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8718A - 一种埋地式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埋地式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8718A
CN113958718A CN202111032494.8A CN202111032494A CN113958718A CN 113958718 A CN113958718 A CN 113958718A CN 202111032494 A CN202111032494 A CN 202111032494A CN 113958718 A CN113958718 A CN 113958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hell
butterfly valve
rotating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24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0324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8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8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87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 F16K1/226Shaping or arrangements of the sealing
    • F16K1/2268Sealing means for the axis of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地式蝶阀,包括控制匣,控制匣的内壁内部位置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堆积其内灰尘的防尘组件;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包括有外壳、可以将灰尘引入收集的引尘组件和可以覆盖灰尘的覆尘组件;外壳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于控制匣的内壁内部位置;外壳的内部上至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引尘组件;外壳的右外壁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覆尘组件。该种埋地式蝶阀,可以起到使控制匣内具备除尘功能,当转动转盘时,即便衔接杆将土壤中的灰尘带入至控制匣内,灰尘也不容易于其内长时间堆积,保证了转盘的正常转动和管道的正常开合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埋地式蝶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蝶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埋地式蝶阀。
背景技术
现在的很多的蝶阀,在埋地过程中,需要事先进行土壤的挖掘,再将蝶阀进行放置及安装作业,这一系列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实际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关于蝶阀埋地安装强度高等的技术问题而言,经过大量的检索,查询到专利号为CN202110199020.6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板,且操作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操作箱的底部嵌入连接有环形衔接盘,且环形衔接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右侧设置有管道,且底板的底部焊接有弧形支架,弧形支架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内部开设有固定框,管道的底部焊接有梯形底架;该专利通过控制机构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便捷开关管道的结构,转动转盘,带动衔接杆进行转动,由于衔接杆与螺纹杆呈一体式焊接结构,故衔接杆带动螺纹杆转动,阀门在管道内存在限位作用,螺纹杆与阀门的转动连接,可带动阀门进行上下移动,以此达到对管道开合的作用。
但是该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控制匣内不具备除尘功能,当转动转盘时,衔接杆容易将土壤中的灰尘带入至控制匣内,如果灰尘长时间堆积未经清理,就会产生转动不灵而使管道开合不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埋地式蝶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埋地式蝶阀,包括
控制匣,所述控制匣的内壁内部位置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堆积其内灰尘的防尘组件;
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有外壳、可以将灰尘引入收集的引尘组件和可以覆盖灰尘的覆尘组件;
所述外壳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于所述控制匣的内壁内部位置;
所述外壳的内部上至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引尘组件;
所述外壳的右外壁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覆尘组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的字母R形状,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圆形的第一空腔和呈梯形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右端中上部位置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入口,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下端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外壳的右端下部部分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倾斜的镜像数字7形状,所述外壳的右端下部中端内部位置贯穿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左端下部与所述第二空腔的顶端相互贯穿。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引尘组件包括有主转轴、主转板、次转轴和次转板。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上端中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中央位置;
所述主转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转板,所述主转板的右端具有磁性,所述主转板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主转板的右端尾部在正常情况下置于靠近所述入口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右端尾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次转轴,所述次转轴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下端外部位置;
所述次转轴的左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次转板,所述次转板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凹右凸的弧条形状,所述次转板与所述次转轴及所述外壳共同形成一个在一个纵截面上呈闭合的字母R形状,所述次转板具有同所述主转板相同的磁性,所述次转板与所述次转轴在正常情况下填充满所述缺口,所述次转板的左端尾部在正常情况下被所述外壳的右端下部尾端部分所限位卡住。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覆尘组件包括有挡板、气囊、清水和导管。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右端位置呈上下垂直反向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外表面同所述控制匣的内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挡板的左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所述次转板的底侧外表面及所述外壳的下端右侧外表面之间开设有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三角形状的第三空腔。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空腔嵌装有气囊;
所述气囊的内部位置预装有清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囊的底端左部位置于所述凹槽内贯穿固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右端首部贯穿至所述气囊的底端左部位置,所述导管的左端尾部贯穿至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上端位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管的内部首端和尾端拐角内壁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转杆;
所述转杆的底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倒字母T形状,所述密封块的底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所述导管的拐角内壁紧密贴合。
有益效果:
1.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设置有防尘组件,利用杠杆和负压原理,当转动转盘时,衔接杆将土壤中的灰尘带入至控制匣内时,灰尘首先会经防尘组件的外壳的入口进入至外壳内的第一空腔中,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压移防尘组件的引尘组件发生活动,并同时利用负压原理触发防尘组件的覆尘组件发生活动而将覆尘物料导出至外壳内的第二空腔内,此时灰尘亦逐渐引至第二空腔内底端,覆尘物料对灰尘进行覆盖,防止其外扬,如此在多个防尘组件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将堆积于控制匣与衔接杆之间的灰尘除去;
2.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设置有引尘组件,利用杠杆原理,在灰尘未被带入至控制匣内时,引尘组件的主转板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右端尾部置于靠近外壳的入口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引尘组件次转板与次转轴填充满外壳的缺口,次转板的左端尾部处于被外壳的右端下部尾端部分所限位卡住的状态;但当灰尘被带入至控制匣内后,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灰尘进入外壳内的第一空腔中时,灰尘首先会落至主转板的右端尾部进行堆积,从而逐渐增重主转板的右端重力,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主转板发生顺时针转动,而次转板又具有同主转板相同的磁性,故在主转板右端转动朝次转板靠近的过程中,利用磁性同性相斥会逐渐推移次转板发生逆时针转动而离开外壳的缺口(以挤压覆尘组件将覆尘物料释放至第二空腔内),进而主转板右侧与次转板内侧之间产生空隙,主转板右端先前堆积的灰尘会落至次转板内侧,主转板卸尘减重后又会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反向呈逆时针转动回位,此时次转板亦反向呈顺时针转动将其左侧的灰尘导入至第二空腔内,此过程为瞬间过程,从而将灰尘与覆尘物料堆积混合,如此来回反复引尘、卸尘和导料,以实现对灰尘的引入收集,便于除尘;
3.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设置有覆尘组件,利用负压原理,在灰尘未被带入至控制匣内时,覆尘组件的气囊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其内的清水未溢出,覆尘组件的导管首尾两端内的密封块的底侧外表面同导管的拐角内壁紧密贴合而堵住导管首尾两端的入口与出口;但当灰尘被带入至控制匣内后,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次转板发生逆时针转动而离开外壳的缺口时,次转板首先会对气囊进行挤压,在负压原理的作用下将气囊内的气体朝导管首端涌动,进而推移导管首端与尾端内的密封块发生转动而离开导管的拐角内壁,并使密封块与导管内壁之间产生缝隙,从而将清水沿此缝隙经导管导出至第二空腔内,如此以实现对落入第二空腔内的灰尘进行覆盖,便于除尘;
4.综上所述,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防尘组件、引尘组件和覆尘组件等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使控制匣内具备除尘功能,当转动转盘时,即便衔接杆将土壤中的灰尘带入至控制匣内,灰尘也不容易于其内长时间堆积,保证了转盘的正常转动和管道的正常开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匣与衔接杆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尘组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壳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次转轴与次转板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覆尘组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中:1-控制匣;
2-除尘组件;201-外壳;202-引尘组件;203-覆尘组件;
2021-主转轴;2022-主转板;2023-次转轴;2024-次转板;
2031-挡板;2032-气囊;2033-导管;
20331-转杆;20332-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埋地式蝶阀,包括
控制匣1,控制匣1的内壁内部位置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堆积其内灰尘的防尘组件3;
除尘组件2,防尘组件2包括有外壳201、可以将灰尘引入收集的引尘组件202和可以覆盖灰尘的覆尘组件203;
外壳201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于控制匣1的内壁内部位置;
外壳201的内部上至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引尘组件202;
外壳201的右外壁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覆尘组件203。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201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的字母R形状,外壳201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圆形的第一空腔和呈梯形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右端中上部位置于外壳201上开设有入口,第一空腔的右下端位置开设有缺口,外壳201的右端下部部分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倾斜的镜像数字7形状,外壳201的右端下部中端内部位置贯穿开设有凹槽,第一空腔的左端下部与第二空腔的顶端相互贯穿;
此处的外壳201及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的字母R形状,是为便于将经衔接杆102转动过程中导入的灰尘经外壳201的入口进入第一空腔内后,可通过引尘组件202导入至第二空腔内进行收集,并利用覆尘组件203对该灰尘进行覆盖,防止扬出。
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设置有防尘组件3,利用杠杆和负压原理,当转动转盘101时,衔接杆102将土壤中的灰尘带入至控制匣1内时,灰尘首先会经防尘组件3的外壳201的入口进入至外壳201内的第一空腔中,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压移防尘组件3的引尘组件202发生活动,并同时利用负压原理触发防尘组件3的覆尘组件203发生活动而将覆尘物料导出至外壳201内的第二空腔内,此时灰尘亦逐渐引至第二空腔内底端,覆尘物料对灰尘进行覆盖,防止其外扬,如此在多个防尘组件3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将堆积于控制匣1与衔接杆102之间的灰尘除去。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引尘组件202包括有主转轴2021、主转板2022、次转轴2023和次转板2024。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201的内部上端中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主转轴2021,主转轴2021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于第一空腔的中央位置;
主转轴2021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主转板2022,主转板2022的右端具有磁性,主转板2022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主转板2022的右端尾部在正常情况下置于靠近入口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
此处的主转板2022且右端具有磁性,是为便于利用杠杆原理在灰尘进入第一空腔内后,压移主转板2022发生顺时针转动,将灰尘导入第二空腔收集的同时,还可利用磁性原理推动次转板2024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201的右端尾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次转轴2023,次转轴2023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于第一空腔的右下端外部位置;
次转轴2023的左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次转板2024,次转板202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凹右凸的弧条形状,次转板2024与次转轴2023及外壳201共同形成一个在一个纵截面上呈闭合的字母R形状,次转板2024具有同主转板2022相同的磁性,次转板2024与次转轴2023在正常情况下填充满缺口,次转板2024的左端尾部在正常情况下被外壳201的右端下部尾端部分所限位卡住;
此处的次转板2024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左凹右凸的弧条形状,以及具有同主转板2022相同的磁性,是为便于在主转板2022右端收集灰尘发生顺时针转动时可推动次转板2024发生逆时针转动,以压移后续覆尘组件203释放覆尘物料。
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设置有引尘组件202,利用杠杆原理,在灰尘未被带入至控制匣1内时,引尘组件202的主转板2022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右端尾部置于靠近外壳201的入口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引尘组件202次转板2024与次转轴2023填充满外壳201的缺口,次转板2024的左端尾部处于被外壳201的右端下部尾端部分所限位卡住的状态;但当灰尘被带入至控制匣1内后,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灰尘进入外壳201内的第一空腔中时,灰尘首先会落至主转板2022的右端尾部进行堆积,从而逐渐增重主转板2022的右端重力,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主转板2022发生顺时针转动,而次转板2024又具有同主转板2022相同的磁性,故在主转板2022右端转动朝次转板2024靠近的过程中,利用磁性同性相斥会逐渐推移次转板2024发生逆时针转动而离开外壳201的缺口(以挤压覆尘组件203将覆尘物料释放至第二空腔内),进而主转板2022右侧与次转板2024内侧之间产生空隙,主转板2022右端先前堆积的灰尘会落至次转板2024内侧,主转板2022卸尘减重后又会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反向呈逆时针转动回位,此时次转板2024亦反向呈顺时针转动将其左侧的灰尘导入至第二空腔内,此过程为瞬间过程,从而将灰尘与覆尘物料堆积混合,如此来回反复引尘、卸尘和导料,以实现对灰尘的引入收集,便于除尘。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图6-7,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覆尘组件203包括有挡板2031、气囊2032、清水和导管2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201的右端位置呈上下垂直反向固定安装有挡板2031,挡板2031的右侧外表面同控制匣1的内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挡板2031的左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次转板2024的底侧外表面及外壳201的下端右侧外表面之间开设有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三角形状的第三空腔。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空腔嵌装有气囊2032;
气囊2032的内部位置预装有清水;
此处的气囊2032是为便于利用负压原理在次转板2024受到主转板2022对其的磁力推移过程中,次转板2024可与挡板2031及外壳201共同对气囊2032进行挤压,以将其内的清水经导管2033导出,便于覆尘。
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囊2032的底端左部位置于凹槽内贯穿固定安装有导管2033,导管2033的右端首部贯穿至气囊2032的底端左部位置,导管2033的左端尾部贯穿至第二空腔的右上端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管2033的内部首端和尾端拐角内壁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转杆20331;
转杆20331的底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密封块20332,密封块20332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倒字母T形状,密封块20332的底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导管2033的拐角内壁紧密贴合;
此处的密封块20332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倒字母T形状,是为便于在未进灰尘气囊2032未受挤压时,密封块20332保持密封导管2033首端两端出口的状态,防止清水外溢;而在进入灰尘使气囊2032受到挤压时,可以推动密封块20332在导管2033内壁上滑移,与导管2033之间产生缝隙,以将清水导出覆尘。
该种埋地式蝶阀,通过设置有覆尘组件203,利用负压原理,在灰尘未被带入至控制匣1内时,覆尘组件203的气囊2032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其内的清水未溢出,覆尘组件203的导管2033首尾两端内的密封块20332的底侧外表面同导管2033的拐角内壁紧密贴合而堵住导管2033首尾两端的入口与出口;但当灰尘被带入至控制匣1内后,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次转板2024发生逆时针转动而离开外壳201的缺口时,次转板2024首先会对气囊2032进行挤压,在负压原理的作用下将气囊2032内的气体朝导管2033首端涌动,进而推移导管2033首端与尾端内的密封块20332发生转动而离开导管2033的拐角内壁,并使密封块20332与导管2033内壁之间产生缝隙,从而将清水2032沿此缝隙经导管2033导出至第二空腔内,如此以实现对落入第二空腔内的灰尘进行覆盖,便于除尘。

Claims (10)

1.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匣(1),所述控制匣(1)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堆积其内灰尘的防尘组件(2);
除尘组件(2),所述防尘组件(2)包括有外壳(201)、可以将灰尘引入收集的引尘组件(202)和可以覆盖灰尘的覆尘组件(203);
所述外壳(201)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嵌装于所述控制匣(1)的内壁内部位置;
所述外壳(201)的内部上至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引尘组件(202);
所述外壳(201)的右外壁右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覆尘组件(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的字母R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尘组件(202)包括有:
主转轴(2021),所述外壳(201)的内部上端中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主转轴(2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尘组件(202)还包括有:
主转板(2022),所述主转板(2022)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主转板(2022)具有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尘组件(202)还包括有:
次转轴(2023),所述外壳(201)的右端尾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次转轴(20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尘组件(202)还包括有:
次转板(2024),所述次转板(202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凹右凸的弧条形状,所述次转板(2024)具有同主转板(2022)相同的磁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尘组件(203)包括有:
气囊(20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32)预装有清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尘组件(203)还包括有:
导管(2033),所述气囊(2032)安装有导管(20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埋地式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033)安装有密封块(20332),所述密封块(20332)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倒字母T形状。
CN202111032494.8A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埋地式蝶阀 Withdrawn CN113958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494.8A CN113958718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埋地式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494.8A CN113958718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埋地式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8718A true CN113958718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0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2494.8A Withdrawn CN113958718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埋地式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87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0846A (zh) * 2022-01-28 2022-05-06 中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14776028A (zh) * 2022-03-24 2022-07-22 何红蕾 一种bim房屋搭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0846A (zh) * 2022-01-28 2022-05-06 中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14776028A (zh) * 2022-03-24 2022-07-22 何红蕾 一种bim房屋搭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8718A (zh) 一种埋地式蝶阀
JP6754064B1 (ja) マンホールの雑物引き上げ装置
CN110258762A (zh) 一种道路下水道口防堵塞装置
CN214461001U (zh) 一种位于园林湖边道路用排水结构
CN113737991A (zh) 一种建筑内组合隔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58486A (zh) 一种河道闸口漂浮垃圾环保清理装置
CN112057925A (zh) 一种用于处理海绵城市污水的系统
CN113560392A (zh) 一种数控液压折弯机自动挠度补偿装置
CN111963073A (zh) 一种可转移废土且可碎石的钻井用钻杆装置
CN217856369U (zh) 一种石墨的粉碎设备
CN110496545A (zh) 一种化工液体材料泄露应急处理装置
CN107854894B (zh) 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CN214261085U (zh) 一种布袋除尘机
CN21371210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CN113334332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拆解旋转环保收油液工作台
CN112011928A (zh) 一种对纺织材料充分漂白的液相漂白设备
CN214253699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显示屏保护装置
CN21696575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节能环保型商品砼废料回收利用装置
CN215884086U (zh) 飞机燃油箱高效排水结构
CN213805570U (zh) 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设备
CN209034579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的防堵装置
CN213815498U (zh) 可伸缩悬浮式管道警示牌
CN113955163B (zh) 一种面粉填充设备
CN215948284U (zh) 一种地埋式水箱的防浮结构
CN21554849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拆解旋转环保收油液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