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2022A - 光源及生化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及生化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2022A
CN113892022A CN202080038167.0A CN202080038167A CN113892022A CN 113892022 A CN113892022 A CN 113892022A CN 202080038167 A CN202080038167 A CN 202080038167A CN 113892022 A CN113892022 A CN 113892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d
light source
ultraviol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81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口好文
今村伸
安藤贵洋
川村友人
松冈裕哉
足立作一郎
气田康宏
高田英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92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2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55Details, e.g. use of specially adapted sources, lighting or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6Illumination; Optics
    • G01N2201/061Sou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6Illumination; Optics
    • G01N2201/062LED's
    • G01N2201/0627Use of several LED's for spectral resolu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6Illumination; Optics
    • G01N2201/064Stray light conditio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8Optical fibres; light guides
    • G01N2201/0806Light r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01L33/486Containers adapted for surface mou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提高分析装置的性能且使维护变得容易。光源具备并列配置的发出紫外光的第一LED2u和发光光谱与第一LED不同的第二LED2w、与第一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的反射面(3r)以及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并使第二LED的光透射的分色面(3d),在将具备该分色面的光学部件设为分色棱镜(3)的情况下,反射面(3r)将第一LED的光向第二LED所在的一侧反射,在第二LED的发光面与分色棱镜之间具备遮光部(5),通过使用这样结构的光源,能够使从多个LED发出的光成为一条光线即光束入射到生化分析装置等后级的光学系统。

Description

光源及生化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宽范围的波长区域的光源以及使用该光源的生化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体化学分析装置中,向试样添加试剂然后照射光,测量发光强度来观察生物体试样的浓度。在生化分析装置中,向试样照射的光的波长区域是340~800nm这样的宽范围的波长区域,使用能够发出该波长区域的光的光源。
近年来,开发出一种发出近紫外光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试样分析用光源使用。在生化分析装置中,如上所述,使用340~800nm这样的宽范围波长区域的光来分析试样,为了使用LED作为光源,由于各个LED的波长区域大约为30~100nm,比生化分析装置所需要的波长区域小,所以需要使用由紫外LED的光进行激励从而发光至近红外波长区域的荧光体,或者使用多个LED。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近紫外发光LED进行激励来引发近红外发光的荧光体。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上述荧光体的例子,公开了在发光装置中发出红外的LiAlO2:Fe(发光光谱的峰值波长:746nm)和Al2O3:Cr(没有记载发光波长)(参照摘要、段落0066、图3)。
另外,专利文献2~4记载了使用多个LED的发光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21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794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94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546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作为生化分析装置的光源,有时使用波长区域不同的多种LED光源来代替寿命短的钨灯。然而,在使用多种LED光源时,难以将多个LED发出的光作为一条光线(光束)入射到生化分析装置后级的光学系统。
本公开的目的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以及使用该光源的生化分析装置,该光源使用长寿命的LED作为光源,能够使维护变得容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源和使用该光源的生化分析装置,上述光源构成为具备: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以及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第一LED不同;与第一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的反射面;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并且使第二LED的光透射的分色面;以及相比于反射面和分色面配置在第一LED或第二LED侧,遮挡紫外光的遮光部。遮光部与第一LED或第二LED的发光面对置。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源和使用该光源的生化分析装置,该光源构成为并列配置一方发出紫外光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第一LED不同,上述光源具备:与第一LED对置,将第一LED的光反射到第二LED所在一侧的反射面;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并使第二LED的光透射的分色面;配置在第一LED或第二LED的发光面与分光棱镜之间的遮光部。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源以及使用该光源的生化分析装置,该光源具备: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所述第一LED不同;反射面,其与第一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以及分色面,其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并且透射第二LED的光,第一LED及第二LED中的另一方是主要的发光光不是紫外光的白色LED,与白色LED的发光面对置地配置滤波部件,该滤波部件对于紫外光的透射率小于对于波长比紫外光长的光的透射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通过采用一种使用了LED能够使寿命延长的结构的光源,能够容易地进行生化分析装置的维护。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公开的生化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光源的结构。
图2详细说明实施例1的光源中的新课题。
图3表示实施例1的遮光构造的一例。
图4说明通过实施例1的遮光构造抑制紫外光。
图5表示在实施例1的光源中模拟的光学系统。
图6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的贯通孔的变形例。
图7表示实施例2的光源的一个结构例。
图8表示实施例3的光源的一个结构例。
图9表示实施例4的光源的一个结构例。
图10表示实施例4的光源的遮光架的变形例。
图11表示实施例4的光源的LED配置的变形例。
图12表示实施例4的分色棱镜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后述的实施例,能够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对于说明后述的各实施例时使用的各附图中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光源的实施例,该光源构成为具备: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第一LED不同;与第一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的反射面;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且使第二LED的光透射的分色面;以及相对于反射面以及分色面配置在第一LED或第二LED侧,对紫外光遮光的遮光部,遮光部与第一LED或第二LED的发光面对置。
图1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的一个结构。光源1由以下构成:发光波长不同的2个LED封装件2w、2u;使从2个LED封装件射出的光成为1条光束的分色棱镜3;安装LED封装件的LED基板4;以及将分色棱镜3固定在LED基板4上的遮光架5。LED封装件2u射出紫外光,遮光架5的一部分作为遮光部发挥功能,其抑制紫外光使其不会到达LED封装件2w,并且配置在2个LED封装件的发光面与分色棱镜之间。
图1的(a)、(b)、(c)、(d)和(e)分别是光源1的立体图、该图的A-A’线的截面图、LED封装件2w的详细图、LED封装件2u的详细图以及分色棱镜3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LED封装件2w是发出380nm至800nm的光的LED封装件,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白色LED封装件。LED封装件2u在340nm具有发光峰值,以下称为紫外LED封装件。
使用图1的(c)对白色LED封装件2w进行说明。LED2wl被配置在白色LED框体2wf的凹部,并使用分散有荧光体的树脂2wp进行密封。白色LED框体2wf的材料为树脂或陶瓷。
LED2wl是激励荧光体的光源。在本实施例中,LED2wl是发光峰值处在385nm的LED。为了产生385nm~800nm的连续发光光谱,在树脂2wp中分散了多种荧光体。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多种荧光体在树脂中分散的方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LED2wl上层叠荧光体膜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层叠一部分荧光体并且使一部分荧光体分散的结构。只要能够产生预定波段,即在本实施例中产生385nm~800nm的连续发光光谱即可。但是,也可以不是完全的连续光谱,只要在用于生化分析装置的波长下具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即可。由荧光体发出的光和由LED2wl发出的光从树脂2wp的上表面2wpu射出。树脂2wp的上表面2wpu成为白色LED封装件2w的发光面。
本公开并不限定白色LED封装件2w的结构。另外,树脂2wp不仅含有荧光体,也可以含有微粒。所含有的微粒的微粒分散用于提高荧光体的分散性,通过光散射高效地向荧光体照射激励光。
使用图1的(d)对紫外LED封装件2u进行说明。LED2ul被配置在紫外LED框体2uf的凹部,使用密封玻璃2uc覆盖紫外LED框体2uf的开口部。LED2ul的发光峰值处在340nm。紫外光会使周边部件劣化,因此用于构成紫外LED封装件2u的材料由不会因紫外光而劣化的材料构成。密封玻璃2uc使用石英玻璃等不吸收紫外光的部件。紫外LED框体2uf使用陶瓷等。例如为AlN、Al2O3、蓝宝石、Al、Cu等。
本公开并不限定紫外LED封装件2u的结构。从LED2ul射出的光经由密封玻璃2uc而射出。因此,密封玻璃的上表面2ucu和侧面2ucs成为紫外LED封装件2u的发光面。在本实施例中,在LED框体2uf的凹部安装LED2ul并利用密封玻璃2uc进行了密封,但紫外LED封装件2u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耐紫外光的氟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环烯烃树脂等对于每个LED2ul填埋LED框体2uf的凹部来进行密封。
此外,作为实施例1,记载了大致的波长,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
本公开的光源在LED2ul发出紫外光或近紫外光(例如波长为340nm~430nm的光),LED2wl发出波长比LED2ul的发光长的光的情况下变得重要。
使用图1的(b)和(e)对分色棱镜3进行说明。分色棱镜3具有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反射面3r与紫外LED封装件2u相向配置,分色面3d与白色LED封装件2w相向配置。
本实施例的反射面3r是利用光的全反射进行反射的面,是相对于分色棱镜3的底面3l呈45度角的斜面,是被镜面加工的面。反射面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反射面3r上形成了铝等金属膜的结构,也可以是形成了电介质的多层膜(电介质多层膜)的面。只要具有将紫外LED封装件2u的发光向分色面3d侧反射的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的分色面3d是在镜面上形成了电介质多层膜等薄膜的面,成为由2个玻璃部件包夹薄膜的结构。镜面是指表面粗糙度比入射到表面的光的波长小的光滑面。分色面3d是相对于底面3l呈45度角的斜面,是对于来自白色LED封装件2w的光而言透射率高,对于来自紫外LED封装件2u的光而言反射率高的面。例如,是具有对于来自白色LED封装件2w的光的透射率为80%以上,对于来自紫外LED封装件2u的光的反射率为80%以上那样的功能的面。优选上述透射率和反射率分别为90%以上。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线Ray2在反射面3r反射,然后在分色面3d反射而从分色棱镜3的上表面3u向生化分析装置后级的光学系统射出。另一方面,从白色LED封装件2w射出的光线Ray1透射分色面3d,从上表面3u朝向生化分析装置后级的光学系统射出。
通常,在生化分析装置后级的光学系统中,仅有效利用从光源1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在后级的光学系统中仅有效利用从图1(e)所示的有效区域3ea射出的光中的、相对于上表面3u的法线方向的角度为数度以内的光。有效区域3ea是与分色面3d对置的上表面3u的一部分。取决于后段的光学系统来决定有效区域3ea的位置、形状。
通过设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的光源,能够使从白色LED封装件2w和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在分色面3d汇合,从有效区域3ea成为一条光线(光束)朝向后级的光学系统射出。应用了该光源1的生化分析装置可通过受光装置来监视穿过了包含检体的试样盒后的光吸收(透射光量)。
另外,由于白色LED封装件2w和紫外LED封装件2u的周围变热,因此优选在LED基板4的后面设置冷却结构。特别是分散在树脂2wp中的荧光体吸收近紫外~蓝色的波长的光,在被这些波长激励从而发光的荧光体中存在当温度上升时发光效率降低的荧光体。另外,LED也处于当温度上升时效率降低的倾向。因此,优选在光源1设置冷却机构。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时的新课题是紫外光引起的周边部件的劣化。特别是作为白色LED封装件2w的构成部件之一的树脂吸收紫外光而老化。分散荧光体的树脂2wp有时吸收紫外光而变黄(以下,将该现象称为黄变)。
此时,由树脂2wp吸收白色LED封装件2w内的大致370nm以下的光而黄变,因此若对白色LED封装件2w持续照射紫外光,则黄变与光源1的使用时间相对应地发展。若黄变发展,则树脂吸收大致500nm以下的波长的光,蓝色侧的光量降低。另一方面,由于LED2wl是发光峰值处于385nm的LED,因此大多情况下385nm的光量最大。因此,随着黄变的发展,树脂2wp吸收385nm的光从而树脂2wp具有热,该热会促进树脂2wp的劣化,有可能进一步引起荧光体的劣化。这些是将紫外LED封装件2u和白色LED封装件2w接近地配置的结构中产生的目前没有的新课题。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光源中,通过对图1所示的遮光架5的结构进行研究,减少紫外LED封装件2u的光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量。
使用图2详细说明上述新的课题。图2用于说明在没有遮光架的情况下,怎样的光线到达彩色LED封装件2w。
在该图中,光线Ray3是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地射出的光在分色棱镜3的上表面3u反射,在底面3l再次反射,反复进行该反射从而透射分色面3d,从底面3l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例子。分色棱镜3是透明的,但在上表面3u和底面3l,一部分光基于菲涅尔反射率进行表面反射。
另外,在特定波长的光以特定的角度入射的情况下,分色面3d成为预定的反射率及透射率。在本实施例中,以分色面3d的法线为基准,对于以45度入射的波长340nm的光,将反射率设定为90%以上。因此,如Ray3那样,偏离了入射角度45度的光有时透射。
即,由于分色棱镜3存在于2个LED封装件前,所以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地射出的光经过菲涅尔反射和分色面3d的透射而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
光线Ray4是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地射出的光在分色棱镜3的上表面3u进行菲涅尔反射,在底面3l折射而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的例子。
另外,光线Ray5是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地射出的光在底面3l进行菲涅尔反射并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的例子。
并且,光线Ray6是从紫外LED封装件2u的密封玻璃的侧面2ucs射出的光直接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紫外LED封装件2u具备密封玻璃,因此构成为厚度比白色LED封装件2w厚,发光面接近分色棱镜。因此,产生光线Ray6这样的路径。
以这些各种路径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的抑制成为新的课题,为了解决该课题,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结构,考虑一种遮光架5,其形成在白色LED封装件2w或紫外LED封装件2u的发光面与分色棱镜3之间配置的遮光部。
使用图3和图4对本实施例的遮光架5进行说明。图3用于说明遮光架5的结构。图4用于说明通过遮光架5如何遮挡光线。
图3的(a)是从配置分色棱镜3的一侧观察到的遮光架5的立体图,(b)是从配置LED基板4的一侧观察到的立体图,(c)是从分色棱镜3侧观察到的遮光架5的主视图,(d)是从LED基板4侧观察到的后视图。
如图1所示,分色棱镜3嵌入开口5o的凹部中。
通过高精度地制作凹部的形状,能够高精度地将分色棱镜3配置在预定的位置。贯通孔5a、5a’是用于使来自紫外LED封装件2u、白色LED封装件2w的光通过而到达分色棱镜3的孔。即,具备遮光架5,其用于固定具有反射面和分色面的部件即分色棱镜3。遮光架5具备用于使来自第一LED或第二LED的光通过而到达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的贯通孔。
另一方面,螺纹孔5s、5s’是用于将LED基板4与遮光架5固定的螺纹孔。即,遮光架5具有螺纹孔,其用于将安装第一LED和第二LED的LED基板4与遮光架5固定。通过高精度地加工该螺纹孔的位置,能够高精度地对准LED基板4与遮光架5的位置关系。引导件5h、5h’是用于使光源1的位置对准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的构造物的孔。在此将引导件设为孔,但也可以是固定用贯通孔,也可以将突起作为引导件。
在此,对于防止由分色棱镜3的振动等引起的位置偏移即松动进行说明。在凹部的贯通孔5a与5a’之间的平坦部涂布粘接剂,以不产生松动的方式固定分色棱镜3d。一般而言,当粘接了进行光导的部件,则在此产生散射使得光从部件泄漏,因此光利用效率降低。但是,若考虑到生化分析装置后级的光学系统,在后级的光学系统中仅能够利用从有效区域3ea射出的光中的相对于上表面3u的法线方向的角度为数度以内的光。
因此,可知仅图1(b)所示的光线Ray2那样的、遵循在反射面3r以及分色面3d大约以45度角进行反射的路径的光线是有效的。因此,在上述粘接部位散射的光原本就是不会被有效利用的光,对分析装置的光利用效率没有影响。根据这样的理由,构成为将贯通孔5a与5a’之间的平坦部即固定面与分色棱镜3粘接。
即,构成为在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之间具有与分色棱镜相对的固定面,将该固定面与分色棱镜3粘接。
该结构起到以下的效果:不影响分析装置的光利用效率地抑制部件的松动。
使用图3的(e)对本实施例的分色棱镜3、遮光架5以及2个LED封装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3的(e)是与图1的(b)对应的图,仅记载与本说明有关系的部位,记载了螺纹孔5s与5s’之间的构造。
贯通孔5a、5a’的大小比图1中记载的LED2wl及LED2ul的大小稍大。稍大是为了抑制因安装误差导致的LED2wl及LED2ul的位置偏移对效率造成的影响。根据研究,关于贯通孔的宽度L5a和L5a’,优选在两侧设置0.3mm左右的允许范围,设为LED的宽度+0.6mm左右。当使用图1的L2ul和L2wl以及图3的L5a和L5a’时,L5a=L2ul+0.6mm、L5a’=L2wl+0.6mm左右。即,关于第一LED及第二LED与对应的贯通孔的大小即宽度,使对应的贯通孔的宽度比第一LED及第二LED的宽度大。
另外,如果将贯通孔的宽度设为与发光面2wpu及2ucu相同程度,则将大致全部的发光光引导至分色棱镜3,但在本实施例中,缩小贯通孔的宽度L5a和L5a’,设为比图1的LED的宽度L2ul、L2wl稍大的程度。其原因在于,来自LED正上方的发光面的出射光强度比其他部位大,图1的(e)所示的有效区域3ea的面积虽然由后级的光学系统大致决定,但大多为与LED相同程度的大小,在该情况下仅有效利用来自LED正上方的发光面的光,因此即便使贯通孔的宽度比LED的宽度大,光利用效率的改善效果也小。鉴于这些情况,贯通孔的宽度L5a和L5a’越小,从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量越小,将贯通孔的宽度L5a设为比LED的宽度L2ul稍大的程度,将贯通孔的宽度L5a’设为比图1的LED的宽度L2wl稍大的程度。
使分色棱镜3的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的宽度L3r和L3d分别为比贯通孔的宽度L5a和L5a’稍大的程度。即,具体而言,设为贯通孔的宽度L5a和L5a’+0.4mm左右。这是考虑了将分色棱镜3配置在遮光架5时的位置偏移而得出的值。即,关于反射面的宽度或分色面的宽度和对应的贯通孔的宽度,反射面的宽度或分色面的宽度比所对应的贯通孔的宽度大。
另外,作为遮光架5的其他特征,在紫外LED封装件2u与白色LED封装件2w之间配置有从紫外LED封装件2u的发光面向LED基板4侧延伸的遮光壁5w。由此,抑制从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成为杂散光而到达相邻的白色LED封装件2w的情况。
接着,使用图4说明通过遮光架5如何遮挡光线。图4描绘了与图3相同的部位。图2的光线Ray3被贯通孔的侧面5as遮挡。即,通过具有贯通孔5a,起到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减少的效果。在此,贯通孔5a以及构成该贯通孔5a的贯通孔的侧面5as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的遮光部。
光线Ray4和Ray5在遮光架5中被与发光面2ucu对置的部位5c遮挡。即,通过具有与发光面2ucu对置的部位5c,起到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减少的效果。在此,在遮光架5中与发光面2ucu对置的部位5c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的遮光部。
光线Ray6被遮光壁5w遮挡。即,通过具有遮光壁5w,起到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减少的效果。在此,遮光壁5w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的遮光部。
光线Ray7是入射到分色棱镜3后,在上表面3u进行菲涅尔反射,从底面3l射出,被与底面3l对置的遮光架5的部位遮挡的例子。通过将贯通孔的宽度L5a和L5a’设为比LED的宽度L2ul、L2wl稍大的程度,成为与底面3l相对地存在一部分遮光架5的结构,起到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减少的效果。在此,关于与底面3l对置的一部分的遮光架5,换句话说,位于贯通孔5a与5a’之间且与分色棱镜3对置的面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的遮光部。
光线Ray8入射到分色棱镜3后,在上表面3u和底面3l之间反复进行菲涅尔反射从而透射分色面3d,从底面3l入射到贯通孔5a’被贯通孔的侧面5as’遮挡。通过将比LED的宽度L2wl稍大的贯通孔设置在白色LED封装件2w侧,即使存在透射分色面3d而入射到贯通孔5a’的光线,也会被侧面5as’遮挡,起到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减少的效果。在此,贯通孔5a’以及构成贯通孔5a’的贯通孔侧面5as’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的遮光部。
接着,对遮光架5的材料进行说明。优选紫外光导致的劣化小,不透射紫外光且对于紫外光反射率低的部件。例如,是对铝块等金属执行了用于降低紫外光反射率的表面处理的部件。另外,作为其他材料,可举出陶瓷、玻璃等无机材料。对于陶瓷、玻璃,也优选为吸收紫外光使其不会透射或者使紫外光衰减的材料。石英以外的一般的玻璃对于紫外光的吸收率高。另外,在紫外光下最容易劣化的是树脂,金属或无机材料对紫外光具有耐性,因此作为持续暴露在紫外光下的材料,优选金属或无机材料。
在此,对于从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的光利用效率以及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发光面2wpu的紫外光量的模拟结果进行说明。图5是进行了模拟的光学系统的概略图。光源1是图1和图3的(e)所示的结构,将LED间的距离Lled设为6mm,将贯通孔5a、5a’的高度Lb设为2.1mm。第一孔径光阑A1以后表示了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A2~A8如该图所示,表示了照射透镜系统、第二孔径光阑、试样盒、检测透镜系统、第三孔径光阑、光检测器、虚拟平面。这样,生化分析装置具备试样盒以及将从分色面射出的光线(光束)向试样盒照明的透镜。
如下定义光利用效率和到达发光面2wpu的紫外光量。在将从紫外LED封装件2u的LED2ul发出的总光量设为100%时,将到达光检测器A7及发光面2wpu的光的比例作为光利用效率及紫外光光量。使从LED2ul上表面的发光角度分布为朗伯分布来发光。
图5的光学系统的光轴通过图3(e)的白色LED封装件2w的中心。将白色LED封装件2w对准光轴的理由在于,白色LED封装件2w与紫外LED封装件2u相比射出宽范围的波长的光,所以白色LED封装件2w一方的光量有可能变得不足,为了使白色LED封装件2w的光的光利用效率为最大,在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光源1对位的光轴上配置了白色LED封装件2w。
从光源1的与分色面3d对置的上表面3u射出的光被第一孔径光阑A1限制。然后,由照射透镜系统A2进行聚光,使得对试样盒A4适当地照射光。在试样盒A4之前配置有第二孔径光阑A3。照射透镜系统A2可以是1片透镜,但为了修正像差,多数情况下由多个透镜构成。透射了试样盒A4的光由检测透镜系统A5聚光到光检测器A7。检测透镜系统A5也同样可以是1片透镜,但为了修正像差,大多由多个透镜构成。在光检测器A7之前配置有第三孔径光阑A6。
该光学系统的有效区域3ea为1mm见方的大致正方形。并且,仅有效利用透射了有效区域3ea的光中的相对于上表面3u的法线的角度为数度以内的光。因此,光利用效率小于1%。
表1中示出计算结果。作为比较例,还示出了没有遮光架5的情况。根据该比较,即使没有遮光架5,光利用效率也不变,但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发光面2wpu的紫外光量因具有遮光架5而降低至小于1/10。
[表1]
表1有无遮光架的紫外光量的比较
光利用效率 发光面的紫外光量
无遮光架 0.06% 0.56%
有遮光架 0.06% 0.05%
因此,表示了通过本实施例的配置在2个LED封装件的发光面与分色棱镜之间的作为遮光部发挥功能的遮光架5,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量减少,起到了抑制由紫外光引起的树脂2wp劣化的效果。由此表示了能够抑制光源1的新课题,能够使用多种LED使从多个LED发出的光成为一条光线(光束)入射到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实现了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LED的光源。
光源的结构为具备并列配置的紫外LED封装件2u(LED2ul)和白色LED封装件2w(LED2wl)、与LED2u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的反射面3r、与LED2w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并使LED2wl的光透射的分色面,在将由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构成的光学部件称为分色棱镜3的情况下,反射面3r将LED2ul的光反射到LED2wl所在的一侧,在LED2ul或LED2wl的发光面与分色棱镜3之间具备遮光部,通过这样结构的光源起到了以下效果:能够实现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的LED的光源。
换言之,光源的结构为具有并列配置的紫外LED封装件2u(LED2ul)和白色LED封装件2w(LED2wl)、与LED2u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的反射面3r、与LED2w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并使LED2wl的光透射的分色面,并且具有对紫外光进行遮光的遮光部,相对于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在LED2ul或LED2wl侧具有该遮光部,与LED2ul或LED2wl的发光面对置地具备该遮光部,通过这样结构的光源起到了以下效果:能够实现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的LED的光源。
另外,遮光架5不仅使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量降低,也是用于固定分色棱镜3,并相对于LED封装件配置在预定位置的部件。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使用上述作为遮光部发挥功能的遮光架的结构,起到了以下效果:解决了紫外光引起的劣化的抑制以及分色棱镜3和多个LED的高精度配置这两个课题。
[贯通孔的变形例]
所述实施例1的贯通孔5a为四棱柱。但是,贯通孔5a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多棱柱、圆柱、椭圆柱。另外,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不是单纯的形状。贯通孔5a的最低限度所需的功能是贯通。因此,可以考虑各种变形例。
在遮光架5的反射率不是足够低的情况下,有时光一边被贯通孔的侧面5as吸收一边传播了某种程度的距离,从而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为了减少这样的光,可考虑图6所示那样的贯通孔5a的形状。该构造是用于反射从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使其返回到LED基板4侧的贯通孔构造。贯通孔5a的特征在于,紫外LED封装件2u侧的孔成为比靠近分色棱镜3的位置的孔大的孔(孔径),孔的大小根据位置而不同。即,贯通孔的孔的大小根据贯通孔的深度方向的位置而不同。参照图6进行说明,紫外LED封装件2u侧的孔径L5a1比靠近分色棱镜3一侧的孔径L5a2大。
通过这样的变形例的结构在遮光架5形成反射面5ar。如光线Ray9和Ray10那样,能够通过反射面5ar将紫外光向LED基板4反射,起到了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量降低的效果。该反射面5ar是本变形例的光源1的遮光部。
实施例2
实施例2用于使向试样盒A4投影的光源的像在紫外LED封装件2u和白色LED封装件2w一致,是与第一LED或第二LED对置地配置使光扩散的扩散板的结构的光源的实施例。
首先,使用在说明光学系统时使用的图5对实施例2的课题进行说明。因此,如图5所示,在试样盒A4假定虚拟平面A8。白色LED封装件2w存在于光轴上,并且在组装时配置为白色LED封装件2w的LED2wl的中心与光轴一致,因此白色LED封装件2w的发光面的像直接被投影。具体而言,在例如使用正方形的LED作为激发光源的情况下,在虚拟平面A8上投影正方形的明亮的像。
另一方面,关于紫外LED封装件2u,如果在预定位置安装LED2ul,则与白色LED封装件2w的LED2wl的像重叠地投影紫外LED封装件2u的LED2ul。但是,由于紫外LED封装件2u的安装偏移,不一定重叠。通过在试样盒A4的相同位置投影来自2个封装件的光,能够检查试样盒A4的相同位置。通常,分析装置为了根据多个波长间的强度之差来分析试样盒A4的成分,优选在试样盒A4的相同位置投影光,通过光检测器接收来自此处的透射光。因此,设计成为增大紫外LED封装件2u的像,即使像不完全重叠也会覆盖白色LED封装件2w的整个像。
图7是导入了该特征的实施例2的光源1的一结构例的截面图。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紫外LED封装件2u配置在偏离的位置,并且将贯通孔5a的形状进行变形,在分色棱镜3与紫外LED封装件2u之间导入了使光扩散的扩散板6。
扩散板6通过散射而使光的行进方向变化,因此光源的像模糊地扩展。在扩散板6中具有使扩散板的表面为粗糙面而通过凹凸面对光进行散射的方式的扩散板、使散射粒子分散在板材中而通过粒子使光散射的方式的扩散板、以及将两种方式混合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的扩散板都能够通过调整凹凸面的粗糙度、散射粒子的浓度来控制散射性。作为实施例2的扩散板,可以使用任意的散射方式。关于扩散板6,只要是基本上具有使光散射的功能的部件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例子使用石英玻璃的上表面6u和下表面6l的两个面为粗糙面的扩散板6。作为扩散板6的材料,除此之外还包括蓝宝石、CaF2、氟化镁玻璃、紫外线透射玻璃等。但是,本实施例的扩散板6并不限于这些材料。
使用图7中的Ray2、Ray11和Ray12来说明光源的像扩展的理由。任何光线都是从位置偏离的紫外LED封装件2u的中心附近发出的光线。由于来自中心附近的发光光线的强度高,因此为了提高光利用效率,重要的是从光源1射出这些光线使得后级的光学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另外,大多时候这些光线形成LED像的最明亮的部分。
Ray11是几乎未受到散射而传播的情况,是没有扩散板6时的光线路径。此时,由于射出位置与从白色LED封装件2w的中心发出的强度高的光线Ray1不同,因此虚拟平面A8上的像的位置不同。但是,由于散射如光线Ray12那样还产生射出位置与光线Ray1一致的光线,因此像变得部分一致。另外,如光线Ray13那样,强度大的中心附近的光受到光散射从而以大范围从分色棱镜3射出,因此像模糊而变大。
因此,通过在分色棱镜3与紫外LED封装件2u之间导入扩散板6,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像模糊而变大,白色LED封装件2w的像与紫外LED封装件2u的像重叠的区域增加。通过本结构,能够使用多种LED,使从多个LED发出的光成为一条光线(光束)入射到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在试样盒A4多个像重叠。结果,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了以下效果:能够实现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的LED的光源。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结构是在白色LED封装件2w具备遮光部的结构,使用图8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减小贯通孔5a、5a’的高度,用不会使紫外光通过的涂敷部件覆盖白色LED,即为使用不透射紫外光难以因紫外光劣化的涂敷部件2c覆盖白色LED封装件2w的外表面,并且与白色LED封装件2w的发光面2wpu对置地设置了滤波部件7,该滤波部件7使约370nm以上的光通过,但是反射或吸收比其短的波长的光。减小贯通孔的高度是为了产生滤波部件7的设置空间。
涂敷部件2c优选为铝、金等金属蒸镀膜。蒸镀膜的厚度优选为10nm以上100nm左右。作为滤波部件7可以是具有分色面的部件,有时也会透射倾斜入射的紫外光,因此优选为使波长380nm以上的光通过但吸收340nm左右以下的紫外光的部件。作为这样的材料之一有玻璃等。为了充分吸收紫外光,优选玻璃具有1mm以上的厚度。作为玻璃材料的例子,可以举出无碱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玻璃、耐热玻璃。另外,作为其他材料,还可举出硅树脂、丙烯酸。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滤波部件7并不限于这些材料。
即,构成为具备: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第一LED不同;与第一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的反射面;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并使第二LED的光透射的分色面,第一LED和第二LED中的另一方是主要的发光不是紫外光的白色LED,与白色LED的发光面对置地配置滤波部件,该滤波部件对于紫外光的透射率小于波长比紫外光长的光的透射率。
通过采取这样的结构,由于涂敷部件2c成为白色LED框体2wf的外表面几乎不会被照射紫外光的结构,通过滤波部件7起到发光面2wpu的紫外光暴露量减低的效果。在本结构中,光源1的遮光部是涂敷部件2c和滤波部件7。本实施例的作为光源1的遮光部的滤波部件7位于LED2wl与分色棱镜3之间,由此起到降低紫外光量的效果。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在一个LED封装件2pk中安装发光波长不同的2个LED2wl和LED2ul,使用该LED封装件来代替发光波长不同的2个LED封装件2w、2u。即,实施例4是将第一LED和第二LED安装在一个封装件中,在第一LED和第二LED之间设置壁面的结构的光源的实施例。
使用图9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图9的(a)、(b)和(c)分别是本实施例的光源1的立体图、LED封装件2pk的详细图、(a)的B-B′线的截面图。
使用图9的(b)和(c)说明LED封装件2pk。本实施例的LED封装件2pk的特征在于,为了抑制由于LED2ul的紫外光导致的LED2wl的周边部件的劣化,在LED2wl与LED2u之间设置壁面2br。LED封装件2pk的框体2fr由陶瓷等不会因紫外光而劣化的部件构成。作为材料的例子,可以举出AlN、Al2O3、蓝宝石、陶瓷、Al、Cu。但是,在本公开中,材料并不限于这些。
在框体2fr的2处具有凹部,在该凹部的底面配置有LED2wl和LED2ul。配置有LED2wl的凹部2gw被分散有荧光体的树脂2wp填充,通过LED2wl的光激励荧光体,从该凹部2gw的发光面2wes射出LED2wl的发光光和荧光体的发光光。
配置有LED2ul的凹部2gu可以用对于紫外光耐性强的树脂或玻璃密封,也可以不用密封。例如,作为树脂,可以列举氟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环烯烃树脂。但是,在本公开中,材料并不限于这些。另外,也可以附加石英等玻璃罩(未图示)来覆盖凹部2gu的发光面2ues,也可以在LED封装件2pk的发光面侧的整个面附加玻璃罩。
本实施例的结构是一个LED封装件,因此具有紧凑且操作容易的优点,并且能够在各个凹部产生所需波长的光,并且能够抑制由紫外光引起的分散有荧光体的树脂2wp的劣化。
通过将本实施例的LED封装件如图9的(c)所示进行配置,能够抑制在凹部2gu发出的紫外光到达凹部2gw。与LED2wl和LED2ul对应地配置有贯通孔5a’及5a,中央的遮光部5br与壁面2br相向地配置,中央的遮光部5br与壁面2br接近,由此从LED2ul射出的紫外光被贯通孔5a’、5a及中央的遮光部5br和壁面2br吸收或反射,因此到达凹部2gw的紫外光降低。
因此,光源1的特征为具备并列配置的LED2ul和LED2wl,其中,LED2ul发出紫外光,LED2wl的发光光谱与LED2ul不同;与LED2u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的反射面3r;与LED2w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并使LED2wl的光透射的分色面3d,在将具备分色面3d的光学部件称为分色棱镜3的情况下,反射面3r将LED2ul的光反射到LED2wl所在的一侧,在LED的发光面(2ues或2wes)与分色棱镜3之间具备遮光部5br,通过这样的光源起到了到达凹部2gw的紫外光量减少,抑制紫外光引起的树脂2wp劣化的效果。由此,起到了以下的效果:能够使用多种LED,使从多个LED发出的光成为一条光线(光束)入射到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实现一种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的LED的光源。
换言之,光源的特征为具备并列配置的LED2ul和LED2wl、与LED2u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的反射面3r、与LED2wl对置来反射LED2ul的光并使LED2wl的光透射的分色面3d,并且具有对紫外光进行遮光的遮光部,相对于反射面3r以及分色面3d在LED2ul或LED2wl侧具有该遮光部,与LED2ul或LED2wl的发光面对置地具备该遮光部。通过该光源,实现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的LED的光源。
[遮光架的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使用图10来说明用于将透射了分色面3d的紫外光释放到外部的遮光架5的开口部5o附近的形状。图10的(a)、(b)、(c)以及(d)分别是本实施例的光源1的立体图、主视图、遮挡架5的主视图以及图(a)的C-C′线的截面图。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点在于,在遮挡架5设置了紫外光射出路径5p。
在反射面3r反射的紫外光取决于向分色面3d的入射角度,一部分光贯穿分色面3d。该贯穿的光从分色棱镜3向外部射出。此时,在图1所示的遮光架5的结构时,向外部射出的光在遮光架5的壁面反射。如果遮光架5的反射率足够低,则反射光的强度小,因此图1的结构即可。但是,在反射率并非足够小时,希望抑制反射的紫外光到达白色LED封装件2w,也可以如本变形例那样设置紫外光射出路径5p而将反射光释放到外部。
使用图10(d)的光线Ray14进行说明。光线Ray14在由反射面3r反射后,贯穿分色面3d从分色棱镜3射出。射出的光线Ray14在紫外光射出路径5p中传播,不返回到分色棱镜3而从遮光架5向外部射出。紫外光射出路径5p是用于将从分色棱镜3射出的光射向光源1外部(释放)的空间。
叙述本变形例的紫外光射出路径5p的特征。如图10的(c)所示从正面观察时,优选紫外光射出路径5p的宽度W5p为与紫外光射出的贯通孔5a的宽度相同的程度或该程度以上。这是因为考虑到至少具有与贯通孔5a的宽度相同程度的宽度的光束从分色棱镜3射出的情况。
关于紫外光射出路径5p的长度L5p,理想的是从开口部5o到达遮光架5的端面为止。这是为了消除对从分色棱镜3射出的光进行反射而使其返回的面,从紫外光射出路径5p的端部向遮光架5的外部射出光。理想的是紫外光射出路径5p到达端面,但如果与分色棱镜3邻接地存在空隙(紫外光射出路径5p),则由遮光架5反射而返回到分色棱镜3的光减少。
即,通过与分色面3d所在侧的分色棱镜3的侧面相邻地具有与紫外光射出的贯通孔5a的宽度相同程度或该程度以上的宽度的空间(紫外光射出路径5p),到达LED封装件2w的紫外光量减少,起到了抑制紫外光引起的树脂2wp劣化的效果。由此,起到了以下的效果:能够使用多种LED,使从多个LED发出的光成为一条光线(光束)入射到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实现一种代替寿命短的钨灯而使用长寿命的LED的光源。
[LED配置的变形例]
图11所示的变形例是在与上述实施例相反的位置配置了发出紫外光的LED封装件2u和发出波长比紫外光长的光的LED封装件2w的例子。LED封装件2w和2u的详细结构如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在本变形例中,与LED封装件2u对置地配置有分色面3d,分色面3d具有反射LED2wl的光并使LED2ul的光透射的功能。与LED封装件2w对置地配置有反射面3r,反射面3r具有将光反射到LED封装件2u所在一侧的功能。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如图中的光线Ray1以及Ray2那样,成为一个光束而从光源1射出。另外,从LED封装件2u射出的紫外光成为课题,遮光架5具有用于降低紫外光到达LED封装件2w所包含的树脂2wp的紫外光量的效果。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LED配置中,通过反射面3r将紫外光向LED封装件2w所在的一方反射,因此遮光架5的效果大,但在本LED配置的情况下会产生图2中说明的光线Ray4~Ray6那样的杂散光,因此通过遮光架5抑制它们的效果大。
考虑如图2的光线Ray4那样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地射出的光在分色棱镜3的上表面3u进行菲涅尔反射,在底面3l折射而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或者如光线Ray5那样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地射出的光在底面3l进行菲涅尔反射,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或者如光线Ray6那样从紫外LED封装件2u的密封玻璃的侧面2ucs射出的光直接入射到白色LED封装件2w,因此,利用遮光架5对这些光线进行遮光,减少紫外光到达LED封装件2w中包含的树脂2wp的紫外光量是重要的,遮光架5具有降低树脂2wp在紫外光下的暴露量的效果。
[分色棱镜的变形例]
在实施例1~实施例4中,分色棱镜3的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为一体的结构,但不限于此。本公开中的分色棱镜3统称为具有合成光的功能的部件。具体而言,将具有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的功能的部件称为分色棱镜3。
反射面3r具有将与反射面3r对置的LED的光反射到分色面3d的功能,分色面3d具有反射从反射面3r侧入射的光并使与分色面3d对置的LED的光透射的功能即可。
图12的(a)至(c)示出了分色棱镜3的变形例。与分色面3d同样地,图12的(a)示出了反射面3r也是由2个玻璃构件包夹的电介质多层膜的情况。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分色棱镜3成为长方体,不像图1所示的分色棱镜3那样,反射面3r的端部不尖锐,因此难以发生破裂或缺损。
图12的(b)是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分别设置在不同部件的情况,直角棱镜3rp与包含分色面3d的部件的组合是分色棱镜3(图中用虚线包围的部件)。通常,仅将图12的(b)的左侧的部件称为分色棱镜3,但在本公开中,将组合了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的结构称为分色棱镜3。将本结构的分色棱镜3配置在遮光架5上。最简单的固定方法是粘接在与分色棱镜3对置的遮光架5的面上。
图12的(c)是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配备在不同部件的情况。反射面3r形成在反射镜部件3m的表面上。反射镜部件3m是在玻璃等平板的表面上形成有铝或电介质多层膜等的部件,该形成的反射膜成为反射面3r。分色面3d形成在分光滤波器3df的表面上。分光滤波器3df是在玻璃等平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电介质多层膜的部件,该电介质多层膜是分色面3d。
该结构是作为形成分色面3d和反射面3d的部件最容易制作的部件的组合。
即,分色棱镜3具备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第一LED不同;与第一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的反射面;与第二LED对置来反射第一LED的光并透射第二LED的光的分色面。在安装本结构的分色棱镜3的情况下,需要在遮光架5的开口部5o附近形成用于固定一般的滤波器的滤波器保持器等构造。
无论哪种结构,为了在生化分析装置的后级的光学系统中有效利用从紫外LED封装件2u射出的光,需要高精度地调整光学系统。为了便于调整,需要将紫外LED封装件2u和白色LED封装件2w接近地配置。因此,在没有遮光架5的情况下,从紫外LED封装件2u倾斜射出的紫外光被构成光源1的部件反射而成为杂散光从而到达树脂2wp。因此,重要的是通过遮光架5进行遮光,减少紫外光到达LED封装件2w所包含的树脂2wp的紫外光量,遮光架5具有降低树脂2wp在紫外光下的暴露量的效果。遮光架5起到遮光并且将反射面3r和分色面3d高精度地配置在预定位置的效果。
图12的(b)和(c)的结构可以更换一部分。例如,可以使用反射镜部件3m来代替图12(b)的直角棱镜3rp。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分色棱镜3的结构。
[光源的用途]
以上详述的本公开的光源例如除了用于生化分析装置的光源以外,还能够用于分光光度计等分析设备用光源、植物培育用光源。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公开而详细说明的例子,并不限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以及变形例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对某实施例的结构添加其他实施例以及变形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光源、2…LED封装件、2u…紫外LED封装件、2w…白色LED封装件、2pk…安装有发光波长不同的2个LED的封装件、3…分色棱镜、4…LED基板、5…遮光架、6…扩散板、7…滤波部件、A1…第一孔径光阑、A2…照射透镜系统、A3…第二孔径光阑、A4…试样盒、A5…检测透镜系统、A6…第三孔径光阑、A7…光检测器、A8…虚拟平面。

Claims (17)

1.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所述第一LED不同;
反射面,其与所述第一LED对置来反射所述第一LED的光;
分色面,其与所述第二LED对置来反射所述第一LED的光,并且透射所述第二LED的光;以及
遮光部,其相比于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分色面被配置在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侧,对所述紫外光进行遮光,
所述遮光部与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的发光面对置。
2.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
并列配置一方发出紫外光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所述第一LED不同,
所述光源具备:
具有反射面和分色面的分色棱镜,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一LED对置来将所述第一LED的光向所述第二LED所在的一侧反射,所述分色面与所述第二LED对置来反射所述第一LED的光,并且透射所述第二LED的光;以及
遮光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的发光面与所述分色棱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具备对具有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分色面的部件进行固定的遮光架,
所述遮光架具备贯通孔,该贯通孔用于使来自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的光通过从而到达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分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与所对应的所述贯通孔的大小,所对应的所述贯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反射面的宽度或所述分色面的宽度和所对应的所述贯通孔的宽度,所述反射面的宽度或所述分色面的宽度大于所对应的所述贯通孔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及所述第二LED安装在LED基板上,
所述遮光架具备用于将所述LED基板与所述遮光架固定的螺纹孔或固定用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具备固定所述分色棱镜的遮光架,
所述遮光架具备:
与所述第一LED对应的第一贯通孔和与所述第二LED对应的第二贯通孔,其用于使来自所述第一LED和所述第二LED的光通过从而到达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分色面;以及
固定面,其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之间且与所述分色棱镜对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固定面与所述分色棱镜进行了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孔的大小根据所述贯通孔的深度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LED或所述第二LED对置地配置有使光扩散的扩散板。
11.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方发出紫外光的并列配置的第一LED和第二LED,其中,第二LED的发光光谱与所述第一LED不同;
反射面,其与所述第一LED对置来反射所述第一LED的光;以及
分色面,其与所述第二LED对置来反射所述第一LED的光,并且透射所述第二LED的光,
所述第一LED及所述第二LED中的另一方是主要的发光光不是紫外光的白色LED,
与所述白色LED的发光面对置地配置滤波部件,该滤波部件对于紫外光的透射率小于对于波长比紫外光长的光的透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由不会使紫外光通过的涂覆部件覆盖所述白色LED。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和所述第二LED安装在一个封装件上,在所述第一LED和所述第二LED之间设置有壁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权利要求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LED发出紫外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LED发出波长比所述第一LED的发光光长的光。
16.一种生化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分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2以及权利要求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化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分析装置具备:
试样盒;以及
透镜,其通过从所述分色面射出的光线即光束向所述试样盒照明。
CN202080038167.0A 2019-05-27 2020-01-31 光源及生化分析装置 Pending CN1138920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8266A JP7217668B2 (ja) 2019-05-27 2019-05-27 光源および生化学分析装置
JP2019-098266 2019-05-27
PCT/JP2020/003587 WO2020240926A1 (ja) 2019-05-27 2020-01-31 光源および生化学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2022A true CN113892022A (zh) 2022-01-04

Family

ID=7354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8167.0A Pending CN113892022A (zh) 2019-05-27 2020-01-31 光源及生化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6420B2 (zh)
EP (1) EP3978904A4 (zh)
JP (1) JP7217668B2 (zh)
CN (1) CN113892022A (zh)
WO (1) WO2020240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0471A1 (ja) * 2021-03-08 2022-09-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光源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24046884A (ja) * 2022-09-26 2024-04-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分析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0163A (zh) * 2012-01-16 2012-11-21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紫光led芯片的白光led及其照明装置
US20130188383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Lumencor, Inc. Solid state continuous white light source
EP2683981A1 (en) * 2011-03-08 2014-01-15 Novadaq Technologies Inc. Full spectrum led illuminator
US8785885B1 (en) * 2013-01-30 2014-07-22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Fluorescence imaging module
WO2016073952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Uvlrx Therapeutics, Inc. High efficiency optical combiner for multiple non-coherent light sources
CN106442561A (zh) * 2016-08-29 2017-02-22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检测柑橘表皮缺陷的在线图像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8459409A (zh) * 2018-06-14 2018-08-28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及具有该照明设备的内窥镜
CN109155091A (zh) * 2017-03-23 2019-01-04 株式会社维纳科斯 紫外线荧光色检测装置以及紫外线荧光色检测方法
CN109549631A (zh) * 2018-12-13 2019-04-02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皮肤荧光检测的多功能led光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2718B1 (en) 1998-08-31 2006-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display panel, view finder,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camera mounting the elements
JP2000194067A (ja) 1998-12-24 2000-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投射型表示装置、制御方法、表示パネル、映像表示装置、ビュ―ファインダ、投射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ビデオカメラ
JP2001352101A (ja) 2000-06-06 2001-12-21 Nichia Chem Ind Ltd 発光装置
US7234820B2 (en) 2005-04-11 2007-06-26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Illuminators using reflective optics with recycling and color mixing
EP1891476B1 (en) 2005-05-30 2012-12-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brightness enhancing layer
KR101678688B1 (ko) 2006-06-13 2016-11-23 웨이비엔, 인코포레이티드 광원의 휘도를 증가시키기 위해 광을 재활용하는 조명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225600A2 (en) * 2007-09-05 2010-09-08 Chrom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WO2012063322A1 (ja) * 2010-11-09 2012-05-1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US9494567B2 (en) * 2012-12-31 2016-11-15 Omni Medsci, Inc. Near-infrared lasers for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glucose, ketones, HBA1C, and other blood constituents
JP2014179407A (ja) 2013-03-14 2014-09-2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Led発光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灯具
JP7291063B2 (ja) * 2019-11-20 2023-06-1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3981A1 (en) * 2011-03-08 2014-01-15 Novadaq Technologies Inc. Full spectrum led illuminator
CN102790163A (zh) * 2012-01-16 2012-11-21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紫光led芯片的白光led及其照明装置
US20130188383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Lumencor, Inc. Solid state continuous white light source
US8785885B1 (en) * 2013-01-30 2014-07-22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Fluorescence imaging module
WO2016073952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Uvlrx Therapeutics, Inc. High efficiency optical combiner for multiple non-coherent light sources
CN106442561A (zh) * 2016-08-29 2017-02-22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检测柑橘表皮缺陷的在线图像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9155091A (zh) * 2017-03-23 2019-01-04 株式会社维纳科斯 紫外线荧光色检测装置以及紫外线荧光色检测方法
CN108459409A (zh) * 2018-06-14 2018-08-28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及具有该照明设备的内窥镜
CN109549631A (zh) * 2018-12-13 2019-04-02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皮肤荧光检测的多功能led光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耀松: "低功耗LED多波段光源", 警察技术, no. 06, 15 November 2003 (2003-11-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40926A1 (ja) 2020-12-03
JP7217668B2 (ja) 2023-02-03
EP3978904A1 (en) 2022-04-06
US20220214266A1 (en) 2022-07-07
EP3978904A4 (en) 2023-01-18
JP2020193838A (ja) 2020-12-03
US11906420B2 (en)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8461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related light source system
US20120106127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10106704A1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746140B2 (en) LED lighting device
CN113892022A (zh) 光源及生化分析装置
US9024917B2 (en) Side-light display illuminator
JP2008515216A (ja) 選択光線角度的再利用を用いたledの輝度増大
JP4865883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擬似太陽光照射装置
US20180266638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light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lamp device
US11429015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KR101440874B1 (ko) 엘이디 광원을 이용한 시준 기능을 갖는 노광용 광학모듈
US11656474B2 (en) Collimator lens,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12025711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10822300A (zh) 光源装置
CN109690381B (zh) 观察装置
JPWO2008143183A1 (ja) ガラス被覆発光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4856266B1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擬似太陽光照射装置
KR100193330B1 (ko) 조명장치
US20230236349A1 (en) 3d concentrator
WO2022202232A1 (ja) 導光体、照明装置、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読取装置
JP2019186139A (ja) 照明装置
JP7265370B2 (ja) ライン照明光源
US20230243494A1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EP4365482A1 (en) Lighting device
CN114609853A (zh) 激光光源系统和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