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4175A - 用于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4175A
CN113924175A CN202080041901.9A CN202080041901A CN113924175A CN 113924175 A CN113924175 A CN 113924175A CN 202080041901 A CN202080041901 A CN 202080041901A CN 113924175 A CN113924175 A CN 113924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e pads
support
bending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19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4175B (zh
Inventor
格尔·托斯
奥利维耶·佩罗
安东尼·德法里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SA
Original Assignee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SA filed Critical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SA
Publication of CN11392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3/00Corrugat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Bend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into wave form
    • B21D13/02Corrugat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Bend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into wave form by pr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24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high-pressure containers, e.g. boilers, 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预成形的弯曲线(13)的工件(2)中形成波纹部(17)的弯曲系统(1),该弯曲系统(1)包括:‑顶框架(26)和底框架(25);‑至少一冲压件(31);‑由底框架(25)支撑的至少两个底夹持件(27、28)和由顶框架(26)支撑的两个顶夹持件(42、43、44、45);‑折叠系统(1)还包括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13)变形的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曲系统,弯曲系统用于在部件、例如角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特别地,弯曲系统旨在用于构造储存流体、例如液化气体用的罐的密封膜。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弯曲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文件WO201630619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角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该角部部件包括相对于彼此倾斜并在弯曲线的水平处接合的两个凸缘。弯曲系统包括:下框架;与波纹部的中央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中央模具元件;能够限定与波纹部的第一部分的形状和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压印的两个侧向模具元件;可竖向移动的上框架;中央冲压件,在上框架移动到上框架的弯曲位置期间,中央冲压件能够被接合在中央模具元件的压印内部;两个可移动组件,每个可移动组件包括两个模垫和冲压件指状件,冲压件指状件旨在用于形成波纹部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包括弯曲线的波纹部的中央部分通过中央冲压件变形,而冲压件指状件具有复杂的形状,以使得产生波纹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形成横向地位于中央部分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延伸区域。
因此,这种类型的弯曲系统并不完全令人满意,特别地,因为这种类型的弯曲系统必须使用具有复杂形状的冲压件指状件,这些冲压件指状件生产起来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此外,上述弯曲系统是不可调节的并且专用于形成具有特定角度的角部件。因此,弯曲系统不能容易地适用于具有不同角度的角部部件中的波纹部的弯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想法是提出一种弯曲系统,该弯曲系统使得能够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该部件包括更易于制造的预成形的弯曲线。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曲系统,该弯曲系统用于在如下部件中形成波纹部:所述部件旨在用于构造流体储存罐用的密封膜,所述部件具有垂直于待形成的波纹部的预成形的弯曲线,所述弯曲系统包括:
-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静置位置与弯曲位置之间竖向地移动;
-至少一个冲压件,冲压件由上框架承载并且旨在按压于该部件上,以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从静置位置至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形成波纹部;
-至少两个下模垫和两个上模垫,下模垫由下框架承载,两个上模垫由上框架承载并且横向地布置在冲压件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每个上模垫均包括夹持表面,以及每个下模垫均包括至少一个支承表面,支承表面面向上模垫中的一个上模垫的夹持表面并且平行于上模垫中的所述一个上模垫的夹持表面,以使得:在中间夹持位置,上模垫的夹持表面将部件夹持成靠着下模垫的支承表面,每个上模垫均被安装在上框架上,以能够沿与所述上模垫的夹持表面正交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在从静置位置至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当所述上模垫到达中间夹持位置时,所述上模垫沿与夹持表面正交的所述方向相对于上框架移动;
弯曲系统还包括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的装置,所述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的装置包括:
-中央指状件,中央指状件旨在被布置成面向预成形的弯曲线与待形成的波纹部之间的相交部,中央指状件由下框架承载;以及
-两个指状件,所述两个指状件旨在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所述两个指状件横向地布置在中央指状件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所述两个指状件被安装在指状件支撑件上,指状件支撑件通过铰接机构在运动学方面连接至上框架并且连接至上模垫,铰接机构构造成形成减少器,减少器使得: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从静置位置至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当上模垫处于中间夹持位置时,指状件支撑件的竖向运动相对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相对竖向运动是减少的。
因此,这种弯曲系统较简单,特别地,由于这种弯曲系统的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的装置而简单,因此不必使用形状复杂的冲压件来管理波纹部的靠近预成形的弯曲线的区域中的变形。此外,由于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的装置的铰接机构,不再需要使用专用的致动器来将指状件的竖向运动与上框架的竖向运动解除关联。
根据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这种弯曲系统可以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更多者。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铰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组的四个连杆,所述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包括:第一上连杆,第一上连杆围绕第一几何轴线铰接在上框架上;第二上连杆,第二上连杆围绕第二几何轴线铰接在上框架上;第一下连杆,第一下连杆围绕第三几何轴线铰接在上模垫中的一个上模垫上;以及第二下连杆,第二下连杆围绕第四几何轴线铰接在上模垫中的另一上模垫上,第一上连杆和第一下连杆围绕第五几何轴线铰接至彼此,第二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围绕第六几何轴线铰接至彼此,第一几何轴线、第二几何轴线、第三几何轴线、第四几何轴线、第五几何轴线和第六几何轴线平行于与预成形的弯曲线正交的水平方向,指状件支撑件一方面借助于第一滑动连接件连接至第一上连杆和/或第一下连杆,以及另一方面,指状件支撑件通过第二滑动连接件连接至第二上连杆和/或第二下连杆,第一滑动连接件和第二滑动连接件被设置成竖向地支撑所述指状件支撑件。
因此,第一滑动连接件和第二滑动连接件允许: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从静置位置至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在上模垫处于中间夹持位置时,第一组的连杆的铰接。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弯曲系统包括由上框架承载的第二冲压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滑动连接件包括第一物理轴,第一物理轴连接至第一上连杆以及/或者连接至第一下连杆,第一物理轴被安装成在形成于指状件支撑件中的第一滑道中滑动,以及,第二滑动连接件包括第二物理轴,第二物理轴连接至第二上连杆以及/或者连接至第二下连杆,第二物理轴被安装成在形成于指状件支撑件中的第二滑道中滑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水平地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物理轴沿着第五几何轴线延伸,以及,第二物理轴沿着第六几何轴线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几何轴线和第二几何轴线在第一水平面内延伸,第三几何轴线和第四几何轴线在第二水平面内延伸,第五几何轴线和第六几何轴线在第三水平面内延伸,第三水平面竖向地定位在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两个指状件被安装成在指状件支撑件上横向地滑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两个指状件被安装成在分开位置与并拢位置之间滑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两个指状件被一个或更多个返回构件朝向两个指状件的分开位置推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指状件具有球形形状的端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指状件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指状件支撑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铰接机构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上框架、上模垫和指状件支撑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中央指状件具有球形形状的端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中央指状件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下框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必须形成有波纹部的部件是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角部部件,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相对于彼此以介于1°与179°之间且包括1°和179°的角度α倾斜,
-两个下模垫中的每个下模垫均包括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相对于彼此以角度α倾斜并且分别旨在接纳角部部件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下模垫被安装成在下框架上沿横向方向在并拢位置与分开位置之间滑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下模垫中的每个下模垫均包括基部,下模垫经由基部安装成在下框架上沿横向方向滑动,下模垫中的每个下模垫的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基部上。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冲压件和两个上模垫是第一可移动组件的一部分,第一可移动组件安装在上框架上并且布置成面向下模垫的第一支承表面,所述冲压件旨在用于形成波纹部的在角部部件的第一凸缘中部分,第一可移动组件还包括支撑件,冲压件固定至支撑件,弯曲系统还包括第二可移动组件,第二可移动组件布置成面向下模垫的第二支承表面,第二可移动组件包括:支撑件;冲压件,第二可移动组件的冲压件固定至第二可移动组件的支撑件并且旨在用于形成波纹部的在角部部件的第二凸缘中部分;以及两个上模垫,两个上模垫横向地布置在第二可移动组件的所述冲压件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
-每个上模垫均包括主结构和夹持板,夹持板具有夹持表面,夹持表面布置成面向下模垫的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中的一者且平行于下模垫的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中的该一者,所述夹持板被安装成在所述上模垫上横向地滑动,每个上模垫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的所述支撑件上,以能够沿正交于所述上模垫的夹持表面的方向移动,
第一可移动组件或第二可移动组件中的每一者的支撑件均被安装在所述上框架上,以能够沿与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的冲压件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铰接机构包括第二组的四个连杆,第二组的四个连杆与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关于横向平面对称,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和第二组的四个连杆分别安装并且铰接在第一可移动组件和第二可移动组件的上模垫上。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可移动组件和第二可移动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凸轮表面,凸轮表面适于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从静置位置至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与安装在下框架上的凸轮从动件协作,凸轮表面和凸轮从动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的支撑件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的支撑件在下框架上滑动,从而使得: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从静置位置至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获得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的支撑件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的支撑件沿与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的或第二可移动组件的上模垫的夹持表面正交的方向的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可移动组件或第二可移动组件被安装成在中间元件上滑动,所述中间元件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上楔形件,上楔形件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上框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弯曲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部件定位成靠着下模垫的支承表面支承,以及
-使上框架和下框架相对于彼此从静置位置移动至弯曲位置。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源于提出一种简单的弯曲系统的想法,该系统不需要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的特定的致动装置。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源于提出一种可调节的弯曲系统的想法,该系统可以简单地适于在具有不同角度的角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
附图说明
在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非限制性说明的方式给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的描述过程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在两个壁之间的角部区域中储存流体的密封且热绝缘的罐的部分截面图。
图2是弯曲系统的立体图,该弯曲系统旨在用于在处于对角部部件进行夹持的中间位置的角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
图3是图2的弯曲系统处于静置位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弯曲系统处于中间夹持位置的剖切立体图。
图5是图2的弯曲系统处于中间夹持位置的另一剖切立体图。
图6是图2的弯曲系统在平面P VI上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用于使预成形的弯曲线在角部部件中变形的指状件详细立体图。
图8是下框架的详细视图,该图详细地示出了用于使角部部件的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的中央指状件。
图9是图8的中央指状件的详细视图。
图10是可移动组件固定至上框架的详细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角部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角部部件的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的弯曲线的轮廓示意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角部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角部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甲烷油轮船罐和用于对该罐进行装载/卸载的终端的示意性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描述的弯曲系统1以及相关联的使用方法旨在用于生产部件、例如角部部件2,该部件用于对储存液化气体用的密封且热绝缘的罐的密封膜3进行构造。
作为示例,图1示出了密封且热绝缘的罐的结构,在罐的两个壁之间形成的角部的水平处配备有这种角部部件2。罐的每个壁从罐的外部到内部包括有:支撑结构4;次级热绝缘屏障5,次级热绝缘屏障5包括被保持成靠着支撑结构4并且由次级保持构件锚固至支撑结构4的绝缘块;次级密封膜6,次级密封膜6搁置在次级热绝缘屏障5的绝缘块上;初级热绝缘屏障7,初级热绝缘屏障7包括由初级保持构件(未示出)锚固至次级密封膜6的绝缘块;以及初级密封膜3,初级密封膜3搁置成靠着初级热绝缘屏障7的绝缘块并且旨在与容纳在罐中的液化气体接触。
初级密封膜3包括焊接至彼此的多个带波纹的金属板8。每个金属板8包括平行的、所谓的低的第一系列波纹部9和平行的、所谓的高的第二系列波纹部10。第一系列波纹部9垂直于第二系列的波纹部10。此处,波纹部9、10朝向罐的内部突出。
在罐的两个相邻的壁之间的相交部处形成的角部区域中,初级密封膜3包括角部部件2。
这种角部部件2在图11中以详细方式表示。角部部件2通过使金属板弯曲而获得。角部部件2优选地由与金属板8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特别地,金属板可以由不锈钢、铝、
Figure BDA0003395141400000091
制成,
Figure BDA0003395141400000092
即是膨胀系数通常介于1.2x10-6与2x10-6K-1之间的铁和镍的合金、或者来自膨胀系数为约7x10-6K-1的高锰含量的铁合金。然而,其他金属或合金同样是可能的。例如,金属板具有约1.2mm的厚度。可以同等地设想其他厚度,已知的是,将金属板加厚会导致金属板的成本增大并且通常使角部部件2的刚性增大。
如图11所示,角部部件2包括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相对于彼此倾斜并且在弯曲线13或相交部的水平处接合。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形成的角度α为90°。然而,一般而言并且根据罐的几何形状,角度α易于取介于1°与179°之间且包括1°和179°、以及更具体地介于90°与179°之间且包括90°和179°的任何值。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大体长方体的形状并且因此包括两个平行的侧向边缘14、15以及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中的另一者相反的端部边缘16。
角部部件2包括波纹部17,为波纹部17赋予挠性使波纹部17能够通过储存在罐中的液化气体所产生的热载荷和机械载荷的影响而变形。波纹部17从角部部件2的一个端部以垂直于弯曲线13的方式延伸至另一端部。因此,波纹部17允许角部部件2沿平行于弯曲线13的横向方向变形。波纹部17朝向形成在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凸角α的内部突出。因此,当角部部件2在罐中被放置就位时,波纹部17朝向罐的内部突出。
如图1所示,角部部件2布置成使得角部部件2的波纹部17定位成与壁中的一个壁和另一个壁的相邻金属板8的波纹部9中的一个波纹部对齐。角部部件2通过焊接而连接至相邻的金属板8,以确保在角部区域的水平处的连续密封。
返回到图11,可以看出波纹部17被分成三个部分,即:形成在第一凸缘11中并且平行于第一凸缘11的侧向边缘14、15的第一部分18、形成在第二凸缘12中并且平行于第二凸缘12的侧向边缘14、15的第二部分19、以及布置在第一部分18与第二部分19之间、也就是说跨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并且因此包括位于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弯曲线13的中央部分20。
第一部分18从第一凸缘11的端部边缘16向弯曲线13的方向延伸。同样,第二部分19从第二凸缘12的端部边缘16向弯曲线13的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朝向形成在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凸角α的内部突出。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具有大致三角形或半椭圆形的轮廓。
图12表示位于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弯曲线13的轮廓。该轮廓包括具有大体呈倒W形状的变形区域21。变形区域21关于弯曲线13与波纹部17的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的轴线之间的相交部是对称的。变形区域21具有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朝向形成在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凸角的内部延伸,并且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通过凹形的凹陷部24彼此分开。凹形的凹陷部24的底部有利地定位在与弯曲线13的变形区域21外部的直线部分大致相同的平面中。
凹形的凹陷部24的下端部呈弓形、例如圆弓形或椭圆弓形的形状。
此外,如图11所示,凹形的凹陷部24在波纹部17的整个中央部分20上延伸。凹形的凹陷部24的深度和宽度沿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中的一者的方向以及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中的另一者的方向从弯曲线13减小。凹形的凹陷部24接合至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的顶点,并且在凹形的凹陷部24与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接合部处发生凹性的转变。
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也在波纹部17的整个中央部分20上延伸。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的高度从弯曲线13沿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中的一者的方向以及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中的另一者的方向随着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的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以及中央部分20的这种构型仅通过弯曲获得,并且因此具有可以展平的构型。换句话说,角部部件2的几何形状使得角部部件2可以通过定形操作产生,该定形操作不会导致对金属板的材料的长度的任何修改或对金属板的厚度的修改,否则易于局部降低角部部件2的机械性能。
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两个其他实施方式的角部部件2。来自图13和图14的角部部件与上文参照图11描述的角部部件2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形成在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角度α分别为约105°和165°。
现在将参照图2至图10描述能够使上述角部部件2定形的弯曲系统1和使用这种弯曲系统1的方法。按照惯例,弯曲系统1的纵向取向与在要被定形的波纹部17的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的轴线的水平平面中的投影相对应,并且“横向”取向则横向地指向所述纵向方向。
首先,预先将金属板弯曲以形成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此后,借助于弯曲系统1在角部部件2中形成波纹部17,如下文所述。
弯曲系统1包括下框架25和上框架26,上框架26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下框架25竖向地移动。上框架26能够在静置位置与弯曲位置之间移动,在弯曲位置,角部部件2被变形以形成波纹部17。因此,上框架26能够在角部部件2上施加压力,从而使得角部部件2能够弯曲并且能够形成波纹部17。上框架26在图3和图6中被示出为处于上框架26的静置位置。上框架26在图2、图4和图5中还被示出为处于中间夹持位置,在中间夹持位置,待弯曲的角部部件2被夹置在下文描述的下模垫27、28与上模垫42、43、44、45之间。
下框架25包括两个下模垫27、28,两个下模垫27、28布置在中间纵向竖向平面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两个下模垫27、28各自具有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以与形成在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角度α相对应的角度相对于彼此倾斜。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倾斜成使得角部部件2的内部向下框架25的方向向下指向。换言之,两个下模垫27、28中的每一者的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分别旨在接纳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的内表面。两个下模垫27、28沿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以使得:在上框架26从静置位置移动至弯曲位置期间,使下文描述的冲压件31能够被容纳在两个下模垫27、28之间。
两个下模垫27、28各自被安装成沿横向水平方向在下框架25上在图4所示的分开位置与未示出的并拢位置之间滑动。为此,例如如图5所示,每个下模垫27、28均包括两个托架32,两个托架32中的每个托架被安装成在由下框架25承载的相关联的导轨33上滑动。返回构件、例如未示出的弹性件或气缸将两个下模垫27、28朝向下模垫27、28的分开位置推动。
下框架25包括抵接元件,抵接元件能够对下模垫27、28相对于下框架25的行进进行限制,并且因此使得可以对所述下模垫27、28相对于下框架25的分开位置进行限定。例如如图6所示,每个抵接元件包括凸缘34,该凸缘34沿着下框架25的边缘中的一个边缘固定至下框架25并且该凸缘34包括螺纹孔,横向延伸的螺纹螺钉35定位在该螺纹孔中。螺纹螺钉35的端部构成抵接表面,当下模垫27、28处于下模垫27、28的分开位置时,下模垫27、28中的一者的互补的抵接表面接触抵靠该抵接表面。
例如,如图2所示,每个下模垫27、28有利地包括基部36,所述下模垫27、28经由基部36被安装成在下框架25和两个楔形件37、38上滑动,两个楔形件37、38分别形成所述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并且两个楔形件37、38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基部36上。此处,楔形件37、38借助于角铁39安装在基部36上。楔形件37、38中的每一者例如借助于固定螺钉而固定至角铁39,并且所述角铁39例如借助于固定螺钉而固定至基部36。角铁39的形状根据形成在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角度α而变化。角铁39和下模垫27、28的楔形件37、38则易于被适于使具有不同角度α的角部部件2弯曲的其他角铁39和楔形件37、38替换。
此外,弯曲系统1包括两个可移动组件40、41,可移动组件40、41例如可以在图2中看到并且被安装成可在上框架26上移动。
第一可移动组件40布置成面向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并且第二可移动组件41布置成面向下模垫27、28的第二支承表面30。第一可移动组件40包括两个上模垫42、43,两个上模垫42、43布置成平行于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中的一者和另一者并且面向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中的一者和另一者,并且因此,两个上模垫42、43旨在于上模垫42、43处于中间夹持位置时,将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夹持成靠着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以类似的方式,第二可移动组件41包括两个上模垫44、45,两个上模垫44、45布置成平行于下模垫27、28的第二支承表面30中的一者和另一者并且面向下模垫27、28的第二支承表面30中的该一者和该另一者,以使得:当上模垫44、45处于中间夹持位置时,将角部部件2的第二凸缘12夹持成靠着下模垫27、28的第二支承表面30。
更具体地,上模垫42、43、44、45均包括主结构46和夹持板47,夹持板47具有旨在接触抵靠角部部件2的夹持表面。每个夹持板47被安装成在相应的主结构48上以平行于横向方向的方式滑动。因此,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夹持板47可在并拢位置与分开位置之间移动。为此,如图6所示,夹持板47包括横向槽49,在横向槽49中,滑动引导销50固定至主结构48。返回构件、例如未示出的弹性件将夹持板47朝向夹持板47的分开位置推动。
当上模垫42、43、44、45处于中间夹持位置并且冲压件31使角部部件2变形以形成波纹部17时,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板47和下模垫27、28可横向地移动,因此,下模垫27、28和夹持板47由于当角部部件2弯曲时由角部部件2施加的牵引力的作用而朝向它们并拢位置移动。因此,这避免了在使角部部件2弯曲时对角部部件2的厚度的修改。
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均包括配备有冲压件31的支撑件51,如图5所示,该冲压件31横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两个上模垫42、43、44、45之间。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冲压件31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冲压件31分别用于形成波纹部17的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每个冲压件31具有与待形成的波纹部17的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的大致三角形或半椭圆形截面相对应的V形截面。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冲压件31的V形截面在平行于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的方向上纵长地延伸,而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未示出的冲压件的V形截面在平行于下模垫27、28的第二支承表面30的方向上纵长地延伸。
每个上模垫42、43、44、45安装在相应的可移动组件40、41的支撑件51上,以沿正交于夹持板47的夹持表面的方向移动。例如如图2所示,上模垫42、43、44、45相对于支撑件51的运动借助于引导装置发生,该引导装置对于每个上模垫42、43、44、45而言包括两个引导管52,所述两个引导管52固定至所述上模垫42、43、44、45并且正交于所述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表面而定向。引导管52在形成于支撑件51中的孔内滑动。此外,多个弹性构件53、例如压缩弹簧或气缸具有支承成靠着上模垫42、43、44、45的第一端部和支承成靠着支撑件51的第二端部。因此,弹性构件53施加弹力,从而趋于使上模垫42、43、44、45和支撑件51沿与所述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表面正交的方向移动远离彼此。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弹性构件53的第一端部被容纳在形成于上模垫42、43、44、45中的盲孔内并且第二端部被容纳在形成于支撑件51中的盲孔内。
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支撑件51被安装成沿与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冲压件31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相对于上框架26滑动。为此,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可移动组件中的每个可移动组件的支撑件51包括导轨54,每个导轨54安装成在固定至上框架26的托架55内滑动。在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支撑件51包括两个托架,两个托架中的每个托架安装成在由上框架26承载的导轨上滑动。
在所示的有利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支撑件51安装成在中间元件56上滑动。换言之,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托架55固定至中间元件56中的一个中间元件。中间元件56中的每一个中间元件借助于图10中以详细方式表示的可移除的上楔形件57固定至上框架26。上楔形件57一方面通过固定构件固定至上框架26,另一方面通过固定构件固定至中间元件56中的一个中间元件。通过用具有另一角度的另一上楔形件代替该上楔形件57,冲压件31和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表面的倾斜度因此可以容易地适应具有不同的角度α的角部部件2的弯曲。
此外,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凸轮表面58,如图5所示,当上框架26从上框架26的静置位置移动至上框架26的弯曲位置时,凸轮表面58适于与安装在下框架25上的凸轮从动件59协作。此处,凸轮从动件59是具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的惰辊。此外,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凸轮表面58设置在冲压件31的端部处。凸轮表面58是与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表面正交的表面。由于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在上框架26上的滑动安装以及由于凸轮表面58与凸轮从动件59之间的协作,因此,在当上框架26从上框架26的静置位置竖向地移动至上框架26的弯曲位置时,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支撑件51以及因此的冲压件31沿与所述可移动组件40、41的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表面正交的方向、也就是说沿与面对的角部部件2的凸缘11、12正交的方向移动。
此外,弯曲系统1还包括用于使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12之间的弯曲线变形的装置。
用于使弯曲线变形的装置包括中央指状件60和两个指状件61、62,具体如图4所示。两个指状件61和62横向地布置在中央指状件60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用于使弯曲线变形的装置意在使弯曲线13的区域变形,以赋予弯曲线13如上文参照图12描述的大体W形状。例如,如图6所示,中央指状件60固定至下框架25并且向上框架26的方向向上突出。中央指状件60定位成使得被布置成面向弯曲线13与波纹部17的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的轴线之间的相交部。例如,如图4所示,当角部部件2搁置在下模垫27、28上时,中央指状件60与角部部件2的弯曲线13齐平。指状件61、62在中央指状件60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被布置成位于与中央指状件60相同的横向平面内。指状件61、62由上框架26承载。
两个指状件61、62旨在使弯曲线13变形以形成W形的变形区域21的两个凸形的突起22、23,而中央指状件60意在形成凹形的凹陷部24。
如图7所示,两个指状件61、62安装成在指状件支撑件63上滑动并且这些指状件61、62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通过将这些指状件61、62移动成更并拢或移动成更分开来调节。两个指状件61、62更具体地被安装成在如图7所示的分开位置与未示出的并拢位置之间沿水平横向方向滑动。为此,如图7所示,每个指状件61、62固定至托架,该托架安装在导轨上,导轨固定至指状件支撑件63。返回构件64、此处为螺旋弹簧将两个指状件61、62朝向两个指状件61、62的分开位置推动。此外,指状件支撑件63包括抵接元件65、66,抵接元件65、66能够对指状件61、62的横向行进进行限制并且因此能够对所述指状件61、62的分开位置进行限定。为此,如图7所示,抵接元件65、66各自包括固定至指状件支撑件63的凸缘67。横向延伸的螺纹螺钉68安装在形成于凸缘67的每个凸缘中的孔中。螺纹螺钉中的每个螺纹螺钉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构成抵接表面,当指状件61、62中的一者处于该指状件的分开位置时,固定有指状件61、62中的该一者的托架接触抵靠该抵接表面。
此外,指状件支撑件63通过铰接机构在运动学方面连接至上框架26并连接至上模垫42、43、44、45,例如如图2和图6所示。铰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组的四个连杆,所述四个连杆即第一上连杆68和第二上连杆69以及第一下连杆70和第二下连杆71。然而,例如如图2所示,铰接机构有利地包括彼此相同的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和第二组的四个连杆,这也就是说,所述组中的一个组中的四个连杆中的每个连杆与另一组中的四个连杆中的一个连杆平行并且具有与另一组中的四个连杆中的该一个连杆相同的铰接几何轴线。两组四个连杆分别布置在横向正中平面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从而能够保证力的对称。
两组四个连杆是相同的,下文仅描述两组中的一组。返回图6,可以看到第一上连杆68和第二上连杆69分别围绕第一几何轴线A和第二几何轴线B铰接在上框架26上。第一下连杆70和第二下连杆71分别围绕第三几何轴线C和第四几何轴线D铰接在同一可移动组件、此处是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两个上模垫42、43中的一者和另一者上。第一上连杆68和第一下连杆70围绕第五几何轴线E铰接至彼此,而第二上连杆69和第二下连杆71围绕第六几何轴线F铰接至彼此。
六个几何铰接轴线A、B、C、D、E和F是水平的并且平行于纵向方向。轴线A和B在第一水平面内延伸,轴线C和D在第二水平面内延伸,而轴线E和F在竖向地布置在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的第三水平面内延伸。
指状件支撑件63通过第一滑动连接件连接至第一上连杆68和/或第一下连杆7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连接件由物理轴72和滑道73形成,物理轴72形成使第一上连杆68相对于第一下连杆70枢转的第五轴线E,滑道73形成在指状件支撑件63中。物理轴72在滑道73中水平地滑动。滑道73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指状件支撑件63通过第二滑动连接件连接至第二下连杆69和/或第二下连杆71。第二滑动连接件由物理轴74和滑道75形成,物理轴74形成使第二上连杆69相对于第二下连杆71枢转的第六轴线F,滑道75形成在指状件支撑件63中并且物理轴74在滑道75中水平地滑动。滑道75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
六个几何轴线A、B、F、D、C、E限定了可变形的铰接六边形,该六边形构造成使得:在上框架26从上框架26的静置位置移动至上框架26的弯曲位置期间,当上模垫42、43、44、45到达上模垫42、43、44、45的中间夹持位置时,由六个几何轴线A、B、F、D、C、E形成的六边形变形并且更特别地变平,在该中间夹持位置,上模垫42、43、44、45将角部部件2夹持成靠着下模垫27、28。当上模垫42、43、44、45处于上模垫42、43、44、45的中间夹持位置时,指状件支撑件63以及因此的指状件61、62的竖向相对运动因此变得小于上框架26的竖向运动。换句话说,铰接机构构造成形成下述减少器:所述减少器使得指状件61、62的竖向相对运动相对于上框架25的竖向相对运动是减少的。
此外,根据有利实施方式,指状件支撑件63相对于上框架26的竖向运动由引导装置引导。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引导装置包括两个引导管76,具体地在图6中表示,两个引导管76固定至指状件支撑件63。引导管76竖向延伸并且在形成于上框架26中的孔77内滑动。
铰接机构、即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和第二组的四个连杆有利地以可移除的方式被安装。因此可以根据期望弯曲的角部部件2的几何形状来修改指状件支撑件63相对于上框架26的运动学特性。
同样,如图7和图9所示,指状件61、62和中央指状件60也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到弯曲系统上。此外,可以看出指状件61、62和中央指状件60的端部具有球形形状。
现在将详细描述使用弯曲系统1的方法。
首先,预先使金属板弯曲以形成包括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的角部部件2。
然后,将以这种方式制造的角部部件2定位成靠着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角部部件2的凸角α指向下框架25,使得第一凸缘11的内表面和第二凸缘12的内表面搁置抵靠下模垫27、28的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上。
当角部部件2已经被正确定位时,上框架26从上框架26的静置位置向下移动至上框架26的弯曲位置。在上框架26移动至上框架26的弯曲位置期间,上模垫42、43、44、45到达中间夹持位置,在该中间夹持位置,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被夹持在上模垫42、43、44、45的夹持板47与下模垫27、28之间。
当上模垫42、43、44、45到达上模垫42、43、44、45的中间夹持位置时,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凸轮表面58与刚性地附接至下框架25的相应的凸轮从动件59协作,以使得:当上框架26继续朝向上框架26的弯曲位置行进时,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第二可移动组件41朝向彼此移动并且每个冲压件31以正交于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或第二凸缘12的方式移动。因此,冲压件31使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变形,从而形成波纹部17的第一部分18和第二部分19。
角部部件2被夹持在下模垫27、28的支承表面与夹持板的夹持表面之间,正被冲压件变形的所述角部部件2在下模垫27、28和夹持板47上施加牵引力,这使下模垫27、28和夹持板47移动到下模垫27、28和夹持板47的并拢位置。下模垫27、28和夹持板47然后以与冲压件31的移动同步的方式移动至下模垫27、28和夹持板47的并拢位置。这使得可以确保:当角部部件2在被弯曲时,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对角部部件2的厚度的修改。
此外,在角部部件2的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通过冲压件31变形的同时,用于使弯曲线变形的装置使弯曲线13变形。两个指状件在中央指状件60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使弯曲线13朝向下框架25变形,而中央指状件60沿上框架26的方向施加反作用力,这使得可以在弯曲线13中形成具有上述大体W形状的变形区域。在变形时,角部部件2还在指状件61、62上施加横向力,这致使指状件61、62移动。
参照图15,甲烷油轮船170的切面图示出了被安装在船的双壳体172中的大体上呈棱柱形的密封且绝缘的罐171。罐171的壁包括:旨在与容纳在罐中的LNG接触的初级密封屏障;设置在初级密封屏障与船的双壳体172之间的次级密封屏障;以及分别设置在初级密封屏障与次级密封屏障之间以及次级密封屏障与双壳体172之间的两个绝缘屏障。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布置在船的顶甲板上的装载/卸载管道173可以借助于适合的连接器连接至海上或港口终端,以将LNG货物从罐171转移或者转移至罐171。
图15示出了包括装载和卸载站175、水下管道176和陆上设施177的海上终端的示例。装载和卸载站175是包括移动臂174和支撑该移动臂174的塔178的固定的离岸设施。移动臂174承载有可以连接至装载/卸载管道173的成束的绝缘的挠性管179。可定向的移动臂174适于所有甲烷油轮装载指标。未示出的连接管道在塔178的内部延伸。装载和卸载站175使甲烷油轮170能够从陆上设施177装卸和卸载、或者装载和卸载站175使甲烷油轮170能够装卸和卸载至陆上设施177。陆上设施177包括液化气存储罐180和经由水下管道176连接至装载或卸载站175的连接管道181。水下管道176使得能够在装载或卸载站175与陆上设施177之间长距离——例如5km——地输送液化气体,这使得甲烷油轮船170在装载和卸载作业期间能够保持位于距离海岸较远的距离处。
船170上的泵、以及/或者陆上设施177配备的泵、以及/或者装载和卸载站175配备的泵被用于产生输送液化气体所需的压力。
替代性地,上文描述的角部部件可以同样用于制造仅包括一个密封膜的罐。这种罐一般用于对大气压力处沸点在-55℃以上的液态气体进行输送。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多个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明显的是,本发明决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并且如果所描述的手段的组合和所有技术等同物落入本发明的由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则本发明包括所描述的手段的组合和所有技术等同物。
动词“包括”、“包含”及其变化形式的使用不排除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元件或步骤以外的元件或其他步骤的存在。
在权利要求中,括号中的任意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弯曲系统(1),所述弯曲系统(1)用于在部件(2)中形成波纹部(17),所述部件(2)旨在用于构造流体储存罐用的密封膜(3),所述部件(2)具有垂直于待形成的所述波纹部(17)的预成形的弯曲线(13),所述弯曲系统(1)包括:
-上框架(26)和下框架(25),所述上框架(26)和所述下框架(25)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静置位置与弯曲位置之间竖向地移动;
-至少一个冲压件(31),所述冲压件(31)由所述上框架(26)承载并且旨在按压于所述部件上,以在所述上框架(26)与所述下框架(25)之间的从所述静置位置至所述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形成所述波纹部(17);
-至少两个下模垫(27、28)和两个上模垫(42、43、44、45),所述下模垫(27、28)由所述下框架(25)承载,两个所述上模垫(42、43、44、45)由所述上框架(26)承载并且横向地布置在所述冲压件(31)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每个上模垫(42、43、44、45)均包括夹持表面,以及每个下模垫(27、28)均包括至少一个支承表面(29、30),所述支承表面(29、30)面向所述上模垫(42、43、44、45)中的一个上模垫的所述夹持表面并且平行于所述一个上模垫的所述夹持表面,以使得:在中间夹持位置,所述上模垫(42、43、44、45)的所述夹持表面将所述部件(2)夹持成靠着所述下模垫(27、28)的所述支承表面(29、30),每个上模垫(42、43、44、45)均被安装在所述上框架(26)上,以能够沿与所述上模垫(42、43、44、45)的所述夹持表面正交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在从所述静置位置至所述弯曲位置的所述相对运动期间,当所述上模垫(42、43、44、45)到达所述中间夹持位置时,所述上模垫(42、43、44、45)沿与所述夹持表面正交的所述方向相对于所述上框架(26)移动;
所述弯曲系统(1)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预成形的弯曲线(13)变形的装置,所述用于使所述预成形的弯曲线(13)变形的装置包括:
-中央指状件(60),所述中央指状件(60)旨在被布置成面向所述预成形的弯曲线(13)与待形成的所述波纹部(17)之间的相交部,所述中央指状件(60)由所述下框架(25)承载;以及
-两个指状件(61、62),所述两个指状件(61、62)旨在用于使所述预成形的弯曲线变形,所述两个指状件(61、62)横向地布置在所述中央指状件(60)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所述两个指状件(61、62)被安装在指状件支撑件(63)上,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通过铰接机构在运动学方面连接至所述上框架(26)并且连接至所述上模垫(42、43、44、45),所述铰接机构构造成形成减少器,所述减少器使得:在所述上框架(26)与所述下框架(25)之间的从所述静置位置至所述弯曲位置的所述相对运动期间,当所述上模垫(42、43、44、45)处于所述中间夹持位置时,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的竖向运动相对于所述上框架(26)与所述下框架(25)之间的相对竖向运动是减少的。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铰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组的四个连杆,所述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包括:第一上连杆(68),所述第一上连杆(68)围绕第一几何轴线(A)铰接在所述上框架(26)上;第二上连杆(69),所述第二上连杆(69)围绕第二几何轴线(B)铰接在所述上框架(26)上;第一下连杆(70),所述第一下连杆(70)围绕第三几何轴线(C)铰接在所述上模垫(42、43、44、45)中的一个上模垫上;以及第二下连杆(71),所述第二下连杆(71)围绕第四几何轴线(D)铰接在所述上模垫(42、43、44、45)中的另外的上模垫上,所述第一上连杆(68)和所述第一下连杆(70)围绕第五几何轴线(E)铰接至彼此,所述第二上连杆(69)和所述第二下连杆(71)围绕第六几何轴线(F)铰接至彼此,所述第一几何轴线(A)、所述第二几何轴线(B)、所述第三几何轴线(C)、所述第四几何轴线(D)、所述第五几何轴线(E)和所述第六几何轴线(F)平行于与所述预成形的弯曲线(13)正交的水平方向,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一方面借助于第一滑动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一上连杆(68)以及/或者连接至所述第一下连杆(70),以及,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滑动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二上连杆(69)以及/或者连接至所述第二下连杆(71),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件被设置成竖向地支撑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包括第一物理轴(72),所述第一物理轴(72)连接至所述第一上连杆(68)以及/或者连接至所述第一下连杆(70),所述第一物理轴(72)被安装成在形成于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中的第一滑道(73)中滑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连接件包括第二物理轴(74),所述第二物理轴(74)连接至所述第二上连杆(69)以及/或者连接至所述第二下连杆(71),所述第二物理轴(74)被安装成在形成于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中的第二滑道(75)中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轴(72)沿着所述第五几何轴线(E)延伸,以及,所述第二物理轴(74)沿者所述第六几何轴线(F)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几何轴线(A)和所述第二几何轴线(B)在第一水平面内延伸,所述第三几何轴线(C)和所述第四几何轴线(D)在第二水平面内延伸,所述第五几何轴线(E)和所述第六几何轴线(F)在第三水平面内延伸,所述第三水平面竖向地定位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两个指状件(61、62)被安装成在所述指状件支撑件(63)上横向地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指状件(61、62)具有球形形状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中央指状件(60)具有球形形状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必须形成有波纹部(17)的部件是包括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的角部部件(2),所述第一凸缘(11)与所述第二凸缘(12)相对于彼此以介于1°与179°之间且包括1°和179°的角度α倾斜,
-两个所述下模垫(27、28)中的每个下模垫均包括第一支承表面(29)和第二支承表面(30),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9)和所述第二支承表面(30)相对于彼此以所述角度α倾斜并且分别旨在接纳所述角部部件(2)的所述第一凸缘(11)和所述第二凸缘(12),所述下模垫(27、28)被安装成在所述下框架(25)上沿横向方向在并拢位置与分开位置之间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下模垫(27、28)中的每个下模垫均包括基部(36),所述下模垫(27、28)经由所述基部(36)安装成在所述下框架(25)上沿所述横向方向滑动,所述下模垫(27、28)中的每个下模垫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9)和所述第二支承表面(30)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部(36)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冲压件(31)和两个所述上模垫(42、43)是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安装在所述上框架(26)上并且布置成面向所述下模垫(27、28)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9),所述冲压件(31)旨在用于形成所述波纹部(17)的在所述角部部件(2)的所述第一凸缘(11)中的部分,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还包括支撑件(51),所述冲压件(31)固定至所述支撑件(51),所述弯曲系统(1)还包括第二可移动组件(41),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布置成面向所述下模垫(27、28)的所述第二支承表面(30),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包括:支撑件(51);冲压件(31),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冲压件(31)固定至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支撑件(51)并且旨在用于形成所述波纹部(17)的在所述角部部件(2)的所述第二凸缘(12)中的部分;以及两个上模垫(44、45),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两个所述上模垫(44、45)横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冲压件(31)的相应的相反两侧上,
-每个上模垫(42、43、44、45)均包括主结构(46)和夹持板(47),所述夹持板(47)具有夹持表面,所述夹持表面布置成面向所述下模垫(27、28)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9)和所述第二支承表面(30)中的一者且平行于所述下模垫(27、28)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29)和所述第二支承表面(30)中的所述一者,所述夹持板(47)被安装成在所述上模垫(42、43、44、45)上横向地滑动,每个上模垫(42、43、44、45)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支撑件(51)上,以能够沿正交于所述上模垫(42、43、44、45)的所述夹持表面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的所述支撑件(51)被安装在所述上框架(26)上,以能够沿与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冲压件(31)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2和11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二组的四个连杆,所述第二组的四个连杆与所述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关于横向平面对称,所述第一组的四个连杆和所述第二组的四个连杆分别安装并且铰接在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上模垫(42、43、44、45)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和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凸轮表面(58),所述凸轮表面(58)适于在所述上框架(26)与所述下框架(25)之间的从所述静置位置至所述弯曲位置的相对运动期间与安装在所述下框架(25)上的凸轮从动件(59)协作,所述凸轮表面(58)和所述凸轮从动件(59)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支撑件(51)在所述下框架(25)上滑动,从而使得:在所述上框架(26)与所述下框架(25)之间的从所述静置位置至所述弯曲位置的所述相对运动期间,获得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支撑件(51)沿与所述第一可移动组件(40)的或所述第二可移动组件(41)的所述上模垫(42、43、44、45)的所述夹持表面正交的方向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其中,第一可移动组件(40)或第二可移动组件(41)被安装成在中间元件(56)上滑动,所述中间元件(56)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上楔形件(57),所述上楔形件(57)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至所述上框架(26)。
1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弯曲系统(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部件(2)定位成靠着所述下模垫(27、28)的所述支承表面(29、30)支承,以及-使所述上框架(26)和所述下框架(25)相对于彼此从所述静置位置移动至所述弯曲位置。
CN202080041901.9A 2019-04-29 2020-04-07 用于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13924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04522A FR3095355B1 (fr) 2019-04-29 2019-04-29 Système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pièce et procédé d’utilisation du dispositif
FRFR1904522 2019-04-29
PCT/EP2020/059927 WO2020221565A1 (fr) 2019-04-29 2020-04-07 Système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pièce et procédé d'utilisation du dispositi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4175A true CN113924175A (zh) 2022-01-11
CN113924175B CN113924175B (zh) 2023-07-18

Family

ID=6787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1901.9A Active CN113924175B (zh) 2019-04-29 2020-04-07 用于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962672A1 (zh)
KR (1) KR20220002410A (zh)
CN (1) CN113924175B (zh)
FR (1) FR3095355B1 (zh)
WO (1) WO2020221565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9547A1 (de) * 1998-01-23 2000-11-08 Acera S.A. Vorrichtung zum schrittweisen biegen von metall-bändern und/oder blechen
US6490778B1 (en) * 1998-08-03 2002-12-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ultiple uneven plate, multiple uneven plate bending mold, multiple uneven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eparator using multiple uneven plate
CN101837400A (zh) * 2009-03-13 2010-09-22 阿玛达欧洲公司 用于使板材弯曲的压弯机
CN201841205U (zh) * 2010-11-05 2011-05-25 滁州市科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冰箱门外壳端头折弯模具
CN10365825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萨尔瓦尼尼意大利股份公司 具有可旋转刀片的弯板机
WO2015170054A1 (fr) * 2014-05-06 2015-11-12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Dispositif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tole metallique et procede d'utilisation d'un dispositif de pliage
WO2016030619A1 (fr) * 2014-08-28 2016-03-03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Dispositif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piece d'angle et methode d'utilis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WO2016034792A1 (fr) * 2014-09-01 2016-03-10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Piece d'angle destinee a la construction d'une membrane d'etancheite d'une cuve de stockage de fluide
CN106001247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式悬吊斜楔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065685A1 (fr) * 2016-10-06 2018-04-12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Machine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tole metallique et son procede d'utilisation
CN108271367A (zh) * 2015-11-05 2018-07-10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一种用于在金属板上形成波纹的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9547A1 (de) * 1998-01-23 2000-11-08 Acera S.A. Vorrichtung zum schrittweisen biegen von metall-bändern und/oder blechen
US6490778B1 (en) * 1998-08-03 2002-12-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ultiple uneven plate, multiple uneven plate bending mold, multiple uneven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eparator using multiple uneven plate
CN101837400A (zh) * 2009-03-13 2010-09-22 阿玛达欧洲公司 用于使板材弯曲的压弯机
CN201841205U (zh) * 2010-11-05 2011-05-25 滁州市科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冰箱门外壳端头折弯模具
CN10365825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萨尔瓦尼尼意大利股份公司 具有可旋转刀片的弯板机
WO2015170054A1 (fr) * 2014-05-06 2015-11-12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Dispositif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tole metallique et procede d'utilisation d'un dispositif de pliage
WO2016030619A1 (fr) * 2014-08-28 2016-03-03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Dispositif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piece d'angle et methode d'utilis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WO2016034792A1 (fr) * 2014-09-01 2016-03-10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Piece d'angle destinee a la construction d'une membrane d'etancheite d'une cuve de stockage de fluide
CN108271367A (zh) * 2015-11-05 2018-07-10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一种用于在金属板上形成波纹的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01247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式悬吊斜楔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065685A1 (fr) * 2016-10-06 2018-04-12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Machine de pliage pour former une ondulation dans une tole metallique et son procede d'utili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62672A1 (fr) 2022-03-09
CN113924175B (zh) 2023-07-18
FR3095355B1 (fr) 2021-10-29
FR3095355A1 (fr) 2020-10-30
WO2020221565A1 (fr) 2020-11-05
KR20220002410A (ko)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6360B (zh) 用于构造流体储罐的密封膜的弯角部件
US10688549B2 (en) Folding device for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a plurality of corrugations in a metal sheet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id device
CN107913928B (zh) 用于在金属片中形成波纹的折弯机
US11073241B2 (en) Uncoupling of the corrugations of an impervious barrier
CN108271367B (zh) 一种用于在金属板上形成波纹的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06123B (zh) 一种用于在金属板中形成波纹的折弯机以及其使用方法
US10335844B2 (en) Folding device for forming a corrugation in a metal sheet and method for using a folding device
CN110405028B (zh) 一种用于在金属板中形成波纹的折叠装置
CN113924437B (zh) 用于构造罐的密封膜的带波纹的角部部件和用于在角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折叠系统
KR20190040208A (ko) 불침투성 벽체 구조물
CN113924175B (zh) 用于在部件中形成波纹部的弯曲系统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KR20080090107A (ko) 일 방향 압력 롤러를 구비한 액화천연가스 저장탱크용멤브레인 성형장치
RU2812036C2 (ru) Гиб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гофра в части и способ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KR20170047272A (ko) 코너부에서 주름 형성을 위한 벤딩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하기 위한 방법
RU2813235C2 (ru) Гофрированная угловая часть,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ая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ерметизирующей мембраны для резервуара, и гиб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гофра в угловой части
JP5082544B2 (ja) 板の曲げ成形装置および曲げ成形方法
KR101762591B1 (ko) 코너패널 가압장치
RU2021131469A (ru) Гофрированная угловая часть,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ая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ерметизирующей мембраны для резервуара, и гиб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гофра в угловой части
KR102521377B1 (ko) 곡선형 지지 스트립을 갖는 단열 밀폐 탱크
RU2787816C2 (ru) Гиб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гофра в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м листе
CN201455561U (zh) 热边钎焊封条
RU2021131359A (ru) Гиб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гофра в части и способ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KR101931879B1 (ko) 밀봉된 멤브레인 및 밀봉된 멤브레인을 조립하기 위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