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3909B -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3909B
CN113913909B CN202111360833.5A CN202111360833A CN113913909B CN 113913909 B CN113913909 B CN 113913909B CN 202111360833 A CN202111360833 A CN 202111360833A CN 113913909 B CN113913909 B CN 113913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fixed
plate
funnel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0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3909A (zh
Inventor
马文龙
康亮
康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608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3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3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3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3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3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10Electrodes, e.g. composition, counter electrode
    • C25D17/12Shape or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04Tubes; Rings; Hollow bod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出漏管,所述安装框上部分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形盒体,所述安装框和矩形盒体、漏斗形盒体的内部均盛放有电极棒,所述矩形盒体和漏斗形盒体、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推动补料装置,所述推动补料装置用于与矩形盒体之间安装有上料复位装置。此装置通过推动补料装置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通过推动漏斗形盒体内部的电极棒,促进漏斗形盒体内部的电极棒进入矩形盒体,有利于电极棒在漏斗形盒体和矩形盒体的内部顺畅的进行移动补充,从而有利于保持装置电镀过程的均匀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为了保证引线框架的安装使用,以及引线框架安装后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引线框架进行电镀处理,从而提高引线框架的使用时间。
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电镀用阳极组件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91012776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涉及集成电路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安装框,活动安装于安装框内部的通电座,固定安装于安装框外侧的补充装置,分别装载于安装框和补充装置内腔的多个阳极棒,所述安装框包括框体,镶嵌于框体两侧的绝缘隔网,固定连通于框体底端的排出管道。
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通过安装框和阳极棒、补充装置的设置,使得阳极棒在电镀过程中溶解消耗后,补充装置能够及时的对阳极棒进行补充,保证电镀池内部金属离子的消耗得到稳定的补充已达到电镀均匀的效果,然而现有阳极组件中的补充装置存在补充不顺畅的问题,阳极棒的补充装置内部以及与安装框的连接处容易产生阳极棒的卡顿,从而导致补充装置内部的阳极棒难以进入安装框的内部,影响阳极棒的补充,从而影响电镀的均匀性。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出漏管,所述安装框上部分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形盒体,所述安装框和矩形盒体、漏斗形盒体的内部均盛放有电极棒,所述矩形盒体和漏斗形盒体、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推动补料装置,所述推动补料装置用于推动电极棒沿着矩形盒体和漏斗形盒体、安装框的内部移动进行补料,所述推动补料装置用于与矩形盒体之间安装有上料复位装置,所述上料复位装置在矩形盒体内部进行上料时带动推动补料装置复位,所述安装框的顶部阵列固定有多个通电座,全部所述通电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电杆,全部所述导电杆的底部均向下贯穿安装框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框的底部共同固定有通电片,所述通电片位于安装框和排出漏管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推动补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和第二推动板、第三推动板,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漏斗形盒体的顶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滑动连接于漏斗形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推动板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滑动插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插接槽的内部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板与第一推动板之间安装有卡扣机构,所述第二推动板滑动连接于矩形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板背向安装框的一侧固定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背向第二推动板的一端与矩形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板滑动插设于安装框的内部,所述第三推动板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顶部与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框体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伸缩板顶部背向第一推动板的边缘,所述框体固定于第一推动板顶部靠近第一固定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向框体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弹性扣件,所述弹性扣件与框体内壁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上料复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齿条和两个贯穿开口、两个第三滑槽、两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对称固定于第一推动板朝向安装框的一侧,两个所述贯穿开口对称贯穿开设于漏斗形盒体朝向安装框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分别穿过两个贯穿开口后延伸出去,两个所述第一齿条背向漏斗形盒体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处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两个第一齿条之间安装有啮合切换机构,所述啮合切换机构对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配合状态进行切换,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贯穿第一齿轮的中心处后固定有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圈均传动连接有传送链条,两个所述传送链条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与漏斗形盒体之间通过滑动机构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对称开设于矩形盒体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贯穿矩形盒体且延伸至矩形盒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在位于第二齿轮下方的位置处向上贯穿矩形盒体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对称固定于第二推动板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啮合切换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板和四个弧形钩,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对称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滑动插接在漏斗形盒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漏斗形盒体的一侧均固定有椭圆推动块,四个所述弧形钩对称固定于两个第一齿条的相背侧且与椭圆推动块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台和两个连接板、两个第二滑槽,所述固定台固定于漏斗形盒体朝向安装框的一侧,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共同固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活动套设于第一转轴的外圈,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漏斗形盒体的一端均固定有第六弹簧,两个所述第六弹簧背向第一滑块的一端与第一滑槽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二固定板与第四齿轮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第二齿轮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均固定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对称开设于漏斗形盒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矩形盒体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支撑板,两个所述固定支撑板中部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三转轴,两个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圈均活动套设有翘动杆,两个所述翘动杆背向安装框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两个所述翘动杆朝向安装框的一端均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漏斗形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二内槽与限位块和楔形块让位配合,所述限位块与第二齿条限位配合,两个所述限位块朝向安装框的一侧设有引导弧面,所述第二推动板朝向安装框的一侧安装有补料让位机构,两个所述楔形块朝向矩形盒体的一侧均固定有第八弹簧,两个所述第八弹簧背向楔形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盒体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直杆,两个所述直杆的外圈均套设有第七弹簧,两个所述第七弹簧的顶部均固定有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分别套设于两个直杆的外圈,两个所述升降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齿条的底部,两个所述升降板的相对端均固定有第三滑块,所述固定台的两侧开设有第四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四滑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升降板的相背端均固定有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分别位于两个楔形块的顶部,两个所述推动杆的底部均设有与楔形块相配合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补料让位机构包括C形推动板,所述C形推动板的两端活动插设于第二推动板朝向安装框的一侧,所述C形推动板朝向第二推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一内槽的内部对称固定有第四弹簧,两个所述第四弹簧背向第一内槽的一端均与第二推动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推动补料装置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通过推动漏斗形盒体内部的电极棒,促进漏斗形盒体内部的电极棒进入矩形盒体,有利于电极棒在漏斗形盒体和矩形盒体的内部顺畅的进行移动补充,从而有利于保持装置电镀过程的均匀稳定。
2、本发明通过上料复位装置的设置,使得第一推动板向上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推动板移动复位后让开矩形盒体与漏斗形盒体连接口,使得上料的电极棒能够进入矩形盒体的内部进行补充,从而有利于对矩形盒体和安装框的内部进行重新上料,有利于电极棒用尽后的重新上料。
3、本发明通过限位块和楔形料的设置,使得第一推动板未到达漏斗形盒体的底部时对第二齿条进行限位,使得第二齿条与第二推动板无法移动对矩形盒体内部的电极棒进行推动,在第一推动板到达漏斗形盒体的底部时,取消对第二齿条与第二推动板的限位,使得第二推动板能够推动矩形盒体内部的电极棒进行补充,从而有利于矩形盒体和漏斗形盒体、安装框内部的电极棒能够顺畅的进行移动补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C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4中D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整体满载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矩形盒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8中E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矩形盒体满载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10中F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图10中G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漏斗形盒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图13中H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图13中I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图13中J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框;2、排出漏管;3、矩形盒体;4、电极棒;5、漏斗形盒体;6、通电座;7、导电杆;8、通电片;9、固定架;10、第一弹簧;11、第一推动板;12、伸缩板;13、插接槽;14、第二弹簧;15、框体;16、第一固定板;17、弹性扣件;18、第二推动板;19、第三弹簧;20、C形推动板;21、第一内槽;22、第四弹簧;23、第三推动板;24、第五弹簧;25、第一齿条;26、贯穿开口;27、固定台;28、第一滑槽;29、第一滑块;30、第六弹簧;31、固定管;32、第一转轴;33、第一齿轮;34、第二固定板;35、椭圆推动块;36、弧形钩;37、连接板;38、第二滑槽;39、第二滑块;40、第二转轴;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第四齿轮;44、传送链条;45、第二齿条;46、第三滑槽;47、固定支撑板;48、翘动杆;49、第三转轴;50、限位块;51、楔形块;52、直杆;53、第七弹簧;54、升降板;55、推动杆;56、第三滑块;57、第四滑槽;58、第二内槽;59、第八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16所示的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出漏管2,安装框1上部分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矩形盒体3,矩形盒体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形盒体5,安装框1和矩形盒体3、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均盛放有电极棒4,矩形盒体3和漏斗形盒体5、安装框1的内部安装有推动补料装置,推动补料装置用于推动电极棒4沿着矩形盒体3和漏斗形盒体5、安装框1的内部移动进行补料,推动补料装置用于与矩形盒体3之间安装有上料复位装置,上料复位装置在矩形盒体3内部进行上料时带动推动补料装置复位,安装框1的顶部阵列固定有多个通电座6,全部通电座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电杆7,全部导电杆7的底部均向下贯穿安装框1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框1的底部共同固定有通电片8,通电片8位于安装框1和排出漏管2的连接处;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通过安装框和阳极棒、补充装置的设置,使得阳极棒在电镀过程中溶解消耗后,补充装置能够及时的对阳极棒进行补充,保证电镀池内部金属离子的消耗得到稳定的补充已达到电镀均匀的效果,然而现有阳极组件中的补充装置存在补充不顺畅的问题,阳极棒的补充装置内部以及与安装框的连接处容易产生阳极棒的卡顿,从而导致补充装置内部的阳极棒难以进入安装框的内部,影响阳极棒的补充,从而影响电镀的均匀性,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安装框1能够安装在电镀池的内部,与电镀池内部的电镀液接触,排出漏管2的漏孔使得电镀液能够与电极棒4接触进行电镀,同时排出漏管2能够对电镀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后掉落的电极棒4进行收集引导,矩形盒体3的内部能够盛放少量的电极棒4进行电极棒4的补充,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能够盛放电极棒4进行电极棒4的补充,同时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电极棒4的上料,通电座6能够连接正极电源,导电杆7能够对电流进行引导,通电片8能够将电流与电极棒4和电镀液连接,使得装置在进行电镀的过程中,矩形盒体3与漏斗形盒体5能够稳定顺畅的向安装框1的内部补充电极棒4,从而有利于避免引线框架在电镀的过程中由于阳极的离子补充速度减缓导致的镀层不均匀,有利于提高引线框架镀层的均匀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推动补料装置包括固定架9和第二推动板18、第三推动板23,固定架9固定于漏斗形盒体5的顶部,固定架9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推动板11,第一推动板11滑动连接于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第一推动板11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13,插接槽13的内部滑动插设有伸缩板12,伸缩板12与插接槽13的内部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14,伸缩板12与第一推动板11之间安装有卡扣机构,第二推动板18滑动连接于矩形盒体3的内部,第二推动板18背向安装框1的一侧固定有多个第三弹簧19,第三弹簧19背向第二推动板18的一端与矩形盒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三推动板23滑动插设于安装框1的内部,第三推动板23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五弹簧24,第五弹簧24的顶部与安装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时,固定架9能够对第一弹簧10进行固定,第一弹簧10能够通过弹簧的弹性力推动第一推动板11向下移动,第一推动板11向下移动后能够推动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向矩形盒体3的内部移动,插接槽13的内部能够为伸缩板12提供让位的空间,伸缩板12在随着第一推动板11向下移动后与漏斗形盒体5的内壁产生挤压,漏斗形盒体5的下方宽度逐渐减小,从而挤压伸缩板12向插接槽13的内部移动,第二弹簧14能够对伸缩板12进行弹性支撑,使得伸缩板12在位于漏斗形盒体5的上部分时能够被推动与漏斗形盒体5的侧壁贴合从而整体推动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卡扣机构能够在伸缩板12缩进插接槽13的内部后将伸缩板12和第一推动板11之间的位置限定,从而有利于操作者向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添加电极棒4,使得装置能够通过推动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促进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进入矩形盒体3,有利于避免矩形盒体3内部的电极棒4在弹性件作用下相互挤压靠近而使得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难以进入进行补充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电极棒4在漏斗形盒体5和矩形盒体3的内部顺畅的进行移动补充,从而有利于保持装置电镀过程的均匀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卡扣机构包括框体15和第一固定板16,第一固定板16固定于伸缩板12顶部背向第一推动板11的边缘,框体15固定于第一推动板11顶部靠近第一固定板16的边缘,第一固定板16朝向框体15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弹性扣件17,弹性扣件17与框体15内壁相适配;工作时,伸缩板12向插接槽13的内部移动时带动第一固定板16向框体15移动,第一固定板16移动后带动弹性扣件17向框体15移动,弹性扣件17靠近框体15后,框体15的内壁挤压弹性扣件17,使得两个弹性扣件17被挤压后通过弹性相互靠近让位,使得第一固定板16继续靠近框体15带动弹性扣件17通过框体15,弹性扣件17通过框体15后框体15对弹性扣件17的挤压消失,从而使得弹性扣件17复原卡在框体15背向第一固定板16的一侧,从而对第一推动板11和伸缩板1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操作者能够由伸缩板12移动后留出的开口处向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进行上料,从而有利于方便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上料操作,当上料完成后,可以手动拨动弹性扣件17,使得弹性扣件17与框体15脱离,恢复伸缩板12的位置,方便完全对下方的电极棒4进行推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料复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齿条25和两个贯穿开口26、两个第三滑槽46、两个第二齿轮41,两个第一齿条25对称固定于第一推动板11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两个贯穿开口26对称贯穿开设于漏斗形盒体5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两个第一齿条25分别穿过两个贯穿开口26后延伸出去,两个第一齿条25背向漏斗形盒体5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齿轮33,两个第一齿轮33的中心处通过第一转轴3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2与两个第一齿条25之间安装有啮合切换机构,啮合切换机构对第一齿条25和第一齿轮33的配合状态进行切换,第一转轴32的两端贯穿第一齿轮33的中心处后固定有第四齿轮43,两个第四齿轮43的外圈均传动连接有传送链条44,两个传送链条44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三齿轮42,两个第三齿轮42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0,第二转轴40和第一转轴32与漏斗形盒体5之间通过滑动机构相互连接,两个第三滑槽46对称开设于矩形盒体3的两侧内壁,两个第三滑槽4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45,两个第二齿轮41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40的表面上,第二齿轮41的底端贯穿矩形盒体3且延伸至矩形盒体3的内部,两个第三滑槽46在位于第二齿轮41下方的位置处向上贯穿矩形盒体3的顶部,两个第二齿条45对称固定于第二推动板18的两端,两个第二齿条45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41相啮合;工作时,装置内部的电极棒4消耗完毕后操作者需要对装置进行上料,此时第二推动板18由于推动矩形盒体3内部的电极棒4进入安装框1,导致第二推动板18停留在矩形盒体3与漏斗形盒体5连接口处和安装框1之间,使得上料的电极棒4难以进入矩形盒体3的内部,此时操作者在需要对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进行上料时拉动框体15带动第一推动板11向上移动,第一推动板11向上移动后带动第一齿条25向上移动,第一齿条25向上移动后带动啮合切换机构向上移动,啮合切换机构使得第一转轴32在第一齿条2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靠近第一齿条25,滑动机构能够支撑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40的移动,第一转轴32移动后带动第一齿轮33靠近第一齿条25,第一齿轮33靠近第一齿条25后与第一齿条25相啮合,使得第一齿条25向上移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条25转动,第一齿条25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第一转轴32带动第四齿轮43转动,第四齿轮43转动后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传送链条44传动,传送链条44带动另一端与之啮合的第三齿轮42转动,两个第三齿轮42通过第二转轴40的连接同步转动,第三齿轮42转动后带动与之同轴固定的第二齿轮41转动,第二齿轮4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条45移动,使得第二齿条45在第三滑槽46的内部移动,第二齿条45移动后带动第二推动板18移动复位,第二推动板18移动复位后让开矩形盒体3与漏斗形盒体5连接口,使得上料的电极棒4能够进入矩形盒体3的内部进行补充,从而有利于对矩形盒体3和安装框1的内部进行重新上料,有利于电极棒4用尽后的及时重新上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啮合切换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板34和四个弧形钩36,两个第二固定板34对称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32的表面上,第二固定板34的侧面滑动插接在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两个第二固定板34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齿轮33和第四齿轮43之间,两个第二固定板34朝向漏斗形盒体5的一侧均固定有椭圆推动块35,四个弧形钩36对称固定于两个第一齿条25的相背侧且与椭圆推动块35相配合;工作时,第一推动板11带动第一齿条25向上移动时,弧形钩36的端部靠近椭圆推动块35的底部,使得椭圆推动块35的底部在弧形钩36的弧形引导下向第一齿条25靠近,椭圆推动块35移动后带动第二固定板34移动,第二固定板34带动第一转轴32移动,第一转轴32带动第一齿轮33移动,使得第一齿轮33向第一齿条25移动后与第一齿条25啮合,从而使得第一齿条25的移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在第一推动板11带动第一齿条25向下移动时,弧形钩36的弧形面靠近椭圆推动块35的顶部,使得椭圆推动块35的底部在弧形钩36的弧形引导下背向第一齿条25移动,从而使得弧形钩36移动后带动第一齿轮33远离第一齿条25,使得第一齿条25在向下移动时不与第一齿轮33啮合,不会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条25向上移动时能带动第二推动板18移动复位,第一齿条25在向下移动时不会对第二推动板18的位置产生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台27和两个连接板37、两个第二滑槽38,固定台27固定于漏斗形盒体5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固定台27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8,两个第一滑槽2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9,两个第一滑块29的顶部共同固定有固定管31,固定管31活动套设于第一转轴32的外圈,两个第一滑块29朝向漏斗形盒体5的一端均固定有第六弹簧30,两个第六弹簧30背向第一滑块29的一端与第一滑槽28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37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32的两端,两个连接板37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二固定板34与第四齿轮43之间,两个连接板3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40的两端,两个连接板37位于两个第二齿轮41的相背侧,两个连接板37的相对侧均固定有第二滑块39,两个第二滑槽38对称开设于漏斗形盒体5的两端,两个第二滑块39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38的内部;工作时,固定台27能够对固定管31的安装进行支撑,固定管31能够对第一转轴32进行转动支撑,啮合切换机构在对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25的配合进行切换时带动第一转轴32的移动,第一转轴32移动后带动固定管31移动,固定管31带动第一滑块29移动,第一滑块29在第一滑块29的内部滑动,在啮合切换机构未对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25进行啮合限位时,第六弹簧30推动第一滑块29移动,使得第一滑块29背向第一齿条25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3在自然状态下不与第一齿条25啮合,固定管31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37移动,连接板37带动第二滑块39移动,第二滑块39在第二滑槽38的内部移动,使得连接板37只能够水平移动,连接板37移动后带动第二转轴40移动,从而对第二转轴40与第一转轴32的移动进行支撑,有利于第二转轴40与第一转轴32同步移动,从而有利于第三齿轮42与第四齿轮43始终保持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矩形盒体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支撑板47,两个固定支撑板47中部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三转轴49,两个第三转轴49的外圈均活动套设有翘动杆48,两个翘动杆48背向安装框1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50,两个翘动杆48朝向安装框1的一端均固定有楔形块51,漏斗形盒体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内槽58,第二内槽58与限位块50和楔形块51让位配合,限位块50与第二齿条45限位配合,两个限位块50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设有引导弧面,第二推动板18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安装有补料让位机构,两个楔形块51朝向矩形盒体3的一侧均固定有第八弹簧59,两个第八弹簧59背向楔形块5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内槽58的内壁固定连接,矩形盒体3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直杆52,两个直杆52的外圈均套设有第七弹簧53,两个第七弹簧53的顶部均固定有升降板54,两个升降板54分别套设于两个直杆52的外圈,两个升降板5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齿条25的底部,两个升降板54的相对端均固定有第三滑块56,固定台27的两侧开设有第四滑槽57,两个第三滑块56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四滑槽57的内部,两个升降板54的相背端均固定有推动杆55,两个推动杆55分别位于两个楔形块51的顶部,两个推动杆55的底部均设有与楔形块51相配合的斜面;工作时,当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数量减少后,第一弹簧10将第一推动板11向下推动的推动力逐渐减弱,使得第一弹簧10的推动力存在小于第三弹簧19的推动力的情况,从而使得漏斗形盒体5内部最后的电极棒4向矩形盒体3的补充存在困难,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第一齿条25向下移动后底部挤压推动升降板54,使得升降板54向下移动,升降板54带动推动杆55和第三滑块56向下移动,第三滑块56在第四滑槽57的内部滑动,对升降板54的端部进行支撑,避免升降板54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产生倾斜,推动杆55向下移动后通过底部的斜面挤压楔形块51顶部的倾斜面,楔形块51被挤压后推动第八弹簧59压缩并且向第二内槽58的内部移动,楔形块51移动后带动翘动杆48转动,第三转轴49将翘动杆48转动的轴心确定,固定支撑板47对翘动杆48的转动进行支撑,翘动杆48转动后带动限位块50移动,限位块50移动后远离第二齿条45,从而取消对第二齿条45的限位,从而使得第二齿条45与第二推动板18能够在第三弹簧19的推动下移动,从而使得装置能在第一推动板11未到达漏斗形盒体5的底部时对第二齿条45进行限位,使得第二齿条45与第二推动板18无法移动对矩形盒体3内部的电极棒4进行推动,而是通过补料让位机构在电极棒4的补充过程中进行短距离的推动和让位,在第一推动板11到达漏斗形盒体5的底部时,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用尽,此时取消对第二齿条45与第二推动板18的限位,使得第二推动板18能够推动矩形盒体3内部的电极棒4进行补充,从而有利于矩形盒体3和漏斗形盒体5、安装框1内部的电极棒4能够顺畅的进行移动补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补料让位机构包括C形推动板20,C形推动板20的两端活动插设于第二推动板18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C形推动板20朝向第二推动板1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内槽21,第一内槽21的内部对称固定有第四弹簧22,两个第四弹簧22背向第一内槽21的一端均与第二推动板18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二推动板18被限位时,安装框1内部的电极棒4消耗一个后,第四弹簧22推动C形推动板20移动,C形推动板20推动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移动,从而使得漏斗形盒体5内部的电极棒4补充进入安装框1的内部,此时第四弹簧22处于伸长状态弹性减弱,矩形盒体3内部的电极棒4在第一推动板11的推动作用下挤压进入矩形盒体3的内部,对C形推动板20进行推动,使得C形推动板20推动第四弹簧22压缩复位,为电极棒4的补充进入提供让位空间,第一内槽21能够为压缩后的第四弹簧22提供容纳空间,有利于第二推动板18被限位时对矩形盒体3内部的电极棒4提供推动力和弹性让位空间。
本发明工作原理: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通过安装框和阳极棒、补充装置的设置,使得阳极棒在电镀过程中溶解消耗后,补充装置能够及时的对阳极棒进行补充,保证电镀池内部金属离子的消耗得到稳定的补充已达到电镀均匀的效果,然而现有阳极组件中的补充装置存在补充不顺畅的问题,阳极棒的补充装置内部以及与安装框的连接处容易产生阳极棒的卡顿,从而导致补充装置内部的阳极棒难以进入安装框的内部,影响阳极棒的补充,从而影响电镀的均匀性,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安装框1能够安装在电镀池的内部,与电镀池内部的电镀液接触,排出漏管2的漏孔使得电镀液能够与电极棒4接触进行电镀,同时排出漏管2能够对电镀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后掉落的电极棒4进行收集引导,矩形盒体3的内部能够盛放少量的电极棒4进行电极棒4的补充,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能够盛放电极棒4进行电极棒4的补充,同时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电极棒4的上料,通电座6能够连接正极电源,导电杆7能够对电流进行引导,通电片8能够将电流与电极棒4和电镀液连接,使得装置在进行电镀的过程中,矩形盒体3与漏斗形盒体5能够稳定顺畅的向安装框1的内部补充电极棒4,从而有利于避免引线框架在电镀的过程中由于阳极的离子补充速度减缓导致的镀层不均匀,有利于提高引线框架镀层的均匀稳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出漏管(2),所述安装框(1)上部分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矩形盒体(3),所述矩形盒体(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漏斗形盒体(5),所述安装框(1)和矩形盒体(3)、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均盛放有电极棒(4),所述矩形盒体(3)和漏斗形盒体(5)、安装框(1)的内部安装有推动补料装置,所述推动补料装置用于推动电极棒(4)沿着矩形盒体(3)和漏斗形盒体(5)、安装框(1)的内部移动进行补料,所述推动补料装置用于与矩形盒体(3)之间安装有上料复位装置,所述上料复位装置在矩形盒体(3)内部进行上料时带动推动补料装置复位,所述安装框(1)的顶部阵列固定有多个通电座(6),全部所述通电座(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电杆(7),全部所述导电杆(7)的底部均向下贯穿安装框(1)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框(1)的底部共同固定有通电片(8),所述通电片(8)位于安装框(1)和排出漏管(2)的连接处;
所述推动补料装置包括固定架(9)和第二推动板(18)、第三推动板(23),所述固定架(9)固定于漏斗形盒体(5)的顶部,所述固定架(9)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推动板(11),所述第一推动板(11)滑动连接于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所述第一推动板(11)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13),所述插接槽(13)的内部滑动插设有伸缩板(12),所述伸缩板(12)与插接槽(13)的内部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14),所述伸缩板(12)与第一推动板(11)之间安装有卡扣机构,所述第二推动板(18)滑动连接于矩形盒体(3)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板(18)背向安装框(1)的一侧固定有多个第三弹簧(19),所述第三弹簧(19)背向第二推动板(18)的一端与矩形盒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板(23)滑动插设于安装框(1)的内部,所述第三推动板(23)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五弹簧(24),所述第五弹簧(24)的顶部与安装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卡扣机构包括框体(15)和第一固定板(16),所述第一固定板(16)固定于伸缩板(12)顶部背向第一推动板(11)的边缘,所述框体(15)固定于第一推动板(11)顶部靠近第一固定板(16)的边缘,所述第一固定板(16)朝向框体(15)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弹性扣件(17),所述弹性扣件(17)与框体(15)内壁相适配;
所述上料复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齿条(25)和两个贯穿开口(26)、两个第三滑槽(46)、两个第二齿轮(41),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5)对称固定于第一推动板(11)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两个所述贯穿开口(26)对称贯穿开设于漏斗形盒体(5)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5)分别穿过两个贯穿开口(26)后延伸出去,两个所述第一齿条(25)背向漏斗形盒体(5)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齿轮(33),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3)的中心处通过第一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2)与两个第一齿条(25)之间安装有啮合切换机构,所述啮合切换机构对第一齿条(25)和第一齿轮(33)的配合状态进行切换,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两端贯穿第一齿轮(33)的中心处后固定有第四齿轮(43),两个所述第四齿轮(43)的外圈均传动连接有传送链条(44),两个所述传送链条(44)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三齿轮(42),两个所述第三齿轮(42)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0),所述第二转轴(40)和第一转轴(32)与漏斗形盒体(5)之间通过滑动机构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6)对称开设于矩形盒体(3)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45),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1)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40)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齿轮(41)的底端贯穿矩形盒体(3)且延伸至矩形盒体(3)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6)在位于第二齿轮(41)下方的位置处向上贯穿矩形盒体(3)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二齿条(45)对称固定于第二推动板(18)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齿条(45)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41)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切换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板(34)和四个弧形钩(36),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4)对称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32)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板(34)的侧面滑动插接在漏斗形盒体(5)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4)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齿轮(33)和第四齿轮(43)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4)朝向漏斗形盒体(5)的一侧均固定有椭圆推动块(35),四个所述弧形钩(36)对称固定于两个第一齿条(25)的相背侧且与椭圆推动块(35)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台(27)和两个连接板(37)、两个第二滑槽(38),所述固定台(27)固定于漏斗形盒体(5)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所述固定台(27)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8),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9),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9)的顶部共同固定有固定管(31),所述固定管(31)活动套设于第一转轴(32)的外圈,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9)朝向漏斗形盒体(5)的一端均固定有第六弹簧(30),两个所述第六弹簧(30)背向第一滑块(29)的一端与第一滑槽(28)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37)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32)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板(37)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二固定板(34)与第四齿轮(43)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板(3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40)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板(37)位于两个第二齿轮(41)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连接板(37)的相对侧均固定有第二滑块(39),两个所述第二滑槽(38)对称开设于漏斗形盒体(5)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滑块(39)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38)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盒体(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支撑板(47),两个所述固定支撑板(47)中部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三转轴(49),两个所述第三转轴(49)的外圈均活动套设有翘动杆(48),两个所述翘动杆(48)背向安装框(1)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50),两个所述翘动杆(48)朝向安装框(1)的一端均固定有楔形块(51),所述漏斗形盒体(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内槽(58),所述第二内槽(58)与限位块(50)和楔形块(51)让位配合,所述限位块(50)与第二齿条(45)限位配合,两个所述限位块(50)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设有引导弧面,所述第二推动板(18)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安装有补料让位机构,两个所述楔形块(51)朝向矩形盒体(3)的一侧均固定有第八弹簧(59),两个所述第八弹簧(59)背向楔形块(5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内槽(5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盒体(3)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直杆(52),两个所述直杆(52)的外圈均套设有第七弹簧(53),两个所述第七弹簧(53)的顶部均固定有升降板(54),两个所述升降板(54)分别套设于两个直杆(52)的外圈,两个所述升降板(5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齿条(25)的底部,两个所述升降板(54)的相对端均固定有第三滑块(56),所述固定台(27)的两侧开设有第四滑槽(57),两个所述第三滑块(56)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四滑槽(57)的内部,两个所述升降板(54)的相背端均固定有推动杆(55),两个所述推动杆(55)分别位于两个楔形块(51)的顶部,两个所述推动杆(55)的底部均设有与楔形块(51)相配合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让位机构包括C形推动板(20),所述C形推动板(20)的两端活动插设于第二推动板(18)朝向安装框(1)的一侧,所述C形推动板(20)朝向第二推动板(1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内槽(21),所述第一内槽(21)的内部对称固定有第四弹簧(22),两个所述第四弹簧(22)背向第一内槽(21)的一端均与第二推动板(18)固定连接。
CN202111360833.5A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Active CN113913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0833.5A CN113913909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0833.5A CN113913909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3909A CN113913909A (zh) 2022-01-11
CN113913909B true CN113913909B (zh) 2022-05-10

Family

ID=7924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0833.5A Active CN113913909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3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0653B (zh) * 2022-10-19 2023-01-17 天津吉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线盒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2398A (ja) * 1993-10-04 1995-04-18 Japan Tobacco Inc 電解メッキ装置
US5776327A (en) * 1996-10-16 1998-07-07 Mitsubishi Semiconuctor Ameri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 anode basket for electroplating a workpiece
JPH11121674A (ja) * 1997-10-08 1999-04-30 Rix Corp 半導体リードフレームのメッ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2220699A (ja) * 2001-01-24 2002-08-09 Kawasaki Steel Corp 電気めっき陽極支持体
CN202499923U (zh) * 2012-01-13 2012-10-24 深圳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 电镀槽铜球自动添加装置
CN109735893A (zh) * 2019-02-19 2019-05-10 胡俊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CN112853443A (zh) * 2021-02-26 2021-05-28 深圳市瑞佳锦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补充阳极材料的电镀设备
CN113337870A (zh) * 2021-06-17 2021-09-03 创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料的电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2398A (ja) * 1993-10-04 1995-04-18 Japan Tobacco Inc 電解メッキ装置
US5776327A (en) * 1996-10-16 1998-07-07 Mitsubishi Semiconuctor Ameri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 anode basket for electroplating a workpiece
JPH11121674A (ja) * 1997-10-08 1999-04-30 Rix Corp 半導体リードフレームのメッ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2220699A (ja) * 2001-01-24 2002-08-09 Kawasaki Steel Corp 電気めっき陽極支持体
CN202499923U (zh) * 2012-01-13 2012-10-24 深圳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 电镀槽铜球自动添加装置
CN109735893A (zh) * 2019-02-19 2019-05-10 胡俊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CN112853443A (zh) * 2021-02-26 2021-05-28 深圳市瑞佳锦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补充阳极材料的电镀设备
CN113337870A (zh) * 2021-06-17 2021-09-03 创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料的电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3909A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13909B (zh)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用阳极组件
CN107365980B (zh) 一种石墨舟自动装卸片设备
CN102851721B (zh) 表面处理装置和电镀槽
KR100871963B1 (ko) 전극판 반송 장치의 후크
CN103710734B (zh) 处理薄膜太阳能板的电沉积装置和方法
KR101074314B1 (ko) 적어도 표면에서는 전도성을 띠는 작업물을 전해 처리하는장치 및 방법
KR101372508B1 (ko) 자동도금장치
CN102747410B (zh) 开放链带式滚镀机
CN116254586B (zh) 一种电镀装置
CN113882002A (zh) 一种金属表面电镀系统及电镀方法
JP5238542B2 (ja) 自動めっき装置
CN208201083U (zh) 变压器自动浴锡机
JP6737527B2 (ja) 表面処理装置
CN205474089U (zh) 一种挂镀生产设备的传送装置
CN115341259A (zh) 电镀装置
CN113247544A (zh) 一种导电夹传送开合装置及镀膜机
CN115161749B (zh) 一种用于提高镀覆件抗腐性能的多层电镀镍装置
CN215923436U (zh) 一种导电夹传送开合装置及镀膜机
CN219824405U (zh) 一种转盘式电镀装置
CN117568906B (zh) 一种高效陶瓷基板施镀设备
JP3050819B2 (ja) メッキ処理装置
CN211034445U (zh) 一种电镀送料装置
CN219547140U (zh) 一种电镀均匀的电镀设备
CN215477827U (zh) 一种硅片循环收料系统
JPH041343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