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1264B -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1264B
CN113951264B CN202111422582.9A CN202111422582A CN113951264B CN 113951264 B CN113951264 B CN 113951264B CN 202111422582 A CN202111422582 A CN 202111422582A CN 113951264 B CN113951264 B CN 113951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ba
herbicide
triclopyr
carfentrazone
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25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1264A (zh
Inventor
徐小燕
张卓亚
许仙波
章振
吴靖涛
郭世俭
张宁
穆海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RUDONG)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RUDONG)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RUDONG)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RUDONG)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25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1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1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1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1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1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组成,其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比为0.01‑100:1。除草组合物虽然其活性成分仅有2种,但是其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优异,持效期长且作物安全性风险小。

Description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农药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耗费的时间和财力也日益增加,合理混用现有农药产品以保证效果已成为当前的不二选择。合理混用是发挥农药经济效益、确保农业丰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农药混剂在农药加工和应用方面占重要地位。人们对农药的合理混用及混剂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在发达国家除草剂应用占农药最大比重,随着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粗放式耕作栽培管理的发展,除草剂使用面积不断扩大,使用技术和要求日益提高。除草剂混用越来越广泛,混用可以取长补短、降低用量、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降低在作物与土壤中的残留,增强对耕作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混用对抗性杂草管理也有重要作用。但是现有多数除草剂含有三元及其以上的活性成分,从社会提倡农药减量应用大背景下,在解决相同杂草问题时,减少一种农药成分应用,从经济性和环保性来看更有优势和前景。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草组合物虽然其活性成分仅有2种,但是其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优异,持效期长且副作用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组成,其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比为0.01-100: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比为0.01-50:1,优选为3-45:1,更优选为3.6-43.2: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包括三氯吡氧乙酸的盐和/或三氯吡氧乙酸的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草剂,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之和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0.1-99%,优选为20-4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草剂还包括助剂;
优选地,所述助剂的质量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1-99.9%,优选为50-80%;
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有机溶剂、防冻剂、消泡剂、水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草剂的剂型包括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草方法,包括:将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或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用于耕地或非耕地防除杂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杂草包括阔叶杂草或莎草;
优选地,所述阔叶杂草包括:婆婆纳、猪殃殃、繁缕、大巢菜、播娘蒿、荠菜、陌上菜、耳叶水苋、丁香蓼、铁苋菜、地锦、苎麻、母草、蒲公英、乌蔹莓、黄鹌菜、石胡荽、空心莲子草、一年蓬、葎草、田旋花、骆驼刺、刺儿菜、苦豆子、花花柴和苦苣菜;
所述莎草包括:碎米莎草、扁杆荆三棱、水蜈蚣和香附子;
优选地,施加所述除草组合物或所述除草剂的方式包括:全田茎叶喷雾、定向喷雾、定向涂抹、飞机施药和机械喷施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施加所述除草组合物或所述除草剂的时间包括杂草的3-6叶期或生长旺盛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耕地包括种植禾本科作物或锦葵科作物的耕地;
优选地,所述耕地包括水稻田、小麦田和棉花田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非耕地包括草坪、道路、铁路、荒地、森林、灌木。
所述灌木包括:刺槐、乌桕、胡枝子、忍冬、紫穗槐、平榛、酸枣树、盐肤木、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仅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两种成分组成,但是该除草组合物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应用范围广泛。同时,能降低唑草酮单剂固有的潜在药斑风险,缓解唑草酮对禾本科作物小麦、水稻的药害,对禾本科作物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提供的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单剂及二者配比为216:30混用时,对婆婆纳的除草活性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实验例提供的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质量比为432:60及唑草酮单剂对水稻叶片药斑对比图;
图3为本发明实验例提供的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质量比为216:30以及对照组对小麦安全性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组成,其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比为0.01-100:1。优选为0.01-50:1,更优选为3-45:1,最优选为3.6-43.2: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分虽然仅包括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两种成分,但是该除草组合物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应用范围广泛。同时,能降低唑草酮单剂固有的潜在药斑风险,缓解唑草酮对禾本科作物小麦、水稻的药害,对禾本科作物安全性高。且上述成分形成的除草组合物在开发成乳油制剂的除草剂时,能够降低唑草酮与乳油制剂混用对作物的危害,提升除草剂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三氯吡氧乙酸包括三氯吡氧乙酸的盐和/或三氯吡氧乙酸的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剂,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中,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之和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0.1-99%,优选为20-45%。
进一步地,除草剂还包括助剂;其中,所述助剂的质量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1-99.9%,优选为50-80%;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有机溶剂、防冻剂、消泡剂、水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除草剂的剂型包括固体制剂(例如颗粒剂等)或液体制剂(例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乳油等)。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草方法,包括:利用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或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用于耕地或非耕地去除杂草。其中,杂草包括阔叶杂草或莎草;例如,所述阔叶杂草包括:婆婆纳、猪殃殃、繁缕、大巢菜、播娘蒿、荠菜、陌上菜、耳叶水苋、丁香蓼、铁苋菜、地锦、苎麻、母草、蒲公英、乌蔹莓、黄鹌菜、石胡荽、空心莲子草、一年蓬、葎草、田旋花、骆驼刺、刺儿菜、苦豆子、花花柴和苦苣菜等阔叶杂草;所述莎草包括:碎米莎草、扁杆荆三棱、水蜈蚣和香附子等莎草;该杂草可以是耕地(例如种植禾本科作物或锦葵科作物的耕地,例如水稻田、小麦田、棉花田中的任意一种)内的杂草,也可以是非耕地内(例如,草坪、道路、铁路、森林、灌木)的杂草;所述灌木包括:刺槐、乌桕、胡枝子、忍冬、紫穗槐、平榛、酸枣树、盐肤木、樟等。
施加上述除草组合物或所述除草剂的时间包括杂草的3-6叶期或生长旺盛期。使用方式包括:全田茎叶喷雾、定向喷雾、定向涂抹、飞机施药和机械喷施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施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除草组合物或者除草剂时,可以分别施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有效成分,也可以同时施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剂——246g/L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EW水乳剂,其成分如下表所示:
按上述配方称取有效成分、乳化剂、溶剂油混合均匀,然后将防冻剂、增稠剂、防腐剂、水混合均匀,使用高速乳化机将两个混合物高速搅拌分散均匀,取样检测平均粒径3微米以下即得246g/L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EW水乳剂。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剂——320g/L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EC乳油,其成分如下表所示:
按上述配方称取有效成分、乳化剂、溶剂等,混合均匀,搅拌溶解至均一透明液体即得320g/L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EC乳油。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剂——44.7%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WP可湿性粉剂,其成分如下表所示:
组分 组成% 备注
唑草酮 1.5 有效成分
三氯吡氧乙酸 43.2 有效成分
DF 95十二烷基硫酸钠 2 润湿剂,购自斯特潘
Morwet EFW烷基萘磺酸盐 4 润湿剂,购自诺力昂
Borresperse CA木质素磺酸钙 6 分散剂,购自诺力昂
白炭黑 10 填料
高岭土 补足100 填料
按上述配方称取有效成分、填料、润湿剂、分散剂等,混合均匀,然后经气流粉碎系统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微米以下即得44.7%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WP可湿性粉剂。
室内生物活性测试
1.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及测定标准
为了解除草组合物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类型,申请人对组合物进行了室内试验。
参照农业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5.4-2006》除草剂第4部分:活性测定试验茎叶喷雾法。
试验药剂:99%三氯吡氧乙酸原药,市售,由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95%唑草酮原药,市售,由泸州东方农化有限公司生产;40%唑草酮WDG,市售(商品名:奔强),由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2%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EC,市售,由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药液配制:准确称一定质量除草剂原药,用DMF(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加入含有0.1%吐温80乳化剂的清水,搅拌均匀,配置成一定浓度溶液备用;制剂直接称量,用水稀释后处理。
试验方法:采用温室盆栽处理法,在塑料盆内装定量土,将供试靶标杂草种子5~10粒撒播于土表,覆细土0.5~1cm后置于温室内培养,待杂草长致3-4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以不含药处理为对照。处理后置于温室中培养,定期观察靶标杂草的生长情况,处理后30天目测综合除草活性。
评价方法:组合物联合作用类型采用Gowing法评价,Gowing法是1960年提出的一种除草剂混用联合作用类型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先测定单剂及混剂对靶标杂草的防效,通过单剂的实测防效计算出混剂的理论防效,再将其与混剂的实测防效相比来评价联合作用类型。
Gowing法混配效应计算公式为:E0=X+Y–XY/100,式中,X表示用量为P时除草剂A的杂草防效;Y表示用量为Q时除草剂B的杂草防效;E0表示除草剂用量为(P+Q)时除草剂(A+B)的理论防效。按Gowing法,当E-E0>10%时,说明混配除草剂产生增效作用;当E-E0<-10%时,说明混配除草剂产生拮抗作用;当E-E0值介于±10%时,说明混配除草剂产生相加作用,公式中E表示各处理的实测防效%。
除草活性目测法评价标准:目测除草活性以植物受害症状(抑制、畸形、黄化、白化)表现程度目测药剂的除草活性,0表示没有除草效果,100%表示完全杀死杂草,目测法评价标准见表1。
表1除草活性目测法评价标准
部分试验用鲜重抑制率评价除草活性或安全性,计算公式如下:
2.组合物联合作用评价
试验靶标:婆婆纳(Veronica didyma),杂草种子由麦田田间采集,种子室内保存。
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不同配比混剂对麦田主要阔叶杂草婆婆纳的除草活性及联合作用评价结果如下。
表2组合物不同配比对婆婆纳的除草活性及联合作用评价结果
结果参见表2和图1,图1为三氯吡氧乙酸216gai/ha和唑草酮30gai/ha单一组分及二者分别配比为216:30混用时,对婆婆纳的除草活性对比图。根据表2可知,混剂的杂草防效均高于两个单剂,除草活性有所提高。组合物联合作用评价结果显示,除草剂组合物多数配比对供试杂草的实测防效(E)大于理论防效(E0),且E-E0值大于10%,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增效作用,少数配比为相加作用,没有出现拮抗作用。
3.除草活性和杀草谱评价试验
为了解该组合物对杂草的除草活性特点及杀草谱,申请人对组合物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试验靶标:婆婆纳(Veronica didyma)、猪殃殃(Galium aparine)、繁缕(Stellaria media)、大巢菜(Vicia gigantea)、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杂草种子由麦田田间采集,种子室内保存。
表3组合物不同时间对各杂草除草活性评价试验结果(抑制率%)
根据表3可知,唑草酮单剂对婆婆纳、猪殃殃和播娘蒿活性较高,对繁缕、大巢菜和荠菜活性较差;三氯乙氧乙酸单剂对婆婆纳活性较差,对猪殃殃、繁缕、大巢菜、播娘蒿和荠菜活性较好;而组合物对供试6种杂草均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可见,三氯乙氧乙酸与唑草酮的组合物杀草谱互补,扩大杀草谱作用显著。
从药后5、15和30天的除草活性对比结果来看,唑草酮单剂药后5天即对敏感杂草表现出较好的活性,15天防效开始回落,30天杂草防效明显下降。唑草酮属触杀性除草剂,表现出很好的速效性,但用药后杂草易返青,持效性较差。三氯吡氧乙酸单剂药后5天几乎没有明显除草活性,药后15天活性上升,药后30天对敏感杂草表现出较好的活性。三氯吡氧乙酸属内吸性除草剂,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好。两者的组合物对6种供试杂草药后不同时间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混剂的活性明显优于单剂处理,兼顾速效性和持效性,优势互补。
4.作物安全性评价试验
为了解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混剂对作物安全性的影响,申请人对组合物进行了室内安全性测定试验。
试验靶标: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从种子公司购买,公司种子库室内低温保存。
表4组合物对小麦和水稻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抑制率%)
备注:不同字母a、b、c、d表示方差分析的差异显著(P=0.05),下同。
结果参见上述表4和图2,图2为组合物(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质量比为432:60)及唑草酮单剂对水稻叶片药斑对比图。根据表4可知,唑草酮单剂处理后对小麦和水稻叶片均出现一定灼伤斑,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用药前期药害较重。三氯吡氧乙酸单剂处理后对水稻和小麦的安全性相对更好,仅高剂量出现叶片略有卷曲、株高略有抑制。而混剂处理植株叶片药斑不明显,与唑草酮单剂相比药斑更小或更少,唑草酮60g a.i./ha单剂处理下药后5天和15天对小麦的抑制率为20.7%、10.0%,而该剂量下混配处理的抑制率仅为10.0%、5.0%;唑草酮60g a.i./ha单剂处理下药后5天和15天对水稻的抑制率为21.5%、12.5%,而该剂量下混剂的抑制率仅为15.0%、10.0%;混剂的安全性显著优于唑草酮单剂处理。可见,混配处理能改善唑草酮单剂处理初期对作物的药斑问题,安全性有所提高。
田间试验
为了明确混剂田间应用效果,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了组合物混剂在小麦田、水稻田、草坪、棉花田和林地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药剂:
实施例1:246g/L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EW;
实施例2:320g/L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EC;
实施例3:44.7%唑草酮·三氯吡氧乙酸WP;
对照药剂:
40%唑草酮WDG,市售(商品名:奔强),由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32%三氯吡氧乙酸三乙胺盐水剂,市售,由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62%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EC,市售,由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50g/L双氟磺草胺SC,市售,由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20%双氟·氟氯酯WG,市售(商品名:锐超麦),由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42%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EC,市售(商品名:格阔),由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70.5%2甲·唑草酮WG,市售(商品名:格阔),由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5%唑啉草酯EC,市售(商品名:爱秀),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市售(商品名:刀光剑影),由侨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
药液配制:制剂直接称量,用水稀释后处理。
1.小麦田间试验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41-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麦类作物地杂草》实施。试验时间为2021年3月~5月,试验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小麦品种为扬麦20号。试验地杂草以繁缕(Stellariamed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为主。试验于小麦4-5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液量(兑水)17L/亩,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3×8=24m2
表5组合物对小麦田杂草防除田间试验结果—安全性(抑制率%)
表6组合物对小麦田杂草防除田间试验结果—杂草防效(抑制率%)
结果参见表5和表6和图3,图3为组合物(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质量比为216:30)及三者对照组(1组:唑草酮单剂、2组:空白对照和3组:唑草酮与唑啉草酯的质量比为30:60)对小麦安全性对比图。根据图3和表6可知,唑草酮单剂处理前期对小麦有一些药斑,唑草酮与唑啉草酯混剂处理后药斑明显加重,而唑草酮与三氯吡氧乙酸混剂处理对小麦安全性良好,混剂处理减轻了唑草酮单剂对小麦叶片的药害。杂草防效结果显示,唑草酮与三氯吡氧乙酸混剂对麦田杂草酸模叶蓼、荠菜、繁缕杂草防效较高,显著高于各自单剂处理,也略高于常规对照处理20%双氟·氟氯酯WG,与三元桶混处理62%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EC+50g/L双氟磺草胺SC+40%唑草酮WDG防效基本相当。可见,该组合物对小麦安全性好,杂草防效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水稻田间试验
试验安排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水稻品种为软香玉2号,6月9日人工撒播播种。试验田地势平坦,灌溉排水设施齐全,田间管理水平一致,肥力均匀中等,土壤为沙壤土,pH偏中性。试验田主要杂草为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均匀发生,采用喷杆式喷雾器均匀茎叶喷雾处理,兑水量17L/亩。
表7组合物对水稻安全性及稻田杂草防除田间试验结果(抑制率%)
根据表7可知,唑草酮与三氯吡氧混剂对水稻安全性好,安全性略高于对照药剂70.5%2甲·唑草酮WG;对水田杂草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耳叶水苋(Ammannia auriculata)、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碎米莎草(Cyperusiria L.)杂草防效较高,防效略高于水田常规对照处理42%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可见,该组合物对水稻安全性好,杂草防效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草坪应用
试验安排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工业园区草坪,草坪种类为狗牙根,草坪管理水平一致,肥力均匀中等。试验区域主要杂草为阔叶杂草,发生较重,均匀分布,采用喷杆式喷雾器均匀茎叶喷雾处理,兑水量17L/亩。
表8组合物对草坪杂草防除田间试验结果—安全性(抑制率%)
表9组合物对草坪杂草防除田间试验结果——杂草防效(抑制率%)
根据表8和表9可知,草坪除草试验结果显示,唑草酮与三氯吡氧乙酸混剂对草坪安全性好,对草坪杂草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地锦(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苎麻(Boehmeria nivea)、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aun&Asch.)、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杂草防效较高。
4.棉花试验
试验安排在新疆乌苏市西湖镇夹坝村,选择扁杆荆三棱(Bolboschoenusplaniculmis)、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刺儿菜(Cirsium arvense var.integrifolium)、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Pall.)Less.)、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等发生严重田块,于棉花田杂草5-6叶期或生长旺盛期定向涂抹处理。称取不同制剂用量,加水定容至500mL,药液搅拌均匀后,用毛刷等工具粘药液均匀涂抹到杂草茎叶部位,确保杂草受药均匀,或定向喷雾处理,并避免药液接触棉花。每个点处理10株杂草,每处理4个点重复。
表10组合物对棉田杂草涂抹试验结果(抑制率%)
备注:制剂用量兑水定容至500mL后,拌匀涂抹或定向喷雾至杂草地上组织
根据表10可知,唑草酮与三氯吡氧乙酸混剂对棉田恶性杂草扁杆荆三棱、田旋花、骆驼刺、刺儿菜、苦豆子、花花柴、苦苣菜杂草防效高,速效性好,杂草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草甘膦。
5.林地应用
试验安排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毛竹园,主要杂草为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Pers.)、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等,主要灌木为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 L.)和乌桕(Triadica sebifera(L.)Small)等,杂草或灌木分布均匀,管理水平一致,肥力均匀中等。采用电动喷雾器均匀茎叶喷雾处理,兑水量50L/亩。
表11组合物林地除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安全性(抑制率%)
表12组合物林地除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防效(抑制率%)
根据表11和表12可知,林地除草试验结果显示,唑草酮与三氯吡氧乙酸混剂对毛竹安全性好,对阔叶杂草一年蓬、葎草和灌木刺槐和乌桕防效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唑草酮组成,其中,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比为3-4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比为3.6-4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包括三氯吡氧乙酸的盐和/或三氯吡氧乙酸的酯。
4.一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之和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0.1-9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氯吡氧乙酸和所述唑草酮的质量之和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20-4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还包括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的质量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1-99.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的质量占所述除草剂质量的50-8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有机溶剂、防冻剂、消泡剂、水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剂型包括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12.一种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11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用于耕地或非耕地防除杂草;所述杂草包括阔叶杂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阔叶杂草包括:婆婆纳、猪殃殃、繁缕、大巢菜、播娘蒿、荠菜、陌上菜、耳叶水苋、丁香蓼、铁苋菜、地锦、苎麻、母草、蒲公英、乌蔹莓、黄鹌菜、石胡荽、空心莲子草、一年蓬、葎草、田旋花、骆驼刺、刺儿菜、苦豆子、花花柴和苦苣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所述除草组合物或所述除草剂的方式包括:全田茎叶喷雾、定向喷雾、定向涂抹、飞机施药和机械喷施中的任意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所述除草组合物或所述除草剂的时间包括杂草的3-6叶期或生长旺盛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地包括种植禾本科作物或锦葵科作物的耕地。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地包括水稻田、小麦田和棉花田中的任意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耕地包括草坪、道路、铁路、荒地、森林和灌木。
CN202111422582.9A 2021-11-26 2021-11-26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Active CN113951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2582.9A CN113951264B (zh) 2021-11-26 2021-11-26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2582.9A CN113951264B (zh) 2021-11-26 2021-11-26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1264A CN113951264A (zh) 2022-01-21
CN113951264B true CN113951264B (zh) 2024-01-19

Family

ID=7947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2582.9A Active CN113951264B (zh) 2021-11-26 2021-11-26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12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728A (zh) * 2004-02-10 2007-03-21 Fmc有限公司 控制藤本植物和其它树干植物地面枝条的方法
CN105592705A (zh) * 2013-10-11 2016-05-18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含水除草浓缩物
CN106922687A (zh) * 2017-04-20 2017-07-07 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复合除草剂
CN106962353A (zh) * 2017-05-09 2017-07-21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除草剂组合及其应用
CN110393186A (zh) * 2019-05-28 2019-11-01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苯唑草酮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4298755B2 (en) * 2003-12-19 2011-04-2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iferous pla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728A (zh) * 2004-02-10 2007-03-21 Fmc有限公司 控制藤本植物和其它树干植物地面枝条的方法
CN105592705A (zh) * 2013-10-11 2016-05-18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含水除草浓缩物
CN106922687A (zh) * 2017-04-20 2017-07-07 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复合除草剂
CN106962353A (zh) * 2017-05-09 2017-07-21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除草剂组合及其应用
CN110393186A (zh) * 2019-05-28 2019-11-01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苯唑草酮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1264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7997A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53609B (zh) 草铵膦和吡啶羧酸类除草剂的除草组合物
CN102027991B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156171A (zh) 一种含有草铵膦与乙羧氟草醚的农药微乳剂
CN101861867A (zh) 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53610A (zh) 草铵膦和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组合物
CN105211072A (zh) 除草组合物
CN101164414A (zh) 一种防治蔗田杂草的除草剂
CN104365658B (zh) 一种复配增效除草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326912B (zh) 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68024A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519548A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479877A (zh) 一种向日葵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13951264B (zh) 除草组合物、除草剂和除草方法
CN105410018B (zh) 一种草甘膦铵盐、二甲四氯和二氯吡啶酸复配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2211A (zh) 一种五氟磺草胺和噁唑酰草胺复配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9870A (zh) 灭草松和双氟磺草胺增效除草组合物及其可分散油悬浮剂
CN103749476B (zh) 一种含有双草醚和精噁唑禾草灵的除草组合物
CN110876385A (zh) 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43819B (zh) 一种包含吡唑喹草酯和氯氟吡啶酯的组合物
CN109907050A (zh) 一种含有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除草组合物
CN109006846A (zh) 一种含五氟磺草胺的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
CN108651480A (zh) 一种三元复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杉木林地杂草防控的应用
CN109757506B (zh) 一种含三氟啶磺隆钠盐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CN114271285B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