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3561A - 定位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3561A
CN113953561A CN202111302461.0A CN202111302461A CN113953561A CN 113953561 A CN113953561 A CN 113953561A CN 202111302461 A CN202111302461 A CN 202111302461A CN 113953561 A CN113953561 A CN 113953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haped block
clamping device
hand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24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明
陶园
史万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CRCC High Tech Equi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iweit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24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3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3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3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7/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mponent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定位夹紧装置,用于传动轴凸缘叉的法兰盘钻孔。该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底座、钻模板、定位块组件和锁紧机构。底座包括基座和竖立在基座上的一对支撑件,一对支撑件相对且间隔设置。钻模板盖合在一对支撑件上,嵌设有用于钻孔的钻套。一对支撑件、钻模板和基座共同围合成容纳空间。定位块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定位块组件包括与钻模板间隔设置的V型块。V型块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与支撑件连接。锁紧机构包括锁紧件和手柄。锁紧件支撑于V型块的底部,锁紧件可活动地与基座连接,手柄与锁紧件传动连接,以在操作手柄时带动锁紧件运动,向上推动V型块或使V型块下落,能够快速地完成对工件的定位夹紧和放松。

Description

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动轴加工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定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大型养路机械、石油机械等传动系统中均应用传动轴来传递扭矩。一个中型规模的传动轴生产厂家年生产传动轴总成10万根以上,每根传动轴总成需2件传动轴凸缘叉。传动轴总成的配件之一为凸缘叉,凸缘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法兰盘上钻孔,钻孔之前需要完成凸缘叉的装夹。传统的钻孔装夹方式是将凸缘叉放置在工装上,然后扣上钻模板,用扳手锁紧螺母,安装固定一个凸缘叉并钻孔往往需1分多钟时间,单件传动轴凸缘叉钻孔完成后又要用扳手松开螺母,取下钻模板,费时、费力。仅凸缘叉钻孔工序中的安装、拆缷就占用了生产工时的1/3以上,生产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定位夹紧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夹紧装置,用于传动轴凸缘叉的法兰盘钻孔,该定位夹紧装置包括:
底座,包括基座和竖立在所述基座上的一对支撑件,所述一对支撑件相对且间隔设置;
钻模板,盖合在所述一对支撑件上,所述钻模板上嵌设有用于钻孔的钻套,所述一对支撑件、所述钻模板和所述基座共同围合成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容纳空间;
定位块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包括与所述钻模板间隔设置的V型块,所述V型块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锁紧机构,包括锁紧件和手柄,所述锁紧件支撑于所述V型块的底部,所述锁紧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锁紧件传动连接,以在操作所述手柄时带动所述锁紧件运动从而向上推动所述V型块或使所述V型块下落。
可选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锁紧件包括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外周壁抵靠于所述V型块的底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偏心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间,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定位板,所述转轴与所述偏心轮周向锁止地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转轴的外露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手柄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偏心轮的外周壁上与所述V型块的底部的接触点处于最高位置,所述手柄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偏心轮的外周壁上与所述V型块的底部的接触点处于最低位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块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并且可锁止地设置于所述V型块的底部,所述偏心轮的外周壁抵靠于所述调节件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钉,所述V型块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螺纹孔,所述锁紧件的顶部抵靠在所述调节螺钉的螺帽上。
可选地,所述调节螺钉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偏心轮的转动轴线相交并垂直,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V型块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定位块组件还包括隔套组件,所述隔套组件包括两个隔套和一个导向轴,所述隔套、所述导向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V型块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V型块的面向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隔套,每个所述支撑件上均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轴穿设于所述V型块,并且所述导向轴外露于所述V型块的两端穿过所述隔套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隔套一端抵靠在所述V型块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件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支撑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导向槽,所述V型块与单个所述支撑件之间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多组所述隔套组件,所述隔套组件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地配合。
可选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卡簧和第二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卡设在所述转轴外露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端,并且抵靠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所述第二卡簧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所述转轴上,并且抵靠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转轴通过紧固件轴向锁止连接。
可选地,所述钻模板和每个所述支撑件之间通过定位销和螺钉连接。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将工件装夹到定位夹紧装置上时,仅需要通过容纳空间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将工件装夹到V型块的V型槽中,然后,操作手柄,带动锁紧件运动而向上推动V型块,从而将工件夹紧在V型块和钻模板之间。当工件的法兰盘完成钻孔后,再次操作手柄,使得锁紧件反向运动,解除对V型块顶紧,在重力的作用下,V型块下落,取下工件。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中的定位夹紧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地完成对工件的定位夹紧和放松,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的侧视透视图。
附图标记
100-定位夹紧装置;10-底座;11-支撑件;111-导向槽;12-基座;13-定位座;131-第一定位板;132-第二定位板;20-钻模板;21-钻套;30-定位块组件;31-V型块;32-调节件;33-隔套组件;331-隔套;332-导向轴;40-锁紧机构;41-锁紧件;42-手柄;421-连接套;422-握持部;43-转轴;44-偏心轮;45-紧固件;50-容纳空间;61-第一卡簧;62-第二卡簧;63-定位销;64-螺钉;2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用于传动轴凸缘叉上法兰盘钻孔的夹紧装置,定位夹紧效率较低,而且,由于定位不准确,导致凸缘叉的法兰盘钻孔后,法兰盘孔与叉子耳孔轴线角度超差。
为了保证对传动轴凸缘叉的定位准确并且提高定位夹紧效率,在本申请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100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100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100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紧装置100的侧视透视图,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定位夹紧装置100,用于传动轴凸缘叉的法兰盘钻孔工序。该定位夹紧装置100包括底座10、钻模板20、定位块组件30和锁紧机构40。底座10包括基座12和竖立在基座12上的一对支撑件11,一对支撑件11相对且间隔设置。钻模板20盖合在一对支撑件11上,钻模板20上嵌设有用于钻孔的钻套21,一对支撑件11、钻模板20和基座12共同围合成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容纳空间50。定位块组件30设置于容纳空间50内,定位块组件30包括与钻模板20间隔设置的V型块31。V型块31上开设有用于装夹传动轴凸缘叉V型槽。V型块31随导向轴32沿支撑件11的导向槽111上下方向可移动。锁紧机构40包括锁紧件41和手柄42。锁紧件41支撑于V型块31的底部,锁紧件41可活动地与基座12连接,手柄42与锁紧件41传动连接,以在操作手柄42时带动锁紧件41运动从而向上推动V型块31或使V型块31下落。“前后方向”与V型块31上的V型槽的延伸方向相同。V型块31可快速地实现对具有外圆周形状的工件200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定位夹紧装置100不仅能够用于定位夹紧传动轴凸缘叉,还能够被应用于其他需要定位夹紧的工件200,只要该工作能够与V型块31配合实现定位即可,钻模板20可根据实际钻孔的需要进行更换。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将工件200(如传动轴凸缘叉)装夹到定位夹紧装置100上时,仅需要通过容纳空间50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将工件200装夹到V型块31的V型槽中,然后,操作手柄42,带动锁紧件41运动而向上推动V型块31,从而将工件200夹紧在V型块31和钻模板20之间。当工件200的法兰盘完成钻孔后,再次操作手柄42,使得锁紧件41反向运动,解除对V型块31顶紧,在重力的作用下,V型块31下落,取下工件200。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中的定位夹紧装置100能够方便快速地完成对工件200的定位夹紧和放松,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件20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0上开设有能够将底座10固定到钻床等机床工作台上,机床工作台上带有T型槽,校正夹具后用T型螺栓固定夹具。
在本申请中对于锁紧件41如何运动以向上推动V型块31不作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紧机构40还包括转轴43。锁紧件41包括偏心轮44,偏心轮44的外周壁抵靠于V型块31的底部。基座12上设置有定位座13,定位座13位于一对支撑件11之间。定位座13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之间的中间槽用于安装偏心轮。偏心轮44位于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之间。转轴43依次穿过支撑件11、第一定位板131、偏心轮44和第二定位板132。转轴43与偏心轮44周向锁止地连接,可选地,转轴43和偏心轮44之间设置有平键,紧固件45穿设于偏心轮44与转轴43连接(如图1所示),从而将偏心轮44和转轴43在轴向和周向上均锁止。手柄42与转轴43的外露于支撑件11的一端连接。
当需要夹紧工件200时,扳动手柄42,通过转轴43带动偏心轮44转动,使偏心轮44的距离圆心较远的外周壁抵顶于V型块31的底部,从而将V型块31向上推动进而夹紧工件200。当需要释放工件200时,向相反的方向扳动手柄42,偏心轮44反向转动,偏心轮44的距离圆心较近的外周壁靠近V型块31的底部,使V型块31下落,解除对工件200的夹紧,从而实现对工件200的快速地定位夹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锁紧件41还可为凸轮,转轴43转动时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的最高点抵顶于V型块31的调节件32上时,将工件200夹紧。或者,锁紧件41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10,操作手柄42时,锁紧件41向上运动,夹紧工作。
在本申请中对于具体向哪个方向扳动手柄42不作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手柄42处于水平状态时,偏心轮44的外周壁上与V型块31的底部的接触点处于最高位置,如图1所示,手柄42处于竖立状态时,偏心轮44的外周壁上与V型块31的底部的接触点处于最低位置。可选地,手柄42具有较长的长度,手柄42的长度大于等于底座10的高度。手柄42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握持部422和连接套421。手柄42通过连接套421与转轴43连接,连接套421和转轴43之间设置有定位键,并通过垫圈和螺母锁紧。手柄42端部的握持部422凸出于手柄42杆设置,握持部422大致呈球状,握持部422的直径大于手柄42杆的直径。
装夹工件200时,手柄42处于竖立状态,装夹完成后,向下以90°扳动手柄42,使手柄42处于水平状态,从而将工件200夹紧;需要释放工件200时,仅需向上以90°扳动手柄42即可,装夹、释放工件200方便又快速,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夹紧工件200时,手柄42处于水平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柄42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可通过手柄42自身的重力对偏心轮44施加保持力,使偏心轮44在受到冲击不容易发生转动,保持对V型块31顶紧。
为了使该定位夹紧装置100能够适用于具有不同高度的工件200,如图1-4所示,定位块组件30还包括调节件32。调节件32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并且可锁止地设置于V型块31的底部,以调节偏心轮44的外周壁与V型块31底部的最小距离。偏心轮44的外周壁抵靠于调节件32的底部。
通过设置调节件32来调节偏心轮44的最高点与V型块31之间的间隙,当工件200的高度较低时,扳动手柄42使偏心轮44的最高点抵顶于V型块31的底部,然后再调整伸长调节件32,使偏心轮44能够通过调节件32将V型块31抵紧。同一批工件200高度相同,因此,仅需在加工第一个工件200时调节调节件32即可,后续的工件200无需调节调节件32,扳动手柄42即可夹紧。同理,当工件200的高度较大时,仅需向上缩回调节件32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调节件32为调节螺钉,V型块3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钉穿设于螺纹孔。锁紧件41的顶部抵靠在调节螺钉的螺帽上。通过转动调节螺钉就能够方便地调节V型块31与偏心轮44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V型能够夹紧具有不同高度的工件20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件32还可为与V型块31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的T型轴杆件,轴杆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轴杆部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调节部,轴杆部上设置有外螺纹,调整后可用螺母锁死,防止螺杆转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调节螺钉设置在在偏心轮44的最高点处。
为了使V型块31在顶紧工件200时不容易发生歪斜,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调节螺钉、钻模板20的中心轴线与偏心轮44的转动轴线(即转轴43的中心轴线)相交并垂直,螺纹孔位于V型块31的中部,调节螺钉作用于V型块31的中部,从而使偏心轮44在向上顶调节螺钉时,偏心轮44沿调节螺钉的中心轴线施加作用力,并且调节螺钉作用在V型块31的中部,因此,不容易在抵顶V型块31使V型块31发生歪斜,而且,也便于工件与钻模板20对正。
在实际工作时,左手持工件从V型块31一端推进工件后,右手操纵手柄向下,目测工件凸台对准钻模板20的中心孔定位后,偏心轮44施加的力在中心,V型块31会随导杆、工件的自由状态使零件定位端面与钻模板端面自由实现稳合并夹紧,零件不会产生歪斜。
为了保证V型块31沿转轴43的轴线方向上与钻模板20对正(左右方向上对中),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定位块组件30还包括隔套组件33,隔套组件33包括两个隔套331和一个导向轴332。隔套331、导向轴332的延伸方向与V型块31的移动方向垂直。V型块31的面向支撑件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隔套组件33。每个支撑件11上均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1,一对支撑件11上相互对应的导向槽111同轴设置。V型块31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导向轴332穿设于该通孔。并且导向轴332外露于V型块的两端穿过隔套331分别与两侧的导向槽111滑动配合。隔套331套设于导向轴332,并且隔套331一端抵靠在V型块31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撑件11上,以保证V型块31的V型槽中心线在两支撑件11中间对称并与钻模板20中心轴线相交。贯穿V型块31的导向轴332有助于保证V型块31两侧的导向轴332同步运动。
通过导向槽111和导向轴332的配合,对V型块31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使得V型块31在移动时不容易发生歪斜。而且,由于V型块31的两侧与支撑件11之间均支撑有隔套331,能够防止V型块31在沿导向槽111上下移动时发生侧移,因此能够保证V型块31始终处于两个支撑件11之间的中间位置,始终与钻模板20对正,进而保证在通过钻模板20钻孔时,保证钻孔精度,解决“法兰盘孔与叉子耳孔轴线角度超差”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对于设置的导向槽111的数量不作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支撑件11上均开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向槽111。V型块31与单个支撑件11之间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多组隔套组件33。隔套组件33与导向槽111一一对应地配合。设置多组导向槽111和导向轴332,V型块31在上下移动时多组导向轴332同时进行导向,有助于使保持水平状态,不容易在前后方向上发生歪斜。
可选地,V型块31侧面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导向轴332的通孔,孔距与导向槽111间距相等,装配时将支撑件11的导向槽111的一侧平放,在支撑件11内依次放入隔套331、V型块31、隔套331,再从上方插入导向轴332通过导向槽111、隔套331、V型块31、隔套331、导向槽111,使导向轴332端面与导向槽111外侧面平齐,V型块31通孔下方设有螺孔,然后在V型块31底部螺孔上拧上沉头螺钉锁紧导向轴332,从而将V型块31与导向轴332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锁紧机构40还包括第一卡簧61和第二卡簧62。第一卡簧61卡设在转轴43外露于第二定位板132的一端,并且抵靠于第二定位板132上。第二卡簧62卡设在第一定位板131和支撑件11之间的转轴43上,并且抵靠于第一定位板131上,偏心轮44与转轴43通过紧固件45轴向锁止连接,从而通过第一卡簧61和第二卡簧62将转轴43的一端卡持在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之间,两个卡簧内侧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定位板131外侧和第二定位板132外侧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对转轴43实现轴向定位,转轴43不会发生沿轴向方向上的移动,进而使偏心轮44也不会发生轴向方向的移动,保证偏心轮44与V型块31对正。
为了保证钻模板20定位准确,钻模板20和每个支撑件11之间通过定位销63和螺钉64连接,从而保证定位准确,连接牢固。钻模板20上的定位销63和钻套21均经过淬火处理并且具有高硬度,长期使用磨损后可更换,维修成本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指的是在前副车架安装于车辆状态下的“上、下、左、右”,与车辆正常行驶时的“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夹紧装置,用于传动轴凸缘叉的法兰盘钻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包括基座(12)和竖立在所述基座(12)上的一对支撑件(11),所述一对支撑件(11)相对且间隔设置;
钻模板(20),盖合在所述一对支撑件(11)上,所述钻模板(20)上嵌设有用于钻孔的钻套(21),所述一对支撑件(11)、所述钻模板(20)和所述基座(12)共同围合成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容纳空间(50);
定位块组件(3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50)内,包括与所述钻模板(20)间隔设置的V型块(31),所述V型块(31)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
锁紧机构(40),包括锁紧件(41)和手柄(42),所述锁紧件(41)支撑于所述V型块(31)的底部,所述锁紧件(41)可活动地与所述基座(12)连接,所述手柄(42)与所述锁紧件(41)传动连接,以在操作所述手柄(42)时带动所述锁紧件(41)运动从而向上推动所述V型块(31)或使所述V型块(31)下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40)还包括转轴(43),所述锁紧件(41)包括偏心轮(44),所述偏心轮(44)的外周壁抵靠于所述V型块(31)的底部,所述基座(12)上设置有定位座(13),所述定位座(13)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所述偏心轮(4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31)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32)之间,所述转轴(43)依次穿过所述支撑件(11)、所述第一定位板(131)、所述偏心轮(44)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32),所述转轴(43)与所述偏心轮(44)周向锁止地连接,所述手柄(42)与所述转轴(43)的外露于所述支撑件(11)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2)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偏心轮(44)的外周壁上与所述V型块(31)的底部的接触点处于最高位置,所述手柄(42)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偏心轮(44)的外周壁上与所述V型块(31)的底部的接触点处于最低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组件(30)还包括调节件(32),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并且可锁止地设置于所述V型块(31)的底部,所述偏心轮(44)的外周壁抵靠于所述调节件(3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2)为调节螺钉,所述V型块(3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螺纹孔,所述锁紧件(41)的顶部抵靠在所述调节螺钉的螺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所述钻模板(2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偏心轮(44)的转动轴线相交并垂直,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V型块(31)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组件(30)还包括隔套组件(33),所述隔套组件(33)包括两个隔套(331)和一个导向轴(332),所述隔套(331)、所述导向轴(3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V型块(31)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V型块(31)的面向所述支撑件(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隔套(331),每个所述支撑件(11)上均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1),所述导向轴(332)穿设于所述V型块(31),并且所述导向轴(332)外露于所述V型块的两端穿过所述隔套(331)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导向槽(111)滑动配合,所述隔套(331)一端抵靠在所述V型块(31)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件(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11)上均开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导向槽(111),所述V型块(31)与单个所述支撑件(11)之间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多组所述隔套组件(33),所述隔套组件(33)与所述导向槽(111)一一对应地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40)还包括第一卡簧(61)和第二卡簧(62),所述第一卡簧(61)卡设在所述转轴(43)外露于所述第二定位板(132)的一端,并且抵靠于所述第二定位板(132)上,所述第二卡簧(62)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板(131)和所述支撑件(11)之间的所述转轴(43)上,并且抵靠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31)上,所述偏心轮(44)与所述转轴(43)通过紧固件(45)轴向锁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模板(20)和每个所述支撑件(11)之间通过定位销(63)和螺钉(64)连接。
CN202111302461.0A 2021-11-04 2021-11-04 定位夹紧装置 Pending CN113953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461.0A CN113953561A (zh) 2021-11-04 2021-11-04 定位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461.0A CN113953561A (zh) 2021-11-04 2021-11-04 定位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3561A true CN113953561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2461.0A Pending CN113953561A (zh) 2021-11-04 2021-11-04 定位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35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3386A (zh) * 2022-05-26 2022-08-02 青岛核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刨焊口夹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6491A (en) * 1968-04-30 1972-06-01 Ajax Of Coventry Ltd Work holding fixture
EP0037712A2 (en) * 1980-04-02 1981-10-14 Peter Charles Buyskes Abrahams Machining jig
CN203062624U (zh) * 2012-12-14 2013-07-17 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v型块配合夹具
CN204353820U (zh) * 2014-12-20 2015-05-27 重庆市西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皮带轮固定轴钻孔用工装
CN204673465U (zh) * 2015-04-30 2015-09-30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转向器阀套磨销夹具
CN105108207A (zh) * 2015-07-02 2015-12-02 重庆杭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金具法兰工装夹具
CN212330755U (zh) * 2019-07-02 2021-01-12 合肥诺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工件用小型夹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6491A (en) * 1968-04-30 1972-06-01 Ajax Of Coventry Ltd Work holding fixture
EP0037712A2 (en) * 1980-04-02 1981-10-14 Peter Charles Buyskes Abrahams Machining jig
CN203062624U (zh) * 2012-12-14 2013-07-17 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v型块配合夹具
CN204353820U (zh) * 2014-12-20 2015-05-27 重庆市西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皮带轮固定轴钻孔用工装
CN204673465U (zh) * 2015-04-30 2015-09-30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转向器阀套磨销夹具
CN105108207A (zh) * 2015-07-02 2015-12-02 重庆杭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金具法兰工装夹具
CN212330755U (zh) * 2019-07-02 2021-01-12 合肥诺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工件用小型夹紧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振选,王媛媛: "汽车中、高级维修技术丛书 第1册 汽车发动机一机体两机构结构与维修",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3386A (zh) * 2022-05-26 2022-08-02 青岛核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刨焊口夹具
CN114833386B (zh) * 2022-05-26 2024-03-15 青岛核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刨焊口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6744B (zh) 钻床
CN1206645A (zh) 换刀装置及用于机床的方法
CN113953561A (zh) 定位夹紧装置
US592812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tools in a machine tool with locking grippers
CN104191279A (zh) 系列大型高速辊筒油墨槽孔铣钻夹具
KR102073585B1 (ko) 토크핸들 조립을 위한 지그 및 토크핸들 조립장치
CN201091929Y (zh) 钻床
CN109531234B (zh) 转盘式机械加工设备
KR940002677B1 (ko) 공작기계에 있어어서의 공구장착기구
CN210147578U (zh) 一种重型十字轴自动定位旋转夹具
US7044844B2 (en) Shaping pulley assembly for belt notching machine
GB2025805A (en) A Toolholder Storage Magazine for Machine Tools
CN112894710A (zh) 一种紧配安装压入装置
CN219900346U (zh) 一种半轴毛坯立式钻孔装置
CN220278964U (zh) 一种锚垫板定位工装
CN111618642A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220188208U (zh) 一种钢筋正反弯曲试验用夹具
US20020078584A1 (en) Centering device for a saw blade
CN220481101U (zh) 一种气动回转分度机构
CN209793244U (zh) 转盘式机械加工设备
CN215617374U (zh) 一种可水平摆动的磨床底座
CN212341054U (zh) 自转式夹具
CN111999322A (zh) 一种自转式夹具
CN220093821U (zh) 一种驱动轴钻铣夹具
CN216970420U (zh) 一种电机输出轴放置工装及电机输出轴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