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8822A -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8822A
CN113948822A CN202010688190.6A CN202010688190A CN113948822A CN 113948822 A CN113948822 A CN 113948822A CN 202010688190 A CN202010688190 A CN 202010688190A CN 113948822 A CN113948822 A CN 113948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ttery
connector housing
wire bundle
conductiv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81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珂伟
周定贤
李超
陈海平
李乔博
杜宇
刘书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81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8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电芯和第一连接器安装在电池壳体内;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线束、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端子,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且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器壳体内;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二端与电芯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壳体固定安装在电池壳体上;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导电线束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二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形状适配,且与第一连接端子形成可插拔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壳体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上。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系统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以动力电池为能源,以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尾气排放。因此,新能源车辆相比于传统汽车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适于推广使用。
在新能源车辆中,动力电池在释放完储存的电能后,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充电,所以动力电池的储存电量成为限制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的主要因素。并且新能源车辆内部空间较小,限制了动力电池的体积,因此提高动力电池的紧凑性,可提高动力电池的密度,以实现提高动力电池存储电量的目的。动力电池内部通常采用高压连接结构实现电路或电子设备与电芯的电连接,而传统高压连接结构占用的安装空间大,使得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的紧凑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的紧凑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电芯和第一连接器安装在电池壳体内;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线束、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端子,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且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器壳体内;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二端与电芯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壳体固定安装在电池壳体上;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导电线束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二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形状适配,且与第一连接端子形成可插拔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壳体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上。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电池壳体一端的电池端板,第一连接器壳体固定安装在电池端板上,第一连接端子位于电池端板朝向电池壳体的外部的一侧。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器壳体内部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上,且填充第二导电线束与第二连接器壳体的部分横截面之间的空隙。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接于第二连接器壳体上的防护盖,阻挡第一密封件朝第二连接器壳体的外部运动。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壳体朝向第二连接端子的一侧包括安装部,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端子位于安装部的外侧;当第二连接端子插入第一连接端子形成电连接时,第二连接器壳体通过安装部固定在电池壳体上。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安装部与电池壳体的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密封件。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器壳体内部的屏蔽件,第二导电线束的外侧包括屏蔽层,屏蔽件与第二导电线束的屏蔽层压接。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组件,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上均包括至少一个通孔;固定组件分别穿过位于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通孔,将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固定在第一连接器壳体内。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线束为扁平状。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线束为非屏蔽动力线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电芯和第一连接器安装在电池壳体内;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线束、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端子,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且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器壳体内;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二端与电芯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壳体固定安装在电池壳体上;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导电线束和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二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形状适配,且与第一连接端子形成可插拔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壳体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上。由此,第一方面,动力电池系统通过将第一连接器集成到电池壳体内部,使得动力电池系统在布置时,不需要再设置第一连接器的设置空间,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系统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第二方面,通过将第二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作为第二连接端子,节省了导电线束和连接端子之间的焊接步骤,从而降低了动力电池系统的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的第一连接器在电池壳体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的第二连接器在电池壳体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的第一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的第二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局部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然,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动力电池系统,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电池壳体300和电芯400,其中,电芯400和第一连接器100安装在电池壳体300内;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导电线束101、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和第一连接端子103,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103电连接,且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子103的电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内;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二端与电芯400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固定安装在电池壳体300上;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导电线束20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第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103形状适配,且与第一连接端子103形成可插拔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201上。
本实施例中,电池壳体300用于保护安装在电池壳体300内部的电芯400和第一连接器100。其可以为长方体,以便于将电池壳体300安装在汽车上。电芯400用于储存或释放电能,其可以为锂电池、铅酸电池、石墨烯电池等。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可以为高压电连接器,用于实现电芯400和其他的电子设备或电路的可插拔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器100,第一连接器100安装在电池壳体300内,减少第一连接器100对布置空间的需求,提高了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导电线束101、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和第一连接端子103。其中,第一导电线束101实现将第一连接端子103和设置在电池壳体300内的电芯400电连接,使得外部电路通过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就可以电连接到电芯400。
可选的,可以设置第一导电线束101为扁平状,以减少第一导电线束101对布置空间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其中,由于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中,高压连接器通过高压圆导线连接电芯400,并且高压圆导线本身的转弯半径较大。如,一般线束厂要求高压圆导线的转弯半径为5倍线径。因此需要预留很大的空间来容纳高压圆导线的转弯部分,从而限制了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在能够实现相同导电性能的条件下,扁平状导电线束的厚度小于圆导线的直径,因此扁平状导线在厚度方向上转弯半径小于圆导线的转弯半径。所以设置第一导电线束101为扁平状可以减少第一导电线束101对布置空间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的形状可以与电芯400的形状适配,以减小第一导电线束101在电池壳体300内占用的安装空间,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紧凑性。
例如,第一导电线束101为扁平状,第一导电线束101具有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宽度(即第一导电线束101的宽度)大于第二表面的宽度(即第一导电线束101的厚度)。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二端与电芯400连接,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端子103电连接;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表面紧贴电芯400的表面,从第二端与电芯400的连接位置延伸至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端,以减少第一导电线束101占用的布置空间。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的宽度可以在第一导电线束101的延伸方向改变。例如,在第一导电线束101在第一端附近的线束宽度大于第一导电线束101在第二端附近的线束宽度。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的线束宽度越大,其与第一连接端子103的接触面积越大,从而提高第一导电线束101与第一连接端子103之间的导电性能;而在其他位置减小线束宽度,以减小第一导电线束101所占用的空间,并节省制作材料。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可以为多层铜箔叠加形成,或者多束铜绞线排列组成,以形成扁平状。由此,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导电线束101的柔韧性,以更好的满足第一导电线束101对弯折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导电线束101的加工、制作难度。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的材质可以为紫铜,以使第一导电线束101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为第一导电线束101提供绝缘保护,以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该绝缘套管的材质可以为聚烯烃类。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为非屏蔽动力线束。由于非屏蔽动力线束的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从而降低第一导电线束101生产成本。并且由于第一导电线束101安装在电池壳体300内部,即使第一导电线束101为非屏蔽动力线束,也不会出现第一导电线束101泄露电磁能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端子103,第一连接端子103安装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内,并与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103用于与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电连接,以将动力电池的电芯400与其他电子设备或电路形成可插拔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连接端子103采用铜合金,并可以进行镀银处理,以提高第一连接端子103的导电性。
可选的,第一连接端子103包括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相对布置。当第一连接端子103和第二连接端子可插拔电连接时,第二连接端子(即第二导电线束的第一端201)插入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之间,并被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夹紧。
可选的,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将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放置到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之间时,将这些通孔的位置对齐,并将螺栓114依次穿过第一弹性端子113的通孔、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的通孔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的通孔,然后将螺栓114拧紧,从而将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两个弹性端子固定在一起,并实现第一导电线束101和第一连接端子103的电连接。
例如,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的结构类似。第一弹性端子113包括与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段电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从固定端向外延伸出弹性端,弹性端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弯折,以在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组成呈第一连接端子103时,第一弹性端子113的弹性端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的弹性端具有一个在长方形的接口,并且沿接口向内方向两个弹性端逐渐靠近,并在到达最接近位置后逐渐分离。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的弹性端可在受到作用力时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连接端子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子103的接口内时,第一弹性端子113和第二弹性端子123在第二连接端子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并通过弹性形变产生的弹性力夹紧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从固定端可以向外延伸出多个弹性端,多个弹性端并排设置,固定端和多个弹性端呈梳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用于安装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并将第一连接器100固定在电池壳体300的内侧端板301上。其中,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该第一安装空间贯通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从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的第一端进入第一安装空间,并在第一安装空间内与第一连接端子103的固定端固定并形成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103的弹性端形成的接口朝向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的第二端,并且不突出于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的第二端。
可选的,第一连接器100还包括固定组件104,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上均包括至少一个通孔;固定组件104分别穿过位于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上的通孔,将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固定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内。由此,通过固定组件104将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进行位置固定的同时,实现第一导电线束101和第一连接端子103的电连接。其中,固定组件104可以为螺钉、卡扣、夹具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固定组件104可以包括螺栓114和内螺纹嵌件124,内螺纹嵌件124内嵌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内,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上开设有与该螺栓114配合的螺纹孔。螺栓114穿过第一连接端子103和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之后,进入内螺纹嵌件124的螺纹孔内。通过拧紧螺栓114可以将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导线束和第一连接端子103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和电连接。为了使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的固定效果更好,可以采用两套并排布置的螺栓114和内螺纹嵌件124固定第一导电线束101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端子103。
此外,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在第一安装空间下部设置容纳该内螺纹嵌件124的凹槽122,该凹槽122的深度与内螺纹嵌件124的高度相同,以在内螺纹嵌件124安装在该凹槽122内时,内螺纹嵌件124的上表面与该第一安装空间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接器壳体102上还设置有通孔132,将螺栓114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0上时,至少部分螺栓114的螺帽位于通孔132内,使得第一连接器100的表面更为平缓,减少对螺栓114的碰撞和磨损。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壳体300,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电池壳体300一端的电池端板,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固定安装在电池端板上,第一连接端子103位于电池端板朝向电池壳体300的外部的一侧。其中,电池端板包括内侧端板301和外侧端板302,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安装在内侧端板301的外侧,并位于的外侧端板302内侧。从而将第一连接器100集成到电池壳体300内部,减小了连接器本身对布置空间的需求,可以大大提高动力电池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
可选的,如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第一连接器壳体102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2,可与螺栓114配合将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固定到电池壳体300的内侧端板301上。例如,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可以为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具有第一固定孔112的突出端,通过第一固定孔112和固定螺栓114配合将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安装在电池壳体300的内侧端板301上。
可选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的材质可以为PA66塑胶原料加30%的玻璃纤维的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形。从而使第一连接器壳体102具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好,耐水解、机械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器200,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导电线束201和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第一端作为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第一连接端子103可插拔电连接。相比于焊接连接的导电线束和连接端子,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线束201可以节省焊接的处理过程,从而在保持电连接器的电连接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第二连接器200的制作成本。
可选的,可以设置第二导电线束201为扁平状,以减少第二导电线束201对布置空间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
例如,如图4所示的第二导电线束201,第二导电线束201包括第一端211、过渡线束221、连接线束203。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第一端211作为第二连接端子,其横截面具有较大的宽度和较小的厚度,以在与第一连接端子103电连接时,具有充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导电率。第二导电线束201的连接线束203的横截面具有较小的宽度和较大的厚度,以使连接线束203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使其不容易在弯折过程中折断。过渡线束221一端连接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第一端,过渡线束221的另一端与连接线束203连接,延过渡线束221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横截面的宽度逐渐缩小,横截面的厚度逐渐扩大。
可选的,第二导电线束201可以为多层铜箔叠加形成,或者多束铜绞线排列组成,以形成扁平状。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二导电线束201的柔韧性,以更好的满足第二导电线束201对弯折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加工、制作难度。
可选的,第二导电线束201的材质可以为紫铜,以使第二导电线束201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可选的,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外侧包括屏蔽层,用于防止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电磁能泄露。例如,屏蔽层的材料为紫铜,采用网状编织线工艺制作,当屏蔽层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201外侧时,会屏蔽第二导电线束201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电磁干扰,防止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电磁能泄露。
可选的,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外侧包括绝缘层,将第二导电线束201与外部环境绝缘密封。例如,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内绝缘层直接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201外部,屏蔽层套设在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从而将第二导电线束201和屏蔽层进行绝缘隔离,并将屏蔽层和外部环境进行绝缘隔离,提高了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安全性。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可以为聚烯烃类热缩套管。
可选的,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内具有第二安装空间,该第二安装空间贯通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用于安装第二导电线束201;当第二导电线束201安装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内时,第二导电线束201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第一端进入,并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第二端伸出,以将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第一端作为第二连接端子。当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器壳体102的第二端对接时,第二连接端子将伸入第一连接端子103内,从而与第一连接端子103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第二连接器壳体202朝向第二连接端子的一侧包括安装部212,第二导线束的第一端位于安装部212的外侧;当第二连接端子插入第一连接端子103形成电连接时,第二连接器壳体202通过安装部212固定在电池壳体300上。
可选的,安装部2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孔222,该第二固定孔222可与螺栓114配合将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安装在电池壳体300的外侧端板302上。安装部212可以为菱形、圆形、长方形等。
可选的,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材质为PA66塑胶原料加30%的玻璃纤维的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形。从而使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具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好,耐水解、机械性能好的优点。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内部的第一密封件203,第一密封件203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201上,且填充第二导电线束20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部分横截面之间的空隙,以为第二连接器200提供IP67等级的密封。其中,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内的第二安装空间的横截面的面积要大于第二导电线束201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使第二导电线束201能够穿过第二空间。因此,在第二导电线束201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部分横截面之间会存在间隙。因此,通过第一密封件203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201上,以填充这些间隙,实现第二连接器200的密封,并将第二导电线束201固定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2上。第一密封件203的材质可以为硅橡胶,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制作。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203包括第一通孔。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密封件203的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导电线束201的横截面积。在第一密封件203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可将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扩大,以使第一密封件203能够套设在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制定位置。此时,移除外部作用力,第一密封件203由于形变生成的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可将第一密封件203固定在第二导电线束201上。
可选的,安装部212与电池壳体300的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密封件204,以为第二导电线束201提供密封。其中,第二密封件204也可以称为端面密封圈,第二密封件204附着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安装部212表面。在将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安装在电池壳体300的外侧端板302时,第二密封件204受到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和电池壳体300的外侧端板302的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填充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和电池壳体300的外侧端板302之间的缝隙,以实现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和电池壳体300端板之间的密封。第二密封件204的材质可以为硅橡胶,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制作。
在传统的连接器上,一般需要通过3道密封来保证连接器的密封性能。而本实施例仅通过第一密封件203和第二密封件204就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密封性能,减少了一个密封器件,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可选的,还包括卡接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上的防护盖205,阻挡第一密封件203朝第二连接器壳体202的外部运动。以阻止第二导电线束201脱出第二连接器壳体202。提高第二连接器200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二连接器壳体202上设置有倒扣结构,防护盖205可通过该倒扣结构卡接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2上。防护盖205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可允许第二导电线束201通过,并会阻止安装在第二导电线束201上的第一密封件203通过。当防护盖205卡接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2上时,可通过阻挡第一密封件203朝向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外部运动,以将第二导电线束201固定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2上。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器壳体202内部的屏蔽件206,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外侧包括屏蔽层,屏蔽件206与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屏蔽层压接,以使第二导电线束201外侧的屏蔽层接地,从而实现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电磁屏蔽。其中,该屏蔽件206可以为屏蔽环,该屏蔽环与第二导电线束201的屏蔽层过盈配合进行连接。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可见,第一方面,动力电池系统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00集成到电池壳体300内部,使得动力电池系统在布置时,不需要再设置第一连接器100的设置空间,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系统整体布置结构的紧凑性。第二方面,通过将第二导电线束201的第一端作为第二连接端子,节省了导电线束和连接端子之间的焊接步骤,从而降低了动力电池系统的综合成本。第三方面,第一导电线束101、第二导电线束201可以设置为扁平状,从而减小第一导电线束101和第二导电线束201对布置空间的需求,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紧凑性。第四方面,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仅通过两道密封(第一密封件203和第二密封件204)即可实现连接器的密封,降低了动力电池系统的综合成本。
当然,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实施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芯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池壳体内;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线束、第一连接器壳体和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内;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池壳体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导电线束和第二连接器壳体,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第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形状适配,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形成可插拔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池壳体一端的电池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池端板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电池端板朝向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内部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上,且填充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部分横截面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上的防护盖,阻挡所述第一密封件朝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外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一侧包括安装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当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形成电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内部的屏蔽件,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外侧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屏蔽层压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均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分别穿过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通孔,将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为扁平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为非屏蔽动力线束。
CN202010688190.6A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Pending CN113948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190.6A CN113948822A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190.6A CN113948822A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822A true CN113948822A (zh) 2022-01-18

Family

ID=7932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8190.6A Pending CN113948822A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882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4644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Wei Sun Chang Flexible flat cable connector and flexible flat cable thereof
US20160072211A1 (en) * 2013-04-24 2016-03-10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8365156A (zh) * 2018-04-24 2018-08-0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208368874U (zh) * 2018-06-29 2019-01-11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高压连接器组件
US20190115703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ing harness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housed circui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72211A1 (en) * 2013-04-24 2016-03-10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150214644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Wei Sun Chang Flexible flat cable connector and flexible flat cable thereof
US20190115703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ing harness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housed circuit assembly
CN108365156A (zh) * 2018-04-24 2018-08-0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208368874U (zh) * 2018-06-29 2019-01-11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高压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802B (zh) 连接器
US11527855B2 (en) Integrated multipole connector
US9083107B2 (en) Connector
US9623815B2 (en) Wire harness with exterior member
US9502153B2 (en) Wire harness with coaxial composite conductive path
US20180233893A1 (en) Structure of Inter-Conducting Path Connecting Portion and Wire Harness
US8851935B2 (en) Electrical wire harness connector
CN111430650B (zh) 电池包和车辆
US20070123105A1 (en) Connector fixing structure
CN104737399B (zh) 线束外装部件、线束和用于形成线束外部部件的方法
CN109037506B (zh) 电池组
CN111211433B (zh) 屏蔽连接器
CN113948822A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CN218975989U (zh) 连接器、线束及车辆
CN210897736U (zh) 线束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098229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包括该电连接器的电动汽车
CN104466542A (zh) 用于屏蔽高电压的电连接器
CN117856003B (zh) 新能源线缆的连接制备方法
CN217903638U (zh) 一种高压低压集成母排连接器
CN214254927U (zh) 一种电缆分支连接器
CN219981134U (zh) 用于汽车电路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及汽车
CN115425373B (zh) 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动汽车
CN219575984U (zh) 连接器和车辆
CN221305190U (zh) 一种一体化注塑高压线束总成
EP4321389A1 (en) Automotive wire harness with a flexible connection s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