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如下问题的至少之一:
(1)、现有单断点的断路器,在实现切断例如1000V电流的速度上,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上与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相比表现较差。
(2)、现有多断点断路器,往往结构复杂,触头系统高度、深度、宽度方向占用空间太大,导致断路器的外形大型化。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外壳,操作机构和过流脱扣器,
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静触头、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第二静触头,
所述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一触头组构成第一断点、所述第一触头组与所述第二触头组或第二静触头构成第二断点,所述第二触头组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构成第三断点;
所述第一断点、第二断点和第三断点在同一相/极中串联,且所述过流脱扣器与所述第一断点、第二断点和第三断点串联。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三静触头,所述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一触头组构成第一断点、所述第一触头组与第三静触头构成第四断点、第三静触头与第二触头组构成第五断点、及第二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构成第三断点;
第一断点、第三断点、第四断点和第五断点间同一相/极中串联,且所述过流脱扣器与第一断点、第三断点、第四断点和第五断点串联。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三静触头,第一静触头与第一触头组构成第一断点、第一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构成第二断点、第二静触头与第二触头组构成第三断点、及第二触头组与第三静触头构成第五断点;
所述第一断点、第二断点、第三断点和所述第五断点间为同一相/极中的串联关系,且与所述过流脱扣器串联。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三个灭弧室,所述灭弧室与所述各断点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至少三个灭弧室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上分布;且之间相互绝缘。
优选的,所述至少三个断点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上分布。
优选的,所述构成每一组断点的零部件均设置有电流相反的斥力结构段。
优选的,所述各断点在通过短路电流时,操作机构闭合时,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斥开,且其起斥点具有相近的安培数。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头组和第二触头组斥开转动时具有相近的转动扭转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头组及第二触头组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层叠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各断点间为同一相/极中的串联关系,能够可靠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2、所述过流脱扣器分为过载保护脱扣器、短路保护脱扣器,当脱扣器动作时驱动操作机构,断开动、静触头,从而引发断路器脱扣断电。
3、所述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三个灭弧室,并且与所述各断点一一对应设置;灭弧室为金属栅片式,在电弧分断时起到提高近极压降而促使提升电弧电压,消游离防止背后击穿提高分断介质耐压水平,降低电弧温度提高弧阻,拉长电弧而促使提升电弧电压,灭弧室器壁配合产气材料,进一步增加气吹灭弧的作用。
4、所述各断点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上分布,这样既不增加断路器高度方向空间,又很少增加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不仅实现至少三个断点的布置,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而且有利于断路器的外形小型化。
5、所述构成每一组断点的零部件均设置有电流相反的斥力结构段,所述结构段由于电流相反,会产生电磁排斥力,当通过短路电流时,电磁排斥力变大并在操作机构动作前瞬时地驱动所述第一触头组和第二触头组实现断开动作,从而实现更快速的分断短路电流,进一步限制分断时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6、所述各断点在通过短路电流时,即使操作机构闭合,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也会在电磁斥力的作用下实现断开动作,其起斥点具有相近的安培数,能提高断点斥开同步性,以及分断可靠性。
7、所述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斥开转动时具有相近的转动扭转刚度,能够提高触头斥开开距的同步性以及分断可靠性。
8、所述第一触头组、第二触头组上设置银合金触点,其顶端表面为圆弧形状,能够产生收缩电流,提高霍尔姆力,提高接触水平。
9、所述第一触头组及第二触头组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层叠设置,这样既不增加断路器高度方向空间,又很少增加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不仅实现至少三个断点的布置,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而且有利于断路器的外形小型化。
10、所述第一触头组为双断点形式,并被所述操作机构驱动,当短路或过载时,过流脱扣器驱动所述操作机构断开动静触头,或者手动驱动手柄来驱动操作机构断开动静触头,能够更加可靠的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11、断点位置和数量设置及动静触头布局更加灵活,有更多的选择方案,更有利于节省材料和降低温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一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一实施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一实施例另一实现方式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一实施例另一实现方式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三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四实施例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五实施例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六实施例原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七实施例原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八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第八实施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外壳10和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内的操作机构11和过流脱扣器17。
在所述绝缘外壳10内设置有第一静触头12、第一触头组13、第二触头组14、第二静触头15;所述第一静触头12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断路器的进线端和出线端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12的一端122设有接线端子123,所述接线端子123连接导电母排。所述静触头12的另一端121与所述静触头12的一端122形成反向弯折结构,二者流经的电流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一静触头12的另一端121上设有第一静触点124。
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单断点结构,其一端132绕其转动中心131相对所述绝缘外壳10转动,在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一端1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静触点124对应设置的第一动触点133,所述第一动触点133与所述第一静触点124在所述操作机构11的带动下可实现接触或分离,在所述第一动触点133与所述第一静触点124之间形成第一断点D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上装有扭簧19,所述扭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绝缘外壳10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上,所述扭簧19对所述第一触头组13施加扭转力,使其和第一静触12头接触。
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双断点结构,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对应设有第三静触头16,所述第三静触头16设于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之间,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转动中心铰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对应的静触点,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与所述绝缘外壳1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上设有转动中心141,所述第二触头组14具有第一端142和与所述第一端142对应的第二端143,所述第一端142和所述第二端143均绕所述转动中心141相对所述绝缘外壳10转动,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双断点形式,在所述第一端142设有第三动触点144,所述第三动触点144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二动触点对应设置,二者可接触或分离,在所述第三动触点144与所述第三静触头16之间形成第二断点D2;在所述第二端143上设有第四动触点145,所述第四动触点14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静触点151可接触或断开,在所述第四动触点14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第二静触点152之间形成第三断点D3。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上装有扭簧20,所述扭簧20套设在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主动中心141上,且其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绝缘外壳10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上,所述扭簧20对所述第二触头组14施加扭转力,使其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触头组13、第二触头组14斥开转动时具有相近的转动扭转刚度,能够提高触头斥开开距的同步性以及分断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一动触点133、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上的第三动触点144和第四动触点145均为银合金触点,且其工作表面为凸起的圆弧形状,能够产生收缩电流,提高霍尔姆力,提高接触水平。
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一端部151设有第二静触点152,所述第二静触点152与所述第四动触点145之间形成第三断点D3,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另一端部153上设有接线部154,所述接线部154连接导电母排。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头系统形成了三个断点:所述第一动触点133与所述第一静触点124之间形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三动触点144与所述第三静触头16之间形成第二断点D2,在所述第四动触点14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第二静触点152之间形成第三断点D3,所述第一断点D1、第二断点D2和所述第三断点D3间为同一相/极中的串联关系,且所述过流脱扣器17与所述断点D1-D3为串联关系。
所述第一断点D1、第二断点D2和所述第三断点D3间为同一相/极中的串联关系,能够可靠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所述第一断点D1、第二断点D2和所述第三断点D3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及深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上分布,其中第一断点D1位于左边上部,第二断点D2位于右边下部,第三断点D3位于左边下部;这样既不增加断路器高度方向空间,又很少增加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不仅实现至少三个断点的布置,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而且有利于断路器的外形小型化。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为电流方向,由图示方向可知,所述构成每一组断点的零部件均设置有电流相反的斥力结构段,所述结构段由于电流相反,会产生电磁排斥力,当通过短路电流时,电磁排斥力变大并在所述操作机构11动作前瞬时地驱动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或第二触头组14实现断开动作,从而实现更快速的分断短路电流,进一步限制分断时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所述操作机构11驱动第一触头组13闭合或断开,另一个可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第二触头组14通过四杆机构18连接,所述四杆机构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铰接,当所述第一触头组13在所述操作机构11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第一触头组13可通过所述四杆机构18带动所述第二触头组1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断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断点D1、第二断点D2和所述第三断点D3在通过短路电流时,即使操作机构11闭合,第一触头组13、第二触头组14也会在电磁斥力的作用下实现断开动作,其起斥点具有相近的安培数,能提高断点斥开同步性,以及分断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相近的起斥点指所述第一触头组13及第二触头组14的起斥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二者起斥点的差值不超过±5%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头组13及第二触头组14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Y轴方向依次层叠设置,这样既不增加断路器高度方向空间,又很少增加深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X轴方向上的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不仅实现至少三个断点的布置,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而且有利于断路器的外形小型化。
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单断点形式,其一端132相对转动中心131转动,另一端为转动中心131,所述第三静触头16可以是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转动中心,也可以是与所述转动中心131固定连接的一导电件,此时,所述第三静触头16可视为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一组成部分,当所述第三静触头16为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转动中心131时,可看做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转动中心131直接电连接形成第二断点D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静触头16为与所述转动中心固定连接的一导电件。
进一步的,所述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第一灭弧室M1、第二灭弧室M2和第三灭弧室M3,所述第一灭弧室M1与所述第一断点D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灭弧室M2与所述第二断点D2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灭弧室M3与所述第三断点D3对应设置,并对对应断点处产生的电弧进行冷却切割,所述第一灭弧室M1、第二灭弧室M2和所述第三灭弧室M3为金属栅片式,在电弧分断时起到提高近极压降而促使提升电弧电压,消游离防止背后击穿提高分断介质耐压水平,降低电弧温度提高弧阻,拉长电弧而促使提升电弧电压,灭弧室器壁配合产气材料,进一步增加气吹灭弧的作用。
所述第一灭弧室M1、第二灭弧室M2和第三灭弧室M3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上分布,其中第一灭弧室M1位于左边上部,第二灭弧室M2位于右边下部,第三灭弧室M3位于左边下部;所述灭弧室第一灭弧室M1、第二灭弧室M2和第三灭弧室M3之间采用隔空间隙、绝缘材料遮挡等方式相互绝缘。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是相似的,因此下面描述中只写出第二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组13设有相对所述绝缘外壳10固定的转动中心131,所述第二触头组14设置有相对绝缘外壳10固定的转动中心141。
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双断点形式,具有端部132和端部134,在所述端部132上设于第一动触点133,在所述端部134上设有第二动触点135,所述端部132和端部134均相对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转动中心131转动。
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双断点形式,具有第一端142和与所述第一端142对应的第二端143,所述第一端142和所述第二端143均绕所述转动中心141相对所述绝缘外壳10转动,在所述第一端142设有第三动触点144,在所述第二端143上设有第四动触点145。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一动触点133与所述静触头12的第一静触点124之间形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三动触点144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二动触点135之间形成第二断点D2,在所述第四动触点14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第二静触点152之间形成第三断点D3。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四个灭弧室:第一灭弧室M1、第二灭弧室M2、第三灭弧室M3和第四灭弧室M4,所述第一灭弧室M1与所述第一断点D1对应设置,所述第四灭弧室M4与所述第三断点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灭弧室M2和所述第三灭弧室M3与所述第二断点D2对应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断点D2的上方和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机构11驱动第二触头组14闭合或断开。
相比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有更多的灭弧室,在电弧分断时起到进一步提高近极压降而促使提升电弧电压,消游离防止背后击穿提高分断介质耐压水平,降低电弧温度提高弧阻,拉长电弧而促使提升电弧电压,更加稳定可靠的对电弧进行灭弧。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在第二实施例的衍生方案,因此下面描述中只写出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静触头16,所述第三静触头16设有反向折弯的端部161和端部162,所述端部161和端部162流经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三静触头16设于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之间,且端部161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二动触点135对应设置,所述端部162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第三动触点144对应设置。即在本实施例中共有四个断点:在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一动触点133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2的第一静触点124之间形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三静触头16的端部161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第二动触点135之间形成第四断点D4,所述第三静触头16的端部162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第三动触点144之间形成第五断点D5,在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第四动触点145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第二静触点152之间形成第三断点D3。
相比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有更多的断点,能够更加可靠的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是相似的,因此下面描述中只写出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静触头16,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双断点结构,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单断点结构,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分别绕其转动中心131和134相对所述绝缘外壳10转动,所述第三静触头16设于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之间,且所述第三静触头1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三静触点164,所述第三静触头16的两端形成反向折弯结构,所述第三静触点164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2的第一静触点124分别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共形成三个断点:所述触头组13的第一动触点133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2的第一静触点124之间形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三静触头16的第三静触点164与所述触头组13的第二动触点135之间形成第二断点D2,在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触点146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第二静触点152之间形成第三断点D3。
操作机构11驱动第一触头组13闭合或断开。
相比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双断点形式,并被所述操作机构11驱动。当短路或过载时,过流脱扣器17驱动所述操作机构11断开动静触头,或者手动驱动手柄来驱动操作机构断开动静触头,能够更加可靠的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是在第四实施例的衍生方案,因此下面描述中只写出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单断点形式,其一端部132相对转动中心131转动,另一端为转动中心131,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双断点形式,其设有端部142和端部143,均相对转动中心141转动。所述第一静触头12与第一触头组13构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三静触头16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4构成第二断点D2,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构成第三断点D3。
相比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电回路更短,更有利于节省材料和降低温升,此外断点位置和动静触头布局有所不同,增加了一种可选方案。
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是相似的,因此下面描述中只写出第六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单断点形式,其一端部132相对转动中心131转动,另一端为转动中心131,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双断点形式,其设有端部142和端部143,均相对转动中心141转动。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沿所述断路器的深度方向即图13所示的X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静触头16设于所述第一触头组13和所述第二触头组14之间。
第一静触头12与第一触头组13构成的第一断点D1、第二触头组14与第三静触头16构成第二断点D2,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与第二静触头15构成第三断点D3;所述操作机构11驱动第一触头组13闭合或断开。
相比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断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更大,有利于散热,降低温升。此外断点位置和动静触头布局有所不同,增加了一种可选方案。
第七实施例
如图15和图16所示,一种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外壳10,操作机构11,过流脱扣器17。
所述绝缘外壳10内设置有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15,第一触头组13、第二触头组14。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双断点结构,且可绕其转动中心131转动,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单断点结构,且可绕其转动中心141转动,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两端分别设有静触点155和静触点156,所述第一静触头12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一个触点构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静触点155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另一触点形成第二断点D2,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静触点156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形成第三断点D3。
所述第一断点D1、第二断点D2和第三断点D3间为同一相/极中的串联关系,过流脱扣器17与所述第一断点D1、第二断点D2和第三断点D3为串联关系,这样能够可靠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所述过流脱扣器17分为过载保护脱扣器、短路保护脱扣器,当脱扣器动作时驱动操作机构11,断开动、静触头,从而引发断路器脱扣断电。
所述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三个灭弧室M1-M3,并且与所述断点D1-D3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灭弧室M1-M3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上分布;所述灭弧室M1-M3之间采用隔空间隙、绝缘材料遮挡等方式相互绝缘。
所述断点D1-D3在断路器高度方向及深度方向上分布,这样既不增加断路器高度方向空间,又很少增加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不仅实现至少三个断点的布置,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而且有利于断路器的外形小型化。
第八实施例
第八实施例是在第七实施例的衍生方案,因此下面描述中只写出第八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双断点结构,此时,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三静触头16,所述第一触头组13为双断点结构,且可绕其转动中心131转动,所述第二触头组14为单断点结构,且可绕其转动中心141转动,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两端分别设有静触点155和静触点156,所述第一静触头12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一个触点构成第一断点D1,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静触点155与所述第一触头组13的另一触点形成第二断点D2,所述第二静触头15的静触点156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一个触点形成第三断点D3,所述第三静触头16与所述第二触头组14的另一个触点形成第四断点D4。
所述断点D1-D4间为同一相/极中的串联关系,过流脱扣器17与所述断点D1-D4为串联关系,这样的串联关系,能够可靠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所述多断点触头系统的断路器,包括四个灭弧室M1-M4,并且与所述断点D1-D4一一对应设置。
相比第六实施例,第七实施例有更多的断点,能够更加可靠的分断更高的电压,使各断点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弧压之和更快地高于断路器接线端的外加电压,从而促使电弧更快熄灭,进一步限制分断时能量,提高分断能力及分断次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