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4368B - 制动片 - Google Patents

制动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4368B
CN113864368B CN202110736153.2A CN202110736153A CN113864368B CN 113864368 B CN113864368 B CN 113864368B CN 202110736153 A CN202110736153 A CN 202110736153A CN 113864368 B CN113864368 B CN 1138643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iction
center
bottom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61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4368A (zh
Inventor
罗锺泰
曹己出
金维新
李范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win Fri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win Fri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win Fri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win Fri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64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4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4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4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1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transmitting brake actuation force, e.g. elements interposed between brake piston and p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2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transmitting brake reaction force, e.g. elements interposed between torque support plate and p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5/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6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ex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16D65/06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externally-engaging brakes engaging the tread of a railway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78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 F16D65/84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847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for disc brakes with open cooling system, e.g. cooled by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9/00Friction linings; Attachment thereof; Selection of coacting friction substances or surfaces
    • F16D69/04Attachment of linings
    • F16D69/0408Attachment of li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ne li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9/00Friction linings; Attachment thereof; Selection of coacting friction substances or surfaces
    • F16D69/04Attachment of linings
    • F16D2069/0425Attachment methods or devices
    • F16D2069/0433Connecting elements not integral with the braking member, e.g. bolts, riv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制动片,其包括:至少一个摩擦部件;摩擦板,以与摩擦部件相对应的数量形成,用于支撑在上部面接合的摩擦部件;底板,位于摩擦板的下部;背板,与底板的下部面隔开来设置;弹性部件,位于底板的中心下部面与背板的上部面之间,用于弹性支撑底板;中心铆销,以通过弹性部件的弹性来保持底板与背板之间的中心隔开高度的方式使摩擦板与背板相结合;以及外围铆销,以保持底板与背板之间的外围隔开高度的方式使底板与背板相结合,摩擦板包括摩擦板散热叶片,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在摩擦板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方向延伸形成,以隔开规定角度的方式沿着摩擦板的圆周方向形成多个。

Description

制动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速铁路制动系统的制动片。
背景技术
通常,构成用于如高速铁路、车辆等产生动能的运输手段的制动系统的摩擦式制动片包括:规定形状的摩擦部件;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摩擦部件;弹性部件,使摩擦部件与盘均匀地相接触;防滑部件,位于弹性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防止弹性部件的滑动;以及鸠尾部180,与使上述部件相结合的背板及背板下部面相结合,并安装于制动系统。
在摩擦式制动片中,摩擦部件与制动盘直接接触来在制动盘与摩擦部件之间产生摩擦,上述制动盘与高速铁路的驱动轴联动来进行旋转。上述摩擦式制动片在摩擦过程中将高速铁路的动能转换/消散为摩擦热,由此使高速铁路减速并停止。
近来,由于运输手段的高速化、高输出,高速铁路的动能急速增加,因此即使在更加恶劣的状态下,制动系统也需要稳定的摩擦性能,即,摩擦系数的均质性。通常,对于摩擦系数,在相同负载条件下,与低速相比,高速中的由于摩擦热引起的摩擦系数的降低是被允许的。但是,近来要求的摩擦系数均质性不允许与低速相比的高速中的摩擦系数降低,而是要求具有均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制动片:通过空气冷却摩擦时产生的摩擦热来进行散热,由此提高散热性能。
本发明的制动片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摩擦部件;摩擦板,以与上述摩擦部件相对应的数量形成,用于支撑在上部面接合的上述摩擦部件;底板,位于上述摩擦板的下部;背板,与上述底板的下部面隔开来设置;弹性部件,位于上述底板的中心下部面与背板的上部面之间,用于弹性支撑上述底板;中心铆销,以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来保持上述底板与背板之间的中心隔开高度的方式使上述摩擦板与上述背板相结合;以及外围铆销,以保持上述底板与背板之间的外围隔开高度的方式使上述底板与背板相结合,上述摩擦板包括摩擦板散热叶片,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在上述摩擦板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方向延伸形成,以隔开规定角度的方式沿着摩擦板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
并且,上述摩擦板还可包括在上述摩擦板的摩擦板散热叶片的一部分区域形成的摩擦板散热孔。
并且,上述摩擦部件设有摩擦部件孔,上述摩擦板设有位于与上述摩擦部件孔相对应的位置的摩擦板中心孔,上述底板设有底板中心孔,上述底板中心孔位于与上述摩擦板中心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大于上述摩擦板中心孔的内径,上述背板设有背板中心孔,上述背板中心孔位于与上述底板中心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与上述底板中心孔的内径相对应,上述中心铆销可包括:中心主体部,贯通上述底板中心孔和背板中心孔;中心结合部,直径小于上述中心主体部的直径,贯通上述摩擦板中心孔;以及中心头部,直径大于上述背板中心孔的内径。
并且,上述摩擦板在底板中心孔与第二中心铆销孔之间形成中心上部台阶部,上述背板从下部面朝向上部方向沿着上述背板中心孔形成中心下部台阶部,上述中心铆销能够以如下的方式相结合,即,使形成于上述中心主体部与上述中心结合部之间的中心主体台阶部与上述中心上部台阶部相接触,使形成于上述中心头部与上述中心主体部之间的中心头部台阶部与上述中心下部台阶部相接触。
并且,上述摩擦板包括多个摩擦板散热孔,上述多个摩擦板散热孔以上述摩擦板中心孔为中心,沿着圆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形成,上述底板设有底板散热孔,上述底板散热孔位于与上述摩擦板的摩擦板散热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小于上述摩擦板散热孔的内径,上述背板设有背板外围孔,上述背板外围孔位于与上述底板散热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大于上述底板散热孔的内径,上述外围铆销可包括:外围主体部,贯通上述背板外围孔;外围结合部,直径小于上述外围主体部的直径,贯通上述底板散热孔;以及外围头部,直径大于上述背板外围孔的内径。
并且,上述摩擦板设有摩擦板固定突起,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以上述摩擦板中心孔为中心,沿着圆方向位于上述摩擦板散热孔之间,在下部面朝向下部方向突出,上述底板可设有底板固定孔,上述底板固定孔在与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相对应的位置从上部面朝向下部面贯通而成。
并且,上述底板还包括从上述底板中心孔的周围朝向上述底板的下部方向突出的底板固定突起,上述弹性部件可与上述底板固定突起相结合。
本发明的制动片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空气冷却摩擦时产生的摩擦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叶片形成在摩擦板,由此提高散热性能。
并且,本发明的制动片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散热叶片,借助对流对在摩擦部件传导的摩擦热进行散热,使位于底板的下方的各个性能最大化,减少支撑摩擦部件的弹性部件的弹力损失。
并且,本发明的制动片具有如下的效果:增加散热性能来减少弹性部件的劣化,使弹力保持至摩擦垫的磨损寿命为止。
并且,本发明的制动片具有如下的效果:减少摩擦热引起的弹性部件的弹力损失,在摩擦过程中,保持摩擦部件与制动盘的均匀接触,使盘的温度偏差最小化,提高摩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仰视图。
图3为对于图1的线A-A的垂直剖视图。
图4为图1的摩擦部件与摩擦板相接合的垂直剖视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图1的底板的垂直剖视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对于图3的B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与图2相对应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进行说明。
以下,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仰视图。图3为对于图1的线A-A的垂直剖视图。图4为图1的摩擦部件与摩擦板相接合的垂直剖视图。图5为图4的仰视图。图6为图1的底板的垂直剖视图。图7为图6的仰视图。图8为对于图3的B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制动片的与图2相对应的仰视图。
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片100包括摩擦部件110、摩擦板120、底板130、背板140、弹性部件150、中心铆销160、外围铆销170以及鸠尾部180。
上述摩擦部件110以具有规定高度的圆筒柱形状形成。但是,其中,并不限定上述摩擦部件110的形状,能够以如圆柱、四角柱或六角柱的形状形成。上述摩擦部件110可根据制动系统的规格和制动片100的更换周期以规定高度和面积形成。
在烧结过程中,上述摩擦部件110与摩擦板120的上部面接合而相结合。在规定温度下烧结来制备上述摩擦部件110。上述摩擦部件110包括由如铜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基部、分散在基部且用于调节摩擦特性的金属物质或包含陶瓷物质的摩擦调整剂、如石墨的润滑剂来形成。
上述摩擦部件110包括摩擦部件孔111。上述摩擦部件孔111以摩擦部件110的平面为基准形成于中心区域,优选地,形成在中心。上述摩擦部件孔111以从摩擦部件110的上部面贯通至下部面的具有规定直径的孔形成。上述摩擦部件孔111提供铆接中心铆销160所需的空间,上述中心铆销160用于使摩擦板120和底板130与背板140相结合。
上述摩擦板120包括摩擦板中心孔121、摩擦板散热叶片122、摩擦板散热孔123以及摩擦板固定突起124。
上述摩擦板120可形成为与摩擦部件110的平面形状大致相应的形状且具有规定厚度的板状。上述摩擦板120可形成为大致呈圆形的板状。追加地,上述摩擦板120可设有从外周面朝向外侧延伸的多个摩擦板散热叶片122。上述摩擦板120以与摩擦部件110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形成,用于支撑在上部面接合的摩擦部件110。
上述摩擦板中心孔121在摩擦板120的中心区域沿着上下方向贯通而成。上述摩擦板中心孔121提供使中心铆销160贯通的路径。因此,上述摩擦板中心孔121的内径与中心铆销160的上部直径相对应。
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122在摩擦板120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方向延伸而成。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122能够以隔开规定角度的方式沿着摩擦板120的圆周方向形成多个。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122至少以120度间隔形成且可至少形成3个。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122的平面形状可呈半圆形或弧形。
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122向外部散发在摩擦部件110的摩擦过程中产生并传导的摩擦热,由此可容易释放摩擦部件110的热量。并且,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122减少在摩擦部件110产生的摩擦热向弹性部件150的传导,由此可防止弹性部件150的弹力减小。
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可在摩擦板120的外侧沿着上下方向贯通而成。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形成在摩擦板120的摩擦板散热叶片122的一部分区域。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能够以摩擦板中心孔121为中心沿着摩擦板120的圆周方向以与摩擦板散热叶片122相同的角度形成。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至少以120度间隔形成且可至少形成3个。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可呈圆形。
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与摩擦板散热叶片122一同向外部散发在摩擦部件110的摩擦过程中产生并传导的摩擦热,由此可容易释放摩擦部件110的热量。并且,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减少在摩擦部件110产生的摩擦热向弹性部件150的传导,由此可防止弹性部件150的弹力减小。并且,上述摩擦板散热孔123提供用于收容外围铆销170的上部被压缩而变形的部分的空间。
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124以从摩擦板120的下部面朝向下部方向突出的形状形成。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124的平面形状大致呈圆形。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124可在摩擦板散热孔123之间沿着圆周方向隔开来形成。例如,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124能够以摩擦板120的中心为基准以120度方向隔开来形成。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124可与位于下部的底板130相结合。
上述底板130包括底板中心孔131、底板散热孔132、底板固定孔133以及底板固定突起134。
上述底板130可形成为与摩擦板120的平面形状大致相应的形状且具有规定厚度的板状。因此,上述底板130可形成为大致呈圆形的板状。上述底板130的上部面与摩擦板120的下部面相接触。
上述底板中心孔131在底板130的中心沿着上下方向贯通而成。上述底板中心孔131提供使中心铆销160贯通的路径。因此,上述底板中心孔131能够以可贯通摩擦板中心孔121的方式形成。上述底板中心孔131的内径可大于摩擦板中心孔121的内径。并且,上述底板中心孔131的内径与中心铆销160的中间直径部相对应。
上述底板散热孔132在底板130的外侧沿着上下方向贯通而成。上述底板散热孔132形成在与摩擦板散热孔123相对应的位置。上述底板散热孔132可沿着底板130的圆周方向以与摩擦板散热孔123相同的角度形成。上述底板散热孔132以120度间隔形成且形成至少3个。上述底板散热孔132可呈圆形。
上述底板散热孔132与摩擦板散热孔123一同向外部散发在摩擦部件110的摩擦过程中产生并传导的摩擦热,由此可容易释放摩擦部件110的热量。并且,上述底板散热孔132减少在摩擦部件110产生的摩擦热向弹性部件150的传导,由此可防止弹性部件150的弹力减小。
并且,上述底板散热孔132提供使外围铆销170的上部贯通的路径。因此,上述底板散热孔132的直径与外围铆销170的上部相对应。
上述底板固定孔133在底板130的上部面朝向下部面贯通而成。上述底板固定孔133形成在与摩擦板的摩擦板固定突起124相对应的位置,上述摩擦板位于上述底板固定孔的上部。上述底板固定孔133可在底板散热孔132之间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形成。因此,上述底板固定孔133能够以120度方向隔开形成。并且,上述底板固定孔133可呈与摩擦板固定突起124相对应的平面形状。因此,上述底板固定孔133的平面形状可呈圆形。上述底板固定孔133提供使摩擦板固定突起124插入并结合的空间。
上述底板固定突起134呈从底板130的下部面朝向下部方向突出的形状。上述底板固定突起134的平面形状大致呈圆形。上述底板固定突起134可从底板中心孔131的周围朝向下部方向突出形成。因此,上述底板固定突起134可与位于下部的弹性部件150相结合。
上述背板140包括背板中心孔141以及背板外围孔142。上述背板140呈规定厚度的板状。上述背板140能够以制动系统所需的平面形状和厚度形成。上述背板140可根据所安装的摩擦部件110的数量改变面积。上述背板140整体呈与扇形的一半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上述背板140可呈扇形。并且,上述背板140可根据所需的机械强度由如弹簧钢、合金钢、特殊钢、不锈钢的适当金属材质形成。上述背板140用于支撑结合在上部的多个摩擦部件110、摩擦板120及底板130。在底板130的下部,上述背板140的上部面与底板130的下部面隔开来设置。通过弹性部件150,上述背板140的上部面与底板130的下部面隔开来设置。
上述背板中心孔141形成在与底板130的底板中心孔131相对应的位置,上述底板130位于上述背板中心孔141的上部。上述背板中心孔141的整体数量与底板中心孔131的整体数量相对应。上述背板中心孔141提供使中心铆销160贯通结合的路径。上述背板中心孔141的直径与底板中心孔131的直径相对应。并且,上述背板140在下部面朝向上部方向沿着背板中心孔141形成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上述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的内径大于背板中心孔141的直径。上述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在下部朝向上部方向形成高度差。
上述背板外围孔142形成在与底板130的底板散热孔132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述底板130与上述背板外围孔142的上部面相结合。上述背板外围孔142的整体数量与底板散热孔132的整体数量相对应。上述背板外围孔142提供使外围铆销170相结合的路径。上述背板外围孔142的内径大于底板散热孔132的内径。并且,上述背板外围孔142在下部面朝向上部方向形成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上述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的内径大于背板外围孔142的直径。上述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从下部朝向上部方向形成高度差。
上述弹性部件150由锥形板簧形成。例如,上述弹性部件150在中心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贯通的弹性中心孔151,可呈朝向外侧下部方向倾斜的锥形。上述弹性部件150能够以规定高度和外径形成。上述弹性部件150呈从弹性中心孔151朝向外周面逐渐向下倾斜的形状。其中,上述锥形是指将圆锥形状切割为与底面平行的平面而生成的两个立体图形中的由不包括圆锥的顶点的一侧和由切割的面形成的图形形状。
优选地,上述弹性部件150以与底板130的底板固定突起134的数量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多个,例如,与底板固定突起134相同地,上述弹性部件150可由一个形成。上述弹性中心孔151的内径与底板130的底板固定突起134的外径相对应。上述弹性部件150从下部插入至底板固定突起134来与其相结合。
上述弹性部件150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弹性部件150的外径和弹性中心孔151的内径及高度确定。优选地,上述弹性部件150由弹簧钢形成,以保持弹力。另一方面,上述弹性部件150并不限定于板状由圆锥台形状形成的弹簧,可由如螺旋弹簧的弹簧形成。
上述弹性部件150的高度大于底板130的下部面与背板140的上部面之间的外围隔开高度。
上述弹性部件150位于背板140的上部面与底板130的下部面之间。当上述弹性部件150结合在底板130与背板140之间时,上述弹性部件150弹性支撑底板130。即,在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中,对于向制动盘和摩擦部件110施加的负载,上述弹性部件150以使摩擦部件110具有弹力的方式支撑。在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中,在向摩擦部件110的每个位置施加的负载不同的情况下,上述弹性部件150以使整个摩擦部件110的表面与制动盘的表面均匀地相接触的方式使摩擦部件110倾斜。当整个上述制动片100与制动盘相接触时,向位于制动片100的各个位置的摩擦部件110施加的负载分布互不相同。上述弹性部件150通过弹性变形使摩擦部件110倾斜,使得各个摩擦部件110整体上均匀地与制动盘相接触。在上述制动片100中,各个摩擦部件110整体上与制动盘均匀地相接触来产生摩擦力,防止摩擦部件110与制动盘局部摩擦和磨损。上述弹性部件150在中心弹性支撑摩擦部件110,由此可更加稳定地支撑摩擦部件110。
上述中心铆销160包括中心主体部161、中心头部162以及中心结合部163。上述中心头部162的直径大于中心主体部161的直径,中心结合部163的直径小于中心主体部161的直径。因此,在上述中心铆销160中,在中心主体部161与中心结合部163之间形成有中心主体台阶部161a。在上述中心铆销160中,在中心头部162与中心主体部161之间形成有中心头部台阶部161b。
上述中心铆销160通过背板140的背板中心孔141、底板130的底板中心孔131及摩擦板120的摩擦板中心孔121来插入至摩擦部件110的摩擦部件110孔。在此情况下,上述中心铆销160以中心结合部163位于上述中心铆销160的上部且中心头部162位于上述中心铆销160的下部的状态相结合。
上述中心主体部161根据摩擦板120的厚度、底板130的厚度、背板140的厚度及弹性部件150的高度以规定高度形成。上述中心主体部161贯通底板中心孔131和背板中心孔141,并不贯通摩擦板中心孔121。当上述中心主体部161与中心铆销160相结合时,底板130的下部面与背板140上部面之间的中心隔开高度小于弹性部件150的高度。若上述中心主体部161的高度过高,则无法固定弹性部件150或无法弹性支撑底板130。若上述中心主体部161的高度过小,则向弹性部件150施加过多的压力来导致变形,从而可使弹力减小。
上述中心主体部161的直径小于底板130的底板中心孔131的内径。上述中心主体部161的直径大于摩擦板120的摩擦板中心孔121的内径。上述中心主体部161贯通底板中心孔131,并不贯通摩擦板中心孔121。因此,上述中心主体部161以上部面外侧与摩擦板120的下部面相接触的方式相结合。即,上述中心主体部161以中心主体台阶部161a与摩擦板120的下部面相接触的方式相结合。
上述中心头部162的直径大于背板中心孔141的内径。上述中心头部162的外径小于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的内径。上述中心头部162插入至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来设置。在上述中心头部162中,中心头部台阶部161b与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相接触。上述中心头部162的高度小于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的高度。若上述中心头部162的高度过大,则在摩擦过程中,中心头部162可向背板140的下部突出。
上述中心结合部163的直径小于摩擦板中心孔121的内径。上述中心结合部163的高度大于摩擦板120的厚度。在上述中心结合部163中,摩擦板120的朝向上部面突出的部分在铆接过程中变形,与摩擦板120的上部面相接触。上述中心结合部163将摩擦板120固定于中心主体部161的上部。
在上述中心铆销160中,在中心主体台阶部161a与中心上部台阶部相接触的同时中心主体部161的上部面外侧支撑摩擦板120的下部面,在中心结合部163的变形部分与摩擦板120的上部面相接触的同时与摩擦板120相结合。上述中心铆销160在中心主体部161的上部固定摩擦板120。并且,在上述中心铆销160中,在中心头部台阶部161b与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相接触的同时中心头部162的上部面外侧支撑中心下部台阶部141a。
在未进行摩擦过程的情况下,上述中心铆销160通过弹性部件150的弹性以保持底板130与背板140之间的中心隔开高度的方式固定摩擦板120。在上述中心铆销160中,若进行摩擦过程,则在中心结合部163固定于摩擦板120的状态下,使弹性部件150变形,并使得中心主体部161和中心头部162相对于底板130和背板140朝向下方移动。在此情况下,改变上述中心隔开高度,并根据摩擦过程增加或减少。中心结合部163与摩擦板120处于相结合的状态,因此,上述中心铆销160与摩擦板120一体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摩擦过程中,上述中心铆销160改变底板130与背板140之间的中心隔开高度,同时,使摩擦板120沿着上下方向弹性移动。上述中心铆销160相对于背板140移动。
上述外围铆销170包括外围主体部171、外围头部172以及外围结合部173。上述外围头部172的直径大于外围主体部171的直径,外围结合部173的直径小于外围主体部171的直径。在上述外围铆销170中,在外围主体部171与外围结合部173之间形成外围主体台阶部171a。在上述外围铆销170中,在外围头部172与外围主体部171之间形成外围头部台阶部171b。
上述外围铆销170通过背板140的背板外围孔142和底板130的底板散热孔132来插入至摩擦板120的摩擦板散热孔123。此时,上述外围铆销170以外围结合部173位于上述外围铆销170的上部且外围头部172位于上述外围铆销170的下部的状态相结合。
上述外围主体部171根据底板130的厚度、背板的厚度及弹性部件150的高度以规定高度形成。当上述外围主体部171与外围铆销170相结合时,底板130的下部面与背板140的上部面之间的外围隔开高度小于弹性部件150的高度。若上述外围主体部171的高度过小,则向弹性部件150施加过多的压力来导致变形,从而使弹力减小。上述外围主体部171的高度比中心主体部161的高度小与摩擦板120的厚度相对应的高度。
上述外围主体部171的直径大于底板130的底板散热孔132的内径。上述外围主体部171并不贯通底板散热孔132。因此,上述外围主体部171以上部面外侧与底板130的下部面相接触的方式相结合。即,上述外围主体部171以外围主体台阶部171a与底板130的下部面相接触的方式相结合。
上述外围头部172的直径小于背板外围孔142的内径。上述外围头部172的外径小于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的内径。上述外围头部172以上部面外侧与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相接触的方式与背板140相结合。即,在上述外围头部172中,外围头部台阶部171b与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相接触。上述外围头部172的高度小于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的高度。若上述外围头部172的高度过大,则在摩擦过程中,外围头部172可朝向背板140的下部突出。
上述外围结合部173的直径小于底板散热孔132的内径。上述外围结合部173的高度大于底板130的厚度。上述外围结合部173的朝向底板130的上部面突出的部分在铆接过程中变形,并与底板130的上部面相接触。上述外围结合部173将底板130固定在外围主体部171的上部。
在上述外围铆销170中,在外围主体台阶部171a与外围上部台阶部相接触的同时外围主体部171的上部面外侧支撑底板130的下部面,在外围结合部173的变形的部分与底板130的上部面相接触的同时与底板130相结合。上述外围铆销170在外围主体部171的上部固定底板130。并且,在上述外围铆销170中,在外围头部台阶部171b与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相接触的同时外围头部172的上部面外侧支撑外围下部台阶部142a。
在未进行摩擦过程的情况下,上述外围铆销170以通过弹性部件150的弹性保持底板130与背板140的外围隔开高度的方式将底板130固定在背板140。上述外围隔开高度可与中心隔开高度相同或与中心隔开高度不同。在上述外围铆销170中,若进行摩擦过程,在外围结合部173固定在底板130的状态下,外围主体部171和外围头部172相对于背板140朝向下方移动。由于外围结合部173与底板130处于相结合的状态,上述外围铆销170与底板130一同朝向下部移动。在摩擦过程中,上述外围铆销170在改变底板130与背板140之间的外围隔开高度地同时使底板13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3个外围铆销170的情况下,上述外围隔开高度可互不相同。在摩擦过程中,上述外围隔开高度可与中心隔开高度相同或不同。上述外围铆销170与底板130相结合,因此,可独立于中心铆销160来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但是,在上述底板130和摩擦板120中,由于底板散热孔132与摩擦板散热孔123通过过盈配合量相结合,中心铆销160可与外围铆销170相连动来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上述鸠尾部180与背板140的下部面相结合。上述鸠尾部180可形成相互平行的两个杆形状。上述鸠尾部180可形成两个杆的两端部相连接的形状。上述鸠尾部180的外侧面越接近上部越朝向内侧面方向倾斜。上述鸠尾部180可与背板140形成为一体。即,上述鸠尾部180可与背板140加工为一体来形成。并且,如图9所示,上述鸠尾部180可单独加工并焊接在背板140。
上述鸠尾部180并不限定于附图所示的形状,可根据使用制动片100的制动系统的制动钳(未图示)形状而具有各种形状。并且,上述鸠尾部180由金属材质形成。但是,当上述鸠尾部180的强度高于所结合的制动钳时,可导致制动钳受损,因此,由强度小于制动钳材质的材质形成。
另外,上述鸠尾部180与制动系统相结合,包括各种孔和槽。并且,上述鸠尾部180由相对厚的板状形成,因此,为了减少重量,可形成有减重孔或槽。
以上说明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制动片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如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所请求,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实施的各种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

Claims (6)

1.一种制动片,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摩擦部件;
摩擦板,以与上述摩擦部件相对应的数量形成,用于支撑在上部面接合的上述摩擦部件;
底板,位于上述摩擦板的下部;
背板,与上述底板的下部面隔开来设置;
弹性部件,位于上述底板的中心下部面与背板的上部面之间,用于弹性支撑上述底板;
中心铆销,以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来保持上述底板与背板之间的中心隔开高度的方式使上述摩擦板与上述背板相结合;以及
外围铆销,以保持上述底板与背板之间的外围隔开高度的方式使上述底板与背板相结合,
上述摩擦板包括摩擦板散热叶片,上述摩擦板散热叶片在上述摩擦板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方向延伸形成,并以隔开规定角度的方式沿着摩擦板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
上述摩擦板还包括在上述摩擦板的摩擦板散热叶片的一部分区域形成的摩擦板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部件设有摩擦部件孔,
上述摩擦板设有位于与上述摩擦部件孔相对应的位置的摩擦板中心孔,
上述底板设有底板中心孔,上述底板中心孔位于与上述摩擦板中心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大于上述摩擦板中心孔的内径,
上述背板设有背板中心孔,上述背板中心孔位于与上述底板中心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与上述底板中心孔的内径相对应,
上述中心铆销包括:
中心主体部,贯通上述底板中心孔和背板中心孔;
中心结合部,直径小于上述中心主体部的直径,贯通上述摩擦板中心孔;以及
中心头部,直径大于上述背板中心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板在底板中心孔与第二中心铆销孔之间形成中心上部台阶部,
上述背板从下部面朝向上部方向沿着上述背板中心孔形成中心下部台阶部,
上述中心铆销以如下的方式相结合,即,使形成于上述中心主体部与上述中心结合部之间的中心主体台阶部与上述中心上部台阶部相接触,使形成于上述中心头部与上述中心主体部之间的中心头部台阶部与上述中心下部台阶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板包括多个摩擦板散热孔,上述多个摩擦板散热孔以上述摩擦板中心孔为中心,沿着圆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形成,
上述底板设有底板散热孔,上述底板散热孔位于与上述摩擦板的摩擦板散热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小于上述摩擦板散热孔的内径,
上述背板设有背板外围孔,上述背板外围孔位于与上述底板散热孔相对应的位置,内径大于上述底板散热孔的内径,
上述外围铆销包括:
外围主体部,贯通上述背板外围孔;
外围结合部,直径小于上述外围主体部的直径,贯通上述底板散热孔;以及
外围头部,直径大于上述背板外围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板设有摩擦板固定突起,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以上述摩擦板中心孔为中心,沿着圆方向位于上述摩擦板散热孔之间,并在下部面朝向下部方向突出,
上述底板设有底板固定孔,上述底板固定孔在与上述摩擦板固定突起相对应的位置从上部面朝向下部面贯通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板还包括从上述底板中心孔的周围朝向上述底板的下部方向突出的底板固定突起,
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底板固定突起相结合。
CN202110736153.2A 2020-06-30 2021-06-30 制动片 Active CN113864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80344 2020-06-30
KR1020200080344A KR102495055B1 (ko) 2020-06-30 2020-06-30 브레이크 패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4368A CN113864368A (zh) 2021-12-31
CN113864368B true CN113864368B (zh) 2023-10-03

Family

ID=7899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6153.2A Active CN113864368B (zh) 2020-06-30 2021-06-30 制动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174340A1 (zh)
KR (1) KR102495055B1 (zh)
CN (1) CN113864368B (zh)
WO (1) WO2022005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3165B (zh) * 2022-02-10 2023-07-14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虚穿闸瓦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3568A (zh) * 2013-02-06 2013-06-05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浮动式双层背板制动闸片
JP2014108777A (ja) * 2012-11-30 2014-06-12 Aihara Masahiko 車両用ホイール
CN206754245U (zh) * 2017-04-28 2017-12-15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减重式浮动闸片
CN108474426A (zh) * 2015-12-28 2018-08-31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铁道车辆用制动衬片和具备该铁道车辆用制动衬片的盘式制动器
KR20180119307A (ko) * 2017-04-25 2018-11-02 주식회사 다윈프릭션 브레이크 패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23858D0 (en) * 2005-11-24 2006-01-04 Federal Mogul Friction Product Pad assembly for use in a disc brake
KR100784504B1 (ko) * 2006-08-28 2007-12-11 주식회사 다윈프릭션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마찰패드와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70122341A (ko) * 2016-04-26 2017-11-06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탄성 브레이크 패드
KR102139072B1 (ko) * 2019-01-14 2020-08-11 주식회사 다윈프릭션 브레이크 패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8777A (ja) * 2012-11-30 2014-06-12 Aihara Masahiko 車両用ホイール
CN103133568A (zh) * 2013-02-06 2013-06-05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浮动式双层背板制动闸片
CN108474426A (zh) * 2015-12-28 2018-08-31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铁道车辆用制动衬片和具备该铁道车辆用制动衬片的盘式制动器
KR20180119307A (ko) * 2017-04-25 2018-11-02 주식회사 다윈프릭션 브레이크 패드
CN206754245U (zh) * 2017-04-28 2017-12-15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减重式浮动闸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01879A (ko) 2022-01-06
CN113864368A (zh) 2021-12-31
WO2022005202A1 (ko) 2022-01-06
KR102495055B1 (ko) 2023-02-02
EP4174340A1 (en) 2023-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2609B1 (ko) 시소 구조를 이용한 철도차량용 브레이크 패드
EP1957820B1 (en) Pad assembly for use in a disc brake
JP5512337B2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ライニング
KR101941233B1 (ko) 브레이크 패드
CN113864368B (zh) 制动片
KR102139072B1 (ko) 브레이크 패드
JP4702272B2 (ja) ブレーキパッド
JP2012251597A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ライニング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EP2290257A1 (en) Friction pad for brake system
KR100784504B1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마찰패드와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90130484A (ko) 철도 차량을 위한 디스크 브레이크용 패드
KR20210022414A (ko) 브레이크 패드
KR20170122341A (ko) 탄성 브레이크 패드
JP2001311441A (ja) 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KR20190081400A (ko) 고무 댐퍼를 구비한 차량용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마찰패드 어셈블리
KR101545227B1 (ko) 플렉서블 브레이크 패드
KR102094691B1 (ko) 탄성 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마찰패드 어셈블리
KR101957712B1 (ko) 타원형 핀을 구비한 차량용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마찰패드 어셈블리
KR101162732B1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마찰 패드
KR102040635B1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마찰패드 어셈블리
KR102495056B1 (ko) 브레이크 패드
KR101900388B1 (ko) 브레이크 패드 조립체
KR20240059990A (ko) 브레이크 패드
KR20240059995A (ko) 브레이크 패드
KR20230069399A (ko) 백 플레이트 보강 구조를 구비하는 브레이크 패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