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943B -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943B
CN114267943B CN202111679284.8A CN202111679284A CN114267943B CN 114267943 B CN114267943 B CN 114267943B CN 202111679284 A CN202111679284 A CN 202111679284A CN 114267943 B CN114267943 B CN 114267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un
radiation
plate
wire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92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7943A (zh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92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7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辐射组件包括辐射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辐射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正交设置的第一偶极子与第二偶极子。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一馈电巴伦。第一馈电巴伦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巴伦段和第二巴伦段。第一巴伦段和第二巴伦段均与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将第一馈电巴伦、第一馈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第二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能便于与辐射板相互组装在一起,组装效率较高,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领域技术飞速发展,通信基站对天线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移动通信多制式运营以及基站选址困难的现状,使得多频电调天线成为基站的首选,特别是在5G网络时代要求一副天线集成所有4G网络制式天线,天线中设置多个天线阵列,同时铁塔公司要求天线迎风面积越小越好、重量越轻越好,因此天线装置的截面小型化设计成为发展趋势。传统的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辐射组件,辐射组件包括巴伦以及正交极化设置的两对偶极子,巴伦分别需要与两对偶极子组装连接在一起,使得起到接地作用,然而辐射组件的整体体积较大,且生产过程工序多、装配复杂同时易造成装配错误,装配效率低下,给满足共站共享的多频多端口天线批量生产和推广带来极大挑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它能够实现生产装配简洁化、易操作、高效率,以及整体结构紧凑与体积小。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辐射组件,所述辐射组件包括:辐射板,所述辐射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正交设置的第一偶极子与第二偶极子,所述第一偶极子包括两个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偶极子包括两个第二辐射臂;以及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辐射板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一馈电巴伦,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巴伦段和第二巴伦段,所述第一巴伦段和第二巴伦段均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巴伦段、所述第二巴伦段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对应馈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馈电网络相连的第一馈电导线,所述第一馈电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巴伦段、所述第二巴伦段馈电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二馈电巴伦,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包括第二导电部、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三巴伦段和第四巴伦段,所述第三巴伦段和第四巴伦段均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三巴伦段、所述第四巴伦段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对应馈电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馈电网络相连的第二馈电导线,所述第二馈电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三巴伦段、所述第四巴伦段馈电连接。
上述的辐射组件,将第一馈电巴伦、第一馈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其中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一偶极子;第二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另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二偶极子;相对于传统的巴伦结构形式而言,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能便于与辐射板相互组装在一起,组装效率较高,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板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导线;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相互绝缘并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贯穿所述辐射板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靠近于所述辐射板第一表面中心位置的第一顶角边缘,以使所述第一巴伦段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巴伦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贯穿所述辐射板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靠近于所述辐射板第一表面中心位置的第二顶角边缘,以使所述第三巴伦段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一端与所述第四巴伦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一端通过第一焊锡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巴伦段,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一端通过第二焊锡焊接固定于所述第四巴伦段,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为一体化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对面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巴伦段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连接;
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布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三巴伦段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过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布置于所述辐射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布置于所述辐射板的第二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角边缘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巴伦段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顶角边缘上对应于所述第四巴伦段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馈电导线包括电性连接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段与第二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一巴伦段耦合馈电组合形成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导线段与所述第二巴伦段耦合馈电或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导线包括电性连接并间隔设置的第三导线段与第四导线段,所述第三导线段与所述第三巴伦段耦合馈电组合形成微带传输线,所述第四导线段与所述第四巴伦段耦合馈电或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均为PCB板结构。
一种双极化天线单元,所述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所述的辐射组件,以及移相器;所述移相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馈电网络板与第二馈电网络板,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馈电导线与所述第一馈电网络板上的馈电网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馈电导线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板上的馈电网络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接地层,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均与所述接地层电性连接。
上述的双极化天线单元,将第一馈电巴伦、第一馈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其中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一偶极子;第二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另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二偶极子;相对于传统的巴伦结构形式而言,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能便于与辐射板相互组装在一起,组装效率较高,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双极化天线单元还包括反射板、第一绝缘安装件与第二绝缘安装件;所述反射板上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穿设于所述避让口中,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移相器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辐射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安装件与所述反射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安装件与所述反射板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辐射组件沿着所述移相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移相器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单元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单元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0、辐射组件;11、辐射板;111、第一辐射臂;1111、第一顶角边缘;1112、第一缺口;112、第二辐射臂;1121、第二顶角边缘;1122、第二缺口;113、第一连接导线;114、第二连接导线;115、第一焊锡;116、第二焊锡;117、第三焊锡;118、第四焊锡;1191、第五焊锡;1192、第三金属化过孔;1193、第六焊锡;12、第一支撑板;121、第一馈电巴伦;1211、第一导电部;1212、第一巴伦段;1213、第二巴伦段;122、第一馈电导线;1221、第一导线段;1222、第二导线段;13、第二支撑板;131、第二馈电导线;1311、第三导线段;1312、第四导线段;20、移相器;21、外壳;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2、第一馈电网络板;23、第二馈电网络板;3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10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辐射组件10,辐射组件10包括:辐射板11、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
参阅图1至图8,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12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辐射板11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正交设置的第一偶极子与第二偶极子。第一偶极子包括两个第一辐射臂111,第二偶极子包括两个第二辐射臂112。即第一偶极子对应于其中一对对角设置于辐射板11第一表面上的两个第一辐射臂111,负责其中一个极化方向(例如+45°)的电磁信号;第二偶极子对应于另一对对角设置于辐射板11第一表面上的两个第二辐射臂112,负责另一个极化方向(例如-45°)的电磁信号。
参阅图1、图2、图5与图6,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1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相对间隔设置、并均与辐射板11相连。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一馈电巴伦121。第一馈电巴伦121包括第一导电部1211、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巴伦段1212和第二巴伦段1213。第一巴伦段1212和第二巴伦段1213均与第一导电部1211电连接,第一巴伦段1212、第二巴伦段1213分别与两个第一辐射臂111对应馈电连接。第一支撑板12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馈电网络相连的第一馈电导线122,第一馈电导线122分别与第一巴伦段1212、第二巴伦段1213馈电连接。这样馈电网络的电磁信号传输给第一馈电导线122,第一馈电导线122将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一馈电巴伦121,通过第一馈电巴伦121将电磁信号输送给两个第一辐射臂111;反之,第一辐射臂111也可以将接收的电信号通过第一馈电巴伦121输送到第一馈电导线122,由第一馈电导线122馈入给馈电网络。
类似于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二馈电巴伦(图中未示出),第二馈电巴伦包括第二导电部、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三巴伦段和第四巴伦段。第三巴伦段和第四巴伦段均与第二导电部电连接。第三巴伦段、第四巴伦段分别与两个第二辐射臂112对应馈电连接。第二支撑板13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馈电网络相连的第二馈电导线131(参阅图1),第二馈电导线131分别与第三巴伦段、第四巴伦段馈电连接。
上述的辐射组件10,将第一馈电巴伦121、第一馈电导线12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其中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一偶极子;第二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导线131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3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另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二偶极子;相对于传统的巴伦结构形式而言,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能便于与辐射板11相互组装在一起,组装效率较高,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板11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相互绝缘并交错布置。第一支撑板12贯穿辐射板11并位于其中一个第一辐射臂111靠近于辐射板11第一表面中心位置的第一顶角边缘1111,以使第一巴伦段1212与其中一个第一辐射臂111连接。第一连接导线113一端与第二巴伦段1213连接,第一连接导线113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辐射臂111连接。
此外,第二支撑板13贯穿辐射板11并位于其中一个第二辐射臂112靠近于辐射板11第一表面中心位置的第二顶角边缘1121,以使第三巴伦段与其中一个第二辐射臂112连接。第二连接导线114一端与第四巴伦段连接,第二连接导线114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连接。
请参阅图3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导线113一端通过第一焊锡115焊接固定于第二巴伦段1213,第一连接导线113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辐射臂111为一体化结构,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导线113与另一个第一辐射臂111电性连接,以及使得辐射板11与第一支撑板12的连接固定。类似地,第二连接导线114一端通过第二焊锡116焊接固定于第四巴伦段,第二连接导线114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为一体化结构,从而实现第二连接导线114与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电性连接,以及使得辐射板11与第二支撑板13的连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面对面平行布置。第一馈电巴伦121布置于第一支撑板12面向于第二支撑板13的板面上,第一支撑板12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化过孔(图中未示意出),第一巴伦段1212通过第一金属化过孔与其中一个第一辐射臂111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巴伦段1212与第一金属化过孔的孔壁金属层为一体化结构实现第一巴伦段1212与第一金属化过孔的孔壁电性连接,具体例如通过电镀一体成型。此外,第一辐射臂111例如通过第三焊锡117焊接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金属化过孔处,从而实现第一辐射臂111与第一金属化过孔的孔壁电性连接,以及使得辐射板11与第一支撑板12的连接固定。如此,第一馈电巴伦121所在的位置对着另一个第一辐射臂111,这样能便于第一馈电巴伦121通过第一连接导线113与另一个第一辐射臂111相连。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馈电巴伦121也可以布置于第一支撑板12背离于第二支撑板13的板面上,相应地,第一馈电导线122布置于第一支撑板12的另一个板面上。
类似地,第二馈电巴伦布置于第二支撑板13面向于第一支撑板12的板面上,第二支撑板13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化过孔(图中未示出),第三巴伦段通过第二金属化过孔与其中一个第二辐射臂112连接。
具体而言,第三巴伦段与第二金属化过孔的孔壁金属层为一体化结构实现第三巴伦段与第二金属化过孔的孔壁电性连接,具体例如通过电镀一体成型。此外,第二辐射臂112例如通过第四焊锡118焊(图中未示出)接固定于第二支撑板13的第二金属化过孔处,从而实现第二辐射臂112与第二金属化过孔的孔壁电性连接,以及使得辐射板11与第二支撑板13的连接固定。
如此,第二馈电巴伦所在的位置对着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这样能便于第二馈电巴伦通过第二连接导线114与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相连。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二馈电巴伦也可以布置于第二支撑板13背离于第一支撑板12的板面上,相应地,第二馈电导线131布置于第二支撑板13的另一个板面上。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导线113布置于辐射板11的第一表面上,第二连接导线114布置于辐射板11的第二表面上。如此,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分别布置于辐射板11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这样便实现了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绝缘相互交错布置。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也可以布置于辐射板11的同一个表面上,例如在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之间的交错部位设置绝缘隔离件进行隔离即可,便能实现第一连接导线113与第二连接导线114相互绝缘设置。
可选地,当第二连接导线114布置于辐射板11的第二表面上时,由于两个第二辐射臂112均布置于辐射板11的第一表面上,为了能实现第二连接导线114分别电性连接第四巴伦段、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第四巴伦段例如通过第五焊锡1191焊接固定于与第二连接导线114一端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导线114另一端例如通过第三金属化过孔1192与另一个第二辐射臂112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二支撑板13与辐射板11组装后的稳固性,第二支撑板13的顶端贯穿辐射板11后,第四巴伦还通过第六焊锡1193焊接固定于辐射板11上。
请参阅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顶角边缘1111上对应于第二巴伦段1213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缺口1112。第二顶角边缘1121上对应于第四巴伦段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缺口1122。
请参阅图3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馈电导线122包括电性连接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段1221与第二导线段1222,第一导线段1221与第一巴伦段1212耦合馈电组合形成微带传输线。第二导线段1222与第二巴伦段1213耦合馈电或电性连接。类似地,第二馈电导线131包括电性连接并间隔设置的第三导线段1311与第四导线段1312。第三导线段1311与第三巴伦段耦合馈电组合形成微带传输线,第四导线段1312与第四巴伦段耦合馈电或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板11、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均为PCB板结构。
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辐射性能与指标,第一辐射臂111、第二辐射臂112、第三辐射臂与第四辐射臂的中部部位均设有镂空口。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极化天线单元,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辐射组件10,以及移相器20。移相器20包括外壳21以及设置于外壳21内部的第一馈电网络板22与第二馈电网络板23,外壳21设有第一通孔211与第二通孔212。第一支撑板12穿过第一通孔211伸入到外壳21内,第一馈电导线122与第一馈电网络板22上的馈电网络电性连接。第二支撑板13穿过第二通孔212伸入到外壳21内,第二馈电导线131与第二馈电网络板23上的馈电网络电性连接。外壳21的外壁设有接地层,第一导电部1211、第二导电部均与接地层电性连接。具体而言,外壳21例如为金属化壳,或者外壳21为绝缘壳并在其内外壁面上镀设形成金属面,且该金属面接地设置。
上述的双极化天线单元,将第一馈电巴伦121、第一馈电导线12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其中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一偶极子;第二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导线131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3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能实现将另一个极化方向的电磁信号馈入给第二偶极子;相对于传统的巴伦结构形式而言,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能便于与辐射板11相互组装在一起,组装效率较高,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此外,尤其是在多频天线中,辐射组件10与移相器20直接连接,减少辐射组件10到移相器20之间通过电缆的过渡连接,结构简单可部件级装配,易组装且适用于自动化,简洁、高效。
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馈电导线122的底端便于与第一馈电网络板22的馈电网络连接,双极化天线单元还设置有连接件30,连接件30具体例如为L形状或其他形状也可以,连接件30设置于第一馈电导线122的底端与第一馈电网络板22的馈电网络之间,使得第一馈电导线122的底端通过连接件30与第一馈电网络板22电性连接。
同样地,为了使得第二馈电导线131的底端便于与第二馈电网络板23的馈电网络连接,双极化天线单元还设置有连接件30,连接件30具体例如为L形状或其他形状也可以,连接件30设置于第二馈电导线131的底端与第二馈电网络板23的馈电网络之间,使得第二馈电导线131的底端通过连接件30与第二馈电网络板23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极化天线单元工于作频段时,可根据需求在低频690-960/617-960、1695-2690/1427-2690间选择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极化天线单元还包括反射板(图中未示出)、第一绝缘安装件(图中未示出)与第二绝缘安装件(图中未示出)。反射板上设有避让口,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均穿设于避让口中,反射板位于移相器20的上方并位于辐射板11的下方。第一支撑板12通过第一绝缘安装件与反射板相连,第二支撑板13通过第二绝缘安装件与反射板相连。具体而言,第一绝缘安装件包括但不限于绝缘螺钉、绝缘螺栓、绝缘销钉、绝缘铆钉。减少金属连接点,减少装配环节带来的互调隐患。反射板的形变不易传到辐射组件10和移相器20的电气连接点,天线的三阶交调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反射板还通过第三绝缘安装件与移相器20相连,从而使得反射板的安装效果较为稳固。
请参阅图9与图10,图9与图10分别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单元的两个不同视角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组件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辐射组件10沿着移相器2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于移相器20上。需要说明的是,长度方向指的移相器2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如图9或图10中的箭头S所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包括:
辐射板,所述辐射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正交设置的第一偶极子与第二偶极子,所述第一偶极子包括两个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偶极子包括两个第二辐射臂;以及
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辐射板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一馈电巴伦,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巴伦段和第二巴伦段,所述第一巴伦段和第二巴伦段均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巴伦段、所述第二巴伦段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对应馈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馈电网络相连的第一馈电导线,所述第一馈电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巴伦段、所述第二巴伦段馈电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地的第二馈电巴伦,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包括第二导电部、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三巴伦段和第四巴伦段,所述第三巴伦段和第四巴伦段均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三巴伦段、所述第四巴伦段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对应馈电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与馈电网络相连的第二馈电导线,所述第二馈电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三巴伦段、所述第四巴伦段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导线;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相互绝缘并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贯穿所述辐射板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靠近于所述辐射板第一表面中心位置的第一顶角边缘,以使所述第一巴伦段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巴伦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贯穿所述辐射板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靠近于所述辐射板第一表面中心位置的第二顶角边缘,以使所述第三巴伦段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一端与所述第四巴伦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一端通过第一焊锡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巴伦段,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一端通过第二焊锡焊接固定于所述第四巴伦段,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对面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巴伦段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连接;
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布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三巴伦段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过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布置于所述辐射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布置于所述辐射板的第二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角边缘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巴伦段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顶角边缘上对应于所述第四巴伦段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导线包括电性连接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段与第二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一巴伦段耦合馈电组成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导线段与所述第二巴伦段耦合馈电或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导线包括电性连接并间隔设置的第三导线段与第四导线段,所述第三导线段与所述第三巴伦段耦合馈电组合形成微带传输线,所述第四导线段与所述第四巴伦段耦合馈电或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均为PCB板结构。
9.一种双极化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组件,以及移相器;所述移相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馈电网络板与第二馈电网络板,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馈电导线与所述第一馈电网络板上的馈电网络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馈电导线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板上的馈电网络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接地层,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均与所述接地层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化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化天线单元还包括反射板、第一绝缘安装件与第二绝缘安装件;所述反射板上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穿设于所述避让口中,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移相器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辐射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安装件与所述反射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安装件与所述反射板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化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辐射组件沿着所述移相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移相器上。
CN202111679284.8A 2021-12-31 2021-12-31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Active CN114267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284.8A CN114267943B (zh) 2021-12-31 2021-12-31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284.8A CN114267943B (zh) 2021-12-31 2021-12-31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943A CN114267943A (zh) 2022-04-01
CN114267943B true CN114267943B (zh) 2024-05-24

Family

ID=80832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9284.8A Active CN114267943B (zh) 2021-12-31 2021-12-31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94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8898A (zh) * 2019-12-31 2020-04-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212412198U (zh) * 2020-07-28 2021-01-26 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
CN113782953A (zh) * 2019-02-19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2953A (zh) * 2019-02-19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
CN111048898A (zh) * 2019-12-31 2020-04-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212412198U (zh) * 2020-07-28 2021-01-26 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943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04709B2 (en) Single piece twin folded dipole antenna
US6317099B1 (en) Folded dipole antenna
CN110692167B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天线、基站及通信系统
US20030020656A1 (en) Dual band planar high-frequency antenna
CN111584992B (zh) 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
CN210692758U (zh) 集成滤波器的天线
CN113708048A (zh) 基站天线及其高频辐射单元
US8154468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15663460A (zh) 共口径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15663459A (zh) 双频共口径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14256577B (zh) 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基站天线
CN211858898U (zh) 一种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和天线阵列
JP2014150374A (ja) 直交八木宇田アンテナ
CN114267943B (zh) 双极化天线单元与辐射组件
CN112787079A (zh) 一种小型化直流接地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14300829A (zh) 天线装置与高频辐射单元
CN111063998A (zh) 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CN114899590B (zh) 辐射装置、天线以及通信设备
CN210957005U (zh) 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CN216161926U (zh) 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219458013U (zh) 天线组件和通信设备
US11877399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14156638B (zh) 辐射单元及天线
US20230115962A1 (en)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antenna assembly,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10156546U (zh) 一种智能盒子wifi单频内置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