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9476B -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 Google Patents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9476B
CN113859476B CN202111328174.7A CN202111328174A CN113859476B CN 113859476 B CN113859476 B CN 113859476B CN 202111328174 A CN202111328174 A CN 202111328174A CN 113859476 B CN113859476 B CN 113859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toggle
toggle plate
plat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81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9476A (zh
Inventor
龚诗
马曙光
刘俊红
郑兴峰
赵丹蕾
廖平华
白勇辉
杨圣省
冯涛
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81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9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9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9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9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9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20Building or assembling prefabricated vessel modules or parts other than hull blocks, e.g. engine rooms, rudders, propellers, superstructures, berths, holds or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6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tools or equipment; characterised by automation, e.g. use of rob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涉及船舶技术领域。该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包括样板平台和多个防倾肘板;所述防倾肘板与所述样板平台呈夹角设置;所述样板平台设置有平台中心通孔;多个所述防倾肘板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周向设置;所述防倾肘板包括肘板顶边、肘板底边和设置在所述肘板顶边与所述肘板底边的肘板工作侧边;所述肘板底边与所述样板平台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的肘板工作侧边的形状用于与节能定子的相对应位置形状相适配。该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适用于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能定子的安装难度,提高节能定子的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航运船舶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量损耗,使用各种节能装置来改善螺旋桨入流的均匀性,并产生预旋流动,降低螺旋桨尾流能量损失,以达到节能效果。在尾轴壳上安装多个节能定子,可回收一部分尾流旋转能量,提高螺旋桨的周向效率,产生一个附加推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推进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影响桨和船体的相互作用,提高船身效率,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节能定子为叶片结构,且节能定子的整体重量较重,例如节能定子的整体重量约为7吨。常规商船的节能定子是在尾轴管与尾轴壳分段完工后再进行安装;由于尾轴管垂直于平台面,尾轴壳在空中位置,此时再来安装节能定子需要吊车配合,安装难度较大,并难以控制安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能定子的安装难度,提高节能定子的安装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包括样板平台和多个防倾肘板;所述防倾肘板与所述样板平台呈夹角设置;
所述样板平台设置有平台中心通孔;多个所述防倾肘板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周向设置;
所述防倾肘板包括肘板顶边、肘板底边和设置在所述肘板顶边与所述肘板底边的肘板工作侧边;所述肘板底边与所述样板平台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的肘板工作侧边的形状用于与节能定子的相对应位置形状相适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肘板工作侧边与所述肘板底边的连接处设置有肘板凹槽;
沿所述防倾肘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肘板凹槽贯穿所述防倾肘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样板平台具有平台缺口,所述平台缺口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连通;
以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为中心轴,所述平台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0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径向,所述样板平台为圆环形;
所述样板平台的轴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平台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多个所述防倾肘板形成多个防倾肘板组件;所述防倾肘板组件的数量用于与所述节能定子的数量相同;
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防倾肘板;
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组件的多个所述防倾肘板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径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组件包括两个所述防倾肘板;
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周向的逆时针方向,所述防倾肘板组件的数量为5个,分别为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第三防倾肘板组件、第四防倾肘板组件和第五防倾肘板组件;
所述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和相应的所述第五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同;
所述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应的所述第三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同和相应的所述第四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周向,所有所述肘板工作侧边均位于所述防倾肘板的同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防倾肘板与所述样板平台垂直;
所述样板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适用于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该搭建工艺包括:
将尾轴壳吊起翻身,令尾轴壳的尾端面朝下并找平;
将样板平台吊装至尾轴壳进行初步定位;其中,所述样板平台通过平台中心通孔外套在尾轴壳上,且所述样板平台与尾轴壳的尾端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初步距离以实现初步定位;
以尾轴壳的尾端面为基准,对样板平台进行高度精确定位,保证尾轴壳的尾端面距离样板平台的顶面为预设精确距离;
所述防倾肘板在所述样板平台上定位并焊接,形成节能定子安装工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步骤“所述防倾肘板在所述样板平台上定位”包括:
在样板平台的顶面画十字线并标好标记;其中,标记包括直线段PS、直线段SB、中心点BOT和直线段TOP,直线段PS、直线段SB和直线段TOP相交于中心点BOT,直线段PS与直线段SB共线,直线段PS与直线段SB垂直;
在样板平台的顶面画各个所述防倾肘板所在的角度线;
以角度线画各个所述防倾肘板所在的定位线;
采用全站仪在样板平台上划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包括样板平台和多个防倾肘板;通过样板平台以给节能定子提供安装的平台,通过防倾肘板的肘板工作侧边辅助定位节能定子,以便于节能定子安装在尾轴壳上,极大降低了节能定子的安装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能定子的安装精度。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节能定子与尾轴壳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节能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肘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的防倾肘板在样板平台上定位方法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的防倾肘板在样板平台上定位另一方法图。
图标:100-样板平台;110-平台中心通孔;120-平台缺口;200-防倾肘板;210-肘板顶边;220-肘板底边;230-肘板工作侧边;240-肘板凹槽;
300-尾轴壳;400-节能定子;
510-直线段PS;520-直线段SB;530-中心点BOT;540-直线段TOP;550-角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请参照图3-图7,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倾肘板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所示的视角与图3所示的视角垂直;图6和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的防倾肘板在样板平台上定位的两个方法步骤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用于将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尤其用于将航运船舶的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
图1所示为节能定子400与尾轴壳300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尾轴壳300径向方向视角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5个节能定子400。图2所示为节能定子400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图5所示,所述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包括样板平台100和多个防倾肘板200;防倾肘板200与样板平台100呈夹角设置。可选地,防倾肘板200与样板平台100垂直或者类似垂直。通过防倾肘板200与样板平台100垂直,以使防倾肘板200更好地定位节能定子400,以便于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
样板平台100设置有平台中心通孔110;多个防倾肘板200沿平台中心通孔110的周向设置;通过平台中心通孔110,以便于尾轴壳300位于平台中心通孔110内,从而便于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
防倾肘板200包括肘板顶边210、肘板底边220和设置在肘板顶边210与肘板底边220的肘板工作侧边230;肘板底边220与样板平台100固定连接;可选地,肘板底边220与样板平台10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
每个防倾肘板200的肘板工作侧边230的形状用于与节能定子400的相对应位置形状相适配。以使防倾肘板200的肘板工作侧边230更好地定位支撑节能定子400,进而便于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包括样板平台100和多个防倾肘板200;通过样板平台100以给节能定子400提供安装的平台,通过防倾肘板200的肘板工作侧边230辅助定位节能定子400,以便于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极大降低了节能定子400的安装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能定子400的安装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定子安装工装,能够让节能定子400与尾轴壳300提前组装,之后令尾轴壳300与尾轴管装配,可有效提高整体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肘板工作侧边230与肘板底边220的连接处设置有肘板凹槽240。
沿防倾肘板200的厚度方向,肘板凹槽240贯穿防倾肘板200。通过肘板凹槽240,可避免或者降低肘板工作侧边230对节能定子400的划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节能定子400。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样板平台100具有平台缺口120,平台缺口120与平台中心通孔110连通,以便于尾轴壳300的中部可直接通过平台缺口120进入平台中心通孔110,而不需要从尾轴壳300的底部或者顶部插入平台中心通孔110,极大提高了尾轴壳300与节能定子安装工装装配的效率和精度。
以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为中心轴,平台缺口120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00°。通过平台缺口120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00°,以保证尾轴壳300可通过平台缺口120进入平台中心通孔110内。例如,平台缺口120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20°、135°或138°等。
可选地,平台缺口120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20°。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沿平台中心通孔110的径向,样板平台100为圆环形;通过样板平台100为圆环形,以便于防倾肘板200的定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样板平台100的轴线与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重合。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个防倾肘板200形成多个防倾肘板组件;防倾肘板组件的数量用于与节能定子400的数量相同;也即,每个节能定子400采用一个防倾肘板组件对其定位,以提高节能定子400的安装精度。
可选地,每个防倾肘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防倾肘板200;例如,每个防倾肘板组件包括防倾肘板200的数量为2个、3个或者更多数量。
可选地,每个防倾肘板组件的多个防倾肘板200沿平台中心通孔110的径向间隔设置。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个防倾肘板组件包括两个防倾肘板200。
沿平台中心通孔110周向的逆时针方向,防倾肘板组件的数量为5个,分别为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第三防倾肘板组件、第四防倾肘板组件和第五防倾肘板组件;
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200与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的距离,和相应的第五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200与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的距离相同;例如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的两个防倾肘板200从节能定子400的最上端直边处,从上往下量定位数据为380mm和1050mm。
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200与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的距离、相应的第三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200与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的距离相同和相应的第四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200与平台中心通孔110的轴线的距离相同。例如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的两个防倾肘板200从节能定子400的最上端直边处,从上往下量定位数据为580mm和1280mm。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沿平台中心通孔110的周向,所有肘板工作侧边230均位于防倾肘板200的同一侧,以便于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样板平台10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通过支撑架,以将样板平台100支撑在合适的水平面上,以便于样板平台100支撑节能定子400,进而便于节能定子400安装在尾轴壳300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该搭建工艺包括:
将尾轴壳300吊起翻身,令尾轴壳300的尾端面朝下并找平,尾轴壳300的尾端面可以直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或者水平台面上;可选地,尾轴壳300的尾端面直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例如,采用吊车将尾轴壳300吊起翻身。
将样板平台100吊装至尾轴壳300进行初步定位;其中,样板平台100通过平台中心通孔110外套在尾轴壳300上,且样板平台100与尾轴壳300的尾端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初步距离以实现初步定位;例如,将样板平台100吊装至尾轴壳300的尾端面上方500mm左右高度进行初步定位。预设初步距离,可根据尾轴壳300的相关工艺参数、节能定子400的相关工艺参数等因素而定。
以尾轴壳300的尾端面为基准,对样板平台100进行高度精确定位,保证尾轴壳300的尾端面距离样板平台100的顶面为预设精确距离;预设精确距离,可根据尾轴壳300的相关工艺参数、节能定子400的相关工艺参数等因素而定。例如,使用全站仪以尾轴壳300的尾端面为基准对样板平台100进行高度定位,保证尾轴壳300的尾端面与样板平台100的顶面的预设精确距离为508mm。可选地,预设精确距离包含尾轴壳300的尾端面的加工余量;例如尾轴壳300的尾端面加工余量为15mm。可选地,通过支撑架支撑样板平台100,以使样板平台100位于预设精确距离。
防倾肘板200在样板平台100上定位并焊接,形成节能定子安装工装。
参见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步骤“防倾肘板200在样板平台100上定位”包括:
在样板平台100的顶面画十字线并标好标记;其中,标记包括直线段PS510、直线段SB520、中心点BOT530和直线段TOP540,直线段PS510、直线段SB520和直线段TOP540相交于中心点BOT530,直线段PS510与直线段SB520共线,直线段PS510与直线段SB520垂直。可选地,直线段PS510、直线段SB520和直线段TOP540的长度至少为2.5m。
在样板平台100的顶面画各个防倾肘板200所在的角度线550。
以角度线550画各个防倾肘板200所在的定位线,实现防倾肘板200在样板平台100上的定位。
采用全站仪在样板平台100上划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适用于上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上述所公开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上述已公开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具有上述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的优点,上述所公开的所述节能定子安装工装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板平台和多个防倾肘板;所述防倾肘板与所述样板平台呈夹角设置;
所述样板平台设置有平台中心通孔;多个所述防倾肘板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周向设置;
所述防倾肘板包括肘板顶边、肘板底边和肘板工作侧边;所述肘板工作侧边设置在所述肘板顶边与所述肘板底边之间;所述肘板底边与所述样板平台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的肘板工作侧边的形状用于与节能定子的相对应位置形状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工作侧边与所述肘板底边的连接处设置有肘板凹槽;
沿所述防倾肘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肘板凹槽贯穿所述防倾肘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板平台具有平台缺口,所述平台缺口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连通;
以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为中心轴,所述平台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径向,所述样板平台为圆环形;
所述样板平台的轴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平台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倾肘板形成多个防倾肘板组件;所述防倾肘板组件的数量用于与所述节能定子的数量相同;
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防倾肘板;
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组件的多个所述防倾肘板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径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倾肘板组件包括两个所述防倾肘板;
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周向的逆时针方向,所述防倾肘板组件的数量为5个,分别为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第三防倾肘板组件、第四防倾肘板组件和第五防倾肘板组件;
所述第一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和相应的所述第五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同;
所述第二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应的所述第三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同和相应的所述第四防倾肘板组件的防倾肘板与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轴线的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平台中心通孔的周向,所有所述肘板工作侧边均位于所述防倾肘板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肘板与所述样板平台垂直;
所述样板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9.一种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该搭建工艺包括:
将尾轴壳吊起翻身,令尾轴壳的尾端面朝下并找平;
将样板平台吊装至尾轴壳进行初步定位;其中,所述样板平台通过平台中心通孔外套在尾轴壳上,且所述样板平台与尾轴壳的尾端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初步距离以实现初步定位;
以尾轴壳的尾端面为基准,对样板平台进行高度精确定位,保证尾轴壳的尾端面距离样板平台的顶面为预设精确距离;
所述防倾肘板在所述样板平台上定位并焊接,形成节能定子安装工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定子安装工装搭建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防倾肘板在所述样板平台上定位”包括:
在样板平台的顶面画十字线并标好标记;其中,标记包括直线段PS、直线段SB、中心点BOT和直线段TOP,直线段PS、直线段SB和直线段TOP相交于中心点BOT,直线段PS与直线段SB共线,直线段PS与直线段SB垂直;
在样板平台的顶面画各个所述防倾肘板所在的角度线;
以角度线画各个所述防倾肘板所在的定位线;
采用全站仪在样板平台上划线。
CN202111328174.7A 2021-11-10 2021-11-10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Active CN113859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8174.7A CN113859476B (zh) 2021-11-10 2021-11-10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8174.7A CN113859476B (zh) 2021-11-10 2021-11-10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9476A CN113859476A (zh) 2021-12-31
CN113859476B true CN113859476B (zh) 2023-03-24

Family

ID=7898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8174.7A Active CN113859476B (zh) 2021-11-10 2021-11-10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947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65878B1 (ko) * 2011-08-22 2014-02-24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비대칭 비틀림 유동제어 핀이 부착된 선박의 선미 구조부 형성 방법
CN106184610B (zh) * 2016-07-11 2018-06-08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艉柱及尾鳍安装方法
CN109050785A (zh) * 2018-09-14 2018-12-21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 船舶下水带免焊防倾肘板的拉力装置
CN110116781A (zh) * 2019-06-05 2019-08-13 中船重工(上海)节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瘦小型船尾船舶的节能水翼
CN110508862B (zh) * 2019-09-06 2021-02-26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节能导管的总组定位方法
CN111498049B (zh) * 2020-04-10 2021-12-21 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定子的安装方法
CN213262858U (zh) * 2020-09-27 2021-05-25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预旋导轮的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9476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4631B (zh) 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进流管道的制造辅助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417703B (zh) 全回转舵桨装置基座的制作及安装方法
CN113859476B (zh) 节能定子安装工装及其搭建工艺
CN111498049B (zh) 一种节能定子的安装方法
CN213262858U (zh) 一种前置预旋导轮的安装装置
CN105416507A (zh) 大吨位船用螺旋桨的快速拆旧换新施工方法
CN113320659B (zh) 一种船舶双角度舵桨法兰与筒体的组装方法
CN102886655A (zh) 一种上、下环梁制作工艺
CN113148058A (zh) 一种分段建造阶段双舵套筒及尾铸安装定位的工艺
CN217147007U (zh) 一种立式运送海上风电塔筒的工装
CN110102941B (zh) 一种大型静叶拼焊定位工装
CN113879483B (zh) 一种节能定子的安装方法
CN205710803U (zh) 一种超大型转炉炉体组对成套对接装置
CN114162280B (zh) 一种关于艉部环段无余量合拢安装工艺
CN205290260U (zh) 旋转焊接平台
CN110271946A (zh) 一种80吨模块单元吊排
CN217805221U (zh) 一种无需开检修孔的舵杆安装结构
CN111252208B (zh) 一种艉部分段节能装置的安装方法
CN216836733U (zh) 钢包耳轴定位工装
CN218088514U (zh) 一种单壳货船舷分段起吊吊耳结构
CN216887198U (zh) 用于无人机的舵面悬挂结构、机翼及无人机
CN214243513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吊装结构的驾驶室
CN113305799B (zh) 一种后艉轴架铸钢件的划线方法
CN218317023U (zh) 增程器起吊装置
CN114406620B (zh) 一种液压型抓料机主体钢结构件的生产制造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