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4574A -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4574A
CN112864574A CN202110029914.0A CN202110029914A CN112864574A CN 112864574 A CN112864574 A CN 112864574A CN 202110029914 A CN202110029914 A CN 202110029914A CN 112864574 A CN112864574 A CN 112864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late
insulating plate
antenna modul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99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国生
车文荃
薛泉
李明超
刘培涛
陈礼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ublication of CN112864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4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天线模块包括反射板、移相器、支撑部及辐射元件。反射板包括第一绝缘板,设于第一绝缘板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接地金属层,以及设于第一绝缘板的另一侧表面上的馈电线路。移相器设于反射板上,移相器包括腔体及设于腔体内的移相组件,移相组件与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支撑部设于第一绝缘板上,支撑部上设有与馈电线路电性连接的巴伦线路。第一绝缘板、腔体及支撑部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辐射元件设于支撑部上。由于第一绝缘板、腔体及支撑部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使得组装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对天线的小型化、轻量化及自动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线作为无线电波的出口和入口,其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功能和作用无可替代。传统技术中,天线的移相器、反射板、功分网络及辐射单元通常是分体设计,并采用螺钉、铆钉及塑料卡件等相互拼接组装在一起,存在部件数量多,装配复杂,自动化程度较低,成本较高,以及重量较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它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括第一绝缘板,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接地金属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另一侧表面上的馈电线路;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设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移相器包括腔体及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移相组件,所述移相组件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的巴伦线路,所述第一绝缘板、所述腔体及所述支撑部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及辐射元件,所述辐射元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上。
上述的天线模块,由于第一绝缘板、腔体及支撑部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使得组装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板面上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巴伦线路包括第一巴伦线路与第二巴伦线路,所述第一巴伦线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并与所述辐射元件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所述第二巴伦线路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与所述辐射元件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巴伦线路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巴伦线路穿过的避让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还设有巴伦接地层,所述巴伦接地层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接地金属层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还包括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绝缘板为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其中一侧表面上设有接地金属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元件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应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或者,所述辐射元件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相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槽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卡块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与所述馈电线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两个相对侧表面,所述移相组件的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板的接地金属层上绕所述移相组件的连接端设有第一镂空区;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贯穿所述反射板的天线接口端,所述天线接口端与所述馈电线路相连,所述天线接口端还用于与外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板的接地金属层上绕所述移相组件的连接端设有第二镂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设有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一壁板,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移相电路与介质板,所述移相电路的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介质板移动地设于所述移相电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一壁板;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与可移动U型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固定电路,以及与两个第一固定电路一一对应设置的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对应盖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围合形成用于穿入所述可移动U型电路的腔室,所述可移动U型电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腔室中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耦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电路的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一壁板,以及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二壁板相连并围合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与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间隔的第二固定电路与第三固定电路,所述第二固定电路为弧形状,所述第二固定电路的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三固定电路的两个连接端均用于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路板上设有转动电路,所述转动电路包括竖向段及与所述竖向段相连的弧形段,所述竖向段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电路的中部耦合连接,所述第三电路板以所述转动端为中心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转动,所述竖向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段的中部相连,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固定电路耦合连接。
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所述的天线模块。
上述的天线装置,由于第一绝缘板、腔体及支撑部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使得组装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6为图5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又一视角结构图;
图8为图7在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再一视角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金属盖板分离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移相组件分离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第三电路板分离开的结构示意图。
10、反射板;11、第一绝缘板;12、接地金属层;13、馈电线路;14、金属化过孔;15、第二绝缘板;16、边界板;17、第一镂空区;18、第二镂空区;20、移相器;21、腔体;211、开口;212、第一壁板;213、第二壁板;2131、第三卡槽;22、移相组件;221、移相电路;222、介质板;223、第一电路板;2231、第一固定电路;2232、金属盖板;2233、腔室;2234、第一焊接脚;2235、第二焊接脚;224、可移动U型电路;225、第二电路板;2251、第二固定电路;2252、第三固定电路;226、第三电路板;2261、转动电路;2262、竖向段;2263、弧形段;23、连接端;30、支撑部;31、巴伦线路;311、第一巴伦线路;312、第二巴伦线路;32、第一支撑板;321、避让孔;33、第二支撑板;331、避让槽;34、第一卡块;40、辐射元件;41、第一卡槽;50、天线接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图1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2示意出了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模块,天线模块包括反射板10、移相器20、支撑部30及辐射元件40。反射板10包括第一绝缘板11,设于第一绝缘板11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接地金属层12,以及设于第一绝缘板11的另一侧表面上的馈电线路13。移相器20设于反射板10上,移相器20包括腔体21及设于腔体21内的移相组件22。移相组件22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支撑部30设于第一绝缘板11上,支撑部30上设有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的巴伦线路31。第一绝缘板11、腔体21及支撑部30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辐射元件40设于支撑部30上。
上述的天线模块,由于第一绝缘板11、腔体21及支撑部30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使得组装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辐射元件40可以为对称振子、折合振子或贴片振子,在此不进行限定。此外,辐射元件40既可以是辐射金属板,也可以是采用辐射金属层印制于PCB或塑料上,在此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接地金属层12与馈电线路13均可以是例如采用镀设、贴合或采用螺钉、螺栓、销钉等安装件固定设于第一绝缘板11的表面上,具体形成方式在此不进行限定,可以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此外,巴伦线路31也可以是例如采用镀设、贴合或采用螺钉、螺栓、销钉等安装件固定设于支撑部30的壁上,具体形成方式在此不进行限定,可以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请再参阅图2至图4,图4示意出了图3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支撑部30包括设于第一绝缘板11板面上的第一支撑板32与第二支撑板33。第一支撑板32与第二支撑板33呈十字交叉设置。巴伦线路31包括第一巴伦线路311与第二巴伦线路312。第一巴伦线路311设于第一支撑板32上并与辐射元件40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第二巴伦线路312设于第二支撑板33上并与辐射元件40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第一支撑板32上设有用于第二巴伦线路312穿过的避让孔321,第二支撑板33上设有用于第一巴伦线路311穿过的避让槽331。如此,在支撑部30上既设有避让孔321,又设有避让槽331,能便于在第一支撑板32上镀设形成第一巴伦线路311,以及在第二支撑板33上镀设形成第二巴伦线路3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巴伦线路311指的是例如镀设形成于第一支撑板32上的金属层,该金属层能分别与辐射元件40的第一极化的两个辐射臂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此外,第二巴伦线路312指的是例如镀设形成于第二支撑板33上的金属层,该金属层能分别与辐射元件40的第二极化的两个辐射臂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
请参阅图2、图5及图6,图5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另一视角结构图,图6示意出了图5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支撑部30上还设有巴伦接地层(图中未示出)。巴伦接地层与第一绝缘板11上的接地金属层12电性连接。具体而言,当接地金属层12位于第一绝缘板11的底面,馈电线路13位于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时(其中,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相对于靠近辐射元件40,第一绝缘板11的下表面相对远离于辐射元件40,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例如如图1所示位于第一绝缘板11的上侧),由于支撑部30设于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在第一绝缘板11上设置有金属化过孔14,巴伦接地层通过金属化过孔14与接地金属层12电性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接地金属层12位于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馈电线路13位于第一绝缘板11的底面时,由于支撑部30设于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支撑部30上的巴伦接地层直接延伸到第一绝缘板11的上表面上并与接地金属层12电性连接。
请再参阅图1及图9,图9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再一视角结构图。进一步地,反射板10还包括分别对应设于第一绝缘板11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绝缘板15。第二绝缘板15与第一绝缘板11为一体化注塑成型。第二绝缘板15的其中一侧表面上设有接地金属层12。如此,镀设有接地金属层12的第二绝缘板15相当于是边界板16,在边界板16的作用下,能优化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提升天线模块的性能指标。此外,由于第一绝缘板11与第二绝缘板15一体化注塑成型,使得组装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板11的侧表面上,第二绝缘板15的侧表面上,可以整面设置接地金属层12,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一些缩小调整。接地金属层12可以作为馈电线路13的地,以用于天线方向图的调节。
请参阅图4、图7与图8,图7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的又一视角结构图,图8示意出了图7在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辐射元件40上设有第一卡槽41,支撑部30上设有与第一卡槽41相应的第一卡块34,第一卡块34卡设于第一卡槽41中。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元件40上设有第二卡块,支撑部30上设有与第二卡块相应的第二卡槽,第二卡块卡设于第二卡槽中。如此,辐射元件40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装设于支撑部30上,装配操作方便快捷,组装效率较高。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辐射元件40也可以采用例如螺钉、螺栓、铆接件、销钉等等安装件固定装设于支撑部30上,在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卡块34为若干个,第一卡槽41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卡块34与若干个第一卡槽4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通过若干个第一卡块34对应卡设于若干个第一卡槽41中,辐射元件40能稳固地装设固定于支撑部30上,同时辐射元件40在支撑部30上的装配操作较为方便,组装效率较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块34具体例如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其它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4与图8,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块34为四个,第一卡槽41相应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卡块34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32的顶部,其中两个第一卡槽41分别设于辐射元件40第一极化的两个辐射臂上;另外两个第一卡块34分别设于第二支撑板33的顶部,另外两个第二卡槽分别设于辐射元件40第二极化的两个辐射臂上。
请参阅图1、图3及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移相器20与馈电线路13分别位于第一绝缘板11的两个相对侧表面,移相组件22的连接端23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第一绝缘板11的接地金属层12上绕移相组件22的连接端23设有第一镂空区17。
请参阅图1、图3及图6,此外,天线模块还包括贯穿反射板10的天线接口端50,天线接口端50与馈电线路13相连,天线接口端50还用于与外部装置电性连接,第一绝缘板11的接地金属层12上绕移相组件22的连接端23设有第二镂空区18。可以理解的是,当移相组件22的连接端23为两个以上时,第一镂空区17为两个以上,并与移相组件22的两个以上连接端23一一对应设置,这样能避免移相组件22的连接端23与接地金属层12电性连接而导致短路现象。同样地,天线接口端50具体例如为两个,第二镂空区18相应为两个,两个第二镂空区18与两个天线接口端50一一对应设置,能避免天线接口端50与接地金属层12电性连接而导致短路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接口端50具体例如为焊接于反射板10上的射频接头,也可以是设置于反射板10上的金属馈电针,并例如焊接或注塑在反射板10上。外部装置具体例如为滤波器或功分器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而言,馈电线路13为两个,两个馈电线路13与两个天线接口端50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天线接口端50分别将两种极化方向的信号对应输入给两个馈电线路13。其中一个馈电线路13用于将其中一种极化方向的信号馈入给辐射元件40第一极化的辐射臂,另一个馈电线路13用于将另一种极化方向的信号馈入给辐射元件40第二极化的辐射臂。此外,相应地,移相器20为两个,两个移相器20与两个馈电线路13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移相器20用于实现其中一种极化方向的移相,另一个移相器20用于实现另一种极化方向的移相,在移相器20的作用下,能改变相位,能实现天线方向图波束指向的调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辐射元件40与支撑部30例如均为六个,六个辐射元件40一一对应设置于六个支撑部30上。馈电线路13例如为一分二功分器,一分二功分器的输入端与天线接口端50相连,一分二功分器的其中一个支路端通过第一一分三功分器与其中三个辐射元件40相连,一分二功分器的另一个支路端与移相器20相连,通过移相器20与第二一分三功分器相连,第二一分三功分器与另外三个辐射元件40相连。
请参阅图6或图13,图13示意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相器2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腔体21设有开口211。如此,腔体21为开放式的腔体21,这样能便于在腔体21的内壁镀设金属层,同时也能便于注塑一体成型,此外方便移相组件22通过该开口211装设到腔体21内,移相组件22的连接端23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能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腔体21的外壁可以设置金属层,也可以不设置金属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请参阅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腔体21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第一绝缘板11上的两个第一壁板212。移相组件22包括移相电路221与介质板222。移相电路221的连接端23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介质板222移动地设于移相电路221上。如此,移相器20通过介质板222相对于移相电路221的移动来实现调节相位。具体而言,该移相电路221的连接端23为两个,移相电路221的其中一个连接端23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与一分二功分器的支路端相连,一分二功分器的支路端将信号输出给移相器20,由移相器20的另一个连接端23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连接一部分辐射元件40输出给其中一部分辐射元件40,一分二功分器的另一个支路端还与另一部分辐射元件40相连将信号直接输出给另一部分辐射元件40。
请参阅图10至图12,图10示意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相组件22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意出了图10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2示意出了图10中的金属盖板2232分离开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腔体21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第一绝缘板11上的两个第一壁板212。移相组件22包括第一电路板223与可移动U型电路224。第一电路板223上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固定电路2231,以及与两个第一固定电路2231一一对应设置的金属盖板2232。金属盖板2232对应盖设于第一固定电路2231上并与第一固定电路2231电性连接,金属盖板2232与第一固定电路2231围合形成用于穿入可移动U型电路224的腔室2233。可移动U型电路224可移动地设于腔室2233中并与第一固定电路2231耦合连接。第一固定电路2231的连接端23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如此,移相器20通过可移动U型电路224相对于腔室2233的移动来实现调节相位。此外,具体而言,金属盖板2232设有若干个第一焊接脚2234,第一固定电路2231设有若干个第二焊接脚2235,第一焊接脚2234与第二焊接脚2235一一对应焊接相连。
请参阅图13至图16,图13示意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相器20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意出了图13中的移相组件22分离开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意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相组件22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意出了图15中的第三电路板226分离开的结构示意图。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腔体21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第一绝缘板11上的两个第一壁板212,以及相对间隔地设于第一绝缘板11上的两个第二壁板213。第一壁板212与第二壁板213相连并围合形成开口211。移相组件22包括第二电路板225与转动地设于第二电路板225上的第三电路板226。第二电路板225上设有间隔的第二固定电路2251与第三固定电路2252。第二固定电路2251为弧形状,第二固定电路2251的两个连接端23、第三固定电路2252的两个连接端23均用于贯穿第一绝缘板11后与馈电线路13电性连接。第三电路板226上设有转动电路2261。转动电路2261包括竖向段2262及与竖向段2262相连的弧形段2263。竖向段2262的一端为转动端,转动端与第三固定电路2252的中部耦合连接,第三电路板226以转动端为中心在第二电路板225上转动,竖向段2262的另一端与弧形段2263的中部相连,弧形段2263与第二固定电路2251耦合连接。如此,竖向段2262的一端与弧形段2263的中部相连所形成的结构类似于T形状。当第三电路板226以转动端为中心相对于第二电路板225转动时,能调整第二固定电路2251的两个连接端23的相位,第三固定电路2252的两个连接端23的相位不变。
请再参阅图13,进一步地,第二壁板213上设有第三卡槽2131,第二电路板225卡设固定于第三卡槽2131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移相器采用不限于图1、图10及图14中示意出的结构,具体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再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天线模块。
上述的天线装置,由于第一绝缘板11、腔体21及支撑部30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使得组装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能够便于进行组装装配,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能降低成本与实现轻量化。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括第一绝缘板,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接地金属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另一侧表面上的馈电线路;
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设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移相器包括腔体及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移相组件,所述移相组件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的巴伦线路,所述第一绝缘板、所述腔体及所述支撑部三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及
辐射元件,所述辐射元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板面上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巴伦线路包括第一巴伦线路与第二巴伦线路,所述第一巴伦线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并与所述辐射元件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所述第二巴伦线路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与所述辐射元件耦合馈电或直接馈电;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巴伦线路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巴伦线路穿过的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还设有巴伦接地层,所述巴伦接地层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接地金属层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还包括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与所述第一绝缘板为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其中一侧表面上设有接地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元件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应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或者,所述辐射元件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相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槽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卡块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与所述馈电线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两个相对侧表面,所述移相组件的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板的接地金属层上绕所述移相组件的连接端设有第一镂空区;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贯穿所述反射板的天线接口端,所述天线接口端与所述馈电线路相连,所述天线接口端还用于与外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板的接地金属层上绕所述移相组件的连接端设有第二镂空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设有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一壁板,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移相电路与介质板,所述移相电路的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介质板移动地设于所述移相电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一壁板;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与可移动U型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固定电路,以及与两个第一固定电路一一对应设置的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对应盖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围合形成用于穿入所述可移动U型电路的腔室,所述可移动U型电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腔室中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电路耦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电路的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一壁板,以及相对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的两个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二壁板相连并围合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与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间隔的第二固定电路与第三固定电路,所述第二固定电路为弧形状,所述第二固定电路的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三固定电路的两个连接端均用于贯穿所述第一绝缘板后与所述馈电线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路板上设有转动电路,所述转动电路包括竖向段及与所述竖向段相连的弧形段,所述竖向段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电路的中部耦合连接,所述第三电路板以所述转动端为中心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转动,所述竖向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段的中部相连,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固定电路耦合连接。
12.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模块。
CN202110029914.0A 2020-12-25 2021-01-11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Pending CN1128645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2735 2020-12-25
CN2020115627355 2020-1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4574A true CN112864574A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0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9914.0A Pending CN112864574A (zh) 2020-12-25 2021-01-11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45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489A (zh) * 2021-11-29 2022-01-14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CN114256577A (zh) * 2021-12-03 2022-03-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基站天线
WO2023160113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功分网络及天线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7098A1 (en) * 2004-10-13 2006-04-13 Andrew Corporation Panel antenna with variable phase shifter
US20190013582A1 (en) * 2015-08-28 2019-01-1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hase shifter assembly
CN109193161A (zh) * 2018-08-27 2019-01-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移相器及天线
CN109638457A (zh) * 2019-01-30 2019-04-1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移相馈电装置
CN111029688A (zh) * 2019-12-31 2020-04-1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相电路、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CN111063996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华南理工大学 天线模块及5g天线
CN210926307U (zh) * 2019-12-27 2020-07-0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7098A1 (en) * 2004-10-13 2006-04-13 Andrew Corporation Panel antenna with variable phase shifter
US20190013582A1 (en) * 2015-08-28 2019-01-1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hase shifter assembly
CN109193161A (zh) * 2018-08-27 2019-01-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移相器及天线
CN109638457A (zh) * 2019-01-30 2019-04-1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移相馈电装置
CN210926307U (zh) * 2019-12-27 2020-07-0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
CN111029688A (zh) * 2019-12-31 2020-04-1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相电路、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CN111063996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华南理工大学 天线模块及5g天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489A (zh) * 2021-11-29 2022-01-14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CN113937489B (zh) * 2021-11-29 2024-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与通信装置
CN114256577A (zh) * 2021-12-03 2022-03-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基站天线
WO2023160113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功分网络及天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2278B2 (en) Modular type cellular antenna assembly
CN112864574A (zh) 天线装置与天线模块
CN111403893B (zh) 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
KR101056310B1 (ko) 일체형 공급 구조체를 갖는 단일 또는 이중 분극 몰딩된 쌍극 안테나
US7023398B2 (en) Reflector for a mobile radio antenna
CN111092296B (zh) 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US10971824B2 (en) Antenna element
US8564492B2 (en) Horn antenna including integrated electronics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6930651B2 (en) Reflector for a mobile radio antenna
WO2003010854A1 (en) Dual band planar high-frequency antenna
CN113300089A (zh) 低频振子、天线阵列与天线装置
CN110931987B (zh) 移相馈电装置、辐射阵列及大规模阵列天线
CN110676577A (zh) 天线振子及阵列天线
CN210692765U (zh) 移相馈电装置、辐射阵列及大规模阵列天线
JP2001168637A (ja) クロス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
CN110165374B (zh) 一种用于5g天线的辐射单元
CN107004937B (zh) 射频连接装置
CN113871853A (zh) 天线及辐射单元
CN117276889A (zh) 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CN210468111U (zh) 天线振子及阵列天线
JP2000068729A (ja) 指向性制御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指向性制御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る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2803173B (zh) 一种Ka波段双极化缝隙天线同轴馈电网络
CN114335980A (zh) 通信系统、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42222A (zh) 一种5GMassiveMIMO电调天线结构
CN114678668A (zh) 天线装置与移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