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0105A -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0105A
CN113860105A CN202111135311.5A CN202111135311A CN113860105A CN 113860105 A CN113860105 A CN 113860105A CN 202111135311 A CN202111135311 A CN 202111135311A CN 113860105 A CN113860105 A CN 113860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weighing device
wire rope
weig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53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0105B (zh
Inventor
陈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53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0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0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0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0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0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电梯轿厢内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增益参数k;步骤S2,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电梯轿厢空载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所述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偏置参数b;步骤S3,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和所述偏置参数b替换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中的相应参数,实现对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本发明真正实现了对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同时能够不依赖于电机转矩电流,最大限度地消除摩擦力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Description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电梯启动性能,通常情况下电梯都会配置用于检测电梯轿厢负载的称量装置,以便利用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得到准确的启动转矩值。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处理方便,往往会通过适当设计和选择,使得称量装置的实际工作点都会位于其线性输出特性区间,即满足y=k*x+b,其中x为施加到称量装置上的压力,y为称量装置输出的检测结果,k和b为参数。称量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虽然其工作点仍会位于其线性输出区间,但其输出特性(主要体现在参数k和b上)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称量装置输出的检测结果(称量值)不能准确地反映施加在其上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此时的称量值直接利用原有的转矩电流值计算公式来计算转矩电流值,并且进一步根据转矩电流值得到启动转矩计算值,则得到的启动转矩计算值与实际需要的启动转矩需要值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到电梯的启动性能。因此,在电梯投入使用后,应当对电梯中配置的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进行及时修正以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
为了提高启动转矩计算值的准确度,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0303853.0提出根据电梯启动时称量装置输出的称量值、转矩电流值并采用自适应滤波器算法修正载荷分量转矩计算公式的参数。而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910263359.0中,首先根据预设估算公式利用电梯零速时的称量值和电梯运行方向来估算电机的转矩电流,然后通过最小化转矩电流的估算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得到估算公式中的参数,最后用得到的参数替换预设计算公式中的参数,由此得到校正后的预设计算公式(根据称量值计算转矩电流的公式)。
由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公式可知,公式的输入量为称量值,输出量为转矩电流值,校正对象为以称量值为自变量来表示转矩电流值的转矩电流计算公式中的参数。显然,上述现有技术并未针对称量装置自身的输出特性(即其受到的压力与输出的对应于压力的电信号之间的特性)进行校正,而是针对由称量装置输出的称量值到转矩电流值的计算公式的校正。也就是说,上述现有技术通过校正以称量值为自变量来表示转矩电流值的转矩电流计算公式来抵消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的变化,以基于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得到的转矩电流值不变为目标,实现了对因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变化导致的转矩电流计算值的校正。
当然,可以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公式进行改写,得到以转矩电流值为自变量、以称量装置输出的称量值为因变量的计算式,再将转矩电流值进行适当转化处理后可以得到反映施加给称量装置的压力x,此时勉强算是针对称量装置的校正。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以基于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得到的转矩电流值不变为目标的校正过程中,实际上作为准确值的实际转矩电流值(即使是电梯处于静止状态)中除了包含有电梯的不平衡负载(对应于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外,通常还会包含有电梯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摩擦力(轿厢移动中主要是动摩擦、静止时主要是静摩擦),并且摩擦力不但有大小之分,还与电梯的运行方向、导轨润滑(如果是滚动摩擦时还与滚动导靴的工作状态)、轿厢内负载的分布均匀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另外,虽然电机转矩电流与电机输出的驱动转矩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二者间存在的转矩系数在电梯投入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主要是指永磁同步曳引机)。因此,现有基于转矩电流值的称量装置输出特性校正虽然能够实现对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但是其校正结果中往往存在较大的校正误差。
因此,如何能够不依赖于电机转矩电流且精准地获取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就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可以不依赖于电机转矩电流而精准地校正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电梯轿厢内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增益参数k;
步骤S2,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电梯轿厢空载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所述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偏置参数b;
步骤S3,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和所述偏置参数b替换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中的相应参数,实现对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校正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计算所述增益参数k:
步骤S11,利用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发生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的钢丝绳相对于长度变化前的拉力变化量;
步骤S12,利用所述拉力变化量计算轿厢内载荷的第一变化量;
步骤S13,利用轿厢内载荷发生所述第一变化量前后分别对应的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得到称量装置称量值的第二变化量;
步骤S14,利用所述第一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变化量计算得到所述增益参数k。
进一步地,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期间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电梯轿厢触发平层开关,电梯执行再平层使电梯轿厢回到平层位置,根据此过程中曳引机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或限速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得到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进一步地,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期间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电梯轿厢移动,电梯在电梯使用者完成进出轿厢而关门后,电梯轿厢行驶至下一个井道已知位置处,将停靠楼层到该井道已知位置的距离与轿厢从其关门到移动至井道已知位置期间的移动量间的差作为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首先比较停靠楼层到该井道已知位置的距离与轿厢从其关门到移动至井道已知位置期间的移动量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梯轿厢因轿厢内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移动方向,再根据所述移动方向判断轿厢内载荷变化,最后根据轿厢内载荷变化与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的变化是否一致判断所述称量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进一步地,电梯在电梯使用者完成进出轿厢而关门后,电梯轿厢沿因乘客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方向继续行驶至下一个井道已知位置处。
进一步地,利用轿厢绝对位置检测系统检测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量,所述轿厢移动量即为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前与停靠后的移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利用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与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结构变化量的差值得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所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即为最终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进一步地,利用电梯轿厢停靠层站期间开始移动前称量装置的称量值与移动结束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结构变化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真正实现了对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同时能够不依赖于电机转矩电流,最大限度地消除摩擦力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校正方法中的步骤S1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可以进行各种类似推广和替换。
本发明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电梯轿厢内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增益参数k;
步骤S2,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电梯轿厢空载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所述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偏置参数b;
步骤S3,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和所述偏置参数b替换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中的相应参数,实现对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
在本发明中,假设刚刚投入使用的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满足下面关系式:
y=k0*x+b0 (1)
其中,x为施加到称量装置上的压力,y为称量装置输出的检测结果(通常为对应于输入信号x的一个电信号),k0为增益参数,b0为偏置参数。
假定称量装置在投入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工作点仍位于线性输出区间,但是其参数由k0和b0变为了k和b,则其输出特性可表示为下述关系式:
y=k*x+b (2)
对于称量装置而言,当其被施加压力x后,其输出的称量值是已知的,因此,对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得到被施加的压力x以及如何利用压力x和称量值y得到参数k和b。
由于悬吊轿厢的长条形悬吊体(即曳引钢丝绳)具有一定的弹性,这使得电梯轿厢内载荷发生变化后,钢丝绳的长度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钢丝绳的长度变化与电梯轿厢内的载荷变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根据钢丝绳的弹性模量公式利用钢丝绳的长度变化计算出电梯轿厢内的载荷变化。
接下来就是如何获取电梯轿厢内载荷发生变化期间由电梯轿厢内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该钢丝绳长度变化量即轿厢位置变化量。
情形1,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期间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电梯轿厢触发平层开关,电梯执行再平层使电梯轿厢回到平层位置,根据此过程中曳引机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或限速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得到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假定当前午饭高峰下半程,就餐层位于总共有30层的建筑物中的15层。乘客完成就餐后在15层的层站上等候下楼以便返回其工作场所,同时登记下行召唤请求。电梯因响应15层的下行召唤请求而从15楼上方的楼层下行并停靠在15层的层站上,制动器动作将曳引机制动使得曳引轮不能转动。轿厢停靠开门后,等候在15层欲下行的乘客进入轿厢。由于就餐后下行的乘客较多,因此在乘客进入轿厢的过程中,轿厢载荷逐渐增加,逐渐增加的轿厢载荷作用在钢丝绳上,导致钢丝绳受拉而伸长。当进入轿厢的新增乘客达到一定人数后,钢丝绳可能因受拉产生的伸长量使得轿厢下沉并到达再平层开关位置,电梯驱动系统则执行再平衡,使得轿厢再次与层站地面对齐(甚至当电梯的提升高度很高、轿厢停靠在建筑物下部楼层位置,或者进一步钢丝绳的弹性较大、进入轿厢的乘客较多时,电梯甚至会出现两次甚至多次再平层过程)。根据电梯再平层过程中电梯轿厢由下沉后的位置返回平层位置这一过程中的移动量(利用此过程中曳引机编码器的输出即可得到,如果存在多次再平层,则是多次移动量的和)得到因电梯轿厢内载荷增加导致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即轿厢载荷变化对应的轿厢位置变化量。
情形2,与情形1相似,区别在于乘客进入轿厢导致轿厢下沉量并未使得轿厢下沉到再平层开关位置,此时再平层开关尚未产生开关信息,电梯并没有再平层过程,因此不能利用驱动控制过程中曳引机编码器的输出量来得到轿厢的下沉量。此时,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期间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电梯轿厢移动,电梯在电梯使用者完成进出轿厢而关门后,电梯轿厢行驶至下一个井道已知位置处,将停靠楼层到该井道已知位置的距离与轿厢从其关门到移动至井道已知位置期间的移动量间的差作为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
较佳的,电梯在电梯使用者完成进出轿厢而关门后,电梯轿厢沿因乘客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方向继续行驶至下一个井道已知位置处。
例如,以情形1的场景为例,在乘客完成进出轿厢、电梯关门启动后,轿厢从15楼继续下行,记录曳引机编码器在轿厢开始下行直至轿厢经过或到达后续任意一个可确定的井道位置(如下一平层开关位置)期间输出的轿厢移动量,然后利用15楼的楼层位置与该可确定的井道位置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为事先已知,如电梯按照后的楼层学习过程)减去前述的轿厢移动量即可得到轿厢在前次停靠楼层期间因轿厢载荷增加而产生的下沉量,该下沉量即为钢丝绳长度伸长量dL。
情形3,电梯配置了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如基于磁尺的电梯绝对位置检测系统。此时,利用轿厢绝对位置检测系统检测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量,所述轿厢移动量即为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利用轿厢位置检测系统的信息来替代曳引机编码器信息。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情形,对于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量的检测,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轿厢移动量的检测中,由于轿厢围边发生了改变,因此轿厢移动中的摩擦力仍可能对钢丝绳的伸长量dL产生影响,其中主要是静摩擦力,因为在决定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时,轿厢都是处于静止状态。考虑到该摩擦力与轿厢的移动趋势方向相关,为了消除该摩擦力对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的影响,优选地,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前与停靠后的移动方向相同。由于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决定于轿厢在其开始下沉与结束下沉两个时刻钢丝绳受到的拉力差,当轿厢移动方向一致时,拉力差不会包含有摩擦力,因此得到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中不存在摩擦力的影响,这是本发明优于现有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电梯轿厢下行至15楼,仅有乘客进入轿厢使得轿厢内负载增加(或者进入轿厢的乘客负载大于离开轿厢的乘客负载),之后轿厢继续下行。在此过程中,可以认为轿厢内负载变化前和负载变化后的摩擦力都是向上的,因此其差值能够消除摩擦力对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产生的影响。
此外,在情形2中,首先比较停靠楼层到该井道已知位置的距离与轿厢从其关门到移动至井道已知位置期间的移动量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梯轿厢因轿厢内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移动方向,再根据所述移动方向判断轿厢内载荷变化,最后根据轿厢内载荷变化与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的变化是否一致可以判断所述称量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步骤S1中,按照如下步骤计算所述增益参数k:
步骤S11,利用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发生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的钢丝绳相对于长度变化前的拉力变化量;
步骤S12,利用所述拉力变化量计算轿厢内载荷的第一变化量;
步骤S13,利用轿厢内载荷发生所述第一变化量前后分别对应的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得到称量装置称量值的第二变化量;
步骤S14,利用所述第一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变化量计算得到所述增益参数k。
根据文献1(李青,于克勇,王声誉,钢丝绳对高层电梯轿厢下沉影响分析,金属制品,第44卷第1期,页20-23)可知,钢丝绳的拉伸量与其受到的拉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实验等方式预先获得该曲线,这样就可由钢丝绳的拉伸量得到钢丝绳受到的拉力。
进一步地,对于文献1中的下述关系式:
Figure BDA0003282114440000071
其中,ΔX为引伸计位移变化长度(mm),l1为引伸计标距长度(mm),ΔF为钢丝绳承受载荷变化值(kN),E3-10为3%~10%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区间内钢丝绳的弹性模量(GPa),Ac为钢丝绳计算金属截面积(mm2)。
经变换后可以得到下述关系式:
Figure BDA0003282114440000072
显然,在得到位移变化长度ΔX(即钢丝绳长度变化量dL),可根据关系式(4)计算得到对应的钢丝绳承受载荷变化值ΔF,即通过计算得到钢丝绳拉力,在考虑轿厢架自重等因素,该拉力经处理可得到对应的轿厢内载荷变化量(即第一变化量)。
令轿厢下沉前和下沉结束后称量装置的称量值分别为:
y1=k*x1+b (5)
y2=k*x2+b (6)
利用(6)减去(5)后得到:
Δy=k*Δx (7)
其中,Δx即为施加在称量装置上的力的变化量,即轿厢内载荷变化量,Δy即为称量装置称量值的差值,也就是钢丝绳承受载荷变化值。读取称量装置在轿厢下沉前的称量值以及下沉结束后的称量值,两次检测得到的称量值的差即为钢丝绳承受载荷变化值(即第二变化量),也就是关系式(7)中的Δy。
因此,根据关系式(7)并利用计算处理得到的轿厢内载荷变化量以及称量装置检测处理得到的钢丝绳承受载荷变化值即可得到增益参数k。
在获得增益参数k的基础上,利用轿厢摄像头或者电梯的运行状态(如电梯响应乘客召唤并将乘客送达其目的楼层且乘客离开轿厢,无乘梯请求信号超过一定时间后)确定轿厢无乘客且电梯处于空载状态时,此时施加在称量装置上的压力仅为轿厢体(该重量为已知),读取此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将该称量值、由轿厢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即作用在称量装置上的压力)以及前述得到的增益参数k带入关系式(2)即可得到偏置参数b。
此时,称量装置的输出特性,即关系式(2)中的参数得以确定,利用确定的新参数替换原有参数值,从而完成对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
在本发明中,利用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与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结构变化量的差值得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所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即为最终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其中,利用电梯轿厢停靠层站期间开始移动前称量装置的称量值与移动结束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结构变化量。具体原因在于,钢丝绳在弹性范围内的伸长主要为结构伸长和弹性伸长。结构伸长是股中的钢丝在工作载荷作用下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弹性伸长是在力的作用下钢丝绳具有弹性而产生,遵从胡克定律。此外,钢丝绳在弹性范围内的伸缩还有温度变化产生的伸缩、端点为自由端的钢丝绳旋转时捻距发生变化产生的伸缩、内层钢丝磨损或腐蚀使钢截面积减小引起的附加结构伸长三种。由于本发明针对的是轿厢短时间内的移动,因此除结构伸长和弹性伸长外的其它三种不在考虑范围内。
结构伸长主要取决于钢丝绳的种类、结构、设计制造技术、负载大小和使用频率,由于本发明是利用轿厢短时间在楼层停靠或在已知距离的井道区间移动计算移动的变化量,本质上是一个差值,因此该差值中不包含钢丝绳种类、结构、设计制造技术和使用频率的影响结果。对于负载大小,可利用试验测试等方式得到负载大小与钢丝绳结构伸长之间的简单关系,在利用关系式(7)计算钢丝绳的拉力时,在关系式(4)中提前将负载大小导致的结构伸长部分去掉,即利用轿厢下沉前的称量值获取该称量值对应的下沉前结构伸长,利用轿厢下沉结束后的称量值获取该称量值对应的下沉结束结构伸长,将二者的差值作为负载变化导致的结构伸长的变化量,将该结构伸长的变化量从关系式(4)中的ΔX去掉就可以得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该钢丝绳弹性变化量为电梯轿厢内载荷变化导致的最准确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需要指出的是,在得到轿厢内乘客载荷变化导致的结构伸长的变化量的过程中,利用了称量装置输出的称量值,而称量装置的称量值是不准确的、待校正的,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可以先通过实验评估轿厢内载荷对钢丝绳的结构伸长的具体影响情况,然后再决定在对称量装置的校正中是否需要考虑轿厢内载荷对钢丝绳的结构伸长的影响。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电梯轿厢内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增益参数k;
步骤S2,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电梯轿厢空载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所述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偏置参数b;
步骤S3,利用所述增益参数k和所述偏置参数b替换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中的相应参数,实现对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校正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计算所述增益参数k:
步骤S11,利用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计算发生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的钢丝绳相对于长度变化前的拉力变化量;
步骤S12,利用所述拉力变化量计算轿厢内载荷的第一变化量;
步骤S13,利用轿厢内载荷发生所述第一变化量前后分别对应的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得到称量装置称量值的第二变化量;
步骤S14,利用所述第一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变化量计算得到所述增益参数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期间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电梯轿厢触发平层开关,电梯执行再平层使电梯轿厢回到平层位置,根据此过程中曳引机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或限速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得到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期间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电梯轿厢移动,电梯在电梯使用者完成进出轿厢而关门后,电梯轿厢行驶至下一个井道已知位置处,将停靠楼层到该井道已知位置的距离与轿厢从其关门到移动至井道已知位置期间的移动量间的差作为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首先比较停靠楼层到该井道已知位置的距离与轿厢从其关门到移动至井道已知位置期间的移动量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梯轿厢因轿厢内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移动方向,再根据所述移动方向判断轿厢内载荷变化,最后根据轿厢内载荷变化与称量装置的称量结果的变化是否一致判断所述称量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梯在电梯使用者完成进出轿厢而关门后,电梯轿厢沿因乘客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方向继续行驶至下一个井道已知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轿厢绝对位置检测系统检测因电梯使用者进出轿厢导致的轿厢移动量,所述轿厢移动量即为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7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在层站停靠前与停靠后的移动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钢丝绳长度变化量与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结构变化量的差值得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所述钢丝绳弹性变化量即为最终的钢丝绳长度变化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梯轿厢停靠层站期间开始移动前称量装置的称量值与移动结束时称量装置的称量值计算载荷变化导致的钢丝绳结构变化量。
CN202111135311.5A 2021-09-27 2021-09-27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Active CN113860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5311.5A CN113860105B (zh) 2021-09-27 2021-09-27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5311.5A CN113860105B (zh) 2021-09-27 2021-09-27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0105A true CN113860105A (zh) 2021-12-31
CN113860105B CN113860105B (zh) 2023-03-21

Family

ID=7899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5311.5A Active CN113860105B (zh) 2021-09-27 2021-09-27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01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0265A (ja) * 1992-05-29 1994-04-12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結索部荷重秤量における自重補償システム
JPH11335027A (ja) * 1998-05-27 1999-12-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はかり装置
JP2011042420A (ja) * 2009-08-19 2011-03-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有無検知装置、人数検知装置、暴れ検知装置
CN109250597A (zh) * 2018-11-06 2019-01-22 广州绰立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载重装置矫正方法
CN109890740A (zh) * 2016-11-01 2019-06-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以及秤装置的校正方法
CN11031662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称量装置自动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0265A (ja) * 1992-05-29 1994-04-12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結索部荷重秤量における自重補償システム
JPH11335027A (ja) * 1998-05-27 1999-12-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はかり装置
JP2011042420A (ja) * 2009-08-19 2011-03-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有無検知装置、人数検知装置、暴れ検知装置
CN109890740A (zh) * 2016-11-01 2019-06-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以及秤装置的校正方法
CN11031662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称量装置自动校正方法
CN109250597A (zh) * 2018-11-06 2019-01-22 广州绰立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载重装置矫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0105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9047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US6488128B1 (en) Integrated shaft sensor for load measurement and torque control in elevators and escalators
US5852264A (en)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load in an elevator
JP5540023B2 (ja) ブレーキトルクコントロール
JP2002068626A (ja) エレベータの診断方法
AU623877B2 (en) Recalibrating an elevator load measuring system
CN110723612B (zh) 电梯控制装置及限速器绳索伸缩量估计方法
CN107922153B (zh) 断裂检测装置
CN112384462B (zh) 电梯诊断系统
CN106927327B (zh) 一种电梯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
JP6058160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20381317A1 (en) Vibration suppression device for rope-like body of elevator
CN113860105B (zh) 电梯称量装置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EP3687930A1 (en) A method and an elevator system for defining an elongation of an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means
KR20180132791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EP3351498A1 (en) Elevator hover mode operation using sensor-based potential load change detection
JP672091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6204125A (ja) 両かごエレベーター
JP7088415B2 (ja) 調整量算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の調整方法
JP704797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滑り検出システム
JP674251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306135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A3185562A1 (en) A dri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rive system
CN114026037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WO2023144985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