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5507A -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5507A
CN113915507A CN202111079868.1A CN202111079868A CN113915507A CN 113915507 A CN113915507 A CN 113915507A CN 202111079868 A CN202111079868 A CN 202111079868A CN 113915507 A CN113915507 A CN 113915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iquid level
valve body
tank
supplem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98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秀鑫
迟小鸣
何国栋
温正云
孙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reh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ereh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reh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Jereh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0798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5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38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with a separate pump;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04B39/0223Lubr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ressor type
    • F04B39/0276Lubr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ressor type the pump being of the reciprocating piston type, e.g. oscillating, free-piston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9/00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 F16N29/02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influencing the supply of lubri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9/00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 F16N29/04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enabling a warning to be given; enabling moving parts to be stopp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10/00Applications
    • F16N2210/16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往复式压缩机组成撬设备领域。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连接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补油管路以及设于补油管路的油泵;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设于第一油箱的第一液位检测元件、设于补油管路的控制阀体以及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与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控制阀体及油泵分别电连接,控制元件根据液位信息控制油泵启停以及控制阀体通断。一种自动补油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油箱中的实际液位;接收实际液位的信息,并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比对;在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时,控制油泵启动和控制阀体连通。本申请能够解决人工补油导致的补油不及时、不方便等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往复式压缩机组成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往复式压缩机组在正常运行时,需要通过润滑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其中,润滑系统中的高位补油箱起到为往复式压缩机组提供储油和供油的作用。然而,往复式压缩机组中的压缩机头与发动机的耗油量较大,使得高位补油箱的储油能力和补油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获知高位补油箱中的液位情况,当液位较低时,人工开启补油管上的手动阀门和启动补油泵。由于高位补油箱的位置与启动油泵的位置相隔较远,补油过程需要多个工人相互配合。上述人工补油的方式容易出现补油不及时,不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能够解决人工补油方式导致的补油不及时、不方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油泵和补油管路,所述第一油箱与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所述补油管路连接,所述油泵设置于所述补油管路;
所述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控制阀体和控制元件,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油箱,所述控制阀体设置于所述补油管路,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述控制阀体及所述油泵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检测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油泵启停以及所述控制阀体通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油方法,该自动补油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油箱中的实际液位;
接收所述第一油箱中的实际液位的信息,并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其中:
在所述第一油箱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油泵启动以及控制阀体连通,以向所述第一油箱补油。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可以自动检测第一油箱中的液位以及根据液位情况实现自动补油,无需人工巡检和人工补油,从而可以做到及时补油、方便补油,保证第一油箱内的油量充足,避免了供油不足而造成往复式压缩机组的损坏,保证了往复式压缩机组的正常运行,并且还能够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自动补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自动补油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一油箱补油的第一控制逻辑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一油箱补油的第二控制逻辑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对第二油箱补油的控制逻辑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油箱;
200-第二油箱;
300-油泵;
410-补油管路;411-补油主路;412-补油支路;420-第一加油管路;430-第二加油管路;
510-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20-第二液位检测元件;
610-控制阀体;620-止回阀体;630-第一开关阀体;640-第二开关阀体;
700-控制元件;
800-报警元件;
900-显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应用于待润滑机组,通过自动补油系统可以对待润滑机组进行供油,以对待润滑机组起到润滑作用,以保证待润滑机组正常运行。可选地,待润滑机组可以是往复式压缩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头和发动机,通过自动补油系统可以对压缩机头和发动机实时提供润滑作用。
所公开的自动补油系统包括第一油箱100、第二油箱200、油泵300和补油管路410,第一油箱100与第二油箱200之间通过补油管路410连接,油泵300设置于补油管路410。可选地,油泵300的可以采用电动或气动等方式驱动。
其中,第一油箱100主要用于储存润滑油和实时向待润滑机组中的运动构件提供润滑油,以实现润滑效果,保证待润滑机组的正常运行;第二油箱200主要用于储存润滑油和向第一油箱100补油,油泵300用于提供动力。在油泵300的作用下,第二油箱200中的润滑油可以沿补油管路410向第一油箱100流动,以实现对第一油箱100内润滑油的补充。
为了使第一油箱100内的油量充足,以保证对待润滑机组的正常润滑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控制阀体610和控制元件700。
其中,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设置于第一油箱100,用于对第一油箱100内的润滑油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以获知第一油箱100内的油量。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整体设置在第一油箱100内,当然还可以将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的检测端设置在第一油箱100内,其他部分设置在第一油箱100外,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
可选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可以是液位传感器,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同样检测功能的构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的具体形式。
控制阀体610设置于补油管路410中,其具有连通状态和切断状态。当处于连通状态时,补油管路410为通路,此时可以使润滑油经过补油管路410流向第一油箱100;当处于切断状态时,补油管路410为断路,此时停止向第一油箱100供油。
可选地,控制阀体610可以采用电磁阀,其可以通过控制元件700进行控制。
控制元件700为自动补油系统中起到控制作用的构件。其中,控制元件700与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控制阀体610和油泵300分别电连接。一方面,控制元件700可以接收来自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所检测的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信息,并对液位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判断等,以判定是否需要对第一油箱100进行供油;另一方面,控制元件700还可以向控制阀体610和油泵300发出执行信号,以使控制阀体610在连通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并使油泵300在启动或停机之间切换。如此,控制元件700可以根据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所检测到的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信息,控制油泵300启停以及控制阀体610通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元件700的具体结构及其控制原理均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详细阐述。
当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检测到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液位时,控制元件700控制油泵300启动以及控制阀体610连通。在油泵300的驱动作用下,第二油箱200内的润滑油经由补油管路410向第一油箱100内流动,以实现对第一油箱100内润滑油的补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第一油箱100内的润滑油补充过量,可以设定补充时间、或设定补充流量,当然还可以在控制元件700内嵌入第一预设液位。基于上述方式,均可以防止补油过量。
相比于人工巡检方式获知第一油箱100中液位情况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实时自动检测;相比于人工开启手动阀门和启动补油泵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油箱100内的液位自动控制,使油泵300自动启停、控制阀体610自动通断,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补油过程;相比于多人配合补油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动控制补油方式,能够克服人工补油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补油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可以自动检测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以及根据液位情况实现自动补油,无需人工巡检和人工操作补油,从而可以做到及时补油、方便补油,保证第一油箱100内的润滑油量充足,避免了供油不足而造成待润滑机组的损坏,保证了待润滑机组的正常运行,并且还能够降低人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加油管路420和第二加油管路430。其中,第一加油管路420与补油管路410连接,且接入点位于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与油泵300之间,第二加油管路430的一端与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补油管路410连接,且接入点位于控制阀体610与油泵300之间。
基于上述设置,通过第一加油管路420可以将润滑油输送至补油管路410中,而后通过补油管路410输送至第二加油管路430,通过第二加油管路430将润滑油输送至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并经由进油口流入第二油箱200,从而实现了对第二油箱200的加油。
为了实现对第一加油管路420通断情况的控制,还可以在第一加油管路420中设置阀门,在不需要对第二油箱200加油时,可以将阀门关闭,在需要对第二油箱200加油时,可以将阀门开启。可选地,上述阀门可以是电磁阀,并与控制元件700电连接,如此,阀门的通断情况受到控制元件700的控制。
为防止第二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出,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补油管路410中靠近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的区域设置阀门,通过该阀门可以有效防止第二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出。可选地,上述阀门可以是电磁阀,并与控制元件700电连接,如此,阀门的通断情况受到控制元件700的控制;当然,上述阀门还可以是单向阀,在单向阀的作用下,使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润滑油无法经由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回流至第二油箱200,并且,单向阀不影响第二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入补油管路410中。
可选地,在补油管路410中设置第一开关阀体630,且第一开关阀体630位于第二加油管路430连接于补油管路410的接入点与控制阀体610之间,通过第一开关阀体630可以控制补油管路410通断。如此,在第一开关阀体630连通时,通过补油管路410向第一油箱100输送润滑油;在第一开关阀体630切断时,无法通过补油管路410向第一油箱100输送润滑油。
可选地,在第二加油管路430中设置第二开关阀体640,通过第二开关阀体640可以控制第二加油管路430通断。如此,在第二开关阀体640连通时,补油管路410中的润滑油可以流入第二加油管路430中,并输送至第二油箱200;在第二开关阀体640切断时,阻隔补油管路410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加油管路430输送至第二油箱200。
可选地,第一开关阀体630和第二开关阀体640均可以采用电磁阀,且两者均与控制元件700电连接,如此,两者的通断情况受到控制元件700的电气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开关阀体630和第二开关阀体640的通断状态可以实现对第一油箱100加油或对第二油箱200补油。具体为:
当需要对第一油箱100补油时,第一开关阀体630开启,第二开关阀体640关闭,另外,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处的阀门开启,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阀门关闭,此种情况下,启动油泵300。在油泵300的驱动作用下,第二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入补油管路410中,并经由补油管路410输送至第一油箱100中,以实现对第一油箱100补油。
当需要对第二油箱200补油时,第一开关阀体630关闭,第二开关阀体640开启,另外,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处的阀门关闭,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阀门开启,此种情况下,启动油泵300。在油泵300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润滑油流入补油管路410中,并由补油管路410流入第二加油管路430,最终由第二加油管路430经由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流入第二油箱200中,以实现对第二油箱200补油。
为了对第二油箱200内的液位进行检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油箱200设有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该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与控制元件700电连接。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可以设置在第二油箱200内,当然,还可以是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的检测端设置在第二油箱200内部,其他部分设置在第二油箱200外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
可选地,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可以是液位传感器,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同样检测功能的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的具体形式。
基于上述设置,通过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检测第二油箱200内的实际液位,并将所检测到的液位信息发送至控制元件700,由控制元件700将实际液位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当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时,在控制元件700的控制作用下对第二油箱200补油。具体为:第一开关阀体630切断,第二开关阀体640连通,另外,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处的阀门关闭,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阀门开启,此种情况下,启动油泵300。在油泵300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润滑油流入补油管路410中,并由补油管路410流入第二加油管路430,最终由第二加油管路430经由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流入第二油箱200中,以实现对第二油箱200补油。
为了实时显示液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显示元件900,该显示元件900与控制元件700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件700接收来自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所检测的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信息,并通过显示元件900显示第一油箱100中当前的液位,以使工作人员了解第一油箱100中的油量情况。
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件700接收来自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所检测的第二油箱200中的液位信息,并通过显示元件900显示第二油箱200中当前的液位,以使工作人员了解第二油箱200中的油量情况。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同一个显示元件900同时显示第一油箱100和第二油箱200中的液位情况,还可以采用其中一个显示元件900显示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情况,采用另一个显示元件900显示第二油箱200中的液位情况。
可选地,显示元件900可以是显示屏。
为了实现远程监控,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显示元件900放置在中控室中,此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在中控室中远程监控第一油箱100和第二油箱200中的液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报警元件800,该报警元件800与控制元件700电连接。基于报警元件800的设置,可以在液位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以提醒工作人员。
可选地,在控制元件700中嵌入多种预设液位,包括预设补油液位(包括第一预设补油液位和第二预设补油液位)、预设停止补油液位、第一警戒液位和第二警戒液位。
以第一油箱100为例,当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时,控制启动补油程序;当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达到预设停止补油液位,控制停止补油程序。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预设补油液位和预设停止补油液位均为正常范围内的液位,也即,通常情况下,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保持在第一预设补油液位和预设停止补油范围内。
当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而未及时启动加油程序时,随着润滑油的消耗,液位继续下降,当到达第一警戒液位时,控制发出警报,以提醒工作人员进入车间进行巡查,以保证自动补油系统能够为待润滑机组润滑。
当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第一油箱100中的液位高于预设停止补油液位而未及时停止加油程序时,随着润滑油继续输入,液位继续升高,当到达第二警戒液位时,控制启动紧急停机程序,此时油泵300紧急停止,控制阀体610紧急切断,从而强制关闭补油程序,以防止加油过量或导致补油管路410出现损坏,与此同时,控制发出警报,以提醒工作人员进入车间进行巡查,以保证自动补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油箱200中自动补油过程及原理可参考上述第一油箱100中自动补油过程及原理。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箱100位于高位,第二油箱200位于低位,在重力作用下,第一油箱100中的润滑油容易向第二油箱200中回流。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补油管路410中设置止回阀体620,该止回阀体620位于控制阀体610与第一油箱100之间。在止回阀体620的作用下,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二油箱200向第一油箱100单向流动,而无法由第一油箱100流向第二油箱200。
可选地,止回阀体620可以是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补油系统包括多个第一油箱100,相应地,补油管路410包括补油主路411和多条补油支路412,多条补油支路412分别与补油主路411连接,且每条补油支路412对应连接一个第一油箱100,油泵300设置在补油主路411中。
基于上述设置,在油泵300的作用下,第二油箱200内的润滑油首先进入补油主路411中,而后分配至多条补油支路412中,并通过多条补油支路412对应传输至第一油箱100中,以实现对多个第一油箱100加油。
可选地,每个第一油箱100分别设有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以分别检测各自的液位。
一些实施例中,每条补油支路412上分别设有控制阀体610。基于此,可以通过控制元件700对控制阀体610分别控制,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各个第一油箱100补油。例如,其中一个第一油箱100内的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时,控制元件700控制与该第一油箱100连接的补油支路412上的控制阀体610连通,并启动油泵300,以对该第一油箱100加油。当多个第一油箱100内的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时,控制元件700控制多个第一油箱100同时加油。
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油方法,应用于上述自动补油系统。
自动补油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
接收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的信息,并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其中:
在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油泵300启动以及控制阀体610连通,以向第一油箱100补油。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油箱100的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检测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情况,并将所检测到的实际液位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元件700,由控制元件700将实际液位与其中嵌入的第一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当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检测到的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时,控制元件700控制油泵300启动,以实现泵油,并使控制阀体610连通,以使第二油箱200中的润滑油可以沿着补油管路410输送至第一油箱100中,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油箱100补油。
参考图3,可选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将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与预设停止补油液位进行比对;
在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高于预设停止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油泵300停机以及控制阀体610切断,以停止向第一油箱100补油。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预设停止补油液位可以对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的高度进行限制,也即,通常情况下,在实际液位达到或高于预设停止补油液位时,控制元件700则控制油泵300停止工作,此时不再为第一油箱100加油,以防止第一油箱100内的润滑油过量。
参考图4,可选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在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低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并达到第一警戒液位的情况下,控制发出警报。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对待润滑机组的正常润滑,需要保证第一油箱100内实时容纳有润滑油。通常情况下,当第一油箱100内的液位达到第一预设补油液位时,则控制启动补油程序。然而,当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补油程序未启动时,随着待润滑机组的运行,润滑油被消耗而导致液位继续下降。当实际液位到达第一警戒液位时,控制报警元件800发出警报信息,以提醒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对第一油箱100进行查看,以避免事故发生。
继续参考图4,可选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在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高于预设停止补油液位并达到第二警戒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油泵300紧急停机和控制阀体610紧急切断,并发出警报。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第一油箱100加油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当液位达到预设停止补油液位时,则控制停止补油程序。然而,当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补油程序无法停止时,第一油箱100内的润滑油的液位持续上升。当液位到达第二警戒液位时,控制油泵300紧急停止,控制阀体610紧急切断,从而实现紧急停机,以避免继续为第一油箱100补油;与此同时,控制报警元件800发出警报信息,以提醒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对第一油箱100进行查看,以避免事故发生。
可选地,控制油泵300启动以及控制阀体610连通的步骤,包括:控制阀体610连通的步骤优先于控制油泵300启动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补油管路410中的润滑油能够顺利地输送至第一油箱100而不会受到控制阀体610的阻挡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阀体610连通的步骤和油泵300的启动步骤之间间隔一段时间,并优先使控制阀体610连通,从而保证补油管路410通畅,此种情况下再启动油泵300,能够能够保证补油管路410中的润滑油顺畅地流向第一油箱100。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体610连通的步骤可以优先于油泵300启动的步骤3秒,以保证在输送润滑油之前使补油管路410通畅。
参考图5,可选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检测第二油箱200中的实际液位;
接收第二油箱200中的实际液位的信息,并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其中:
在第二油箱2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油泵300启动,控制第一开关阀体630切断,且控制第二开关阀体640连通,以向第二油箱200补油。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可以对第二油箱200内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所检测到的实际液位信息发送至控制元件700,由控制元件700将所检测到的实际液位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当所检测到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时,在控制元件700的控制作用下对第二油箱200进行补油。具体为:控制第一开关阀体630切断,另外,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处的阀门关闭,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阀门开启,此种情况下,启动油泵300。在油泵300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加油管路420中的润滑油流入补油管路410中,并由补油管路410流入第二加油管路430,最终由第二加油管路430经由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流入第二油箱200中,以实现对第二油箱200补油。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第二油箱200中润滑油不会出现过量或意外情况,同样可以在控制元件700中嵌入预设停止补油液位和警戒液位,以保证第二油箱200的正常补油过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时监控和显示第一油箱100和第二油箱200中的液位情况,并根据液位情况适时补油,以保证第一油箱100和第二油箱200内油量充足,对待润滑机组的润滑起到了保障作用,有效避免了由于供油不足造成待润滑机组损坏的问题,且本申请实施例种无需人工值守,随时补油,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释放了劳动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箱(100)、第二油箱(200)、油泵(300)和补油管路(410),所述第一油箱(100)与所述第二油箱(200)通过所述补油管路(410)连接,所述油泵(300)设置于所述补油管路(410);
所述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控制阀体(610)和控制元件(700),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设置于所述第一油箱(100),所述控制阀体(610)设置于所述补油管路(410),所述控制元件(700)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所述控制阀体(610)及所述油泵(300)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元件(7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元件(510)所检测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油泵(300)启停以及所述控制阀体(610)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加油管路(420)和第二加油管路(430);
所述第一加油管路(420)与所述补油管路(410)连接,且接入点位于所述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300)之间;
所述第二加油管路(4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补油管路(410)连接,且接入点位于所述控制阀体(610)与所述油泵(3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管路(410)中设有第一开关阀体(630),所述第一开关阀体(630)位于所述第二加油管路(430)连接于所述补油管路(410)的接入点与所述控制阀体(610)之间;
所述第二加油管路(430)中设有第二开关阀体(6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箱(200)设有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元件(520)与所述控制元件(70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用于显示液位的显示元件(900),所述显示元件(900)与所述控制元件(70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报警元件(800),所述报警元件(800)与所述控制元件(70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系统还包括止回阀体(620),所述止回阀体(620)设置于所述补油管路(410)中,并位于所述控制阀体(610)与所述第一油箱(1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油箱(100);
所述补油管路(410)包括补油主路(411)和多条与补油主路(411)分别连接的补油支路(412),每条所述补油支路(412)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油箱(100),所述油泵(300)设置于所述补油主路(411)中。
9.一种自动补油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
接收所述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的信息,并与第一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其中:
在所述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油泵(300)启动以及控制阀体(610)连通,以向所述第一油箱(100)补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补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与预设停止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其中:
在所述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高于所述预设停止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油泵(300)停机以及所述控制阀体(610)切断,以停止向所述第一油箱(100)补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补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补油液位并达到第一警戒液位的情况下,控制发出警报;
或者,在所述第一油箱(100)中的实际液位高于所述预设停止补油液位并达到第二警戒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油泵(300)紧急停机以及所述控制阀体(610)紧急切断,并发出警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补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泵(300)启动以及控制阀体(610)连通,包括:
控制所述控制阀体(610)连通的步骤优先于所述油泵(300)启动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补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油系统包括第一加油管路(420)和第二加油管路(430),所述第一加油管路(420)与补油管路(410)连接,且接入点位于第二油箱(200)的出油口与油泵(300)之间,所述第二加油管路(4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箱(200)的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补油管路(410)连接,且接入点位于控制阀体(610)与所述油泵(300)之间,所述补油管路(410)中设有第一开关阀体(630),所述第一开关阀体(630)位于所述第二加油管路(430)连接于所述补油管路(410)的接入点与所述控制阀体(610)之间,所述第二加油管路(430)中设有第二开关阀体(640);
所述自动补油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油箱(200)中的实际液位;
接收所述第二油箱(200)中的实际液位的信息,并与第二预设补油液位进行比对;其中:
在所述第二油箱(200)中的实际液位达到或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补油液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油泵(300)启动、所述第一开关阀体(630)切断,以及所述第二开关阀体(640)连通,以向所述第二油箱(200)补油。
CN202111079868.1A 2021-09-15 2021-09-15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3915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868.1A CN113915507A (zh) 2021-09-15 2021-09-15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868.1A CN113915507A (zh) 2021-09-15 2021-09-15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507A true CN113915507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9868.1A Pending CN113915507A (zh) 2021-09-15 2021-09-15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55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275A (zh) * 2022-04-28 2022-08-23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加油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252A (zh) * 2011-06-15 2011-10-12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在线分散液压站油箱集中补油系统及补油方法
CN105986848A (zh) * 2015-02-25 2016-10-0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润滑油旁滤补油系统及方法
CN206635018U (zh) * 2017-03-07 2017-11-14 飞尔特能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三油罐供油配双油箱加油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
CN108953965A (zh) * 2018-08-07 2018-12-07 山东恒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循环油综合利用的装置
CN209083348U (zh) * 2018-11-08 2019-07-09 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自动补油装置
CN110778899A (zh) * 2019-06-13 2020-02-11 北京杰利阳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组集中自动补加油系统装置
CN212510430U (zh) * 2020-06-23 2021-02-09 北京鹏拓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润滑报警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252A (zh) * 2011-06-15 2011-10-12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在线分散液压站油箱集中补油系统及补油方法
CN105986848A (zh) * 2015-02-25 2016-10-0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润滑油旁滤补油系统及方法
CN206635018U (zh) * 2017-03-07 2017-11-14 飞尔特能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三油罐供油配双油箱加油的自动加油控制系统
CN108953965A (zh) * 2018-08-07 2018-12-07 山东恒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循环油综合利用的装置
CN209083348U (zh) * 2018-11-08 2019-07-09 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自动补油装置
CN110778899A (zh) * 2019-06-13 2020-02-11 北京杰利阳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组集中自动补加油系统装置
CN212510430U (zh) * 2020-06-23 2021-02-09 北京鹏拓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润滑报警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275A (zh) * 2022-04-28 2022-08-23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加油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4128B (zh) 用于风轮机齿轮系统的润滑系统
CN102777756B (zh) 灯泡贯流机组润滑油液压系统及控制方法
JP5340033B2 (ja) 潤滑油供給装置
CN113915507A (zh) 自动补油系统及其方法
CN101929369A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补给装置
CN208997677U (zh) 一种润滑系统
US11939897B2 (en) Autonomous auxiliary DEF supply system with purge control
CN111878219A (zh) 一种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和挖掘机
JP4955219B2 (ja) バッテリ式産業車両のバッテリ液補水装置
CN115075905B (zh) 混动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807795U (zh) 一种润滑油智能供油装置
CN215215677U (zh) 一种夹具在线自动润滑系统
US20090032337A1 (en) Lubricant grease supply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lubricant grease using the system
CN217422902U (zh) 一种内衣机及袜机供油系统
CN112460463A (zh) 压缩机润滑油储油罐监控检测系统
CN114216044A (zh)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系统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CN211004532U (zh) 车载柴油发电机组底盘油箱自动补给保护系统
CN22072649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自动润滑系统
CN219921896U (zh) 正压式全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
CN210710305U (zh) 自动扶梯用自动润滑装置
CN220321013U (zh) 一种二级压缩轴承自动供油装置
CN220727876U (zh) 一种用于凝析油泵自动加注强制润滑油装置
CN216952568U (zh)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动加油报警装置
CN212454617U (zh) 一种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和挖掘机
CN215479700U (zh) 一种燃油加满自动停止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