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7578B -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7578B
CN113937578B CN202111176220.6A CN202111176220A CN113937578B CN 113937578 B CN113937578 B CN 113937578B CN 202111176220 A CN202111176220 A CN 202111176220A CN 113937578 B CN113937578 B CN 113937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flat cabl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62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7578A (zh
Inventor
邓鹏�
姚凤娇
葛杨
郑晓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1762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7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7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coi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电气连接结构包括接触部和排线,接触部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连接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上的触头,接触部为导电材质;排线包括用于与触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通过设置于第一电气连接件上的接触部与排线的焊盘抵接,为第一电气连接件和第二电气连接件之间的电气信号提供通路进行传播,相互抵接接触实现的电气连接,便于技术人员的组装操作,显著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结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正不断提高,其中消费类电子的种类、样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而其内部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各个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电气连接的大多数为“针座+端子线束”的方式完成PCB板各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组装时费时费力,提高人工成本,并且针座和端子的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导致产品无法小型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座、端子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导致产品无法小型化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结构,包括: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连接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触头,所述接触部为导电材质;以及
排线,包括用于与所述触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触头连接以使所述触头在所述活动件的作用下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活动件为弹性材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接触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气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部,各所述接触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触头远离所述活动件的端部的边缘设置有圆角或倒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上同样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排线的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气连接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包括第一电气连接件和第二电气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通过上述所述的电气连接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排线上设置有粘贴件,所述排线通过粘贴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结构,包括接触部和排线,所述接触部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连接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触头,所述接触部为导电材质;所述排线包括用于与所述触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综上所述,提供了一种通过设置于第一电气连接件上的接触部与排线的焊盘抵接,从而为第一电气连接件和第二电气连接件之间的电气信号提供通路进行传播;接触部与排线连接后体积相比与现有技术中针座与端子线束连接的体积较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产品小型化趋势下产品内部空间小而导致控制器之间电气连接困难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接触部与排线的焊盘相互抵接接触即可实现电气连接,高集成化的线路简化使得产品组装难度下降,便于技术人员的组装,显著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主要用于体现接触部和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主要用于体现接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主要用于体现安装部和第一电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安装部;2、接触部;3、排线;4、第一电气连接件;5、第一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7、第二电气连接件;8、固定件;9、活动件;10、触头;11、壳体;12、第三电气连接件;13、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照图1-图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结构,包括接触部2和排线3。所述接触部2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的固定件8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件8上的触头10,所述接触部2为导电材质。所述排线3包括用于与所述触头1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和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置于第一电气连接件4上的接触部2与排线3的焊盘抵接,从而为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第二电气连接件7之间的电气信号提供通路进行传播。现有技术中通过针座和端子线束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气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相同电气参数下,可以省略掉现有技术中针座塑料的部分,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电气连接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体积较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产品小型化趋势下产品内部空间小而导致控制器之间电气连接困难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接触部2与排线3的焊盘相互抵接接触即可实现电气连接,使得产品组装难度下降,便于技术人员的操作,显著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具体地,所述固定件8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上,为了方便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为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为第二电路板,所述固定件8焊接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电路板上的电气信号连通至接触部2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8的形状本申请不作限制。举例来说,所述固定件8可以为圆柱体形状、长方体形状等。此外,所述固定件8还可以为异形形状,举例来说,所述固定件8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的固定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体上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固定体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固定体之间存在夹角,以使装配后的固定件8形成类似弯管的形状,触头10设置于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固定体的一侧。通过夹角的设置以使触头10的长度方向发生改变,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排线3位置或方向调节触头10的长度方向,以保证触头10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排线3的焊盘用于连接的表面相互垂直,提高电气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3可以为FPC排线或FFC排线,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排线3采用FPC排线。排线3用于活动部件及活动区域内的数据传输,排线3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并且,排线3可移动、弯曲、扭转而不会损伤导线,排线3具有优良的电性能、介质性能以及耐热性,排线3具有更高的装配可靠性和质量。
具体地,所述排线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线路基板、印制电路及焊盘、线路基板、胶水层以及隔离纸。所述排线3上的焊盘用于与接触部2抵触连接从而实现接触部2与排线3之间的电气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6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6的数量根据电气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电气连接的第二电气连接件的数量而定。举例来说,当需要将一个第二电气连接件7与一个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6的数量则设置为一个。与此同时,本申请对排线3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5可以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5还可以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此时所述安装部1和所述接触部2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举例来说,当需要将所述两个第二电气连接件7与一个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6分别与两个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与此同时,当需要将两个第一电气连接件4与一个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6分别与两个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同样地,所述第一连接部5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5的设置数量与第二连接部6设置的情况与作用相同,故在此不在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2可以设置为多个,所述电气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部1,各所述接触部2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可选地,各所述接触部2可以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以保证在连接过程中接触部2位置的可靠性。具体地,所述接触部2的设置数量根据第一电气连接件4的电气信号情况进行布置,各所述接触部2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在所述接触部2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集中的信号分开,满足大多数产品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1为塑胶材质,所述接触部2为导电材质,通过安装部1的设置便于限制多个所述接触部2的位置,可以为多个接触部2提供连接的位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保证产品的小型化设计。与此同时,通过安装部1的设置,将多个接触部2均设置于安装部1上,使得接触部2在设置有多个时可以提升接触部2的机贴效率。
可选地,所述接触部2还可以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通过将接触部2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可以提高接触部2与不同位置排线3的焊盘稳定连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接触部2可以与现有装置相连接以实现接触部2的移动,举例来说,所述安装部1上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接触部2连接;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作用下,所述接触部2会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2还可以包括活动件9,所述固定件8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活动件9设置与所述固定件8上,所述触头10与所述活动件9连接,且在所述活动件9的作用下所述触头10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8上。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触头10用于与所述排线3的焊盘连接,所述活动件9用于使所述触头10移动,进而保证触头10与排线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活动件9可以为弹簧或弹片等弹性元件,举例来说,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活动件9采用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头10固定连接;故触头10在弹簧的轴线方向会在往复运动,触头10在与排线3的焊盘抵接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提高抵接效果,保证电气信号的稳定连通。
具体地,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进行调节,即在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进行装配使用。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弹性系数越小的弹簧在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形变量越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弹簧的设置,所述固定件8为套筒形状,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且所述触头10突出所述套筒。
具体地,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固定件8的高度本申请不作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以及排线3的具体位置,考虑到需要将排线3与触头10稳定接触的情况下,固定件8的高度可以适当调整。或者,此时调节触头10的高度也可以达到上述所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10远离所述活动件9的端部的边缘设置有圆角或倒角。通过圆角或倒角的设置,使得当触头10需要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排线3接触时,触头10的外边缘为光滑的圆角弧度设置,提高电气连接过程的安全性。当触头10的边缘为直角边缘时,触头10的边缘在转动过程中其直角边缘极易刮伤排线3的焊盘,进而影响触头10与排线3的焊盘之间的连接效果。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触头10远离所述活动件9的端部的边缘设置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上同样设置有接触部2,所述排线3的第二连接部6通过所述接触部2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上同样固定有安装部1,安装部1上固定有固定件8,固定件8内设置有活动件9,活动件9的一端与固定件8固定连接,活动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头10;触头10与排线3的焊盘抵接连接时即可实现第二电气连接件7与排线3之间的电气连接。
参照图1-图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器,所述电气连接器包括上述所述电气连接结构。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电气连接器由于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结构,因此具有该电气连接结构的电气连接器也具有上述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电气连接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4,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第二电气连接件7,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通过上述所述的电气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11,所述排线3上设置有粘贴件,所述排线3通过粘贴件固定于所述壳体11内。第一电气连接件4上的触头10突出第一电气连接件4设置,第二电气连接件7上的触头10突出第二电气连接件7设置,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第二电气连接件7均设置于壳体11内,排线3通过粘贴件固定设置于壳体11内,故安装后第一电气连接件4的触头10与排线3的第一连接部5的焊盘抵接,第二电气连接件7的触头10与排线3的第二连接部6的焊盘抵接,从而完成了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第二电气连接件7之间的电气连接。
具体地,所述粘贴件可以为双面胶或现有技术中其他的胶类器件,进而将排线3粘贴固定与壳体11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3的形状为异形结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多个器件进行电气连接时,为方便连接且保证连接效果,可以将排线3设置为异形结构。举例来说,排线3的形状可以为三叉结构,此时排线3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5和两个第二连接部6。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气连接件4、第二电气连接件7和第三电气连接件1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底壳13,所述底壳13与所述壳体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三电气连接件12上同样设置有安装部1和接触部2;在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转动壳体11将壳体11连接到底壳13上,壳体11在转动的过程中,触头10与排线3的焊盘并不是一直接触的状态,在壳体11与底壳13组装完成后,第一电气连接件4上的触头10与排线3的第一连接部5的焊盘抵接,第二电气连接件7的触头10与排线3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6的焊盘抵接,第三电气连接件12的触头10与排线3的另外一个第二连接部6的焊盘抵接,从而完成了第一电气连接件4、第二电气连接件7和第三电气连接件12之间的电气连接。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为螺旋结构需要进行螺旋组装时,本实施例在旋转完成后即可同时实现接触部2与排线3的焊盘的相互抵接从而达到电气连接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电气连接时需要先电气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旋转壳体11完成螺旋组装,在壳体11旋转过中就会出现电线随着旋转而发生缠绕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体提供的电子设备将触头10与排线3的焊盘进行抵接即可完成电气连接,节省了传统插头与排针的插接流程,提高了组装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由于接触部2的参数可以进行调节,提高装置适用的广泛性,解决了现阶段市场产品外形多样化而导致内部电气连接困难的问题。排线3的形状可以根据电子设备产品的外壳结构进行灵活设计,排线3上的印制电路可以根据信号类型进行集成化设计,做到导线小型化;通过排线3的设置优化了电子设备的内部走线,解决了现阶段产品小型化、外形多样性而导致电子设备产品内部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进而使得电气连接困难、电线走线复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第二电气连接件(7),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通过电气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电气连接结构包括:
接触部(2),所述接触部(2)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气连接件(4)连接的固定件(8)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件(8)上的触头(10),所述触头(10)远离所述固定件(8)的端部的边缘设置有圆角或倒角,所述接触部(2)为导电材质;以及
排线(3),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的触头(1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和用于与第二电气连接件(7)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
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上设置有所述接触部(2),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的所述接触部(2)用于与所述排线(3)的所述第二连接部(6)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11)以及与所述壳体(11)螺纹连接的底壳(13),所述排线(3)上设置有粘贴件,所述排线(3)通过粘贴件固定于所述壳体(11)上;
在所述壳体(11)与所述底壳(13)组装完成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上的所述触头(10)与所述排线(3)的所述第一连接部(5)的焊盘抵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的所述触头(10)与所述排线(3)的所述第二连接部(6)的焊盘抵接,从而完成了所述第一电气连接件(4)和所述第二电气连接件(7)之间的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上设置有活动件(9),所述活动件(9)与所述触头(10)连接以使所述触头(10)在所述活动件(9)的作用下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8)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9)为弹性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气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部(1),各所述接触部(2)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6)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CN202111176220.6A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937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6220.6A CN113937578B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6220.6A CN113937578B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578A CN113937578A (zh) 2022-01-14
CN113937578B true CN113937578B (zh) 2022-12-20

Family

ID=7927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6220.6A Active CN113937578B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757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3807A (en) * 1983-12-13 1986-04-22 Amp Incorporated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CN2579012Y (zh) * 2002-11-20 2003-10-0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3401088A (zh) * 2013-08-11 2013-11-20 熊鹰 适于在机板上直接粘接的柔性电路连接装置
CN206076615U (zh) * 2016-09-23 2017-04-05 东莞安庆五金有限公司 排线连接结构
CN207116751U (zh) * 2017-07-17 2018-03-16 桑堇馨 一种电连接器和背夹电池
CN210052873U (zh) * 2019-08-27 2020-02-11 深圳市华文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线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578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3171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imple wiring arrangement between two end connectors
US7377804B2 (en)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ally connecting a cable and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M393087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00291794A1 (en) Sata to ipass cable connector
CN113937578B (zh)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US20200028288A1 (en) Fixing assembly of cable connector and flex flat cable
CN204516937U (zh) 电连接器
CN201478523U (zh) 电连接器
CN114883832A (zh)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00355152C (zh) 电连接器
CN210111134U (zh) 一种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数据线
US20080139048A1 (en) Connector and housing thereof
JP5066425B2 (ja) コイルアンテナ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20774897U (zh) 电连接器的外壳接地结构
CN216750344U (zh) 一种可导电的接插件装置
CN210168025U (zh) 按压开关
CN215732522U (zh) 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KR102349967B1 (ko) 신호 전송 커넥터 및 신호 전송 커넥터용 소켓 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CN218919319U (zh) 一种sata连接器的ffc线缆模组
CN219286817U (zh) 网络插座、电路板组件及电子产品
KR102281531B1 (ko) 신호 전송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팅 모듈
CN203242783U (zh) 连接器
US2022029416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208873931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