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1087A -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1087A
CN113881087A CN202010556953.1A CN202010556953A CN113881087A CN 113881087 A CN113881087 A CN 113881087A CN 202010556953 A CN202010556953 A CN 202010556953A CN 113881087 A CN113881087 A CN 113881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hotoinitiator
coating
polyethylene glycol
glycol di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6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1087B (zh
Inventor
王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5569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1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1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1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1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1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nitriles
    • C08J233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4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4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35/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该涂层的主要成分由丙烯酸龙脑酯(BA)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两种单体的共聚物构成,构建两亲立体化学抗菌高分子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黏附性。该涂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光引发剂固定在高分子材料表面,第二步将单体通过表面自由基引发聚合实现接枝以及共聚。本发明中所述涂层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接枝涂层安全稳定;可以充分发挥聚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各自的优点,协同阻止微生物粘附;该涂层可以应用于大部分高分子材料表面的改性,能够确保接枝涂层的结构平整。

Description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高分子基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农业,食品,医疗,化工等。但是通常这些高分子不具有抗微生物黏附的功能,为微生物的黏附和传播提供了媒介,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威胁人类的健康。这些微生物污染的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因此在不破坏高分子内部结构的同时,进行表面改性从而赋予其抗微生物黏附的性能,具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的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抗菌成分,如填充纳米粒子,加入抗菌剂等,这种方法成膜的稳定性高,但同时往往会导致生产工艺难度的加大,并且存在抗菌成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另一种方法是在高分子加工成形之后,在表面负载抗菌成分,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抗菌成分的利用率,但是存在着随着抗菌成分的释放,暴露出抗菌效果持久性差的问题。
例如,抗菌表面在管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价值,申请号201910480311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抗菌成分为氧化银和胍类化合物,该发明所制得管材具有抗菌效果显著的优点。申请号201911337602的专利公开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将抗菌剂填充于PE给水管中,使用一年后依然有优异的抗菌效果。上述抗菌管材均存在随着抗菌成分的释放,暴露出抗菌效果持久性差的问题,甚至所释放的抗菌成分影响管材使用安全性等问题。另外,现有的抗菌材料中很难兼具对真菌和细菌的抗性。因此,生产出具有高效稳定的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的涂层的管材一直是业界研究开发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通过紫外光辅助表面改性,引入功能基团的方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1996年,杨和Ranby发明了一种对聚合物“两步”活性光接枝的方法,在紫外光照的条件下,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可以夺取基材表面C-H键的H原子,从而产生表面自由基引发聚合,实现接枝链的增长,并且末端自由基可以与BP被还原生成的半频哪醇自由基耦合,从而实现了可控活性表面接枝聚合(Macromolecules,1996,29,3308)。随后,杨和尹等研究发现类似于二苯甲酮结构的异丙基硫杂蒽酮(ITX)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并实现了可见光范围内对聚合物基材的接枝。北京化工大学杨万泰在“光引发与表面改性”(高分子化学,2001,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对紫外光引发表面技术进行了综合的阐述,指出适合用于该方法的所有烯类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等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光敏剂,如二苯甲酮、蒽酮等。申请号200310100364和200710146564的发明对上述方法进行优化,实现了对于多种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目的。
申请号20141008198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复合龙脑的抗菌材料,该发明用龙脑分子酯化修饰纤维素的高分子结构,从而实现抗微生物黏附的目的。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申请号201910411303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脑作为纺织品的表面修饰成分的应用,所述的纺织品首先用氨基硅氧烷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醛基苯甲酸龙脑键合到纺织品的表面。利用该发明可以得到稳定安全的抗微生物黏附纺织品,同时对真菌和细菌都具有很好的抗黏附作用。
目前对龙脑抗微生物性能的研究只停留在单独使用龙脑对基材进行改性,并有着显著的抗菌效果,然而将龙脑的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光引发聚合不能实现修饰材料表面的抗菌性能(见对比例)。
另外,前述专利修饰方法局限于反应活性高的基团,并且操作步骤相对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活性光接枝方法可减少功能单体的用量,实现绝大多数聚合物在抗微生物黏附领域的应用,这对于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通过该应用将一种主要由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构成的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修饰于管材表面,获得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该管材具有优异、持久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其包括通过光引发剂产生表面自由基的方式将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接枝到管材的表面共聚而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得到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其中,构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聚合物由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两种单体共聚形成,其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BDA0002543862080000031
式(I)中,n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数,取值为正整数;
所述管材为塑料管材,其材质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丁烯(PB)、ABS塑料、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本发明中,丙烯酸龙脑酯为丙烯酸L-龙脑酯,丙烯酸D-龙脑酯和丙烯酸Iso-龙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200-1000。
根据本发明,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能够防止真菌和细菌黏附;优选地,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所述丙烯酸龙脑酯的摩尔分数为0.25-0.75。
本发明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和/或异丙基硫杂蒽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应用包括,
步骤C,将光引发剂溶液分散在管材的表面,并在氮气氛中进行光照,洗涤,干燥,得到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
步骤D,将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分散在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的表面,并在氮气氛中进行光照,洗涤,干燥,制得表面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
其中,所述管材的表面包括管材的内表面和管材的外表面,优选为管材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光引发剂溶液是由光引发剂溶于丙酮中,经涡旋,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获得;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和/或异丙基硫杂蒽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是将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溶于丙酮中,经涡旋,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获得;优选地,在所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中,丙烯酸龙脑酯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的浓度为50%-80%(v/v)。
本发明中,所述光源为200-1000W高压汞灯,光照的时间为5-1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所述洗涤包括在室温下用丙酮或乙醇溶液浸泡5-1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所述洗涤包括在室温下依次用二氯甲烷和乙醇溶液浸泡5-10h,每次浸泡后超声20-30min。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C中,所述管材为经过预处理的管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材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先后在丙酮或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处理30min,然后用丙酮或乙醇冲洗,并真空干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表面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其在上述的应用中获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该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主要成分由丙烯酸龙脑酯(BA)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两种单体的共聚物构成,构建两亲立体化学抗菌高分子涂层,该涂层均有良好的抗微生物黏附性。该涂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单体和光引发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光接枝的方法对塑料管材进行两步改性,第一步将光引发剂固定在塑料管材表面,第二步将单体通过表面自由基引发聚合实现接枝。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接枝涂层安全稳定;可以充分发挥聚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各自的优点,协同阻止微生物粘附;该涂层应用于塑料管材的表面修饰,能够确保接枝涂层的结构平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构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图2为实施例2中聚丙烯膜表面的接枝PBA-PPEGDA涂层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中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5中空白塑料管材样品表面与PBA-PPEGDA涂层接枝的塑料管材样品表面污染结果对比图。
图5为实施例5中空白塑料管材样品表面与PBA-PPEGDA涂层接枝的塑料管材样品表面污染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在详细描述本发明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不表示限制性的。
在提供了数值范围的情况下,应当理解所述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和所述规定范围中的任何其他规定或居间数值之间的每个居间数值均涵盖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以独立包括在较小的范围中,并且也涵盖在本发明内,服从规定范围中任何明确排除的限度。在规定的范围包含一个或两个限度的情况下,排除那些包括的限度之任一或两者的范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I、术语
本文所述用语“约”,“大约”,“基本上”和“主要”,当与组分,浓度,温度或其它物理或化学性质或特性的范围结合使用时,覆盖可能存在于属性或特性的范围的上限和/或下限中的变化,包括例如由舍入,测量方法或其他统计变化导致的变化。如本文所述,与量,重量等相关的数值,被定义的“约”是每个特定值的所有数值加或减1%。例如,用语“约10%”应理解为“9%至11%”。
II、实施方案
如前所述,在制备高分子抗菌材料的两种方法中,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抗菌成分,生产工艺难度较大,抗菌成分利用率不高;而在高分子加工成形之后,在表面负载抗菌成分,存在着抗菌成分释放,效果持久性差,甚至所释放的抗菌成分影响使用安全性等问题。另外,现有的抗菌材料中很难兼具对真菌和细菌的抗性。
目前对龙脑抗微生物性能的研究只停留在单独使用龙脑对基材进行改性,虽有着显著的抗菌效果,然而将龙脑的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光引发聚合不能实现接枝材料表面的抗菌性能。而现有的接枝方法局限于反应活性高的基团,并且操作步骤相对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鉴于上述,本发明人对于高效稳定的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发明研究设计并发现,将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接枝于高分子材料表面并共聚可以制成一种基于龙脑的非释放型抗菌聚合物涂层,该涂层主要由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组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本发明人将该非释放型抗菌聚合物涂层应用于塑料管材获得本发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包装材料中的应用可以理解为一种将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接枝于包装材料表面的方法,其包括通过光引发剂产生表面自由基的方式将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接枝到管材的表面共聚而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得到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其中,构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聚合物由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两种单体共聚形成,其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见图1):
Figure BDA0002543862080000061
式(I)中,n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数,取值为正整数;
所述管材包括材质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丁烯(PB)、ABS塑料、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的塑料管材,且所述管材的表面包括管材的内表面和管材的外表面,优选为管材的内表面。
本发明中,所述的丙烯酸龙脑酯,其为丙烯酸L-龙脑酯、丙烯酸D-龙脑酯和丙烯酸Iso-龙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所述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其分子量为200-1000。
本发明创造性地选用亲水性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作为环状互补分子,形成具有局部两亲性的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实现了协同增强抗微生物黏附的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和/或异丙基硫杂蒽酮。
发明人对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进行抗微生物粘附试验,结果表明:
(1)当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时,对真菌具有优异的抗黏效果;当丙烯酸龙脑酯的摩尔分数小于0.25或者高于0.75时,抗真菌黏附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的,当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独使用时,不能起到完全抗真菌黏附的效果。
(2)当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时,抗细菌黏附效果最佳;特别的,当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独使用时,不能起到良好的抗细菌黏附的效果。
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能够有效地抑制真菌和细菌黏附于其表面;优选地,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所述丙烯酸龙脑酯的摩尔分数为0.25-0.75。
本发明实现了对PP/PET材质的管材的接枝改性。通过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分两步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抗菌涂层。这种涂层与管材表面通过化学键连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单体丙烯酸龙脑酯作为疏水链段和立体化学链段,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亲水链段。亲水链段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可以保证接枝效率和表面接枝平整度,因此通过调整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龙脑酯的比例可以制备出优良性能的接枝涂层。
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微生物涂层是一种非释放型材料,其通过涂层表面分子结构影响微生物黏附,而不是释放杀菌剂,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涂层。因此,本发明中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也包括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在需要抗菌的管道或通道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应用制备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通过光引发剂将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接枝于表面含有C-H键的管材表面,并由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在管材表面形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
本发明中制备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技术方案如下:
(1)配制光引发剂溶液和单体混合溶液
将光引发剂溶于丙酮中,经涡旋,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获得光引发剂溶液;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和/或异丙基硫杂蒽酮,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和异丙基硫杂蒽酮。
将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溶于丙酮中,经涡旋,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获得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优选地,在所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中,丙烯酸龙脑酯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
所制得的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的浓度为50%-80%(v/v)。这可以理解为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两种单体的总体积占单体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比。
(2)将光引发剂溶液分散在管材表面,并在氮气氛中进行光照,洗涤,干燥,得到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
(3)将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分散在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表面,并在氮气氛中进行光照,洗涤,干燥,制得表面接枝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中,使用二苯甲酮(BP)和异丙基硫杂蒽酮(ITX)作为光引发剂,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光引发剂分散并吸附于管材表面,并在氮气氛中通过紫外光照一定时间,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
在一些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首先将管材浸泡在乙醇中超声除去杂质,真空干燥后备用。再将配制好的光引发剂溶液超声并用氮气鼓泡一段时间,充分溶解除氧。然后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光引发剂分散并吸附于管材表面,并在氮气氛中通过紫外光照一段时间,将其放到丙酮溶液浸泡,除去未反应的光引发剂。最后将其真空干燥,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
在另一些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首先将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按照不同比例配制一定浓度的丙酮单体混合溶液,再将其超声并用氮气鼓泡一段时间,充分除氧。然后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单体混合溶液分散并吸附到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的表面,并在氮气氛中紫外光照一段时间,将其依次放到二氯甲烷和乙醇溶液中浸泡,并超声,除去未接枝的单体及均聚物。最后将其真空干燥,得到表面接枝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备表面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管材的具体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
(1)将管材浸泡于乙醇或丙酮中10h并且超声30min,以除去管材表面的杂质,并干燥,得到待改性的管材。
(2)将光引发剂异丙基硫杂蒽酮和二苯甲酮按照(1-5)∶1的摩尔比例配制成0.1-0.5g/mL的丙酮溶液,超声,通氮气除氧。
(3)配制丙烯酸龙脑酯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单体溶液浓度为50%-80%(体积分数)的溶液,并用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用作对照,超声,通氮气除氧。
2、管材第一步改性制备过程如下:
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光引发剂分散并吸附于管材表面,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在氮气氛中,将管材旋转照射5-10min,将管材取出浸泡于丙酮或乙醇溶液5-10h清洗,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得到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
3、管材第二步接枝制备过程如下:
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50-2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吸附在管材表面,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在氮气氛中,将塑料管材旋转照射5-10min,将管材依次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分别清洗5-10h,每次超声20-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有抗微生物涂层的管材。
本发明通过光接枝,将亲水疏水链段和立体化学策略相结合,易于实施,可应用于具有抗微生物需求的管材。
本发明中通过接枝率来反映反应效率,所述接枝率用以下公式计算:
接枝率%=[(接枝后的膜质量-接枝前膜质量)/投入单体总质量]×100%
本发明中的抑菌或抗菌试验方法如下: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将空白基底材料(例如管材)和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复合涂层接枝的基底材料剪成直径为10.0±0.1mm的圆形样品,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后,与真菌共培养。
具体地,将膜具有复合涂层一面朝上平贴在麦芽提取物琼脂培养基上,然后,在距离材料1-2cm处滴加10μL真菌菌液[真菌孢子液,含有孢子(1-5)×108个/mL],在相对湿度85%±5%,30℃下进行恒温恒湿培养8天,观察并用相机记录基底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防霉效果评价标准见表1,其中,霉菌在对照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大于60%(即防霉效果达到4级),空白试验样品表面肉眼观查不到霉菌生长时,该试验被判定为有效,否则试验无效。
表1防霉效果评价标准
长霉情况 防霉等级
在放大镜下无明显长霉 0
霉菌生长稀少或局部生长,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10% 1
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30%(10%-30%) 2
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小于60%(30%-60%) 3
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达到或超过60% 4
抗细菌黏附性能的测定:将空白基底材料(例如管材)和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复合涂层接枝的基底材料剪成直径为10.0±0.1mm的圆形样品,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后,然后与细菌共培养。
具体地,首先配制细菌浓度为107CFU/mL的PBS菌悬液,将空白基底材料和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复合涂层接枝的基底材料浸入1mL细菌浓度为107CFU/mL的PBS菌悬液中,在4℃条件下与材料充分接触共培养24h,取出材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三次,最后用滤纸除去清洗液,放在1.8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超声处理15min,取100μL平板涂布,在37±2℃下培养24h,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按式(III)计算抗细菌黏附率:
R(%)=[(A-B)/A]×100% (III)
式(III)中:
R-试样的抗细菌黏附率;
A-基底材料与菌液作用24h后表面细菌黏附数量(CFU/mL);
B-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接枝的基底材料与菌液作用24h后表面细菌黏附数量(CFU/mL)。
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下文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验室常规方法。下文所述实验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可由商业渠道获得。
抗真菌实验或抗细菌实验用菌种包括: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TCC 16404);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 25923);其中所述用语“ATCC”是指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Type Culture Collection)。上述所有菌种均购置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各菌种分别单独作为实验菌种对待测样品进行抗真菌实验或抗细菌实验。
抗真菌实验中所使用的麦芽提取物(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抗细菌实验中用于细菌计数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以及用于配制细菌菌液的TSB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均购于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例1:
聚丙烯腈膜的接枝PBA-PPEGD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4.23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0.6066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ND400,杭州瑞诚仪器有限公司)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将2.08mL BA,2.00mL PEGDA(相对分子量200)混合(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1∶1)均匀后,吸取0.8mL混合单体与0.2mL丙酮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
将聚丙烯腈膜在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乙醇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丙烯腈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8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10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
(3)制备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8min,将反应装置依次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分别清洗10h,每次浸泡后超声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达到50%,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的聚丙烯腈膜与未经接枝的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黑曲霉菌共培养于同一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将膜具有接枝层一面朝上,在距离材料1-2cm处滴加10μL黑曲霉菌孢子液,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在放大镜下无明显长霉,对应防霉等级0,其具有优异的抗真菌黏附效果。
对比例1:聚丙烯腈膜的接枝PB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4.23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0.6066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取0.8mL BA,0.2mL丙酮混合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1∶0)。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
将聚丙烯腈膜在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乙醇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丙烯腈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8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10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
(3)制备具有PB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8min,将反应装置放入二氯甲烷溶液中清洗10h,浸泡后超声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PB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为1.6%。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的聚丙烯腈膜与未经接枝的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黑曲霉菌共培养于同一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将膜具有接枝层一面朝上,在距离材料1-2cm处滴加10μL黑曲霉菌孢子液,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霉菌在样品表面覆盖率为27.3%,对应防霉等级2,其未能起到完全抗真菌黏附效果。
对比例2:
聚丙烯腈膜的接枝PPEGD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4.23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0.6066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取0.8mL PEGDA(相对分子量200),0.2mL丙酮混合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0∶1)。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将聚丙烯腈膜在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乙醇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丙烯腈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8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10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
(3)制备具有PPEGD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8min,将反应装置放入乙醇溶液中清洗10h,浸泡后超声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PPEGD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为53%。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的聚丙烯腈膜与未经接枝的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黑曲霉菌共培养于同一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将膜具有接枝层一面朝上,在距离材料1-2cm处滴加10μL黑曲霉菌孢子液,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霉菌在样品表面覆盖率为3.9%,对应防霉等级1,其未能完全起到抗真菌黏附效果。
实施例2:聚乙烯膜的接枝PBA-PPEGD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2.54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1.8220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将2.08mLBA,4.00mLPEGDA(相对分子量400)混合(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1∶1)均匀后,吸取0.65mL混合单体与0.35mL丙酮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乙烯膜
将聚乙烯膜在丙酮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丙酮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乙烯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8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10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乙烯膜。
(3)制备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乙烯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8min,将反应装置依次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分别清洗10h,每次浸泡后超声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单面PBA-PPEGDA涂层的聚乙烯膜。
未接枝涂层一面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接枝,得到具有双面PBA-PPEGDA涂层的聚乙烯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为94.6%。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采用扫描电镜(Hitachi S-4700扫描电镜,日本日立集团)对所制得PBA-PPEGDA涂层进行观察,其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接枝层结构,表明PBA-PPEGDA涂层合成成功。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空白聚乙烯膜和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复合涂层修饰的聚乙烯膜剪成直径为10.0±0.1mm的圆形样品,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后,与真菌共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修饰后膜表面无明显长霉,对应防霉等级0,其具有优异的抗真菌黏附效果。
抗细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聚乙烯膜与未经接枝的聚乙烯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金黄葡萄球菌共培养。首先配制金黄葡萄球菌107CFU/mL的PBS菌悬液,取1mL菌悬液在并将材料浸没,在4℃条件下与材料充分接触共培养24h,取出材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三次,最后用滤纸除去清洗液,放在1.8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超声处理15min,取100μL平板涂布,37℃培养24h,计算平板菌落数。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黏附率为99.89%。
对比例3:
聚乙烯膜的接枝PB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2.54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1.8220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取0.65mL BA,0.35mL丙酮混合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1∶0)。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乙烯膜
将聚乙烯膜在丙酮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丙酮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乙烯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8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10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乙烯膜。
(3)制备具有PBA涂层的聚乙烯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8min,将反应装置放入二氯甲烷溶液中清洗10h,浸泡后超声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单面PBA涂层的聚乙烯膜。
未接枝涂层一面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接枝,得到具有双面PBA涂层的聚乙烯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为30.0%。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空白聚乙烯膜和PBA涂层修饰的聚乙烯膜剪成直径为10.0±0.1mm的圆形样品,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后,与真菌共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空白膜与PBA涂层修饰的聚乙烯膜均观察到霉菌,对应防霉等级1,未能起到完全抗真菌黏附效果。
抗细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聚乙烯膜与未经接枝的聚乙烯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金黄葡萄球菌共培养。首先配制金黄葡萄球菌浓度为107CFU/mL的PBS菌悬液,取1mL菌悬液在并将材料浸没,在4℃条件下与材料充分接触共培养24h,取出材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三次,最后用滤纸除去清洗液,放在1.8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超声处理15min,取100μL平板涂布,37℃培养24h,计算平板菌落数。
结果表明,具有接枝涂层的聚乙烯膜起到一定抗细菌黏附效果,但抗黏效果差,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黏附率为84.3%。
对比例4:
聚乙烯膜的接枝PEGD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2.54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1.8220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取0.65mL PEGDA(相对分子量400),0.35mL丙酮混合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0∶1)。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乙烯膜
将聚乙烯膜在丙酮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丙酮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乙烯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8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10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乙烯膜。
(3)制备具有PPEGDA涂层的聚乙烯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8min,将反应装置放入乙醇溶液中清洗10h,浸泡后超声3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单面PEGDA涂层的聚乙烯膜。
未接枝涂层一面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接枝,得到具有双面PPEGDA涂层的聚乙烯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为93.4%。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空白聚乙烯膜和PPEGDA涂层修饰的聚乙烯膜剪成直径为10.0±0.1mm的圆形样品,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后,与真菌共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空白膜与PPEGDA涂层修饰的聚乙烯膜均观察到霉菌,对应防霉等级1,未能起到完全抗真菌黏附效果。
抗细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聚乙烯膜与未经接枝的聚乙烯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金黄葡萄球菌共培养。首先配制金黄葡萄球菌浓度为107CFU/mL的PBS菌悬液,取1mL菌悬液在并将材料浸没,在4℃条件下与材料充分接触共培养24h,取出材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三次,最后用滤纸除去清洗液,放在1.8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超声处理15min,取100μL平板涂布,37℃培养24h,计算平板菌落数。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黏附率为86.1%。
实施例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接枝PBA-PPEGD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0.84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3.0333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将1.56mLBA,2.50mLPEGDA(相对分子量1000)混合(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3∶1)超声溶解均匀后,吸取0.5mL混合单体与0.5mL丙酮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在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乙醇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5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5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3)制备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5min,将反应装置依次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分别清洗5h,每次浸泡后超声20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其单体的接枝效率达到90%,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与未经接枝的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黑曲霉菌共培养于同一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将膜具有接枝层一面朝上,放置距离培养皿中心1-2cm处,然后在培养皿中心滴加10μL黑曲霉菌孢子液,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其结果达到防霉等级0,具有优异的抗真菌黏附效果。
实施例4:聚丙烯膜的接枝PBA-PPEGDA涂层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0.66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0.3400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将1.04mLBA,3.00mLPEGDA(相对分子量200)混合(BAP与PEGDA的摩尔比为1∶3)均匀后,吸取0.8mL混合单体与0.2mL丙酮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
(2)制备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腈膜
将聚丙烯膜在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乙醇冲洗表面,真空干燥。将石英片放底层做支撑,在石英片上覆盖聚丙烯膜。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的光引发剂溶液滴在膜表面,在膜上方再覆盖一层石英片,轻轻按压排除气泡,并使其形成液体夹层。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将所得的反应装置模型放入高压汞灯下方照射10min。将模型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浸泡8h,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光引发剂和溶剂,得到光引发剂改性的聚丙烯膜。
(3)制备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丙烯腈膜
按照步骤(2)中的反应模型,将100μL的单体溶液分散在膜表面,同样照射10min,将反应装置依次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分别清洗8h,每次浸泡后超声25min,以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PBA-PPEGDA涂层的聚丙烯膜。反应结束后通过观察发现反应后单体未残留,没有液体存在形式,全部接枝固定到基材的表面。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上述具有涂层的聚丙烯膜与未经接枝的膜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黑曲霉菌共培养于同一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将膜具有接枝层一面朝上,放置距离培养皿中心1-2cm处,然后在培养皿中心滴加10μL黑曲霉菌孢子液,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其结果达到防霉等级0,具有优异的抗真菌黏附效果。
实施例5:
表面接枝PBA-PPEGDA涂层的塑料管材的制备:
(1)溶液制备
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称取4.2300g异丙基硫杂蒽酮与0.6066g二苯甲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然后加入10mL丙酮,涡旋,超声20min使其充分溶解,最后将其用氮吹仪鼓泡20min,充分除氧,得光引发剂溶液。
单体溶液的制备:将2.08mL BA,2.00mL PEGDA(相对分子量200)混合均匀后,吸取0.8mL混合单体与0.2mL丙酮置于一棕色样品瓶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20min,得到单体溶液。
(2)制备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塑料管材
将塑料管材在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30min除去杂质,用乙醇冲洗表面,真空干燥。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光引发剂溶液分散吸附于塑料管内表面,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在氮气氛中,将塑料管材旋转照射8min,将其取出浸泡于丙酮溶液10h,得第一步改性的塑料管材。
(3)制备表面接枝PBA-PPEGDA涂层的塑料管材
按照步骤(2)的方式,采取蘸取或涂附或喷涂的方法将单体溶液分散吸附于塑料管内表面,高压汞灯预热1min后,在氮气氛中,将塑料管材旋转照射8min,将其取出,依次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和乙醇溶液中分别清洗10h,每次浸泡后超声30min,除去未反应完毕的单体和均聚物,干燥除溶剂后得到具有PBA-PPEGDA涂层的塑料管材。反应结束后通过观察发现反应后单体未残留,没有液体存在形式,全部接枝固定到管材的表面。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抗真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空白的塑料管材和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复合涂层修饰塑料管材剪成直径为10.0±0.1mm的圆形样品,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后,与真菌共培养8天观察材料表面被污染情况。在放大镜下无明显长霉,对应防霉等级0,其具有优异的抗真菌黏附效果(见图4)。
抗细菌黏附性能的测定:
将空白的管材和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修饰管材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在紫外灯下正反面照射1h进行灭菌处理,然后与金黄葡萄球菌共培养。首先配制金黄葡萄球菌浓度为107CFU/mL的PBS菌悬液,取1mL菌悬液在并将材料浸没,在4℃条件下与材料充分接触共培养24h,取出材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三次,最后用滤纸除去清洗液,放在1.8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超声处理15min,取100μL平板涂布,37℃培养24h,计算平板菌落数。结果表明,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修饰塑料管材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黏附率为99.76%(见图5)。
应当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通过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其中所用的词语为描述性和解释性词汇,而不是限定性词汇。可以按规定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修改,以及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对本发明进行修订。尽管其中描述的本发明涉及特定的方法、材料和实施例,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于其中公开的特定例,相反,本发明可扩展至其他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方法和应用。

Claims (10)

1.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其包括通过光引发剂产生表面自由基的方式将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接枝到管材的表面共聚而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得到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其中,构成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聚合物由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两种单体共聚形成,其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2543862070000011
式(I)中,n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数,取值为正整数;
所述管材为塑料管材,其材质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丁烯、ABS塑料、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龙脑酯为丙烯酸L-龙脑酯,丙烯酸D-龙脑酯和丙烯酸Iso-龙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20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能够防止真菌和细菌黏附;优选地,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丙烯酸龙脑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中所述丙烯酸龙脑酯的摩尔分数为0.25-0.7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和/或异丙基硫杂蒽酮;和/或,所述管材的表面为管材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
步骤C,将光引发剂溶液分散在管材的表面,并在氮气氛中进行光照,洗涤,干燥,得到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
步骤D,将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分散在表面经光引发剂改性的管材的表面,并在氮气氛中进行光照,洗涤,干燥,制得表面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
其中,所述管材的表面包括管材的内表面和管材的外表面,优选为管材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溶液是由光引发剂溶于丙酮中,经涡旋,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获得;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和/或异丙基硫杂蒽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是将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溶于丙酮中,经涡旋,超声处理,然后通氮气除氧获得;优选地,在所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中,丙烯酸龙脑酯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3-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的浓度为50%-80%(v/v)。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为200-1000W高压汞灯,光照的时间为5-10min;
和/或,在步骤C中,所述洗涤包括在室温下用丙酮或乙醇溶液浸泡5-10h;
和/或,在步骤D中,所述洗涤包括在室温下依次用二氯甲烷和乙醇溶液浸泡5-10h,每次浸泡后超声2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管材为经过预处理的管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材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先后在丙酮或乙醇中浸泡10h,并超声处理30min,然后用丙酮或乙醇冲洗,并真空干燥。
10.一种表面具有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的管材,其在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中获得。
CN202010556953.1A 2020-06-17 2020-06-17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Active CN113881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953.1A CN113881087B (zh) 2020-06-17 2020-06-17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953.1A CN113881087B (zh) 2020-06-17 2020-06-17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1087A true CN113881087A (zh) 2022-01-04
CN113881087B CN113881087B (zh) 2023-01-24

Family

ID=7901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6953.1A Active CN113881087B (zh) 2020-06-17 2020-06-17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10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2807A (zh) * 2023-03-24 2023-07-21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胶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花洒出水网及花洒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8557B1 (en) * 1999-09-10 2002-03-19 Sts Biopolymers, Inc.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substrate surfaces
CN103881010A (zh) * 2014-03-07 2014-06-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龙脑的高分子抗菌材料
CN109023923A (zh) * 2018-07-09 2018-12-18 合肥洁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服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09529128A (zh) * 2018-11-30 2019-03-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感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8557B1 (en) * 1999-09-10 2002-03-19 Sts Biopolymers, Inc.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substrate surfaces
CN103881010A (zh) * 2014-03-07 2014-06-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龙脑的高分子抗菌材料
CN109023923A (zh) * 2018-07-09 2018-12-18 合肥洁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服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09529128A (zh) * 2018-11-30 2019-03-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感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2807A (zh) * 2023-03-24 2023-07-21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胶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花洒出水网及花洒
CN116462807B (zh) * 2023-03-24 2024-01-26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胶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花洒出水网及花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1087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7399B (zh)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CN107236143B (zh) 阳离子-两性离子共聚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033929A1 (en) Polyelectrolyte hydrogel coating with strong substrate binding performan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521396B (zh) 一种具有细菌响应性防污的两性离子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EP2578244A1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hthalmic and medical use and antibacterial composition obtained by polymerizing same
CN112169025B (zh) 一种抗菌型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72801A (zh) 一种pu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862680B (zh) 一种含氟聚丙烯酸类共聚物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3881087B (zh)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管材中的应用
Chen et al. Cooperative enhancement of fungal repelling performance by surface photografting of stereochemical bi-molecules
CN108057348A (zh) 一种亲水性杀菌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法
Zhou et al. Durable and covalently attached antibacterial coating based on post-crosslinked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with long-lasting performance
CN113881086B (zh)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建材中的应用
CN113881088B (zh)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CN117700802A (zh) 一种医用硅胶表面高分子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81261B (zh) 一种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361796A (zh) 制备固有杀微生物聚合物表面的方法
CN113817198B (zh)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奶瓶中的应用
CN117442787A (zh) 一种医用导管表面润滑抗菌载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u et a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tifouling capability of silicone rubber surfaces by covalently bonded acrylated agarose towards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Kim et al. Study in bactericidal properties of chlorhexidine grafting on the modified titanium
CN115814141A (zh) 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粘连功能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Haddadi-Asl et al. Radiation graft modification of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III. Effect on water uptake, wett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CN1361797A (zh) 杀微生物共聚物
CN112724342A (zh) 抗菌型纳米氧化亚铜/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