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1935A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1935A
CN113841935A CN202111154012.6A CN202111154012A CN113841935A CN 113841935 A CN113841935 A CN 113841935A CN 202111154012 A CN202111154012 A CN 202111154012A CN 113841935 A CN113841935 A CN 113841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air
generating
gas heat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40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荣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40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1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1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19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840 priority patent/WO202305092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7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包括壳体、发热体、托架和气流驱动机构;壳体内设有气流通道和气体加热腔,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与气流通道连通,气体加热腔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气体加热腔通过透气孔与气流通道连通;托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气体加热腔中,发热体设置在气体加热腔内,且位于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和托架之间,托架设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容纳腔与气体加热腔连通;气流驱动机构安装在气体加热腔内。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气溶胶的生成效率,加大雾化量。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使气溶胶发生基材受热后生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的一种装置。
现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一般是通过发热体与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固体-固体接触来实现加热,这样通过固体与固体相接触的加热方式使气溶胶发生基材的加热区域有限,会使气溶胶发生基材的加热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气溶胶发生基材加热过度,而一部分气溶胶发生基材受热温度不够的问题。
为了避免气溶胶发生基材(固体)与发热体(固体)直接接触加热(或通过其他固体的导热结构实现间接固体-固体接触加热)而产生的气溶胶发生基材加热不均匀的问题,现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采用通过加热空气,再由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气溶胶发生基材以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气体-固体接触式加热,使气溶胶发生基材能够均匀受热。但由于采用热空气对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加热方式中,在预热阶段时,热空气容易从气溶胶生成制品中跑出,造成热量流失,从而使气溶胶发生基材预热不到位,导致电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对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预热不到位,导致电能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发热体、托架和气流驱动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气流通道和气体加热腔,所述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体加热腔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气体加热腔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所述托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气体加热腔中,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气体加热腔内,且位于所述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和所述托架之间,所述托架设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气体加热腔连通;
所述气流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气体加热腔内,所述气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气体加热腔中,并使气体加热腔内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发热体和所述托架后,从所述透气孔排出到所述气流通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驱动机构为风扇,所述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向通气结构,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单向通气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透气孔之间区域的气流通道上,或所述单向通气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通气结构为气路单向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发热体、所述气体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由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的靠近所述气流驱动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入气口,所述托架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入气口、通气孔与所述气体加热腔连通,使气体加热腔中的空气从所述入气口进入到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后,从所述通气孔排出到所述气体加热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可插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托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发生基材、过滤嘴以及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和所述过滤嘴之间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设置在气溶胶发生基材的下游,所述过滤嘴设置在所述过渡层的下游,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托架中时,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与位于所述透气孔和所述发热体之间的托架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层为降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气体加热腔的侧壁开设透气孔以及在气体加热腔中设置气流驱动机构,使空气能够在不受外部吸力时,在气流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经过发热体加热后,在气流通道和气体加热腔中进行循环流动,在循环过程中热空气将热量传导给托架,以实现对托架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预热。通过热空气与托架之间的热传递,以及热空气的循环流动,避免空气加热后从气溶胶发生基材中流出,减少了热量的流失,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能够更快达到预热的温度,使气溶胶发生基材能够快速预热到位,提高了气溶胶发生基材的预热效率,提高电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用户吸食气溶胶时的状态,图中箭头所示为空气的流动方向;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在用户停止吸食气溶胶时的状态,图中箭头所示为空气的流动方向;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气溶胶生成装置;110、壳体;111、气流通道;112、气体加热腔;1121、进气通道;113、透气孔;114、进气口;115、单向通气结构;120、发热体;130、托架;140、气流驱动机构;150、控制模块;160、供电组件;170、单向通气结构;200、气溶胶生成制品;210、气溶胶发生基材;220、过渡层;230、过滤嘴。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图2至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参阅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发热体120、托架130和气流驱动机构140。壳体110内设有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气流通道111与外界连通,气体加热腔112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113,气体加热腔112通过所述透气孔113与所述气流通道111连通。
托架1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气体加热腔112中,发热体120设置在气体加热腔112内,且发热体120位于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和托架130之间,托架130设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的容纳腔,容纳腔与气体加热腔112连通。
气体加热腔112内的空气在不受外部吸力时,经发热体120加热后,通过透气孔113进入气流通道111中,托架1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透气孔113和发热体120之间。
气流驱动机构140安装在气体加热腔112内,气流驱动机构140用于驱动空气从气体通道111进入气体加热腔112中,并使气体加热腔112内的空气依次经过发热体120和托架130后,从透气孔113排出到所述气流通道111上。
可以理解的,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用户吸食气溶胶时,用户对气溶胶发生基材210施加吸力,外界空气在外部吸力作用下被吸入气流通道111中,空气从气流通道111流向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并经过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进入到气体加热腔112中。气体加热腔112内的发热体120对空气进行加热,使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在外部吸力的作用下进入到位于容纳腔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中,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210加热,使气溶胶发生基材210形成气溶胶,并在吸力作用下排出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以供用户吸食。
当对气溶胶发生基材处于预热阶段时,此时用户未对气溶胶生成制品施加吸力,空气在气流驱动机构140的驱动作用下,从气流通道111进入气体加热腔112中,进过气体加热腔112中的发热体120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继而吹向托架130,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托架130,使托架130的温度上升,托架130与气溶胶发生基材接触从而进一步将热量传递到气溶胶发生基材中,实现对气溶胶发生基材的预热。与此同时,吹过托架130的热空气从透气孔113排出到气流通道111上,再重新在气流驱动机构140的带动下重新进入气体加热腔112,实现热空气的循环流动。在此过程中,在气流驱动机构140的驱动下,使空气能够在气体加热腔112和气流通道111之间循环流动,避免空气加热后从气溶胶发生基材中流出,减少了热量的流失,实现气溶胶发生基材的快速预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气溶胶发生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在气体加热腔112的侧壁开设透气孔113以及在气体加热腔112中设置气流驱动机构,使空气能够在不受外部吸力时,在气流驱动机构140的驱动下能够经过发热体120加热后,在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中进行循环流动,在循环过程中实现对托架130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进行预热。通过热空气与托架130之间的热传递,以及热空气的循环流动,避免空气加热后从气溶胶发生基材中流出,减少了热量的流失,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210能够更快达到预热的温度,使气溶胶发生基材能够快速预热到位,提高了气溶胶发生基材的预热效率,提高电能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位于气体加热腔112的底部,透气孔113位于气体加热腔112的侧壁上,即透气孔113的所在位置的高度高于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发热体120位于透气孔113和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之间,使空气在气流驱动机构140带动下经过发热体120加热后,再经过托架130后,从透气孔113排出到气流通道111中,从而推动气体循环。
本实施例中,气流驱动机构140为风扇,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位于风扇的进风侧,发热体120设置在风扇的出风侧。
可以理解的,在风扇的驱动作用下,使空气经过发热体加热后,能够吹向托架130,当用户吸食时,热空气能够从被吸入托架130的容纳腔中,当用户不吸食时,热空气能够吹向托架130,并在流经托架130后从透气孔113排出,防止空气从透气孔113中倒流。其中,风扇的进风侧起吸风的作用,气流通道111中的空气在风扇的驱动下,能够从气体加热腔112的进气通道1121进入到气体加热腔112中,使从透气孔113排出到气流通道111中的热空气,又可以被风扇重新吸入到气体加热腔112中,从而形成热空气的循环流动,避免热空气从气溶胶生成制品流向外界而造成热量流失。进入气体加热腔112的空气进过发热体120加热后,被吹向托架130,热空气与托架130接触,将一部分热量传导到托架130,以对托架130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预加热,实现预热。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风扇来驱动空气的流动,使空气能够按预设的方向进行流动。
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20和托架130均位于风扇的出风侧,且风扇设置在发热体120远离托架130的一侧,使风扇吹出的空气能够依次流经发热体120和托架130。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扇还可以设置在发热体120和托架130之间,即发热体120设置在风扇的进风侧,托架130设置在风扇的出风侧。
参阅图2至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单向通气结构115,壳体110开设有进气口114,气流通道111通过进气口114与外界连通,单向通气结构170设置在位于进气口114与透气孔113之间区域的气流通道中。本实施例中,单向通气结构170为气路单向阀。具体的,单向通气结构115用于防止热空气从透气孔排出后,经过气流通道111倒流排出到外界中。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进气口114设置单向通气结构170,使空气只能从外界进入到气流通道111中,而不能经进气口114反向流出到外界环境,以保证空气在进行热循环时,热空气不会泄露出去,以防壳体110内空气热量的流失。在用户吸食气溶胶时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施加吸力,气体加热腔112内的热空气在吸力作用下被吸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中,使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空气能够经过气路单向阀进入到气流通道111内,再进入到气体加热腔112中。在用户停止吸食气溶胶时,壳体110内的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空气能够在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中循环流动。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11包括位于进气口114与透气孔113之间区域的进气段,单向通气结构115在进气段上,且贴合进气口114设置。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气路单向阀还可以设置在进气段的任何位置上,只要能够避免气体从透气孔113流向外界即可。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单向通气结构115还可以设置在进气口114上。
一个实施例中,透气孔113上也可以设置气路单向阀,使气体只能经透气孔从气体加热腔112排出到气流通道111,避免从外界进入的未加热的空气从透气孔113倒流进入气体加热腔1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可以壳体110内部一体成型以形成两个分隔的气体流动空间,也可以是通过硬件结构安装在壳体110内部,以将壳体110内部分隔为两个气体流动空间。本申请对气流通道111和气体加热腔112的构成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150和电源组件160,控制模块150和电源组件160均设置在壳体110内,控制模块150与电源组件160连接,控制模块150与发热体120、气体驱动机构连接。电源组件160用于为发热体120和气体驱动机构供电。控制模块150用于控制发热体120和气体驱动机构的开启和关闭。
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托架130与发热体120之间,用于检测从经发热体加热后进入到托架130内的空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150连接,控制模块150用于根据空气的温度调控输出到发热体120的功率,以实现对发热体120温度的调节。
一个实施例中,托架130由导热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托架130位于气体加热腔112的部分由导热材料制成。
一个实施例中,托架的靠近气流驱动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入气口,托架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容纳腔通过入气口、通气孔与气体加热腔连通,使气体加热腔中的空气从入气口进入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后,从通气孔排出到气体加热腔。使热空气一方面可以通过托架的固体接触将热量传导给气溶胶发生基材实现预热,另一方面热空气还可以从入气口进入气溶胶发生基材,并从通气孔排出,实现气溶胶发生基材的气体接触预热。进一步的,通气孔可以与透气孔对应设置,使气体从通气孔排出后,直接再从透气孔排出到气流通道中。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配合托架侧壁上的通气孔,在预热时实现热空气的循环,气溶胶发生基材的侧壁上也可以对应设置有通气孔,或者,气溶胶发生基材的对应区域的侧壁可以采用透气材质制成,以方便热空气从气溶胶发生基材进入托架侧壁上的通气孔。
具体的,托架130的底部位于气体加热腔112中,托架130的顶部与壳体110连接。托架130的容纳腔靠近托架130底部一端设有导热段。容纳腔的导热段侧壁由陶瓷或金属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容纳腔的导热段侧壁位于发热体120和透气孔113之间,空气经过发热体120加热后,与容纳腔的导热段侧壁接触后从透气孔113排出到气流通道111,容纳腔的导热段侧壁能够与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容纳腔的导热段侧壁温度升高,使位于容纳腔中的气溶胶发生基材210与容纳腔的预热段侧壁接触后,实现预热。在用户抽吸过程中,导热段还能通过与气溶胶发生基材的接触,实现对气溶胶发生基材的辅助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气体容纳腔的托架部分,即为容纳有气溶胶发生基材的托架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托架130可以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也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以便托架130的更换。
基于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可插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托架130中。
参阅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包括气溶胶发生基材210、过滤嘴230以及设置在气溶胶发生基材210和过滤嘴230之间的过渡层220,过渡层220设置在气溶胶发生基材210的下游,过滤嘴230设置在过渡层220的下游,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托架130中时,气溶胶发生基材210与位于透气孔113和发热体120之间的托架130贴合。
具体的,气溶胶发生基材210与容纳腔的预热段侧壁贴合接触后,容纳腔的预热段侧壁的热量能够传导到气溶胶发生基材210中,以对气溶胶发生基材210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在用户不吸食时,对气溶胶发生基材210进行提前预热。
本实施例中,过渡层220为降温层。具体的,降温层中设有冷却元件,以对从气溶胶发生基材210中流出的气溶胶进行降温。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过渡层220内设有香味胶囊,使气溶胶流经过渡层220时,香味胶囊能够释放香味进入到气溶胶中,使气溶胶具有不同的香味,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口味需求。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发热体、托架和气流驱动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气流通道和气体加热腔,所述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体加热腔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气体加热腔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所述托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气体加热腔中,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气体加热腔内,且位于所述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和所述托架之间,所述托架设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气体加热腔连通;
所述气流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气体加热腔内,所述气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气体加热腔中,并使气体加热腔内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发热体和所述托架后,从所述透气孔排出到所述气流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机构为风扇,所述气体加热腔的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通气结构,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单向通气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透气孔之间区域的气流通道上,或所述单向通气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气结构为气路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发热体、所述气体驱动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由导热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靠近所述气流驱动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入气口,所述托架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入气口、通气孔与所述气体加热腔连通,使气体加热腔中的空气从所述入气口进入到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发生基材中后,从所述通气孔排出到所述气体加热腔。
8.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可插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托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发生基材、过滤嘴以及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和所述过滤嘴之间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设置在气溶胶发生基材的下游,所述过滤嘴设置在所述过渡层的下游,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托架中时,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与位于所述透气孔和所述发热体之间的托架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为降温层。
CN202111154012.6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Pending CN113841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4012.6A CN113841935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PCT/CN2022/100840 WO2023050922A1 (zh) 2021-09-29 2022-06-23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4012.6A CN113841935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1935A true CN113841935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4012.6A Pending CN113841935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1935A (zh)
WO (1) WO202305092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0922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3116818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分段加热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4051262A1 (zh) * 2022-09-08 2024-03-14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系统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9675A1 (en) * 2016-10-11 2018-04-19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imited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0754704A (zh) * 2019-11-19 2020-02-07 东莞市美迪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
CN213404851U (zh) * 2020-06-30 2021-06-11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841935A (zh) * 2021-09-29 2021-12-2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0922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3116818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分段加热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4051262A1 (zh) * 2022-09-08 2024-03-14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系统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0922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41935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JP5318201B2 (ja) 加熱調理器
WO2007138953A1 (ja) 加熱調理器
CN113925230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6568363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EP2418432B1 (en) Cooking apparatus
CN113925227A (zh) 一种储温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6875000U (zh) 电子雾化装置
JP2010038368A (ja) 加熱調理器
JP455580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031884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656836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0516657C (zh) 对流式微波炉
CN219020199U (zh) 一种气流循环加热设备
JP2010038367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2215381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2658269B1 (ko) 인입 공기 가열을 이용한 에어로졸 발생장치
CN216821804U (zh) 一种储温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7986696U (zh) 一种瓣膜式单向进气结构的加热器具
CN218921686U (zh) 发热单元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5996001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8219175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221417U (zh) 一种高温气溶胶发生装置及气溶胶发生系统
CN219306042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892168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