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4577B -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64577B CN113964577B CN202111093338.2A CN202111093338A CN113964577B CN 113964577 B CN113964577 B CN 113964577B CN 202111093338 A CN202111093338 A CN 202111093338A CN 113964577 B CN113964577 B CN 1139645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connector
- board
- lock catch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9 stop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连接器后塞包括后塞主体、卡扣部及线路板止位壁部,卡扣部及线路板止位壁部均与后塞主体连接,后塞主体与线路板止位壁部共同形成线缆避位区;卡扣部卡扣固定于壳体,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壳体,且线路板止位壁部设置为抵接线路板或其延伸端部的顶部,线缆避位区连通装配区。降低了产品制造加工难度,使产品的组装工艺变得简单,增强产品的可制造性;且降低了产品的复杂度,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减少了连接结构的零部件数量与产品组装工艺数量,有利于控制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适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亦适合各种板对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一般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头也称自由端连接器,插座也称固定连接器。
以Cool Edge连接器为例,Cool Edge系列增加了不同间距和不同性能的连接器产品。当标准连接器采用0.8毫米和0.65毫米的细密间距时,PCB封装尺寸就能减少,效率也更高。这种混合连接器是满足电源和信号需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薄型设计可满足超薄应用需求。
Mini Cool Edge连接器则对Cool Edge标准连接器加以改进。这种连接器的间距更细密,小的只有0.60毫米,顾名思义,它虽是标准连接器的迷你版,但功能更佳。它们密度更大、速度更快,支持新一代的小型化系统。
在通讯产业蓬勃发展之下,各式电子产品持续追求更佳的传输质量与及时性并提供多元化应用,这些需求促使讯号传递速度持续朝高速发展。相应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规格也必须随之提升,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必须提供传输信号的频率以应对。由于服务器厂商需求的高速连接器体积越来越小,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市场上急需一种体积小、高速率及可靠性好的高速率连接器。
而且,传统连接器的体积与面积均较大,不能满足客户端机箱内小型化的需求,且现有产品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工艺花费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一种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器主体及连接器后塞;
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壳体及开设于所述壳体中的装配区及线路板通槽,所述装配区及所述线路板通槽相连通;
所述连接器后塞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区中,所述连接器后塞包括后塞主体、卡扣部及线路板止位壁部,所述卡扣部及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均与所述后塞主体连接,所述后塞主体与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共同形成线缆避位区;
所述卡扣部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所述壳体,且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设置为抵接线路板或其延伸端部的顶部,所述线缆避位区连通所述装配区。
上述连接结构,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产品制造加工难度,使产品的组装工艺变得简单,增强产品的可制造性;且降低了产品的复杂度,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减少了连接结构的零部件数量与产品组装工艺数量,有利于控制成本,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因此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结构更小、可靠性更高,适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亦适合各种板对板应用,例如通信、网络和高性能计算等。
其他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更便利的两种解锁方式,易于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对插限位壁部、导向壁部及锁扣壁部;
所述对插限位壁部的数量为一对,所述导向壁部、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所述锁扣壁部及另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顺序连接且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装配区;
所述卡扣部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的数量为一对,每一所述卡扣部卡扣固定于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每一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凸设有卡扣凸块,所述对插限位壁部对应设有安装配合部且于其邻近所述安装配合部处开设有卡扣对配孔位;所述卡扣凸块的顶端抵接所述安装配合部的底端,且所述卡扣凸块通过所述卡扣对配孔位露置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外部,所述卡扣凸块设置为在受到外部压力的状态下回缩,以使所述卡扣凸块的顶端与所述安装配合部的底端脱离,使得所述连接器后塞可从所述连接器主体中拆出;及/或,
所述壳体或其所述对插限位壁部开设有注塑孔,且所述注塑孔连通所述装配区;及/或,
每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与所述导向壁部及所述锁扣壁部之间均形成对插槽,所述对插槽设置为在所述连接结构插接板端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所述对插限位壁部相对所述导向壁部及所述锁扣壁部具有形变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壁部设有弹片固定面及至少两个防脱凸部;
各所述防脱凸部配合所述弹片固定面形成弹片装配区,所述弹片装配区设置为至少部分容纳弹片锁扣,所述防脱凸部设置为抵接所述弹片锁扣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与所述弹片固定面相对分离;
所述锁扣壁部于所述弹片固定面上凸设有至少两个卡扣凸部,各所述卡扣凸部设置为穿过所述弹片锁扣的定位凹部,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与所述弹片固定面相对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弹片锁扣;
所述弹片锁扣包括锁扣本体、外伸弯折部及弹性弯折部,所述外伸弯折部及所述弹性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锁扣本体的两侧;
所述弹性弯折部抵接所述弹片固定面及其所述防脱凸部且与所述锁扣本体之间形成弯折肩部,所述外伸弯折部设置为所述锁扣本体与所述弹性弯折部的弹性形变区,以使所述外伸弯折部受力时带动所述锁扣本体相对于所述弹性弯折部发生弹性形变;
所述锁扣本体凸设有对位凸部以在所述连接结构插接板端连接器的状态下定位抵接所述板端连接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解锁扣带;
所述后塞主体开设有拉带安装槽,所述弹片锁扣于其外伸弯折部开设有穿槽,所述解锁扣带的一端穿过所述拉带安装槽且通过所述穿槽固定于所述弹片锁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线端连接器,其包括线路板、线缆及任一项所述连接结构;
所述线路板设有板体且于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一排导电触片及第二排导电触片,所述第一排导电触片连接所述线缆,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设置为配合所述板体插接板端连接器;
所述板体插接于所述线路板通槽中且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露置于所述装配区及所述线路板通槽之外;
所述第一排导电触片位于所述装配区中,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所述板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注塑封装体,所述注塑封装体注入凝固于所述装配区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板端连接器及任一项所述线端连接器;
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相插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为MCIO直头连接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述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连接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连接器后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所述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部分装配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所述线端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所述电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1为图19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2为图19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23为图22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连接器主体100、连接器后塞200、线路板300、注塑封装体400、弹片锁扣500、解锁扣带600、线缆700、板端连接器800、线端连接器999;
壳体110、对插限位壁部120、导向壁部130、锁扣壁部140、装配区150、安装槽160、抵接部170、线路板通槽180;
对插槽121、注塑孔122、卡扣对配孔位123、限位板124、卡扣预装槽125、安装配合部126、槽体导向筋131、注塑流道132、外边缘141、内边缘142、弹片固定面143、弹片装配区144、固定凸部145、扣带穿槽146、防脱凸部147、卡扣凸部148、定位凸部149;
后塞主体210、卡扣部220、线路板止位壁部230、线缆避位区240、边缘避位区250、锁扣避位区260、注塑防脱槽270;
拉带安装槽211、凸起配合部212、边缘配合部213、卡扣凸块221、插槽231;
板体310、第一排导电触片320、第二排导电触片330、延伸端部340;
锁扣本体510、外伸弯折部520、弹性弯折部530、穿槽540、对位凸部550、凹凸位560、弯折肩部570、弯折卡槽580、定位凹部5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其包括以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即,所述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包括以下的部分技术特征或全部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连接器主体100及连接器后塞200。请结合图2及图5,所述连接器主体100包括壳体110及开设于所述壳体110中的装配区150及线路板通槽180,所述装配区150及所述线路板通槽180相连通。这样的设计,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产品制造加工难度,使产品的组装工艺变得简单,增强产品的可制造性。
为了便于减少连接结构的零部件数量与产品组装工艺数量,请结合图3及图4,所述连接器后塞2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区150中,所述连接器后塞200包括后塞主体210、卡扣部220及线路板止位壁部230,所述卡扣部220及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均与所述后塞主体210连接,所述后塞主体210与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共同形成线缆避位区240;这样的设计,降低了产品的复杂度,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减少了连接结构的零部件数量与产品组装工艺数量,有利于控制成本,具备更好的经济性。所述卡扣部220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110,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抵接所述壳体110,且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设置为抵接线路板300或其延伸端部340的顶部,所述线缆避位区240连通所述装配区150。这样的设计,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结构更小、可靠性更高,适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亦适合各种板对板应用,例如通信、网络和高性能计算等。
为了便于减少连接结构的零部件数量与产品组装工艺数量,进一步地,所述后塞主体210、所述卡扣部220及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一体成型,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简化了结构设计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组件及简化组装工艺,使得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更为简单,制备更为容易,可靠性更高,组装工艺更为简易。
为了提升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连接器后塞200对所述连接器主体100的装配方向上,所述线缆避位区240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线路板通槽180的投影。即在后塞主体210所形成平齐的外表面,亦即垂直于线路板或者线缆的延伸方向,所述线缆避位区240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线路板通槽180的投影。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线路板连接线缆,亦有利于所述连接结构作为线端连接器或板端连接器的一部分,通过线路板连接线路,且由于所述线缆避位区240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线路板通槽180的投影,因此在安装线路板后,适合垂直接入线缆以连接线路板,避免线缆发生弯曲,配合注塑封装体的实施例,在插拔过程中的受力均由连接器主体100所承担,或者由连接器主体100及连接器后塞200共同承担,近乎完全不影响线缆与线路板的连接,因此有利于保证线缆与线路板的稳固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连接器后塞200于连接器主体100及将接器后塞200从连接器主体100中拆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部220凸设有卡扣凸块221,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对应设有安装配合部126且于其邻近所述安装配合部126处开设有卡扣对配孔位123;所述卡扣凸块221的顶端抵接所述安装配合部126的底端,且所述卡扣凸块221通过所述卡扣对配孔位123露置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的外部,所述卡扣凸块221设置为在受到外部压力的状态下回缩,以使所述卡扣凸块221的顶端与所述安装配合部126的底端脱离,使得所述连接器后塞200可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中拆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扣凸块221、所述安装配合部126及所述卡扣对配孔位123的数量均为一对,每一卡扣凸块221对应一所述安装配合部126及一所述卡扣对配孔位123。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注塑封装体的实施例,在注塑封装后,除非融掉注塑封装体,否则无法将接器后塞200从连接器主体100中拆出,这样也增强了结构的稳固性。
为了便于快速对位装配连接器后塞200于连接器主体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10包括对插限位壁部120、导向壁部130及锁扣壁部140;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的数量为一对,所述导向壁部130、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所述锁扣壁部140及另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顺序连接且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装配区150;请结合图6,所述卡扣部220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的数量为一对,每一所述卡扣部220卡扣固定于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每一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抵接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
为了使得连接器后塞200与连接器主体100的稳固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于其靠近所述连接器后塞200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24,且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于其邻近所述限位板124处开设有卡扣预装槽125;所述连接器后塞200或其所述后塞主体210对应于所述限位板124开设有边缘避位区250,以使所述连接器后塞200整体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外轮廓之内;所述导向壁部130于其邻近所述卡扣预装槽125处凸设有槽体导向筋131,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对应于所述槽体导向筋131开设有插槽231,所述槽体导向筋131插接于所述插槽231中且抵接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这样的设计,配合所述卡扣部220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110,使得连接器后塞200在多个空间位置与连接器主体100稳固且紧密地安装,不易脱落。
为了便于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固定密封线路板300及连接线缆700的注塑封装体4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壳体110或其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开设有注塑孔122,且所述注塑孔122连通所述装配区150;及/或,每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与所述导向壁部130及所述锁扣壁部140之间均形成对插槽121,所述对插槽121设置为在所述连接结构插接板端连接器800的状态下,使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相对所述导向壁部130及所述锁扣壁部140具有形变区间,以增强板端连接器与采用所述连接结构的线端连接器的容错插接,适应产品制造的微小误差。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凸块221于所述后塞主体210的凸出高度,小于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于所述后塞主体210的凸出高度,即所述卡扣凸块221于所述后塞主体210的底面的投影,其相对于所述后塞主体210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于所述后塞主体210的底面的投影相对于所述后塞主体210的最大距离,以使所述卡扣凸块221远离所述壳体110或其所述对插限位壁部120,提升所述卡扣凸块221受到外部压力的作用距离,一方面有利于避免误作用导致松脱,另一方面有利于配合拆分工具进行快速拆解。
为了便于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固定密封线路板300及连接线缆700的注塑封装体400,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导向壁部130的槽体导向筋131还开设有注塑流道132,所述注塑孔122通过所述注塑流道132连通所述装配区150,以在装配线路板300及连接线缆700后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固定密封线路板300及连接线缆700的注塑封装体400。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通过采用槽体导向筋131增强了线路板止位壁部230安装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由于槽体导向筋131的设置而堵塞注塑影响注塑封装体400于所述装配区150中的完整程度。
为了增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注塑封装体400的稳固性,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后塞主体210于其邻近所述线缆避位区240处还开设有注塑防脱槽270,所述注塑防脱槽270设置为容纳部分注塑封装体400,以提升注塑封装体400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的固定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壁部130亦开设有所述注塑防脱槽270。这样的设计,在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固定密封线路板300及连接线缆700的注塑封装体400后,注塑封装体400形成了多处凹凸结合的紧固位置,一方面有利于避免松脱,另一方面以提升了防水防尘效果。
为了控制线路板在所述装配区150中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导向壁部130的槽体导向筋131还配合所述安装配合部126于所述壳体110的所述装配区150中形成安装槽160,所述壳体110于所述安装槽160的底部位置设有抵接部170,所述安装槽160设置为插接线路板300或其延伸端部340,以使线路板300或其延伸端部340抵接于所述抵接部170,使得线路板300的底部位置相对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或其所述壳体110,且露出所述线路板300的第二排导电触片330。请结合图17及图18,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控制线路板在所述装配区150中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线路板在所述线路板通槽180中的位置,进而控制线路板露出于所述线路板通槽180外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这个高度对于连接结构或者连接器的连接而言,是关键而且重要的,有利于确保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相插接的稳固性及有效性。
为了便于定位安装弹片锁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锁扣壁部140设有弹片固定面143及至少两个防脱凸部147;各所述防脱凸部147配合所述弹片固定面143形成弹片装配区144,请结合图10及图11,所述弹片装配区144设置为至少部分容纳弹片锁扣500,所述防脱凸部147设置为抵接所述弹片锁扣500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500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相对分离;请结合图3及图4,所述锁扣壁部140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上凸设有至少两个卡扣凸部148,请结合图18,各所述卡扣凸部148设置为穿过所述弹片锁扣500的定位凹部590,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500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相对滑动。
为了实现防水防尘作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锁扣壁部140于其靠近所述后塞主体210的顶端设有外边缘141及内边缘142,且所述内边缘142低于所述外边缘141,所述后塞主体210对应开设有边缘配合部213,以使所述后塞主体210分别抵接所述外边缘141及所述内边缘142,且所述外边缘141与所述后塞主体210形成平齐的外表面。这样的设计,在装配完成之后,配合具有注塑封装体的实施例,请结合图17及图18,所述线端连接器或其中的所述连接结构除了位于所述线路板通槽180外部的部分线路板及其第二排导电触片之外,位于所述装配区150中的部分线路板及其第一排导电触片,以及连接线路板的线缆的裸露部分,全部被注塑封装体封装,注塑孔122,或者注塑孔122及卡扣对配孔位123也被注塑封装体封装,装配区150及其中线缆避位区240也被注塑封装体封装,因此在插接后不易被外界环境干扰,具有极好的防虫防水防尘性能。
为了便于锁扣固定板端连接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及图11所示,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弹片锁扣5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弹片锁扣500包括锁扣本体510、外伸弯折部520及弹性弯折部530,所述外伸弯折部520及所述弹性弯折部530分别位于所述锁扣本体510的两侧;所述弹性弯折部530抵接所述弹片固定面143及其所述防脱凸部147且与所述锁扣本体510之间形成弯折肩部570,所述外伸弯折部520设置为所述锁扣本体510与所述弹性弯折部530的弹性形变区,以使所述外伸弯折部520受力时带动所述锁扣本体510相对于所述弹性弯折部530发生弹性形变;请结合图19,所述锁扣本体510凸设有对位凸部550以在所述连接结构插接板端连接器800的状态下定位抵接所述板端连接器800。所述外伸弯折部520相对于所述锁扣本体510向外延伸设置,用于直接受力或者通过解锁扣带间接受力,带动所述锁扣本体510相对于所述弹性弯折部530转动,所述转动由于所述弯折肩部570的设计而存在可复原的弹性,在所述外伸弯折部520不再受力时所述锁扣本体510恢复原位。在装配板端连接器800后,对位凸部550抵接于板端连接器800且凸出于板端连接器800的安装孔,实现防脱落的卡扣固定效果。
为了便于配合具有弹片锁扣500的实施例,实现定位安装、限制位移及弹性杠杆作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锁扣壁部140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上凸设有定位凸部149,请结合图12,所述弹性弯折部530与所述锁扣本体510之间形成两所述弯折肩部570,且两所述弯折肩部570之间形成弯折卡槽580,所述定位凸部149与所述弯折卡槽580相配合且所述定位凸部149分别抵接所述弹性弯折部530及所述锁扣本体510,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500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相对分离;及/或,所述弹性弯折部530于其抵接所述防脱凸部147处设有凹凸位560以增强抵接作用力。这样的设计,弯折肩部570能够作为弹性形变主区域,而定位凸部149则配合弯折卡槽580起到了定位安装及限制位移作用,弯折肩部570、定位凸部149及弯折卡槽580的整体结构设计,实现了外伸弯折部520通过弯折肩部570与弹性弯折部530的弹性杠杆作用,将外伸弯折部520的受力传递到弯折肩部570,以使对位凸部550不再抵接于板端连接器800且脱离板端连接器800的安装孔,从而实现板端连接器800与所述连接结构或采用所述连接结构的线端连接器相分离。
为了便于对所述弹片锁扣500的所述外伸弯折部520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解锁扣带600;结合图7及图9,所述后塞主体210开设有拉带安装槽211,请结合图13及图14,所述弹片锁扣500于其外伸弯折部520开设有穿槽540,所述解锁扣带600的一端穿过所述拉带安装槽211且通过所述穿槽540固定于所述弹片锁扣500上。进一步地,所述外伸弯折部520或其所述穿槽540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拉带安装槽211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的最大距离,当通过所述解锁扣带600拉动所述弹片锁扣500时,使得所述弹片锁扣500的所述外伸弯折部520或其所述穿槽540的位置朝向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锁扣本体510朝向所述弹片固定面143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对位凸部550不再定位抵接所述板端连接器800,因此所述板端连接器800可以与所述连接结构或具有所述连接结构的线端连接器相拆除。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扣带600设有拉环或者受力位。这样的设计,通过配合弹片锁扣的外伸作用实现了对所述弹片锁扣500的便利施力,在板端连接器800与所述连接结构或采用所述连接结构的线端连接器相插接后,亦可只需通过对所述解锁扣带600施加与装配方向亦即插接方向相反的拉力,即可使所述锁扣本体510相对所述弹性弯折部530发生转动,带动所述锁扣本体510上的对位凸部550与板端连接器800相分离,不再阻止板端连接器800,板端连接器800可与所述连接结构或采用所述连接结构的线端连接器相脱离;这样就提供了更便利的两种解锁方式,易于使用。
为了便于安装解锁扣带600及限制解锁扣带600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拉带安装槽211设置为穿过所述解锁扣带600;所述锁扣壁部140还设有一对固定凸部145,所述固定凸部145配合所述弹片固定面143形成与所述拉带安装槽211相连通的扣带穿槽146,以使解锁扣带600顺序穿过所述拉带安装槽211及所述扣带穿槽146。
为了避免解锁扣带600干扰电连接器或其线端连接器,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所述解锁扣带600具有与横排的线缆700相平行的平面形状,这样的设计,尤其适用于手机等空间狭小位置的连接,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
为了保护解锁扣带600及易于用户施力,进一步地,所述后塞主体210于其靠近所述拉带安装槽211的外壁部还凸设有凸起配合部212,所述凸起配合部212设置为外凸于所述弹片固定面143,以协助受力分离所述连接结构及板端连接器800。进一步地,结合图6及图7,所述后塞主体210于其邻近所述弹片固定面143及所述弹片装配区144处还开设有锁扣避位区260,所述拉带安装槽211通过所述锁扣避位区260连通所述扣带穿槽146及所述弹片装配区144。进一步地,所述锁扣避位区260邻近靠近所述凸起配合部212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锁扣避位区260配合所述拉带安装槽211形成倒角喇叭口。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所述解锁扣带600,避免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或所述连接器后塞200发生刮擦,致使断裂而失去设计功能;另一方面倒角喇叭口的设计有利于所述解锁扣带600的安装;再一方面所述凸起配合部212的设计,有利于增强所述后塞主体210于其所述外壁部的机械强度,防止所述外壁部受力后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线端连接器,如图15及图16所示,其包括线路板300、线缆700及任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结构同样适用于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后塞200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中,请结合图12,所述线路板300设有板体310且于所述板体310上设有第一排导电触片320及第二排导电触片330,所述第一排导电触片320连接所述线缆700,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330设置为配合所述板体310插接板端连接器800;请结合图17及图18,所述板体310插接于所述线路板通槽180中且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330露置于所述装配区150及所述线路板通槽180之外;所述第一排导电触片320位于所述装配区150中,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抵接所述板体310的远离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330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板体310于其两端延伸形成有延伸端部340,所述延伸端部340于其远离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330的顶部抵接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所述延伸端部340于其邻近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330的底部抵接所述抵接部170,以使线路板300的底部位置相对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0或其所述壳体110,且露出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330。这样的设计,配合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230抵接线路板300或其延伸端部340的顶部,从上下两个维度限制了线路板300的位置,配合所述线路板通槽180则又从左右两个维度限制了线路板300的位置,因此有利于准确地定位线路板300及限制线路板300的位置,确保线端连接器的对位连接的精准度,能够达成低至0.1毫米的连接偏差乃至于更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包括注塑封装体400,所述注塑封装体400注入凝固于所述装配区150中;这样进一步结合注塑封装体400,一方面能够稳固线路板300及线缆700的连接关系,另一方面能够达成防水防虫的技术效果。连接器后塞200、线路板300、注塑封装体400、弹片锁扣500、解锁扣带600及线缆700与连接器主体100的相对关系如图16及图17所示,进一步分解如图1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注塑封装体400是在连接器后塞200、线路板300、弹片锁扣500、解锁扣带600及线缆700装配到连接器主体100之后,再注入凝固于所述装配区150中;图示仅作为结构关系展示。
在实际装配时,先将线缆700连接线路板300,然后装入连接器主体100;然后将连接器后塞200安装在连接器主体100的装配区150中再装上解锁扣带600,或者,先将解锁扣带600装在连接器后塞200上再将连接器后塞200安装在连接器主体100的装配区150中;然后将弹片锁扣500安装在连接器主体100上,连接解锁扣带600;最后将注塑材料注入凝固于所述装配区150中形成注塑封装体400。
或者,先将线缆700连接线路板300,然后装入连接器主体100;同时将解锁扣带600连接在弹片锁扣500上,且将解锁扣带600装在连接器后塞200上;将带有弹片锁扣500及解锁扣带600的连接器后塞200安装在连接器主体100上;最后将注塑材料注入凝固于所述装配区150中形成注塑封装体400。
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装配方式,按上述实施方式类推即可。从上面的装配工艺的实现来看,产品的组装工艺非常简单,产品组装工艺数量较少,而且这样做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连接器如图19所示,其包括板端连接器800及任一实施例所述线端连接器999;请结合图20,所述板端连接器800与所述线端连接器999相插接;其结构分解如图2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在其它方向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为MCIO直头连接器。这样的结构设计,降低了产品制造加工难度,使产品的组装工艺变得简单,增强产品的可制造性;且降低了产品的复杂度,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减少了连接结构的零部件数量与产品组装工艺数量,有利于控制成本,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因此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结构更小、可靠性更高,适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亦适合各种板对板应用,例如通信、网络和高性能计算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及连接器后塞;
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壳体及开设于所述壳体中的装配区及线路板通槽,所述装配区及所述线路板通槽相连通;
所述连接器后塞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区中,所述连接器后塞包括后塞主体、卡扣部及线路板止位壁部,所述卡扣部及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均与所述后塞主体连接,所述后塞主体与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共同形成线缆避位区;
所述卡扣部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所述壳体,且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设置为抵接线路板或其延伸端部的顶部,所述线缆避位区连通所述装配区;
所述壳体的锁扣壁部设有弹片固定面及至少两个防脱凸部;
各所述防脱凸部配合所述弹片固定面形成弹片装配区,所述弹片装配区设置为至少部分容纳弹片锁扣,所述防脱凸部设置为抵接所述弹片锁扣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与所述弹片固定面相对分离;
所述锁扣壁部于所述弹片固定面上凸设有至少两个卡扣凸部,各所述卡扣凸部设置为穿过所述弹片锁扣的定位凹部,以限制所述弹片锁扣与所述弹片固定面相对滑动;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解锁扣带,所述后塞主体开设有拉带安装槽,所述解锁扣带设置为穿过所述拉带安装槽;所述锁扣壁部还设有一对固定凸部,所述固定凸部配合所述弹片固定面形成与所述拉带安装槽相连通的扣带穿槽,以使解锁扣带顺序穿过所述拉带安装槽及所述扣带穿槽;
所述后塞主体于其靠近所述拉带安装槽的外壁部还凸设有凸起配合部,所述凸起配合部设置为外凸于所述弹片固定面,以协助受力分离所述连接结构及板端连接器;
所述后塞主体于其邻近所述弹片固定面及所述弹片装配区处还开设有锁扣避位区,所述拉带安装槽通过所述锁扣避位区连通所述扣带穿槽及所述弹片装配区;所述锁扣避位区配合所述拉带安装槽形成倒角喇叭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对插限位壁部、导向壁部及锁扣壁部;
所述对插限位壁部的数量为一对,所述导向壁部、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所述锁扣壁部及另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顺序连接且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装配区;
所述卡扣部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的数量为一对,每一所述卡扣部卡扣固定于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每一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凸设有卡扣凸块,所述对插限位壁部对应设有安装配合部且于其邻近所述安装配合部处开设有卡扣对配孔位;所述卡扣凸块的顶端抵接所述安装配合部的底端,且所述卡扣凸块通过所述卡扣对配孔位露置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外部,所述卡扣凸块设置为在受到外部压力的状态下回缩,以使所述卡扣凸块的顶端与所述安装配合部的底端脱离,使得所述连接器后塞可从所述连接器主体中拆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其所述对插限位壁部开设有注塑孔,且所述注塑孔连通所述装配区;并且,所述导向壁部的槽体导向筋还开设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孔通过所述注塑流道连通所述装配区,以在装配线路板及连接线缆后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固定密封线路板及连接线缆的注塑封装体;所述后塞主体于其邻近所述线缆避位区处还开设有注塑防脱槽,所述注塑防脱槽设置为容纳部分所述注塑封装体,以提升所述注塑封装体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固定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对插限位壁部与所述导向壁部及所述锁扣壁部之间均形成对插槽,所述对插槽设置为在所述连接结构插接板端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所述对插限位壁部相对所述导向壁部及所述锁扣壁部具有形变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锁扣;
所述弹片锁扣包括锁扣本体、外伸弯折部及弹性弯折部,所述外伸弯折部及所述弹性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锁扣本体的两侧;
所述弹性弯折部抵接所述弹片固定面及其所述防脱凸部且与所述锁扣本体之间形成弯折肩部,所述外伸弯折部设置为所述锁扣本体与所述弹性弯折部的弹性形变区,以使所述外伸弯折部受力时带动所述锁扣本体相对于所述弹性弯折部发生弹性形变;
所述锁扣本体凸设有对位凸部以在所述连接结构插接板端连接器的状态下定位抵接所述板端连接器。
7.一种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线缆及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连接结构;
所述线路板设有板体且于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一排导电触片及第二排导电触片,所述第一排导电触片连接所述线缆,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设置为配合所述板体插接板端连接器;
所述板体插接于所述线路板通槽中且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露置于所述装配区及所述线路板通槽之外;
所述第一排导电触片位于所述装配区中,所述线路板止位壁部抵接所述板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排导电触片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塑封装体,所述注塑封装体注入凝固于所述装配区中。
9.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端连接器及权利要求7或8所述线端连接器;
所述板端连接器与所述线端连接器相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为MCIO直头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3338.2A CN113964577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3338.2A CN113964577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64577A CN113964577A (zh) | 2022-01-21 |
CN113964577B true CN113964577B (zh) | 2024-08-16 |
Family
ID=7946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93338.2A Active CN113964577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645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65325B (zh) * | 2022-03-31 | 2024-01-23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和拉带双解锁连接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9594A (zh) * | 2019-11-07 | 2020-01-24 |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213584304U (zh) * | 2020-09-30 | 2021-06-29 | 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拉带解锁高速线缆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665895C3 (de) * | 1967-03-10 | 1979-03-15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 Kragensteckvorrichtung in runder Form |
NZ335172A (en) * | 1999-04-09 | 2001-12-21 | Sales & Promotions Nz Ltd | Three piece plug or socket for end of extension cord, wires attached to terminals on central portion sandwiched between the other two |
CN109904674A (zh) * | 2019-04-11 | 2019-06-18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套件联动机构 |
CN110718785A (zh) * | 2019-09-25 | 2020-01-21 | 河南省杰恩特科技有限公司 | 储能连接器 |
-
2021
- 2021-09-17 CN CN202111093338.2A patent/CN1139645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9594A (zh) * | 2019-11-07 | 2020-01-24 |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213584304U (zh) * | 2020-09-30 | 2021-06-29 | 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拉带解锁高速线缆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64577A (zh) | 2022-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01182B2 (en) | Connector | |
US10777941B2 (en) | Connector | |
EP1846990B1 (en) |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200366019A1 (en) | High speed wire end connector | |
US735110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n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8480436B2 (en) | USB connector structure having an insulating body with a stop plate with openings | |
US10868387B2 (en) | High speed wire en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060228931A1 (en) |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having cable guide | |
CN11124770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496377B (zh) | 触头 | |
CN114024172B (zh) |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US7165989B2 (en) | Mini-USB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arrangement | |
CN113964577B (zh) | 连接结构、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 | |
CN111641069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JP7353123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TWM544728U (zh) | 電子轉接卡以及電子設備 | |
CN216529642U (zh) | 一种连接器锁扣、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US6152773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liably secured shield | |
TW202322491A (zh) | 電連接器 | |
CN213753131U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20042365U (zh) | Usb连接器及电子终端设备 | |
CN220492242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080160829A1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CN21812381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1126306U (zh) | 一种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