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6265B -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6265B
CN113906265B CN202080038453.7A CN202080038453A CN113906265B CN 113906265 B CN113906265 B CN 113906265B CN 202080038453 A CN202080038453 A CN 202080038453A CN 113906265 B CN113906265 B CN 113906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cover wall
rotary
shielding devic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84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6265A (zh
Inventor
豊岛昌志
小松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06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6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6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6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6Fan ca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6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adjusting flow cross-section, otherwise than by using adjustable stat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2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F25D2317/0672Outlet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能够减少占用储藏室容积的遮蔽装置(70)和冰箱(10,100),遮蔽装置(70)用以适当封闭在冰箱(10,100)内部吹送冷气的风路(109)。遮蔽装置(70)包括:从半径方向外侧包围送风机(47)的多个转动遮盖壁(71,711,712,713,714,715)、和驱动转动遮盖壁(71,711,712,713,714,715)的开闭动作的遮盖壁驱动机构(60,601,602)。遮蔽装置(70)通过设置多个遮盖壁驱动机构(60,601,602),提高各转动遮盖壁(71,711,712,713,714,715)的开闭动作的自由度。

Description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蔽装置和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当封闭连接冷却室与储藏室的风路的遮蔽装置以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2664号公报)中记载的冰箱,其通过一个冷却器来适当冷却多个储藏室。
图28示意性示出了该文献中记载的冰箱100。在该图所示的冰箱100中,从上方起形成冷藏室101、冷冻室102和蔬菜室103。在冷冻室102的内侧形成有容纳冷却器108的冷却室104,在分隔冷却室104和冷冻室102的分隔壁105上形成开口部106,开口部106用于将冷气供给到各储藏室。此外,在该开口部106处配设有吹送冷气的送风扇107,在冷冻室102侧配置有覆盖该送风扇107的送风机盖110。在供给到冷藏室101的冷气流过的风路109中配设有风门114。
参照图29来详细描述上述送风机盖110。送风机盖110形成有呈大致四方形形状的凹部111,通过在凹部111的上方开槽形成有开口部113。在此,在送风机盖110覆盖上述送风扇107的情况下,送风机盖110的开口部113与冰箱主体侧的风路109连通。
具有上述构成的冰箱100在工作过程中,当对冷藏室101和冷冻室102二者同时进行冷却时,送风机盖110从送风扇107分离,风门114打开,送风扇107在该状态下旋转。这样,在冷却室104内部被冷却器108冷却的冷气的一部分通过送风扇107的吹送力而吹送到冷冻室102中。此外,该冷气的其他部分经由风路109、风门114和风路109而吹送到冷藏室101中。由此对冷冻室102和冷藏室101二者进行冷却。
另一方面,在仅需冷却冷藏室101时,送风扇107被送风机盖110覆盖,风门114打开,在该状态下由送风扇107吹送被冷却器108冷却的冷气。当使送风机盖110处于封闭状态时,形成在送风机盖110的上部的开口部113与风路109连通。因此,由送风扇107吹送的冷气经由上述开口部113、风门114和风路109供给到冷藏室101中。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形成有开口部113的送风机盖110,能够用一个冷却器108冷却多个储藏室。
然而,具有上述构成的送风机盖110通过向后移动来封闭冷却室104的开口部106,通过向前移动来开启冷却室104的开口部106。此外,还需要设置使送风机盖11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送风机盖110需要沿前后方向进行开闭动作的空间。因此,在冰箱100内部中,需要较大的空间来进行送风机盖110的开闭动作。结果存在以下问题:压缩了形成在送风机盖110前面的冷冻室102的内部容积,限制了冷冻室102能够容纳的被储藏物的量。另外,在通过马达使送风机盖110沿前后方向移动时产生驱动声音,该驱动声音较大时对于用户可能不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挤占冰箱内部容积、驱动声音较小的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蔽装置,用以封闭冰箱内部吹送冷气的风路,所述遮蔽装置具有多个转动遮盖壁,其从半径方向外侧包围送风机;以及遮盖壁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转动遮盖壁,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转动遮盖壁均配设有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具有:凸轮,其可转动地与所述转动遮盖壁连接;旋转盘,其形成有使所述凸轮移动的沟;以及驱动电机,用以驱使所述旋转盘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具有:凸轮,其可转动地与所述转动遮盖壁连接;以及螺线管,其使所述凸轮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具有:冷冻环路,具有对经由所述风路供给至储藏室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冷却室,形成有连接至所述储藏室的送风口,所述冷却室内配设有所述冷却器;送风机,其向所述储藏室吹送从所述送风口供给的空气;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风路且如前任一项所述的遮蔽装置。
发明效果:本发明遮蔽装置,通过多个遮盖壁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转动遮盖壁各自动作,提高转动遮盖壁作为整体进行开闭动作的自由度。
另外,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对应各个转动遮盖壁进行配设,能够使每一所述转动遮盖壁均实现各自转动,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动遮盖壁的开闭动作的自由度。
另外,本发明通过包含驱动电机的简洁构成来开闭转动遮盖壁。
另外,本发明通过包含螺线管的简洁构成来开闭转动遮盖壁。
此外,本发明冰箱的遮蔽装置的转动遮盖壁由多个遮盖壁驱动机构驱动,因此能够更精确地设定对储藏室的冷气供给,更准确地控制储藏室的冰箱内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外观的正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冷却室附近结构的放大后的侧面剖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冰箱组装遮蔽装置后的状态的图,(A)是立体图,(B)是从剖面线A-A来看的剖面图,(C)是示出从后方看风路构成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图,(A)是分解立体图,(B)是分解剖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图,(A)是部分示出遮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B)是示出凸轮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图,(A)是示出从后方看遮蔽装置的转动遮盖壁的图,(B)是示出从前方看旋转盘的构成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全闭状态的图,(A)是示出从后方看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从(A)的剖面线B-B来看的遮蔽装置的剖面图,(C)为示出从前方看旋转盘等的图,(D)为(B)中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全开状态的图,(A)是示出从后方看遮蔽装置的图,(B)为从(A)的剖面线C-C来看的遮蔽装置的剖面图,(C)为示出从前方看旋转盘等的图,(D)为(B)中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下层冷冻室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11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下层冷冻室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冷冻室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13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冷冻室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上层冷冻室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15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上层冷冻室整体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不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17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不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冷藏室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19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仅对冷藏室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对上层冷冻室和冷藏室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21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对上层冷冻室和冷藏室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对冷冻室整体和冷藏室供给冷气的状态的图,(A)是示出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旋转盘等的图。
图23是示出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中对冷冻室整体和冷藏室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图,(A)是分解立体图,(B)是示出遮盖壁驱动机构的放大剖面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全闭状态的图,(A)是示出从后方看遮蔽装置的图,(B)是示出从(A)的剖面线D-D来看的遮蔽装置的剖面图,(C)为示出从前方看螺线管等的图,(D)为(B)的部分放大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全开状态的图,(A)是示出从后方看遮蔽装置的图,(B)为从(A)的剖面线E-E来看的遮蔽装置的剖面图,(C)为示出从前方看螺线管等的图,(D)为(B)的部分放大图。
图27为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图。
图28是示出背景技术所涉及的冰箱的放大剖面图。
图29是示出背景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采用的送风机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70和冰箱10。在以下的说明中,同一构件原则上附有同一符号,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说明。进而,在以下的说明中,恰当地使用上、下、前、后、左、右各方向,其中左和右表示当从后方看冰箱10的情况下的左和右。进而,在以下的说明中,旋转方向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进行表述,这些旋转方向表示从冰箱10的背面来看的情况下的方向。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顺时针称为顺方向,将逆时针称为逆方向。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冰箱10的概略结构的正面外观图。如图1所示,冰箱10具有作为主体的隔热箱体11,并且在该隔热箱体11内部形成有储藏食品等的储藏室。作为该储藏室,最上层是冷藏室15,其下层是上层冷冻室18,其进一步的下层是下层冷冻室19,然后最下层是蔬菜室20。另外,上层冷冻室18和下层冷冻室19均为在冷冻温度范围的储藏室,在以下说明中有时也将它们统称为冷冻室17。在此,上层冷冻室18可以左右分隔,将一侧用作制冰室。
隔热箱体11的前面有开口,并且在与前述各个储藏室相对应的开口处设有隔热门21等,这些隔热门可自由开关。所述冷藏室15沿左右方向分割并分别通过相应的隔热门21进行封闭,隔热门21沿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下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隔热箱体11上。此外,隔热门23、24、25与各个容纳容器一体组装,可沿冰箱10的前方自由抽出,被隔热箱体11支承。具体而言,隔热门23封闭上层冷冻室18,隔热门24封闭下层冷冻室19,隔热门25封闭蔬菜室20。
图2是示出冰箱10的概略结构的侧面剖面图。冰箱10的本体隔热箱体11由前面开口的钢板制外壳12,和具有间隙地配设在该外壳12内的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内胆13构成。在外壳12和内胆13的间隙中,填充有发泡聚氨酯制的隔热材料14。另外,上述各个隔热门21等采用与隔热箱体11同样的隔热结构。
冷藏室15和位于其下层的冷冻室17通过隔热分隔壁分42隔开。此外,上层冷冻室18和设置在其下层的下层冷冻室19之间连通,冷却了的空气,即冷气,可自由流通。而且,在冷冻室17和蔬菜室20之间,通过隔热分隔壁43划分开。
在冷藏室15的背面,通过合成树脂制分隔体65分隔,形成有作为向冷藏室15供给冷气的供给风路的冷藏室供给风路29。在冷藏室供给风路29中,形成有向冷藏室15流入冷气的吹出口33。
在冷冻室17的内侧,形成有冷冻室供给风路31,在该风路,被冷却器45冷却的冷气向冷冻室17流入。在冷冻室供给风路31靠后的内侧,形成有冷却室26,在其内部配置有冷却器45,其为用于冷却在冰箱内循环的空气的蒸发器。冷冻室供给风路31是被前盖67和分隔体66从前后方向包围的空间。
冷却器45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至压缩机44、未图示的放热器、未图示的作为膨胀手段的毛细管,是构成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回路的构件。
图3是示出冰箱10在冷却室26附近的结构的侧面剖面图。冷却室26设置在隔热箱体11的内部,冷冻室供给风路31的内侧。冷却室26和冷冻室17之间通过合成树脂制分隔体66分隔开。
形成在冷却室26的前方的冷冻室供给风路31是形成在冷却室26和组装在其前方的合成树脂制前盖67之间的空间,是冷却器45冷却的冷气流入冷冻室17的风路。所述前盖67形成有吹出口34,其为向冷冻室17吹出冷气的开口。
下层冷冻室19的下部背面形成有从冷冻室17向冷却室26返回空气的回风口38。而且,在冷却室26的下方,形成有回风口28,其与该回风口38相连,从各储藏室向冷却室26的内部吸入返回冷气。经由蔬菜室20的回风口39(图2)和蔬菜室返回风路37返回的冷气也流入回风口28。
此外,在冷却器45的下方设置有除霜加热器46,以熔化附着在冷却器45上的霜,所述除霜加热器46是电阻加热式的加热器。
在冷却室26的上部,形成有送风口27,其为与各储藏室连接的开口。送风口27是在冷却器45冷却的冷气流入的开口,使冷却室26、冷藏室供给风路29和冷冻室供给风路31连通。送风口27配设有从前方向冷冻室17等送出冷气的送风机47。此外,风门的功能由后述的遮蔽装置70的转动遮盖壁71承担,因此能够省去风门。
在冷却室26的送风口27外侧,设置有遮蔽装置70,用于适当封闭连接至送风口27的风路。遮蔽装置70通过前盖67从前方覆盖。
参照图4来说明组装有限制上述风路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4(A)是示出组装了遮蔽装置70的分隔体66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沿A-A线的剖面图,图4(C)为示出从后方看前盖67的情况下的风路构成的图。
参照图4(A),在分隔体66,在上方部分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送风口27,在送风口27的前方配设有送风机47和遮蔽装置70。在此,遮蔽装置70被分隔体66隐藏。此外,形成在分隔体66的上端侧的开口部位59与图3所示的冷藏室供给风路29连通。
参照图4(B),如上所述,作为被分隔体66和前盖67包围的空间,形成有冷冻室供给风路31。如后述那样,冷冻室供给风路31划分为多个风路。此外,分隔体66与前盖67之间配设有遮蔽装置70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遮蔽装置70遮盖送风机47,遮盖壁驱动机构60驱动遮蔽装置70。遮蔽装置70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构成在后文中参照图5叙述。
参照图4(C),通过分隔前盖67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多个送风路。具体而言,形成有从前盖67的后侧主面向后方延伸的肋状的风路划分壁50、56。风路划分壁50、56的后端与图4(B)所示的分隔体66邻接。
在此,吹送冷气的送风路从上方起划分为冷藏室供给风路51、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冷藏室供给风路51流通吹送至冷藏室15的冷气,上层冷藏室供给风路52流通吹送至上层冷冻室18的冷气,下层冷藏室供给风路53流通吹送至下层冷冻室19的冷气。流过冷藏室供给风路51的冷气经由开口部位59,被吹送至图2所示的冷藏室15。流过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的冷气经由吹出口34,被吹送至图2所示的上层冷冻室18。流过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的冷气经由吹出口34,被吹送至图2所示的下层冷冻室19。在此,冷藏室供给风路51、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和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以遮蔽装置70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冷藏室供给风路51和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被风路划分壁50划分。进而,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和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被风路划分壁56划分。
参照图5说明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5(A)是示出遮蔽装置70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示出遮蔽装置70的侧面剖面图。
参照图5(A)和图5(B),遮蔽装置70具有支承基体63、转动遮盖壁71、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遮蔽装置70是遮盖送风机47吹送的冷气的风路的装置。通过使遮蔽装置70为打开状态,连接冷却室26和各储藏室的风路连通,通过使遮蔽装置70为关闭状态,切断风路。
送风机47通过螺钉等紧固方式,配设在支承基体63的中心部。虽然这里没有图示,但送风机47具有例如涡扇等离心扇、和使该离心扇旋转的吹送电机,向半径方向外侧吹送冷气。
支承基体63是一体成型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构件。在支承基体63的后面侧,可转动地配设有各个转动遮盖壁71。
在支承基体63的周边部形成有侧壁部58。侧壁部58是从支承基体63向后方延伸的部位。侧壁部58在支承基体63的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侧壁部58配置在转动遮盖壁71彼此之间。侧壁部58的后端经由螺钉等紧固方式紧固在图4(B)所示的分隔体66上。
转动遮盖壁71是矩形状的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板状构件,具有沿送风机47的外侧的切线的长边。转动遮盖壁71安装在支承基体63的边缘部附近,能够绕平行于支承基体63的平面的轴线向后方转动。进而,转动遮盖壁71配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为5个)。转动遮盖壁71配置在送风机47吹送的冷气流通的路径上,遮盖风路。
遮盖壁驱动机构60具有凸轮61、旋转盘73、和使旋转盘73旋转的驱动电机74。在此,每个转动遮盖壁71都具有遮盖壁驱动机构60。即,对5个转动遮盖壁71,配设有5个遮盖壁驱动机构60。通过采用该构成,基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指示,各个遮盖壁驱动机构60使转动遮盖壁71旋转,从而能够不受限制地实现转动遮盖壁71的转动类型的多样化。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具体形状和功能在后文中叙述。
参照图6来说明驱动上述转动遮盖壁71的遮盖壁驱动机构60。图6(A)是示出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分解立体图,图6(B)是示出凸轮61的立体图。
参照图6(A),遮盖壁驱动机构60具有:凸轮61、与凸轮61的移动轴76配合的旋转盘73、使旋转盘73旋转的驱动电机74。
凸轮61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扁平长方体形状的构件。如图6(B)所示,凸轮61的右端形成有转动连结部48,其形成有销55能够穿过的孔部。凸轮61以可滑动的状态收纳在凸轮收纳部中,该凸轮收纳部为图5(A)所示的支承基体63的前面成型为凹状而成。
旋转盘73是呈大致舌形的板状的构件,其左侧端部以不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驱动电机74的旋转轴连接。因此,通过驱动电机74,旋转盘73旋转。此外,在旋转盘73的右侧,形成有用于使凸轮61的移动轴76转动的移动轴滑动沟80。移动轴滑动沟80呈弓形弯曲的形状,移动轴滑动沟80与凸轮61的移动轴76可滑动地配合。
转动遮盖壁71形成有转动连结部68,其从转动遮盖壁71的基端部倾斜地突出。在转动连结部68,形成有能够穿过销55的孔部。在转动遮盖壁71的侧边的两端部附近形成有转动连结部64。在转动连结部64,形成有能够穿过销69的孔部。
如图6(B)所示,移动轴76是从凸轮61的前面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体。移动轴76的直径比形成在旋转盘73的移动轴滑动沟80的宽度略短。移动轴76可滑动地与移动轴滑动沟80配合。
再次参照图6(A),通过销55穿过凸轮61的转动连结部48的孔部和转动遮盖壁71的转动连结部68的孔部,凸轮61与转动遮盖壁71连接,能够绕销55转动。此外,经由穿过转动遮盖壁71的转动连结部64的销69,转动遮盖壁71可转动地与图5(A)所示的支承基体63连结。
通过该构成,参照图6(A),能够通过驱动电机74来使移动轴滑动沟80旋转,从而进行转动遮盖壁71的开闭动作。具体而言,当驱动电机74使旋转盘73旋转时,移动轴76沿移动轴滑动沟80在左右方向移动,即,凸轮61沿左右方向移动。随着凸轮61的移动,与凸轮61可转动地连结的转动遮盖壁71以转动连结部64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由此进行开闭。
在此,如图4(B)所示,构成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各构件不暴露在冷气流通的冷冻室供给风路31中。因此,冷气不吹拂遮盖壁驱动机构60,能够防止遮盖壁驱动机构60冻结。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70的图示,图7(A)是示出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转动遮盖壁711等的图,图7(B)是示出从前方看旋转盘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7(A),遮蔽装置70具有转动遮盖壁711、712、713、714、715作为上述转动遮盖壁71。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呈长方形形状,该长方形具有与图5(A)所示的送风机47的外侧的切线大致平行的长边。此外,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可转动地安装在图5(A)所示的支承基体63的周边部。
转动遮盖壁711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到形成了移动轴761的凸轮611。同样地,转动遮盖壁712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到形成了移动轴762的凸轮612。转动遮盖壁713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可转动地连结至形成了移动轴763的凸轮613。此外,转动遮盖壁71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可转动地连结至形成了移动轴764的凸轮614。转动遮盖壁715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可转动地连结至形成了移动轴765的凸轮615。
凸轮611至凸轮615分别可转动地连结至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的内侧侧边。由此,通过凸轮611至凸轮615配置在外侧,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处于起立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凸轮612至凸轮615配置在内侧,转动遮盖壁712至转动遮盖壁715处于横卧状态。
参照图7(B),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与凸轮611的移动轴761可滑动地配合。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与凸轮612的移动轴762可滑动地配合。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与凸轮613的移动轴763可滑动地配合。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与凸轮614的移动轴764可滑动地配合。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与凸轮615的移动轴765可滑动地配合。通过该构成,通过使旋转盘731至旋转盘735旋转来使凸轮611至凸轮615向规定方向滑动,从而能够开闭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
图8示出全闭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8(A)是从后方看全闭状态的遮蔽装置70的图,
图8(B)为图8(A)的剖面线B-B的剖面图,图8(C)是从前方看全闭状态下的旋转盘73等的图,
图8(D)是图8(B)的要点放大图。在此,全闭状态是指通过转动遮盖壁71遮盖送风机47的周围,由此封闭图4所示的送风口27的状态。此外,在该全闭状态下,送风机47不旋转。
参照图8(A),遮蔽装置70在全闭状态下防止空气从送风机47向外部流出。即,在全闭状态下,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起立状态,与供给冷气的风路的连通被切断,不向冷藏室15和冷冻室17供给冷气。此外,在对图2所示的冷却器45进行除霜的除霜过程中,遮蔽装置70也处于全闭状态,从而暖气不从冷却室26流入冷藏室15和冷冻室17。
参照图8(B),在全闭状态下,转动遮盖壁71处于相对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垂直地起立的闭状态。在此,遮蔽装置70具有的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闭状态。在此状态下,转动遮盖壁71的后方端部与图4所示的分隔体66邻接,或配置在靠近分隔体66。通过设为这样,能够提高用转动遮盖壁71封闭风路时的气密性。
参照图8(C),当使遮蔽装置70处于全闭状态时,首先驱动驱动电机74来使旋转盘73旋转。在此,通过使旋转盘73逆时针旋转来使移动轴76在移动轴滑动沟80内滑动,移动轴76配置在移动轴滑动沟80的外侧端部。结果,如图8(D)所示,凸轮61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然后,与凸轮61可旋转地连结的转动遮盖壁71以转动连结部68附近为转动中心转动,处于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呈直角地起立的闭状态。
图9示出全开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9(A)是从后方看全开状态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9(B)是图9(A)的剖面线C-C剖面图,图9(C)是从前方看全开状态的旋转盘73等的图,图9(D)是图9(B)的要点放大图。在此,全开状态是指,不通过转动遮盖壁71遮盖送风机47与供给冷气的风路的连通,由此送风机47吹送的冷气向周围扩散的状态。
参照图9(A),遮蔽装置70在全开状态下不阻碍空气从送风机47向外部流动。即,在全开状态下,从送风机47吹送至遮蔽装置70的冷气不被转动遮盖壁71干涉,向冷藏室15和冷冻室17吹送。如图9(A)所示,在全开状态下,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向半径方向外侧倾倒的横卧状态。
参照图9(B),在全开状态下,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相对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平行的横卧状态。通过遮蔽装置70具有的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开状态,在送风机吹送47的风路中不存在转动遮盖壁71,能够减小风路的流动阻力,增大送风机47的送风量。
参照图9(C),当使遮蔽装置70处于全开状态时,驱动驱动电机74来使旋转盘73顺时针旋转,使移动轴76在移动轴滑动沟80内滑动。由此,移动轴76移动至移动轴滑动沟80的内侧端部。当这样做时,如图9(D)所示,凸轮61向半径方向内侧移动。结果,与凸轮61的端部可转动地连结的转动遮盖壁71以转动连结部68附近为转动中心转动倾倒,处于转动遮盖壁71的主面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平行的状态。
参照图10至图23,说明使用上述构成的遮蔽装置70来切换风路的方法。
图10示出仅对下层冷冻室19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0(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10(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1是从后方看,仅对下层冷冻室19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图12示出仅对冷冻室17供给冷气时的情况,图12(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12(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3是从后方看,仅对冷冻室17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态的图。图14示出仅对上层冷冻室18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4(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14(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5是从后方看,仅对上层冷冻室18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图16示出不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6(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16(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7是从后方看,不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态的图。
图18示出仅对冷藏室15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8(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18(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9是从后方看,仅对冷藏室15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态的图。图20示出对上层冷冻室18和冷藏室15供给冷气的状态,图20(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20(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21是从后方看,对上层冷冻室18和冷藏室15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图22示出对冷冻室17整体和冷藏室15供给冷气的状态,图22(A)是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图,图22(B)是从前方看旋转盘731等的图。图23是从后方看,对冷冻室17整体和冷藏室15供给冷气时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在以下各图中,有时将从后方看遮蔽装置70的顺时针称为“顺方向”,逆时针称为“逆方向”。进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送风机47的半径方向和圆周方向简称为半径方向和圆周方向。
图10和图11示出对下层冷冻室19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0(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10(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1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10(A),在仅对下层冷冻室19供给冷气的情况下,转动遮盖壁711、转动遮盖壁712和转动遮盖壁715处于闭状态,转动遮盖壁713和转动遮盖壁714处于开状态。通过设为该开闭状态,能够通过送风机47仅对下层冷冻室19吹送冷气。
参照图10(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通过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逆方向旋转,
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闭状态。
参照图11,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10所示的状态时,转动遮盖壁713、714处于开状态,因此冷气从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吹送。流入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的冷气经由吹出口34,吹出至图2所示的下层冷冻室19。另一方面,通过转动遮盖壁711、712、715处于闭状态,不对图2所示的冷藏室15和上层冷冻室18吹送冷气。
图12和图13示出仅对冷冻室17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2(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12(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3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12(A),在仅对冷冻室17供给冷气的情况下,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转动遮盖壁712、713、714、715处于开状态。通过设为该开闭状态,能够通过送风机47对图2所示的冷冻室17吹送冷气。
参照图12(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开状态。
参照图13,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12所示的状态时,通过转动遮盖壁712、715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经由吹出口34吹出至图2所示的上层冷冻室18。此外,通过转动遮盖壁713、714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经由吹出口34吹出至图2所示的下层冷冻室19。另一方面,通过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不对冷藏室15吹送冷气。
图14和图15示出仅对上层冷冻室18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4(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14(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5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14(A),在仅对图2所示的上层冷冻室18供给冷气的情况下,转动遮盖壁711、713、714处于闭状态,转动遮盖壁712、715处于开状态。通过设为该开闭状态,能够通过送风机47仅对上层冷冻室18吹送冷气。
参照图14(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通过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顺方向旋转,
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开状态。
参照图15,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14所示的状态时,通过转动遮盖壁712、715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经由吹出口34吹出至上层冷冻室18。
另一方面,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因此不对冷藏室15吹送冷气。此外,转动遮盖壁713、714也处于闭状态,因此不对下层冷冻室19吹送冷气。
图16和图17示出遮蔽装置70封闭全部风路的全闭状态。图16(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16(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7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16(A),在全闭状态下,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处于闭状态。通过设为该状态,能够防止空气流入各风路。
参照图16(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通过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移动轴滑动沟805的沟部8012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闭状态。
参照图17,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16所示的状态时,转动遮盖壁711~715处于闭状态,对全部储藏室均不供给空气。换言之,能够通过转动遮盖壁71遮盖冷却室26和各风路。因此,在除霜过程中加热冷却室26的内部时,能够防止冷却室26内部的暖气经由各风路泄漏至各储藏室。
图18和图19示出仅对冷藏室15供给冷气的状态。图18(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18(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19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18(A),在仅对冷藏室15供给冷气的情况下,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转动遮盖壁712至转动遮盖壁715处于闭状态。通过设为该开闭状态,能够如后述那样,通过送风机47仅对冷藏室15吹送冷气。
参照图18(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闭状态。
参照图19,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18所示的状态时,通过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冷藏室供给风路51,经由冷藏室供给风路29吹出至冷藏室15。此外,也能够将吹送至冷藏室15的冷气的一部分吹送至蔬菜室20。另一方面,通过转动遮盖壁712~715处于闭状态,不对冷冻室17吹出冷气。
图20和图21示出遮蔽装置70向冷藏室15和上层冷冻室18供给冷气的状态。图20(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20(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21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20(A),在对图2所示的冷藏室15和上层冷冻室18供给冷气的情况下,转动遮盖壁711、712、715处于开状态,转动遮盖壁713、714处于闭状态。通过设为该开闭状态,能够通过送风机47对冷藏室15和上层冷冻室18吹送冷气。
参照图20(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逆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外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闭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开状态。
参照图21,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20所示的状态时,通过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冷气经由冷藏室供给风路29吹出至冷藏室15。此外,通过转动遮盖壁712、715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经由吹出口34吹出至上层冷冻室18。另一方面,转动遮盖壁713~714处于闭状态,因此不对下层冷冻室19吹送冷气。
图22和图23示出对冷藏室15和冷冻室17两者供给冷气的全开状态。图22(A)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22(B)是从前方看,该状态下的旋转盘731等的图,图23是从后方看,该状态下的风路的状况的图。
参照图22(A),在对图2所示的冷藏室15和冷冻室17供给冷气的情况下,转动遮盖壁711、712、713、714、715处于开状态。通过设为该全开状态,能够如后述那样通过送风机47对冷藏室15和冷冻室17吹送冷气。
参照图22(B),驱动电机741使旋转盘731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1配置在旋转盘731的移动轴滑动沟801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2使旋转盘732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2配置在旋转盘732的移动轴滑动沟802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3使旋转盘733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3配置在旋转盘733的移动轴滑动沟803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4使旋转盘734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4配置在旋转盘734的移动轴滑动沟80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5向顺方向旋转,移动轴765配置在旋转盘735的移动轴滑动沟805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
通过凸轮611与移动轴761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2与移动轴762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2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3与移动轴763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3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4与移动轴764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4处于开状态。通过凸轮615与移动轴765一起配置在半径方向内侧,转动遮盖壁715处于开状态。
参照图23,当遮蔽装置70处于图22所示的状态时,通过转动遮盖壁711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冷藏室供给风路51,经由冷藏室供给风路29将冷气吹出至冷藏室15。此外,通过转动遮盖壁712、715处于开状态,冷气被吹送至上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2,经由吹出口34吹出至上层冷冻室18。进而,通转动遮盖壁713、714处于开状态,能够经由下层冷冻室供给风路53和吹出口34,对下层冷冻室19供给冷气。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70通过图10(B)所示的驱动电机741至驱动电机745使旋转盘731至旋转盘735各自旋转,从而能够使图10(A)所示的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各自旋转,进行开闭。因此,能够自由地控制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5的转动动作,因此能够根据图3所示的冷藏室15、冷冻室17和蔬菜室20的冰箱内温度等,精确控制冷气的吹送量。
进而,参照图3,由于能够减小遮蔽装置70占有的容积,因此能够增大形成在遮蔽装置70的前方的冷冻室17的冰箱内容积,能够将更多的被冷冻物储藏在冷冻室17中。
参照图24至图26,说明另一形式涉及的遮蔽装置70。参照这些图说明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与参照图1至图23说明的遮蔽装置70基本相同,在具有螺线管81作为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驱动源的方面有所不同,以这一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24说明另一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24(A)是遮蔽装置70的分解立体图,图24(B)是示出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剖面图。
参照图24(A),遮蔽装置70从后方侧起具有:送风机47、转动遮盖壁71、支承基体63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在此,遮盖壁驱动机构60与各转动遮盖壁71对应而进行配置。除了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构成以外,与图5所示的遮蔽装置70相同。
参照图24(B),遮盖壁驱动机构60具有:形成有邻接部82的凸轮61、和螺线管81。
凸轮61由一体成型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凸轮61的上端与转动遮盖壁71可转动地连结。此外,凸轮61的下方部分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邻接部82。凸轮61与转动遮盖壁71可转动地连结的构成如图6(A)所示。
从螺线管81的下端向下方形成有可动部87。螺线管81的可动部87的下端与凸轮61的邻接部82连接。当螺线管81通电时,可动部87配置在上方,当螺线管81不通电时,可动部87配置在下方。
根据该构成的遮盖壁驱动机构60,通过控制螺线管81通电或不通电,能够使凸轮61移动,使转动遮盖壁71转动,开闭转动遮盖壁71。
图25示出全闭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25(A)是从后方看全闭状态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25(B)为图25(A)的剖面线D-D的剖面图,图25(C)是从前方看全闭状态下的螺线管81等的图,图25(D)是图25(B)的要点放大图。
参照图25(A)和图25(B),遮蔽装置70在全闭状态下防止空气从送风机47向外部流出。在该全闭状态下,转动遮盖壁71处于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垂直地起立的闭状态。在此,遮蔽装置70具有的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闭状态。
参照图25(C),当使遮蔽装置70处于全闭状态时,首先驱动螺线管81来使可动部87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结果,如图25(D)所示,经由邻接部82与螺线管81的可动部87连结的凸轮61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在纸面上,凸轮61向上方移动。然后,与凸轮61可旋转地连结的转动遮盖壁71以转动连结部68附近为转动中心转动,处于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呈直角地起立的闭状态。
图26示出全开状态下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图26(A)是从后方看全开状态的遮蔽装置70的图,图26(B)为图26(A)的剖面线E-E的剖面图,图26(C)是从前方看全开状态下的螺线管81等的图,图26(D)是图26(B)的要点放大图。
参照图26(A)和图26(B),遮蔽装置70在全开状态下不阻碍空气从送风机47向外部流动。此外,在全开状态下,全部转动遮盖壁71处于相对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平行的横卧状态。
参照图26(C),当使遮蔽装置70处于全开状态时,首先驱动螺线管81来使可动部87突出。由此,如图26(D)所示,可动部87挤压邻接部82,凸轮61向半径方向内侧移动。结果,与凸轮61的端部可转动地连结的转动遮盖壁71以转动连结部68附近为转动中心转动倾倒,处于转动遮盖壁71的主面与支承基体63的主面大致平行的状态。
如上所述,即使在具有螺线管81作为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驱动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具有驱动电机74作为遮盖壁驱动机构60的驱动源的情况等同的效果。即,能够各自开闭控制各转动遮盖壁71,能够提高风路的开闭控制的自由度,精度良好地调整冰箱内储藏室的温度。
参照图27说明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装置70的构成。在上述遮蔽装置70中,例如如图5(A)所示,对各个转动遮盖壁71配设有遮盖壁驱动机构60。另一方面,在图27所示的遮蔽装置70中,通过遮盖壁驱动机构601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2驱动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4的开闭动作。即,通过2个遮盖壁驱动机构601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2,驱动4个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4的开闭动作。在此,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4的内侧侧边以可相对图26(A)所示的支承基体63转动的方式安装。
遮盖壁驱动机构601具有:卷绕部851、驱动电机741、线缆861和线缆862。驱动电机741使大致呈棒状的卷绕部851向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线缆861的一段连接到转动遮盖壁711,另一端连接到卷绕部851。线缆862的一段连接到转动遮盖壁712,另一端连接到卷绕部851。遮盖壁驱动机构601驱动转动遮盖壁711、转动遮盖壁712进行开闭动作。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驱动电机741向正转方向旋转,卷绕部851旋转,线缆861和线缆862被卷绕,转动遮盖壁711和转动遮盖壁712从横卧状态转变为起立状态,处于封堵上述风路的闭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驱动电机741向反转方向旋转,卷绕部851旋转,线缆861和线缆862被放出,转动遮盖壁711和转动遮盖壁712从起立状态转变为横卧状态,处于释放上述风路的开状态。
遮盖壁驱动机构602具有:卷绕部852、驱动电机742、线缆863和线缆864。驱动电机742使大致呈棒状的卷绕部852向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线缆863的一段连接到转动遮盖壁713,另一端连接到卷绕部852。线缆864的一段连接到转动遮盖壁714,另一端连接到卷绕部852。遮盖壁驱动机构602驱动转动遮盖壁713、转动遮盖壁714进行开闭动作。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驱动电机742向正转方向旋转,卷绕部852旋转,线缆863和线缆864被卷绕,转动遮盖壁713和转动遮盖壁714从横卧状态转变为起立状态,处于封堵上述风路的闭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驱动电机742向反转方向旋转,卷绕部852旋转,线缆863和线缆864被放出,转动遮盖壁713和转动遮盖壁714从起立状态转变为横卧状态,处于释放上述风路的开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遮盖壁驱动机构601和遮盖壁驱动机构602,各自驱动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4的开闭动作,从而能够确保转动遮盖壁711至转动遮盖壁714的开闭动作的自由度,且简洁化遮蔽装置70的构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型。
例如,参照图6(A),通过在移动轴滑动沟80的中间部分配置移动轴76,能够使转动遮盖壁71处于半开状态。通过这样设定,能够精细控制吹送至储藏室的冷气的风量。

Claims (6)

1.一种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封闭冰箱内部吹送冷气的风路,所述遮蔽装置具有:
多个转动遮盖壁,其从半径方向外侧包围送风机;以及
遮盖壁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转动遮盖壁;
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设有多个;
每个所述转动遮盖壁都具有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具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右端形成有转动连结部,其形成有销能够穿过的孔部,
所述遮蔽装置具有支承基体,所述凸轮以可滑动的状态收纳在凸轮收纳部中,所述凸轮收纳部为所述支承基体的前面成型为凹状而成,所述转动遮盖壁可转动地与所述支承基体连结,
所述转动遮盖壁形成有转动连结部,其从所述转动遮盖壁的基端部倾斜地突出并形成有能够穿过销的孔部,通过销穿过所述凸轮的转动连结部的孔部和所述转动遮盖壁的转动连结部的孔部,所述凸轮与所述转动遮盖壁连接,能够绕销转动,随着所述凸轮的移动,所述转动遮盖壁以转动连结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由此进行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具有:
旋转盘,其形成有使所述凸轮移动的沟;以及
驱动电机,用以驱使所述旋转盘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壁驱动机构具有:
螺线管,其使所述凸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盘的右侧,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凸轮的移动轴转动的移动轴滑动沟;所述移动轴滑动沟与凸轮的移动轴可滑动地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下方部分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邻接部,所述螺线管的下端向下方形成有可动部;所述螺线管的可动部的下端与凸轮的邻接部连接。
6.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冷冻环路,具有对经由所述风路供给至储藏室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
冷却室,形成有连接至所述储藏室的送风口,所述冷却室内配设有所述冷却器,
送风机,其向所述储藏室吹送从所述送风口供给的空气,以及
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风路且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遮蔽装置。
CN202080038453.7A 2019-05-24 2020-05-12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Active CN113906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8053 2019-05-24
JP2019098053A JP7296621B2 (ja) 2019-05-24 2019-05-24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PCT/CN2020/089802 WO2020238616A1 (zh) 2019-05-24 2020-05-12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6265A CN113906265A (zh) 2022-01-07
CN113906265B true CN113906265B (zh) 2023-07-14

Family

ID=7354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8453.7A Active CN113906265B (zh) 2019-05-24 2020-05-12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78842A4 (zh)
JP (2) JP7296621B2 (zh)
CN (1) CN113906265B (zh)
WO (1) WO20202386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81174A (ja) * 1991-01-19 1992-10-06 Sharp Corp ダンパ装置
JPH07332505A (ja) * 1994-06-07 1995-12-22 Clover Denshi Kogyo Kk ダンパー装置及び電磁石用駆動制御装置並びに電磁石の駆動方法
JP2007120802A (ja) * 2005-10-26 2007-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7155146A (ja) * 2005-11-30 2007-06-21 Nidec Sankyo Corp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JP2013002664A (ja) 2011-06-14 2013-01-0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5912746B2 (ja) 2012-03-28 2016-04-27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254404B2 (ja) * 2013-09-24 2017-12-27 アクア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冷蔵庫
US20170227276A1 (en) * 2016-02-04 2017-08-10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Rotary damper
CN105650980B (zh) 2016-03-09 2018-04-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
CN106766569B (zh) * 2017-01-24 2022-07-05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设备以及应用该设备进行送风的方法
CN108266950B (zh) * 2017-12-29 2019-12-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302874B (zh) * 2017-12-29 2020-04-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302875A (zh) * 2017-12-29 2018-07-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253692B (zh) * 2017-12-29 2020-01-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档位感知装置、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050751A (zh) * 2017-12-29 2018-05-1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302873A (zh) * 2017-12-29 2018-07-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8548355B (zh) * 2018-03-09 2020-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集成模块及具有该风道集成模块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11954A (ja) 2023-08-10
EP3978842A1 (en) 2022-04-06
JP7296621B2 (ja) 2023-06-23
WO2020238616A1 (zh) 2020-12-03
EP3978842A4 (en) 2022-08-10
JP2020193731A (ja) 2020-12-03
CN113906265A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7719B1 (ko) 냉장고
WO2018010394A1 (zh) 一种冰箱
JP3212612B2 (ja) 冷気分配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JP7372644B2 (ja) 冷蔵庫
JP6710349B2 (ja) 冷蔵庫
JP2017146094A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冷蔵庫
JP7011299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6973788B2 (ja) 冷蔵庫
CN112313462B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JP6810958B2 (ja) 冷蔵庫
KR101496679B1 (ko) 냉장고
CN113906265B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CN113906266B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JP7058861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13906264B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KR20010068689A (ko) 냉장고의 냉기 조절장치
JP7220897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7460205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KR100621238B1 (ko) 냉장고의 댐퍼구조
JP2019082286A (ja) 冷蔵庫
CN110608563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