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0443B -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0443B
CN113910443B CN202111201896.6A CN202111201896A CN113910443B CN 113910443 B CN113910443 B CN 113910443B CN 202111201896 A CN202111201896 A CN 202111201896A CN 113910443 B CN113910443 B CN 113910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x girder
small box
support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18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0443A (zh
Inventor
周迪
李平
李志强
王磊
张宏亮
吴恩泽
王雷雷
陈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18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0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0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0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0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0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28B1/093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directly acting on the material, e.g. by cores wholly or partly immersed in the material or elements act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28B1/093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directly acting on the material, e.g. by cores wholly or partly immersed in the material or elements act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 B28B1/0935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directly acting on the material, e.g. by cores wholly or partly immersed in the material or elements act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using only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immersed in the material, e.g.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8Cores; Mand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8Cores; Mandrels
    • B28B7/30Cores; Mandrels adjustable, collapsible, or expa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建设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该小箱梁内模具包括内模和平板振捣器;所述内模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排列的补料窗口;所述内模底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长口;所述补料窗口的整体投影与所述通长口的部分重叠;所述平板振捣器可沿通长口延伸方向移动地安装于内模底部,用于对通长口下方的混凝土振捣。本发明能够保证底板骨料分布均匀,浇筑密实,提高小箱梁底板的浇筑质量,使得内模能够快速抽出,提高工效。

Description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建设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建设方面,混凝土箱梁结构为主要结构,越来越多的小箱梁构件逐渐设计出来,并应用实施到核电现场。传统混凝土箱梁结构构件基本为大规格构件,箱体空心薄壁其为主要特征,其制作工艺较为成熟,多采用钢内模二次预制成形工艺。箱梁构件质量控制关键点在于箱梁体底板的混凝土施工控制,传统大规格箱梁构件因其较大空心的空间,操作人员容易进入其中进行振捣控制,进而有效保障箱梁体底板混凝土结构的成形质量。而小箱梁构件,因其截面宽度大、高度低、梁体腹板厚度较薄、底板厚度较薄、内箱底板与腹板连接处倒角小的原因,内箱模型安装后作业人员不能进行入,混凝土流动距离远,致使小箱梁的底板混凝土浇筑不密实,进而导致混凝土底板结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小箱梁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需要流动比较远的距离,导致底板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该小箱梁内模具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包括内模和平板振捣器;所述内模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排列的补料窗口;所述内模底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长口;所述补料窗口的整体投影与所述通长口的部分重叠;所述平板振捣器可沿通长口延伸方向移动地安装于内模底部,用于对通长口下方的混凝土振捣。
进一步的,所述补料窗口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通长口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补料窗口为150mm×300mm的矩形,相邻补料窗口之间的间距为1m;所述通长口的宽度为800mm。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一部分、以及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模板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三部分、以及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四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振捣器包括底座、与底座连接的行走轮、安装于底座上的振捣器;所述行走轮压覆于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上,并沿内模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部分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所述行走轮可移动地置于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板,所述底部板前后两端分别朝同一侧弯折形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部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底部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围绕形成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上安装有两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侧板的外表面平行;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侧板的外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侧板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侧板之间预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还包括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所述第三模板包括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五部分、以及支撑小箱梁顶部的第六部分;所述第四模板包括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七部分、以及支撑小箱梁顶部的第八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五部分铰接,所述第四部分与第七部分铰接,所述第六部分与第八部分斜向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内设置有横向支撑装置和竖向支撑装置;所述横向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耳座与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二耳座与第四部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连接销轴分别与第一耳座、第二耳座连接;
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体的一边缘与第一部分焊接,相邻的另一边缘与第二部分焊接;所述第二板体的一边缘与第三部分焊接,相邻的另一边缘与第四部分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斜向布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板体连接;
所述竖向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六部分或第八部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有多个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利用不同的螺栓孔调节竖向支撑装置的长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上述任一种小箱梁内模具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制梁台座,并在制梁台座上安装底模;
组装内模具并绑扎钢筋,将绑扎好钢筋的内模具吊装至制梁台座;再安装侧模和端模;
浇筑底板,包括沿跨中向两端分别对两侧的腹板位置布料,并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直到内模底部涌出混凝土后停止,形成对底板左右两侧的翼缘板位置进行浇筑;然后从补料窗口由跨中向两侧少量多次补料,每次补料时从腹板位置边浇筑边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再次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形成对底板中心板浇筑;底板中心板浇筑达到设计厚度后,利用平板振捣器来回移动对底板中心板振捣30s-60s;
先浇筑腹板再浇筑顶板;
牵引平板振捣器来回移动,对底板中心板进行来回振捣整平;
脱模。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内模具并绑扎钢筋的过程包括:
调节竖向支撑装置的长度,撑起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安装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安装平板振捣器;
绑扎底板钢筋、腹板钢筋,将内具模吊装至绑扎好的钢筋内;再绑扎顶板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浇筑腹板和顶板的过程包括:
底板浇筑完成后,静停30-50min,经腹板两侧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插入底板混凝土进行点振;
观测内箱无涌料时,再浇筑腹板和顶板灌筑,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包括:
先脱侧模,再脱端模,最后拆除内模具;
所述拆除内模具的过程包括:拆除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然后拆除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螺栓,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向内模具内部倾倒;最后利用卷扬机向外抽拔连系梁,使各模板与混凝土完全脱离,拖出内模具。
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内模顶部设置补料窗口,在内模底部设置通长口;在浇筑小箱梁的底板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腹板位置布料,利用插入式振固棒将混凝土引导向底板流动,直到内模底部涌出混凝土,然后再通过补料窗口补料配合腹板位置引料,减少底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所需的流动距离,避免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底板的浇筑质量。本发明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达到设计厚度后,利用平板振捣器配合内模中的轨道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振捣,保证底板骨料分布均匀,浇筑密实,提高小箱梁底板的浇筑质量。
2.在拆除内模的过程中,拆除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以及竖向支撑装置后,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向下倾倒;并且第一模板和第三模板构成一个整体,第二模板与第四模板构成一个整体,两个整体之间互相分离,使得拆除连系梁之后,能够完全分离混凝土与内模,使得内模能够快速抽出,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模具的端面示意图之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模具的端面示意图之二;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模具的端面示意图之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模具的顶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振捣器的底座部分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面振捣器的底部部分的顶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窗口封闭状态下的顶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的剖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浇筑成型后的小箱梁。
附图标记:1、补料窗口;2、通长口;3、第一模板;4、第二模板;5、第三模板;6、第四模板;7、平板振捣器;10、封窗装置;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41、第三部分;42、第四部分;51、第五部分;52、第六部分;61、第七部分;62、第八部分;71、振捣器;72、底座;73、行走轮;74、轨道;81、第一支撑装置;82、第二支撑装置;83、竖向支撑装置;91、腹板;92、翼缘板;93、底板中心板;94、顶板;721、底部板;722、第一侧板;723、第二侧板;724、第三侧板;725、第四侧板;726、第一角钢;727、第二角钢;728、转轴;811、第一耳座;812、第二耳座;813、第一支撑杆;814、销轴;821、第一板体;822、第二板体;823、第二支撑杆;831、第一支撑板;832、第二支撑板;833、第一边缘;834、第二边缘;835、第一镂空部;836、第二镂空部;101、第一挡板;102、第一转轴;103、第二挡板;104、第二转轴;105、T型槽道;106、连杆;107、滑块;108、销轴;1011、嵌入部;1012、支撑部;1013、第一通孔;102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a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包括内模和平板振捣器7。所述内模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排列的补料窗口1;所述内模底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长口2。通过补料窗口1可以向通长口2内补充浇筑小箱梁的底板所需的混凝土。所述平板振捣器7可沿通长口2延伸方向移动地安装于内模底部,通过平板振捣器7在通长口2内一边移动一边对浇筑好的底板混凝土进行振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补料窗口1补充浇筑底板时所需要的混凝土,同时通过平板振捣器7对浇筑好的底板混凝土进行振捣,减少了底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动距离,使得浇筑后的底板内粗细骨料分布均匀,且浇筑密实,提高了底板的浇筑质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补料窗口1为150mm×300mm的矩形,间距为1m;通长口2宽度为800mm;补料窗口1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通长口2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便于底板混凝土补料时,混凝土能够从补料窗口1进入,从而通过通长口2准确倒入底板内进行补料。
具体来说,参照图1a所示,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模板3、第二模板4、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第一模板3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一部分31、以及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二部分32;第二模板4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三部分41、以及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四部分42;第三模板5包括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五部分51、以及支撑小箱梁顶部的第六部分52;第四模板6包括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七部分61、以及支撑小箱梁顶部的第八部分62。其中,所述第二部分32与第五部分51铰接,所述第四部分42与第七部分61铰接;所述第六部分52与第八部分62分别设有互相平行的斜面,并通过斜面斜向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a、图1b和图1c所示,在内模的内部还设置有横向支撑装置和竖向支撑装置83,所述横向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81相较于第二支撑装置82更加靠近内模的端部。
具体来说,参照图1a所示,在该附图中仅包含了第二支撑装置82;该第二支撑装置82包括第一板体821、第二板体822和第二支撑杆823;所述第一板体821的一边缘与第一部分31焊接,相邻的另一边缘与第二部分32焊接;所述第二板体822的一边缘与第三部分41焊接,相邻的另一边缘与第四部分42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斜向布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板体8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板体822连接;通过第二支撑装置82对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进行支撑。
具体来说,参照图1b所示,在该附图中包含了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81包括第一耳座811、第二耳座812和第一支撑杆813;所述第一耳座811与第二部分32连接,所述第二耳座812与第四部分4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13通过连接销轴814分别与第一耳座811、第二耳座812连接;通过第一支撑装置81对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进行支撑。在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的配合作用下,保证了第一模板3与第二模板4之间的稳定,确定了通长口2的宽度。
具体来说,参照图1a和图1c所示,图1c为拆除内模时的示意图,所述竖向支撑装置83包括第一支撑板831和第二支撑板832,所述第一支撑板831与第一部分31或第三部分4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832与第六部分52或第八部分6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31和第二支撑板832分别设有多个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利用不同的螺栓孔调节竖向支撑装置83的长度。实施例中竖向支撑装置83一共有两组,一组支撑第一部分31和第三部分41,另一组支撑第六部分52与第八部分62,两组竖向支撑装置83为倾斜布置且互相对称。在内模安装过程中,调节螺栓与螺栓孔的相对位置,使竖向支撑装置83伸长,即可分别对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支撑,其状态如图1a所示。当拆除内模时,先拆除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然后调节螺栓与螺栓孔的相对位置,使竖向支撑装置83缩短,使得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向下倾倒,如图1c所示。此时,第一模板3和第三模板5构成一个整体,第二模板4与第四模板6构成一个整体,两个整体之间互相分离,使得拆除连系梁之后,能够完全分离混凝土与内模,使得内模能够快速抽出,提高工效。
具体来说,参照图1a所示,所述平板振捣器7包括底座72、行走轮73和振捣器71;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底座72包括底部板721,所述底部板721前后两端分别朝同一侧弯折形成第一侧板722和第二侧板723,所述底部板7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三侧板724和第四侧板725;所述底部板721、第一侧板722、第二侧板723、第三侧板724和第四侧板725围绕形成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角钢726,所述第一角钢726上安装有两组转轴728;所述转轴728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行走轮73;所述腔体内还安装有第二角钢727,振捣器71安装于第二角钢727上。在平板振捣器7工作过程中,通过振捣器71使底座72振动,从而使底部板721与混凝土接触,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平整。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1a所示,所述第一部分31的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75;所述第二部分32的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74,两组行走轮73分别可移动地置于第一轨道75和第二轨道74内。通过人工牵引的方式即可驱动平板振捣器7在通长口2内来回移动,从而对底板中心板93进行来回振捣整平。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1a所示,所述第一部分31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侧板724的外表面平行;所述第二部分32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侧板725的外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侧板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侧板725之间预留有间隙。采用斜面配合避免底板溢浆。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利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小箱梁内模具对小箱梁进行浇筑过程中,在浇筑底板时,需要敞开补料窗口1后对底板中心板93位置进行补料;在浇筑顶板94时需要封闭补料窗口1后再进行浇筑,因此,所述补料窗口1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补料窗口1的封窗装置10,浇筑底板时,敞开补料窗口1,浇筑顶板时封闭补料窗口1。
具体来说,参照图5和图6所示,所述补料窗口开设于第八部分62上,所述补料窗口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833与第二边缘834;所述第一边缘833下方设有第一镂空部835,所述第二边缘834下方设有第二镂空部836;其中,第一镂空部835、第二镂空部836分别与补料窗口1以及内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所述封窗装置10包括第一封窗组件、第二封窗组件、以及销轴108;所述第一封窗组件包括第一挡板101、第一转轴102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挡板101的一边缘与第一转轴10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2与第八部分62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镂空部836内;所述第一挡板101用于封闭补料窗口1;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10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02转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挡板101转动,从而将补料窗口1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封闭状态。
所述第二封窗组件包括第二挡板103、第二转轴104、第二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边缘与第二转轴104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4与第八部分62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二镂空部836内;所述第二挡板103内开设有底部开口的T型槽道105,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06和滑块107;所述连杆106的一端与第八部分62铰接,该铰接位置位于第二镂空部836内,另一端与滑块107铰接;所述滑块107可移动地置于T型槽道105内;当补料窗口1封闭时,第二挡板103用于支撑第一挡板101。
作为本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107为球形,所述滑块107可以沿着T型槽道105滚动,便于滑块107在T型槽道105内移动。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挡板101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13;所述第二挡板103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1021;所述第二通孔1021与T型槽道105连通;当封闭补料窗口1时,第一通孔1013与第二通孔1021同轴心,所述销轴108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13和第二通孔1021,所述滑块107与所述销轴108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对底板中心板93进行浇筑时,取出销轴108后,依次通过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二挡板103、第一挡板101转动,使补料窗口1呈敞开状态。当需要对顶板94进行浇筑时,依次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挡板101、第二挡板103转动,使补料窗口1呈封闭状态,然后将销轴108依次插入第一通孔1013、第二通孔1021内。此时,第二挡板103对第一挡板101进行支撑,且第二挡板103、连杆106、以及第八部分62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顶板94浇筑过程中,第一挡板101能够承载浇筑顶板94时的混凝土重量。在切换补料窗口1的状态时,只需要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挡板101、第二挡板103旋转,以及拆装销轴108即可;避免在内模顶部设置阶梯状安装口,避免浇筑混凝土时,部分混凝土残留于阶梯状安装口位置,而混凝土本身在1~3内将产生初凝,增加残留混凝土的清理难度;上述封窗组件能够避免封闭补料窗口1前的残余混凝土清理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101包括嵌入部1011和支撑部1012;所述嵌入部1011成型于支撑部1012上方;所述嵌入部1011与所述补料窗口1的形状大小相同,封闭补料窗口1时,所述嵌入部1011嵌入补料窗口1内,且嵌入部1011的顶部与第八部分62的顶部平齐,使得浇筑完成后的顶板94底面更加平整。所述第一边缘833为弧形面,其轴心与第一转轴102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边缘834也为弧形面,其轴心与第一转轴102的轴线共线。所述嵌入部1011包括分别与第一边缘833、第二边缘834贴合的第三边缘、第四边缘。避免第一挡板101转动过程中与第八部分62产生干涉,减小第一挡板101与补料窗口1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浇筑顶板94时向内模具内部溢料。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小箱梁内模具,通过在内模具顶部设置补料窗口1,在内模底部设置通长口2;在浇筑小箱梁的底板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腹板91位置布料,利用插入式振固棒将混凝土引导向底板流动,直到内模底部涌出混凝土,然后再通过补料窗口1补料配合腹板91位置引料,减少底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所需的流动距离,避免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底板的浇筑质量。同时,浇筑完成后利用平板振捣器7来回移动对所浇筑的底板来回振捣整平,进一步证底板骨料分布均匀,浇筑密实,提高小箱梁底板的浇筑质量。
实施例2
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小箱梁内模具来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其具体过程包括:
第一步,安装制梁台座,并在制梁台座上安装底模。
具体包括,将底模安装至制梁台座,清理底模面板上的杂物,检查底模的平整度和弯度,在底模面板上均匀涂抹脱模剂。
第二步,组装内模具并绑扎钢筋,将绑扎好钢筋的内模具吊装至制梁台座。
其中,组装内模具并绑扎钢筋包括首先调节竖向支撑装置83的长度,撑起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安装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然后安装平板振捣器7;最后绑扎底板钢筋、腹板91钢筋,将内具模吊装至绑扎好的钢筋内;再绑扎顶板94钢筋。
第三步,安装侧模和端模。
第四步,浇筑底板。
底板的浇筑过程包括浇筑底板左右两侧的翼缘板92位置和浇筑底板中心板93,具体的操作过程包括沿跨中向两端分别对两侧的腹板91位置布料,并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直到内模底部涌出混凝土后停止,形成对底板左右两侧的翼缘板92位置进行浇筑;然后从补料窗口1由跨中向两侧少量多次补料,每次补料时从腹板91位置边浇筑边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再次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形成对底板中心板93浇筑;底板中心板93浇筑达到设计厚度后,利用平板振捣器7来回移动对底板中心板93振捣30s-60s。
第五步,先浇筑腹板91再浇筑顶板94。
具体包括,底板浇筑完成后,静停30-50min,经腹板91两侧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插入底板混凝土进行点振;观测内箱无涌料时先浇筑腹板91,封闭补料窗口1后再进行顶板94灌筑,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
第六步,牵引平板振捣器7来回移动,对底板中心板93进行来回振捣整平;
第七步,脱模。
脱模包括先脱侧模,再脱端模,最后拆除内模具。其中,所述拆除内模具的过程包括:拆除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然后拆除第一支撑板831和第二支撑板832之间的螺栓,使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向内模具内部倾倒,其状态如图1c所示;最后利用卷扬机向外抽拔连系梁,使各模板与混凝土完全脱离,拖出内模具。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施工方法,在对底板进行浇筑时,先向两端分别对两侧的腹板91位置补料,并对混凝土振捣,使其向底板流动,形成对底板左右两侧的翼缘板92位置的浇筑,然后通过补料窗口1由跨中向两侧少量多次补料,每次补料时从腹板91位置边浇筑边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再次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形成对底板中心板93浇筑;降低了混凝土所需要的流动距离,并且使底板骨料分布均匀,浇筑密实,提高小箱梁底板的浇筑质量。在脱模时,拆除横向支撑装置和竖向支撑装置83,使内模分为两个整体,能够完全分离混凝土与内模,使得内模能够快速抽出,提高工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和平板振捣器(7);所述内模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排列的补料窗口(1);所述内模底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长口(2);所述补料窗口(1)的整体投影与所述通长口(2)的部分重叠;所述平板振捣器(7)可沿通长口(2)延伸方向移动地安装于内模底部,用于对通长口(2)下方的混凝土振捣;
所述补料窗口(1)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补料窗口(1)的封窗装置(10);
所述补料窗口(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833)与第二边缘(834);所述第一边缘(833)下方设有第一镂空部(835),所述第二边缘(834)下方设有第二镂空部(836);其中,第一镂空部(835)、第二镂空部(836)分别与补料窗口(1)以及内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所述封窗装置(10)包括第一封窗组件、第二封窗组件、以及销轴(108);所述第一封窗组件包括第一挡板(101)、第一转轴(102)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挡板(101)的一边缘与第一转轴(10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2)与第八部分(62)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镂空部(836)内;所述第一挡板(101)用于封闭补料窗口(1);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10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02)转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挡板(101)转动,从而将补料窗口(1)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封闭状态;
所述第二封窗组件包括第二挡板(103)、第二转轴(104)、第二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边缘与第二转轴(104)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4)与第八部分(62)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二镂空部(836)内;所述第二挡板(103)内开设有底部开口的T型槽道(105),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06)和滑块(107);所述连杆(106)的一端与第八部分(62)铰接,该铰接位置位于第二镂空部(836)内,另一端与滑块(107)铰接;所述滑块(107)可移动地置于T型槽道(105)内;当补料窗口(1)封闭时,第二挡板(103)用于支撑第一挡板(101);
所述第一挡板(101)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13);所述第二挡板(103)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1021);所述第二通孔(1021)与T型槽道(105)连通;当封闭补料窗口(1)时,第一通孔(1013)与第二通孔(1021)同轴心,所述销轴(108)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13)和第二通孔(1021),所述滑块(107)与所述销轴(108)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窗口(1)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通长口(2)沿内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窗口(1)为150mm×300mm的矩形,相邻补料窗口(1)之间的间距为1m;所述通长口(2)的宽度为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模板(3)、第二模板(4);所述第一模板(3)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一部分(31)、以及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二部分(32);所述第二模板(4)包括支撑小箱梁底部的第三部分(41)、以及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四部分(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振捣器(7)包括底座(72)、与底座(72)连接的行走轮(73)、安装于底座(72)上的振捣器(71);所述行走轮(73)压覆于第一部分(31)或第三部分(41)上,并沿内模的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1)的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75);所述第二部分(32)边沿焊接有沿内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74);所述行走轮(73)可移动地置于第一轨道(75)或第二轨道(7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2)包括底部板(721),所述底部板(721)前后两端分别朝同一侧弯折形成第一侧板(722)和第二侧板(723),所述底部板(7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三侧板(724)和第四侧板(725);所述底部板(721)、第一侧板(722)、第二侧板(723)、第三侧板(724)和第四侧板(725)围绕形成顶部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角钢(726),所述第一角钢(726)上安装有两组转轴(728);所述转轴(728)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行走轮(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1)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侧板(724)的外表面平行;所述第二部分(32)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侧板(725)的外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侧板(724)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侧板(725)之间预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还包括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所述第三模板(5)包括支撑小箱梁左侧的第五部分(51)、以及支撑小箱梁顶部的第六部分(52);所述第四模板(6)包括支撑小箱梁右侧的第七部分(61)、以及支撑小箱梁顶部的第八部分(62);所述第二部分(32)与第五部分(51)铰接,所述第四部分(42)与第七部分(61)铰接,所述第六部分(52)与第八部分(62)斜向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内设置有横向支撑装置和竖向支撑装置(83);所述横向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装置(81),包括第一耳座(811)、第二耳座(812)和第一支撑杆(813);所述第一耳座(811)与第二部分(32)连接,所述第二耳座(812)与第四部分(4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13)通过连接销轴(814)分别与第一耳座(811)、第二耳座(812)连接;
第二支撑装置(82),包括第一板体(821)、第二板体(822)和第二支撑杆(823);所述第一板体(821)的一边缘与第一部分(31)焊接,相邻的另一边缘与第二部分(32)焊接;所述第二板体(822)的一边缘与第三部分(41)焊接,相邻的另一边缘与第四部分(42)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斜向布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板体(8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板体(822)连接;
所述竖向支撑装置(83)包括第一支撑板(831)和第二支撑板(832),所述第一支撑板(831)与第一部分(31)或第三部分(4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832)与第六部分(52)或第八部分(6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31)和第二支撑板(832)分别设有多个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利用不同的螺栓孔调节竖向支撑装置(83)的长度。
11.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小箱梁内模具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制梁台座,并在制梁台座上安装底模;
组装内模具并绑扎钢筋,将绑扎好钢筋的内模具吊装至制梁台座;再安装侧模和端模;
浇筑底板,包括沿跨中向两端分别对两侧的腹板(91)位置布料,并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直到内模底部涌出混凝土后停止,形成对底板左右两侧的翼缘板(92)位置进行浇筑;然后从补料窗口(1)由跨中向两侧少量多次补料,每次补料时从腹板(91)位置边浇筑边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再次引导混凝土向底板流动,形成对底板中心板(93)浇筑;底板中心板(93)浇筑达到设计厚度后,利用平板振捣器(7)来回移动对底板中心板(93)振捣30s-60s;
先浇筑腹板(91)再浇筑顶板(94);
牵引平板振捣器(7)来回移动,对底板中心板(93)进行来回振捣整平;
脱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内模具并绑扎钢筋的过程包括:
调节竖向支撑装置(83)的长度,撑起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安装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安装平板振捣器(7);
绑扎底板钢筋、腹板(91)钢筋,将内具模吊装至绑扎好的钢筋内;再绑扎顶板(94)钢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腹板(91)和顶板(94)的过程包括:
底板浇筑完成后,静停30-50min,经腹板(91)两侧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插入底板混凝土进行点振;
观测内箱无涌料时,再浇筑腹板(91)和顶板(94)灌筑,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振捣。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包括:
先脱侧模,再脱端模,最后拆除内模具;
所述拆除内模具的过程包括:拆除第一支撑装置(81)和第二支撑装置(82);然后拆除第一支撑板(831)和第二支撑板(832)之间的螺栓,使第三模板(5)和第四模板(6)向内模具内部倾倒;最后利用卷扬机向外抽拔连系梁,使各模板与混凝土完全脱离,拖出内模具。
CN202111201896.6A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910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1896.6A CN113910443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1896.6A CN113910443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0443A CN113910443A (zh) 2022-01-11
CN113910443B true CN113910443B (zh) 2023-04-14

Family

ID=79240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1896.6A Active CN113910443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044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2011C (zh) * 2007-08-31 2009-12-23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施工方法
CN104742252B (zh) * 2015-02-17 2017-10-03 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插棒引导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
CN106801383A (zh) * 2017-03-03 2017-06-06 安徽华骅桥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箱梁内模底部混凝土浇注的观察窗结构
CN207159835U (zh) * 2017-09-19 2018-03-30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平板振捣器
CN108951425A (zh) * 2018-07-12 2018-12-07 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209380996U (zh) * 2018-08-13 2019-09-13 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小箱梁内模装置
CN109208487A (zh) * 2018-10-24 2019-01-15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超高性能混凝土箱梁模板及施工方法
JP7213136B2 (ja) * 2019-05-09 2023-01-26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箱桁の施工方法および施工システム
CN110978232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快拆式混凝土箱梁内模及其拆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0443A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8054A (zh) 一种直线pc轨道梁预制施工方法
CN20963329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的模具
CN104924426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24433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7419904B (zh) 用于混凝土柱浇筑的斜槽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10443B (zh) 一种小箱梁内模具及浇筑小箱梁的施工方法
CN216787957U (zh) 柱式检查坑现浇混凝土轨道立柱
CN105034149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85677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24427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85676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24428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210910473U (zh) 一种防侧漏浇筑模板
JP3259148B2 (ja) スリップフォーム工法におけ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中抜き方法
CN209538047U (zh) 一种节段梁混凝土浇筑系统
CN113293793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基地盖下预制短柱与基础连接的组件及施工方法
CN104924432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24429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04960077A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217268355U (zh) 一种构造柱不拆卸浇筑模具
CN211258717U (zh) 一种隧道排水边沟混凝土浇筑滑模
CN204748898U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204869183U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204725639U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204725641U (zh) 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