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0980A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0980A
CN113890980A CN202111288990.XA CN202111288990A CN113890980A CN 113890980 A CN113890980 A CN 113890980A CN 202111288990 A CN202111288990 A CN 202111288990A CN 113890980 A CN113890980 A CN 113890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lens
layer
shel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89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0980B (zh
Inventor
赵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89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0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0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0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0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0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壳体、透光镜片;壳体罩设在镜头组件,壳体开设有进光孔,透光镜片设置在进光孔处;镜头组件、壳体以及透光镜片围合的容纳空间内部设有导电层以及粘性层;其中,在容纳空间中存在颗粒的情况下,通过导电层驱动颗粒,以使颗粒粘接在粘性层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设置导电层和粘性层,通过导电层可使得容纳空间内部的颗粒脱离所处位置产生运动,在颗粒产生运动时又通过粘性层将颗粒粘接固定,实现颗粒定向固定在特定区域,且可避免在导电层断开电源时颗粒再次回到容纳空间内,进而实现对摄像模组内部异物颗粒的有效处理,有利于保持摄像模组性能的稳定、拍摄清晰度以及外观体验。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摄像头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众多功能至关重要。随着手机拍照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摄像头镜头以及暴露的区域越来越大;随着客户精致度需求越来越高,摄像头的性能越来越好,对灰尘、异物的容忍度越来越小。当前大多采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尘车间来避免在摄像头内部产生灰尘和异物,同时手机整机组装的时候也要保证一定的无尘环境。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像头内部会出现一些由于脱落、藏匿、新增的灰尘、异物、毛刺等。这些灰尘或异物会影响外观,甚至影响摄像头性能。且摄像头外镜片的异物可以用擦镜布擦拭或者冲水的方式擦掉,但内部的异物往往无能为力,造成设备性能不稳定、拍摄不清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解决电子设备摄像头内部的异物无法处理,会造成设备性能不稳定、拍摄不清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壳体、透光镜片;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镜头组件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光孔,所述透光镜片设置在所述进光孔处;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壳体以及所述透光镜片围合的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导电层以及粘性层;其中,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存在颗粒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导电层驱动所述颗粒,以使所述颗粒粘接在所述粘性层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粘性层设在所述导电层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导电层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导电层的两个连接端用于通电以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交流电,所述导电层用于通过交流电对所述颗粒产生动态作用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透光镜片在与所述进光孔对应的部位设有透光区域,所述导电层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和/或所述透光镜片内壁面的非透光区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壳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环设于所述镜头组件,所述支架的内壁面上沿周向设有支撑台面,所述透光镜片连接在所述支撑台面的一侧表面,所述导电层设在所述支撑台面的另一侧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架一侧且沿支架周向设置的凸边,所述镜头组件设在镜头座上,所述凸边与所述镜头座密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外壳,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相连。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和主板,所述电池和所述导电层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所述电池用于在连通外接电源时与所述导电层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主板上设有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和所述导电层之间以将所述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所述导电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主板上设有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和所述导电层之间以提高输出至所述导电层的电压。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镜头组件所处的容纳空间内设置导电层和粘性层,利用导电层和粘性层的配合,通过导电层可使得容纳空间内部的颗粒脱离所处位置产生运动,在颗粒产生运动时又通过粘性层将颗粒粘接固定,实现颗粒定向固定在特定区域,且粘性层的固定可避免在导电层断开电源时颗粒再次回到容纳空间内对摄像模组的摄像体验造成影响,进而实现对摄像模组内部异物颗粒的有效处理,有利于保持摄像模组性能的稳定、拍摄清晰度以及外观体验。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在电子设备中设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电层设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池;101:接口;2:主板;3:振荡电路;4:升压电路;5:弹片;6:摄像头元件;601:镜头组件;602:镜头座;7:壳体;701:支架;702:凸边;703:过渡面;704:支撑台面;8:透光镜片;801:透光区域;9:装饰件;901:安装边;10:导电层;11:粘性层;12:密封泡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601、壳体7、透光镜片8;所述壳体7罩设在所述镜头组件601上,所述壳体7上开设有进光孔,所述透光镜片8设置在所述进光孔处;所述镜头组件601、所述壳体7以及所述透光镜片8围合的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其中,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存在颗粒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导电层10驱动所述颗粒,以使所述颗粒粘接在所述粘性层11上。镜头组件601设在镜头座602上,镜头组件601和镜头座602共同形成摄像头元件6。壳体7、透光镜片8与摄像头元件6的一侧相连形成容纳空间,摄像头元件6的镜头组件601位于该容纳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7为中空结构,壳体7的内壁即壳体7朝向内部容纳空间的壁面,可为侧壁,也可为与镜头组件601相对的壁面,具体不限。导电层10设在容纳空间内;导电层10在接通电源时能够产生电荷,电荷分布在导电层10上使得导电层10能够对容纳空间内部的一些灰尘、杂质、异物等颗粒产生作用力,可驱动这些颗粒脱离初始所处位置产生运动。粘性层11具有一定的粘接性能,粘性层11同样设在容纳空间内,从而在导电层10的作用力下产生运动的一些颗粒在接触到粘性层11时,会被粘性层11粘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颗粒指的是镜头组件601所处容纳空间内部出现的一些由于脱落、藏匿、新增的灰尘、异物、毛刺、杂质等颗粒。
本实施例中在镜头组件601所处的容纳空间内部设置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可有效解决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像头内部会出现一些由于脱落、藏匿、新增的灰尘、异物、毛刺等,这些灰尘或异物会影响外观,甚至影响摄像头性能的问题。具体的,在镜头组件601所处的容纳空间内出现异物颗粒时,导电层10可接通电源进行异物颗粒的处理,经过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的处理可将颗粒粘接固定在粘性层11上,实现异物颗粒的定向固定,从而实现镜头组件601的自净,解决异物颗粒对外管和摄像头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在镜头组件601所处的容纳空间内设置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利用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的配合,通过导电层10可使得容纳空间内部的颗粒脱离所处位置产生运动,在颗粒产生运动时又通过粘性层11将颗粒粘接固定,实现颗粒定向固定在特定区域,且粘性层11的固定可避免在导电层10断开电源时颗粒再次回到容纳空间内对摄像模组的摄像体验造成影响,进而实现对摄像模组内部异物颗粒的有效处理,有利于保持摄像模组性能的稳定、拍摄清晰度以及外观体验。
进一步的,参考图2,摄像头元件6具体可包括镜头座602和镜头组件601,镜头组件601连接在镜头座602的一侧;壳体7与镜头座602连接镜头组件601的一侧相连。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3,导电层10在容纳空间内可向外延伸,以便于连接电源进行通电。进一步的,参考图4,所述导电层10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导电层10的两个连接端用于通电以在所述导电层10上形成交流电,所述导电层10用于通过交流电对所述颗粒产生动态作用力。导电层10的两个连接端均用于通电,使得导电层10上可形成电路回路,进而使得导电层10上能够流通交流电。优选的,导电层10在容纳空间内可呈带状分布,使得导电层10具有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可作为两个连接端,用于通电。
本实施例提出在导电层10上形成交流电,利用交流电的震荡效果,即利用交流电电压存在消失或者出现,以及电压正负极颠倒的特性,从而对颗粒的作用力效果可以反复出现以及消失,这样作用力是个动态变化的力,使得颗粒会有个加速度的变化,更容易捕获异物。
具体的,通过在导电层10上产生交流电形成动态作用力,能够使灰尘、异物、杂质等颗粒产生震颤、松动的效果,从而更容易使得颗粒脱离所处位置被导电层10吸附产生运动,运动的颗粒通过粘性层11粘接;且交流电形成的动态作用力使得运动的颗粒在接触到粘性层11之后具有一定的加速度,还有利于使得粘性层11牢牢抓住颗粒,提高颗粒固定的牢固性。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所述透光镜片8在与所述进光孔对应的部位设有透光区域801,所述导电层10设在所述壳体7的内壁面和/或所述透光镜片8内壁面的非透光区域;其中,非透光区域为透光镜片8在透光区域801之外的部位。所述透光区域801与所述镜头组件601位置对应。通过设置透光区域801使得光线能够射入镜头组件601,实现摄像功能。
本实施例具体将导电层10设在壳体7的内壁面上,和/或透光镜片8内壁面的非透光区域,即导电层10不与透光区域801对应设置,使得导电层10处于非可视区域,即从摄像模组的外部通过透光区域801不能直观看到导电层10,进而在导电层10的吸附作用力下能够将镜头组件601所处的容纳空间内部的杂物颗粒吸附到非可视区域,使得杂物颗粒不会被外部看到,不会影响外观以及摄像性能。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粘性层11设在所述导电层10的表面。即粘性层11的设置部位与导电层10相对应。使得粘性层11的设置位置位于导电层10对颗粒的吸附作用力方向上,从而在导电层10的吸附作用力下,颗粒会朝向粘性层11运动,有利于粘性层11顺利实现对颗粒的粘接固定;且粘性层11与导电层10位置对应,可使得粘性层11同样位于非可视区域,可实现将颗粒粘接固定在非可视区域,使得颗粒处理后不会对外观以及拍摄性能造成影响。
具体的,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粘性层11设在导电层10上,即在导电层10的表面涂覆设置粘性层11,从而在导电层10的吸附作用力下,杂质颗粒会被吸附到粘性层11上,有利于粘性层11顺利粘接固定杂质颗粒。
在其他实施例中,粘性层11与导电层10对应设置也可无需将粘性层11设在导电层10上,粘性层11与导电层10在镜头组件601的轴向上相对对应也可,同样可使得粘性层11的设置位置与导电层10对颗粒的吸附作用力方向一致,有利于在导电层10的吸附作用力下顺利将颗粒粘接固定在粘性层11上。
进一步的,导电层10可与镜头组件601相对设置;即导电层10可设在容纳空间内与镜头组件601相对的面上,且避开透光区域801,从而透光区域801和导电层10均位于与镜头组件601相对的面上,有利于保证导电层10的不可视,即从外部通过透光区域801不会看到导电层10,从而有利于保证经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处理后的颗粒不可视。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5,所述壳体7包括支架701,所述支架701环设于所述镜头组件601,所述支架701的内壁面上沿周向设有支撑台面704,所述透光镜片8连接在所述支撑台面704的一侧表面,所述导电层10设在所述支撑台面704的另一侧表面。该设置可便于透光镜片8的安装,且有利于保证导电层10的不可视,即从外部通过透光区域801不会看到导电层10,从而有利于保证经导电层10和粘性层11处理后的颗粒不可视。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所述壳体7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架701一侧且沿支架701周向设置的凸边702,所述镜头组件601设在镜头座602上,所述凸边702与所述镜头座密封连接。本实施例对壳体7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壳体7包括支架701部分和凸边702部分,支架701为框架结构,位于镜头组件601的外围一圈;凸边702连接在支架701朝向摄像头元件6的一侧,凸边702在支架701的一侧朝向外侧延伸,且凸边702可沿支架701的周向设置一圈。
具体的,在壳体7与摄像头元件6连接时,凸边702可与镜头座602设置镜头组件601的一侧相贴连接;设置支架701可便于形成镜头组件601的容纳空间,设置凸边702可便于与镜头座602的连接。进一步的,凸边702与镜头座602密封连接,有利于提高容纳空间的封闭性,防止杂物进入。具体的,参考图3,凸边702和镜头座602的侧面之间可设置密封泡棉层12,用于实现二者之间的密封连接。凸边702和镜头座602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也可为其他,例如设置密封圈、密封垫或密封胶等形式,具体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透光镜片8与镜头组件601相对设置。透光镜片8与镜头组件601对应的部位可设置透光区域801,便于光线射入。
进一步的,参考图1和图2,支架701和透光镜片8的外围设有装饰件9。用于装饰摄像模组,提高摄像模组的外观质感。装饰件9可为金属件。装饰件9可呈环状,设在支架701和透光镜片8外围一圈。具体的,参考图5,支架701背离凸边702的一侧朝向支架701内部设有支撑台面704;使得设置支撑台面704的支架701与凸边702的截面呈Z型。透光镜片8可支撑连接在支撑台面704上。进一步的,装饰件9的内壁上可朝向内侧设置安装边901,安装边901可放置在支架701的支撑台面704上且与支架701的支撑台面704相连固定。透光镜片8相应可放置在装饰件9的安装边901上且与安装边901相连固定。支架701设置支撑台面704可便于装饰件9以及透光镜片8的安装。
进一步的,导电层10可设在支架701的支撑台面704朝向摄像头元件6的面上;既便于吸附处理壳体7和摄像头元件6之间的杂质颗粒,同时位于不可视区域,避免颗粒对外观和摄像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的,在朝向摄像头元件6的一侧,支撑台面704与凸边702之间至少在局部连接有过渡面703;导电层10可延伸设在过渡面703上,进而延伸设在凸边702上,便于进行通电。在局部设置过渡面703即并不是沿支架701周向一圈均设置过渡面703,可在支架701沿周向的局部设置过渡面703即可。过渡面703可为斜面或弧面,用于避免支撑台面704和凸边702之间的直角连接,以便于引出导电层10。
进一步的,支架701在镜头组件601的外围可呈多边形,也可呈圆形或其他形状,具体不做限定,以能使得壳体7与镜头座602形成镜头组件601的容纳空间,且便于壳体7与镜头座602连接为目的。
进一步的,导电层10包括金属镀层、铜箔层、印刷电路层或柔性电路层。本实施例对导电层1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导电层10可为设置在壳体7内壁上的金属镀层,具体可通过镭射加工(LDS)等工艺成型;导电层10还可为铜箔层,连接固定在容纳空间内部;导电层10还可为印刷电路(PDS)结构,通过印刷电路形式成型在壳体7上;导电层10还可为柔性电路(FPC)结构,以柔性电路层的形式连接固定在壳体7上。导电层10的具体结构也可为其他,具体不做限定,以能导电形成电荷为目的。
进一步的,粘性层11可以为油状防尘胶。油状防尘胶具有流动性和粘贴性,可以直接刷在壳体7上,便于涂覆,且粘贴性能好,吸尘效果佳。粘性层11也可为其他形式,例如胶带、固体胶等,具体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外壳,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组件601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所述壳体7与所述外壳相连。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1和主板2,所述电池1和所述导电层10分别与所述主板2电连接,且所述电池1用于在连通外接电源时与所述导电层10连通。可利用电子设备的电池作为导电层10产生电荷的电源。且可设置在电池1连通外接电源即充电时,连通电池1和导电层10进行摄像模组内部颗粒的自净处理,可避免对电池电量的损耗,保证电子设备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具体的,主板2设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主板2与电子设备的电池1连接,同时与导电层10连接。可在主板2上设置控制程序,用于在电池1连通外接电源时导通电池1和导电层10,进行摄像模组内部的自净程序;在电池1断开外接电源时,断开电池1和导电层10,避免自净程序的额外消耗电量。
进一步的,主板2连接有弹片5,主板2通过弹片5与导电层10相连。通过弹片5可与导电层10接触连接,便于设置,且弹片5的弹力有利于保持主板2和导电层10之间的稳定连接。具体的,主板2上连接有两个弹片5,两个弹片5与导电层10的两个连接端一一对应相连。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板2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与导电层10的连接,例如可通过导线或印刷电路等形式实现连接,具体连接结构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1,所述主板2上设有振荡电路3,所述振荡电路3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电池1和所述导电层10之间以将所述电池1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所述导电层10。本实施例具体提出导电层10用于接通电源产生交流电;可在电池1和导电层10之间设置振荡电路3,通过振荡电路3将电池1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得导电层10上能够形成交流电。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图1,所述主板2上设有升压电路4,所述升压电路4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电池1和所述导电层10之间以提高输出至所述导电层10的电压。本实施例中设置主板2用于对电池1和导电层10之间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设置主板2可便于对导电层10与电源之间的通断进行控制,且通过主板2分别与电池1和导电层10相连实现二者的连接,可便于电池1和导电层10的灵活设置分布,且设置主板2还可便于振荡电路3和升压电路4的连接设置。电池1可设置接口101,通过接口101与主板2连接。电池1的接口101可为电池BTB接口。振荡电路3和升压电路4设在主板2上,可依次连接在电池1和导电层1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4用于提高输出至所述导电层10的交流电的电压。使得输出至导电层10的交流电的电压较高,以保证对颗粒的作用力的力度,进而有利于保证对颗粒的吸附效果。具体的,升压电路4输出至导电层10的交流电的电压为1-4kv。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其他构成例如屏幕、电路板的具体设置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为手机,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案目的是解决手机组装成品过程以及使用中出现灰尘、异物等的问题,实现手机对灰尘和异物自动清除。具体的,在手机的主板2上增加振荡电路3和升压电路4,以及增加弹片5链接;摄像模组的壳体7内通过LDS等工艺增加金属镀层,金属镀层上再覆盖一层胶。
进一步的,手机电池驱动,采用高β三极管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组成一个振荡电路3,将电池直流电压变为交流,然后通过次级线圈后级所接的三个整流管及三个高电压电容将电压整流变成2kv的高压加至壳体7上的金属镀层;使得金属镀层上利用主板2上的升压电路4产生2kv的电压,电流约2mA,频率10hz的交流电,反复用产生动态作用力,让灰尘从摄像头周边拉出来,吸附到金属镀层上,从而实现吸附墙,进而对手机镜头、壳体7与透光镜片8组成的空间的灰尘、异物、杂质进行吸附,通过交流电使灰尘、异物、杂志产生震颤,松动,更容易吸附过来,吸附过来后通过金属镀层表面的胶来粘接住,通过震颤效应使背胶牢牢抓住灰尘、异物、杂质,从而实现手机镜头的自净。该自净功能可在夜间等手机充电过程中自动启用,规避能耗的增加。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对振荡电路和升压电路的具体元件组成即电路形式不做限定,以振荡电路能够实现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升压电路能够实现电压的提高为目的。
该方案是利用带有高电压交流电的金属镀层,形成与静电吸附类似的吸附效果,但高电压是交流电,不是静电,交流电有个震荡效果,可以让杂质等更容易被松动以及牢固粘接,实现对灰尘等颗粒的主动吸附抓取;另外,灰尘被吸附到靠近金属层,再利用附着在金属镀层区域的胶来永久粘住异物、灰尘,可避免在金属镀层与电池断开失去吸附作用力时灰尘再次掉落。
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在摄像头区域容易有尘点、异物、毛刺、赃物等,通过摄像头透光区域801被用户看到,影响外观以及使用感的问题;该方案利用塑胶壳体7上的自定义金属镀层,实现了将杂质颗粒固定在特定区域,这个区域从外观看不到;本方案采用的是高压交流电,而非静电,只是利用的静电吸附原理;本方案有胶在金属层上面,高电压把异物吸附过来后,利用胶捕获,通过交流电反复产生加速度,使固体胶牢牢粘住异物、灰尘;当高电压消失后异物、灰尘依旧粘在胶上,不会冲洗脱落。
进一步的,该摄像模组内部灰尘颗粒自净方案不限于单颗摄像头,也可以多颗摄像头。金属镀层也可以用铜箔、PDS、FPC等替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组件、壳体、透光镜片;
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镜头组件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光孔,所述透光镜片设置在所述进光孔处;
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壳体以及所述透光镜片围合的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导电层以及粘性层;
其中,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存在颗粒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导电层驱动所述颗粒,以使所述颗粒粘接在所述粘性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层设在所述导电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导电层的两个连接端用于通电以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交流电,所述导电层用于通过交流电对所述颗粒产生动态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镜片在与所述进光孔对应的部位设有透光区域,所述导电层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和/或所述透光镜片内壁面的非透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环设于所述镜头组件,所述支架的内壁面上沿周向设有支撑台面,所述透光镜片连接在所述支撑台面的一侧表面,所述导电层设在所述支撑台面的另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架一侧且沿支架周向设置的凸边,所述镜头组件设在镜头座上,所述凸边与所述镜头座密封连接。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
外壳,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和主板,所述电池和所述导电层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所述电池用于在连通外接电源时与所述导电层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有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和所述导电层之间以将所述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所述导电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有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和所述导电层之间以提高输出至所述导电层的电压。
CN202111288990.XA 2021-11-02 2021-11-0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90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8990.XA CN113890980B (zh) 2021-11-02 2021-11-0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8990.XA CN113890980B (zh) 2021-11-02 2021-11-0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0980A true CN113890980A (zh) 2022-01-04
CN113890980B CN113890980B (zh) 2023-10-24

Family

ID=7901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8990.XA Active CN113890980B (zh) 2021-11-02 2021-11-0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098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0730A (zh) * 2015-03-26 2015-07-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方法及装置、设备
CN206439945U (zh) * 2016-11-02 2017-08-2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易清洗、可控静电除尘的空调系统
WO2017143966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捕尘结构的摄像模组
CN107175170A (zh) * 2017-07-05 2017-09-19 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电除尘装置
CN107908060A (zh) * 2017-11-24 2018-04-13 安徽内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影器材用防尘装置
CN108012060A (zh) * 2017-12-19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镜片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207573240U (zh) * 2017-09-30 2018-07-03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高频电源
CN108881699A (zh) * 2018-08-30 2018-11-23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
CN110639706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浙江思碳亿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水洗的装配式滤芯及其生产工艺
CN211860311U (zh) * 2020-05-26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507223A (zh) * 2021-06-11 2021-10-15 福氏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0730A (zh) * 2015-03-26 2015-07-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方法及装置、设备
WO2017143966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捕尘结构的摄像模组
CN206439945U (zh) * 2016-11-02 2017-08-2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易清洗、可控静电除尘的空调系统
CN107175170A (zh) * 2017-07-05 2017-09-19 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电除尘装置
CN207573240U (zh) * 2017-09-30 2018-07-03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高频电源
CN107908060A (zh) * 2017-11-24 2018-04-13 安徽内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影器材用防尘装置
CN108012060A (zh) * 2017-12-19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镜片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8881699A (zh) * 2018-08-30 2018-11-23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
CN110639706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浙江思碳亿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水洗的装配式滤芯及其生产工艺
CN211860311U (zh) * 2020-05-26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507223A (zh) * 2021-06-11 2021-10-15 福氏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0980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36268A1 (en) Heating device for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CN101159108B (zh) 显示装置
CN110365885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890980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860311U (zh) 电子设备
CN212811844U (zh) 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拍摄设备
CN213217810U (zh) 电动牙刷
CN20847977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9086684U (zh) 一种智能主机及具有该智能主机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2623556U (zh) 一种投影仪灰尘沉积结构
CN210650465U (zh) 一种led显示屏前维护取件工具
CN206592810U (zh) 一种新型便捷式led灯
CN212537777U (zh) Led灯恒流驱动电源
CN205179299U (zh) 一种便携摄像设备用话筒
CN210780172U (zh) 一种充电不易断电的背夹电池
CN215813680U (zh) 一种磁吸补光装置
CN211184063U (zh) 用于智能终端摄像头的对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智能终端
CN217063948U (zh) 一种高音质耐高温咪头
CN214228473U (zh) 一种防水照明扬声器
CN210310223U (zh) 一种智能云镜语音装置
CN213880015U (zh) 一种带藏线防水功能的防爆半球摄像机
CN221127393U (zh) 摄像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90079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线条灯
CN219018919U (zh) 一体式磁共振兼容摄像头
CN210447255U (zh) 防水电动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