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574A -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574A
CN113873574A CN202010617936.4A CN202010617936A CN113873574A CN 113873574 A CN113873574 A CN 113873574A CN 202010617936 A CN202010617936 A CN 202010617936A CN 113873574 A CN113873574 A CN 113873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nit
encoded
size
code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79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慧颖
董朋朋
谭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79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35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2399 priority patent/WO2022001367A1/zh
Priority to EP21833995.0A priority patent/EP4161138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87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574A/zh
Priority to US18/146,53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3975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第一数据单元为:传输块TB、协议数据单元PDU或服务数据单元SDU;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输出第一数据单元。从而可以使得生成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与与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大小匹配,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较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针对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例如对业务传输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提升无线链路的传输质量,采用空口传输速率控制技术,如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技术实现无线链路传输的调制方式与编码速率的调整,一个调度周期或发送时间间隔或传输机会(一次传输机会也可理解为对应一次调度。) 上发送端会根据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来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当信道质量较好时,通过AMC算法提高MCS,当信道质量较差时,通过AMC算法降低MCS,基于调整后的MCS和物理资源大小计算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大小,也就是说,不同传输机会传输的TB的大小是动态变化的。
基于物理资源大小和信道状态信息对TB大小进行自适应调整,导致不同传输机会的 TB大小会有所差异。因此,通过网络编码方式生成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通过TB进行传输时,可能出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大小与TB大小不匹配的问题,导致系统频谱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编码装置执行,第一编码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编码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第一编码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第一编码装置还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
通过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使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进而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最终输出第一数据单元。其中,第一数据单元可以为:TB、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或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unit, S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使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从而,使得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生成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与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大小匹配,进而实现了在当前传输机会上传输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与当前传输机会上的TB的大小匹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编码装置可以通过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通过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生成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匹配的同时,使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当前传输要求,提升编码增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编码装置可以通过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通过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生成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匹配的同时,使得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中,可以传输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当前传输要求,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相关。
通过上述方法,考虑了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在生成第一数据单元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头信息的场景,从而,可以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使得第一编码装置根据确定出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与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匹配,以适应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增加头信息的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2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22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M表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R表示第一编码码率;H表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2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24
表示向上取整。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通过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第一编码码率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在该方法中,通过第一编码码率及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进一步通过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相除的方式,并通过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确定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进一步考虑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从而确定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通过相除的方式确定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的相关性,简化了确定待编码数据单元的方式,提高了编码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第二数据单元;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二数据单元,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通过第一编码装置获取第二数据单元,第二数据单元可以为需要第一编码装置进行输出的数据,从而第一编码装置可以将第二数据单元中的数据作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而根据确定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第二数据单元中的数据,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实现了第二数据单元的数据以第一数据单元的方式输出,提高了第一编码装置传输第二数据单元中的数据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大于M0个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M0+1个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小;M0为正整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添加补充信息的方式,使得第二数据单元和补充信息的总大小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匹配,降低了通过第二数据单元及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M_0个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大于M_0-1个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小;M_0为正整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对第二数据单元进行切分的方式,使得切分后的第二数据单元的大小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匹配,降低了通过第二数据单元及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
通过第一编码装置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使得第一编码装置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单元(例如,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或编码后的数据的单元)的大小,从而实现第一编码装置自身不能确定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可以与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大小匹配,使得第一编码装置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场景,提高第一编码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一编码码率;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通过第一编码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从而,可以使得解码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进而解码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对第一编码装置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正确接收第二数据单元中的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包括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包括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对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其中,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
通过上述方法,考虑在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中需要传输重传的数据单元(例如,第一重传数据单元)时,可以根据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可以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生成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并相应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以使在当前传输机会上传输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及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总大小与第一数据单元匹配,实现在同时输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场景下,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
通过上述方法,考虑在传输机会中需要传输重传的数据单元(例如,第一重传数据单元)时,实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及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总大小与第一数据单元匹配的同时,使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当前传输要求,提升编码增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实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及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总大小与第一数据单元匹配的同时,使得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中,可以传输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当前传输要求,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相关。
通过上述方法,考虑了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还包括相应的头信息的场景,从而,可以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使得第一编码装置根据确定出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与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匹配,以适应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增加头信息的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4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42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S2表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M1表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H1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R1表示第二编码码率;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4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44
表示向上取整。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通过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第二编码码率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在该方法中,通过第二编码码率R1及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M1,确定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M1/R1。进一步通过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S1减去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S2 作为当前传输机会所有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可用大小,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M1/R1相除的方式,并通过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确定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进一步考虑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H1,从而确定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通过相除的方式确定当前传输机会所有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可用大小(S1-S2)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M1/R1的相关性,简化了确定待编码数据单元的方式,提高了编码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第四数据单元;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四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通过第一编码装置获取第四数据单元,第四数据单元可以为需要第一编码装置进行输出的新传数据,从而第一编码装置可以将第四数据单元中的数据作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而根据确定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第四数据单元中的数据,生成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使得第一编码装置通过上述方法生成的第一数据单元中的新传数据为第四数据单元的数据,第一数据单元中的重传数据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实现了第四数据单元的新传数据和第一重传数据共同以第一数据单元的方式输出,提高了第一编码装置传输第四数据单元中的新传数据和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一条件、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二条件;
其中,第一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第一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一取值范围内;
第二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二取值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及其他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所需满足的条件(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确定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或数量,使得生成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更加符合编码装置的传输需求,提高数据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三条件、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第三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第三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三取值范围内;
第四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第四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四取值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第三条件、第四条件及其他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所需满足的条件,确定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或数量,使得生成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更加符合编码装置的传输需求,提高数据的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还包括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包括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对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其中,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与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和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和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联合编码,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提高编码效率和编码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还包括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包括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对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第二重传数据单元;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二重传数据单元,生成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生成的第二重传数据单元作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将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作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使得生成的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匹配,从而根据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及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生成的第一数据单元中,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同,可以提高编码效率和编码性能,进一步考虑后续可能的重传,由于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同,可以降低重传过程中匹配传输机会的大小的复杂度,从而可以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传输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通过第一编码装置接收第三指示信息的方式,从而使得第一编码装置可以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等,确定待传输的新传数据单元(例如,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或编码后的新传数据的单元)的大小,从而实现第一编码装置生成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或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可以满足其他传输要求(例如,其他协议层确定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编码的码率等),以提高第一编码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通过第一编码装置发送第四指示信息,可以使得解码端接收第四指示信息,进而解码端可以根据第四指示信息,对第一编码装置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正确接收第四数据单元中的新传数据,及正确接收重传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装置,例如该编码装置为如前的第一编码装置。第一编码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第一编码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第一编码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例如,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一编码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编码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或者,该通信接口还可以实现芯片内部信息的传递,或者实现芯片与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关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相应的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装置,该编码装置例如为如前的第一编码装置。该编码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可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可选的,该编码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一编码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一编码装置外部。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一编码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第一编码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的,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
其中,如果第一编码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收发器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编码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或者,该通信接口还可以实现芯片内部信息的传递,或者实现芯片与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协议层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2a-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几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架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4c-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协议层
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参见图1a所示,终端设备与基站的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回传协议(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等协议层的功能;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例如,RAN设备)的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 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其中,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也可以统称为接入层。
其中,RRC层,用于系统消息的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安全管理、承载管理、移动管理等。终端设备中的RRC层可以用于接收上层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上行数据放置在RRC上行直传消息中,也可以在从RRC下行直传消息中获取下行数据,将数据递交给上层。具体的,终端设备中的RRC层需要从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层获取上行数据时,在终端设备的应用层和终端设备中的RRC实体之间可以设置数据接口,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层可以通过新设置的数据接口向终端设备中的RRC实体下发数据。RAN设备中的RRC实体还可以实现数据在RAN和UPF网元之间的直接透传。
PDCP层,主要负责处理控制面上来自RRC层的消息以及用户面上来自上层的IP包。PDCP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安全性功能(如,加密、解密、完整性保护以及完整性验证)、头压缩和头解压缩等。PDCP层可以在将获取的数据封装在PDCP报文中,之后可以将PDCP 的数据包发送给上层或发送给UPF网元。
回传适配协议层,示例性的,BAP层可以具备以下能力中的至少一种:为数据包添加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routing information)、基于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执行路由选择、为数据包添加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相关的标识信息、为数据包执行在包含无线回传节点的多段链路上的 QoS映射、为数据包添加数据包类型指示信息、向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节点发送流控反馈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附图中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可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操作或者可选结构。
RLC层,位于PDCP层和MAC层之间,主要功能是将PDCP层传下来的数据包进行重排序,以及分割、重组、级联等。
RLC层中可以执行基于反馈的重传机制,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 机制,ARQ是RLC层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传输模式下的功能。发送端的 ARQ操作包括传输和重传PDU或分段、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状态报告、接收下一层发送的 HARQ发送失败指示;接收端的ARQ操作包括检测RLC层PDU接收是否失败,通过RLC 层状态报告定期反馈数据接收情况给发送端,状态报告里包含的信息包括接收端已经收到的RLC的序列号(serial number,SN)和没有收到的SN号,接收端检测到有丢包时,通过RLC层状态报告来通知发送端某一个AM PDU或重分段没有收到,请求发送端重传该 PDU。MAC层的HARQ机制和RLC层ARQ机制的关系是当HARQ重传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仍然失败后才通过ARQ进行重传。
MAC层,用于调度、优先级处理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HARQ)等。
HARQ协议是MAC层的功能。发送端的HARQ操作包括传输和重传TB、接收并处理确认(acknowledge,ACK)信息和/或NACK(negative acknowledge,否定性确认)信息;接收端的HARQ操作包括接收TB、软合并处理、生成并反馈ACK/NACK信息。发送端发送一个TB后,接收端收到该TB对其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CRC) 校验,如果CRC校验成功,向发送端反馈肯定(ACK)的确认,如果CRC校验失败,则反馈否定(NACK)的确认,发送端接收到ACK信息,进行新传,如果发送端接收到NACK 信息,则进行重传。
PHY层,调制解调、编码、多天线映射等。
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协议层可以分别对应一个实体,如RRC层对应一个RRC 实体,针对PDCP层,一个无线承载与一个PDCP实体对应,一个逻辑信道需要对应一个PDCP实体。
(2)盲重传机制
由于空口传输时延和接收端数据处理时延以及潜在反馈时机的限制,基于反馈的重传机制时延比较大。
因此,为了降低时延,可以进行盲重传。例如,发送端在没有收到接收端的HARQ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或者接收端没有HARQ反馈,发送端就会向接收端重复发送数据。盲重传因为不需要基于反馈信息进行重传虽然可以降低时延,但是,盲重传由于初传数据正确与否都占用资源进行重传,频谱效率很低。
(3)网络编码
针对上述反馈的重传机制或盲重传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对数据单元进行网络编码,通过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来兼顾时延和频谱效率性能。网络编码中,编码端可以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也可称为源数据、待编码的数据包、待编码的数据块(block)、待编码的数据对象(object)、待编码的数据分批(batch)或待编码的数据代(generation)等,在此不做限定)进行随机线性组合从而生成多个网络编码的数据,解码端只要收到足够多的网络编码的数据就可以恢复源数据,因此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某个数据丢失不会影响解码性能。通过网络编码可以减少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重传时延,且可以通过多条传输路径传输编码后的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如图2a-图2d 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多条传输路径。在一条传输路径上,可以包含多个节点,例如包括一个终端设备,一个网络设备,或者,可以包括一个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回传设备等。
网络编码方式之一是基于块编码的网络编码技术,例如,RLNC(Random LinearNetwork Coding,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技术。本申请中,网络编码方式可以采用如下任意一种: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确定线性网络编码、分批稀疏码(batch sparse code,BATS)、纠删码(erasure code)、喷泉码(fountain code)、卷积网络编码(convolutional networkcoding,CNC)、流编码(streaming code)等,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RLNC的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如图1b如示,发送端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分成一组或多组RLNC待编码的数据块,其中,一组RLNC待编码的数据块包含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可以用X1,X2,…,XM表示。对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X进行编码生成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可以用Y1,Y2,…,YN表示,(N>=M),其中,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可以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091
其中,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可以为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在有限域或伽罗华域(Galois Field,GF)域上进行线性组合运算生成的。Yn表示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Xm表示第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gn,m表示将M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生成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时对第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Xm采用的加权系数,gn,m是从有限域或GF域中随机选取出来的一个元素,GF域是一个包含有限个元素的域,GF(q)可以表示一个包含q 个元素的GF域。其中GF(q)表示{0,1,…,q-1}中的元素,GF域大小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其中确定线性网络编码和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区别是确定线性网络编码采用的系数不是随机选取的,而是由网络设备指定或配置的。
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n的头信息可以携带生成该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所使用的编码系数向量[gn,1,gn,2,…,gn,M],或者,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n的头信息可以携带生成该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所使用的编码系数向量的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编码系数向量。其中,该编码系数向量的维度与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中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个数M相同。
发送端针对一组RLNC编码后的数据块发送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给接收端。当接收端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个数不少于M个,且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携带的编码系数向量组成的矩阵的秩为M时,接收端收到了M个编码系数线性独立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从而,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系数向量及接收到的M个编码系数线性独立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构建出一个线性方程组,进而,可以根据该线性方程组,解码出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Xm,m∈{1,2,…M}。
举例来说,当对于发送端发送的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1,Y2,…,YN,接收端全部接收正确时,可以确定出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其中,一个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k的头信息中包含一个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长度为M的编码系数向量[gk,1,gk,2,…,gk,M],因此,针对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可以确定出一个维度为N×M的编码系数矩阵G,编码系数矩阵G的秩为M,编码系数向量G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01
由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为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线性组合生成的,因此,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X之间的关系可以满足以下公式:Y=G×X。从而,接收端根据对上述公式进行求解,可以解码出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X。
网络编码过程中可能涉及GF(q)中的加法和乘法运算。以Xm,1≤m≤M是8bit的数据单元,GF域大小为4,即GF(4),q=4,gi,m∈GF(4)为例,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02
在GF(4)上运算的含义是,将大小为L′的Xm依次划分成多组比特,一组包含log2q个比特,一次运算规则是选取[X1,X2,…,XM]相同位置上的log2q个比特,依次与[gi,1,gi,2,…,gi,M]在GF(4)域上相乘再相加得到一个运算结果,该运算结果包含log2q比特。如第一次取[X1,X2,…,XM]中前2 个比特,依次与[gi,1,gi,2,…,gi,M]相乘相加得到一个2比特的运算结果,放置在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i的前2个比特位置上,第二次取[X1,X2,…,XM]中第3、4个比特,依次与 [gi,1,gi,2,…,gi,M]相乘相加得到一个2比特的运算结果,放置在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i的第3、 4个比特位置上,以此类推完成8bit的编码运算获得一个8bit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Yi,上述涉及乘法和加法运算是在GF上的多项式运算。GF域的多项式运算规则举例如下:
GF域的乘法:GF域的元素可以通过该域上的本原多项式P(x)生成,GF域上的多项式乘法可通过将数值化为多项式的形式,将GF域上的乘法运算化为普通的多项式乘法再模本原多项式P(x)。当q=4时,GF(4)的本原多项式满足P(x)=x^2+x+1,一个2比特的数据(如‘10’,化为多项式的形式为x),与一个2比特的数据(如‘11’,化为多项式的形式为x+1) 相乘,多项式乘法是将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分别与另一个多项式的各项相乘,然后把相同指数的项的系数相加,x*(x+1)=x^2+x,GF(4)上的乘法需要再mod P(x)=x^2+x+1,结果为(x^2+x)mod(x^2+x+1)=1,结果即‘01’。
GF域的加法:将数值化为多项式的形式,合并阶数相同的同类项时,多项式加法进行的是异或操作,即0+0=0,1+1=0,0+1=1+0=1,一个2比特的数据(如‘10’,化为多项式的形式为x),与一个2比特的数据(如‘11’,化为多项式的形式为x+1)相加,结果是0*x+1,即‘01’。
在无线信道环境下,由于信道噪声或移动性带来的衰落或者其他用户带来的干扰等因素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部分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出错,只要接收端接收正确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个数L不小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个数M,那么从这L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中确定的编码系数向量,可以组成的矩阵的秩为M,即可以确定出求解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对应的线性独立的M个线性方程组,从而,接收端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L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及确定出的编码系数向量,解码出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所以,对于RLNC技术来说,发送端不需要等到接收端的反馈请求再重传,RLNC可以提前发送若干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来对抗无线信道的影响,节省时延,也不需要消耗成倍数的资源对TB进行盲重传,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
(4)编码层
本申请中,具有编解码功能的协议层可以统一称为编码层,该编解码功能可以为网络编码功能,也可以为其他与网络编码功能类似的编解码功能,在此不做限定。编码前的数据单元称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编码生成的数据单元称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可以为编码层的模块输出的数据单元,其中,输出的编码数据单元可理解为通过通信接口在终端设备内或网络设备内将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输出给后续处理该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模块。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输出可以是指在空中接口上发送信号或数据,也可以指在装置(例如,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通过通信接口将信号或数据输出给该装置内的其他模块。具体过程在应用场景中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编码层可以是RLC层、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 层、或回传适配层、或MAC层、或物理(Physical,PHY)层,编码层也可以是除MAC 层、RLC层、BAP层、以及PDCP层之外的一个新的协议层。以编码层包括网络编码功能为例,编码层可以为在PDCP层之上增加一个协议层,该协议层具有网络编码功能,或者,在BAP层之上增加一个编码层,或者,在PDCP层和RLC层之间增加一个编码层,或者,在RLC层和MAC层之间增加编码层,或者,在MAC层和PHY层之间增加编码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本申请提及的编码层也可以称为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层、编解码层、编译码层、网络编解码层、网络编译码层,或者其它名称,在本申请中不进行限定。如果编码层在RLC层,RLC层实现编码功能,或称为编码模式,编码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传输模式,区别于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和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三种模式,或者,也可以在AM或UM模式下实现编解码功能。
(5)数据单元
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也可以被称为编码数据分组、编码数据分段、编码数据包、编码数据块、编码包等。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是由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获得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是可以由编码层接收上一协议层发送给编码层的数据获得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也可以被称为原始数据包、原始数据单元、数据分组、数据分段、数据包、数据块、数据包等。
为描述简便,下述实施例中,编码层的模块从编码层的上层(例如,编码层为RLC层,高层可以指PDCP层)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统称为第二数据单元。发送端根据需要,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包中需要输出的数据包,并对需要输出的数据包进行划分,可以确定出数据对象(object)或数据块(block)或数据分批(batch)或数据代(generation),发送端将需要输出的数据包划分成待编码的数据块,从而,根据一个数据块中的包含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长度,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各个待编码的数据块包含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长度可以是预定义的固定的值或者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值。例如,如图1c所示,包括3个待编码的数据块block1,block2,block3,一个数据块中包括4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数据包packet)。从而,根据各个待编码的数据块包含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长度,可以确定出一个数据块中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有4个。当然,也可以直接根据需要输出的数据包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网络编码可以对待编码的数据块包含的多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操作生成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例如,如图1c所示的coded packet),及编码后的数据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同,或者,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长度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长度相同。为描述方便,下述中以数据单元的大小或长度统称为数据单元的大小。例如,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包含4个大小为1000byte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则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可以生成4个大小为1000byte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的编码后的数据块中包括4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对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添加头信息后,可以生成一个完整的可以输出的编码包或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例如,PDU),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可以通过物理层的TB输出给接收端。
(6)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为确保无线链路的传输质量采用空口传输速率控制技术,如AMC技术实现无线链路传输的调制方式与编码速率的调整,一个调度周期或发送时间间隔或传输机会上发送端会根据接收端反馈的CSI来选择合适的MCS。当信道质量较好时,通过AMC算法提高MCS,当信道质量较差时,通过AMC算法降低MCS,基于调整后的MCS和物理资源大小计算 TB的大小,也就是说,不同传输机会传输的TB的大小是动态变化的。
基于物理资源大小和信道状态信息对TB的大小进行自适应调整,导致一个传输机会的 TB的大小会有所差异,网络编码方案中固定大小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需要通过TB进行传输,就会出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大小或整数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大小和TB Size不匹配的问题。如果按照RLC层的分段技术,对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分段,分段后的数据单元需要添加头信息,头信息中可指示分段信息,由于编码信息还需要发送给接收端用于解码,所以需要在分段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中添加编码信息,导致头信息开销增加。
如图1c所示,举例来说,图中TB1的大小与编码后的数据块block1中的4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匹配。TB2的大小和整数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不匹配,图中示意的大小关系是TB2的大小大于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4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则需要对第4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分段并对分段分别添加头信息获得block1中的第4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使得前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和第4 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分段整体的大小和TB2的大小适配。图中示意的大小关系是 TB3的大小等于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但是由于block2中新生成了一个分段的数据单元需要在TB3中发送,导致TB3中无法承载block3中的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需要对block3中的第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分段并对分段分别添加头信息获得block3中的第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使得block3中的前2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block2中的未在TB2中发送的第二个分段的数据单元和block3中的第3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分段的数据单元与TB3的大小适配。因此,由于分段导致的额外头开销的增加将占用有限的物理资源,从而导致系统频谱效率下降。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方法,以提高编码效率,降低编码占用的物理资源,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 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及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如图2a所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或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点对点传输。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系统架构中网络设备的数量、终端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系统架构中除了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以外,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如核心网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定。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将所有的功能集成在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将功能分布在多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上,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网络设备连接。
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5G NR 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 (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 (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 (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另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通过多跳/中继(relay)传输。如图2b所示的中继通信场景可包括网络设备、中继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继设备也可被称为中继终端设备(或中继终端),终端设备也可被称为远端(remote) 终端设备(或远端终端)。图2b中,中继设备可将终端设备中继至网络设备。示例性的,中继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是中继站、路边装置(road site unit,RSU)等具备中继功能的通信装置,或这些通信装置中的芯片。中继设备也可以是具有通信模块的通信芯片,或具有通信功能的车辆,或者车载设备(如车载通信装置,车载通信芯片)等。终端设备可以是一个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终端设备可具备无线收发功能。例如,其能够与一个或多个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如无线通信),并接受网络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这里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其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通过中继设备的中继进行通信,因此即便终端设备处于网络设备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以外,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仍可通过中继设备进行通信。中继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通过侧链路(sidelink,SL)接口(或称,接近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 接口、直接通信(PC5)接口)进行通信。示例性的,中继设备可通过通用用户和网络的接口(universal 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Uu接口)接入网络设备。
另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架构中,中继设备可以有多个,还可以包括无线回传设备,如图2c所示,为本申请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终端设备11、无线回传设备12、接入网设备13和核心网设备14。终端设备11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回传设备12相连,终端设备11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回传设备12与接入网设备13相连,终端设备11也可以直接与接入网设备13通过无线方式相连。接入网设备13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14连接。核心网设备14与接入网设备13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14的功能与接入网设备13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14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13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本申请对核心网设备14、接入网设备13、无线回传设备12 和终端设备11的数量不做限定。从而,终端设备11和接入网设备13之间可能存在多条传输路径。在一条传输路径上,包含多个节点,例如包括一个终端设备,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回传设备。
无线回传设备可以为其子节点提供回传服务,其子节点可以是终端设备或另一个无线回传设备。无线回传设备可以是中继节点(relay node,RN)、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节点,或者其他能够提供无线中继功能的设备。IAB节点可以由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部分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部分组成。当IAB节点面向其父节点时,可以被看作是用户设备,即MT的角色;当IAB节点面向其子节点时,其可被看作网络设备。无线回传设备12和终端设备11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13、无线回传设备12和终端设备11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另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架构下,适用于多个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或多连接等场景。以双连接为例,在 LTE系统中,终端设备支持同时接入到两个网络设备,这种接入方式称为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其中一个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另一个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运营商会同时部署5G NR系统和LTE系统,终端设备也支持同时接入到LTE的网络设备和NR的网络设备,因为LTE又被称为演进的通用陆面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所以这种接入方式被称为EN-DC。在EN-DC模式下,LTE的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NR的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设备。当然随着系统的演进,未来也可以支持新空口与演进的通用陆面无线接入双连接(NR E-UTRAdual connectivity,NE-DC),即NR的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LTE的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设备。由于EN-DC和NE-DC的终端设备都会接入到两个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设备,所以这些DC模式也可以统称为MR-DC。
如图2d所示,包括两个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这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是双连接的架构,其中的网络设备1例如为主网络设备,其中的网络设备2例如为辅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和这两个网络设备通信。当然图2d中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多个终端设备提供服务。图2d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或为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图2d为EN-DC架构,则网络设备1为LTE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为NR网络设备;或者,图2d为NE-DC架构,则网络设备1为NR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为LTE网络设备,等等。
图2a-图2d是本申请应用的通信系统的可能的场景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图2a-图2d 只是示例性的,不对适用于本申请的网络架构产生限制,而且,本申请不限制上行传输、下行传输、接入链路、回传(backhaul)链路、侧链路(sidelink)等传输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接下来对本申请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例如,需要使用网络编码技术来保证系统可靠性或提升系统频谱效率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业务场景的出现,如扩展现实(extendedreality, XR)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应用场景架构示例图,以第一设备作为编码设备,第二设备作为解码设备为例。第一设备包括第一模块a和位于第一模块a之下的第二模块b。第二设备包括第一模块c和位于第一模块c之下的第二模块d。
第一设备的第一模块a可以对数据单元进行网络编码,并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发送给第二模块b,第二模块b将网络编码的数据单元发出,可以是发给解码端,也可以是发给下一模块,或下一协议层。
第二设备的第二模块d可以接收网络编码的数据单元,并将接收到的网络编码的数据单元发送给第一模块c,第一模块c将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解码。
其中,第二设备的第二模块d或第一设备的第二模块b例如可以是用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在空口传输的路由的空口协议层。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设备的第一模块c也可以具有上述描述的第一设备的第一模块a 对数据单元进行网络编码的功能,第二设备的第二模块d也可以具有上述描述的第一设备的第二模块b发送网络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功能。
第二设备的第二模块d也可以具有上述描述的第一设备的第二模块d的接收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功能,第二设备的第一模块c也可以具有上述描述的第一设备的第一模块a对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网络解码的功能。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可以是不同的设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结合图2a-2d的网络架构的示例,如图3所示,在下行传输时,第一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就是网络编码的功能位于网络设备上。第二设备可以是中继设备、无线回传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也就是网络解码的功能位于中继设备、无线回传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上。对于上行传输,第一设备可以是中继设备、无线回传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也就是网络编码功能位于中继设备、无线回传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上。第二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就是网络解码的功能位于网络设备上。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eNB-CU(例如,IAB donor CU),或者是eNB-DU(例如,IAB donor DU),或者eNB,还可以是gNB-CU(例如,IAB donor CU) 或者是gNB-DU(例如,IAB donor DU)或者gNB。另外,如果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实现sidelink传输,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终端设备。
上述第二设备中的第一模块c或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模块a可以是一个具有网络编码和/ 或解码功能的协议层的模块或者协议子层的模块。
结合图1a所示,第一模块可以是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层,也可以是对原有的PDCP层添加一个子层协议层的模块,用于网络编码和/或解码,则第一模块a或者第一模块c可以是PDCP层的一个子层协议层的模块。也可以对原有的BAP层添加一个子层协议层的模块,用于网络编码和/或解码,则第一模块可以是BAP层的一个子层协议层的模块。同样,第二设备中的第二模块d或第一设备中的第二模块b可以是BAP层的模块或者 BAP层的一个子层协议层的模块。也就是说,第一模块和位于第一模块之下的第二模块可以都是BAP的一个子层协议层的模块。当然,第一模块还可以是RLC层的具有编码功能的模块、或者是MAC层的具有编码功能的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设备中的第二模块d和第一设备中的第二模块b也可以是BAP层的下层协议层的模块,例如,RLC层的模块、MAC层的模块等。或者第二设备中的第二模块d和第一设备中的第二模块b还可以是新定义的一个用于实现数据单元在无线链路上的路由功能的协议层的模块,第二模块的名称在本申请中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中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 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一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实现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实现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如图4a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以编码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的第一模块为例,例如,第一模块可以为图3中的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模块a。编码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设备的第一模块的方式可以参考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其中,第一数据单元可以是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传输的数据单元。第一数据单元也可以是当前传输机会对应的TB。第一数据单元也可以是PDU,其中,该PDU的大小可以通过指示信息的方式获得,例如,第一模块可以位于RLC层内,MAC层可以向RLC层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RLC层向下一协议层输出的PDU的大小。该PDU的大小可以对应当前传输机会空口传输的TB大小。第一数据单元还可以是第一模块输出的PDU,对应第二模块接收的SDU,该SDU的大小可以对应当前传输机会空口传输的TB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方式A和方式B举例说明。
方式A,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第一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下面以方式A1-A5 举例说明,在第一数据单元为其他种类的数据单元时,可以参考该举例,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A1,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时,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可以包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其中,N 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值,如N=16。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也可以确定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以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为例,一个TB对应于N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此时,一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7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72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7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74
表示向上取整。
一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由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同,因此,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与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差一个头大小。因此,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是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减去头大小后确定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需要将L减去头大小,即L′=L-H,其中头大小H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头大小H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大小,例如,可以预定义多种可供选择的头大小,如可以预先设置H的取值为H1(H1=16bit)或H2(H2=24bit)等。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端可以根据上述获得的L的大小,确定头大小。例如,当L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字节的大小时,H的取值可以为16bit。当L的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字节的大小时,H的取值可以为24bit。其中,第一预设字节的大小和第二预设字节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发送端可以发送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例如,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中的头信息中可包含用于指示头大小的指示信息,具体的,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头信息中的一个或几个比特位。举例来说,指示信息可以位于格式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位。例如,头信息中的一个格式域中的1比特用于承载该指示信息。当该格式域中的比特为0时,指示该头大小为H1,当该格式域中的比特为1时,指示该头大小为H2
因此,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2
其中,H表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头的头大小。
方式A2,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的一部分时,例如,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K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可以包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此时,一个TB对应于K×N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因此,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3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4
相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5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6
方式A3,当第一数据单元为根据下层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的PDU时,第一数据单元为第一模块输出给第二模块的PDU。例如,第一模块位于RLC层,MAC层会向RLC层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RLC层需要向MAC层发送的RLC PDU的大小,该大小可以对应当前传输机会空口传输的TB的大小。
假设该PDU上用于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此时,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也可以确定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以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输出的PDU(第一数据单元)包括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为例,此时,第一数据单元包括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一个PDU对应于N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因此,一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7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88
此时,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即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输出的PDU的大小。相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2
方式A4,当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为根据下层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的PDU的大小时,即第一数据单元为第一模块输出给第二模块的PDU。假设该PDU上用于传输P个编码后的数据块,此时,以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输出的PDU(第一数据单元)包括P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为例,第一数据单元包括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一个PDU对应于P×N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因此,一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3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4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即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输出的PDU的大小。相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5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6
方式A5,针对第一数据单元为下一协议层或第二模块b接收的SDU的场景,例如,以第一模块位于RLC层,第二模块位于MAC层为例,此时,第一模块需要向第二模块发送 RLCPDU;RLC PDU的大小是根据MAC层的SDU的大小确定的。当第一模块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MAC层的SDU的大小时,即第一数据单元为MAC层接收的SDU,假设在 RLC PDU中,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包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此时,在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发送RLC PDU时,第二模块接收的MAC SDU可以是第一模块发送的RLC PDU。因此,可以参考方式A3和A4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B,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在不同第一数据单元的场景下,可以根据不同的第一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下面以方式B1-B4举例说明,在第一数据单元为其他数据单元时,可以参考该举例,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B1,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时,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其中,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可以包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可以包括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M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值,如M=8。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也可以是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 N间接确定的,由于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中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需要被编码生成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在编码过程中,可以根据编码的码率R,确定出编码后的数据块中包括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N,其中,编码的码率R是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个数M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个数N的比值M/N,该R也可被称为第一编码码率。编码的码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根据发送端发给接收端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丢失率或错误率进行确定。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个数N和网络编码的码率R可获得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个数M,M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7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8
其中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9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10
表示向上取整。
举例来说,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1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1912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M表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R表示第一编码码率;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1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2
表示向上取整。第一编码码率是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采用的编码码率。
相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需要将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减去头大小,即L′=L-H,头大小H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方式A中的确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3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4
H表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
方式B2,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的一部分时,例如,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K个编码后的数据块,K为整数。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可以包括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一个TB对应于K×N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因此,一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5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6
相应的,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7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8
方式B3,当第一数据单元为第一模块a发送给第二模块b的PDU时,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为PDU的大小。该PDU用于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块包括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此时,可以根据PDU的大小及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其中,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9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10
方式B4,当第一数据单元为第一模块发送给第二模块的PDU时,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为PDU的大小,该PDU用于传输P个编码后的数据块,P为正整数。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块包括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此时,可以根据PDU的大小及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其中,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1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012
针对第一数据单元为下一协议层或第二模块接收的SDU的场景,可以参考方式A5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其中,第一模块接收到的数据(第二数据单元)可以是从第一模块的上层协议层接收到的。当第一模块为PDCP层的子层时,第二数据单元可以为PDCP层的SDU;或当第一模块位于PDCP层的下一协议层,例如图1a中的RLC层中时,第二数据单元可以为NC层 SDU或PDCP层的PDU,或者,第二数据单元还可以为RLC的SDU;或者当第一模块位于PDCP层的下一协议层,例如BAP层中时,第二数据单元可以为BAP层的SDU或者PDCP 层的PDU。
如图4b所示,以NC层位于RLC层为例,NC层的第一模块接收到PDCP层传输的第二数据单元(此处可以为PDCP层的PDU),一个数据块包括3个PDCP PDU。
根据步骤401中确定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第二数据单元,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方式a和方式b举例说明。
方式a: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数量M,对包含协议层的头信息的第二数据单元进行调整,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其中,第一模块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和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个数M,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对应的第二数据单元(从上层接收获得的数据,例如,以第一模块位于RLC层为例,此处可以为RLC层的SDU)。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从上层获得的SDU,添加第一模块对应的协议层的头信息,从而获得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如图4c所示,例如,若第一模块位于RLC层,则第一模块可以为从上层获得的RLC的SDU,添加RLC层的头信息。其中,头信息中可以包含指示RLC层的SDU的大小的指示信息。以便在解码端根据RLC层的头信息,确定一个第二数据单元的大小。
将包括头信息的第二数据单元的大小,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二数据单元进行组合或分割等操作,从而,根据第二数据单元生成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方式a1-a4中第二数据单元皆为包含头信息的第二数据单元。
方式a1,第一模块确定第二数据单元的大小与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相等,此时,可以直接将第二数据单元均等切分为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方式a2,第一模块将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单元级联(首尾相连)后,其级联后的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单元的大小与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相等,此时,可以直接将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单元均等切分为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方式a3,若确定M0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RLC SDU)的总大小小于M×L′。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0+1)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大于M×L′。此时,可以在 M0个第二数据单元上加补充信息(padding)后,作为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object或block),对上述包含补充信息的M0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进行均等分割获得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即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块)。补充信息的长度根据第二数据单元的长度和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长度和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
假设M0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的长度为150bit,如图4c所示,M0为3,M为4,即4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待编码的数据块)的总长度为160bit,则补充信息的长度为10bit,M0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加上补充信息后,得到的待编码的数据块的长度为160bit,则可以等分为4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补充信息可以包括填充比特(例如,可以设置为填充比特全为0)和填充比特的头信息(填充比特的头信息是可选的),补充信息可以在M0个第二数据单元的尾部添加也可以在M0个第二数据单元的首部添加,也可以在M0个第二数据单元的中间位置添加,在此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确定M0+1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大于M×L′。可以重新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单元中,选择M0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以避免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中包含过多的补充信息,浪费传输资源。
方式a4,若确定M_0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包含头的RLC SDU)的总大小大于 M×L′,且M_0-1个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小于M×L′,此时,可以将M_0个第二数据单元的最后一个第二数据单元切分为第一切分单元和第二切分单元,第一切分单元和第二切分单元可以分别增加头信息(例如,RLC层的头信息),将M_0-1个第二数据单元及第一切分单元作为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object或block),该待编码的数据块的大小等于 M×L′。第二切分单元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添加至之后的待编码的数据块中。
例如,如图4d所示,M_0个第二数据单元中,M_0为3,一个第二数据单元的长度为30bit,M×L′的长度为80bit,3个第二数据单元级联后,第3个第二数据单元可以切分为20bit的第一切分数据单元,和10比特的第二切分数据单元,第一切分数据单元是包含RLC层的头信息的数据单元。因此,第1-第2个第二数据单元及第一切分数据单元的总长度为80比特,与M×L′的长度相等,从而,可以将第1-第2个第二数据单元及第一切分数据单元均等切分为4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另外,第二切分数据单元是不包含RLC层的头信息的数据单元,可以在第二切分数据单元上添加RLC层的头信息,作为新的第二数据单元。
图4c和图4d给出了一种切分为等分的示例,在本申请中,切分也可以是不等分,例如,在方式a3中,可以直接将包含有补充信息的第二数据单元作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方式b: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数量M,对第二数据单元进行调整,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模块位于单独的编码层,此时,第一模块接收来自上层的第二数据单元,在对第二数据单元进行调整之前,可以不添加相应的协议层的头信息,例如,第一模块位于RLC层和PDCP层之间的编码层,此时,在接收到PDCP层的第二数据单元(PDCP的PDU)后,可以根据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对第二数据单元进行调整,将第二数据单元的大小,与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二数据单元进行组合或分割等操作,从而,生成M个大小为L′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具体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方式可以参考方式a1-方式a4,区别在于第二数据单元为不包含头的第二数据单元。
步骤403: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在步骤403中,第一模块可以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及编码参数,生成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其中,第一模块可以对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生成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对M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例如网络编码)获得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Y1,Y2,…,YN(N≥M),其中编码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在生成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后,可以对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添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例如,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可以根据编码方式或编码参数确定。
编码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指示信息(如block ID/group ID)、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个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编码码率、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个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等。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参数,以使第二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编码参数对第一设备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进行解码。编码参数的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或者编码层(例如RLC层)的控制PDU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的DCI发送。具体发送的编码参数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确定。
例如,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
从而,解码端可以通过方式A中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及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对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获得待接收的数据。
再比如,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一编码码率;
从而,解码端可以通过方式B中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一编码码率,及解码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对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获得待接收的数据。
再比如,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从而,解码端可以通过方式A中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及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或通过方式B中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及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进而,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对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获得待接收的数据。
步骤404: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
步骤405:输出第一数据单元。
其中,第一数据单元的生成及输出方式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所对应的场景确定。下面通过方式c1-方式c2举例说明。
若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中的TB,则可以通过方式c1生成第一数据单元。
方式c1:第一模块将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添加对应的协议层头信息,生成第一数据单元,通过至少一个协议层输出第一数据单元,最终该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通过物理层的一个TB发送给接收端。
若第一数据单元为根据第二模块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的PDU,则可以通过方式c2 生成第一数据单元。
方式c2:第一模块将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作为第一数据单元。
此时,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中的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可以作为一个PDU发送,也可以将N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串接,作为一个PDU发送给第二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可以使得一个传输机会传输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总大小可以匹配当前传输机会上传输的TB大小,从而,降低系统的资源开销,提高频谱效率。
进一步的,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线信道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数据单元的传输出现错误或丢失的现象,或者针对编码后的数据块的传输,由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出现错误或丢失,接收端针对编码后的数据块的解码如果没有获得足够数量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会导致解码失败,恢复不了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为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发送端需要针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或针对编码后的数据块进行重传。考虑到需要重传数据时,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还可以承载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或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在该场景下,如图5a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以编码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的第一模块为例,第一模块可以为图3中的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模块a,相应的第一模块可以向第一设备的第二模块输出第一数据单元,也可以向第二设备的第二模块输出第一数据单元,在此不做限定。编码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设备的方式的第一模块可以参考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其中,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可以是图4a的实施方式中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中包括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在当前传输机会中,由于还需传输重传数据,因此,除了考虑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还需考虑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其中,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可以是根据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确定的。此处,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可以是之前传输机会传输过的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也可以是之前传输机会传输过的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也可以是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也可以是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中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为方便下面的描述,在当前传输机会之前的传输机会上传输的编码后的数据块可以统称为待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确定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方式C1和方式C2。
方式C1,若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大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则可以根据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确定第一重传数据单元,以使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单元。例如,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的X个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将X个待重传的数据单元作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X个数据单元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X个数据单元中可能全部对应待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中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也可能全部对应待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中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可能是X个中一部分对应待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中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另一部分对应待重传的编码后的数据块中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在确定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X个数据单元后,可以根据当前编码方式,对X个数据单元进行编码,也可以是针对X个数据单元进行单独编码,在此不做限定。为表述简便,下述提及的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皆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方式C2,若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则将待重传的数据单元作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
综上,当前传输机会中需要重传X个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可以统称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用S2表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最终通过物理层的TB发送给第二设备(接收端)。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可以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适用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也可以是未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在此不做限定。在第一重传数据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场景下,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可以是待重传的数据单元根据当前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后生成的,也可以是与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一起编码后生成的,在此不做限定。
考虑到在方式C2中,在传输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同时,还可以传输新传数据,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和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方式D和方式E举例说明。
方式D: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在不同第一数据单元的场景下,可以根据不同的第一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下面以方式D1-D2举例说明,在第一数据单元为其他数据单元时,可以参考该举例,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D1,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时,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除了可以传输第一重传数据单元之外,还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其中,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可以包括N1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N1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值,如N1=16。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也可以确定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以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为例,去除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后的TB的大小对应于N1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因此,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2
其中,S2表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N1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应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相差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头的头大小H1,因此,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3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4
其中,H1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头的头大小。H1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H的确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D2,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的一部分时,例如,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可以传输K1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可以包括N1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一个TB对应于K1×N1个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因此,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5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6
相应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7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58
其他第一数据单元为不同的数据单元的场景下,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方式A3-方式A5,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E: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不同第一数据单元的场景下,可以根据不同的第一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下面以方式E1举例说明,在第一数据单元为其他数据单元时,可以参考该举例,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E1,当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时,假设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除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外,还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其中,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可以包括N1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一个待编码的数据块可以包括M1个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此处,M1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值,如M1=8。M1也可以是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N间接确定的。由于一个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块中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需要被编码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在编码过程中,可以根据编码的码率R1,确定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中包括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N,其中,编码的码率是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的比值 M1/N1,该R1也可被称为第二编码码率。编码的码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根据码率可以根据发送端发给接收端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丢失率或错误率进行确定。例如,根据新传编码后的数据块对应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N1和第二编码码率R1获得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M1,M1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2
其中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4
表示向上取整。
举例来说,包含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5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6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M1表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R1表示第二编码码率;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7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8
表示向上取整。其中,第二编码码率是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采用的编码码率。
相应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1′需要将L1减去头大小,即L1′=L1-H1,头大小H1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方式D中的确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因此,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9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610
H1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
其他第一数据单元为不同的数据单元的场景下,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方式B2-方式B5,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为提高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另一种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方式,下面以方式F-方式G举例说明。
方式F,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一条件、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二条件;
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通过预定义或由网络设备配置的方式获得。下面通过方式F1- 方式F3具体说明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在不同场景下需满足的条件。
方式F1: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一条件,第一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第一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一取值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当前传输机会TB上可能传输的编码码块(codeblock,CB)的大小确定第一阈值,或第一取值范围。例如,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2个CB的大小。第一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在[C1,C2]之间。C1和C2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F2: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二条件,其中,第二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二取值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当前传输机会TB上可能传输的CB的大小确定第二阈值,或第二取值范围。例如,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TB中CB数量的2倍。
方式F3:如果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需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则还可以为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设置优先级,优先满足优先级高的条件。
例如,第一条件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条件的优先级,若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时,可以优先满足第一条件,可以不满足第二条件。
方式G,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三条件、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四条件。
下面通过方式G1-方式G3具体说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在不同场景下需满足的条件。
方式G1: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三条件;第三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第三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三取值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当前传输机会TB上可能传输的CB的大小确定第三阈值,或第三取值范围。例如,第三阈值可以设置为2个CB的大小。第一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在[O1,O2]之间。O1和O2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G2: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四条件,其中,第四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第四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四取值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当前传输机会TB上可能传输的CB的大小确定第四阈值,或第四取值范围。例如,第四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TB中CB数量的2倍。
方式G3:如果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需同时满足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则还可以为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设置优先级,优先满足优先级高的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方式F3,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方式,第一模块根据第一数据单元,及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或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需满足的条件,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在保证一个传输机会传输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总大小可以匹配TB大小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在当前传输机会中,生成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从而降低编解码的复杂度,提高数据的传输性能。或者,在不同的信道质量的情况下,控制生成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单个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提升数据的传输性能。
步骤502: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生成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此时,第一模块可以获取第四数据单元,第四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可以为第一模块确定的待输出的新传数据,从而,第一模块可以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四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具体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四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可以参考步骤402中根据第二数据单元及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3:对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
在步骤503中,可以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及相应的编码参数,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
其中,对M1个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网络编码获得N1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Y1,Y2,…,YN1(N1≥M1),其中编码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在生成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后,可以在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上添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具体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方式,可以参考步骤403中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生成的编码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编码方式、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的标识(如block ID/group ID)、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二编码码率、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等。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参数,以使第二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编码参数对第一设备输出的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和第一重传数据单元进行解码。具体发送的编码参数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确定。
例如,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从而,解码端可以通过方式D 中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及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对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获得待接收的新传数据。
再比如,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二编码码率。从而,解码端可以通过方式E中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二编码码率,及解码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进而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对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获得待接收的新传数据。
再比如,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从而,解码端可以通过方式D中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通过方式E中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的方式,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进而,根据预设的编码方式,对第一数据单元中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解码,以获得待接收的新传数据。
另外,针对第一重传数据,接收端可以根据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编码方式,对第一重传数据单元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后的第一重传数据与相应的新传数据同时解码,以提高相应的新传数据的接收性能。
步骤504: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并输出第一数据单元。
在步骤504中,第一模块可以在当前传输机会中发送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
如图5b所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包括X个重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的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包括N1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在传输过程中,X+N1个数据单元中的一个数据单元可以作为一个PDU发送,也可以将X+N1个数据单元串接作为一个PDU发送给第二模块,最终该X+N1个数据单元可以通过物理层的一个TB发送给接收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混合重传中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传输,进一步考虑在当前传输机会中待重传的数据单元,从而,使得一个传输机会传输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总大小和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可以匹配当前传输机会中确定的TB大小,从而,有效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考虑到需要在当前传输机会上传输重传数据和新传数据的场景,为提高编码性能,如图6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方法,以编码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的第一模块为例,例如,第一模块可以为图3中的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模块a。编码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设备的第一模块的方式可以参考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附图中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可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操作或者可选结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总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其中,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可以是图4a的实施方式中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中包括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可以是图5a的实施方式中的待重传的数据单元。
还是以图5a的实施方式中的待重传的数据单元举例,在确定当前传输机会中需要传输的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小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时,确定当前传输机会中,还可以同时传输新传数据单元。此时,可以根据当前传输机会中需要传输的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及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出当前传输机会上可以传输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考方式D和方式E中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若在当前传输机会中,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为S3,若第一数据单元为当前传输机会的TB,在当前传输机会的TB上,除了可以传输待重传的重传数据单元之外,还可以传输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一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可以包括N2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其中,N2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值,如N2=16。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单元、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从而,也可以确定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因此,添加头的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9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292
其中,S3表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N2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应的,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相差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头的头大小H2,H2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H1的确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因此,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0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02
其中,H2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头的头大小。
步骤602: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生成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根据新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的编码或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调整重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数量,或者调整重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数量后针对调整后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生成重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或者与新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的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生成重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步骤603: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生成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
针对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与新传数据单元的混合编码。下面以方式H1和方式H2举例说明。
方式H1,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的步骤602a-603a:
步骤602a: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及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确定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模块可以将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作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此时,可以根据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总大小,及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并根据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对待重传的数据单元进行划分,以获得相应数量的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类似于方式a3,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将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等成多个分段,一个分段大小为L2',最后一个分段大小如果小于L2',可将最后一个分段添加补充信息(例如,填充比特(全‘0’)),使得最后一个分段的大小为L2',从而,将一个分段作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
再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类似于方式a4,可以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将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等成多个分段,一个分段大小为L2',最后一个分段大小如果大于L2',可将最后一个分段切分为2部分,第一切分部分(大小为L2')作为该次的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另一切分部分作为下一次的待重传的数据单元。
步骤603a:对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和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6b所示,假设待重传的数据单元中需要重传X0个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一个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为L2’),针对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可以根据步骤602a的方式,将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生成X1个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一个不包括头信息的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为L2’)。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与步骤603同时执行,将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与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一起进行编码,生成X1个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和N2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可以分别添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一个包括头信息的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可以为L2,从而(X1+N2) ×L2对应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具体添加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信息的方法,可以参考图 4a和图5a中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H2,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的步骤602b-603b:
步骤602b:对待重传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生成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作为第二重传数据单元;
如图6c所示,假设待重传的数据单元包括X2个大小为L0的数据单元,第一模块可以针对待重传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生成X0个大小为L0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此时,第一模块可以将X0个大小为L0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作为第二重传数据单元。
步骤603b: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对编码后的第二重传数据单元进行调整,以生成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同的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此时,第一模块可以依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L2'或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L2,对第二重传数据单元划分成多个L2大小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
如图6c所示,第一模块可以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L2,将X0个大小为L0 的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划分成X1个分段,一个分段大小为L2。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最后一个分段大小小于L1,可将最后一个分段添加补充信息,使得一个分段的大小都为L2,从而,将一个分段作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其中X1 ×L2≥X0×L0,且X0×L0≥(X1-1)×L2。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最后一个分段大小大于L2,可将最后一个分段切分为第一切分部分和第二切分部分,使得第一切分部分的大小为L2,从而,将X1个分段作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其中,(X1+1)×L2≥X0×L0,X0×L0≥X1×L2。
步骤604:根据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
步骤605:输出第一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X1个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和N1个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在当前传输机会进行发送。此时,X1+N2个数据单元中的一个数据单元可以作为一个PDU发送,也可以将X1+N2个数据单元串接以来作为一个PDU发送给第二模块,最终该X1+N2 个数据单元通过物理层的一个TB发送给接收端。
可选的,第一模块还可以将重传、新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相关的编码参数通过第四指示信息(例如,控制消息)发送给接收端。
其中,编码参数包含如下参数的一个或多个: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块的指示信息(如block ID/group ID)、待重传的数据单元的个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块的指示信息(如block ID/group ID)、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二编码码率、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个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等。
例如,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通过上述实施例,一个传输机会传输的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总大小可以匹配根据协议设计确定的TB的大小,并且重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的数据单元和新传编码后的数据块的数据单元可以混合编码,提高编码增益进而提升系统频谱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因此,上文中的内容均可以用于后续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编码装置700 的示意性框图。
第一编码装置700包括处理模块710和收发模块720。示例性地,第一编码装置7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第一编码装置7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第一编码装置700是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7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7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当第一编码装置700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72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7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第一编码装置700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72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7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7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72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710可以用于执行图4a-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编码装置的第一模块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步骤401-步骤4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720可以用于执行图4a-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模块所执行的全部收发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收发模块72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收发模块720可以用于执行图4a-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模块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720是发送模块,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720是接收模块;或者,收发模块720也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收发模块720可以视为这两个功能模块的统称,这两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a-图6a 所示的实施例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一模块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a-图6a所示的实施例由第一模块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其中,处理模块71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通过收发模块720输出第一数据单元。其中,第一数据单元可以为:传输块TB、协议数据单元PDU或服务数据单元SDU。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相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21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22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M表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R表示第一编码码率;H表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31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32
表示向上取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收发模块720获取第二数据单元;根据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二数据单元,生成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收发模块720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收发模块720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一编码码率;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包括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包括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处理模块710,用于根据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对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相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33
或者,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34
其中,S1表示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S2表示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M1表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H1表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R1表示第二编码码率;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35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2561698280000336
表示向上取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收发模块720获取第四数据单元;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四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一条件、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二条件;
其中,第一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第一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一取值范围内;
第二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条件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二取值范围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三条件、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第三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第三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三取值范围内;
第四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第四条件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四取值范围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还包括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包括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处理模块710,用于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确定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对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对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和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还包括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包括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处理模块710,用于对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第二重传数据单元;根据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第二重传数据单元,生成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收发模块720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710,用于通过收发模块720发送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第四指示信息指示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该编码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电路。该编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模块所执行的动作。
基于与上述编码方法相同的构思,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800。编码装置8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模块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其中编码装置800可以为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中,可以为发端设备或收端设备。
编码装置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编码装置(如,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车载设备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编码装置8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编码装置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可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模块执行的方法。
可选的,处理器801除了可以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01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编码装置8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模块所执行的方法。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801内,如计算机程序803,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801耦合的存储器802中,如计算机程序804,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803和804共同使得编码装置8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模块所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装置800也可以包括电路,该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模块所执行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装置8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2,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804,该计算机程序可在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编码装置8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编码方法。可选的,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例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关联或对应关系,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的参数或表格等。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或耦合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装置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05。处理器8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编码装置(第一编码装置的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进行控制。收发单元8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数据或控制信令的收发。
例如,如果编码装置800为应用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通信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编码装置800中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05。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装置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05以及天线806。处理器8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编码装置(第一编码装置的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进行控制。收发单元8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806实现装置的收发功能。
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单元,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根据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第一数据单元;通过收发单元805输出第一数据单元。其中,第一数据单元为:TB、PDU或SDU。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模块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模块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第一模块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位于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a-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模块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如图4a-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的流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 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一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isk)、移动硬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与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所述第一数据单元为:传输块TB、协议数据单元PDU或服务数据单元SDU;
根据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单元;
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或者,
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相关。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11
或者,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12
其中,所述S1表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所述M表示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所述R表示第一编码码率;所述H表示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头大小;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1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14
表示向上取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数据单元;
根据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生成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第一编码码率;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包括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包括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
所述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包括:
对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或者,
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相关。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还与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相关。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21
或者,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22
其中,所述S1表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大小,所述S2表示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所述M1表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所述H1表示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头大小;所述R1表示第二编码码率;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2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2561698270000024
表示向上取整。
12.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四数据单元;
根据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所述第四数据单元,确定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一条件、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一取值范围内;
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二取值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满足第三条件、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满足第四条件;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在第三取值范围内;
所述第四条件为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所述第四条件为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在第四取值范围内。
15.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还包括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包括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所述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与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相关;
所述对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包括:
对所述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或者,
对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和所述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和所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16.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编码的数据单元还包括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单元还包括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进行编码,得到第二重传数据单元;
根据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和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单元,生成所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
17.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编码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所述编码后的新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18.如权利要求15-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和编码的码率;或者,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数量;或者,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编码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或者所述编码后的重传数据单元的大小。
19.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010617936.4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873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7936.4A CN113873574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092399 WO2022001367A1 (zh) 2020-06-30 2021-05-08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EP21833995.0A EP4161138A4 (en) 2020-06-30 2021-05-08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8/146,531 US20230139754A1 (en) 2020-06-30 2022-12-27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7936.4A CN113873574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574A true CN113873574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7936.4A Pending CN113873574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9754A1 (zh)
EP (1) EP4161138A4 (zh)
CN (1) CN113873574A (zh)
WO (1) WO20220013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2245B2 (en) 2022-04-26 2023-08-08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Data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UANs) based on improved online fountain cod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40471A1 (en) * 2021-08-03 2023-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ng transport blocks for network coding
CN116505984A (zh) * 2022-01-18 2023-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789B (zh) * 2016-10-25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CN108400838B (zh) * 2017-02-06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EP3871350A1 (en) * 2018-10-23 2021-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 band signal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ayload in a physical chann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2245B2 (en) 2022-04-26 2023-08-08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Data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UANs) based on improved online fountain c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39754A1 (en) 2023-05-04
WO2022001367A1 (zh) 2022-01-06
EP4161138A4 (en) 2023-11-29
EP4161138A1 (en) 2023-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8129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echnique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EP4161138A1 (en) 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201831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80375621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EP409959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8152714A1 (zh) 用于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36879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68494A1 (en) Uplink re-transmission with compact memory usage
WO202116952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7357859B2 (ja) チャネル符号化に用いるue、基地局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103637A1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WO2023005909A1 (zh) 网络编码场景下的超时丢包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4110812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TWI826994B (zh) 一種實體層控制資訊的傳輸方法和裝置
WO2022236719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23675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WO2024032399A1 (zh) 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EP436250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34411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4007292A1 (zh) 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2201171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7153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JP2022042428A (ja) 情報処理装置、符号化方法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CN116915359A (zh) 层次深度信道编码
CN11641845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