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5471A -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5471A
CN113875471A CN202111086278.1A CN202111086278A CN113875471A CN 113875471 A CN113875471 A CN 113875471A CN 202111086278 A CN202111086278 A CN 202111086278A CN 113875471 A CN113875471 A CN 113875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tea
summer
soil
sh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6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5471B (zh
Inventor
廖青
江泽普
梁潘霞
邢颖
姚卓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uiping Xishan Bishui Tea Garden Co ltd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uiping Xishan Bishui Tea Garden Co ltd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uiping Xishan Bishui Tea Garden Co ltd,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uiping Xishan Bishui Tea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62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5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5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5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5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06Canopies, i.e. devices providing a roof above the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通过土壤硒活化处理、遮荫处理、田间管理等步骤对夏茶进行栽培,其中,采用微生物菌剂组成的菌肥对土壤进行处理,活化土壤中的硒元素,使其能被茶树吸收利用,从而得到富硒夏茶,结合使用遮阳网对茶树进行遮荫处理,在本申请的遮荫模式下,夏茶叶绿素、氨基酸、水浸出物等都达到一个可观的值,同时,总体酚氨比较低,提高了夏茶的鲜爽度,总之,通过本申请的栽培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夏茶的产值。

Description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人体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而我国许多地方土壤缺硒,大部分农作物含硒量极低。
据调查显示,我区75%的茶园为富硒茶园,但富硒茶园所生产的茶叶富硒率却不足25%。这是由于土壤中大部分的硒不能被茶树吸收,处于无效态,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在肥料中加入富硒肥,以提高硒含量,但是,额外增加外源硒,导致出现土壤硒污染风险,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茶叶中的硒含量,同时避免给土壤带来负担,是函待解决的问题;除了硒含量不足之外,夏季茶叶常存在口味不佳的问题,即使产量在各茶季中为最高,最终产值也不高。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通过本申请的栽培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夏茶的产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包括土壤硒活化处理、遮荫处理、田间管理,所述土壤硒活化处理的方式是在春茶停采后至夏茶采摘,在茶园施入能够活化土壤硒的菌肥,所述菌肥包括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由芽孢杆菌接种到中药活化培养基中制备而得;所述中药活化培养基的中药由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按照质量比为1:3:2混合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芽孢杆菌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LB1-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342。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大腹皮、蛇床子和龙胆草分别使用乙醇进行提取得到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
(2)将步骤(1)所得提取物按所述质量比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按照培养液体积5%的添加量将中药组合物添加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制得中药活化培养基;
(3)将所述蜡质芽孢杆菌接种于上述的中药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0h;培养结束后即得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65-75份、豆腐渣40-50份、糖蜜1-5份、微生物菌剂2-4份。
进一步地,所述遮荫处理具体为:于5月至8月夏茶季,在茶园增设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所述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70-80%、高度为1.5-2m的遮阳网。
进一步地,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茶园施肥及培肥、茶园抑草及虫害防治,其中,茶园施肥及培肥具体为:在上年秋茶停采后,在茶园中按照1000-2000kg/亩的用量施入底肥;接着在每亩茶园中接种蚯蚓1200-2000条进行生物有机培肥;茶园抑草具体为:在茶园行间种植田菁进行抑草;茶园虫害防治具体为:在茶园设置黄色粘虫板及设置诱虫灯进行虫害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为总硒含量为0.4mg/kg以上的富硒土壤。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包括土壤硒活化,具体是采用微生物菌剂作为菌肥的原料之一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微生物菌剂为蜡质芽孢杆菌经中药活化培养基活化制得,经中药培养基活化后,其有效活菌数提高,研究表明,该微生物菌剂能够将富硒土壤中不可生物利用硒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硒,能够改变土壤高硒低效现状(土壤富硒但种植得到的作物不富硒),使得无效硒转化为有效硒,从而被茶树吸收实现茶叶富硒。
2、本发明菌肥中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所选用的菌株为申请人自行筛选研发的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LB1-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342,该菌株能够将该可溶态无机硒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硒,且活菌数越大,菌株的转化能力越强,发明人进一步还发现某些中药对不同蜡质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包括抑制/促进作用,为此,发明人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终找到中药组合物: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均能提高菌株的有效活菌数,并确定了最佳质量比为: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的最佳质量比为1:3:2;此外,发明人进一步验证,菌株YLB1-6被质量比为1:3:2的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活化后,能够将硒矿石中不可生物利用硒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硒,进一步利用菌株YLB1-6这一特性将其制备为土壤硒的改良剂,复配在菌肥中,活化富硒土壤中的有效硒,最终实现富硒作物的生产。
3、此外,本发明人发现,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温度高、降雨集中,夏茶苦涩味加重、鲜爽度降低,即使产量在各茶季中为最高,产值也不高,因此,在夏茶茶园增设黑色遮阳网遮荫处理,以减少夏季光照并降温,从而能提高茶叶的品质,但是,遮荫度过高,导致茶树无法有效进行光合作用,遮荫度过低,导致茶树受日晒量大最终苦涩味加重,经试验发现,采用遮荫度为75%、高度为1.8m的遮阳网为最佳遮荫模式,在该模式下,夏茶叶绿素含量、夏茶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均能达到最佳的值,从而提高夏茶的感官品质,最终提高夏茶产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制备微生物菌剂:
一种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由芽孢杆菌接种到中药活化培养基中制备而得;所述芽孢杆菌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LB1-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342(本菌株为申请人廖青从富硒土壤中自行筛选而得),所述中药活化培养基由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的最佳质量比为1:3:2的比例混合而得。
测试部分药剂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报道,某些中药具有抗菌效果,相应的可能会影响芽孢杆菌的生长,因此,申请人选取了几种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用于种植的中药,并测试几种中药对乳杆菌生长情况的影响,选取的中药提取物包括: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杜仲提取物、炙甘草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
其中,上述提取物均通过醇提制取,醇提方法为:将原料药(大腹皮/蛇床子/杜仲/炙甘草/龙胆草)分别按料液比为1:5的比例加入体积百分数为75%乙醇在60℃条件下浸提120min,取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8,冷却至室温即得各原料药的单味醇提物。
取上述单味醇提物分别按照培养液体积5%的添加量添加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制得中药活化培养基;
增设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XB2-5作为对比,该菌株同样为申请人从富硒土壤中自行筛选而得,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343,保藏日期为:2020年8月7日。。
将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LB1-6、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TXB2-5接种于上述的中药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接种量为5%,于30℃下培养,培养时间为20h;测定培养物的有效活菌数,以判断药剂对芽孢杆菌生长的促进/抑制作用;具体如表1:
表1不同中药活化培养基对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的影响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41
由表1可知,将蛇床子提取物或龙胆草提取物作为培养基培养菌株TXB2-5,其有效活菌数没有增加反而降低,而大腹皮提取物、杜仲提取物和炙甘草提取物均能够增加菌株TXB2-5的有效活菌数;此外,将杜仲提取物或炙甘草提取物作为培养基培养菌株YLB1-6,其有效活菌数没有增加反而降低,而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均能够增加菌株YLB1-6的有效活菌数。
上述结果表明,不同中药用于对不同芽孢杆菌进行培养的影响结果大有不同,这些不同必须经过试验才能进行甄别,无法仅凭文献报道,主要原因包括:现有技术中有关于中药抑菌剂的报道,但实际上,现有技术报道的具有抑菌能力的中药对不同菌株的生长能力具有不同影响,比如,本试验中所选用原料菌均为芽孢杆菌,而本试验本身具有抗菌能力的中药(比如蛇床子),其中存在的某些成分反而会降低某些菌株(菌株TXB2-5)的有效活菌数,但是,不同株型的菌株其生长能力不同,导致不同成分其对菌株的影响也不一致,在本试验中,蛇床子提取物反而能够提高菌株YLB1-6的有效活菌数。
结合上述试验,发明人发现了同种中药对不同菌株(菌株TXB2-5、菌株YLB1-6)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上述试验验证了哪些中药对哪个菌株的生长具有抑制/促进作用,而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组合物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情况,发明人用菌株TXB2-5、菌株YLB1-6进行下列实验:
试验一:以中药添加剂:大腹皮提取物、杜仲提取物和炙甘草提取物质量比设计正交实验,并检测菌株TXB2-5的有效活菌数,中药添加剂的总量仍为培养液体积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菌株TXB2-5有效活菌数的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51
上述配比的正交分析,及其结果分别如表3所示:
表3正交实验及结果1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52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61
由表3可知,试验一中的几种中药提取物混合后均能够增加菌株TXB2-5的有效活菌数,对菌株TXB2-5的有效活菌数有积极影响,经所述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培养后所得的有效活菌数均高于表1中空白组的有效活菌数;但是,在某些配比中,有效活菌数甚至小于单味提取物;说明,药物的配比对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存在影响,药物组合,配比掌握不好,并不能起到协同作用,甚至会抑制部分药的效果;上述实验中,在原料配比中,效果最好的是试验6,即:大腹皮提取物、杜仲提取物和炙甘草提取物的最佳质量比为:2:4:1。
试验二:以中药添加剂: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质量比设计正交实验,并检测菌株YLB1-6的有效活菌数,中药添加剂的总量仍为培养液体积5%;具体如表4所示::
表4YLB1-6有效活菌数的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62
上述配比的正交分析,及其结果分别如表5所示:
表5正交实验及结果2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63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71
由表5可知,试验二中的几种中药提取物混合后均能够增加菌株YLB1-6的有效活菌数,对菌株YLB1-6的有效活菌数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经所述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培养后所得的有效活菌数,均高于表1中空白组的有效活菌数;但是,在某些配比中,有效活菌数甚至小于单味提取物;说明,药物的配比对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存在影响,药物组合,配比掌握不好,并不能起到协同作用,甚至会抑制部分药的效果;上述实验中,在原料配比中,效果最好的是试验2,即: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的最佳质量比为:1:3:2。
实施例2:
菌株的活化硒的能力检测:
根据实施例1中的表3的结果得知,试验一中,试验数为2、6、8的苏云金芽孢杆菌TXB2-5均生长良好,依次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根据实施例1中的表5得知,试验二中试验数为2、3、8的蜡质芽孢杆菌YLB1-6均生长良好,依次记为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共记六组培养物;
本实施例将进一步对上述组别芽孢杆菌促进硒向有效态转化能力检测,具体以硒矿石作为试验对象,试验如下:
将硒矿石粉碎至100目,然后测定其总硒含量约为3000mg/kg,接着通过连续提取的方法,测定硒矿石中的水溶态硒约占比1%,可交换态硒约占比4%,铁锰氧化态硒约占比为4%,有机结合态硒约占比10%,残渣态硒占比约81%。以此,硒矿粉作为硒源,添加100g该硒矿粉到300mL的TSB培养液中,一组不接种培养物(记空白组),另外六组分别接种上述六组培养物。在室温下200r/min培养65天,取样检测上清液中的总硒含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反应体系上清液中硒含量特征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081
根据表6结果可知,第四组明显有更多的可溶态硒进入溶液中,其硒含量是空白组的9倍左右,表明菌株YLB1-6被质量比为1:3:2的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活化后,能够将硒矿石中不可生物利用硒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硒,进一步可利用菌株YLB1-6这一特性将其制备为土壤硒的改良剂,特别是可以用于富硒土壤但是生产出的农作物硒含量低的情况下,使得无效态的硒转化为有效硒,从而被农作物吸收实现农作物富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选择实施例2中活化硒能力最强的的一组做为微生物菌剂,具体制备方法为:
1)将大腹皮、蛇床子和龙胆草分别使用乙醇进行提取得到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2)将上述提取物按质量比1:3:2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然后按照培养液体积5%的添加量将中药组合物添加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制得中药活化培养基;3)将芽孢杆菌YLB1-6接种于上述的中药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0h;培养结束后即得。
本实施例具体将上述微生物菌剂应用在夏茶富硒优质栽培中,具体的,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硒活化处理:选择总硒含量为0.4mg/kg以上的富硒土壤作为种植土壤,接着进行以下处理:在茶园施入能够活化土壤硒的菌肥,所述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65份、豆腐渣40份、糖蜜1份、微生物菌剂2份;
(2)遮荫处理:于5月至8月夏茶季,在茶园增设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所述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70%、高度为1.5m的遮阳网;
(3)田间管理:a.茶园施肥及培肥:在上年秋茶停采后,在茶园中按照1000kg/亩的用量施入底肥,接着在每亩茶园中接种蚯蚓1200条进行生物有机培肥,所述底肥为动物粪便;b.茶园抑草:在茶园行间种植田菁;c.茶园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如增设诱虫灯和粘虫板;
(4)采摘:在5-8月份人工采收茶叶嫩芽(一芽两叶),即为富硒优质夏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微生物菌剂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一致,不同的是,具体的夏茶栽培方法参数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土壤硒活化处理:选择总硒含量为0.4mg/kg以上的富硒土壤作为种植土壤,接着进行以下处理:在茶园施入能够活化土壤硒的菌肥,所述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70份、豆腐渣45份、糖蜜3份、微生物菌剂3份;
(2)遮荫处理:于5月至8月夏茶季,在茶园增设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所述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75%、高度为1.8m的遮阳网;
(3)田间管理:a.茶园施肥及培肥:在上年秋茶停采后,在茶园中按照1500kg/亩的用量施入底肥,接着在每亩茶园中接种蚯蚓1600条进行生物有机培肥,所述底肥为动物粪便;b.茶园抑草:在茶园行间种植田菁;c.茶园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如增设诱虫灯和粘虫板;
(4)采摘:在5-8月份人工采收茶叶嫩芽(一芽两叶),即为富硒优质夏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微生物菌剂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一致,不同的是,具体的夏茶种植方法参数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土壤硒活化处理:选择总硒含量为0.4mg/kg以上的富硒土壤作为种植土壤,接着进行以下处理:在茶园施入能够活化土壤硒的菌肥,所述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75份、豆腐渣50份、糖蜜5份、微生物菌剂4份;
(2)遮荫处理:于5月至8月夏茶季,在茶园增设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所述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80%、高度为2.0m的遮阳网;
(3)田间管理:a.茶园施肥及培肥:在上年秋茶停采后,在茶园中按照2000kg/亩的用量施入底肥,接着在每亩茶园中接种蚯蚓2000条进行生物有机培肥,所述底肥为动物粪便;b.茶园抑草:在茶园行间种植田菁;c.茶园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如增设诱虫灯和粘虫板;
(4)采摘:在5-8月份人工采收茶叶嫩芽(一芽两叶),即为富硒优质夏茶。
为了验证本申请的种植效果,申请人比较上述实施例3-5的种植效果,除了实施例3-5之外,另设以下组别:
第一组:去掉微生物菌剂,其他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
第二组:微生物菌剂制备过程中的中药活化培养基的中药由大腹皮提取物、杜仲提取物和炙甘草提取物按照质量比为2:4:1混合而得,其他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
第三组:用菌株TXB2-5替换菌株YLB1-6制备微生物菌剂,其他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
第四组:用菌株TXB2-5替换菌株YLB1-6制备微生物菌剂,制备过程中,中药活化培养基的中药由大腹皮提取物、杜仲提取物和炙甘草提取物按照质量比为2:4:1混合而得,其他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
第五组:步骤(2)的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60%、高度为1.3m的遮阳网,其他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
第六组:步骤(2)的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90%、高度为2.2m的遮阳网,其他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
通过比较上述组别种植得到的夏茶的硒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和酚氨比等指标,除了上述强调的区别之外,其余处理方式完全相同,测试后将数值记录在表7中:
表7各组夏茶种植效果对比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101
Figure BDA0003265880450000111
根据表7结果可知,本申请实施例4的方法种植得到的夏茶质量最佳,其不但养分高(这里主要表现在富硒),茶汤颜色浅绿明亮,且口感佳(其酚氨比低,鲜爽度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包括土壤硒活化处理、遮荫处理、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硒活化的方式是在春茶停采后至夏茶采摘之前,在茶园施入能够活化土壤硒的菌肥,所述菌肥包括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由芽孢杆菌接种到中药活化培养基中制备而得;所述中药活化培养基的中药由大腹皮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和龙胆草提取物按照质量比为1:3:2混合而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LB1-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3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65-75份、豆腐渣40-50份、糖蜜1-5份、微生物菌剂2-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荫处理具体为:于5月至8月夏茶季,在茶园增设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所述遮阳网采用遮荫度为70-80%、高度为1.5-2m的遮阳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茶园施肥及培肥、茶园抑草及虫害防治,具体为:在上年秋茶停采后,在茶园中按照1000-2000kg/亩的用量施入底肥,接着在每亩茶园中接种蚯蚓1200-2000条进行生物有机培肥;在茶园行间种植田菁进行抑草;在茶园设置黄色粘虫板及设置诱虫灯进行虫害防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总硒含量为0.4mg/kg以上的富硒土壤。
CN202111086278.1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Active CN113875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278.1A CN113875471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278.1A CN113875471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5471A true CN113875471A (zh) 2022-01-04
CN113875471B CN113875471B (zh) 2023-03-21

Family

ID=7900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6278.1A Active CN113875471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54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0468A (zh) * 2022-09-23 2023-03-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地芽孢杆菌ylb2-1及其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488A (zh) * 2012-11-28 2013-06-12 梁树森 夏季施用提高红茶品质的多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809A (zh) * 2016-08-29 2017-02-01 孙斌 一种富硒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US20170173098A1 (en) * 2015-12-16 2017-06-22 Infinitus (China) Company Ltd. Cultivation of selenium-rich cyclocarya paliurus plant, extraction and use of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CN108200918A (zh) * 2016-12-19 2018-06-26 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药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微生物杀虫剂
CN108863618A (zh) * 2018-09-19 2018-11-23 贵州大学 一种茶树富硒液态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38083A (zh) * 2018-12-27 2019-03-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富硒液体肥料
CN110432106A (zh) * 2019-08-28 2019-11-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土壤硒活化的活化剂及富硒香葱的栽培方法
CN112778049A (zh) * 2021-02-05 2021-05-11 湖南省辰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玉竹专用有机肥
CN112794738A (zh) * 2021-04-01 2021-0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硒茶专用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488A (zh) * 2012-11-28 2013-06-12 梁树森 夏季施用提高红茶品质的多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173098A1 (en) * 2015-12-16 2017-06-22 Infinitus (China) Company Ltd. Cultivation of selenium-rich cyclocarya paliurus plant, extraction and use of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CN106365809A (zh) * 2016-08-29 2017-02-01 孙斌 一种富硒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200918A (zh) * 2016-12-19 2018-06-26 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药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微生物杀虫剂
CN108863618A (zh) * 2018-09-19 2018-11-23 贵州大学 一种茶树富硒液态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38083A (zh) * 2018-12-27 2019-03-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富硒液体肥料
CN110432106A (zh) * 2019-08-28 2019-11-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土壤硒活化的活化剂及富硒香葱的栽培方法
CN112778049A (zh) * 2021-02-05 2021-05-11 湖南省辰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玉竹专用有机肥
CN112794738A (zh) * 2021-04-01 2021-0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硒茶专用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0468A (zh) * 2022-09-23 2023-03-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地芽孢杆菌ylb2-1及其应用
CN115820468B (zh) * 2022-09-23 2023-0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地芽孢杆菌ylb2-1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5471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9267B (zh) 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EP2514815A1 (en) Biocontrol strain for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continuous cropping wilt diseases and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thereof
CN107723258B (zh) 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4171A (zh) 一种新型绿色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2604A (zh) 一种生防菌素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80818B (zh) 一种土壤调理与修复的综合方法
CN108633625B (zh) 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8651195B (zh) 一种提高白术苗生长及抗旱能力的方法
CN102070368B (zh) 黄腐酸-根瘤菌生物型豆科植物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335B (zh) 蒙古口蘑新菌株草原白蘑2号及其选育方法
CN104163733B (zh) 一种含楝素的阳台蔬菜种植有机培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918A (zh) 一种防治三七枯萎病的微生物有机磷肥
CN113875471B (zh) 一种夏茶富硒优质栽培方法
CN107382511A (zh)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中草药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6329A (zh) 一种金银花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120A (zh) 一种有机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CN104496575A (zh) 一种抗滁菊连作障碍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2373A (zh) 园林废弃物处理工艺及其用途
CN106396861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笋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2025B (zh) 一种培育彩椒抗病苗的方法
CN108727138A (zh) 一种能减轻土传病害、促生根、抗重茬的农作物菌制剂
CN114920593A (zh) 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18894B (zh) 一种夏黑着色的方法
CN107227270A (zh)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606742A (zh) 一种冬枣专用生物源菌肥体系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