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3081B -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3081B
CN113943081B CN202111286580.1A CN202111286580A CN113943081B CN 113943081 B CN113943081 B CN 113943081B CN 202111286580 A CN202111286580 A CN 202111286580A CN 113943081 B CN113943081 B CN 113943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mixing
chemical industry
coal chemica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65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3081A (zh
Inventor
吴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65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3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3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3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3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3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0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electr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2Oxidation by 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0Solids, e.g. total solids [TS],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or volatile solids [V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6Total nitrogen (tkN-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8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包括煤化工废水,其特征在于,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用。采用上述的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做到了:(1)零排放为所有污水不外排;(2)工艺产生的浓液进行分盐去除;(3)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COD、氨氮、TN、SS、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去除;(4)系统产生回用水均用于生产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煤化工废水是在煤的气化、干馏、净化及化工产品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煤化工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除含有氨、氰、硫氰根等无机污染物外,还含有酚类、萘、吡啶、喹啉、蒽等杂环及多环芳香族化合物(PAHs),是一种最难以治理的工业废水,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
现有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简单,水处理的成本高,处理后的出水COD等污染指标较难达标,也无法做到出水的百分百的回用,且在对工艺中产生的污泥压滤脱水时,与污泥所混合的絮凝剂只是简单的添加,两者之间的比例未按照实际的需要投入,精度差,导致絮凝剂不能充分与污泥相融合,对污泥的压滤脱水带来阻力,从而提高了处理成本,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包括煤化工废水,其特征在于,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电子束结合生化处理去除有机污染物,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用。
采用上述的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预处理、电子束、生化等工艺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后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等处理,结晶后的盐类进行资源化利用,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生产系统进行循环利用,做到了:(1)零排放为所有污水不外排;(2)工艺产生的浓液进行分盐去除;(3)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COD、氨氮、TN、SS、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去除;(4)系统产生回用水均用于生产循环使用。
优选为:所述初步处理包括在煤化工废水中加入前后电子束工艺,前电子束工艺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开环断链、脱酚、破氰以消除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把低价态或有机态等难沉淀的氟化物及磷化物转化为氟离子及磷酸根,再在前电子束工艺进水端加入钙离子,彻底去除氟化物及总磷;经过前电子束处理后,导入到沉淀池中沉淀,沉淀池的上清液再经过A/O生化池和MBR池,再加入后电子束工艺段进行二级氧化,在此工艺段加入50-100ppm双氧水,与高能电子起到催化氧化协同作用,进一步去除COD,直至达标。
优选为:后电子束工艺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导入到二沉池中,将二沉池上清液通过UF、NF、RO膜系统,RO产水回用生产,NF及RO浓水进入到分盐系统各自蒸发,蒸发后得到一价盐和二价盐,馏出液仍旧回用。
优选为:经过沉淀池和二沉池沉淀得到的底部沉淀物统一抽送到污泥池中,并将污泥池中的污泥经过污泥脱水系统压滤脱水后得到干泥饼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同时提出一种适于上述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的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与污泥池连接的抽管、串连在抽管上的抽污泥泵、絮凝剂罐、与絮凝剂罐连接的送管、串连在送管上的计量泵、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与絮凝剂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和对混合后的污泥进行脱水的滤布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污泥泵和计量泵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泵之间按照既定的配比值进行定量化配比泵送的配比装置。
优选为:所述配比装置包括预设既定污泥和絮凝剂比例的中央控制器、驱动抽污泥泵运行工作的污泥电机、控制污泥电机的污泥控制器、驱动计量泵运行工作的计量电机、控制计量电机的计量控制器,污泥控制器和计量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控制污泥电机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计量控制器基于污泥控制器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使污泥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单元运行且计量控制器作为污泥控制器的分支控制单元运行。
优选为: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混合主体、转动设置在混合主体中的转动轴、设置在混合主体外部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沿横向依次连通设置在混合主体内部的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和三混合区,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三混合区内的转动轴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搅拌叶,抽管一端与一混合区连通,一混合区顶部侧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加入仓,絮凝剂加入仓内部设置有基于送管送来的絮凝剂自动力旋转雾化喷淋加入絮凝剂的自动力添加组件。
优选为:一混合区内的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螺距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螺距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搅拌叶的长度沿着三混合区横向方向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少,相邻两个所述搅拌杆之间的距离沿着三混合区的起始端至末端方向依次增大。
优选为:所述自动力添加组件包括与送管一端连接且位于二混合区内的环圈、具有一内腔且顶部与环圈转动连接的主体、沿周向分布在主体外侧壁上且端部封闭的若干支管、沿支管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在支管下表面的雾化喷头以及开设在支管远离主体一端侧壁上的动力孔,若干动力孔沿主体呈中心对称,所述絮凝剂罐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絮凝剂恒温的恒温控制装置。
优选为: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絮凝剂罐外侧壁上的恒温夹套、连接在恒温夹套的进管和出管、内部储存介质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用于实时检测介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的电热管、设置在箱体一侧的控制箱、设置在控制箱内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设置在控制箱内用于供电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供电电源、串连在供电电源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之间电路中的电控开关、与电控开关电连接的定时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控开关并控制电控开关通断,进管一端与箱体连接,出管一端连接有用于将出管中介质送入到箱体中的泵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详细阐述,从而使得有益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配比装置控制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力添加组件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力添加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包括煤化工废水,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电子束结合生化处理去除有机污染物,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用。
采用上述的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电子束等工艺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电子束结合生化处理去除机污染物,后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等处理,结晶后的盐类进行资源化利用,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生产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初步处理包括在煤化工废水中加入前后电子束工艺,前电子束工艺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并兼具脱酚、破氰功能,以消除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利用电子束的强氧化性,把低价态或有机态等难沉淀的氟化物及磷化物转化为氟离子及磷酸根,再在前电子束工艺进水端加入钙离子,彻底去除氟化物及总磷;经过前电子束处理后,导入到沉淀池中沉淀,沉淀池的上清液再经过A/O生化池和MBR池,再加入后电子束工艺段进行二级氧化,在此工艺段加入50-100ppm双氧水,与高能电子起到催化氧化协同作用,进一步去除COD,直至达标。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后电子束工艺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导入到二沉池中,将二沉池上清液通过UF、NF、RO膜系统,RO产水回用生产,NF及RO浓水进入到分盐系统各自蒸发,蒸发后得到一价盐和二价盐,馏出液仍旧回用生产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经过沉淀池和二沉池沉淀得到的底部沉淀物统一抽送到污泥池中,并将污泥池中的污泥经过污泥脱水系统压滤脱水后得到干泥饼资源化利用。
整个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达到(1)零排放为所有污水不外排;(2)工艺产生的浓液进行分盐去除;(3)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COD、氨氮、TN、SS、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去除;(4)系统产生回用水均用于生产循环使用。污染物去向:(1)盐分通过蒸发结晶变成分别变成一价盐和二价盐的固体盐进行资源化利用;(2)COD等污染物通过生化、物化、强氧化分解矿化或形成固体污泥外运处置。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同时提出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的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与污泥池连接的抽管1、串连在抽管1上的抽污泥泵2、絮凝剂罐3、与絮凝剂罐3连接的送管4、串连在送管4上的计量泵5、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与絮凝剂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和对混合后的污泥进行脱水的滤布夹脱水装置,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抽污泥泵2和计量泵5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泵之间按照既定的配比值进行定量化配比泵送的配比装置。
采用上述的方案,实际使用时,抽污泥泵2运行并将污泥通过抽管1抽出,送入到混合装置中,并同时的,计量泵5运行,并将絮凝剂通过送管4抽出送入到混合装置中,与污泥进行定比例的混合,该比例由配比装置进行控制,配比装置控制两泵之间按照既定的配比值进行定量化配比泵送,即比如比例是絮凝剂比污泥量为1比100,则抽污泥泵2和计量泵5的功率比例稳定为1比100,使得二者具有联动性,从而提高絮凝剂加入的精度和进一步便于对污泥的混合,使得混合絮凝剂后的污泥能便于压滤脱水,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效率,由混合装置完成对污泥与絮凝剂的充分混合后,污泥被送到滤布夹脱水装置上,对混合后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形成渣饼可资源利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比装置包括预设既定污泥和絮凝剂比例的中央控制器11、驱动抽污泥泵2运行工作的污泥电机12、控制污泥电机12的污泥控制器13、驱动计量泵5运行工作的计量电机14、控制计量电机14的计量控制器15,污泥控制器13和计量控制器15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11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13控制污泥电机12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15,计量控制器15基于污泥控制器13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14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使污泥控制器13作为主控制单元运行且计量控制器15作为污泥控制器13的分支控制单元运行。
采用上述的方案,实际使用时,抽污泥泵2运行并将污泥通过抽管1抽出,送入到混合装置中,并同时的,计量泵5运行,并将絮凝剂通过送管4抽出送入到混合装置中,与污泥进行定比例的混合,在中央控制器11控制下,其传递电信号至污泥控制器13,污泥控制器13和计量控制器15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11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13控制污泥电机12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15,计量控制器15基于污泥控制器13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14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使污泥控制器13作为主控制单元运行且计量控制器15作为污泥控制器13的分支控制单元运行,计量控制器15作为污泥控制器13的分支控制单元,计量控制器15仅受污泥控制器13的控制,因此能严格遵守配比的比例来控制运行计量电机14,其减小了因机器运行带来的误差影响,这种阶梯式的关联式控制可以减小配比误差,提高配比污泥与絮凝剂的精度,严格按照配比值来配比,方便后续污泥的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3:
如图1-图5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混合主体21、转动设置在混合主体21中的转动轴22、设置在混合主体21外部用于驱动转动轴22转动的电机、沿横向依次连通设置在混合主体21内部的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和三混合区,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3,三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搅拌叶24,抽管1一端与一混合区连通,一混合区顶部侧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加入仓,絮凝剂加入仓内部设置有基于送管4送来的絮凝剂自动力旋转雾化喷淋加入絮凝剂的自动力添加组件。
实际使用时,在中央控制器11控制下,其传递电信号至污泥控制器13,污泥控制器13和计量控制器15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11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13控制污泥电机12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15,计量控制器15基于污泥控制器13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14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抽污泥泵2运行并将污泥通过抽管1抽出,送入到一混合区中,并同时的,计量泵5运行,并将絮凝剂通过送管4抽出送入到自动力添加组件中,与污泥进行定比例的混合,混合主体21具有内部的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和三混合区,污泥进入到一混合区中,在自动力添加组件基于送管4送来的絮凝剂自动力旋转雾化喷淋加入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污泥接触面积增大,污泥与絮凝剂充分均匀接触,还可以使得污泥快速混合絮凝剂,并进一步通过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和三混合区的分级、充分搅拌混合,增强了混合效果和均匀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污泥与絮凝剂在一混合区内充分接触形成初凝状,同时一混合区内的螺旋叶片23对初凝状的污泥进行初步挤压混合,随后初凝状污泥进入二混合区,二混合区的螺旋叶片23对初凝状污泥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混合,通过机械搅拌挤压作用,形成粘稠状污泥,之后粘稠状污泥进入三混合区,通过三混合区内的搅拌叶24将粘稠状的污泥进一步搅拌混合使其与絮凝剂的混合程度进一步提高,絮凝剂均匀的分步在粘稠状污泥中,然后粘稠状污泥在三混合区尾部排出,被送到滤布夹脱水装置上,对混合后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形成渣饼可资源利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一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上的螺旋叶片23螺距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上的螺旋叶片23螺距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搅拌叶24的长度沿着三混合区横向方向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少,相邻两个所述搅拌杆之间的距离沿着三混合区的起始端至末端方向依次增大。
一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上的螺旋叶片23螺距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上的螺旋叶片23螺距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可使将进入的污泥分开且分散,并充分与絮凝剂相接触,使得污泥与絮凝剂充分接触并形成初凝状污泥,同时通过一混合区内螺距较小的螺旋叶片23对初凝状污泥进行初步的挤压混合,然后在进入二混合区,通过二混合区内螺距较大的螺旋叶片23对初凝状污泥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混合,这样有利于提高搅拌效果,混合均匀程度更好,搅拌效率也更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混合区的起始端即靠近二混合区末端的位置处,三混合区的纵截面设置成椭圆形,在三混合区内设置不同长度、不同间距的搅拌叶24,搅拌叶24的长度沿着三混合区横向方向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少,相邻两个所述搅拌杆之间的距离沿着三混合区的起始端至末端方向依次增大,通过上述不同长度和不同间距的搅拌叶24,将粘稠状的污泥进一步搅拌混合使其与絮凝剂的混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搅拌混合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图5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力添加组件包括与送管4一端连接且位于二混合区内的环圈31、具有一内腔且顶部与环圈31转动连接的主体32、沿周向分布在主体32外侧壁上且端部封闭的若干支管33、沿支管3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在支管33下表面的雾化喷头34以及开设在支管33远离主体32一端侧壁上的动力孔35,若干动力孔35沿主体32呈中心对称。
实际使用时,在中央控制器11控制下,其传递电信号至污泥控制器13,污泥控制器13和计量控制器15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11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13控制污泥电机12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15,计量控制器15基于污泥控制器13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14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抽污泥泵2运行并将污泥通过抽管1抽出,送入到一混合区中,并同时的,计量泵5运行,并将絮凝剂通过送管4抽出送入到主体32中,主体32顶部与环圈31实现转动连接,即主体32顶部有与环圈31相配合的环形槽,絮凝剂进入到主体32内部后,在主体32外侧壁上沿周向分布有端部封闭的若干支管33,在支管33远离主体32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动力孔35,并在支管33下表面沿支管3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雾化喷头34,部分絮凝剂通过动力孔35喷出,从而实现推动若干支管33转动的作用,另外大部分通过支管33下表面的雾化喷头34更快速均匀的与污泥相混合,提高了絮凝剂与污泥的混合均匀度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装置,优选的,支管33包括均为直管段的前管和后管,前管前端与主体32侧壁连接,前管的外端与后管光滑过渡连接,前管和后管之间形成有钝角夹角,有着促使其便于旋转的作用。
实施例5:
如图1-图5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絮凝剂罐3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絮凝剂恒温的恒温控制装置,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絮凝剂罐3外侧壁上的恒温夹套41、连接在恒温夹套41的进管42和出管43、内部储存介质的箱体44、设置在箱体44内用于实时检测介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设置在箱体44内的电热管45、设置在箱体44一侧的控制箱46、设置在控制箱46内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设置在控制箱46内用于供电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的供电电源48、串连在供电电源48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之间电路中的电控开关49、与电控开关49电连接的定时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50电连接电控开关49并控制电控开关49通断,进管42一端与箱体44连接,出管43一端连接有用于将出管43中介质送入到箱体44中的泵体51。
为了使得通过雾化喷头34加入到污泥中进行混合的絮凝剂更好的融入到污泥中,与污泥充分均匀的混合,从而便于污泥的后续加工处理,在絮凝剂罐3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絮凝剂恒温的恒温控制装置,该恒温控制装置使得在絮凝剂罐3中的絮凝剂温度适中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从而被实时抽送到混合主体21内部时,能够更好的与污泥相互融合混合,使用时,由泵体51运行,将箱体44中的导热介质通过进管42送入到恒温夹套41中,与絮凝剂罐3内部换热后,介质通过出管43循环回到箱体44中,当箱体44内的水温度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由温度传感器50传递电信号至电控开关49控制通路,随后供电电源48供电至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工作并通过电热管45对箱体44内介质进行保温加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具有自限温功能,因此不会出现温度加热过高的现象,避免安全事故出现,电控开关49打开一段预设的时间后,由定时开关控制电控开关49断路,以降低供电电源48不必要的消耗,降低功耗温度控制稳定,在中央控制器11控制下,其传递电信号至污泥控制器13,污泥控制器13和计量控制器15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11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13控制污泥电机12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15,计量控制器15基于污泥控制器13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14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抽污泥泵2运行并将污泥通过抽管1抽出,送入到一混合区中,并同时的,计量泵5运行,并将具有一定恒温温度的絮凝剂通过送管4抽出送入到主体32中,主体32顶部与环圈31实现转动连接,即主体32顶部有与环圈31相配合的环形槽,絮凝剂进入到主体32内部后,部分絮凝剂通过动力孔35喷出,从而实现推动若干支管33转动的作用,另外大部分通过支管33下表面的雾化喷头34更快速均匀的与污泥相混合,提高了具有一定恒温温度的絮凝剂与污泥的混合均匀度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包括煤化工废水,其特征在于,将成分复杂的煤化工废水先通过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特殊污染物,电子束结合生化处理去除有机污染物,再经过分盐系统把煤化工行业的盐类进行分类结晶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液及处理后的出水一并回用,所述初步处理包括在煤化工废水中加入前电子束工艺,前电子束工艺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开环断链、脱酚、破氰以消除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把低价态或有机态的难沉淀的氟化物及磷化物转化为氟离子及磷酸根,再在前电子束工艺进水端加入钙离子,彻底去除氟化物及总磷;经过前电子束处理后,导入到沉淀池中沉淀,沉淀池的上清液再经过A/O生化池和MBR池,再加入后电子束工艺段进行二级氧化,在此工艺段加入50-100ppm双氧水,与高能电子起到催化氧化协同作用,进一步去除COD,直至达标,后电子束工艺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导入到二沉池中,将二沉池上清液通过UF、NF、RO膜系统,RO产水回用生产,NF及RO浓水进入到分盐系统各自蒸发,蒸发后得到一价盐和二价盐,馏出液仍旧回用,经过沉淀池和二沉池沉淀得到的底部沉淀物统一抽送到污泥池中,并将污泥池中的污泥经过污泥脱水系统压滤脱水后得到干泥饼资源化利用,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与污泥池连接的抽管(1)、串连在抽管(1)上的抽污泥泵(2)、絮凝剂罐(3)、与絮凝剂罐(3)连接的送管(4)、串连在送管(4)上的计量泵(5)、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与絮凝剂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和对混合后的污泥进行脱水的滤布夹脱水装置,所述抽污泥泵(2)和计量泵(5)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泵之间按照既定的配比值进行定量化配比泵送的配比装置,所述配比装置包括预设既定污泥和絮凝剂比例的中央控制器(11)、驱动抽污泥泵(2)运行工作的污泥电机(12)、控制污泥电机(12)的污泥控制器(13)、驱动计量泵(5)运行工作的计量电机(14)、控制计量电机(14)的计量控制器(15),污泥控制器(13)和计量控制器(15)之间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下中央控制器(11)的配比比例给到污泥控制器(13)控制污泥电机(12)工作,同时传递电信号至计量控制器(15),计量控制器(15)基于污泥控制器(13)传递的信号控制计量电机(14)以既定的污泥和絮凝剂比例运行,使污泥控制器(13)作为主控制单元运行且计量控制器(15)作为污泥控制器(13)的分支控制单元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混合主体(21)、转动设置在混合主体(21)中的转动轴(22)、设置在混合主体(21)外部用于驱动转动轴(22)转动的电机、沿横向依次连通设置在混合主体(21)内部的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和三混合区,一混合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3),三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搅拌叶(24),抽管(1)一端与一混合区连通,一混合区顶部侧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加入仓,絮凝剂加入仓内部设置有基于送管(4)送来的絮凝剂自动力旋转雾化喷淋加入絮凝剂的自动力添加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一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上的螺旋叶片(23)螺距为二混合区内的转动轴(22)上的螺旋叶片(23)螺距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搅拌叶(24)的长度沿着三混合区横向方向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少,相邻两个所述搅拌杆之间的距离沿着三混合区的起始端至末端方向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所述自动力添加组件包括与送管(4)一端连接且位于二混合区内的环圈(31)、具有一内腔且顶部与环圈(31)转动连接的主体(32)、沿周向分布在主体(32)外侧壁上且端部封闭的若干支管(33)、沿支管(3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在支管(33)下表面的雾化喷头(34)以及开设在支管(33)远离主体(32)一端侧壁上的动力孔(35),若干动力孔(35)沿主体(32)呈中心对称,所述絮凝剂罐(3)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絮凝剂恒温的恒温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絮凝剂罐(3)外侧壁上的恒温夹套(41)、连接在恒温夹套(41)的进管(42)和出管(43)、内部储存介质的箱体(44)、设置在箱体(44)内用于实时检测介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设置在箱体(44)内的电热管(45)、设置在箱体(44)一侧的控制箱(46)、设置在控制箱(46)内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设置在控制箱(46)内用于供电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的供电电源(48)、串连在供电电源(48)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7)之间电路中的电控开关(49)、与电控开关(49)电连接的定时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50)电连接电控开关(49)并控制电控开关(49)通断,进管(42)一端与箱体(44)连接,出管(43)一端连接有用于将出管(43)中介质送入到箱体(44)中的泵体(51)。
CN202111286580.1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Active CN113943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6580.1A CN113943081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6580.1A CN113943081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3081A CN113943081A (zh) 2022-01-18
CN113943081B true CN113943081B (zh) 2022-09-06

Family

ID=7933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6580.1A Active CN113943081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308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3752A (en) * 1996-12-02 1999-11-30 Kobayashi Engineering Works, Ltd. Diafloc Company Limited Device for dissolving a coagulant
CN110407412A (zh) * 2019-08-06 2019-11-05 陈葆良 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5600A (ja) * 1993-12-28 1995-07-25 Ataka Kogyo Kk 汚泥の脱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攪拌混合装置
US6121507A (en) * 1996-06-21 2000-09-19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ontaining hazardous matter using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JP3739043B2 (ja) * 2002-02-08 2006-01-25 憲洋 渡部 脱水装置における脱水制御方法
CN104211279A (zh) * 2013-06-03 2014-12-1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保疏浚絮凝装置温控系统
CN211886322U (zh) * 2020-03-19 2020-11-10 孔勇建 电机驱动两段螺旋式泥浆处理混合器
CN213680292U (zh) * 2020-11-13 2021-07-13 四川全息生态环境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微化学氧化装置
CN112374659B (zh) * 2020-12-07 2022-09-16 徐艳萍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113429080A (zh) * 2021-07-15 2021-09-24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磺胺间甲氧嘧啶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3752A (en) * 1996-12-02 1999-11-30 Kobayashi Engineering Works, Ltd. Diafloc Company Limited Device for dissolving a coagulant
CN110407412A (zh) * 2019-08-06 2019-11-05 陈葆良 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3081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27100B2 (e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tth ballasted flocculation
KR101628281B1 (ko) 폐수 수탁처리 시스템
CN109851162B (zh) 一种油气田含盐废水达标处理工艺
CN105439386B (zh) 一种危险废物物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2718371B (zh) 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CN108033630A (zh) 一种脂化废水处理工艺
CN203593682U (zh) 一种烟气冷凝水处理装置
CN107857438A (zh) 一种化工企业及园区废水处理零排放工艺
CN113943081B (zh) 一种复杂煤化工零排放工艺
CN102633404A (zh) 综合废水处理工艺
CN111018264A (zh) 一种处理对邻硝废水的工艺方法
CN105293839B (zh) 一种荧光增白剂cbs废水低沸点馏分的处理方法
CN207130076U (zh)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KR101637508B1 (ko) 고급산화공정을 이용한 수처리장치
CN107540161A (zh) 高纯超细改性碳酸钙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6145509A (zh) 一种废水预处理工艺
CN104529033B (zh) 一种用盐析法处理己内酰胺废水的方法
CN105174568A (zh) 超声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11170554A (zh) 一种用于高盐高有机物的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05541044A (zh) 一种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废水的方法
RU2361823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полигонов твердых бытовых отходов
CN105693010A (zh) 一种铁循环及污泥减量的铁炭还原-生物组合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KR200324139Y1 (ko) 약품 혼합장치
CN107265773A (zh) 一种循环水的预处理方法
CN218232019U (zh) 废水芬顿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