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3492A - 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3492A
CN113963492A CN202111050790.0A CN202111050790A CN113963492A CN 113963492 A CN113963492 A CN 113963492A CN 202111050790 A CN202111050790 A CN 202111050790A CN 113963492 A CN113963492 A CN 113963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terminal
article
identifi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07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旺明
鲁青远
江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63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 G07F17/13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the containers being a postal pick-up lock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9/00Details other than those peculiar to special kinds or types of apparatus
    • G07F9/001Interfacing with vending machines using mobile or wearable de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9/00Details other than those peculiar to special kinds or types of apparatus
    • G07F9/002Vending machines being part of a centrally controlled network of vending machines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由此,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第一用户终端交互存储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存储的成功率和效率。

Description

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无接触配送作为一种无需配送员和用户直接接触的配送方式,由于在配送安全性和配送效率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快递、配餐等物品配送场景中。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配送员到达物品所在柜体终端附近后,进行柜体扫码,通过网络请求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查看当前柜体终端是否有可分配的空闲格口,如果有就会下发指令到柜体终端,柜体终端接收到指令后打开相应格口,并且发送应答消息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收到应答信息后,再返回给配送员的配送终端,在配送终端上显示某个格口已打开,配送员存入餐品后关闭格口并确认,云端服务器确认订单存入完成。进而,主动发送短信或者物品配送应用内消息给用户,提示餐品已存入。
然而,上述配送方式中需要和云端进行扫码、发送应答消息等多次交互,交互流程较长,导致物品的存储效率较低,并且,若是柜体终端周边网络环境不稳定,导致无法和云端服务器交互从而柜体终端开格口网络请求失败,无法正常存取物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和云端服务器的多次交互存储物品,导致物品存储的效率较低,以及当与云端服务器的通信环境不稳定时,导致物品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所述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所述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取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柜体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所述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通过所述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所述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所述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取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校验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所述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开启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开启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所述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取出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柜体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匹配查询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所述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取出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所述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所述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取出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第四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柜体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柜体终端在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连接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物品存储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取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柜体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柜体终端在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连接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物品取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存储方法,或者,物品取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存储方法,或者,物品取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存储方案,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进而,通过第二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由此,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第一用户终端交互存储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存储的成功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配送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品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场景示意图;
图4(c)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品存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品取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场景示意图;
图7(c)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品取出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品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品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为了解决基于和云端服务器的多次交互存取物品,导致物品存取的效率较低,以及当与云端服务器的通信环境不稳定时,导致物品无法存取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方式实现物品存储的方案,其中,该方案的存储场景可以是快递等物品的存取,也可以为配餐等配送的场景等,在该方案中,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第一用户终端交互存储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存储的成功率和效率。
为了说明的方便,下面的实施例分别集中在柜体终端上存储物品的第一用户终端以及在柜体终端上取出物品的第二用户终端侧进行描述,其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可穿戴式设备等便携式终端。
下面首先结合具体的实施例,集中在与第一用户终端交互进行物品存储的方法侧进行介绍。
在该方法中对应的物品存储场景中,如图2所示,该物品存储场景对应的物品存储系统包括柜体终端100和第一用户终端200,其中,柜体终端100和第一用户终端200采用近场通信的方式进行交互。下面对该交互过程中对应的物品存储方法进行介绍。
图3(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a)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柜体终端可为设置在人们活动场合的存放物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格口,格口用于存储物品,配送员将配送的物品存放在格口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存储物品首先选中柜体终端的空闲格口,每个格口中都包含与有关用户终端近场通信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和对应的用户终端构建直通链路。当然,用户终端也具有和空闲格口中的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红外通信模块等。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中空闲格口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若是柜体终端的格口的门均为透明的,则可以直接直观的选中空闲格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用户终端靠近对应的空闲格口,基于二者的通信模块进行距离的靠近检测确定选中的空闲格口,也可以通过每个格口上的选中控件等实现对空闲格口的选中。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直接发送空闲格口选中请求,或者,触发柜体终端上预设的选择控件等,由柜体终端在所有的空闲格口中随机选中对应的空闲格口。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预先根据对应的近场的通信模块建立第一直通链路,该第一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在构建第一直通链路时,为了保证第一直通链路构建的可靠性,还可以进行第一用户终端的身份验证,比如,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用户终端的用户账号信息等加密,并通过第一直通链路发送加密后的加密信息,柜体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加密信息解密后得到解密后的用户账号信息,进而验证用户账号信息合法后才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存储标识。
该第一直通链路可以在选择空闲格口的过程中构建,也可在选中空闲格口之后构建等,在构建第一直通链路后,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该存储标识可以为空闲格口的位置编号等任意可以唯一定位柜体终端中格口的标识信息。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存储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柜体终端对存储的物体具有限制,比如,有些柜体终端的格口中仅仅允许存储饭菜,有些柜体终端的格口中仅仅允许存储化妆品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验证存储的物品是否合法。
在本实施例中,构建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第二直通链路,第二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一直通链路,也可以是另外单独连接的直通链路,该第二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第二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中控模块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和柜体终端的中控模块中的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和选中的空闲格口之间的通信链路,即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靠近对应的空闲格口上的近场通信模块进行直连通信连接,这种方式下即使当前有多个第一用户终端开启多个空闲格口,也不容易导致空闲格口的混淆,不容易导致物品存储错误,尤其是在存储高峰期,能很好的解决物品存储混淆的问题。
为了验证存储物品的合法性,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物品标识可以是物品名称、物品编码等标识物品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物品标识的作假,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终端中的物品订单等识别物品标识,而不是用户人工输入。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物品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进而,柜体终端验证物品标识是否合法,比如,是否属于柜体终端对应的预设的物品标识,当验证合法后即认为物品标识校验成功,从而,触发对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比如,柜体终端主动向选中的空闲格口发送开启指令,控制空闲格口的门主动打开,又比如,可以解除选中的空闲格口的加密密码,用户通过触发空闲格口的门把手等打开对应的空闲格口,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点亮空闲格口的指示灯,或者,显示空闲格口的格口编号等方式指示用户开启选中的空闲格口。由此,空闲格口的打开过程无需和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和物品的存储效率。
步骤303,通过第二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第二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比如,发送弹窗提示消息等,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比如,在存储完物品后点击了弹窗提示消息中的确认选项等,或者,第一用户终端的用户放入对应的存储物品并检测到关闭了对应的空闲格口,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从而,以便于根据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的物品的管理以及配送提醒等。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便于对柜体终端所有格口的管理,还可在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之后,在云端服务器同步更新格口的状态,即通过网络链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便于云端服务器将所述对应关系存储到云端数据库,其中,该网络链路可以理解为柜体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的移动通信网络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存储物品的灵活性,还可以根据网络环境选择物品标识发送的通信方式。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之前,还可以检测当前网络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其中,当前网络参数可以为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噪比等任意表示网络质量的参数,预设的网络链路通信条件用于验证当前网络参数是否对应的网络质量较好,可以快速稳定的实现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通信交互。
进而,若是获知当前网络参数不满足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表明当前网络环境不稳定,因此,为了保证物品的存储效率和成功率,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二直通链路,以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发送对应的物品标识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是当前网络参数满足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表明当前网络环境较好,因此,第一用户终端可基于和云端服务器的通信将物品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验证,无需开启和柜体终端的直连通信,降低了对第一用户终端的功耗,进而,可以接收云端服务器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开启指令,并根据开启指令触发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
正如以上提到的,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可以通过任意近场通信模块实现,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基于直连通信链路进行物品存储的过程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在该场景中,柜体终端通过柜体终端中空闲格口的NFC卡与第一用户终端的NFC卡建立近场通信链路,即柜体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其中,针对每个格口对应设置NFC卡,即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预先写入空闲格口NFC卡中的存储标识,以及,柜体终端还包括:蓝牙模块,柜体终端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蓝牙模块匹配后建立蓝牙通信链路,并且通过蓝牙通信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
如图4(a)所示(图中加粗实线表示蓝牙通信链路,虚线表示网络链路),柜体终端中设置有蓝牙模块,各格口贴有NFC卡,NFC中可以预先写入当前柜体信息和格口信息等存储标识,如图4(b)所示,当配送人员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靠近柜体终端时,使用含有NFC模块的第一用户终端贴近对应的空闲格口以实现对空闲格口的选中。
选中的空闲格口中的NFC模块和第一用户终端中的NFC模块进行通信加密验证后,若是验证合法,则构建第一用户终端和对应的选中空闲格口的第一直通链路,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继续参照图4(a),若是柜体终端和云端服务器通信情况良好,则使用网络链路请求打开格口,否则如图4(c)所示,尝试用本机蓝牙连接柜体终端上中控模块中的蓝牙模块建立第二直通链路,通过第二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柜体终端对该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数据分析(基于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验证是否合法等)验证合法后,打开对应的选中空闲格口,并且,基于蓝牙模块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第一用户终端存储对应的物品并关闭格口后,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并且同步将该对应关系到云端数据库,其中,可以等到柜体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构建网络通信链接后,同步将该对应关系到云端数据库。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存储方法,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进而,通过第二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由此,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第一用户终端交互存储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存储的成功率和效率。
下面其次集中在与第一用户终端交互进行物品存储方法侧进行说明介绍。
在该方法中对应的物品取出场景中,继续参照图2,该物品取出场景对应的物品存储系统包括柜体终端100和第一用户终端200,其中,柜体终端100和第一用户终端200采用近场通信的方式进行交互。下面对该交互过程中对应的物品存储方法进行介绍。
图3(b)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取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b)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发送的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存储物品首先选中柜体终端的空闲格口,每个格口中都包含与有关用户终端近场通信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和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构建直通链路。当然,第一用户终端也具有和空闲格口中的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模块、红外通信模块等。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中空闲格口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若是柜体终端的格口的门均为透明的,则可以直接直观的选中空闲格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用户终端靠近对应的空闲格口,基于二者的通信模块进行距离的靠近检测确定选中的空闲格口,也可以通过每个格口上的选中控件等实现对空闲格口的选中。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直接发送空闲格口选中请求,或者,触发柜体终端上预设的选择控件等,由柜体终端在所有的空闲格口中随机选中对应的空闲格口。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预先根据对应的近场的通信模块建立第一直通链路,该第一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在构建第一直通链路时,为了保证第一直通链路构建的可靠性,还可以进行第一用户终端的身份验证,比如,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用户终端的用户账号信息等加密,并通过第一直通链路发送加密后的加密信息,柜体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加密信息解密后得到解密后的用户账号信息,进而验证用户账号信息合法后才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存储标识。
该第一直通链路可以在选择空闲格口的过程中构建,也可在选中空闲格口之后构建等,在构建第一直通链路后,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该存储标识可以为空闲格口的位置编号等任意可以唯一定位柜体终端中格口的标识信息。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存储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柜体终端发送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柜体终端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柜体终端对存储的物体具有限制,比如,有些柜体终端的格口中仅仅允许存储饭菜,有些柜体终端的格口中仅仅允许存储化妆品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验证存储的物品是否合法。
在本实施例中,构建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第二直通链路,第二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一直通链路,也可以是另外单独连接的直通链路,该第二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第二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中控模块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和柜体终端的中控模块中的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和选中的空闲格口之间的通信链路,即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靠近对应的空闲格口上的近场通信模块进行直连通信连接,这种方式下即使当前有多个第一用户终端开启多个空闲格口,也不容易导致空闲格口的混淆,不容易导致物品存储错误,尤其是在存储高峰期,能很好的解决物品存储混淆的问题。
进而,柜体终端验证物品标识是否合法,比如,是否属于柜体终端对应的预设的物品标识,当验证合法后即认为物品标识校验成功,从而,触发对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比如,柜体终端主动向选中的空闲格口发送开启指令,控制空闲格口的门主动打开,又比如,可以解除选中的空闲格口的加密密码,用户通过触发空闲格口的门把手等打开对应的空闲格口,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点亮空闲格口的指示灯,或者,显示空闲格口的格口编号等方式指示用户开启选中的空闲格口。由此,空闲格口的打开过程无需和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和物品的存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比如,发送的弹窗提示消息等,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比如,在存储完物品后点击了弹窗提示消息中的确认选项等,或者,第一用户终端的用户放入对应的存储物品并检测到关闭了对应的空闲格口,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从而,以便于根据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的物品的管理以及配送提醒等。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存储方法,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发送的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进而,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柜体终端发送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柜体终端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由此,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柜体终端交互存储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存储的成功率和效率。
下面其次集中在与第二用户终端交互进行物品取出的方法侧进行介绍。
在该方法中对应的物品取出场景中,如图5所示,该物品取出场景对应的物品取出系统包括柜体终端100和第二用户终端300,其中,柜体终端100和第二用户终端300采用近场通信的方式进行交互。下面对该交互过程中对应的物品取出方法进行介绍。
图6(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取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a)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取出物品首先选中柜体终端的取货格口,取货格口中可包含与有关用户终端近场通信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和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构建直通链路。当然,第二用户终端也具有和取货格口中的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等。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中取货格口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若是柜体终端的格口的门均为透明的,则可以直接直观的根据格口内部的物品确定取货格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二用户终端靠近对应的取货格口,基于二者的通信模块进行距离的靠近检测确定选中的取货格口,也可以通过取货格口上的选中控件等实现对取货格口的选中。
在实施例中,在选中取货格口之前,还可以确定与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取货格口,比如,在存储物品时,根据物品的订单信息获取用户联系信息,基于用户联系信息向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标识信息等,以便于第二用户终端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取货格口。该标识信息包括格口编码、格口名称、格口位置等。
又比如,在存储物品时,根据物品的订单信息获取取货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预设数据库确定与取货用户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信息,因此,通过柜体终端检测当前待取货的用户人脸信息,当待取货的用户人脸信息与物品的订单信息对应的人脸信息一致时,确定选中预先存储的物品的订单信息对应的格口为取货格口。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预先根据对应的近场的通信模块第三直通链路,该第三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在构建第三直通链路时,为了保证第三直通链路构建的可靠性,还可以进行第二用户终端的身份验证,比如,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第二用户终端的用户账号信息等加密,并通过第三直通链路发送加密后的加密信息,柜体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加密信息解密后得到解密后的用户账号信息,进而验证用户账号信息合法后才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存储标识。
在构建第三直通链路后,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该存储标识可以为取货格口的位置编号等任意可以唯一定位柜体终端中格口的标识信息。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存储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取错货,需要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构建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第四直通链路,第四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三直通链路,也可以是另外单独连接的直通链路,该第四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第四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和柜体终端的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和选中的取货格口之间的通信链路,即第二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靠近对应的空闲格口上的近场通信模块进行直连通信连接,这种方式下即使当前有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开启多个取货格口,也不容易导致空闲格口的混淆,不容易导致物品取货错误,尤其是在取货高峰期,能很好的解决物品取货取错的问题。
为了避免取错物品,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其中,物品标识可以是物品名称、物品编码等标识物品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的作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终端中的物品订单等识别物品标识,而不是用户人工输入,进而,根据第二用户终端中的取货信息等识别得到存储标识。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进而,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比如,柜体终端主动向选中的取货格口发送开启指令,控制取货格口的门主动打开,又比如,可以解除选中的取货格口的加密密码,用户通过触发取货格口的门把手等打开对应的取货格口,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点亮取货格口的指示灯,或者,显示取货格口的格口编号等方式指示用户开启选中的取货格口。由此,取货格口的打开过程无需和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和物品的取货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匹配失败,则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校验开启失败提示消息,该校验开启失败提示消息可以为弹窗形式、短息形式、语音电话、应用消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603,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第二用户终端对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开启消息,比如,发送弹窗提示消息等,响应于第二用户终端对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比如,在取出物品后点击了弹窗提示消息中的确认选项等,或者,第二用户终端的取货用户拿出的物品并检测到关闭了对应的取货格口,进而,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便于对柜体终端所有格口的管理,还可在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之后,在云端服务器同步更新格口的状态,即通过网络链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存储标识的空闲状态更新指令,以使云端数据库将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其中,该网络链路可以理解为柜体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的移动通信网络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取出物品的灵活性,还可以根据网络环境选择存储标识和物品标识发送的通信方式。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之前,还可以检测当前网络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其中,当前网络参数可以为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噪比等任意表示网络质量的参数,预设的网络链路通信条件用于验证当前网络参数是否对应的网络质量较好,可以快速稳定的实现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通信交互。
进而,如果获知当前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表明当前网络环境不稳定,因此,为了保证物品的取货效率和成功率,与第二用户终端第四直通链路,以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发送对应的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获知当前网络参数满足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表明当前网络环境较好,因此,第二用户终端可基于和云端服务器的通信将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验证,无需开启和柜体终端的直连通信,降低了对第二用户终端的功耗,进而,可以接收云端服务器对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的匹配关系校验成功后发送的开启指令,并根据所述开启指令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
正如以上提到的,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可以通过任意近场通信模块实现,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基于直连通信链路进行物品存储的过程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在该场景中,柜体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其中,每个格口对应设置NFC卡,通过柜体终端中取货格口的NFC卡与第二用户终端的NFC卡近场通信链路,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预先写入取货格口NFC卡中的存储标识。以及柜体终端包括:蓝牙模块,柜体终端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用户终端的蓝牙模块匹配后蓝牙通信链路,并通过所述蓝牙通信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
如图7(a)所示(图中加粗实线表示蓝牙通信链路,虚线表示网络链路),柜体终端中设置有蓝牙模块,各格口贴有NFC卡,NFC中可以预先写入当前柜体信息和格口信息等存储标识,当取货人员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靠近柜体终端时,如图7(b)所示,使用含有NFC模块的第二用户终端贴近对应的取货格口以实现对取货格口的选中。
继续参照图7(a),选中的取货格口中的NFC模块和第二用户终端中的NFC模块进行通信加密验证后,若是验证合法,则构建第二用户终端和对应的选中取货格口的第三直通链路,第二用户终端通过第三直通链路向取货格口或者是取货终端设备发送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和物品标识。
若是柜体终端和云端服务器通信情况良好,则使用网络链路请求打开格口,否则如图7(c)所示,尝试用本机蓝牙连接柜体终端上中控模块的蓝牙模块第四直通链路,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柜体终端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并且,基于蓝牙模块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开启消息,第二用户终端取出对应的物品并关闭格口后,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并且同步将该空闲状态到云端数据库,其中,可以等到柜体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构建网络通信链接后,同步将该空闲状态到云端数据库。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取出方法,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进而,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第二用户终端对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由此,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第二用户终端交互取出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取出的成功率和效率。
下面其次集中在第二用户终端侧进行物品取出的方法侧进行介绍。
在该方法中对应的物品取出场景中,继续参照图5,该物品取出场景对应的物品取出系统包括柜体终端100和第二用户终端300,其中,柜体终端100和第二用户终端300采用近场通信的方式进行交互。下面对该交互过程中对应的物品取出方法进行介绍。
图6(b)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取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b)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发送的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取出物品首先选中柜体终端的取货格口,取货格口中可包含与有关第二用户终端近场通信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和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构建直通链路。当然,第二用户终端也具有和取货格口中的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等。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中取货格口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若是柜体终端的格口的门均为透明的,则可以直接直观的根据格口内部的物品确定取货格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二用户终端靠近对应的取货格口,基于二者的通信模块进行距离的靠近检测确定选中的取货格口,也可以通过取货格口上的选中控件等实现对取货格口的选中。
在实施例中,在选中取货格口之前,还可以确定与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取货格口,比如,在存储物品时,根据物品的订单信息获取用户联系信息,基于用户联系信息向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标识信息等,以便于第二用户终端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取货格口。该标识信息包括格口编码、格口名称、格口位置等。
又比如,在存储物品时,根据物品的订单信息获取取货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预设数据库确定与取货用户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信息,因此,通过柜体终端检测当前待取货的用户人脸信息,当待取货的用户人脸信息与物品的订单信息对应的人脸信息一致时,确定选中预先存储的物品的订单信息对应的格口为取货格口。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预先根据对应的近场的通信模块第三直通链路,该第三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在构建第三直通链路时,为了保证第三直通链路构建的可靠性,还可以进行第二用户终端的身份验证,比如,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第二用户终端的用户账号信息等加密,并通过第三直通链路发送加密后的加密信息,柜体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加密信息解密后得到解密后的用户账号信息,进而验证用户账号信息合法后才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存储标识。
在构建第三直通链路后,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该存储标识可以为取货格口的位置编号等任意可以唯一定位柜体终端中格口的标识信息。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存储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2,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柜体终端发送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柜体终端对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取错货,需要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构建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第四直通链路,第四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三直通链路,也可以是另外单独连接的直通链路,该第四直通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可以是红外通信链路,可以是NFC通信链路等,第四直通链路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和柜体终端的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二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和柜体终端的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第二用户终端和选中的取货格口之间的通信链路,即第二用户终端通过对应的近场通信模块靠近对应的空闲格口上的近场通信模块进行直连通信连接,这种方式下即使当前有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开启多个取货格口,也不容易导致空闲格口的混淆,不容易导致物品取货错误,尤其是在取货高峰期,能很好的解决物品取货取错的问题。
为了避免取错物品,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其中,物品标识可以是物品名称、物品编码等标识物品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的作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终端中的物品订单等识别物品标识,而不是用户人工输入,进而,根据第二用户终端中的取货信息等识别得到存储标识。当然,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在发送物品标识和存储标识时,也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发送,发送原理和用户账号信息的加密发送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进而,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比如,柜体终端主动向选中的取货格口发送开启指令,控制取货格口的门主动打开,又比如,可以解除选中的取货格口的加密密码,用户通过触发取货格口的门把手等打开对应的取货格口,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点亮取货格口的指示灯,或者,显示取货格口的格口编号等方式指示用户开启选中的取货格口。由此,取货格口的打开过程无需和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和物品的取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终端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开启消息,比如,发送弹窗提示消息等,第二用户终端对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比如,在取出物品后点击了弹窗提示消息中的确认选项等,或者,第二用户终端的取货用户拿出的物品并检测到关闭了对应的取货格口,进而,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品取出方法,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发送的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柜体终端发送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柜体终端对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由此,基于直通链路的近场通信方式与柜体终端交互取出物品,由于近场通信较为稳定且用时较短,因此,提高了物品取出的成功率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物品存储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柜体终端。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8所示,该装置设置于柜体终端100中,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0、校验模块120、开启模块130、存储模块140,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110,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校验模块120,用于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
开启模块130,用于通过第二直通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空闲格口开启消息;
存储模块140,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存储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存储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物品存储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柜体终端。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9所示,该装置设置于第一用户终端200中,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10、第二接收模块220,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210,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发送的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220,用于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柜体终端发送与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柜体终端对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存储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存储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物品取出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柜体终端。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10所示,该装置设置于柜体终端100中,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50、匹配查询模块160、取出处理模块170,其中,
第二发送模块150,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匹配查询模块160,用于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
取出处理模块170,用于通过第四直通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第二用户终端对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取出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取出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物品取出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品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11所示,该装置设置于第二用户终端300中,包括:第三接收模块310、第四接收模块320,其中,
第三接收模块310,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柜体终端发送的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第四接收模块320,用于通过与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柜体终端发送携带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柜体终端对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物品取出或者存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物品取出或者存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物品取出或者存储方法。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会议音视频的会议文本;将所述会议文本输入待办识别模型中,确定初始待办语句;将所述初始待办语句输入时态判断模型中,确定时态结果;基于所述时态结果确定所述初始待办语句中的会议待办语句。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23)

1.一种物品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柜体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通过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所述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
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所述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其中,针对每个所述格口对应设置NFC卡;
所述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存储标识,包括:
通过所述柜体终端中空闲格口的NFC卡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NFC卡近场通信链路;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预先写入所述空闲格口NFC卡中的存储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终端包括:蓝牙模块;
所述通过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包括:
通过所述柜体终端的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蓝牙模块匹配后蓝牙通信链路;
通过所述蓝牙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之后,还包括:
通过网络链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便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对应关系存储到云端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网络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网络链路通信条件;
如果获知所述当前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响应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请求所述第二直通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获知所述当前网络参数满足所述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接收云端服务器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开启指令,并根据所述开启指令触发所述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
7.一种物品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NFC卡与所述柜体终端中空闲格口的NFC卡之间的近场通信链路;
所述第二直通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蓝牙模块与所述柜体终端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蓝牙通信链路。
9.一种物品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柜体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所述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
通过所述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所述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所述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是否匹配之后,还包括:
如果匹配失败,则通过所述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校验开启失败提示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其中,针对每个所述格口对应设置NFC卡;
所述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包括:
通过所述柜体终端中取货格口的NFC卡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NFC卡近场通信链路;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预先写入所述取货格口NFC卡中的存储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终端包括:蓝牙模块;
所述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包括:
通过所述柜体终端的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蓝牙模块匹配后蓝牙通信链路;
通过所述蓝牙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所述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之后,还包括:
通过网络链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存储标识的空闲状态更新指令,以使云端数据库将与所述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网络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网络链路通信条件;
如果获知所述当前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响应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请求所述第四直通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获知所述当前网络参数满足所述网络链路通信条件,则接收云端服务器对所述物品标识和所述存储标识的匹配关系校验成功后发送的开启指令,并根据所述开启指令触发所述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
16.一种物品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直通链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NFC卡与所述柜体终端中空闲格口的NFC卡之间的近场通信链路;
所述第四直通链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蓝牙模块与所述柜体终端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蓝牙通信链路。
18.一种物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柜体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校验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触发所述空闲格口的开启操作;
开启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空闲格口开启消息;
存储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所述空闲格口存储完成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
19.一种物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空闲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空闲格口的存储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与所述存储标识匹配的物品标识,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物品标识校验成功后发送的空闲格口开启消息进行物品存储。
20.一种物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柜体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匹配查询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查询本地数据库验证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所述取货格口的开启操作;
取出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取货格口开启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所述取货格口取出完成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柜体终端的本地数据库中与所述存储标识对应的格口更新为空闲状态。
21.一种物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柜体终端取货格口的选中操作,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三直通链路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发送的所述取货格口的存储标识;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柜体终端之间的第四直通链路向所述柜体终端发送携带所述存储标识与物品标识的取货请求,并接收所述柜体终端对所述存储标识与所述物品标识验证成功后发送的取货格口开启消息进行取货。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物品存储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物品存储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9-15中任一所述的物品取出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物品取出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物品存储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物品存储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9-15中任一所述的物品取出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物品取出方法。
CN202111050790.0A 2021-08-12 2021-09-08 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39634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6015 2021-08-12
CN2021109260150 2021-08-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492A true CN113963492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0790.0A Pending CN113963492A (zh) 2021-08-12 2021-09-08 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34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3862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储物柜的格口分配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3862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储物柜的格口分配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4946B (zh) 一种储物柜操作方法、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65940B (zh) 一种防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659145B2 (en) Event identif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via an automation hub
CN112735050B (zh) 基于智能柜的开柜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80327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8932797B (zh) 基于手机app存取件的智能快递柜控制系统及其存取方法
CN104574167B (zh) 一种租赁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4620289A (zh) 一种移动电源的归还方法、系统及租借终端
CN104378441A (zh) 日程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14418705B (zh) 一种存放货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97518A (zh) 物流配送方法及其设备
CN110826965B (zh) 一种智能仓储管理方法、装置及手持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1641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of a User
CN109885604A (zh) 聊天消息展示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2981A (zh) 一种离线存餐、取餐方法及设备
CN113963492A (zh) 物品存储及取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989600A (zh) 送货方法及装置
CN115862227A (zh) 储物柜的存件处理方法、客户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39595A (zh)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11523348A (zh) 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用于人机交互的设备
CN111784931B (zh) 用于共享配送箱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64303B1 (ko) 챗봇을 이용한 무인 보관함 시스템의 고객센터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33537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控制方法
CN107730757B (zh) 停车场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482631A (zh)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