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9012Y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79012Y
CN2579012Y CN02284683U CN02284683U CN2579012Y CN 2579012 Y CN2579012 Y CN 2579012Y CN 02284683 U CN02284683 U CN 02284683U CN 02284683 U CN02284683 U CN 02284683U CN 2579012 Y CN2579012 Y CN 25790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contact mat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284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泳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Corp
Priority to CN02284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790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790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790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软性电路板的连接器,用于将该一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抵接于一电子元件的端子,其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补强板,其中本体与电子元件互相结合,且在电子元件的端子二侧设有二平行滑槽,补强板与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互相结合并用以增加接触垫的刚性;其中在补强板的二侧边可与本体的二平行滑槽互相套合,且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在套合之后可与电子元件的端子维持在接触状态。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将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抵接于电子元件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软性电路板FPC又称为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是印刷电路板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可弯曲性,可依据产品的大小及形状进行三度空间的立体配线,相当适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因此,软性电路板经常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光盘机、打印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及汽车用电子设备等精密度较高的产品。软性电路板的表面设有许多不同功能之IC,并以芯片软膜接合(chip on film,简称COF)的构装技术将IC结合于软性电路板之上,结合后的IC与布设在软性电路板表面的电路互相导通,而上述电路则是延伸至软性电路板的一端部并形成一接触垫(该接触垫也可称为电极或端子),软性电路板表面的IC通过该接触垫连接至远端的电子元件(例如喇叭、接收器、麦克风或振荡器等)的端子,以达到信号连接的目的。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传统软性电路板10的接触垫12与移动电话的喇叭16的相对位置示意图,为了清楚地表达出软性电路板10与喇叭16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中将移动电话的机壳面板14朝下,其在适当的位置处设有一容置槽18可供喇叭16容置于其中,容置槽18的底部设有出音孔181,喇叭16的正面结合于容置槽18的底部并对应至该出音孔181,其背面则是设有端子161。现有技术对于软性电路板10与喇叭16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a)焊接法,利用焊锡直接将软性电路板10的接触垫12焊接于喇叭16的端子161;(b)导电橡胶(ZEBRA)接触法,利用导电橡胶使软性电路板10的接触垫12与喇叭16的端子161互相结合;(c)弹片式接触法,其将喇叭16的端子161设计成弹片式结构并突出于喇叭16的背面,再将软性电路板10的接触垫12置于端子161上方,最后再将机壳背板(图中未示)盖上,使接触垫12与端子161得以保持在接触状态。
上述方法之中,焊接法所使用的材料会有环境污染的问题,此外焊接完成之后,若因为喇叭失效必须进行更换时,焊接法会有不易重工(rework)等问题产生。而导电橡胶结合法则是成本较高。虽然弹片式接触法无前述二种方法的缺点,但却因为装配过程中机壳背板的盖合不易,且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很容易由喇叭的端子表面滑出,而造成接触垫与端子之间接触不良。
因此,对于相关研发人员而言,针对现有技术所衍生的缺点提出了改进,以能够改善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喇叭端子的结合方式,进而获得成本较低、结合效果优良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使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电子元件的端子的结合更稳固,且结合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连接器,用于将一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抵接于一电子元件的端子,其包括:一本体,可与该电子元件相结合,并在该电子元件的端子二侧设置二平行滑槽;以及一补强板,与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相结合,以增加该接触垫的刚性,其中,该补强板的二侧边可与该本体的二平行滑槽互相配合,并使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抵接于该电子元件的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移动电话的喇叭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喇叭结合的上侧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喇叭结合的下侧视图;
图3A~图3D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将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喇叭的端子互相结合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连接器应用于一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一电子元件的端子的结合,通过该连接器所提供的连接机制来达到接触垫与端子的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补强板,本体具有一容置槽可提供一容置空间将电子元件容置于其中,该电子元件的背面设有弹性端子并朝向容置槽的槽口外侧,该本体在该电子元件的端子二侧设有二平行滑槽。补强板则是结合于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的背面,其目的在于增加接触垫的刚性且不会影响接触垫的电功能,此外,补强板的二侧边则可与本体的二平行滑槽互相配合,使其二侧边可以套入滑槽或由滑槽内部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在操作时,将补强板和二侧边套入本体和二平行滑槽中,其中与补强板结合和接触垫面向置于容置槽内部的电子元件的端子,因此当补强板与本体的二平行滑槽在互相套合之后,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也同时抵接于电子元件的端子。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可以在本体的二平行滑槽表面适当位置处分别设置一定位凸点,同时补强板其二侧边的相对位置上也分别设有一定位凹点,当补强板在与本体之滑槽互相套合之后,上述定位凸点与定位凹点也会互相卡合,使得本体与补强板之间的结合更稳固,进而使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电子元件的端子维持在接触的状态。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本体与电子元件之间以一体成型制造而成,而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电子元件可以利用连接器在外部先行结合成模组之后,再将整个模组装配至产品之机壳中,其可以增加接触垫与端子结合操作上的便利性。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光盘机、打印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及汽车用电子设备等精密度较高的电子产品,且所连接的电子元件可以是喇叭、接收器、麦克风或振荡器等元件。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为应用于移动电话的喇叭的连接器,本体的容置槽结合于机壳面板之上,容置槽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开口,当喇叭与容置槽相结合之后,该开口可做为喇叭之出音口,且该开口的面积必须小于喇叭的面积,此外,若软性电路板与连接器本体的水平高度不一致时,软性电路板可形成一阶梯状使其端部的接触垫可以配合连接器本体的高度,进而可以与设置于本体之喇叭的端子保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应用于一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一电子元件的端子的结合,通过其所提供的连接机制使接触垫与端子之间达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产品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光碟机、打印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及汽车用电子设备等精密度较高的电子产品,而所连接的电子元件可以是喇叭、接收器、麦克风或振荡器等元件,但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将以移动电话的喇叭与软性电路板的连接,做为连接器的最佳实施例并做一详细说明,其内容如下。
请参阅图2A、图2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20与喇叭16结合的上侧视图与下侧视图,图中连接器20包括一本体21以及一补强板22,本体21具有一容置槽211可供喇叭16容置于其中,该容置槽211的底部结合于移动电话的机壳面板(图中未示),其上设有一开口212,喇叭16的正面与该开口212互相对应,该开口212可做为该喇叭16的出音口,其面积必须小于喇叭16的面积以防止喇叭掉出,其背面设是有弹性端子161且朝向容置槽211的槽口外侧。此外本体21在喇叭16的端子161的二侧设有二平行滑槽213,而在滑槽213的表面则设有定位凸点214。
补强板22则结合在软性电路板10的接触垫12的背面,其目的在于增加接触垫12的刚性且不会影响接触垫12的电功能,补强板22的二侧边可与本体21的二平行滑槽213互相配合,使其二侧边得以套入滑槽213或由滑槽213内部抽出,此外,在补强板22在其二侧边也分别设有一定位凹点221,当补强板22在与本体21的滑槽213互相套合之后,上述定位凸点214与定位凹点221会互相卡合,使得本体21与补强板22之间的结合更稳固。然而,对于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而言,均可以轻易的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卡合方式以达到维持本体与补强板稳定结合的效果,例如,变更定位凸点与定位凹点的设置位置,或是采用类似的卡合方式,这些技术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之间属于等效,当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请参阅图3A~图3D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20在操作时,先将喇叭16置入本体21的容置槽211之中,再将补强板22的二侧边套入本体21的二平行滑槽213中,其中与补强板22结合的接触垫12面向置于容置槽211内部之喇叭16的端子161,因此当补强板22与本体21的二平行滑槽213在互相套合之后,软性电路板10的接触垫12也同时抵接于喇叭16的端子161,以确实达到电连接的效果,此外,结合时若软性电路板10与连接器20本体21之间的水平高度不一致时,软性电路板10可以形成阶梯状使其端部的接触垫12高度可以与连接器20本体21的高度相配合,以利于连接器20的装配进而使接触垫12可以与本体21的喇叭16的端子161保持接触。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是将连接器的本体与喇叭以一体成型方式制造而成,并将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与喇叭利用连接器在外部先行结合成模块之后,再将整个模块装配至移动电话的机壳面板中并盖上机壳背板完成组装。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板可以采用任何不影响接触垫电性的硬质材料,或是以硬化树脂涂抹至接触垫背面以达到相同的硬化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用于将一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抵接于一电子元件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可与该电子元件相结合,并在该电子元件的端子二侧设置二平行滑槽;以及一补强板,与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相结合,以增加该接触垫的刚性,其中,该补强板的二侧边可与该本体的二平行滑槽互相配合,并使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抵接于该电子元件的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容置槽,该电子元件置于该容置槽之中,且该电子元件的端子面向槽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为接收器、麦克风与振荡器中的任一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为喇叭,该本体在容置槽的底部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为该喇叭的出音口,且该开口的面积必须小于该喇叭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与该电子元件为一体成型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二滑槽表面分别设有一定位凸点,同时该补强板在其二侧边上也分别设有一定位凹点,该本体与该补强板之间由上述定位凸点与定位凹点互相稳固地卡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强板结合于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触垫的背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形成一阶梯状,以配合该连接器本体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的端子为弹性端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强板为硬化树脂,该硬化树脂涂抹至该接触垫的背面,以使该接触垫硬化。
CN02284683U 2002-11-20 2002-11-20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90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284683U CN2579012Y (zh) 2002-11-20 2002-11-20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284683U CN2579012Y (zh) 2002-11-20 2002-11-20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79012Y true CN2579012Y (zh) 2003-10-08

Family

ID=3374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284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9012Y (zh) 2002-11-20 2002-11-2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790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725A (zh) * 2010-11-03 2011-04-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复合电路板
CN113937578A (zh) * 2021-10-09 2022-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725A (zh) * 2010-11-03 2011-04-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复合电路板
CN113937578A (zh) * 2021-10-09 2022-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0406Y (zh) 电子转接器
CN102487130B (zh) 防水电池
CN101064891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
CN2924831Y (zh) 电性连接器结构
CN2786910Y (zh) 一种印刷电路复合板
CN2579012Y (zh) 连接器
CN204560022U (zh) 具有内嵌连接器的电路板结构
CN207234904U (zh) 按键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CN2772066Y (zh) 相机模组连接器
CN201550352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采用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模组
CN112804379B (zh) 一种具有补强板的终端
CN202434736U (zh) 连接器模块
CN2840178Y (zh) 带有触控式按键板的电子装置
CN2731778Y (zh) 导引指示装置的座体固定结构
CN206977807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935711Y (zh) 用于镜头模组的印刷电路板
CN2838061Y (zh) 接续导电用的软性金属排线
CN2766371Y (zh) 电连接器
US2007013495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slide 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200965930Y (zh) 一种连接器的新型连接结构
CN1230838A (zh) 滑盖型手提电话中液晶显示模块和印刷电路板间的连接
CN20894001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1204282Y (zh) 带传导构件的电子连接器
CN2409629Y (zh) 电连接器
CN209805879U (zh) 一种整合fpc的新型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