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1999A -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1999A
CN113921999A CN202010647169.1A CN202010647169A CN113921999A CN 113921999 A CN113921999 A CN 113921999A CN 202010647169 A CN202010647169 A CN 202010647169A CN 113921999 A CN113921999 A CN 113921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d part
circuit board
cell body
col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71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71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1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1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1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电路板、第一连接件和胶体,电芯本体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的第一侧和和远离极耳的第二侧,电路板电连接于极耳,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弯折部,第一端部电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胶体设于第一侧,并包覆极耳、电路板和第一端部,第一弯折部沿胶体表面延伸,第二端部从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胶体。还涉及一种电池的出线方法及采用上述电池的电子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电池,可简化电池整体的流程和成本,并且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池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软包锂电领域,电芯封装一直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大容量锂电产品,由于容量的特殊要求,电芯向超大厚度及异形方面发展,这就为电芯的设计制造带来了挑战。其中,电芯的出线方式大大影响电池在成品机箱中的装配及连接的可靠性,而为了增加电芯的安全性能,会将电芯安置一个胶框中并通过注塑填充熔胶将胶框同电芯形成实体从而对电芯进行封装保护,注塑后电路板在胶框内被注塑熔胶固定,使得电芯在封装过程中,电路板会有被拉损的风险,同时同电路板相连接的线路板由于被注塑熔胶固定,缺乏活动性因而有被拉脱的风险。如此一来,为电芯的安全性能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旨在能够提升电芯的安全性。
一种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的第一侧和远离所述极耳的第二侧;
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极耳;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胶体,设于所述第一侧,并包覆所述极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胶体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胶体。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胶体包覆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贴附所述胶体表面,使所述第四端部从所述电芯本体延伸出,且所述第四端部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与外部设备连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一种电池的出线方法,所述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侧远离所述极耳;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极耳;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
包括如下步骤:
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并对所述第一侧注塑胶体,所述胶体包覆所述极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电芯本体延伸出;
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端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
还包括如下步骤:
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胶体包覆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部从所述胶体延伸出;
沿所述电芯本体且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反的方向弯折所述第四端部。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主体和电池,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电池为上述中任一所述的电池。
上述提供的电池,在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设置所述胶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贴附所述胶体表面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部从所述电芯本体延伸出与外部设备连接。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件整体可伸缩的冗余长度,该冗余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所述第一连接件受到的拉扯力,可避免所述第二端部在受到外部拉力时,容易出现第一端部被拉脱的情况或出现电路板被拉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电池的出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述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第三实施例中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池 100
电芯本体 10
第一侧 11
第二侧 12
封装边 13
导向面 14
第二导向面 15
侧壁 16
极耳 20
镍片 30
电路板 40
元器件 41
第一连接件 50
第一端部 51
第二端部 52
第一弯折部 53
第二连接件 60
第三端部 61
第四端部 62
第二弯折部 63
胶体 70
凹槽 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用于向电子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电池包括电芯本体、电路板、第一连接件和胶体,所述电芯本体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的第一侧和远离所述极耳的第二侧。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极耳。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胶体设于所述第一侧,并包覆所述极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胶体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胶体。
上述的电池通过在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设置所述胶体,并使得所述胶体包覆所述极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端部,同时,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是围绕所述胶体弯折后,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胶体延伸出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围绕所述胶体弯折,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部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过程中,若外部设备拉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有足够的柔性及灵活性进行缓冲,可避免其第一端部与电路板之间出现拉损的情况,或者出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部与外部设备连接不畅问题。即所述第一连接件围绕所述胶体弯折形成圆角,增加了所述第二端部的活动性,从而可对所述第一端部进行保护。另外,所述胶体也可保护所述电芯的控制板及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如在进行抗跌落测试时,所述胶体可降低所述电芯的控制板及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所受到的冲击力。
下面将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提供一种电池100,用于向电子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电池100包括电芯本体10、电路板40、第一连接件50和胶体70,所述电芯本体10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20的第一侧11和远离所述极耳20的第二侧12。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于所述极耳20。所述第一连接件50包括第一端部51、第二端部52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51和所述第二端部52的第一弯折部53,所述第一端部51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52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胶体70设于所述第一侧11,并包覆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端部51。所述第一弯折部53沿所述胶体70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端部52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胶体70。
请参阅图2,所述电芯本体10通过极片和隔膜卷绕或层叠而成,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电芯本体10的形成已经是较为常见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为更好的对所述电池100各结构进行描述,结合上、下、左、右、前及后的坐标进行叙述。进一步的,沿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沿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
卷绕后的所述电芯本体10大致呈长方体形,包括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所述第一侧11和所述第二侧12为所述电芯本体10的相对两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11和所述第二侧12为所述电芯本体10的宽度方向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11和所述第二侧12还可替换为所述电芯本体10的长度方向位置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替换。
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侧11位置处设有封装边13,所述封装边13将所述电芯本体10的端部表面被分隔成两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本体10的端部被分隔为包括第一导向面14和第二导向面15。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第二导向面15沿左右方向的距离与所述电芯本体10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导向面14与所述封装边13之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面15与所述封装边1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所述封装边13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4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40、所述胶体70等。而所述第二导向面15和所述封装边13所形成的空间可在所述电芯本体1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起到定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极耳20与所述电芯本体10的端部连接并从所述第一侧11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方向延伸。所述极耳20通过镍片30与所述电路板40连接。具体的,所述极耳20与所述镍片30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镍片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40连接。在将所述极耳20通过所述镍片30与所述电路板40连接后,对所述极耳20和所述镍片30进行弯折,使得部分所述极耳、所述镍片30和所述电路板40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镍片30可通过焊接与所述电路板40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镍片30还可替换为其他具有同等作用或功效的结构。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电路板40上设有元器件41。在所述极耳20和所述镍片30进行弯折后,所述电路板40上的所述元器件41位于所述电路板40背离所述极耳20的面上。
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更好的叙述所述电池100中的结构,结合上、下、左、右方位对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连接件50所包括的第一端部51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53沿所述胶体70表面延伸,即所述第一弯折部53与所述第一端部51连接的位置处围绕所述胶体70表面进行弯折,使得所述第二端部52从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空间中延伸出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53还沿着所述电芯本体10第一侧11的侧壁延伸,即所述第一弯折部53可沿着所述第一导向面14延伸,贴附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所述电芯本体10支撑所述第一弯折部53,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一弯折部53的稳固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端部51可通过表面贴片技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40上,且设于有所述元器件41的面上。将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端部5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40上,使所述第一弯折部53围绕所述胶体70表面进行弯折后,再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二端部52延伸出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空间外。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弯折部53先是向左侧延伸,延伸预定长度后再向上延伸,延伸至快要接近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16后,所述第一弯折部53再向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延伸至接触所述第一导向面14后,所述第二端部52从所述第一弯折部53上自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侧11向远离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端部52延伸出所述胶体70外,便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52的延伸方向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弯折部53可先向靠近所述第一导向面14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延伸至抵持所述第一导向面14上后,所述第一弯折部53再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14并向上延伸,延伸至快要接近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16后,所述第一弯折部53再朝远离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端部52从所述第一弯折部53上自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二侧12向远离所述第一侧11的方向延伸。同样可达到使得第二端部52延伸出所述胶体70外,以便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延伸距离可结合所述电芯本体10的尺寸进行设置,如在所述第一连接件50向左侧延伸时,延伸的距离可为所述第一导向面14长度的三分之一。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0向左侧延伸的距离可替换成大致为所述第一导向面14长度的四分之一。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0为柔性电路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0还可替换为其他具有同等功用或效果的结构,如可替换为延展性较强的金属连接片。
所述第一端部51、所述第二端部52和所述第一弯折部53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在设置所述胶体70前,可将所述第一弯折部53预先弯折好。在连接的过程中,直接采用所述第一连接件50即可。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胶体70填充所述第一侧11,从而将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位置处的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端部51包覆住。
所述胶体70上设有凹槽71,部分弯折的所述第一弯折部53贴合所述凹槽71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胶体70的厚度稍小于所述电芯本体10整体的厚度,以使得所述胶体70和所述电芯本体10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第一弯折部53在贴合所述凹槽71内壁向上延伸至快要接近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16后,所述第一弯折部53再贴合所述胶体70的上端面延伸,或者所述第一弯折部53先贴合所述第一导向面14向上延伸至快要接近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16后,所述第一连接件50再贴合所述胶体70的上端面延伸出。
使所述电芯本体10与所述胶体70之间形成台阶,是为了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50在贴合所述胶体70上端面延伸时,所述第一连接件50和所述胶体70的整体厚度可与所述电芯本体10的厚度大致相同,以便于后续的封装。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收容空间位置处设置所述胶体70,可以对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端部51形成保护,也可避免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二端部52被拉动时,造成所述第一端部51与所述电路板40之间出现松脱的情况或所述电路板40被连带拉动的情况。同时,使得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侧11也形成保护,在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侧11受到外部冲击时,所述胶体70最先受到冲击,从而避免所述电芯本体10受到损坏,从而提高了所述电池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4,本申请还涉及一种上述电池100的出线方法,所述电池100包括电芯本体10、电路板40和第一连接件50。
电芯本体10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20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所述第二侧12远离所述极耳20;
电路板40电连接于所述极耳20。
所述电芯本体10包括设有极耳20的第一侧11和远离所述极耳20的第二侧12,且在所述第一侧11位置处开设有封装边13,所述封装边13将电芯本体10的端部分隔为包括第一导向面14和第二导向面15。所述极耳20从所述电芯本体10上延伸出,并通过镍片30与所述电路板40连接,所述镍片30和所述极耳20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镍片30也可通过表面贴片技术与所述电路板40固定。
第一连接件50包括第一端部51、第二端部52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51和所述第二端部52的第一弯折部53,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51。
在将所述极耳20和所述镍片30进行弯折后,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端部51位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路板40与所述第一端部51可通过表面贴片技术电连接。
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1: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53,并对所述第一侧11注塑胶体70,所述胶体70包覆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端部51,所述第二端部52从所述胶体70延伸出。
在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侧11位置处设置与所述电芯本体10端部结构相匹配的模具,且往模具内注塑所述胶体70,待所述胶体70成型后,取下模具。所述胶体70填充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收容空间位置处,并将位于该收容空间内的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端部51包覆住。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弯折部53围绕所述胶体70进行弯折,使得所述第二端部52能够从所述胶体70延伸出与外部设备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弯折部53围绕所述胶体70进行弯折的形状不唯一,且所述第一弯折部53弯折至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弯折部53贴合所述胶体70的上端面延伸。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连接件50进行弯折后对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侧11填充所述胶体70,在该步骤中注塑所述胶体70的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0未进行弯折直接从所述电芯本体10延伸出时所需的注塑装置更加简单,节省了制作注塑装置的时间和成本。
S102: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长度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端部52。
所述第一侧11和所述第二侧12为所述电芯本体10的相对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11和所述第二侧12为所述电芯本体10的宽边一侧。在所述第二端部52从所述电芯本体10延伸出后,所述第二端部52自所述第一侧11向远离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52还可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出。具体使得所述第二端部52从所述电芯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或宽度方向延伸,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图未示),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主体(图未示)和上述的电池100,所述电池100收容与所述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装置可为手机、平板、遥控器、相机、蓝牙音箱等。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和图6,在第二实施例中,所电池100与第一实施中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二端部52自所述第一侧11向靠近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50在向所述第二侧12延伸时,经过所述电芯本体10与所述胶体70所形成的台阶面时,所述第一弯折部53沿所述台阶面进行弯折,并且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16向所述第二侧12延伸。
所述第一连接件50自所述第一侧11向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电芯本体10,与外部设备连接,也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中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7和图8,在第三实施例中,所电池100与第一实施中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电池1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0,所述第二连接件60包括第三端部61、第四端部62及连接所述第三端部61和所述第四端部62的第二弯折部63。所述第三端部61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63沿所述胶体70表面延伸,所述第四端部62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处所述胶体70,以外部设备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三端部61与所述电路板40连接,所述第三端部61与所述电路板40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端部51与所述电路板40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二连接件60同样是弯折后从所述电芯本体10延伸出,所述第二弯折部63的弯折方式与所述第一弯折部53的弯折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进一步对所述第二弯折部63的弯折进行赘述。在一实施方式中,可先将所述第一弯折部53进行弯折,再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63。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先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63,再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53,或者通过设备同时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53和第二弯折部63。所述第一弯折部5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63弯折的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部52自所述第一侧11向远离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端部62自所述第一侧11向靠近所述第二侧12的方向延伸。即所述第二端部52和所述第四端部62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延伸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四端部62贴合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壁16延伸,直至延伸出所述第二侧12。若所述第一连接件50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则所述第二连接件60也相应的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件60为柔性电路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60还可替换为其他具有同等功用或效果的结构,如可替换为延展性较强的金属连接片。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100同时采用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60,可增加所述电池100的通用性。同时,所述电池100同时采用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60,使得电流可同时从所述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60流出。该种方式中所述电池100可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快速充电,并且可以有效改善电池100的发热问题,相较于采用一个连接件,同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5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0能够提升所述电池100的散热性能。
在电池的出线方法中,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池100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60,所述第二连接件60包括第三端部61、第四端部62及连接所述第三端部61和所述第四端部62的第二弯折部63,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61。
在将所述极耳20和所述镍片30进行弯折后,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三端部61位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第一导向面14和所述封装边13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路板4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0可通过表面贴片技术电连接。
‘S101’: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63,所述胶体70包覆所述第三端部61,所述,第四端部62从所述电芯本体10延伸出。
该步骤中所述第二弯折部63与所述第一弯折部53相同,所述第二弯折部63绕所述胶体70进行弯折,使得所述第四端部62能够以从所述电芯本体10延伸出与外部设备连接。
S102’:沿所述电芯本体10且与所述第二端部52相反的方向弯折所述第四端部62。
即所述第二端部52和所述第四端部6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5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0延伸出所述电芯本体10与外部设备连接。
综上,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电池100、电池100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通过在所述电芯本体10的端部设置所述胶体70,所述胶体70包覆所述极耳20、所述电路板40和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端部51,从而对所包覆的各结构形成保护。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一弯折部53进行了弯折后,所述第一连接件50的第二端部52伸出所述电芯本体10,因所述第一弯折部53的弯折围绕所述胶体70的表面,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件50可活动的长度,且所述胶体70包覆所述第一端部51,进而增加了所述第二端部52的活动性,即使所述第二端部52收到外部拉力时,也可很好的保护所述第一端部51,使其避免出现脱离电路板40的情况。
并且,将所述胶体70设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端部,提升了电芯本体10端部位置处的强度,以避免所述电芯本体10的端部受到外部冲击而被损坏。通过设置所述胶体70,所述电芯本体10无需设置胶框,从而避免电芯本体10的装配过程中,胶框上的毛刺划破所述电芯本体10,从而提升了所述电池100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电池100采用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60,可增加电池100本省的散热性能,同时使所述电池100能够对电子装置实现快充的目的。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的第一侧和远离所述极耳的第二侧;
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极耳;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胶体,设于所述第一侧,并包覆所述极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胶体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出所述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胶体包覆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沿所述胶体表面延伸,所述第四端部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出外部设备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自所述第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8.一种电池的出线方法,所述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沿长度方向包括设有极耳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侧远离所述极耳;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极耳;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并对所述第一侧注塑胶体,所述胶体包覆所述极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电芯本体延伸出;
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端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的出线方法,所述电池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胶体包覆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四端部从所述胶体延伸出;
沿所述电芯本体且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反的方向弯折所述第四端部。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主体和电池,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主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010647169.1A 2020-07-07 2020-07-07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3921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7169.1A CN113921999A (zh) 2020-07-07 2020-07-07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7169.1A CN113921999A (zh) 2020-07-07 2020-07-07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1999A true CN113921999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7169.1A Pending CN113921999A (zh) 2020-07-07 2020-07-07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199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2550A1 (en) * 2012-06-08 2013-12-11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0140340A (zh) * 2016-12-23 2019-08-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池的保护电路模块外壳及包括所述外壳的电子装置
CN111081914A (zh) * 2019-11-28 2020-04-28 东莞畅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锂电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2550A1 (en) * 2012-06-08 2013-12-11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0140340A (zh) * 2016-12-23 2019-08-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池的保护电路模块外壳及包括所述外壳的电子装置
CN111081914A (zh) * 2019-11-28 2020-04-28 东莞畅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锂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9235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280732B (zh) 电连接器
JP2008205214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CN108199072B (zh) 充电电池
CN112133876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104347832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CN211654896U (zh) 电池模块
US8835042B2 (en) Battery pack
CN113921999A (zh) 电池、电池的出线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3094519A (zh) 电池包
JP583687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池パック
CN115483510B (zh) 电池结构及电子设备
JP6851805B2 (ja)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20559633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9249578U (zh)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CN214672765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3193287A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CN202308500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038440Y (zh) 连接器组合结构
CN111081914A (zh) 锂电池
CN217641674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US11070002B2 (en) Connector with guiding portion, and shell and insulating body of the same
CN217574881U (zh) 无线充电车端接收线盘结构
WO2023039909A1 (zh)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N21807014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