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5343B - 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55343B CN113855343B CN202111162705.XA CN202111162705A CN113855343B CN 113855343 B CN113855343 B CN 113855343B CN 202111162705 A CN202111162705 A CN 202111162705A CN 113855343 B CN113855343 B CN 1138553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groove
- fusion cage
- cam
- reinforc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61F2/447—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epipedal, e.g. having a rectangular or trapezoidal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转轴,上板体扣设在下板体上,上板体靠近下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半槽,下板体靠近上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下半槽,转轴设于上半槽和下半槽构成的腔体内;转轴上设有调节凸轮,上半槽内设置有上凸轮槽,下半槽内设置有下凸轮槽,上凸轮槽和下凸轮槽构成用于容纳调节凸轮的容纳腔,容纳腔的高度等于调节凸轮短轴的长度,上板体与下板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具有增强骨长入和骨诱导效果,可实现融合器高度的调节,减少手术器械频繁的进入体内,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脊椎退行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频发,脊椎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目前,脊椎融合术是治疗脊椎退变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法,传统的椎间融合手术方式有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和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但是这些手术方式存在切口长、出血多、肌肉广泛剥离和浅表软组织易感染等缺点,而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骨融合面积大、更有利于融合的优点,有利于保护腰部后方肌肉和后方韧带复合体,并且具有微创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因此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传统机加工的椎间融合器可以在椎体间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撑,维持椎体稳定,但在骨长入和骨诱导方面表现不足,从而使得融合率较低,临床效果欠佳。传统的椎间融合器不具备高度可调功能,医生在手术中需要使用试模等器械逐级测量判定病人的椎间隙高度,该过程会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器械频繁的进入到患者体内,可能会过多地激惹、干扰到组织、神经、肌肉等。
因此,手术过程中因手术器械频繁的进入到患者体内而导致过多的激惹、干扰体内组织、神经和肌肉,且融合器植入后不易骨长入和骨诱导效果差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旨在解决手术过程中因手术器械频繁的进入到患者体内而导致过多的激惹、干扰体内组织、神经和肌肉,且融合器植入后不易骨长入和骨诱导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转轴,所述上板体扣设在所述下板体上,所述上板体靠近所述下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半槽,所述下板体靠近所述上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下半槽,所述转轴设于所述上半槽和所述下半槽构成的腔体内;所述转轴上设有调节凸轮,所述上半槽内设置有上凸轮槽,所述下半槽内设置有下凸轮槽,所述上凸轮槽和所述下凸轮槽构成用于容纳横向设置的调节凸轮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高度等于所述调节凸轮短轴的长度,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锁定针,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连通所述下凸轮槽,所述调节凸轮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锁定孔,多个所述第二锁定孔以所述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圆周分布,所述锁定针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定孔与位于圆弧端所述第二锁定孔,以锁定所述调节凸轮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凸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凸轮上的多个所述第二锁定孔一一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半槽内设置有上限位环,所述上限位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上限位环设置有两组,所述上限位环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凸轮相对的外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半槽内设置有下限位环,所述下限位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下限位环设置有两组,所述下限位环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凸轮相对的内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板体远离所述下板体的一侧为上斜面,所述下板体远离所述上板体的一侧为下斜面,在与所述转轴轴线垂直的平面上,所述上斜面以及所述下斜面呈夹角设置,所述上斜面和下斜面之间的高度差沿融合器的宽度方向,自所述融合器的一侧向所述融合器的另一侧逐渐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孔结构为具有孔隙梯度的多面体多孔结构或骨小梁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的旋转端设置有旋转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板体、所述下板体以及所述转轴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转轴,转轴设置在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转轴上设置调节凸轮,通过转动转轴改变凸轮的高度,进而调整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的高度,增加装置使用的适应性,使融合器适应不同生理结构椎间隙的高度,解决传统椎间融合器高度不可调的问题;上板体与下板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增强骨长入和骨诱导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上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下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转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板体;2、下板体;3、旋转凹槽;4、转轴;5、调节凸轮;6、上限位环;7、下限位环;8、夹持槽;9、上半圆槽;10、上凸轮槽;11、下半圆槽;12、下凸轮槽;13、第一锁定孔;14、第二锁定孔;15、上斜面;16、下斜面;a、圆弧端;b、凸轮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以及转轴4,上板体1扣设在下板体2上,上板体1靠近下板体2的一侧设置有上半槽,下板体2靠近上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下半槽,转轴4设于上半槽和下半槽构成的腔体内;转轴4上设有调节凸轮5,上半槽内设置有上凸轮槽10,下半槽内设置有下凸轮槽12,上凸轮槽10和下凸轮槽12构成用于容纳横向设置的调节凸轮5的容纳腔,容纳腔的高度等于调节凸轮5短轴的长度,上板体1与下板体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以及转轴4,转轴4设置在上板体1与下板体2之间,转轴4上设置调节凸轮5,通过转动转轴4改变凸轮的高度,进而调整上板体1与下板体2之间的高度,增加装置使用的适应性,使融合器适应不同生理结构椎间隙的高度,解决传统椎间融合器高度不可调的问题;上板体1与下板体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增强骨长入和骨诱导效果。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5,包括上板体1、下板体2以及转轴4,转轴4设置在上板体1与下板体2之间,转轴4上设置有调节凸轮5,上板体1设置有用于放置转轴4的上半槽,下板体2设置有用于放置转轴4的下半槽,上半槽内设置有上凸轮槽10,下半槽内设置有下凸轮槽12,调节凸轮5放置在上凸轮槽10与下凸轮槽12组合得到的容纳腔内,容纳腔的高度与调节凸轮5短轴的长度相匹配,容纳腔的长度与调节凸轮5长轴的长度相匹配,此时调节凸轮5为横向放置,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转轴4脱落;上板体1与下板体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多孔结构便于骨长入,增加装置植入患者体内的稳定性,缩短愈合时间。
进一步的,上半槽包括上半圆槽9,下半槽包括下半圆槽11,上半圆槽9设置在上板体1靠近下板体2的一侧,且贯穿上板体1侧壁,下半圆槽11设置在下板体2靠近上板体1的一侧,且贯穿下板体2侧壁,上半圆槽9与下半圆槽11闭合得到支撑圆槽,转轴4的旋转端恰好放置在支撑圆槽内,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还包括锁定针,下板体2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13,第一锁定孔13连通下凸轮槽12,调节凸轮5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锁定孔14,多个第二锁定孔14以转轴4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圆周分布,锁定针依次穿过第一锁定孔13与位于圆弧端a第二锁定孔14,以锁定调节凸轮5的位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5,调节凸轮5包括圆弧端a以及凸轮端b,圆弧端a的截面为等直径的圆弧,凸轮端b的截面为直径逐渐变化的圆弧,第一锁定孔13贯穿下板体2侧壁,且位于转轴4正下方,第二锁定孔14设置在调节凸轮5上,第一锁定孔13与第二锁定孔14的中心线均与转轴4的轴线平行,转动转轴4,调整到所需高度,锁定针依次穿过第一锁定孔13与第二锁定孔14,将调节凸轮5进行锁定,实现高度的调节,操作简便易行,可实现多高度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图5,调节凸轮5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凸轮5上的多个第二锁定孔14一一对应。
具体的,请参照图4、图5,调节凸轮5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凸轮5完全一致,且两个调节凸轮5在垂直于转轴4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两个调节凸轮5上的多个第二锁定孔14为一一对应,锁定针可依次穿过两个调节凸轮5,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至图4,上半槽内设置有上限位环6,上限位环6设置有两组,上限位环6设置在两个调节凸轮5相对的外侧面。
具体的,请参照图2至图4,上限位环6设置在上半槽内,上限位环6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调节凸轮5互相远离的一侧,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上限位环6相匹配的上限位环6槽。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至图4,下半槽内设置有下限位环7,下限位环7设置有两组,下限位环7设置在两个调节凸轮5相对的内侧面。
具体的,请参照图2至图4,下限位环7设置在下半槽内,下限位环7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调节凸轮5互相靠近的一侧,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下限位环7相匹配的下限位环7槽。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上板体1远离下板体2的一侧为上斜面15,下板体2远离上板体1的一侧为下斜面16,在与转轴4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上斜面15以及下斜面16呈夹角设置,上斜面15和下斜面16之间的高度差沿融合器的宽度方向,自融合器的一侧向融合器的另一侧逐渐增加。
具体的,请参照图1,上板体1一侧为具有坡度的上斜面15,下板体2一侧为具有坡度的下斜面16,上斜面15与下斜面16相对设置,且上斜面15与下斜面16之间的高度差沿融合器宽度方向,从融合器一侧向融合器的另一侧逐渐增加,符合人体力学,增加装置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上斜面15与下斜面16之间的倾斜角度在0°~15°之间,符合人体力学,增加装置的适应性。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多孔结构为具有孔隙梯度的多面体多孔结构或骨小梁结构。
具体的,请参照图1,多孔结构为多面体多孔结构或骨小梁结构,与椎间盘接触的外表面孔隙率大小在60%~90%之间,在融合器的高度方向上,随着从外表面向融合器内部深入距离的增加,孔隙率逐渐降低,大小在30%~60%之间,多孔结构既能保证装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又能增强骨长入和骨诱导效果,促进多融合器与椎体间的融合固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4、图5,转轴4的旋转端设置有旋转凹槽3。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4、图5,转轴4旋转端设置有便于放置旋转器械的旋转凹槽3,便于转动转轴4,实现装置高度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上板体1与下板体2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组夹持槽8,夹持槽8分别设置在转轴4的两侧。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夹持槽8设置在上板体1与下板体2的侧面,且位于转轴4的两侧,便于手术过程中夹持器械头部夹持装置。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板体1、下板体2以及转轴4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具体的,装置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减少了装配带来的不便,可根据患者不同椎间隙的大小进行装置高度的调节,省去手术过程中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模测量的过程,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因手术器械频繁地进入到患者体内造成过多地激惹、干扰到组织、神经、肌肉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转轴,所述上板体扣设在所述下板体上,所述上板体靠近所述下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半槽,所述下板体靠近所述上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下半槽,所述转轴设于所述上半槽和所述下半槽构成的腔体内;所述转轴上设有调节凸轮,所述上半槽内设置有上凸轮槽,所述下半槽内设置有下凸轮槽,所述上凸轮槽和所述下凸轮槽构成用于容纳横向设置的调节凸轮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高度等于所述调节凸轮短轴的长度,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孔结构,还包括锁定针,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连通所述下凸轮槽,所述调节凸轮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锁定孔,多个所述第二锁定孔以所述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圆周分布,所述锁定针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定孔与位于圆弧端所述第二锁定孔,以锁定所述调节凸轮的位置,所述多孔结构为具有孔隙梯度的多面体多孔结构或骨小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凸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凸轮上的多个所述第二锁定孔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槽内设置有上限位环,所述上限位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上限位环设置有两组,所述上限位环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凸轮相对的外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槽内设置有下限位环,所述下限位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下限位环设置有两组,所述下限位环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凸轮相对的内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远离所述下板体的一侧为上斜面,所述下板体远离所述上板体的一侧为下斜面,在与所述转轴轴线垂直的平面上,所述上斜面以及所述下斜面呈夹角设置,所述上斜面和下斜面之间的高度差沿融合器的宽度方向,自所述融合器的一侧向所述融合器的另一侧逐渐增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旋转端设置有旋转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侧面对称的设置有两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所述下板体以及所述转轴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2705.XA CN113855343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2705.XA CN113855343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5343A CN113855343A (zh) | 2021-12-31 |
CN113855343B true CN113855343B (zh) | 2022-11-25 |
Family
ID=7900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62705.XA Active CN113855343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5534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10004B2 (en) * | 2008-08-21 | 2012-02-07 |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rotational insert |
US8778025B2 (en) * | 2010-08-02 | 2014-07-15 | Ashraf A. Ragab | Rotatable cam lift for an expandable bone cage |
CN204766049U (zh) * | 2015-05-12 | 2015-11-18 | 长沙仁康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锥间融合器 |
US10137006B2 (en) * | 2016-01-28 | 2018-11-27 | Warsaw Orthopedic, Inc. | Geared cam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and method of implanting same |
CN113262085B (zh) * | 2021-04-28 | 2024-05-10 |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防退可撑开椎间融合器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11162705.XA patent/CN11385534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5343A (zh) | 2021-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13403B2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ed spinal fixation | |
US11596522B2 (en) | Expandable and angularly adjustable intervertebral cages with articulating joint | |
EP1350489B1 (en) | Apparatus for fusing adjacent bone structures | |
US20040122518A1 (en) | Intervertebral implant | |
WO2017106614A1 (en) |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 | |
JP2003501142A (ja) | 椎間板用人工移植部材 | |
JP2003502110A (ja) | 伸張式融合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0811937B (zh) | 一种个体化3d打印钛合金骶骨假体 | |
CN113855343B (zh) | 一种加强型可撑开多孔椎间融合器 | |
CN114145888A (zh) | 寰枢关节假体 | |
CN202477826U (zh) | 一种椎间融合器 | |
CN214549575U (zh) | 椎弓根植入物 | |
CN111839835B (zh) | 侧前方入路椎体重建椎间融合固定器 | |
CN112932749A (zh) | 一种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及加工方法 | |
RU2008851C1 (ru) | Эндопротез тел позвонков | |
CN114587720A (zh) | 一种olif入路腰椎融合器 | |
CN211381999U (zh) | 一种椎间融合器 | |
CN210582758U (zh) | 一种具有界面骨长入活性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 | |
MXPA02001032A (es) | Portesis de disco mejorado. | |
CN215019763U (zh) | 定制化多孔钽髋臼填充块假体 | |
CN215875103U (zh) | 一种3d打印多孔椎间融合器 | |
CN110893130A (zh) | 一种椎间融合器 | |
RU209243U1 (ru) | Кейдж межпозвонкового диска | |
CN117814963B (zh) | 腰骶融合器 | |
CN220025315U (zh) | 一种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