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2734A -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2734A
CN113892734A CN202010644878.4A CN202010644878A CN113892734A CN 113892734 A CN113892734 A CN 113892734A CN 202010644878 A CN202010644878 A CN 202010644878A CN 113892734 A CN113892734 A CN 113892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operating
finger contact
auxiliary
pull
z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48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Hong 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YKK Hong 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Hong Kong Ltd filed Critical YKK Hong Ko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48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2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273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包含有该辅助操作件的拉片、包含有该拉片的拉链、以及包含有该拉链的物品,其中,辅助操作件用于与拉链的拉头相连,辅助操作件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每个手指接触部上都设有面向拉头的操作面,操作面用于和手指面接触配合。本申请中能够大大增加使用者与辅助操作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在使用者拉动辅助操作件时,能够方便地对辅助操作件施加较大的拉力,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包含有该辅助操作件的拉片施加较大的拉力,进而能够方便地沿拉链开闭方向拉动拉头,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或关闭拉链,提高操作便利度,且特别适用于打开或关闭时需求较大拉力的防水拉链。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拉链用的、且包含有上述辅助操作件的拉片。
本发明又涉及一种包含有上述拉片的拉链。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拉链的物品。
背景技术
拉链是一种依靠连续排列的拉链牙来实现物品合并或分离的连接部件,其广泛地应用在服装、箱包、帐篷等物品上。如图1所示,拉链10主要包括一对左右并排设置的布带11、设置在各布带11内侧边缘的一排拉链牙12、以及拉头13,两排拉链牙12构成一对牙链带14,拉头13夹持在牙链带14上。拉头13包括拉头主体部131、固设在拉头主体部131上端面上的拉片安装部132、以及与拉片安装部132相连的拉片20,使用者手持拉片20拉动拉头13沿牙链带14的延伸方向前后移动时,左右两排拉链牙12会分离或啮合,进而打开或闭合拉链10。可以看出,对拉动拉头13前后移动的拉力大小决定了拉链10是否能顺利地打开或闭合,而对拉动拉头13前后移动的拉力大小直接由使用者手持并前后拉动拉片20的拉力大小决定。
进一步地,目前拉链中的拉片有下述几种结构。
结构一、片式拉片:如图2所示,拉片20呈薄片状,通常为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加工出的轻薄的金属片,拉片20穿套在拉头的拉片安装部132中、且拉片20的尺寸匹配于拉头的尺寸。但是,该片式拉片在使用上存在下述问题:
1、拉动拉头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儿童使用并不方便。
2、当拉链安装在长度较长的衣服、或尺寸较大的箱包上时,拉链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拉头的移动幅度较大,而拉片20的体积又较小,故当使用者的手指距拉头较远时,需要去寻找拉头,由此降低操作便利性。
3、使用者手持拉片20拉动拉头时,通常是使用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捏住拉片20远离拉片安装部132的一端并施力,而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与拉片20的操作面积都比较小,故使用者无法对拉片20施加较大的拉力。当拉链为防水拉链时,由于防水拉链对气密性具有较高要求,故防水拉链中拉链牙相互咬合的咬合力较大,也就需要较大的拉力去拉动拉头,此时,由于使用者无法对拉片20施加较大的拉力,会存在不能顺利打开或闭合防水拉链的现象,大大降低操作便利度。防水拉链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1985695U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一种防水拉链。
结构二、环式拉片:如图3所示,拉片20呈封闭的环状、穿套在拉头的拉片安装部132中,可以由拉绳等条状物打结后形成,故可以增加拉片20的长度,并能够使用多根手指勾住并拉动拉片20,容易让使用者拉动拉头。但是,由于拉片20通常是由拉绳打结后形成的,故使用者的手指与拉片20的操作面积仍然较小,使用者仍然无法大力施力去拉动拉片20,仍然会存在不能顺利打开或闭合防水拉链的现象。另外,拉绳的表面并不光滑,使用者在拉动拉片20时,手指与拉绳的表面相互摩擦,施力较大时会产生痛感,导致使用体验较差。同时,施力较大时,作用力会传递至拉绳的拉结处,导致拉绳容易打开、拉片失效。
结构三、环式注塑拉片:如图4所示,其在上述环式拉片的基础上增设了辅助操作件40,故拉片20包括由拉绳构成的连接件30、以及辅助操作件40,连接件30呈环状、穿套在拉头的拉片安装部132中,辅助操作件40由树脂注塑在连接件30上后形成,故拉绳的端部被固定在辅助操作件40的内部,辅助操作件40的形状通常是与拉链长度方向一致的长条形。使用者的手指捏住辅助操作件40,由此拉动拉头,使用者的施力点都集中到辅助操作件40上。环式注塑拉片能够避免环式拉片中拉绳打开的问题,但是,环式注塑拉片使用时存在下述问题:
1、使用者拉动拉头时,使用者的手指会经常与由拉绳构成的连接件30接触摩擦,降低使用体验度。
2、由拉绳构成的连接件30较软,而辅助操作件40较硬,在拉动上述辅助操作件40时,辅助操作件40很容易偏离于拉链的开闭方向,导致施力分散,操作性低。
3、辅助操作件40呈长条形,故辅助操作件40的体积较小,造成使用者的手指与辅助操作件40的操作面积仍然较小,使用者仍然无法大力施力去拉动拉片20,仍然会存在不能顺利打开或闭合防水拉链的现象。
4、辅助操作件40是一次注塑成型件、并注塑在拉绳的端部,故辅助操作件40与拉绳之间固定连接,导致辅助操作件40无法更换;当辅助操作件40损坏后,拉绳和辅助操作件40都无法更换,导致拉片整体报废。另外,辅助操作件40与拉绳固定相连后,拉绳的长短也就被固定、无法调节,兼用性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拉片施加较大拉力,提高操作便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用于与拉链的拉头相连,所述辅助操作件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每个手指接触部上都设有面向拉头的操作面,所述操作面用于和手指面接触配合。
本申请中的辅助操作件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使用者的手指与每个手指接触部上的操作面都为面接触配合,由此大大增加使用者与辅助操作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在使用者拉动辅助操作件时,能够方便地对辅助操作件施加较大的拉力,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包含有该辅助操作件的拉片施加较大的拉力,进而能够方便地沿拉链开闭方向拉动拉头,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或关闭拉链,提高操作便利度,且特别适用于打开或关闭时需求较大拉力的防水拉链。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所述操作面为向远离拉头的方向凹入的凹陷面,故在拉动辅助操作件时,使用者的手指被收纳在凹陷面内,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施力。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操作面为圆弧曲面,提高使用者接触操作面的舒适度,进而提高使用体验度。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操作件通过一绳部件与拉头相连,所述辅助操作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绳安装部,所述绳安装部用于和绳部件相连,所述绳安装部向靠近拉头的方向凸出于手指接触部,故所述绳安装部为凸起结构、起到分隔的作用,能够将使用者的手指与绳部件有效分隔开,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绳部件、被绳部件摩擦,进而避免在拉动辅助操作件的过程中产生痛感,由此大大提高使用体验度。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绳安装部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绳部件穿过,能够实现绳部件与辅助操作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绳部件与辅助操作件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故在两者中有一者损坏、并更换时,另一者未损坏的可以不用更换,由此提高零部件的兼用性,降低成本。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中,有一部分手指接触部沿拉链宽度方向分布在拉链中牙链带的一侧,其余部分手指接触部沿拉链宽度方向分布在拉链中牙链带的另一侧。使用者施力拉动辅助操作件时,使用者的施力点在拉链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分布在拉链中牙链带的两侧,有利于施力,并有利于施力集中。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在拉链的开闭方向上错位设置。基于此,辅助操作件可以呈星形、为一星形件;辅助操作件具有四个手指接触部,四个手指接触部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面接触配合,此为最佳配合方式;当然,配合方式不局限于此,四个手指接触部可以和人的任意四根手指面接触配合。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在拉链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基于此,辅助操作件可以呈沿拉链宽度方向平直延伸的柱形、为一柱形件,辅助操作件可以具有三个手指接触部、也可以具有四个手指接触部。当辅助操作件具有三个手指接触部时,三个手指接触部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面接触配合。当辅助操作件具有四个手指接触部时,四个手指接触部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面接触配合。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中具有一个用于和中指面接触配合的中指接触部,所述中指接触部的中心线、所述辅助操作件的中心线、以及拉链中牙链带的中心线三者在拉链的宽度方向上重合。人手施力时,中指通常是比较用力的一根手指,能够施加较大作用力,通过设置中指接触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有力地拉动拉头,操作性大大提高。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中除中指接触部以外的多个手指接触部沿拉链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中指接触部的两侧,进一步方便使用者更有力地拉动拉头,且施力稳定性好。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指接触部上操作面的面积大于其余每个手指接触部上操作面的面积,提高使用者手指与辅助操作件中每个手指接触部的接触稳定性,提高使用体验度。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操作件为一体成型件,使得辅助操作件自身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能够经久耐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上述辅助操作件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操作件为注塑件,具有轻质、成本低、便于加工制造的优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拉链用的拉片,包括用于和拉链中拉头相连的连接件、以及如上所述的辅助操作件,所述辅助操作件与连接件远离拉头的一端相连。使用者与辅助操作件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在使用者拉动辅助操作件时,能够方便地对辅助操作件施加较大的拉力,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或关闭拉链,提高操作便利度,且特别适用于打开或关闭时需求较大拉力的防水拉链。
上述拉片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一绳部件、用于穿套在拉头的拉片安装部中,简化拉片与拉片安装部之间的连接结构。
上述拉片的优选方案,所述绳部件与辅助操作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故绳部件和辅助操作件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提高零部件的兼用性,降低成本。
上述拉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绳部件与辅助操作件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绳部件的两端打结相连、并在打结处形成结部件,所述绳部件可移动地穿设在辅助操作件中,所述结部件位于辅助操作件远离拉头的一侧。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地实现绳部件与辅助操作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且便于更换绳部件或辅助操作件,再者还能调节拉片安装部与辅助操作件之间这一段绳部件的长度,使得拉片长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
上述拉片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与辅助操作件有两个连接点,所述两个连接点沿拉链的宽度方向对称分布在拉头中拉片安装部的两侧;因此,连接件与辅助操作件的两个连接点、以及连接件与拉片安装部的连接点呈三角分布,提高连接件受力的稳定性。
本申请再提供一种拉链,包括一对布带、设置在各布带内侧边缘的一排拉链牙、由两排拉链牙形成的牙链带、以及夹持在牙链带上的拉头,所述拉头包括拉头主体部、固设在拉头主体部上的拉片安装部、以及如上所述的拉片,所述拉片的连接件与拉片安装部相连。
本申请又提供一种物品,所述物品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拉链。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辅助操作件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使用者的手指与每个手指接触部上的操作面都为面接触配合,由此大大增加使用者与辅助操作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在使用者拉动辅助操作件时,能够方便地对辅助操作件施加较大的拉力,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包含有该辅助操作件的拉片施加较大的拉力,进而能够方便地沿拉链开闭方向拉动拉头,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或关闭拉链,提高操作便利度,且特别适用于打开或关闭时需求较大拉力的防水拉链。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具有片式拉片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具有环式拉片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具有环式注塑拉片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拉链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拉片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申请中拉链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拉片的使用状态图。
图11和图12为本申请中辅助操作件实施例一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6为本申请中辅助操作件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17为本申请中辅助操作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主视图。
图19为本申请中辅助操作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主视图。
图21为图19的俯视图。
图22为图19的仰视图。
图23为本申请中辅助操作件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中辅助操作件实施例五与绳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中物品为衣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中物品为箱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拉链
11 布带
12 拉链牙
13 拉头
131 拉头主体部
132 拉片安装部
14 牙链带
20 拉片
30 连接件
31 绳部件
311 结部件
40 辅助操作件
41 手指接触部
411 操作面
42 绳安装部
43 通孔
44 收容槽
45 中指接触部
46 食指接触部
47 无名指接触部
48 小指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申请提供一种拉链10用的辅助操作件40、包含有该辅助操作件40的拉片20、包含有该拉片20的拉链10、以及包含有该拉链10的物品。为便于叙述,下述实施例中,各方向定义如下:将拉链1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拉链10的长度方向也为拉链10的开闭方向;将拉链1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拉链1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基于此,图5或图8所示的视图中,纸面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为前方向和后方向,纸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左方向和右方向,纸面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为上方向和下方向。
如图5或图8所示,本申请涉及的拉链10包括一对左右并排设置且都延后延伸的布带11、设置在每个布带11内侧边缘的一排前后延伸的拉链牙12、由两排前后延伸的拉链牙12形成的牙链带14、以及夹持在牙链带14上的拉头13;如图6或图9所示,拉头13包括拉头主体部131、固设在拉头主体部131上端面上的拉片安装部132、以及拉片20,拉头主体部131用于夹持在牙链带14上、使左右两排拉链牙12分离或啮合。使用者对拉片20施力使拉头13沿拉链10的开闭方向向前移动时,拉链10被关闭。使用者对拉片20施力使拉头13沿拉链10的开闭方向向后移动时,拉链10被打开。拉链10的类型可以为树脂拉链10、尼龙拉链10、或金属拉链10。
进一步地,如图6或图9所示,本申请涉及的拉链10用的拉片20包括连接件30和辅助操作件40,连接件30和拉头13中的拉片安装部132相连,辅助操作件40与连接件30远离拉头13的一端相连,通过连接件30将拉片20与拉片安装部132相连。优选地,下述实施例在描述辅助操作件40的结构时,辅助操作件40都处于向后移动拉头13时、辅助操作件40位于拉头13后方侧的状态,也即辅助操作件40都处于图5和图8中的位置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6或图9所示,本申请涉及的拉链10用的辅助操作件40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41,每个手指接触部41的前表面上都设有面向拉头13的操作面411,操作面411用于和使用者的手指面接触配合,每个操作面411通常仅与使用者的一个手指面接触配合。使用辅助操作件40向后拉动拉头13、打开拉链10时,辅助操作件40位于拉头13的后方侧,如图5或图8所示;使用者将至少三根手指分别放置在辅助操作件40的各手指接触部41的操作面411上,如图7或图10所示,以整体握持辅助操作件40的方式向后拉动辅助操作件40,则辅助操作件40通过连接件30带动拉头13一起向后移动,由此使左右两排拉链牙12分离,打开拉链10。反之,使用辅助操作件40向前拉动拉头13、关闭拉链10时,辅助操作件40位于拉头13的前方侧,使用者将至少三根手指分别放置在辅助操作件40的各手指接触部41的操作面411上,以整体握持辅助操作件40的方式向前拉动辅助操作件40,则辅助操作件40通过连接件30带动拉头13一起向前移动,由此使左右两排拉链牙12啮合,关闭拉链10。上述辅助操作件40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41,且使用者的手指与每个手指接触部41上的操作面411都为面接触配合,由此大大增加使用者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的接触面积,还能实现使用者整体握持住辅助操作件40;因此,在使用者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能够方便地对辅助操作件40施加较大的拉力,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包含有该辅助操作件40的拉片20施加较大的拉力,进而能够方便地沿拉链10开闭方向拉动拉头13,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或关闭拉链10,提高操作便利度,且特别适用于打开或关闭时需求较大拉力的防水拉链10。
较优地,如图6或图9所示,拉片20中的连接件30为一绳部件31,绳部件31穿套在拉头13的拉片安装部132中,简化拉片20与拉片安装部132之间的连接结构。另外,绳部件31在拉片安装部132中处于自由活动的状态,绳部件31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弯曲特性、能够弯曲,故在通过拉片20向前或向后拉动拉头13时,切换辅助操作件40相对于拉头13的前后位置时,绳部件31也能够相对于拉片安装部132灵活换向,在通过拉片20向前拉动拉头13时、绳部件31与拉片安装部132的前端能够很好地抵接配合,在通过拉片20向后拉动拉头13时、绳部件31与拉片安装部132的后端也能够很好地抵接配合,进而将使用者施加于辅助操作件40的作用力有效地传递给拉头13,减少力的损失。
进一步地,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可拆卸连接,故绳部件31和辅助操作件4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使得绳部件31和辅助操作件40都可以独立更换,提高绳部件31和辅助操作的兼用性,且能够延长各自的使用寿命,由此降低拉片20和拉链10的成本。
较优地,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为:如图6或图9所示,绳部件31穿套在拉片安装部132中后,绳部件31的两端再从辅助操作件40中穿过后打结相连,使得绳部件31在打结处形成结部件311,绳部件31可移动地穿设在辅助操作件40中,结部件311位于辅助操作件40远离拉头13的后侧,由此能够方便地将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相连、以及将拉片20与拉头13上的拉片安装部132相连,同时还能够方便地更换绳部件31或辅助操作件40。并且,通过打结的方式将绳部件31的两端相连,能够方便地调节结部件311在绳部件31上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地调节拉片安装部132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这一段绳部件31的长度,使得拉片20长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提高兼容性。特别地,绳部件31以打结的方式与辅助操作件40相连、且穿套在拉头13的拉片安装部132中,使得拉片20可以独立使用,使用者能够根据每次不同的使用对象将拉片20安装到服装上拉链10的拉头13上、或安装到箱包上拉链10的拉头13上,兼容性极高。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有两个连接点,两个连接点沿拉链10的宽度方向对称分布在拉头13中拉片安装部132的左右两侧。因此,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的两个连接点、以及绳部件31与拉片安装部132的连接点大致上呈三角分布,提高绳部件31受力的稳定性,避免绳部件31的结部件311被打开。
进一步地,辅助操作件40上多个手指接触部41的排布方式有多种,多个手指接触部41的排布方式不同,使得辅助操作件40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下述提供辅助操作件40的三个优选实施例。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一
图5至图7、以及图11至图15所示的为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一整体上呈沿拉链10宽度方向左右平直延伸的柱形、为一柱形件,故辅助操作件40的长度方向与拉链10的开闭方向正交。优选地,辅助操作件40为一左右延伸且两端经倒圆角处理的圆柱形、或椭圆柱形;辅助操作件40为圆柱形时,辅助操作件40具有圆弧外周面和圆形端面;辅助操作件40为椭圆柱形时,辅助操作件40具有圆弧外周面和椭圆形端面。因此,辅助操作件40的外表面圆滑、无棱边和棱角,使用者握持辅助操作件40时具有较好的手感。
如图7、以及图11至图14所示,辅助操作件40中的多个手指接触部41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并排设置。图11至图14示出的辅助操作件40具有三个手指接触部41,此时,三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面接触配合,或者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不同,三个手指接触部41也可以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面接触配合。另外,在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使用者的大拇指也可以抵接在辅助操作件40的端面上,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施加较大拉力。
进一步地,图11至图14示出的辅助操作件40中,通常,三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面接触配合,由此将三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定义为与食指面接触配合的食指接触部46、与中指面接触配合的中指接触部45、以及与无名指面接触配合的无名指接触部47。中指接触部45上操作面411的面积大于食指接触部46上操作面411的面积、同时也大于无名指接触部47上操作面411的面积,提高使用者手指与辅助操作件40中每个手指接触部41的接触稳定性,提高使用体验度。
较优地,如图6和图13所示,辅助操作件40的三个手指接触部41中,中指接触部45位于辅助操作件40的正中间,或者说,中指接触部45的中心线、辅助操作件40的中心线、以及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中心线三者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重合。食指接触部46在拉链10宽度方向上分布在中指接触部45的一侧、也同时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一侧,无名指接触部47在拉链10宽度方向上分布在中指接触部45的另一侧、也同时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另一侧。使用者手部施力时,中指通常是比较用力的一根手指,能够施加较大作用力,通过设置中指接触部45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有力地拉动拉头13,操作性大大提高,且还能辅助操作者施力集中。而食指接触部46和无名指接触部47分布在中指接触部45的左右两侧,进一步方便使用者更有力地拉动拉头13,且施力稳定性好。另外,使用者施力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使用者手指的施力方向能够基本上与拉链10的开闭方向一致,使用者的施力点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两侧和牙链带14的中间,有利于施力和施力更加集中。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操作面411为向远离拉头13的方向向后凹入的凹陷面,故在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使用者的手指被收纳在凹陷面前方的区域内,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施力。优选地,操作面411为圆弧曲面,其能够匹配于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的手指形状,操作性好,同时还能提高使用者接触操作面411的舒适度,进而提高使用体验度。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4所示,辅助操作件40中设置有一对左右并排的绳安装部42,两个绳安装部42分别位于食指接触部46和中指接触部45之间、以及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之间,每个绳安装部42中开设有一个通孔43,通孔43以垂直于辅助操作件40长边的方式前后贯通辅助操作件40,辅助操作件40的两个通孔43用于供绳部件31的两端穿过,便于连接。两个通孔43即为上述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有两个连接点。每个绳安装部42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每个手指接触部41与通孔43之间能够隔开一定距离,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绳部件31接触摩擦。
优选地,如图13所示,绳安装部42向靠近拉头13的方向向前凸出于手指接触部41,故绳安装部42为凸起结构、起到分隔的作用,进一步将使用者的手指与绳部件31有效分隔开,再结合操作面411向后凹陷的凹陷结构,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绳部件31、被绳部件31摩擦,进而避免在拉动辅助操作件40的过程中产生痛感,由此大大提高使用体验度。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二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二与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一中,如图13所示,绳安装部42略微向前凸出于手指接触部41;而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二中,如图16所示,绳安装部42较大程度地向前凸出于手指接触部41,且绳安装部42越往前越细,即绳安装部42的外周形状从后至前逐渐缩减。采用该结构后具有下述效果:1、使得通孔43具有较长的长度,能够增加绳部件31与通孔43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对绳部件31的保持力,提高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2、较长的绳安装部42对绳部件31的左右偏移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利于施力集中。3、能够完全地将使用者的手指和绳部件31隔开,杜绝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绳部件31、被绳部件31摩擦的现象。
较优地,如图16所示,绳安装部42向前凸出于辅助操作件40前端的高度为L1,中指接触部45中操作面411相对于辅助操作件40前端向后凹陷的深度为L2,则绳安装部42的前凸高度L1优选大于中指接触部45中操作面411的后凹深度L2。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三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三与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手指接触部41的数量不同、以及通孔43在辅助操作件40上的位置不同。具体说,如图17和图18所示,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三具有四个手指接触部41,四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面接触配合,由此将四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定义为与食指面接触配合的食指接触部46、与中指面接触配合的中指接触部45、与无名指面接触配合的无名指接触部47、以及与小指面接触配合的小指接触部48。辅助操作件40中一对左右并排的绳安装部42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方式一、如图17和图18所示,一对绳安装部42分别设置在食指接触部46和中指接触部45之间、以及无名指接触部47和小指接触部48之间,此时,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中心线的左右两侧,辅助操作件40的中心线与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中心线两者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重合。方式二、一对绳安装部42分别设置在食指接触部46和中指接触部45之间、以及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之间,此时,中指接触部45的中心线与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中心线两者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重合。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四
图8至图10、以及图19至图22所示的为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辅助操作件40的多个手指接触部41在拉链10的开闭方向上错位设置;基于此,辅助操作件40呈星形、为一星形件。因此,辅助操作件40具有四个手指接触部41,四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用于和使用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面接触配合,由此将三个手指接触部41分别定义为与食指面接触配合的食指接触部46、与中指面接触配合的中指接触部45、与无名指面接触配合的无名指接触部47、以及与小指面接触配合的小指接触部48。食指接触部46和中指接触部45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都位于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一侧,且食指接触部46位于中指接触部45的后方侧、两者前后错位设置,无名指接触部47和小指接触部48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都位于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另一侧,且小指接触部48位于无名指接触部47的后方侧、两者前后错位设置。使用者施力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能够整体握持住辅助操作件40,且使用者的施力点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两侧,有利于施力,并有利于施力集中。
进一步地,如图19至图22所示,辅助操作件40在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绳安装部42,该绳安装部42中开设有两个通孔43,通孔43以垂直于辅助操作件40长边的方式前后贯通辅助操作件40,辅助操作件40的两个通孔43用于供绳部件31的两端穿过,便于连接。两个通孔43即为上述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有两个连接点。
优选地,如图19和图20所示,绳安装部42相对于所有的手指接触部41而言都向靠近拉头13的方向向前凸出于手指接触部41,故绳安装部42为凸起结构、起到分隔的作用,能够将使用者的手指与绳部件31有效分隔开,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绳部件31、被绳部件31摩擦,进而避免在拉动辅助操作件40的过程中产生痛感,由此大大提高使用体验度。如图22所示,辅助操作件40在绳安装部42的后端处开开设有收容槽44,该收容槽44与通孔43连通,绳部件31的两端、以及结部件311都被收容在收容槽44内,故绳部件31的两端、以及结部件311都不会露出,提高美观度。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五
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五与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通孔43在辅助操作件40上的位置不同。具体说,如图23所示,辅助操作件40中的一对绳安装部42左右对称分布、分别设置在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中,故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中都开设有通孔43。优选地,中指接触部45中的通孔43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中指接触部45的最外端、另一端向内延伸至辅助操作件40中的收容槽44,无名指接触部47中的通孔43的一端向外延伸至无名指接触部47的最外端、另一端向内延伸至辅助操作件40中的收容槽44;因此,使用者在握持辅助操作件40前后拉动拉头13时,使用者的手指不会碰触到绳部件,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被绳部件31摩擦。将辅助操作件40与绳部件31相连时,如图24所示,绳部件31的一端从中指接触部45中穿过,绳部件31的另一端从无名指接触部47中穿过,之后,绳部件31的两端打结固定、形成结部件311,绳部件31的两端、以及结部件311都被收容在辅助操作件40的收容槽44中。
进一步地,开设在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中的通孔43可以倾斜延伸,也可以沿拉链10的宽度方向左右平直延伸。优选地,辅助操作件40实施例五中,如图23和图24所示,开设在中指接触部45和无名指接触部47中的通孔43都沿拉链10的宽度方向左右平直延伸。因此,当使用者握持辅助操作件40、并施力前后拉动拉头13时,绳部件31处于绷紧状态,此时,穿设在辅助操作件40中的这段绳部件31、同位于辅助操作件40外部的这段绳部件31之间严格呈三角形状。
进一步地,上述辅助操作件40的五个优选实施例中,辅助操作件40都为一体成型件,使得辅助操作件40自身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能够经久耐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辅助操作件40都为注塑件,具有轻质、成本低、便于加工制造的优点。另外,上述辅助操作件40的五个优选实施例中,虽然举例说明了与手指的具体配合状态,其都为较佳的使用状态,但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随意与辅助操作件40上的多个手指接触部41接触配合,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举例的配合状态。
本申请又提供一种物品,物品上安装有如上的拉链10。物品可以为如图25所示的衣物,也可以为如图26所示的箱包。拉链10安装在衣物上时,如图25所示,拉链的开闭方向可以正交于地面。拉链10安装在箱包上时,如图26所示,拉链10可以弯曲延伸,故拉链10中有一段拉链10的开闭方向正交于地面、也有另外一段拉链10的开闭方向平行于地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涉及的辅助操作件40、拉片20、拉链10、以及物品具有下述优点:
1、使用者通过拉片20能够方便地施加较大作用力前后拉动拉头13,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或关闭拉链10,提高操作便利度,特别适用于防水拉链10。
2、使用者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使用者的手指能够避免与绳部件31接触、被绳部件31摩擦,从而避免施力过程中产生痛感,使用体验度好。
3、使用者的手指与辅助操作件40的接触面大,操作面411的凹陷结构能够匹配于拉动辅助操作件40时的手指形状,操作性高。
4、辅助操作件40和绳部件31可单独更换,延长各自的使用寿命;位于拉片安装部132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这一段绳部件31的长度可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调节这一段绳部件31的长短,兼容性高;绳部件31以打结的方式与辅助操作件40相连、且穿套在拉头13的拉片安装部132中,使得拉片20可以独立使用,使用者能够根据每次不同的使用对象将拉片20安装到服装上拉链10的拉头13上、或安装到箱包上拉链10的拉头13上,兼容性极高。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0)

1.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用于与拉链(10)的拉头(1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件(40)上设有至少三个手指接触部(41),每个手指接触部(41)上都设有面向拉头(13)的操作面(411),所述操作面(411)用于和手指面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411)为向远离拉头(13)的方向凹入的凹陷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411)为圆弧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件(40)通过一绳部件(31)与拉头(13)相连,所述辅助操作件(4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绳安装部(42),所述绳安装部(42)用于和绳部件(31)相连,所述绳安装部(42)向靠近拉头(13)的方向凸出于手指接触部(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安装部(42)中开设有通孔(43),所述通孔(43)用于供绳部件(31)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41)中,有一部分手指接触部(41)沿拉链(10)宽度方向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一侧,其余部分手指接触部(41)沿拉链(10)宽度方向分布在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41)在拉链(10)的开闭方向上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41)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41)中具有一个用于和中指面接触配合的中指接触部(45),所述中指接触部(45)的中心线、所述辅助操作件(40)的中心线、以及拉链(10)中牙链带(14)的中心线三者在拉链(10)的宽度方向上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指接触部(41)中除中指接触部(45)以外的多个手指接触部(41)沿拉链(10)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中指接触部(45)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指接触部(45)上操作面(411)的面积大于其余每个手指接触部(41)上操作面(411)的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件(40)为一体成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辅助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件(40)为注塑件。
14.一种拉链用的拉片,包括用于和拉链(10)中拉头(13)相连的连接件(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辅助操作件(40),所述辅助操作件(40)与连接件(30)远离拉头(13)的一端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为一绳部件(31)、用于穿套在拉头(13)的拉片安装部(132)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绳部件(31)与辅助操作件(40)之间可拆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绳部件(31)的两端打结相连、并在打结处形成结部件(311),所述绳部件(31)可移动地穿设在辅助操作件(40)中,所述结部件(311)位于辅助操作件(40)远离拉头(13)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与辅助操作件(40)有两个连接点,所述两个连接点沿拉链(10)的宽度方向对称分布在拉头(13)中拉片安装部(132)的两侧。
19.一种拉链,包括一对布带(11)、设置在各布带(11)内侧边缘的一排拉链牙(12)、由两排拉链牙(12)形成的牙链带(14)、以及夹持在牙链带(14)上的拉头(13),所述拉头(13)包括拉头主体部(131)、以及固设在拉头主体部(131)上的拉片安装部(13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13)还包括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拉片(20),所述拉片(20)的连接件(30)与拉片安装部(132)相连。
20.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拉链(10)。
CN202010644878.4A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Withdrawn CN113892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878.4A CN113892734A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878.4A CN113892734A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2734A true CN113892734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8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4878.4A Withdrawn CN113892734A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2734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9973A (en) * 1972-03-03 1973-03-13 Might Mac Inc T-bar zipper tab handle
US5083349A (en) * 1991-03-08 1992-01-28 Talon, Inc. Slide fastener slider
US20090314304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David Jochim Ergonomic brush
US20140167429A1 (en) * 2013-08-16 2014-06-19 Yk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lide fastener closing tool and method
DE202016004559U1 (de) * 2016-07-26 2016-08-16 Hartmut Ortlieb Handhabeelement oder Zugelement für Reißverschlüsse
CN206462614U (zh) * 2016-09-28 2017-09-05 中山市三乡镇铭鑫硅橡胶模具制品厂 手动按摩洗脸刷
US20180110497A1 (en) * 2016-10-25 2018-04-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ustomized handle for ultrasound probe
CN208181074U (zh) * 2018-04-04 2018-12-04 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轨道设备的抓握辅件
CN109071061A (zh) * 2016-03-07 2018-12-21 约瑟夫·斯科特·施耐德 绝缘容器
JP2019154463A (ja) * 2018-03-07 2019-09-1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ーの引手およびスライダーの引手の製造方法
CN212912002U (zh) * 2020-07-07 2021-04-09 Ykk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9973A (en) * 1972-03-03 1973-03-13 Might Mac Inc T-bar zipper tab handle
US5083349A (en) * 1991-03-08 1992-01-28 Talon, Inc. Slide fastener slider
US20090314304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David Jochim Ergonomic brush
US20140167429A1 (en) * 2013-08-16 2014-06-19 Yk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lide fastener closing tool and method
CN109071061A (zh) * 2016-03-07 2018-12-21 约瑟夫·斯科特·施耐德 绝缘容器
DE202016004559U1 (de) * 2016-07-26 2016-08-16 Hartmut Ortlieb Handhabeelement oder Zugelement für Reißverschlüsse
CN206462614U (zh) * 2016-09-28 2017-09-05 中山市三乡镇铭鑫硅橡胶模具制品厂 手动按摩洗脸刷
US20180110497A1 (en) * 2016-10-25 2018-04-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ustomized handle for ultrasound probe
JP2019154463A (ja) * 2018-03-07 2019-09-1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ーの引手およびスライダーの引手の製造方法
CN208181074U (zh) * 2018-04-04 2018-12-04 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轨道设备的抓握辅件
CN212912002U (zh) * 2020-07-07 2021-04-09 Ykk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5156B1 (en) Vehicle seats
US7404240B2 (en) Zipper pull with cover member
TWI326204B (en) Article with slide fastener
JP2014500769A (ja) 折り畳み式の引張部材を有するファスナー装置
CN212912002U (zh)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CN113892734A (zh)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CN111972785A (zh) 一种上止拉链装置和一种服饰
US4932230A (en) Key holder
CN209883207U (zh) 套装链牙组、轻滑式拉链及应用其的制品
CN212574366U (zh) 一种上止拉链装置和一种服饰
JP4038164B2 (ja) 浮力調整器
CN215603591U (zh) 一种拉头用拉片、拉头、拉链及衣服
CN218737555U (zh) 一种可拆卸用作手环的引手及拉链头
CN219146927U (zh) 一种用于调节更换绳部件的辅助器具、拉片及拉链头
US3522964A (en) Zipper locking bar
JP3205055U (ja) バッグ
CN215775678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防护服
CN219781754U (zh) 拉链绳结构
CN214340730U (zh) 易于进行状态转换的多功能包
CN218737550U (zh) 一种拉链及其拉头装置
CN214303268U (zh) 一种门把手护套
CN212547321U (zh) 一种毛毛虫手部约束的手套
CN216674944U (zh) 一种可更换拉片辅助器具的拉片和拉链头
CN210184714U (zh) 一种拉链用拉头、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CN218303498U (zh) 一种带可拆卸多功能贴袋的服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