61进行以使吸嘴45吸附元件的方式控制头40的吸附动作。具体而言,通过以使吸嘴45下降至吸嘴45的前端(吸引口)与元件抵接为止的方式对Z轴促动器41进行驱动控制,并使负压作用于吸嘴45的吸引口,由此进行吸附动作。并且,CPU61在以使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来到零件相机23的上方的方式控制了头移动装置30之后,以拍摄该元件的方式控制零件相机23,并基于得到的拍摄图像来识别元件的姿势。接下来,CPU61基于识别出的元件的姿势而计算吸附偏差量,并基于计算出的吸附偏差量而修正安装位置,并且以使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来到基板S的安装位置的上方的方式控制头移动装置30。并且,CPU61进行以使元件安装于安装位置的方式控制头40的安装动作。具体而言,通过以使吸嘴45下降至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与基板S抵接为止的方式对Z轴促动器41进行驱动控制,并使正压作用于吸嘴45的吸引口,由此进行安装动作。CPU61通过反复执行这样的元件安装处理而在基板S上安装预先决定的个数、种类的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台元件安装机10在基板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生产线。因此,当将基板S从生产线的最上游的元件安装机10输送至最下游的元件安装机10时,在基板S上安装有预先决定的所有元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安装机10当将元件安装于基板S时,利用标记相机50拍摄该基板S,并基于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元件是否正常地安装于基板S的安装检查。也可以是,例如通过进行在拍摄图像中识别元件的图像处理,并在元件的识别成功时判定为元件正常地安装,在元件的识别失败时判定为元件没有正常地安装来进行安装检查。另外,也可以是,通过根据元件的识别结果对元件相对于基板的安装偏差量(位置偏差量、旋转偏差量)进行计算,并在计算出的安装偏差量处于允许范围内时判定为元件正常地安装,在计算出的安装偏差量超过允许范围时判定为元件没有正常地安装,来进行安装检查。通过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60对照明装置51的照明控制器57发送点亮指令,根据照明控制器57接收到的点亮指令使对应的LED点亮,并且对相机主体58接收到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拍摄图像,由此进行基板S的拍摄。
接下来,对接收到点亮指令的照明控制器57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由照明控制器57执行的照明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照明控制器57首先输入落射光源53的各LED53a~53c的请求光量(Qr1、Qg1、Qb1)及侧射光源55的各LED55a~55c的请求光量(Qr2、Qg2、Qb2)(步骤S100)。在此,通过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60输入根据拍摄对象、拍摄条件而预先决定的请求光量,而进行请求光量的输入。
接着,照明控制器57判定所输入的请求光量Qr1、Qg1、Qb1、Qr2、Qg2、Qb2中的三个以上的值是否大于0即是否对各LED53a~53c、55a~55b中的三个以上的LED指示了点亮(步骤S110)。照明控制器57在步骤S110中进行了肯定判定的情况下,不进行LED的点亮,而向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60输出错误(步骤S250),并使本处理结束。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供给电流的限制而不允许三个系统以上的同时点亮。因此,照明控制器57在由于某种异常而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60指示了三个以上的LED的同时点亮时,不使LED点亮而使错误返回,从而防止错误点亮。
照明控制器57当在步骤S110中进行了否定判定时,判定落射光源53的红色LED53a的请求光量Qr1是否值大于0(步骤S120)。照明控制器57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r1值不大于0时,进入步骤S140,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r1值大于0时,设定红色LED53a的目标光量Qr1*(步骤S130),并进入步骤S140。目标光量Qr1*的设定通过设定对请求光量Qr1乘以值大于0且值小于1的调整系数α而得到的值来进行。关于调整系数α的详情将后述。
接着,照明控制器57判定落射光源53的绿色LED53b的请求光量Qg1值是否大于0(步骤S140)。照明控制器57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g1值不大于0时,进入步骤S160,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g1值大于0时,设定绿色LED53b的目标光量Qg1*(步骤S150),进入步骤S160。目标光量Qg1*的设定通过设定对请求光量Qg1乘以值大于0且值小于1的调整系数β而得到的值来进行。关于调整系数β的详情将后述。
并且,照明控制器57判定落射光源53的蓝色LED53c的请求光量Qb1值是否大于0(步骤S160)。照明控制器57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b1值不大于0时,进入步骤S180,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b1值大于0时,设定蓝色LED53c的目标光量Qb1*(步骤S170),进入步骤S180。目标光量Qb1*的设定通过原封不动地设定请求光量Qb1来进行。
接下来,照明控制器57判定侧射光源55的红色LED55a的请求光量Qr2值是否大于0(步骤S180)。照明控制器57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r2值不大于0时,进入步骤S200,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r2值大于0时,设定红色LED55a的目标光量Qr2*(步骤S190),并进入步骤S200。目标光量Qr1*的设定通过设定对请求光量Qr2乘以调整系数α而得到的值来进行。
接着,照明控制器57判定侧射光源55的绿色LED55b的请求光量Qg2值是否大于0(步骤S200)。照明控制器57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g2值不大于0时,进入步骤S220,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g2值大于0时,设定绿色LED55b的目标光量Qg2*(步骤S210),并进入步骤S220。目标光量Qg2*的设定通过设定对请求光量Qg2乘以上述调整系数β而得到的值来进行。
并且,照明控制器57判定侧射光源55的蓝色LED55c的请求光量Qb2值是否大于0(步骤S220)。照明控制器57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b2值不大于0时,进入步骤S240,当判定为请求光量Qb2值大于0时,设定蓝色LED55c的目标光量Qb2*(步骤S230),并进入步骤S240。目标光量Qb2*的设定通过原封不动地设定请求光量Qb2来进行。
图7是表示各LED的最大光量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各LED的调光范围的上限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落射光源53及侧射光源55的各LED53a~53c、55a~55c中的红色LED53a、55a的最大光量最大,蓝色LED53c、55c的最大光量最小。因此,当使各LED53a~53c、55a~55c的光量的灰度级数均相同并且使调光范围的上限均成为100%时,每个颜色的光通量分辨率产生不一致,有可能由于颜色的不同而得不到所需的明亮度的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调光范围的上限而言,以使从各LED53a~53c、55a~55c放出的光量相同的方式限制各LED中的强光量的LED(红色LED53a、55a、绿色LED53b、55b)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即,对蓝色LED53c、55c的目标光量Qb1*、Qb2*原封不动地设定请求光量Qb1、Qb2。因此,如图8所示,蓝色LED53c、55c的调光范围的上限为100%。另外,红色LED53a、55a的目标光量Qr1*、Qr2*设定为对请求光量Qr1、Qr2乘以值大于0且值小于1的调整系数α而得到的值。绿色LED53b、55b的目标光量Qg1*、Qg2*设定为对请求光量Qg1、Qg2乘以值大于0且值小于1的调整系数β而得到的值。因此,如图8所示,通过调整系数α、β而将红色LED53a、55a、绿色LED53b、55b的调光范围的上限限制为比100%小的值。由此,能够使每个光源的调光范围的宽度均匀化,因此,通过使各光源的光量调整的灰度级数相同,能够使每个光源的光通量分辨率均匀化。其结果是,每个颜色的光量不均较少,且能够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明亮度的光。
当这样设定了各LED53a~53c、55a~55c的目标光量Qr1*、Qg1*、Qb1*、Qr2*、Qg2*、Qb2*的任一个时,以使对应的LED以所设定的目标光量点亮的方式进行点亮控制(PWM控制)(步骤S240),并使本处理结束。
在此,对实施方式的主要要素与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即,标记相机50相当于拍摄装置,控制装置60相当于图像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作任何限定,只要属于本公开的发明的技术范围则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这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对象物设为基板S,但也可以是,将对象物设为收纳于供料器70的带72的收纳凹部73的元件,来通过照明装置51进行照明。另外,作为元件安装机10的元件供给装置,也可以取代供料器70而采用使元件载置于托盘来供给元件的托盘单元,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对象物设为载置于托盘的元件,来通过照明装置51进行照明。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基板作业机而例示出元件安装机10,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多个元件安装机10排列的生产线的上游配置的印刷机。印刷机是向安装元件之前的基板的电路配线印刷(涂覆)焊料的设备。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对象物设为焊料,来通过照明装置51进行照明。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51具备落射光源53和侧射光源55,但也可以仅具备任一方的光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的照明单元对搭载于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单色相机的拍摄范围进行照明,其主旨是,上述照明单元具备:红色光源,发出红色光;绿色光源,发出绿色光;蓝色光源,发出蓝色光;及
照明控制器,能够在预定的调光范围内通过相同的灰度级数对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的各光量分别独立地进行调整,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中的强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
该本公开的照明单元具备照明用控制器,上述照明用控制器能够在预定的调光范围内通过相同的灰度级数对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的各光量分别独立地调整。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中的强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由此,能够使每个光源的调光范围的宽度均匀化,因此,通过使各光源的光量调整的灰度级数相同,能够使每个光源的光通量分辨率均匀化。其结果是,能够成为每个颜色的光量不均较少且能够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明亮度的光的照明单元。在此,光源也可以是LED。
在这样的本公开的照明单元中,也可以是,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中的最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为100%,不同于上述最弱光量的光源的其他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100%。通过使光量最弱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为100%,且对应于该光源的最大光量而决定其他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从而能够使每个颜色的光量的不均变少,并且充分发挥光源的性能。
另外,在本公开的照明单元中,也可以是,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以能够从与上述相机的透镜的光轴相同的方向朝对象物照射光的方式在同一平面上各配置有多个,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中的最弱光量的光源之一设置于配置的中心部。通过使光量最弱的光源之一位于配置的中心,而能够弥补对对象物进行照明时的光量不足,抑制每个颜色的照明的不一致。
此外,在本公开的照明单元中,也可以是,上述照明控制器从上述对基板作业机的控制装置输入每个光源的点亮指令,以使上述红色光源、上述绿色光源、上述蓝色光源中的与输入的点亮指令对应的光源点亮的方式进行点亮控制,当输入了同时点亮三个以上光源的点亮指令时,不执行上述点亮控制而输出错误。这样一来,即便由于某种异常而对三个以上的光源输入了点亮指令,也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而适当地应对。
另外,本公开说明了对搭载于对基板作业机的单色相机的拍摄范围进行照明的照明单元的形态,但也可以设为对基板作业机的形态,上述对基板作业机具备包含照明单元的拍摄装置,且相对于基板进行作业,并且基于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对象物的拍摄图像来进行检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照明单元、对基板作业机的制造工业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元件安装机;11...壳体;22...基板输送装置;23...零件相机;24...吸嘴站;30...头移动装置;31...X轴导轨;32...X轴滑动件;33...X轴促动器;35...Y轴导轨;36...Y轴滑动件;37...Y轴促动器;40...头;41...Z轴促动器;42...θ轴促动器;45...吸嘴;45、50...标记相机;51...照明装置;52...外壳;53...落射光源;53a...红色LED;53b...绿色LED;53c...蓝色LED;53d...支撑板;54...半透半反镜;55...侧射光源;55a...红色LED;55b...绿色LED;55c...蓝色LED;55d...支撑板;56...扩散板;57...照明控制器;58...相机主体;60...控制装置;61...CPU;62...ROM;63...HDD;64...RAM;65...输入输出接口;66...总线;70...供料器;71...带盘;72...带;73...收纳凹部;S...基板。

Claims (5)

1.一种照明单元,对搭载于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单色相机的拍摄范围进行照明,
所述照明单元具备:
红色光源,发出红色光;
绿色光源,发出绿色光;
蓝色光源,发出蓝色光;及
照明控制器,能够在预定的调光范围内通过相同的灰度级数对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的各光量分别独立地进行调整,
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中的强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
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中的最弱光量的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为100%,
不同于所述最弱光量的光源的其他光源的调光范围的上限小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
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以能够从与所述相机的透镜的光轴相同的方向朝对象物照射光的方式在同一平面上各配置有多个,
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中的最弱光量的光源之一设置于配置的中心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
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以能够从与所述相机的透镜的光轴相同的方向朝对象物照射光的方式在同一平面上各配置有多个,
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中的最弱光量的光源之一设置于配置的中心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
所述照明控制器从所述对基板作业机的控制装置输入每个光源的点亮指令,以使所述红色光源、所述绿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中的与输入的点亮指令对应的光源点亮的方式进行点亮控制,当输入了同时点亮三个以上的光源的点亮指令时,不执行所述点亮控制而输出错误。
CN201980097544.5A 2019-07-26 2019-07-26 照明单元 Active CN113966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9472 WO2021019611A1 (ja) 2019-07-26 2019-07-26 照明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6650A CN113966650A (zh) 2022-01-21
CN113966650B true CN113966650B (zh) 2023-04-18

Family

ID=7422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544.5A Active CN113966650B (zh) 2019-07-26 2019-07-26 照明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07482A4 (zh)
JP (1) JP7189351B2 (zh)
CN (1) CN113966650B (zh)
WO (1) WO202101961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0218A (ja) * 1997-01-20 1998-08-07 Pfu Ltd 原稿読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の光源調光方法
CN1291422A (zh) * 1998-02-27 2001-04-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CN1932932A (zh) * 2005-09-15 2007-03-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子发射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电子发射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1622657A (zh) * 2007-06-11 2010-01-0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51807A (zh) * 2015-03-05 2015-07-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016848A1 (ja) * 2017-07-18 2019-01-24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及びその照明光量調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983A (ja) 1997-07-18 1999-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板マーク認識装置
JP3551188B2 (ja) * 2002-01-10 2004-08-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面状態検査方法および基板検査装置
JP2006322951A (ja) 2004-02-27 2006-11-30 Omron Corp 表面状態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表面状態検査装置ならびに基板検査装置
JP4099467B2 (ja) 2004-08-04 2008-06-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部品の画像生成方法
JP4011589B2 (ja) 2005-04-27 2007-11-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JP2007306078A (ja) * 2006-05-09 2007-11-22 Toshib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
JP5676595B2 (ja) 2010-05-28 2015-02-25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表示方法
JP6943412B2 (ja) 2017-02-24 2021-09-29 株式会社レクザム 基板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0218A (ja) * 1997-01-20 1998-08-07 Pfu Ltd 原稿読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の光源調光方法
CN1291422A (zh) * 1998-02-27 2001-04-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CN1932932A (zh) * 2005-09-15 2007-03-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子发射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电子发射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1622657A (zh) * 2007-06-11 2010-01-0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51807A (zh) * 2015-03-05 2015-07-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016848A1 (ja) * 2017-07-18 2019-01-24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及びその照明光量調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6650A (zh) 2022-01-21
EP4007482A1 (en) 2022-06-01
US20220269150A1 (en) 2022-08-25
EP4007482A4 (en) 2022-08-24
WO2021019611A1 (ja) 2021-02-04
JP7189351B2 (ja) 2022-12-13
JPWO2021019611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4103B (zh) 拍摄单元及元件安装机
CN113966650B (zh) 照明单元
CN114128418B (zh) 检查装置
CN114128417B (zh)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10651538B (zh) 作业机及运算方法
CN112840752B (zh) 元件拍摄用相机及元件安装机
JP3597611B2 (ja) 実装機におけるマーク認識用照明装置
US12007670B2 (en) Illuminating unit
WO2018055757A1 (ja) 照明条件特定装置及び照明条件特定方法
EP3767938B1 (en) Image-capturing unit and component-mounting device
JP6728501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実装機
CN117769894A (zh) 元件安装机
WO2018055663A1 (ja) 撮像装置及び実装装置
CN110301172B (zh) 元件安装系统及元件安装方法
CN115136579A (zh) 图像校正方法、拍摄装置及检查装置
KR101332005B1 (ko) 부품 실장장치 및 실장방법
WO2019030876A1 (ja) 部品割付装置
JP2022068150A (ja) 撮像ユニット
CN114375617A (zh) 安装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部件安装装置
CN113228847A (zh) 元件安装机
WO2014016933A1 (ja) 実装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