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1659A -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1659A
CN113841659A CN202111134605.6A CN202111134605A CN113841659A CN 113841659 A CN113841659 A CN 113841659A CN 202111134605 A CN202111134605 A CN 202111134605A CN 113841659 A CN113841659 A CN 113841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worm
blade
mulberry
mulberry leaves
ta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46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曦
赵帮泰
郭佳
梅林森
叶江红
王义鹏
宋乐见
罗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1346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1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1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1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4Silkwo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9/00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 A01F29/08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having reciprocating kn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9/00Cut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hay, straw or the like
    • A01F29/09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料斗、回转输送带、取蚕器,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定量刀片位于放料刀片的上方,且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分别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截断料斗的出料口;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外表面分布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回转输送带沿回转方向线性等分为若干区域;所述取蚕器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水平移动,且取蚕器用于取出与放回蚕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桑设备每次下料量不等、且难以铺平桑叶的问题,实现提高每次下料的均匀性,同时提高对桑叶的铺平程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背景技术
蚕,是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并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蚕丝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对蚕丝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促使养蚕业从小户养殖向产业化结构方向发展。随着养蚕行业的不断规模化,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给桑设备,用于向蚕架添加桑叶。但是现有的给桑设备的改进点大都在料斗出料口上采取一些捣料设备,将蚕叶充分捣碎后下料、用于培育蚕宝或幼蚕。然而对于四龄或五龄的蚕虫而言,其并不需要将桑叶捣碎饲养,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各蚕架上的桑叶给料量均等,且桑叶在蚕架上的平铺,以避免蚕虫局部密度过大,而现有的给桑设备每次下料量不等、且难以铺平桑叶,容易导致同批次的蚕虫生长周期也不同,不利于规模化的抽丝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桑设备每次下料量不等、且难以铺平桑叶的问题,实现提高每次下料的均匀性,同时提高对桑叶的铺平程度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料斗、回转输送带、取蚕器,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定量刀片位于放料刀片的上方,且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分别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截断料斗的出料口;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外表面分布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回转输送带沿回转方向线性等分为若干区域;所述取蚕器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水平移动,且取蚕器用于取出与放回蚕架。
针对现有技术中给桑设备每次下料量不等、且难以铺平桑叶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自动给桑设备,本设备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料斗、回转输送带、取蚕器,其中料斗用于存放桑叶,回转输送带用于承接从料斗的下料口掉下的桑叶,取蚕器用于取出与放回蚕架、并在取出与放回蚕架的过程中,承接从回转输送带上掉下的桑叶。本申请在料斗的出料口设置起截断作用的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各自能够独立的打开与关闭,从而实现对料斗下料口在不同高度位置的截断功能。本申请在定量刀片与放料刀片之间形成一个暂存空间,每次给桑量均为该暂存空间内的桑叶量,由于该暂存空间体积固定,因此能够确保每次的给桑量趋于稳定,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桑叶下料量波动较大的问题,使得对不同的蚕架的给桑量能够保持均匀稳定,确保同批次的蚕虫生长周期保持一致,有利于后续进行规模化抽丝作业。回转输送带的外表面分布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回转输送带沿回转方向线性等分为若干区域,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的一个区域用于为一块蚕架提供桑叶量,每次在暂存空间内的桑叶均进入一个区域内,进一步提高桑叶下料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取蚕器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水平的往复移动,用于取出蚕架与放回蚕架。当蚕架随取蚕器被取出的过程中,逐渐通过回转输送带下方,回转输送带上掉下的桑叶逐渐铺设在蚕架上。本申请使用时,将桑叶置于料斗内,使定量刀片打开、放料刀片关闭,桑叶下落至放料刀片上;之后关闭定量刀片、利用定量刀片切断桑叶,并将桑叶隔离在定量刀片与放料刀片之间的暂存空间内备用;然后放料刀片打开,桑叶下落至回转输送带上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一个区域内;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伸出,取蚕器与蚕架连接后,水平移动机构收回取蚕器,带动蚕架向回转输送带下方移动;蚕架完成一次单向移动后,回转输送带正好转过一个区域的距离,将一个区域内的桑叶铺设在蚕架上;之后回转输送带停止转动,水平移动机构再次驱动取蚕器伸出,将蚕架放回至蚕台,取蚕器解除与蚕架的连接,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复位,此过程中定量刀片打开、放料刀片关闭,再次使桑叶从料斗进入该暂存空间内为下一个蚕架的下料做好准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料斗与回转输送带之间的铺平机构,所述铺平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若干铺平组,每个铺平组均包括若干沿轴线均布的铺平杆;所述第一转轴底端的转动方向与回转输送带上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反。铺平机构用于将回转输送带上承接桑叶的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区域的桑叶铺平,以便于桑叶均匀稳定的掉落至下方匀速通过的蚕架上。传统的铺平机构大都为一块挡板,通过相对运动将高于挡板的桑叶推至另一侧,这种铺平方式在原料过多时,容易将原料彻底堆积在一侧方向、甚至推出至指定区域的外侧,局限性较大。为此,本申请的铺平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第一转轴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若干铺平组,每个铺平组均包括若干沿轴线均布的铺平杆。本方案在使用时,第一转轴底端的转动方向与回转输送带上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反,当遇到高度较高的桑叶时,由对应的铺平杆将其挑起、使其向反方向运动,甚至能够通过铺平杆钩住桑叶使其翻转至后侧方向,因此本方案中的铺平机构与传统的铺平方式不同,并非一味的将高出部分的桑叶赶至一侧,而是能够使其更加充分均匀的进行分布。此外,本申请中由于第一转轴的转动,因此对于任意一根铺平杆而言,都是做圆周运动逐渐向下靠近回转输送带,此过程中能够对桑叶起到逐渐下压的效果,使得桑叶铺设更为紧凑、减少桑叶之间的间隙,不仅提高了桑叶铺设的平整度,也有利于增大桑叶的一次性铺设量,这是传统的挡板铺平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内壁设置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插槽,两个定位块上的插槽分别用于定量刀片、放料刀片插入。定量刀片、放料刀片对出料口的截止,需要保证对应刀片与出料口内壁之间直接接触,这样对刀片和出料口均容易造成损伤。本方案在出料口内壁设置两个定位块,分别对应两块刀片,使得刀片能够插入至对应定位块的插槽内,有效保护出料口、延长其适用寿命;并且,刀片插入插槽内可以不插入到底,因此也能够减少对刀片的磨损、降低刀片更换频率。插槽的宽度必然与对应刀片的刀头部分相适配,且插槽宽度尽量低,以便于通过刀片快速插入插槽内的冲力,撕裂桑叶,使得桑叶彻底被斩断。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刀片所对应的插槽内壁开设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电机、滚刀,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滚刀移动至插槽内;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滚刀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给桑装置,其对桑叶切割过程中时常出现藕断丝连的现象,即无法将桑叶彻底割断,前后两批次的桑叶之间混杂在一起下料,不利于对下料量的准确控制,纠其原因在于桑叶的纤维占比较高所导致。为此本申请在插槽内壁开设收纳腔,其中设置电机、滚刀以及第四驱动装置,在定量刀片进入该插槽后,电机驱动滚刀移动至插槽内,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滚刀转动,利用滚刀充分对插槽内部的桑叶进行连续切割,以保证桑叶彻底在定量刀片处断开,避免当放料刀片打开后,还有部分桑叶始终悬吊在定量刀片处无法下落、导致下料量不稳的现象发生,显著提高了本申请对于桑叶给料量的控制精度与准度。
进一步的,所述取蚕器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的电磁铁。当取蚕器基板上的电磁铁边缘与蚕架接触时,电磁铁通电吸附住蚕架,从而能够带动蚕架一起向回转输送带方向运行;当下料完成取蚕器将蚕架放回后,电磁铁断电、解除对蚕架的吸附即可退回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位于电磁铁面向蚕架所在方向的一侧,凹槽内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若干凸轮,所述第二转轴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随着第二转轴的转动,所述凸轮能够局部伸出至凹槽外。对于某些养蚕设备而言,蚕架需要放置在蚕台上,蚕架的外沿与蚕台的外沿齐平,两者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基板难以插入其中,导致电磁铁难以直接与蚕架接触、进而导致吸附力不足。为此,需要将基板设置在蚕台下方的高,使得基板伸至蚕台下方进行使用,但是这种使用方式,由于蚕台与蚕架距离过近,电磁铁的磁力不仅会吸附蚕架,还会对蚕台同样产生吸附力,而电磁铁的磁场使得蚕台磁化后,蚕台与蚕架之间又形成相互吸附的作用力,导致了蚕架难以轻易被拉出,甚至蚕架会和电磁铁脱落导致连接失效的问题。为此,本方案特对基板结构进行改进,在基本上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的凸轮平时收纳在凹槽内,当电磁铁抵达蚕架外沿后,先不急于通电,而是通过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其上凸轮转动,使凸轮的凸起部分转出凹槽,利用现有技术中蚕台均为栅格结构的特点,凸轮从蚕台的栅格中伸出,将其上放置的蚕架顶起,使蚕架端部脱离与蚕台的直接接触,而电磁铁与此时的蚕台边缘距离更近,此时对电磁铁进行通电。由于电磁铁距离蚕架更近、磁场对蚕架的作用力明显大于对蚕台的作用力,从而有利于将蚕架向外拖出,使蚕架端部脱离蚕台上方,此时再使凸轮复位即可继续将蚕架拖出;此过程中,由于蚕架是向外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凸轮才复位,因此即使凸轮复位后蚕架在重力作用下下移一段距离,也能够落在基板上,因此能够确保其工作状态稳定高效。
进一步的,所述取蚕器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底板,顶板与底板在远离蚕架所在方向的一端通过限位板进行连接,所述顶板的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顶板、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正对的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顶板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在底部嵌设伸缩杆,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推块,所述推块面向限位板的一侧设置触点开关,推块能够在伸缩杆的驱动下收纳至顶板内部。本方案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取蚕器,特别适用于蚕架非铁质材料时使用。具体的,取蚕器的顶板、底板与限位板共同构成η结构,且顶板的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本方案利用了蚕架边缘比蚕架本体更高的特点,在工作时,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移动,信号发射装置持续向信号接收装置发射信号,由于此时顶板和底板之间没有遮挡,因此信号接收装置会持续接收到信号发送装置发出的信号;当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信号时,表示蚕架已进入顶板和底板之间,此时伸缩杆驱动推块自顶板底面伸出,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反向移动,当推块上的触点开关感应到蚕架时,回转输送带开始回转下料。本方案利用了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来判断蚕架边缘是否进入顶板和底板之间,利用了蚕架边缘凸出位置的结构特点,通过伸缩杆驱动推块下行,使得推块能够带动蚕架被取出;同理,当需要放回蚕架时,由限位板自反方向推动蚕架即可。本方案中,推块上的触点开关感应到蚕架时,表明此时才开始带动蚕架进行移动,因此此时才启动回转输送带开始回转下料,确保桑叶在蚕架上的稳定铺放。
本申请中,各驱动装置均通过任意现有技术实现各自的直线驱动或旋转驱动即可,具体的驱动结构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实现。
一种自动给桑方法,包括:
S1、将桑叶置于料斗内,使定量刀片打开、放料刀片关闭,桑叶下落至放料刀片上;
S2、关闭定量刀片,切断桑叶,并将桑叶隔离在定量刀片与放料刀片之间备用;
S3、放料刀片打开,桑叶下落至回转输送带上的指定区域内,并由铺平机构在该区域内进行铺平;
S4、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伸出,取蚕器与蚕架连接后,水平移动机构收回取蚕器,带动蚕架向回转输送带下方移动;蚕架完成一次单向移动后,回转输送带正好转过一个区域的距离,将一个区域内的桑叶铺设在蚕架上;
S5、水平移动机构再次驱动取蚕器伸出,将蚕架放回至蚕台,取蚕器解除与蚕架的连接,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复位。
其中,定量刀片包括如下工作模式:
小蚕模式:将桑叶切割成条状,桑叶宽度0.5~1厘米,给桑频率1~2小时一次;
中蚕模式:将桑叶切割成块状,宽度4~6厘米,给桑频率3~4小时一次;
大蚕模式:不切割桑叶,给桑频率5~6小时一次。
进一步的,
步骤S2中切断桑叶时,定量刀片插入对应的定位块的插槽内,同时收纳腔内的电机驱动滚刀移动至插槽内,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滚刀转动;滚刀转动一定时间后停止,电机驱动滚刀复位至收纳腔内;
步骤S3中铺平机构的铺平方法为: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使第一转轴底端的转动方向与回转输送带上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转轴上的铺平杆挑起高于隔板高度的桑叶、使其向回转输送带的反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取蚕器与蚕架的连接方法为:
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基板和其上的电磁铁共同移动,当电磁铁与蚕架接触时:电磁铁通电,吸附住蚕架;或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其上凸轮转动,凸轮透过蚕台将蚕架顶起,之后电磁铁通电,吸附住蚕架;
或,
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移动,信号发射装置持续向信号接收装置发射信号;当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信号时,蚕架已进入顶板和底板之间,此时伸缩杆驱动推块自顶板底面伸出,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反向移动,当推块上的触点开关感应到蚕架时,回转输送带开始回转下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在定量刀片与放料刀片之间形成一个暂存空间,每次给桑量均为该暂存空间内的桑叶量,由于该暂存空间体积固定,因此能够确保每次的给桑量趋于稳定,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桑叶下料量波动较大的问题,使得对不同的蚕架的给桑量能够保持均匀稳定,确保同批次的蚕虫生长周期保持一致,有利于后续进行规模化抽丝作业。并且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的一个区域用于为一块蚕架提供桑叶供给,每次在暂存空间内的桑叶均进入一个区域内,进一步提高桑叶下料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本发明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与传统的铺平方式不同,并非一味的将高出部分的桑叶赶至一侧,而是能够使其更加充分均匀的进行分布。此外,本申请中由于第一转轴的转动,因此对于任意一根铺平杆而言,都是做圆周运动逐渐向下靠近回转输送带,此过程中能够对桑叶起到逐渐下压的效果,使得桑叶铺设更为紧凑、减少桑叶之间的间隙,不仅提高了桑叶铺设的平整度,也有利于增大桑叶的一次性铺设量,这是传统的挡板铺平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3、本发明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通过刀片快速插入插槽内的冲力,撕裂桑叶,使得桑叶被斩断;还能够利用滚刀充分对插槽内部的桑叶进行连续切割,以保证桑叶彻底在定量刀片处断开,避免当放料刀片打开后,还有部分桑叶始终悬吊在定量刀片处无法下落、导致下料量不稳的现象发生,显著提高了本申请对于桑叶给料量的控制精度与准度。
4、本发明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对取蚕器的结构进行了独特设置,能够与多种使用工况下的蚕架进行配套使用,显著提高了对蚕架的取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铺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料斗进料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料斗完成进料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取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取蚕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取蚕器工作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料斗,2-回转输送带,3-取蚕器,4-定量刀片,5-放料刀片,6-隔板,7-蚕架,8-第一转轴,9-铺平杆,10-定位块,11-插槽,12-收纳腔,13-电机,14-滚刀,15-基板,16-电磁铁,17-凹槽,18-第二转轴,19-凸轮,20-机架,21-滑轨,301-顶板,302-底板,303-限位板,304-伸缩杆,305-推块,306-触点开关,307-信号发射装置,308-信号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料斗1、回转输送带2、取蚕器3,所述料斗1的出料口设置定量刀片4、放料刀片5,定量刀片4位于放料刀片5的上方,且定量刀片4、放料刀片5分别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截断料斗1的出料口;所述回转输送带2的外表面分布若干隔板6,若干隔板6将回转输送带2沿回转方向线性等分为若干区域;所述取蚕器3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水平移动,且取蚕器3用于取出与放回蚕架7。
优选的,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料斗1与回转输送带2之间的铺平机构,铺平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转轴8、用于驱动第一转轴8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8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若干铺平组,每个铺平组均包括若干沿轴线均布的铺平杆9;所述第一转轴8底端的转动方向与回转输送带2上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反。
优选的,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安装在机架20上,机架20滑动配合在滑轨21上,滑轨21可沿蚕架布设方向进行分布,从而使得本申请能够整体移动进行连续作业。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桑叶置于料斗1内,使定量刀片4打开、放料刀片5关闭,桑叶下落至放料刀片5上;
关闭定量刀片4,切断桑叶,并将桑叶隔离在定量刀片4与放料刀片5之间备用;
放料刀片5打开,桑叶下落至回转输送带2上的指定区域内,并由铺平机构在该区域内进行铺平;
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3伸出,取蚕器3与蚕架7连接后,水平移动机构收回取蚕器3,带动蚕架7向回转输送带2下方移动;蚕架7完成一次单向移动后,回转输送带2正好转过一个区域的距离,将一个区域内的桑叶铺设在蚕架7上;
水平移动机构再次驱动取蚕器3伸出,将蚕架7放回至蚕台,取蚕器3解除与蚕架7的连接,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3复位。
本实施例中铺平机构的铺平方法为: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轴8进行转动,使第一转轴8底端的转动方向与回转输送带2上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转轴8上的铺平杆9挑起高于隔板6高度的桑叶、使其向回转输送带2的反方向移动。
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是:铺平机构可由升降装置驱动进行升降,以满足不同厚度的铺桑需求。
其中,本申请可包括如下工作模式:
小蚕模式:将桑叶切割成条状,桑叶宽度0.5~1厘米,给桑频率1~2小时一次;
中蚕模式:将桑叶切割成块状,宽度4~6厘米,给桑频率3~4小时一次;
大蚕模式:不切割桑叶,给桑频率5~6小时一次。
其中,小蚕模式适用于小蚕时期,中蚕模式适用于中蚕时期,大蚕模式适用于大蚕时期。
在一个或多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量刀片工作模式的切换可通过控制定量刀片和放料刀片的开关频率、定量刀片的刀口形状等进行切换。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3至图5所示,料斗1的出料口内壁设置两个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上开设插槽11,两个定位块10上的插槽11分别用于定量刀片4、放料刀片5插入。所述定量刀片4所对应的插槽11内壁开设收纳腔12,所述收纳腔12内设置电机13、滚刀14,所述电机13能够驱动滚刀14移动至插槽11内;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滚刀14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
本实施例中切断桑叶时,定量刀片4插入对应的定位块10的插槽11内,同时收纳腔12内的电机13驱动滚刀14移动至插槽11内,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滚刀14转动;滚刀14转动一定时间后停止,电机13驱动滚刀14复位至收纳腔12内。
本实施例的取蚕器3如图6所示,包括基板15、位于基板15上的电磁铁16。其中,所述基板15上开设凹槽17,所述凹槽17位于电磁铁16面向蚕架7所在方向的一侧,凹槽17内设置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上固定连接若干凸轮19,所述第二转轴18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随着第二转轴18的转动,所述凸轮19能够局部伸出至凹槽17外。
具体的,取蚕器3与蚕架7的连接方法为: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基板15和其上的电磁铁16共同移动,当电磁铁16与蚕架7接触时:电磁铁16通电,吸附住蚕架7;或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转轴18转动,带动其上凸轮19转动,凸轮19透过蚕台将蚕架7顶起,之后电磁铁16通电,吸附住蚕架7。
本实施例中所有驱动装置均由PLC进行控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取蚕器的结构不同,具体的,
本实施例的取蚕器3如图7与图8所示,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301、底板302,顶板301与底板302在远离蚕架7所在方向的一端通过限位板303进行连接,所述顶板301的长度大于底板302的长度;顶板301、底板30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正对的信号发射装置307、信号接收装置308;顶板301远离限位板303的一端在底部嵌设伸缩杆304,伸缩杆304底部固定连接推块305,所述推块305面向限位板303的一侧设置触点开关306,推块305能够在伸缩杆304的驱动下收纳至顶板301内部。
具体工作过程为: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3移动,信号发射装置307持续向信号接收装置308发射信号;当信号接收装置308无法接收到信号发射装置307发出的信号时,蚕架7已进入顶板301和底板302之间,此时伸缩杆304驱动推块305自顶板301底面伸出,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3反向移动,当推块305上的触点开关306感应到蚕架7时,回转输送带2开始回转下料。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信号发射装置为激光发生器,信号接收装置为激光接收器。
本实施例中所有驱动装置均由PLC进行控制。
实施例4:
一种三段式流水线养蚕方法:
以传统每次养蚕30张为列,分成三批次10张蚕进行流水饲育,第一段:小蚕共育室内饲育7~8天至2眠起除沙后,将小蚕转送至中蚕饲育室饲养(蚕台全部养满),然后立即对小蚕共育室进行消毒处理,共育下一批次10张小蚕;第二段:中蚕饲育室内饲养8~11天到4眠起除沙后,将中蚕转运至大蚕饲育室,立即对中蚕饲育室进行消毒处理,饲养下一批次10张中蚕;第三段:大蚕饲育室内饲养7~8天除沙后,将熟蚕转运到上簇室进行上簇,立即对大饲育蚕室进行消毒处理,饲养下一批次10张大蚕;上簇摘茧完后,对上簇室进行消毒处理,等待下批次上簇。
其中,对于小蚕共育室内使用上述给桑设备的小蚕模式,在中蚕饲育室内使用上述给桑设备的中蚕模式,在大蚕饲育室内使用上述给桑设备的大蚕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料斗(1)、回转输送带(2)、取蚕器(3),所述料斗(1)的出料口设置定量刀片(4)、放料刀片(5),定量刀片(4)位于放料刀片(5)的上方,且定量刀片(4)、放料刀片(5)分别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截断料斗(1)的出料口;所述回转输送带(2)的外表面分布若干隔板(6),若干隔板(6)将回转输送带(2)沿回转方向线性等分为若干区域;所述取蚕器(3)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水平移动,且取蚕器(3)用于取出与放回蚕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料斗(1)与回转输送带(2)之间的铺平机构,所述铺平机构包括第一转轴(8)、用于驱动第一转轴(8)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8)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若干铺平组,每个铺平组均包括若干沿轴线均布的铺平杆(9);所述第一转轴(8)底端的转动方向与回转输送带(2)上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的出料口内壁设置两个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上开设插槽(11),两个定位块(10)上的插槽(11)分别用于定量刀片(4)、放料刀片(5)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刀片(4)所对应的插槽(11)内壁开设收纳腔(12),所述收纳腔(12)内设置电机(13)、滚刀(14),所述电机(13)能够驱动滚刀(14)移动至插槽(11)内;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滚刀(14)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蚕器(3)包括基板(15)、位于基板(15)上的电磁铁(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5)上开设凹槽(17),所述凹槽(17)位于电磁铁(16)面向蚕架(7)所在方向的一侧,凹槽(17)内设置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上固定连接若干凸轮(19),所述第二转轴(18)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随着第二转轴(18)的转动,所述凸轮(19)能够局部伸出至凹槽(17)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蚕器(3)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板(301)、底板(302),顶板(301)与底板(302)在远离蚕架(7)所在方向的一端通过限位板(303)进行连接,所述顶板(301)的长度大于底板(302)的长度;顶板(301)、底板(30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正对的信号发射装置(307)、信号接收装置(308);顶板(301)远离限位板(303)的一端在底部嵌设伸缩杆(304),伸缩杆(304)底部固定连接推块(305),所述推块(305)面向限位板(303)的一侧设置触点开关(306),推块(305)能够在伸缩杆(304)的驱动下收纳至顶板(301)内部。
8.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自动给桑设备的给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桑叶置于料斗内,使定量刀片打开、放料刀片关闭,桑叶下落至放料刀片上;
S2、关闭定量刀片,切断桑叶,并将桑叶隔离在定量刀片与放料刀片之间备用;
S3、放料刀片打开,桑叶下落至回转输送带上的指定区域内,并由铺平机构在该区域内进行铺平;
S4、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伸出,取蚕器与蚕架连接后,水平移动机构收回取蚕器,带动蚕架向回转输送带下方移动;蚕架完成一次单向移动后,回转输送带正好转过一个区域的距离,将一个区域内的桑叶铺设在蚕架上;
S5、水平移动机构再次驱动取蚕器伸出,将蚕架放回至蚕台,取蚕器解除与蚕架的连接,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取蚕器复位。
9.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桑方法,其特征在于,定量刀片包括如下工作模式:
小蚕模式:将桑叶切割成条状,桑叶宽度0.5~1厘米,给桑频率1~2小时一次;
中蚕模式:将桑叶切割成块状,宽度4~6厘米,给桑频率3~4小时一次;
大蚕模式:不切割桑叶,给桑频率5~6小时一次。
CN202111134605.6A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Pending CN113841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4605.6A CN113841659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4605.6A CN113841659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1659A true CN113841659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8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4605.6A Pending CN113841659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16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599A (zh) * 2022-01-20 2022-04-08 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养蚕业的智能喂料机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7728A (ja) * 1989-11-02 1991-06-24 Norin Suisansyo Sanshi Konchiyuu Nogyo Gijutsu Kenkyusho 条桑自動送り出し装置及び条桑自動給与装置
KR910016247A (ko) * 1990-03-19 1991-11-05 이정도 뽕잎 자동 공급기
JP2002171918A (ja) * 2000-12-01 2002-06-18 Saburo Hara 桑葉粉末
CN204443748U (zh) * 2015-02-04 2015-07-08 福建亚森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家蚕养殖用辅助喂食装置
CN106912454A (zh) * 2017-04-01 2017-07-04 谢秋晨 一种蚕养殖专用蚕具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7593628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自动化桑蚕养殖装置
CN107593629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蚕房
CN107624721A (zh) * 2017-10-31 2018-01-26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智能养蚕设备
CN207561190U (zh) * 2017-10-31 2018-07-03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给桑机
CN207911832U (zh) * 2018-03-09 2018-09-28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小蚕共育智能饲喂机器人
CN109730039A (zh) * 2019-01-14 2019-05-10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桑蚕养殖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997800A (zh) * 2019-02-15 2019-07-12 重庆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大蚕养殖用自动化喂料消毒装置及其喂料消毒方法
CN112021264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智能调控单闭环式大蚕全自动养蚕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7728A (ja) * 1989-11-02 1991-06-24 Norin Suisansyo Sanshi Konchiyuu Nogyo Gijutsu Kenkyusho 条桑自動送り出し装置及び条桑自動給与装置
KR910016247A (ko) * 1990-03-19 1991-11-05 이정도 뽕잎 자동 공급기
JP2002171918A (ja) * 2000-12-01 2002-06-18 Saburo Hara 桑葉粉末
CN204443748U (zh) * 2015-02-04 2015-07-08 福建亚森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家蚕养殖用辅助喂食装置
CN106912454A (zh) * 2017-04-01 2017-07-04 谢秋晨 一种蚕养殖专用蚕具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7593628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自动化桑蚕养殖装置
CN107593629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蚕房
CN107624721A (zh) * 2017-10-31 2018-01-26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智能养蚕设备
CN207561190U (zh) * 2017-10-31 2018-07-03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一种给桑机
CN207911832U (zh) * 2018-03-09 2018-09-28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小蚕共育智能饲喂机器人
CN109730039A (zh) * 2019-01-14 2019-05-10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桑蚕养殖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997800A (zh) * 2019-02-15 2019-07-12 重庆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大蚕养殖用自动化喂料消毒装置及其喂料消毒方法
CN112021264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智能调控单闭环式大蚕全自动养蚕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佳等: "自动给桑机的研制", 《新疆农垦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599A (zh) * 2022-01-20 2022-04-08 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养蚕业的智能喂料机
CN114291599B (zh) * 2022-01-20 2022-07-12 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养蚕业的智能喂料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82154U (zh) 一种蛋鸡育成鸡养殖架
CN113841659A (zh) 一种自动给桑设备及给桑方法
CN107484674A (zh) 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槽
CN111053067A (zh) 蚕用投料箱、蚕用饲养装置及小蚕自动饲养一体机
CN115245148B (zh)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殖中的六龄养蚕线及其养蚕工艺
CN103704163B (zh) 一种自走式的自动投饵装置
CN107455345B (zh) 规模化养殖桑蚕的装置
CN209845989U (zh) 一种农场鱼塘养殖专用投食装置
CN107136001A (zh) 一种养殖鱼类定时定量自动投喂装置
CN209964987U (zh) 一种可以自动定量投料的养殖池
CN113892354B (zh) 一种藏蜜冰钱柳扦插育苗装置及方法
JP2021036851A (ja) 蛙孵化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による孵化方法
CN111758674A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112715456A (zh) 基于离心技术的对虾投喂装置
CN206078575U (zh) 一种用于鸭养殖的防静电链条式喂料系统
CN217038519U (zh) 一种虫粪自动分离的昆虫规模化养殖设备
CN218126298U (zh) 背走式肉鸽喂料清粪设备
CN219719441U (zh) 一种养鸡笼自动喂食机构
CN214629082U (zh) 机械化肉鸽养殖设备
CN216088300U (zh) 一种具有隔离机构的鹅育雏箱
CN216853461U (zh) 一种鱼苗育种筛选装置
CN217986351U (zh) 一种精准称重式喂料机
CN208863343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饲料添加装置
CN209403314U (zh) 一种投料结构及设置该投料结构的投料装置和养殖装置
CN212306549U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