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6841A -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6841A
CN113866841A CN202111129333.0A CN202111129333A CN113866841A CN 113866841 A CN113866841 A CN 113866841A CN 202111129333 A CN202111129333 A CN 202111129333A CN 113866841 A CN113866841 A CN 113866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door
security
security inspectio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93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飞
沈永根
蔡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93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6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6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6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安检门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三门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门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门体相连,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三门体位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之间,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之间可形成第一安检通道,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之间可形成第二安检通道。该方案能够解决安检门的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安全检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安全检查的必要性也在逐步增加,因此安检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安检门是安检设备的一部分,被检人员可以通过安检门的安检通道,安检门所设置的安检装置可以进行金属检测等操作,从而判定被检人员是否可以通行。
目前使用的安检门大都分为无包通道安检门以及带包通道安检门,无包人员可直接通过安检门的无包通道,带包人员需要将包裹置于安检门一侧的安检机上,然后从安检门的带包通道通过。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带包通道(或无包通道)人流量较大,使得带包通道(或无包通道)的被检人员排起了长队,而无包通道(或带包通道)的人流量较少,通过人员很少。此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厂等工厂,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对应的安检门,但是,在上班时段,被检人员经常在入口的安检门处排起长队,而在下班时段,被检人员则经常在出口的安检门处排起长队。因此,传统的安检门存在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安检门的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检门,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三门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门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门体相连,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三门体位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之间,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之间可形成第一安检通道,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之间可形成第二安检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检设备,包括安检机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安检门,所述安检机与所述安检门间隔设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检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安检门,包括:
确定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之间的第一间距,以及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之间的第二间距;
在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二门体处于独立安检模式;或者,
在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一门体处于独立安检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安检门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第三门体可以移动,因此其与第一门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与第二门体之间的距离均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人流量的大小灵活调节第三门体与第一门体之间形成的第一安检通道以及第三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形成的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从而使得更多的被检人员可以同时接受安检,以此提升安检效率,减少通行者排队等待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检门的俯视图;
图3至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检门的部分结构在不同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门体;
200-第二门体;
300-第三门体;
400-连接件、410-第一导轨、411-第一凹槽、412-第二凹槽、420-第二导轨、421-第三凹槽、422-第四凹槽;
510-第一传感器、520-第二传感器、530-第三传感器、540-第四传感器、550-人脸识别机构;
610-检测装置、611-第一检测件、612-第二检测件、620-控制装置;
700-驱动机构、710-箱体、720-驱动源、730-驱动轴、740-驱动轮、741-弧形配合面、750-传动轴、760-减速器、770-第一齿轮、780-第二齿轮;
800-滚轮;
900-发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安检门,其包括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200、第三门体300和连接件400,第一门体100通过连接件400与第二门体200相连,即连接件400的一端与第一门体10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门体200相连,可选地,为了尽量增大安检门的安检通道,可以使连接件400分别与第一门体100的顶端和第二门体200的顶端相连。第三门体300与连接件400可移动地连接,即第三门体300可以相对于连接件400移动,第三门体300位于第一门体100和第二门体200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安检门还包括安检装置,该安检装置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门体100的第一传感器510、设置于第二门体200的第二传感器520以及设置于第三门体300的第三传感器530和第四传感器540,第三传感器530和第四传感器540分别设置于第三门体300的相背两侧,第三传感器530与第一传感器510相对,使得两者可以协同实施安检操作,第四传感器540与第二传感器520相对,使得两者可以协同实施安检操作。可选地,这里的第一传感器510、第二传感器520、第三传感器530和第四传感器540均可以是红外传感器。进一步地,安检装置还可以包括人脸识别机构550,该人脸识别机构550可以通过摄像的方式获取被检人员的脸部信息,从而对被检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以判断被检人员是否可以通行。可选地,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200和第三门体300中的至少一者上可以设置人脸识别机构550;同一个门体上可以仅设置一个人脸识别机构550,也可以设置多个人脸识别机构550,从而改善人脸识别机构550的通用性。此外,第一门体100和第二门体200上还可以设置发光件900,该发光件900可以发光,从而起到提醒等作用。
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可形成第一安检通道,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可形成第二安检通道。因此,当第三门体300移动时,其与第一门体100所形成的第一安检通道以及其与第二门体200所形成的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将会发生变化。可选地,可以通过手动推动第三门体300的方式使得第三门体300相对于连接件400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的距离均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人流量的大小灵活调节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形成的第一安检通道以及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形成的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从而使得更多的被检人员可以同时接受安检,以此提升安检效率,减少通行者排队等待的时间。采用此种方案后,可以将第一安检通道设置成带包通道,同时将第二安检通道设置成无包通道,从而可以灵活调节带包通道和无包通道的宽度,防止带包通道(或无包通道)出现人员滞留的情况,同时也不会影响无包通道(或带包通道)的人员通行。此外,针对安检门处于不同安检时间段时所对应的人流量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人流量灵活调节第一安检通道和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从而防止人员滞留的情况发生。
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的距离可以定义为第一间距,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的距离可以定义为第二间距。可选的实施例中,安检门还包括检测装置610和控制装置620,检测装置610设置于第三门体300,检测装置610用于检测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控制装置620与检测装置610电连接,控制装置620用于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控制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200和第三门体300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第一安检通道和第二安检通道同时处于工作状态,以此进一步提升安检效率。当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时,意味着第三门体300更靠近第二门体200,其与第一门体100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安检通道更宽,该第一安检通道更有利于多个被检人员通过,因此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第二门体2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当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时,意味着第三门体300更靠近第一门体100,其与第二门体200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安检通道更宽,该第二安检通道更有利于多个被检人员通过,因此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第一门体1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协同安检模式指的是两个门体共同实施安检操作,例如可以通过两个门体上设置的传感器共同实施安检操作,而独立安检模式则是单个门体可以实施安检操作,例如可以通过单个门体上设置的人脸识别机构550实施安检操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安检门还包括驱动机构700,该驱动机构700与第三门体300相连,驱动机构700驱动第三门体300相对于连接件400移动。可选地,驱动机构700可以采用伸缩缸,该伸缩缸可以设置于第一门体100或者第二门体200,其伸缩杆可与第三门体300相连,从而可驱动第三门体300相对于连接件400移动。驱动机构700可以输出驱动力,从而可以自动驱动第三门体300移动,相比于人工驱动第三门体300移动的方式,这里的驱动机构700可以更精确地驱动第三门体300,使得第一安检通道和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更准确,同时驱动机构700还可以降低安检人员的劳动强度。
前文提到,驱动机构700可以设置于第一门体100或者第二门体200,但如此设置会影响第一安检通道和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基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700可以包括箱体710、驱动源720、驱动轴730和驱动轮740,箱体710与第三门体300的一端相连,驱动源720设置于箱体710内,驱动轮740设置于驱动轴730上,且驱动轮740与连接件400可移动地连接,驱动源720通过驱动轴730与驱动轮740相连,以通过驱动轮740驱动箱体710移动。前文提到的控制装置620可以集成设置于箱体710内,该控制装置620可以与驱动源720相连,从而向驱动源720发送控制信号。这里的驱动源720可以是电机,当驱动源720驱动驱动轴730转动时,驱动轮740随之转动,从而沿着连接件400移动,驱动轮740和驱动轴730移动时则可以带动箱体710移动,箱体710再带动第三门体300移动。此实施例将驱动机构700设置于连接件400,而连接件400位于第一门体100和第二门体200之间,因此驱动机构700不会影响第一安检通道和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机构700还可以包括减速器760、传动轴750、第一齿轮770和第二齿轮780,驱动源720与减速器760相连,减速器760与传动轴750相连,传动轴750平行于驱动轴730,第一齿轮770设置于传动轴750上,第二齿轮780设置于驱动轴730上,第一齿轮770与第二齿轮780啮合,因此驱动源720可以通过减速器760、传动轴750、第一齿轮770和第二齿轮780驱动驱动轴730转动。减速器760可以降低传动轴750的转速,从而增大扭矩,以此更可靠地驱动驱动轴730转动,此外,通过传动轴750、第一齿轮770和第二齿轮780传递驱动力,更利于驱动源720的灵活布置,同时还可以提升传动精度。可选地,减速器760可以为RV减速器。
当安检门还包括检测装置610时,检测装置610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三门体300,但是,如此设置容易导致检测装置610受到其他人员或者物品的干扰,致使检测装置610的检测精度下降。基于此,可以将检测装置610设置于箱体710上,箱体710具有朝向第一门体100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第二门体200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检测装置610包括用于检测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的第一间距的第一检测件611和用于检测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的第二间距的第二检测件612,第一检测件611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检测件612设置于第二表面。可选地,这里的第一检测件611和第二检测件612均可以采用激光传感器,该激光传感器可以更精确地检测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由于第一检测件611和第二检测件612均设置于箱体710,而箱体710所处的位置较高,因此第一检测件611和第二检测件612不容易受到干扰,故该方案可以提升两者的检测精度。
为了减轻连接件400的重量,可以使连接件400包括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相互平行,且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均分别与第一门体100和第二门体200相连,即第一导轨410的一端与第一门体10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门体200相连,第二导轨420的一端与第一门体10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门体200相连。箱体71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之间,驱动轮7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分别设置于驱动轴730的两端,第一驱动轮与第一导轨410滚动配合,第二驱动轮与第二导轨420滚动配合。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支撑整个驱动机构700和第三门体300,同时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连接件400的重量较小。此外,箱体71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之间,因此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之间的空间来设置箱体710,安检门的结构更加紧凑,所占用的空间更小。
驱动机构700可以仅支撑于第一导轨410的上表面和第二导轨420的上表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轨410的相背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分别与不同的驱动轮740滚动配合。换言之,第一导轨4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不同的驱动轮740滚动配合,因此第一导轨410与驱动机构700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两者更可靠地连接;与此同时,沿第三门体300的延伸方向分布的两个驱动轮740可以夹持第一导轨410,因此第一导轨410既可以支撑驱动机构700,又可以防止驱动机构700沿远离第一导轨410的方向跳动,进而提升第三门体300移动时的稳定性。
同理地,第二导轨420的相背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凹槽421和第四凹槽422,第三凹槽421和第四凹槽422分别与不同的驱动轮740滚动配合。换言之,第二导轨4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不同的驱动轮740滚动配合,因此第二导轨420与驱动机构700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两者更可靠地连接;与此同时,沿第三门体300的延伸方向分布的两个驱动轮740可以夹持第二导轨420,因此第二导轨420既可以支撑驱动机构700,又可以防止驱动机构700沿远离第二导轨420的方向跳动,进而提升第三门体300移动时的稳定性。
上述第一凹槽411、第二凹槽412、第三凹槽421和第四凹槽422的底面均可以为平面,但是为了缓解应力集中现象,可以将第一凹槽411的底面、第二凹槽412的底面、第三凹槽421的底面和第四凹槽422的底面均设置为弧形面,驱动轮740设有弧形配合面741,弧形配合面741与弧形面接触。
第三门体300的底端可以直接与地面接触,但是第三门体300移动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导致第三门体300出现磨损,进而缩短第三门体300的寿命。因此,为了延长第三门体300的寿命,可以在第三门体300的底端设有滚轮800,可选地,该滚轮800可以设置为万向轮,从而改善第三门体300移动时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安检设备,其包括安检机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安检门,安检机与安检门间隔设置,当被检人员携带需要被安检的物品时,该物品可以被放入安检机内,从而通过安检机检测该物品是否可以通行。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安检门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安检门,具体地,可以由安检门的控制装置执行该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0、确定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的第一间距,以及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的第二间距。
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大小关系,确定执行操作S200或者执行操作S300。
S200、在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第二门体2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
当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时,意味着第三门体300更靠近第二门体200,其与第一门体100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安检通道更宽,该第一安检通道更有利于多个被检人员通过,因此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第二门体2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
S300、在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第一门体1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
当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时,意味着第三门体300更靠近第一门体100,其与第二门体200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安检通道更宽,该第二安检通道更有利于多个被检人员通过,因此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第一门体1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
由于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均可以调节,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控制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200和第三门体300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第一安检通道和第二安检通道同时处于工作状态,以此进一步提升安检效率。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安检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400、获取宽度调节指令。
可选地,宽度调节指令可以由安检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按钮发出,或者由安检人员利用与安检门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宽度调节指令,也可以是安检门根据指令触发条件自动触发宽度调节指令。指令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人流量的变化、安检时间段的变化(例如安检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等。
S500、响应于上述宽度调节指令,控制第三门体300相对于连接件400移动,以调节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
当安检门获取到上述宽度调节指令时,即可控制驱动机构700工作,驱动机构700进一步驱动第三门体300移动,从而调节第三门体300与第一门体100之间形成的第一安检通道以及第三门体300与第二门体200之间形成的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以提升安检门的安检效率。
当然,上述步骤S400和S500也可以不在步骤S100至步骤S300的基础上执行,也就是说,驱动机构700驱动第三门体300移动后,可以仅有一个通道实施安检操作,另一个通道则可以不工作。
上述宽度调节指令可以由安检人员发出,即可以人工触发第三门体300的驱动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自动触发第三门体300的驱动操作,此时,安检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600、检测并记录不同安检时间段内安检门的人流量。
当安检门实施安检操作时,不同安检时间段内通过安检门的总人数可以被检测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得出不同安检时间段内安检门的人流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安检门的人流量可以具体化到每个安检通道的人流量,从而可以更清楚地得到不同安检时间段内每个安检通道的使用情况。
S700、根据人流量生成不同的安检时间段对应的宽度调节指令。
由于不同的安检时间段内安检门的人流量有所差异,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安检效率,不同的安检时间段内,安检通道的目标宽度也不同,通过步骤S600所记录下来的数据,可以进一步设置不同的安检时间段所对应的第一安检通道的宽度或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由此就可以根据安检门所处的安检时间段生成对应的宽度调节指令,使得第三门体300移动后,第一安检通道的宽度和第二安检通道的宽度与目标宽度相匹配,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安检效率。
或者,安检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800、根据安检时间段的变化生成与不同的安检时间段对应的宽度调节指令。
例如,上午8点-10点、下午6点-8点为安检高峰期,其他时间段不是安检高峰期,则安检门可以在相应的安检时间段内自动生成宽度调节指令,调节第三门体300的位置,提升安检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安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200)、第三门体(300)和连接件(400),所述第一门体(100)通过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第二门体(200)相连,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连接件(400)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三门体(300)位于所述第一门体(100)和所述第二门体(200)之间,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一门体(100)之间可形成第一安检通道,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二门体(200)之间可形成第二安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一门体(100)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二门体(200)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
所述安检门还包括检测装置(610)和控制装置(620),所述检测装置(610)设置于所述第三门体(300),所述检测装置(61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所述控制装置(620)与所述检测装置(61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控制所述第一门体(100)、所述第二门体(200)和所述第三门体(300)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门还包括驱动机构(700),所述驱动机构(700)与所述第三门体(300)相连,所述驱动机构(700)驱动所述第三门体(300)相对于所述连接件(400)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00)包括箱体(710)、驱动源(720)、驱动轴(730)和驱动轮(740),所述箱体(710)与所述第三门体(300)的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源(720)设置于所述箱体(710)内,所述驱动轮(740)设置于所述驱动轴(730)上,且所述驱动轮(740)与所述连接件(400)可移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源(720)通过所述驱动轴(730)与所述驱动轮(740)相连,以通过所述驱动轮(740)驱动所述箱体(710)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71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门体(100)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二门体(200)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所述安检门还包括检测装置(610),所述检测装置(61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一门体(100)之间的第一间距的第一检测件(611)和用于检测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二门体(200)之间的第二间距的第二检测件(612),所述第一检测件(61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检测件(612)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0)包括第一导轨(410)和第二导轨(420),所述第一导轨(410)和所述第二导轨(420)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导轨(410)和所述第二导轨(420)均分别与所述第一门体(100)和所述第二门体(200)相连,所述箱体(71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轨(410)和所述第二导轨(420)之间;
所述驱动轮(7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轴(730)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导轨(410)滚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导轨(420)滚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410)的相背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所述第一凹槽(411)和所述第二凹槽(412)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驱动轮(740)滚动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导轨(420)的相背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凹槽(421)和第四凹槽(422),所述第三凹槽(421)和所述第四凹槽(422)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驱动轮(740)滚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11)、所述第二凹槽(412)、所述第三凹槽(421)和所述第四凹槽(422)的底面均为弧形面,所述驱动轮(740)设有弧形配合面(741),所述弧形配合面(741)与所述弧形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00)还包括减速器(760)、传动轴(750)、第一齿轮(770)和第二齿轮(780),所述驱动源(720)与所述减速器(760)相连,所述减速器(760)与所述传动轴(750)相连,所述传动轴(750)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30),所述第一齿轮(770)设置于所述传动轴(750)上,所述第二齿轮(780)设置于所述驱动轴(730)上,所述第一齿轮(770)与所述第二齿轮(780)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体(300)的底端设有滚轮(800)。
11.一种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检机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检门,所述安检机与所述安检门间隔设置。
12.一种安检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一门体(100)之间的第一间距,以及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二门体(200)之间的第二间距;
在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一门体(1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二门体(2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或者,
在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门体(300)与所述第二门体(200)处于协同安检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一门体(100)处于独立安检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宽度调节指令;
响应于所述宽度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第三门体(300)相对于所述连接件(400)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并记录不同安检时间段内所述安检门的人流量;
根据所述人流量生成不同的所述安检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宽度调节指令;
或者,
根据所述安检时间段的变化生成与不同的所述安检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宽度调节指令。
CN202111129333.0A 2021-09-26 2021-09-26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866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9333.0A CN113866841A (zh) 2021-09-26 2021-09-26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9333.0A CN113866841A (zh) 2021-09-26 2021-09-26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6841A true CN113866841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9333.0A Pending CN113866841A (zh) 2021-09-26 2021-09-26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6841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3646A2 (fr) * 2000-11-06 2002-05-08 SPG Société Platon Group S.A. Machine pour la réalisation de sous-ensembles en bois entrant dans la composition d'une palette de manutention ou de transport de marchandises, par assemblage de composants de base préfabriqués
JP2004249855A (ja) * 2003-02-20 2004-09-0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減速度制御装置
KR20070088879A (ko) * 2006-02-27 2007-08-30 김석조 차간거리 제어시스템
US20090000914A1 (en) * 2005-12-27 2009-01-01 Sidel Participations Device for Adjusting Tracks on a Conveyor
CN203275671U (zh) * 2013-05-23 2013-11-06 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快速安检系统
EP2772445A1 (de) * 2013-03-01 2014-09-03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stellportal, Schrumpfvorrichtung mit einstellbaren Schachtwänden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von Schachtwänden
CN207067419U (zh) * 2017-07-31 2018-03-0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及射频标签技术的安检门
CN208444020U (zh) * 2018-05-29 2019-01-29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门
WO2019110221A1 (de) * 2017-12-04 2019-06-13 Osram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idar-sensors, lidar-sensor und fortbewegungsmittel
CN112129341A (zh) * 2020-09-03 2020-12-25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智能超市用具有监控功能便于维护的安检装置
CN212301934U (zh) * 2020-05-26 2021-01-05 北京瑞源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安检装置
CN212906404U (zh) * 2020-06-09 2021-04-06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运营安全装置
CN213903831U (zh) * 2020-12-17 2021-08-06 嘉兴市泰翔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安检门结构
CN214201804U (zh) * 2021-01-22 2021-09-14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3646A2 (fr) * 2000-11-06 2002-05-08 SPG Société Platon Group S.A. Machine pour la réalisation de sous-ensembles en bois entrant dans la composition d'une palette de manutention ou de transport de marchandises, par assemblage de composants de base préfabriqués
JP2004249855A (ja) * 2003-02-20 2004-09-0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減速度制御装置
US20090000914A1 (en) * 2005-12-27 2009-01-01 Sidel Participations Device for Adjusting Tracks on a Conveyor
KR20070088879A (ko) * 2006-02-27 2007-08-30 김석조 차간거리 제어시스템
EP2772445A1 (de) * 2013-03-01 2014-09-03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stellportal, Schrumpfvorrichtung mit einstellbaren Schachtwänden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von Schachtwänden
CN203275671U (zh) * 2013-05-23 2013-11-06 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快速安检系统
CN207067419U (zh) * 2017-07-31 2018-03-0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及射频标签技术的安检门
WO2019110221A1 (de) * 2017-12-04 2019-06-13 Osram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idar-sensors, lidar-sensor und fortbewegungsmittel
CN208444020U (zh) * 2018-05-29 2019-01-29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门
CN212301934U (zh) * 2020-05-26 2021-01-05 北京瑞源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安检装置
CN212906404U (zh) * 2020-06-09 2021-04-06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运营安全装置
CN112129341A (zh) * 2020-09-03 2020-12-25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智能超市用具有监控功能便于维护的安检装置
CN213903831U (zh) * 2020-12-17 2021-08-06 嘉兴市泰翔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安检门结构
CN214201804U (zh) * 2021-01-22 2021-09-14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3016B (zh) 用于确定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信号带和系统
US11932514B2 (en) Elevator component inspection systems
US11518655B2 (en) Elevator component inspection systems
US7210242B2 (en) Detection method of lift guide rail perpendicularity and a detector for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MY113857A (en) Elevator excess speed detector with multiple light barrier
RU95105424A (ru) Аппаратур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ерями лифта
HK1065013A1 (en) Lift system with a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lift car.
NL202821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traightening body of scraper conveyor based on spatial position information capture
CN108955521B (zh) 基于一站两机器人结构的起重机轨道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9259461U (zh) 乘客输送机
EP3255011A1 (en) A detection device for conveyor, a conveyor,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CN101891092A (zh) 电梯设备
CN113866841A (zh) 安检门、安检设备及安检门的控制方法
CN105584549A (zh) 推力偏压检测系统
CN204038797U (zh) 升降电梯运动参数检测系统
EP1288155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des Zustandes eines Schienenstranges
CN112551335A (zh) 自动扶梯及其梯级间隙监测预警方法
CN109377767B (zh) 一种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8018536U (zh) 一种轨道检测机器人
CN116639415A (zh) 一种垂直搬运机器人运行状态视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282993A (zh) 一种履轨一体化转运平台以及履带底盘打滑检测方法
CN115180519B (zh) 一种防护性高的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装置
US5992212A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level of lubrication
CN219362914U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沟槽磨损检测装置
KR102097828B1 (ko) 두 가지 동작모드를 갖는 다단 플랫폼 스크린 도어 및 다양한 열차를 색상으로 구분하고 출입문 위치를 예측하여 스크린도어를 개폐 제어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