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8352A -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8352A
CN113928352A CN202111250357.1A CN202111250357A CN113928352A CN 113928352 A CN113928352 A CN 113928352A CN 202111250357 A CN202111250357 A CN 202111250357A CN 113928352 A CN113928352 A CN 113928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ylinder
control module
under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8352B (zh
Inventor
陈旭
张春雨
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03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8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8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8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8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8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5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 E05F15/5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5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 E05F15/56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5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for railway-c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1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for railway cars or mass transit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车体和底架分体设置;电气插式连接器分别与车体和底架连接;功能设备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车体的端部;盖罩沿底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底架的端部,并罩设功能设备和车体的部分端部;传动机构设置于底架,并与盖罩连接,用于驱动盖罩的打开和关闭;辅助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气插式连接器和传动机构连接,用于向电气插式连接器和传动机构供气。本发明通过将传动机构和电气插式连接器分别与辅助控制模块进行连接,能够通过辅助控制模块一方面实现车体与底架之间的电器连接,另一方面盖罩的运动,使得车体和底架在分离过程中,盖罩能够避让的同时,依然能够起到功能设备的防护功能。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车辆的端部设置有功能设备,例如障碍物检测装置和防撞吸能装置,以及相应的防护罩体,但现有的轨道车辆没有考虑车体和底架的分离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罩体没有考虑车体和底架分离需求的缺陷,通过将传动机构和电气插式连接器分别与辅助控制模块进行连接,能够通过辅助控制模块一方面实现车体与底架之间的电器连接,另一方面盖罩的运动,使得车体和底架在分离过程中,盖罩能够避让的同时,依然能够起到功能设备的防护功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包括:车体、底架、电气插式连接器、功能设备、盖罩、传动机构和辅助控制模块;
所述车体和所述底架分体设置;
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分别与所述车体和所述底架连接;
所述功能设备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端部;
所述盖罩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端部,并罩设所述功能设备和所述车体的部分端部;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并与所述盖罩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盖罩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和所述传动机构供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空气弹簧和单向阀;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与所述空气弹簧连接,并通过第一气路向所述空气弹簧供气;
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气路。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辅助控制模块向空气弹簧供气的实施方式,通过辅助控制模块向空气弹簧供气,满足了通过一个辅助控制模块实现空气弹簧、电气插式连接器和盖罩的三个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单向阀确保压缩空气可以进入空气弹簧,而不会出现当电气插式连接器和盖罩气缸用风时,使用空气弹簧的压力,进而造成空气弹簧的压力偏低,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截断球阀和电磁阀;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
所述第二气路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接入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和所述传动机构,多个所述第二气路的另一端共同接入所述第三气路;
所述第三气路内的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气路分流至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和所述传动机构;
所述截断球阀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气路;
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三气路;
其中,所述电磁阀通过网络和硬线分别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辅助控制模块向电气插式连接器和传动机构供气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截断球阀实现了对每个子气路的控制,即对第二气路的控制,能够在维修中根据需求通过截断球阀切断对应的第二气路,实现对电气插式连接器和传动机构的维护。
进一步地,通过电磁阀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辅助控制模块对电气插式连接器和传动机构的统一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将电磁阀与辅助控制模块之间设置为通过网络和硬线连接,目的在于当轨道车辆网络正常时,通过网络信号触发电磁阀得失电,当网络故障时通过相应开关按钮实现电磁阀得失电控制。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车体落下后,在轨道车辆启动前,需要将相应的机械锁紧和电气连接机构连接上,使得车体具备通电和固定的条件,此时只需要使得电磁阀失电,盖罩气缸和电气插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就会通过截断球阀从电磁阀排气口排出,如此电气插压缩弹簧就会推动电气插公头向安装在车体上的电气插母头移动,直到紧压公头和母头接触,确保电气连接可靠,因此电气插的压缩弹性部在无压缩空气时还需要一定的压缩量确保能够压紧电气插公头;而盖罩气缸排气后,被拉升的弹性部就会复位带动传动杆往回移动,进而带动盖罩复位并与车体接触,如此完成车体落下后的机械和电气复位,轨道车辆才能具备动车条件。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车辆供电设备都位于底架下面,车体内部的照明、空调、车门等都需要供电才能动作,因此车体和底架还存在电气插式连接器,电气插式连接器也是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使的车体和车底架上的电气插能够自动对接上,实现电气自动连接和断开,当电气插式连接器支路没有压缩空气时,连接的电气插对(车上和车底架形成一对)自动分离,车体和底架具备分离条件。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气插式连接器还具备锁定车体和底架的功能。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辅助控制模块还包括:压缩机、总风缸和相应的管路组件,为了节约篇幅,本发明没有对辅助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进行提供,在实际应用中,其他部分的结构可参考本领域中相关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罩与所述底架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盖罩绕所述销轴转动,实现所述盖罩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罩与底架转动连接的实施方式,盖罩与底架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盖罩绕销轴转动,实现了在车体与底架分离过程中,盖罩的打开,在车体与底架连接后,传动机构再驱动盖罩闭合,实现对功能设备的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车体和底架在分离过程中,一方面会被盖罩所遮挡,另一方面存在晃动的问题,因此盖罩需要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以便为车体和底架的分离提供足够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缸体、传动部和弹性部;
所述第一缸体设置于所述底架,并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传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缸体连接,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盖罩的内壁连接;
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盖罩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连接;
其中,所述盖罩包括: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所述第一缸体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盖罩自所述打开状态向所述闭合状态切换;
至少所述盖罩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弹性部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缸体、传动部和弹性部的设置,实现了盖罩从闭合向打开,以及从打开向闭合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部在盖罩处于闭合状态下为压缩状态,弹性部会对盖罩产生作用力,但由于传动部在第一缸体的作用下,处于拉紧状态,传动部带动盖罩处于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当第一缸体动作,传动部发生位移,盖体则通过弹性部的作用力,实现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的切换。
同样的,在盖体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切换时,传动部拉动盖罩转动,盖罩克服弹性部做功,实现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切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缸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塞板、第一复位部和第一管路;
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塞板和所述第一复位部的腔室;
所述第一塞板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将所述第一壳体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复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或者所述第二腔室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塞板连接;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或者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至少所述盖罩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复位部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缸体的实施方式,通过对第一缸体具体结构的提供,实现了第一缸体带动传动部进行相应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管路向第一壳体内输入介质,而第一复位部则设置于相对第一管路的另一个腔室内,介质克服弹性力做功,实现第一塞板的移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路与第二气路对接,实现辅助控制模块向第一壳体内输入气体。
进一步地,介质自第一壳体内,从第一管路流出,则第一复位部推动第一塞板进行做功。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复位部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塞板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盖罩的内壁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缸体驱动盖罩运动的实施方式,第一活塞杆的设置,实现了通过第一活塞杆驱动盖罩的转动。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一活塞杆后,依然保留了弹性部,弹性部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一活塞杆后,取消了弹性部,通过第一活塞杆对盖罩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部与第一塞板连接。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部与第一活塞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罩与所述底架通过滑轨实现滑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盖罩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滑动,实现所述盖罩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罩与底架滑动连接的实施方式,盖罩与底架通过滑轨实现滑动连接,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盖罩沿滑轨移动,实现了在车体与底架分离过程中,盖罩的打开,在车体与底架连接后,传动机构再驱动盖罩闭合,实现对功能设备的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车体和底架在分离过程中,一方面会被盖罩所遮挡,另一方面存在晃动的问题,因此盖罩需要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以便为车体和底架的分离提供足够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
所述第二缸体设置于所述底架;
所述第二活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缸体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盖罩的内壁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传动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的设置,实现了对盖罩的驱动,使得盖罩能够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包括第二活塞杆的方案中,第二缸体也可以再设置弹性部,弹性部与盖罩和第二缸体连接,实现对盖罩的防护作用,避免盖罩位移的突然增大。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包括第二活塞杆的方案中,第二缸体也可以再设置传动部,弹性部与盖罩和第二缸体连接,实现对盖罩的防护作用,避免盖罩位移的突然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缸体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塞板、第二复位部和第二管路;
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容纳所述第二塞板和所述第二复位部的腔室;
所述第二塞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塞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部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部相对所述第二塞板的远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部所在的一侧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至少所述盖罩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复位部处于拉伸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缸体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壳体、第二塞板、第二复位部和第二管路,实现了通过第二活塞杆驱动盖罩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管路向第二复位部所在的腔室内输入介质,第二管路所在的腔室内压力增加,实现第二塞板的移动,进而第二塞板推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第二活塞杆带动盖罩运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路与第二气路对接,实现辅助控制模块向第一壳体内输入气体。
进一步地,介质自第二壳体内,从第二管路流出,则第二复位部由于处于拉伸状态,则带动第二塞板发生位移,进而第二塞板带动第二塞杆发生位移,盖罩实现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功能设备为设置于所述车体端部的防撞吸能装置、激光雷达和成像相机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设备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通过将传动机构和电气插式连接器分别与辅助控制模块进行连接,能够通过辅助控制模块一方面实现车体与底架之间的电器连接,另一方面盖罩的运动,使得车体和底架在分离过程中,盖罩能够避让的同时,依然能够起到功能设备的防护功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五;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六;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七;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的布置关系示意图之八。
附图标记:
10、车体; 20、底架; 30、功能设备;
40、盖罩; 50、销轴; 60、第一缸体;
601、第一壳体; 602、第一塞板; 603、第一复位部;
604、第一管路; 61、传动部; 62、弹性部;
63、第一活塞杆; 70、滑轨; 80、第二缸体;
801、第二壳体; 802、第二塞板; 803、第二复位部;
804、第二管路; 81、第二活塞杆; 90、电气插式连接器;
100、辅助控制模块; 101、第一气路; 102、第二气路;
103、第三气路; 110、空气弹簧; 120、单向阀;
130、截断球阀; 14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10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包括:车体10、底架20、电气插式连接器90、功能设备30、盖罩40、传动机构和辅助控制模块100;车体10和底架20分体设置;电气插式连接器90分别与车体10和底架20连接;功能设备30沿车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车体10的端部;盖罩40沿底架2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底架20的端部,并罩设功能设备30和车体10的部分端部;传动机构设置于底架20,并与盖罩40连接,用于驱动盖罩40的打开和关闭;辅助控制模块100分别与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连接,用于向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供气。
详细来说,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罩体没有考虑车体10和底架20分离需求的缺陷,通过将传动机构和电气插式连接器90分别与辅助控制模块100进行连接,能够通过辅助控制模块100一方面实现车体10与底架20之间的电器连接,另一方面盖罩40的运动,使得车体10和底架20在分离过程中,盖罩40能够避让的同时,依然能够起到功能设备30的防护功能。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空气弹簧110和单向阀120。
辅助控制模块100与空气弹簧110连接,并通过第一气路101向空气弹簧110供气。
单向阀120设置于第一气路101。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辅助控制模块100向空气弹簧110供气的实施方式,通过辅助控制模块100向空气弹簧110供气,满足了通过一个辅助控制模块100实现空气弹簧110、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盖罩40的三个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单向阀120确保压缩空气可以进入空气弹簧110,而不会出现当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盖罩40气缸用风时,使用空气弹簧110的压力,进而造成空气弹簧110的压力偏低,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使用。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截断球阀130和电磁阀140。
辅助控制模块100包括:第二气路102和第三气路103。
第二气路102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接入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多个第二气路102的另一端共同接入第三气路103。
第三气路103内的介质通过第二气路102分流至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
截断球阀130设置于每个第二气路102。
电磁阀140设置于第三气路103。
其中,电磁阀140通过网络和硬线分别与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辅助控制模块100向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供气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截断球阀130实现了对每个子气路的控制,即对第二气路102的控制,能够在维修中根据需求通过截断球阀130切断对应的第二气路102,实现对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的维护。
进一步地,通过电磁阀140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辅助控制模块100对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传动机构的统一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将电磁阀140与辅助控制模块100之间设置为通过网络和硬线连接,目的在于当轨道车辆网络正常时,通过网络信号触发电磁阀140得失电,当网络故障时通过相应开关按钮实现电磁阀140得失电控制。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车体10落下后,在轨道车辆启动前,需要将相应的机械锁紧和电气连接机构连接上,使得车体10具备通电和固定的条件,此时只需要使得电磁阀140失电,盖罩40气缸和电气插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就会通过截断球阀130从电磁阀140排气口排出,如此电气插压缩弹簧就会推动电气插公头向安装在车体10上的电气插母头移动,直到紧压公头和母头接触,确保电气连接可靠,因此电气插的压缩弹性部62在无压缩空气时还需要一定的压缩量确保能够压紧电气插公头;而盖罩40气缸排气后,被拉升的弹性部62就会复位带动传动杆往回移动,进而带动盖罩40复位并与车体10接触,如此完成车体10落下后的机械和电气复位,轨道车辆才能具备动车条件。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车辆供电设备都位于底架20下面,车体10内部的照明、空调、车门等都需要供电才能动作,因此车体10和底架20还存在电气插式连接器90,电气插式连接器90也是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使的车体10和底架20上的电气插能够自动对接上,实现电气自动连接和断开,当电气插式连接器90支路没有压缩空气时,连接的电气插对(车上和车底架20形成一对)自动分离,车体10和底架20具备分离条件。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气插式连接器90还具备锁定车体10和底架20的功能。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辅助控制模块100还包括:压缩机、总风缸和相应的管路组件,为了节约篇幅,本发明没有对辅助控制模块100的具体结构进行提供,在实际应用中,其他部分的结构可参考本领域中相关的设置。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盖罩40与底架20通过销轴50实现转动连接。
传动机构驱动盖罩40绕销轴50转动,实现盖罩40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罩40与底架20转动连接的实施方式,盖罩40与底架20通过销轴50实现转动连接,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盖罩40绕销轴50转动,实现了在车体10与底架20分离过程中,盖罩40的打开,在车体10与底架20连接后,传动机构再驱动盖罩40闭合,实现对功能设备30的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车体10和底架20在分离过程中,一方面会被盖罩40所遮挡,另一方面存在晃动的问题,因此盖罩40需要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以便为车体10和底架20的分离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缸体60、传动部61和弹性部62。
第一缸体60设置于底架20,并与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传动部61的一端与第一缸体60连接,传动部61的另一端与盖罩40的内壁连接。
弹性部62的一端与盖罩40的内壁连接,弹性部62的另一端与底架20连接。
其中,盖罩40包括: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第一缸体60通过传动部61带动盖罩40自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切换。
至少盖罩40处于闭合状态下,弹性部62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缸体60、传动部61和弹性部62的设置,实现了盖罩40从闭合向打开,以及从打开向闭合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部62在盖罩40处于闭合状态下为压缩状态,弹性部62会对盖罩40产生作用力,但由于传动部61在第一缸体60的作用下,处于拉紧状态,传动部61带动盖罩40处于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当第一缸体60动作,传动部61发生位移,盖体则通过弹性部62的作用力,实现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的切换。
同样的,在盖体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切换时,传动部61拉动盖罩40转动,盖罩40克服弹性部62做功,实现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切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62为弹簧。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缸体60包括:第一壳体601、第一塞板602、第一复位部603和第一管路604。
第一壳体601内部形成有容纳第一塞板602和第一复位部603的腔室。
第一塞板602活动的设置于第一壳体601内,并将第一壳体601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第一复位部603设置于第一腔室或者第二腔室内,并分别与第一壳体601和第一塞板602连接。
第一管路604的一端与第二腔室或者第一腔室连通,第一管路604的另一端与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其中,至少盖罩40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复位部603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缸体60的实施方式,通过对第一缸体60具体结构的提供,实现了第一缸体60带动传动部61进行相应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管路604向第一壳体601内输入介质,而第一复位部603则设置于相对第一管路604的另一个腔室内,介质克服弹性力做功,实现第一塞板602的移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路604与第二气路102对接,实现辅助控制模块100向第一壳体601内输入气体。
进一步地,介质自第一壳体601内,从第一管路604流出,则第一复位部603推动第一塞板602进行做功。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复位部603为弹簧。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活塞杆63,第一活塞杆63的一端与第一塞板602连接,第一活塞杆63的另一端与盖罩40的内壁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缸体60驱动盖罩40运动的实施方式,第一活塞杆63的设置,实现了通过第一活塞杆63驱动盖罩40的转动。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一活塞杆63后,依然保留了弹性部62,弹性部62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一活塞杆63后,取消了弹性部62,通过第一活塞杆63对盖罩40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部61与第一塞板602连接。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部61与第一活塞杆63连接。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盖罩40与底架20通过滑轨70实现滑动连接。
传动机构驱动盖罩40沿滑轨70的延伸方向滑动,实现盖罩40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罩40与底架20滑动连接的实施方式,盖罩40与底架20通过滑轨70实现滑动连接,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盖罩40沿滑轨70移动,实现了在车体10与底架20分离过程中,盖罩40的打开,在车体10与底架20连接后,传动机构再驱动盖罩40闭合,实现对功能设备30的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车体10和底架20在分离过程中,一方面会被盖罩40所遮挡,另一方面存在晃动的问题,因此盖罩40需要从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以便为车体10和底架20的分离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缸体80和第二活塞杆81。
第二缸体80设置于底架20。
第二活塞杆81一端与第二缸体80连接,第二活塞杆81的另一端与盖罩40的内壁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传动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二缸体80和第二活塞杆81的设置,实现了对盖罩40的驱动,使得盖罩40能够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包括第二活塞杆81的方案中,第二缸体80也可以再设置弹性部62,弹性部62与盖罩40和第二缸体80连接,实现对盖罩40的防护作用,避免盖罩40位移的突然增大。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包括第二活塞杆81的方案中,第二缸体80也可以再设置传动部61,弹性部62与盖罩40和第二缸体80连接,实现对盖罩40的防护作用,避免盖罩40位移的突然增大。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缸体80包括:第二壳体801、第二塞板802、第二复位部803和第二管路804。
第二壳体801内部形成容纳第二塞板802和第二复位部803的腔室。
第二塞板802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杆81连接,第二塞板802的另一端与第二复位部803连接。
第二复位部803相对第二塞板802的远端与第二壳体801连接。
第二管路804的一端与第二复位部803所在的一侧腔室连通,第二管路804的另一端与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其中,至少盖罩40处于打开状态下,第二复位部803处于拉伸状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缸体8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壳体801、第二塞板802、第二复位部803和第二管路804,实现了通过第二活塞杆81驱动盖罩40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管路804向第二复位部803所在的腔室内输入介质,第二管路804所在的腔室内压力增加,实现第二塞板802的移动,进而第二塞板802推动第二活塞杆81运动,第二活塞杆81带动盖罩40运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路804与第二气路102对接,实现辅助控制模块100向第一壳体601内输入气体。
进一步地,介质自第二壳体801内,从第二管路804流出,则第二复位部803由于处于拉伸状态,则带动第二塞板802发生位移,进而第二塞板802带动第二塞杆发生位移,盖罩40实现从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切换。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功能设备30为设置于车体10端部的防撞吸能装置、激光雷达和成像相机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设备30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0)、底架(20)、电气插式连接器(90)、功能设备(30)、盖罩(40)、传动机构和辅助控制模块(100);
所述车体(10)和所述底架(20)分体设置;
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90)分别与所述车体(10)和所述底架(20)连接;
所述功能设备(30)沿所述车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体(10)的端部;
所述盖罩(40)沿所述底架(2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20)的端部,并罩设所述功能设备(30)和所述车体(10)的部分端部;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20),并与所述盖罩(4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盖罩(40)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分别与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所述传动机构供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弹簧(110)和单向阀(120);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与所述空气弹簧(110)连接,并通过第一气路(101)向所述空气弹簧(110)供气;
所述单向阀(120)设置于所述第一气路(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断球阀(130)和电磁阀(140);
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包括:第二气路(102)和第三气路(103);
所述第二气路(102)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接入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所述传动机构,多个所述第二气路(102)的另一端共同接入所述第三气路(103);
所述第三气路(103)内的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气路(102)分流至所述电气插式连接器(90)和所述传动机构;
所述截断球阀(130)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气路(102);
所述电磁阀(140)设置于所述第三气路(103);
其中,所述电磁阀(120)通过网络和硬线分别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罩(40)与所述底架(20)通过销轴(50)实现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盖罩(40)绕所述销轴(50)转动,实现所述盖罩(40)的打开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缸体(60)、传动部(61)和弹性部(62);
所述第一缸体(60)设置于所述底架(20),并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所述传动部(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缸体(60)连接,所述传动部(61)的另一端与所述盖罩(40)的内壁连接;
所述弹性部(62)的一端与所述盖罩(40)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部(62)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20)连接;
其中,所述盖罩(40)包括: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所述第一缸体(60)通过所述传动部(61)带动所述盖罩(40)自所述打开状态向所述闭合状态切换;
至少所述盖罩(40)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弹性部(62)处于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60)包括:第一壳体(601)、第一塞板(602)、第一复位部(603)和第一管路(604);
所述第一壳体(601)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塞板(602)和所述第一复位部(603)的腔室;
所述第一塞板(602)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601)内,并将所述第一壳体(601)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复位部(603)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或者所述第二腔室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601)和所述第一塞板(602)连接;
所述第一管路(60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或者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路(604)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其中,至少所述盖罩(40)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复位部(603)处于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活塞杆(63),所述第一活塞杆(6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塞板(602)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63)的另一端与所述盖罩(40)的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罩(40)与所述底架(20)通过滑轨(70)实现滑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盖罩(40)沿所述滑轨(70)的延伸方向滑动,实现所述盖罩(40)的打开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缸体(80)和第二活塞杆(81);
所述第二缸体(80)设置于所述底架(20);
所述第二活塞杆(81)一端与所述第二缸体(80)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81)的另一端与所述盖罩(40)的内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80)包括:第二壳体(801)、第二塞板(802)、第二复位部(803)和第二管路(804);
所述第二壳体(801)内部形成容纳所述第二塞板(802)和所述第二复位部(803)的腔室;
所述第二塞板(8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杆(81)连接,所述第二塞板(8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部(803)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部(803)相对所述第二塞板(802)的远端与所述第二壳体(801)连接;
所述第二管路(80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部(803)所在的一侧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路(804)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100)连接;
其中,至少所述盖罩(40)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复位部(803)处于拉伸状态。
CN202111250357.1A 2021-10-26 2021-10-26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Active CN113928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357.1A CN11392835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357.1A CN11392835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8352A true CN113928352A (zh) 2022-01-14
CN113928352B CN11392835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928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357.1A Active CN11392835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83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40605A1 (fr) * 2022-10-11 2024-04-12 Alstom Holdings Caisse de véhicule ferroviaire et véhicule associ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0965A (ja) * 1989-02-20 1990-09-04 Tokyu Car Corp 高速車両における先頭成型部格納方式
EP0728649A1 (de) * 1995-02-15 1996-08-28 Bombardier-Wien Schienenfahrzeuge Aktiengesellschaft Ein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Abdeckung
WO1997046351A1 (en) * 1996-06-05 1997-12-11 Super Steel Schenectady Inc.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a monocoque locomotive
EP2208655A1 (de) * 2009-01-16 2010-07-21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Klappenanordnung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Hochgeschwindigkeitszug
CN103883195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前罩开闭机构及设计方法
CN106494425A (zh) * 2016-11-11 2017-03-15 青岛威奥轨道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
CN111216746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导流罩的开闭装置和前鼻总成
CN112477892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车厢及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0965A (ja) * 1989-02-20 1990-09-04 Tokyu Car Corp 高速車両における先頭成型部格納方式
EP0728649A1 (de) * 1995-02-15 1996-08-28 Bombardier-Wien Schienenfahrzeuge Aktiengesellschaft Ein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Abdeckung
WO1997046351A1 (en) * 1996-06-05 1997-12-11 Super Steel Schenectady Inc.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a monocoque locomotive
EP2208655A1 (de) * 2009-01-16 2010-07-21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Klappenanordnung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Hochgeschwindigkeitszug
CN103883195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前罩开闭机构及设计方法
CN106494425A (zh) * 2016-11-11 2017-03-15 青岛威奥轨道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客车前舱翻转式开闭机构
CN111216746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导流罩的开闭装置和前鼻总成
CN112477892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车厢及轨道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40605A1 (fr) * 2022-10-11 2024-04-12 Alstom Holdings Caisse de véhicule ferroviaire et véhicule associé
EP4353561A1 (fr) * 2022-10-11 2024-04-17 ALSTOM Holdings Caisse de véhicule ferroviaire et véhicule associ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8352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6109B (zh) 用于电动车辆充电连接器的锁定装置
CN113928352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系统
CN102668264A (zh) 用于为电动车辆再充电的电力连接器
JPH10112349A (ja)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コネクタ
CN108133852B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信号反馈机构
US10811822B2 (en) Service plug
CN110071018A (zh) 包括辅助触头的直流继电器
US6994560B2 (en) External power source connec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201882014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安全警告装置
CN114161968B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车板自动取电装置
CN112459630A (zh) 一种前舱盖的解锁装置及车辆
CN201052768Y (zh) 一种能够实现中控的电动车电瓶锁定装置
CN1734832B (zh) 带有充电电缆的蓄电池充电器
CN103515551A (zh) 用于容纳电池的壳体、接触装置、电池系统和交通工具
CN209381978U (zh) 集成式epb阀总成及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CN114701527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控制的电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18546A (zh) 电力变换装置的车载构造
KR101693388B1 (ko) 전동 압축기용 커넥터
CN109305156A (zh) 具有内呼吸结构的epb阀总成及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CN113928351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罩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2848107U (zh) 集成维修开关的高压接触器
CN210027164U (zh) 一种电子烟的安装装置及车辆
CN101443867B (zh) 电源切断装置
KR101308708B1 (ko) 충전커넥터 잠금장치
CN111048348A (zh) 一种车载电控气动接地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