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7489B -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7489B
CN113937489B CN202111433846.0A CN202111433846A CN113937489B CN 113937489 B CN113937489 B CN 113937489B CN 202111433846 A CN202111433846 A CN 202111433846A CN 113937489 B CN113937489 B CN 113937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network signal
network
antenna uni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38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7489A (zh
Inventor
贾飞飞
杨长城
杨仲凯
王强
苏国生
刘培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38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7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7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7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4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a substantially flat reflector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ed beam, e.g. periscopic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天线单元包括反射板、馈电网络、辐射单元与馈电组件。反射板设有金属反射面。馈电网络与金属反射面相互隔离设置。辐射单元设置于反射板上,辐射单元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馈电组件与辐射单元相连,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由于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组装过程中,无需使得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两者以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能避免如传统技术中电镀焊接导致的污染环境,能降低成本;无需镀锡,以保证辐射效率;减少了焊点,以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

Description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对基站天线提出了高集成度、高辐射效率、高指标要求、绿色环保等更高要求。天线单元的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之间采用直接连接方式,避免采用同轴电缆连接等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天线的集成度并降低插损,提升辐射效率成为越来越多天线厂商的设计选择。但在此技术中,通常需要将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焊接来达到馈电目的,此时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都需要通过电镀的方式相连,从而造成了至少如下缺陷:(1)电镀造成生产成本增高,污染环境;(2)由于锡的导电率较铝铜等金属低,镀锡将导致插入损耗升高,辐射效率下降;(3)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焊接增加了较多焊点,影响互调指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有金属反射面;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相互隔离设置;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馈电组件与第一耦合块,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辐射单元相连,所述第一耦合块设有第一耦合腔室;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耦合块耦合相连;或者,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馈电组件的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耦合块耦合相连。
上述的天线单元,由于辐射单元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辐射单元与馈电组件相连,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反射板、辐射单元、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所组合形成的结构相当于是天线单元。其中,由于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组装过程中,无需使得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两者以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能避免如传统技术中电镀焊接导致的污染环境,能降低成本;无需镀锡,以保证辐射效率;减少了焊点,以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耦合块,所述第一耦合块设有第一耦合腔室;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耦合块耦合相连;或者,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馈电组件的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耦合块耦合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时,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
当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时,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二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为套设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外的绝缘套,或者设置于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的外壁上的氧化层,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的氧化层;所述第二绝缘隔离件为套设所述插入部外的绝缘套,或者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的氧化层,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的氧化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或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或压铸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时,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的板面与所述插入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上对应于所述插入部的板面位置通过冲压形成所述第一耦合块,所述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
一种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有金属反射面;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相互隔离设置;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馈电组件与第二耦合块,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辐射单元相连,所述第二耦合块设有第二耦合腔室与第三耦合腔室,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二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二耦合块耦合相连,所述馈电组件的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三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二耦合块耦合相连。
上述的天线单元,由于辐射单元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辐射单元与馈电组件相连,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反射板、辐射单元、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所组合形成的结构相当于是天线单元。其中,由于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组装过程中,无需使得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两者以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能避免如传统技术中电镀焊接导致的污染环境,能降低成本;无需镀锡,以保证辐射效率;减少了焊点,以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此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将第二耦合块单独开模生产加工,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按照原形状结构设计加工即可,从而能简化模具,使得开模生产加工更容易,加工效率较高,降低模具开模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二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三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三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二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二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三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四绝缘隔离件,所述第四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三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三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面向所述辐射单元的表面设有所述金属反射面;所述馈电网络设于所述反射板背向所述辐射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馈电网络设于所述反射板面向所述辐射单元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的移相器或功分器,所述馈电网络为所述移相器的移相网络或所述功分器的功分网络。
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天线单元。
上述的通信装置,由于辐射单元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辐射单元与馈电组件相连,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反射板、辐射单元、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所组合形成的结构相当于是天线单元。其中,由于馈电组件与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耦合相连,即组装过程中,无需使得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两者以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能避免如传统技术中电镀焊接导致的污染环境,能降低成本;无需镀锡,以保证辐射效率;减少了焊点,以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隐藏掉反射板与移相器后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隐藏掉辐射单元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与网络信号收发端的结构示意图。
10、反射板;20、馈电网络;21、网络信号收发端;30、辐射单元;31、振子座;311、连接部;312、巴伦;32、辐射板;40、馈电组件;41、馈电件;411、插入部;412、第一竖向段;413、横向段;414、第二竖向段;50、第一耦合块;51、第一耦合腔室;61、第一绝缘隔离件;62、第二绝缘隔离件;63、第三绝缘隔离件;64、第四绝缘隔离件;70、第二耦合块;71、第二耦合腔室;72、第三耦合腔室;80、移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隐藏掉反射板10与移相器80后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包括反射板10、馈电网络20、辐射单元30与馈电组件40。反射板10设有金属反射面(图中未示出)。馈电网络20与金属反射面相互隔离设置。辐射单元30设置于反射板10上,辐射单元30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馈电组件40与辐射单元30相连,馈电组件40与馈电网络20的网络信号收发端21耦合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板10的金属反射面与馈电网络20相互隔离设置,是指反射板10的金属反射面与馈电网络20并没有直接的电性接触连接,而是处于分隔开的状态,从而能避免出现物理短路的缺陷。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耦合相连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没有电性接触,而是通过相互间隔设置来实现能量在两个物体之间耦合传递。举例而言,馈电组件40与馈电网络20的网络信号收发端21耦合相连指的是,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之间没有电性接触,而是通过将馈电组件40的金属壁面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金属面间隔设置使能量以耦合的方式在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之间传递,这样网络信号收发端21便可以将网络信号通过耦合的方式输送给馈电组件40,由馈电组件40输送给辐射单元30,当然,辐射单元30也可以将接收到的天线信号反馈给馈电组件40,并由馈电组件40通过耦合的方式输送给网络信号收发端21。
上述的天线单元,由于辐射单元30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辐射单元30与馈电组件40相连,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耦合相连,即反射板10、辐射单元30、馈电组件40与馈电网络20所组合形成的结构相当于是天线单元。其中,由于馈电组件40与馈电网络20的网络信号收发端21耦合相连,即组装过程中,无需使得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两者以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能避免如传统技术中电镀焊接导致的污染环境,能降低成本;无需镀锡,以保证辐射效率;减少了焊点,以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
请参阅图3与图4,图4示出了图3中隐藏掉辐射单元30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耦合块50。第一耦合块50设有第一耦合腔室51。馈电组件40与第一耦合块50为一体化结构,网络信号收发端21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与第一耦合块50耦合相连。
请再对比参阅图4与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结构示意图,图6相对于图4而言,区别在于,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块50为一体化结构,馈电组件40的插入部411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与第一耦合块50耦合相连。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馈电组件40与第一耦合块50为一体化结构时,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隔离件61,第一绝缘隔离件61用于使得网络信号收发端21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时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绝缘隔离。如此,网络信号收发端21插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后,通过第一绝缘隔离件61能避免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电性接触。此外,由于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离件61,可以将两者紧密配合组装在一起而不会电性接触,组装效果较为稳固,能保证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块50之间信号稳定顺利传输。
请参阅图6与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块50为一体化结构时,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绝缘隔离件62,第二绝缘隔离件62用于使得插入部411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时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绝缘隔离。如此,插入部411插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后,通过第二绝缘隔离件62能避免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电性接触,并可以将两者紧密配合组装在一起而不会电性接触,组装效果较为稳固,能保证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块50之间信号稳定顺利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隔离件61为套设网络信号收发端21外的绝缘套,或者设置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外壁上的氧化层,或者设置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的氧化层。同样地,第二绝缘隔离件62为套设插入部411外的绝缘套,或者设置于插入部411的外壁上的氧化层,或者设置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的氧化层。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绝缘套与第二绝缘套均包括但不限于为绝缘膜、绝缘弹性块。采用绝缘膜时,绝缘膜包裹套设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外部或插入部411的外部,来实现避免网络信号收发端21或插入部411在插入到第一腔室内部后与第一腔室的内壁电性接触,操作较为方便,此外绝缘膜的厚度较薄,从而能保证网络信号收发端21或插入部411与第一腔室内壁的距离较近,使得耦合强度足够,同时产品体积较小。采用绝缘弹性块时,将绝缘弹性块套设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外部或插入部411的外部时,通过绝缘弹性块的弹性力能稳定地套设,不易于松脱,装配稳定性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隔离件61不限于采用第一绝缘套或氧化层来使得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相互绝缘隔离,例如还可以在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腔室51内壁之间设置其它形状的绝缘隔离件来使得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相互绝缘隔离。同样地,第二绝缘隔离件62不限于采用第二绝缘套或氧化层来使得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相互绝缘隔离,例如还可以在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腔室51内壁之间设置其它形状的绝缘隔离件来使得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壁相互绝缘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馈电组件40与第一耦合块50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或压铸一体成型;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块50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或压铸一体成型。如此,馈电组件40与第一耦合块50两者之间没有焊接点,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此外,同样地,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块50两者之间没有焊接点,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一耦合块50为一体化结构时,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板面与插入部411相对设置,且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上对应于插入部411的板面位置通过冲压形成第一耦合块50,插入部411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如此,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将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上对应于插入部411的板面位置通过冲压形成第一耦合块50,并组装过程中将馈电组件40的插入部411直接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内即可实现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块50耦合相连,插入部411具体采用馈电组件40的第一竖向段412即可,无需对插入部411座额外形状设计与加工,加工效率与组装效率较高,能大大降低成本。
当然,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耦合腔室51也可以是沿着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延伸方向形成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端面上,相应地,插入部4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网络信号端的延伸方向,这样插入部411便能伸入到第一耦合腔室51的内部实现插入部411与第一耦合块50耦合相连。
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耦合块70。第二耦合块70设有第二耦合腔室71与第三耦合腔室72。网络信号收发端21伸入到第二耦合腔室71内与第二耦合块70耦合相连,馈电组件40的插入部411伸入到第三耦合腔室72内与第二耦合块70耦合相连。如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将第二耦合块70单独开模生产加工,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按照原形状结构设计加工即可,从而能简化模具,使得开模生产加工更容易,加工效率较高,降低模具开模成本。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第二耦合腔室7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三绝缘隔离件63,第三绝缘隔离件63用于使得网络信号收发端21伸入到第二耦合腔室71内时与第二耦合腔室71的内壁绝缘隔离。插入部411与第三耦合腔室72的内壁之间设有第四绝缘隔离件64,第四绝缘隔离件64用于使得插入部411伸入到第三耦合腔室72内时与第三耦合腔室72的内壁绝缘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耦合块50例如为长方体、圆柱体或其它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第二耦合块70也例如为长方体、圆柱体或其它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耦合块50上可以设置不止是一个窗口与第一耦合腔室51相连通,例如还可以设置有两个、三个或更多数量的窗口与第一耦合腔室51相连通,以便于开模。具体可以比较参阅图4与图5,图4示意出的在第一耦合块50的相邻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窗口,即设置的窗口为两个;图5示意出的在第一耦合块50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窗口,即设置的窗口为一个。
同样地,第二耦合块70上可以设置不止是一个窗口与第二耦合腔室71、第三耦合腔室72相连通,例如还可以设置有两个、三个或更多数量的窗口与第二耦合腔室71、第三耦合腔室72相连通,以便于开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板10面向辐射单元30的表面设有金属反射面。金属反射面具体例如为金属层。馈电网络20设于反射板10背向辐射单元30的一侧,以及设于反射板10面向辐射单元30的一侧。如此,馈电网络20位于反射板10背向辐射单元30的一侧,便不会直接与反射板10的金属层电性接触导通。当然也可以设置于反射板10面向辐射单元30的一侧。此外,具体而言,馈电网络20既可以设置于反射板10背向辐射单元30的表面上,也可以例如设置于绝缘基板上,绝缘基板设置于反射板10背向辐射单元30的一侧。更具体地,当天线单元设置有移相器80或功分器时,绝缘基板具体为设置于移相器80或功分器的内部。
请参阅图1至图3,此外,反射板10上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馈电组件40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贯穿反射板10后,才能实现与馈电网络20耦合相连。为了避免馈电组件40的底端贯穿反射板10的过程中与反射板10电性连接,在第一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绝缘层,或者在馈电组件40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绝缘层,或者使得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馈电组件40的底端外径,并避免馈电组件40的底端与第一通孔的孔壁接触。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反射板10上的移相器80或功分器(图中未示出)。馈电网络20为移相器80的移相网络或功分器的功分网络。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移相器80或功分器设置于反射板10背离于辐射单元30的表面。移相器80或功分器的板体与反射板10的板体为一体化结构。反射板10的板体为绝缘介质板,并在面向辐射单元30的表面上设有金属反射面。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移相器80或功分器也可以设置于反射板10面向辐射单元30的表面上。当移相器80或功分器设置于反射板10面向辐射单元30的表面时,便无需在反射板10上设置第一通孔。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移相器80或功分器的板体也可以与反射板10的板体通过粘接、紧固件相连。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销钉、螺栓、铆钉、卡接件。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反射板10也可以选用金属板。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单元30包括振子座31以及与振子座31相连的辐射臂。振子座31上设有第二通孔,导电件穿过第二通孔将振子座31固定于反射板10上,且振子座31通过导电件与反射板10电性连接。具体而言,导电件包括但不限于为金属螺钉、金属螺栓、金属螺丝、金属销钉、金属铆钉、金属卡接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馈电组件40与辐射单元30的连接关系既可以是耦合相连,又可以是直接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馈电组件40与辐射单元30的耦合相连指的是馈电组件40与辐射单元30并没有电性接触,而是设有间隔,使得馈电组件40与辐射单元30之间通过相互耦合的方式传递能量,实现信号的传递。
请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辐射臂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偶极子。每个偶极子均包括两个辐射板32,即其中一个偶极子对应于其中一对对角设置的两个辐射板32,另一个偶极子对应于另一对对角设置的两个辐射板32。振子座31包括连接部311与四个巴伦312。四个巴伦312的底端均与连接部311相连,其中四个巴伦312的顶端分别与四个辐射板32一一对应相连。馈电组件40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馈电件41。两个馈电件41分别与两个偶极子一一对应耦合相连。如此,辐射单元30为双极化辐射单元30。相应地,第一耦合块50为两个或第二耦合块70为两个,两个第一耦合块50或两个第二耦合块70与两个馈电件41的插入部411一一对应设置。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为两个,两个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与两个馈电件41的插入部411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当辐射单元30为单极化辐射单元30时,网络信号收发端21、第一耦合块50或第二耦合块70均为一个,并与馈电件41的插入部411对应设置。
具体而言,馈电件41例如为馈电片或馈电杆。
请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馈电件41包括第一竖向段412,第一竖向段412设置于振子座31的外围。插入部411具体例如设置于第一竖向段412面向反射板10的一端。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件41还包括横向段413。横向段413的一端与第一竖向段412的另一端相连。其中一个偶极子的两个巴伦312的顶端上均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与该偶极子相对应馈电的横向段413设置于凹槽中,且横向段413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分隔件(图中未示出)。同样地,另一个偶极子的两个巴伦312的顶端上同样均设置有与另一个馈电件41的横向段413相应的凹槽。如此,横向段413设置于凹槽中,与对应的偶极子之间间隔设置,实现与对应的偶极子耦合连接,负责对应的极化方向信号的传输。此外,横向段413例如通过绝缘分隔件与凹槽的内壁相连,能实现馈电件41稳固地设置于振子座31上。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分隔件例如为塑料件、陶瓷件、橡胶件等等绝缘性材料,主要是为了避免馈电件41的第一横向段413与巴伦312的顶端电连接,同时起到固定馈电件41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件41还包括第二竖向段414。第二竖向段414与第一横向段413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竖向段414设置于振子座31的外围,具体的是与巴伦312间隔设置。这样并非是如同传统技术中将第二竖向段414均分别布置于巴伦312的内部走线槽中,从而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设置封闭式的巴伦312结构,而是可以设置为开放式的巴伦312结构,进而能一定程度地减小振子座31的结构尺寸,即能使得实现振子座31的小型化,同时能减小巴伦312的高频寄生辐射,有效提升高频辐射单元30的增益。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馈电件41也是可以设置于巴伦312的内部走线槽中,只要与辐射单元30为耦合馈电的关系即可,对馈电件41的具体设置形式与具体形状不进行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板32为框体,框体具体为封闭式框体,或者框体远离于巴伦312的部位设置有缺口。需要说明的是,框体具体指的是辐射板32的板面中部区域设置有镂空区从而形成框体。
需要说明的是,该“辐射臂”可以为“振子座31的一部分”,即“辐射臂”与“振子座31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振子座31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辐射臂”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振子座31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一实施例中,“辐射臂”为“振子座31”一体成型制造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
上述的通信装置,由于辐射单元30与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辐射单元30与馈电组件40相连,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耦合相连,即反射板10、辐射单元30、馈电组件40与馈电网络20所组合形成的结构相当于是天线单元。其中,由于馈电组件40与馈电网络20的网络信号收发端21耦合相连,即组装过程中,无需使得馈电组件40与网络信号收发端21两者以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能避免如传统技术中电镀焊接导致的污染环境,能降低成本;无需镀锡,以保证辐射效率;减少了焊点,以保证天线单元的产品性能,保证互调指标可靠。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
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有金属反射面;
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相互隔离设置;
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
馈电组件与第一耦合块,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辐射单元相连,所述第一耦合块设有第一耦合腔室;
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耦合块耦合相连;或者,所述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馈电组件的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一耦合块耦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时,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
当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时,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二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为套设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外的绝缘套,或者设置于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的外壁上的氧化层,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的氧化层;所述第二绝缘隔离件为套设所述插入部外的绝缘套,或者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的氧化层,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腔室的内壁的氧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块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或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或压铸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一耦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时,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的板面与所述插入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上对应于所述插入部的板面位置通过冲压形成所述第一耦合块,所述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一耦合腔室内。
6.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
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有金属反射面;
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相互隔离设置;
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金属反射面电性连接;
馈电组件与第二耦合块,所述馈电组件与所述辐射单元相连,所述第二耦合块设有第二耦合腔室与第三耦合腔室,所述馈电网络的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二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二耦合块耦合相连,所述馈电组件的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三耦合腔室内与所述第二耦合块耦合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第二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三绝缘隔离件,所述第三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网络信号收发端伸入到所述第二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二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三耦合腔室的内壁之间设有第四绝缘隔离件,所述第四绝缘隔离件用于使得所述插入部伸入到所述第三耦合腔室内时与所述第三耦合腔室的内壁绝缘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面向所述辐射单元的表面设有所述金属反射面;所述馈电网络设于所述反射板背向所述辐射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馈电网络设于所述反射板面向所述辐射单元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的移相器或功分器,所述馈电网络为所述移相器的移相网络或所述功分器的功分网络。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
CN202111433846.0A 2021-11-29 2021-11-29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Active CN113937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3846.0A CN113937489B (zh) 2021-11-29 2021-11-29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3846.0A CN113937489B (zh) 2021-11-29 2021-11-29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489A CN113937489A (zh) 2022-01-14
CN113937489B true CN113937489B (zh) 2024-05-28

Family

ID=7928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3846.0A Active CN113937489B (zh) 2021-11-29 2021-11-29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7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90B (zh) * 2022-05-12 2023-08-04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辐射装置、天线以及通信设备
CN116247424A (zh) * 2023-04-21 2023-06-09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天线振子和天线单元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2036A (zh) * 2015-12-28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相器和天线
CN109841963A (zh) * 2017-11-28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馈电系统、天线系统及基站
CN112864574A (zh) * 2020-12-25 2021-05-28 华南理工大学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2036A (zh) * 2015-12-28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相器和天线
CN109841963A (zh) * 2017-11-28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馈电系统、天线系统及基站
CN112864574A (zh) * 2020-12-25 2021-05-28 华南理工大学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489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7489B (zh)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EP3257101B1 (en) Radio frequency connection arrangement
CN1605137B (zh) 用于双频带通信装置的双频带内部天线
CN110994179B (zh) 馈电组件及辐射单元
US20030020656A1 (en) Dual band planar high-frequency antenna
CN217062520U (zh)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CN110692167A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天线、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14256577B (zh) 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基站天线
CN112952340B (zh) 一种天线结构、带天线结构的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15986372B (zh) 基站天线
CN210956991U (zh) 天线及其双频辐射结构
CN117276889A (zh)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US20070109199A1 (en) Multi-band antenna with low-profile
US11581651B2 (en) Microstrip antenna and television
CN212162083U (zh) 小型化天线
CN112599960B (zh) 电子设备
US11973278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300829A (zh) 天线装置与高频辐射单元
CN210838092U (zh) 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
JP3967264B2 (ja) 2周波数共用アンテナ
CN111129730A (zh) 天线及其双频辐射结构
CN215119235U (zh) 一种pcb双极化辐射单元
CN114267943B (zh)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CN214313520U (zh) 天线、振子及辐射结构
CN211240266U (zh) 电路板、天线组件和双极化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