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6549U -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6549U
CN212306549U CN202021557962.4U CN202021557962U CN212306549U CN 212306549 U CN212306549 U CN 212306549U CN 202021557962 U CN202021557962 U CN 202021557962U CN 212306549 U CN212306549 U CN 212306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frame
feeding
refin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79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齐军
汪健
彭千伍
蒋锡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oy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Boy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Boy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Boy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79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6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6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6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食斗、匀料投食机构和正反输送机构,匀料投食机构和食斗连通、以用于将食斗内的食物均匀朝下投放,正反输送机构设于匀料投食机构的下方,正反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驱动组件和两条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环形传送带,两条环形传送带在输送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用于共同承载并带动养殖盘运动、以在正向传输时将养殖盘平移至匀料投食机构下方进行均匀投食后再反向传输将养殖盘平移送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昆虫养殖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智能化程度高、投食效率高、投食均匀、能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能很好的适应自动化养殖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昆虫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还涉及一种昆虫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昆虫养殖具有一定的产业经济价值。例如黄粉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营养价值高,可直接作为饲养蛙、鳖、蝎子、蜈蚣、蚂蚁、优质鱼、观赏鸟、药用兽、珍贵皮毛动物和稀有畜禽等的活体动物蛋白饲料,而且经过加工可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因其蛋白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饲料之首,被誉为“蛋白质饲料的宝库”。
以黄粉虫为例,其生命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部分,其养殖由虫卵开始,长成成熟幼虫后即可用于饲养宠物等商用,蛹和成虫将作为留种产卵进行下一批次养殖。在幼虫养殖成长过程中,其体积会逐步增大,故需要不断增加它的养殖面积,以保证其饲养密度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会相互挤压而严重影响生长。同时,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虫粪、并随着生长而多次蜕下虫皮,这也需要及时进行分离,这是因为一是分离出来的虫粪、虫皮都可以用于其他商用制作,例如虫粪制成肥料、虫皮制成药物,及时产生商业价值;二是如不进行分离,则反之会影响它的养殖环境、占用养殖面积,进而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多层级养殖架,每个养殖架上从上至下放置多个养殖盘进行养殖,有的一个养殖架就放置十几个甚至是数十个养殖盘,进行人工养殖。同时,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不同虫龄的幼虫进行投食喂养。由于黄粉虫要食性强,但是找食性极差,所以投食喂养需要均匀到位,要使得每个养殖区域都有食物,进而有效保证同批次的每个区域的黄粉虫都能够成长均匀。现有技术中,都是利用一个个的养殖盆或养殖箱进行人工养殖,喂养也是人工投食。这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一、因为养殖盆或养殖箱的数量众多,所以这种人工投食方式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很大,投食十分辛苦。
二、人工投食的工作效率极低,并且由于数量众多导致可能出现差错,遗漏了某个养殖盆或养殖箱,造成被养殖的黄粉虫死亡。
三、每个投食工人的习惯不一致,同一个工人的投食手感也不一致,导致投食的均匀到位性极差。有的区域投食过多,造成食物滞留时间长而变质浪费;有的区域投食过少,造成同批次的黄粉虫成长不够均匀;甚至出现死虫的现象,严重影响后续的商业使用。
四、人工投食的智能化程度低,不能适应自动化的养殖设备。如果要针对现有人工养殖的方式设计一套自动化养殖系统,提高养殖的效率,那么作为养殖作业中不可缺少的投食一环,现有的这种人工投食方式势必是不能满足自动化养殖作业的进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智能化程度高、投食效率高、投食均匀、能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能很好的适应自动化养殖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另外还提供一种昆虫养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食斗、匀料投食机构和正反输送机构,所述匀料投食机构和食斗连通、以用于将食斗内的食物均匀朝下投放,所述正反输送机构设于匀料投食机构的下方,所述正反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驱动组件和两条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环形传送带,两条所述环形传送带在输送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用于共同承载并带动养殖盘运动、以在正向传输时将养殖盘平移至匀料投食机构下方进行均匀投食后再反向传输将养殖盘平移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料投食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机架上的匀料管、设于匀料管内的螺旋绞龙杆和固定于机架上旋转电机,所述匀料管和食斗连通,所述匀料管的布置方向与养殖盘的平移方向垂直,所述匀料管的底部沿轴向开设多个均匀分布的卸料口,养殖盘平移运动时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螺旋绞龙杆旋转、以将食斗输送来的食物经多个卸料口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料管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和食斗连通的接料口,所述螺旋绞龙杆上于接料口两侧方向的螺纹方向相反、以用于使从接料口输入的食物被螺旋绞龙杆快速且均匀朝两侧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料投食机构还包括一根沿养殖盘平移方向设置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内设有第二螺旋绞龙杆,所述输料管连通于食斗和匀料管接料口之间、用于在匀料管和食斗之间于输料管的两侧均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昆虫投放装置的安装空间以实现投食投虫同步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于每条环形传送带处均设有多个第一同步轮,所述环形传送带绕设于多个第一同步轮上、以用于对环形传送带形成限位和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组件包括正反向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旋转的横向安装于机架上,所述驱动轴的两端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三传动轮、以使两侧的环形传送带均对应压设于第三传动轮上,所述正反向驱动电机正反向驱动驱动轴旋转、以用于通过驱动轴上的第三传动轮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同步正反向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齿轮组件,所述安装板靠近驱动轴且横向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正反向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轴上和正反向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上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用于通过正反向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于正反输送机构的前端还设有用于和外部对接的传输平台机构,所述传输平台机构上设有平移传输组件、用于将养殖盘朝正反输送机构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轨道驱动机构,所述轨道驱动机构包括滚轮驱动组件、多个固定于机架底部的轨道轮和两条以上沿多个养殖架一侧铺设的地轨,所述滚轮驱动组件固定于机架底部、用于驱动轨道轮沿地轨运动以使机架于多个养殖架一侧移动。
一种昆虫养殖系统,设有养殖架,所述养殖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养殖盘,还设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通过设置相配合的食斗、匀料投食机构和正反输送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投食作业,完全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的人为喂食带来的投食均匀性差、造成食物浪费、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不但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投食的工作效率极高,不会出现遗漏差错。
二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通过设置特殊的正反输送机构,可以直接和外部平台、或者外部输送装置形成自动化对接。只需要把养殖盘输送至预定工位,正反输送机构就可以自动拉动该养殖盘进行投食,并在投食后自动推回至原始位。使得智能化程度高,适应性强,能够极佳的适应自动化养殖的需求
三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螺旋绞龙杆能够将食物均匀的输送至匀料管内,进而能够均匀的从各个卸料口排出。同时通过在下方运动的养殖盘拉动不断卸出的食物,两者相互配合,使得食物经多个卸料口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并且每个食物条的大小都比较均匀。同时,由于多个卸料口是均匀分布的,也使得多个食物条之间的间距也是均匀的,最终保证了食物均匀的投放在养殖盘上。由于很多昆虫要食性强,但是找食性极差,所以要均匀到位的投食,使得养殖盘内的每个养殖区域都有食物,进而有效保证同批次的昆虫都能够成长均匀。
四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养殖系统,设有养殖架,养殖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养殖盘,还设有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使得本系统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的俯视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的正视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匀料投食机构的仰视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在和其他外部机构配合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架;16、食斗;4、轨道驱动机构;41、滚轮驱动组件;42、轨道轮;43、地轨;8、匀料投食机构;81、匀料管;82、螺旋绞龙杆;83、旋转电机;84、输料管;9、正反输送机构;91、输送驱动组件;911、正反向驱动电机;912、驱动轴;913、安装板;914、第一齿轮组件;92、环形传送带;93、第一同步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食斗16、匀料投食机构8和正反输送机构9,匀料投食机构8和食斗16连通、以用于将食斗16内的食物均匀朝下投放,正反输送机构9设于匀料投食机构8的下方,正反输送机构9包括输送驱动组件91和两条平行设置于机架1上的环形传送带92,两条环形传送带92在输送驱动组件91的驱动下用于共同承载并带动养殖盘运动、以在正向传输时将养殖盘平移至匀料投食机构8下方进行均匀投食后再反向传输将养殖盘平移送出。在本实施例中,食斗16的顶部开口处设有可密封的斗盖(图中未示出)。附图中B表示养殖盘。
本实用新型的机架1可以和外部平台、或者外部输送装置形成自动化对接。如图7所示,机架1的左侧设有外部升降装置(附图7中G表示外部升降装置),该外部升降装置G可以升降取送养殖架上的养殖盘,并把养殖盘输送至正反输送机构9附近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水平输送带,用于将一个个的养殖盘水平输送至正反输送机构9附近处。以下根据附图,以外部升降装置G为例。外部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无关,故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实施原理如下:
当需要喂食时,先将食斗16内盛满食料。外部升降装置G将养殖架上的养殖盘输送至正反输送机构9附近处。此时,正反输送机构9开始运转,一旦养殖盘接触正向运转的环形传送带92后(关于接触,既可以手动将养殖盘与环形传送带92接触,也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形成接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外部升降装置G上也设有传输装置,可以将养殖盘传输与环形传送带92接触),一旦养殖盘与环形传送带92接触,运转的环形传送带92就会将养殖盘带动并承载在环形传送带92上,最终两条环形传送带92共同承载并正向带动养殖盘传输至匀料投食机构8下方。
待匀料投食机构8进行均匀投食后,两条环形传送带92再反向传输,将该养殖盘平移送出重新回归至外部升降装置G上,使外部升降装置G将该养殖盘转运。待下一个养殖盘运输来时,再重复以上投食作业动作。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一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通过设置相配合的食斗16、匀料投食机构8和正反输送机构9,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投食作业,完全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的人为喂食带来的投食均匀性差、造成食物浪费、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不但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投食的工作效率极高,不会出现遗漏差错。
二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通过设置特殊的正反输送机构9,可以直接和外部平台、或者外部输送装置形成自动化对接。只需要把养殖盘输送至预定工位,正反输送机构9就可以自动拉动该养殖盘进行投食,并在投食后自动推回至原始位。使得智能化程度高,适应性强,能够极佳的适应自动化养殖的需求。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匀料投食机构8包括横向固定于机架1上的匀料管81、设于匀料管81内的螺旋绞龙杆82和固定于机架1上旋转电机83,匀料管81和食斗16连通,匀料管81的布置方向与养殖盘的平移方向垂直,匀料管81的底部沿轴向开设多个均匀分布的卸料口(如图4中所示T为卸料口),养殖盘平移运动时旋转电机83驱动螺旋绞龙杆82旋转、以将食斗16输送来的食物经多个卸料口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在本实施例中,当养殖盘向右平移到位后,匀料管81正好处于养殖盘的尾端上方处。具体实施原理如下:当正反输送机构9带动养殖盘一起朝右移动时,旋转电机83正好驱动螺旋绞龙杆82运动。螺旋绞龙杆82会将匀料管81内的食物均匀的从多个卸料口卸出,此时食物正好掉落在下方平移的养殖盘的首端部上,由于昆虫食物具有一定的黏性,向右移动的养殖盘会拉动不断掉落的食物一起运行,并最终使每个卸料口出来的食物均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如图4所示,为投食后的状态图,明显可见图中养殖盘中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呈条状的食物(如图中所示R为食物)。当养殖盘平移到位时,旋转电机83停止驱动螺旋绞龙杆82运动,食物不再掉落。由于螺旋绞龙杆82使卸料口不断卸料、加上与运动的养殖盘拉动不断卸出的食物,两者相互配合,使得每个食物条的大小都比较均匀。并且由于多个卸料口是均匀分布的,也使得多个食物条之间的间距也是均匀的,最终保证了食物均匀的投放在养殖盘上。当然,在上述实施例的启发下,投食方式还可以换一种形式,即:养殖盘刚开始向右平移时,匀料管81不投食。养殖盘平移到位后,匀料管81正好处于养殖盘的尾端上方处。而此时当正反输送机构9推动养殖盘朝左运动回退时,匀料管81开始投食;向左移动的养殖盘也会拉动不断掉落的食物一起运行,并最终使每个卸料口出来的食物均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螺旋绞龙杆82能够将食物均匀的输送至匀料管81内,进而能够均匀的从各个卸料口排出。同时通过在下方运动的养殖盘拉动不断卸出的食物,两者相互配合,使得食物经多个卸料口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并且每个食物条的大小都比较均匀。同时,由于多个卸料口是均匀分布的,也使得多个食物条之间的间距也是均匀的,最终保证了食物均匀的投放在养殖盘上。由于很多昆虫要食性强,但是找食性极差,所以要均匀到位的投食,使得养殖盘内的每个养殖区域都有食物,进而有效保证同批次的昆虫都能够成长均匀。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匀料管81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和食斗16连通的接料口(如图4中所示V为接料口处),螺旋绞龙杆82上于接料口两侧方向的螺纹方向相反、以用于使从接料口输入的食物被螺旋绞龙杆82快速且均匀朝两侧输送。如图4所示,为匀料管81的仰视局部示意图,为了能清晰看到匀料管81内部的螺旋绞龙杆82,该图采取了局部切开剖视的示意效果。可以明显看到,处于匀料管81内的螺旋绞龙杆82上于接料口两侧方向的螺纹方向相反。从匀料管81的中部进食,并通过两侧不同螺纹的螺旋绞龙杆82,使得食物到达匀料管81两侧端头的时间同步、且时间最短,食物能够快速、均匀的经多个卸料口排出,有效保证了整个投食的均匀性。试想如果统一从匀料管81一端端部进食,那对立端部卸料口的排食速率肯定最差,导致投食不均匀。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匀料投食机构8还包括一根沿养殖盘平移方向设置的输料管84,输料管84内设有第二螺旋绞龙杆(图中未示出,该第二螺旋绞龙杆的上的螺纹方向一致),输料管84连通于食斗16和匀料管81接料口之间、用于在匀料管81和食斗16之间于输料管84的两侧均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昆虫投放装置的安装空间以实现投食投虫同步进行。如图7所示,通过以上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匀料管81的上方、以及匀料管81和食斗16之间可以形成空间来安装昆虫投放装置(图7中的Q即表示为昆虫投放装置),昆虫投放装置为外部装置,其具体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无关,故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实施原理如下:
当正反输送机构9带动空载的养殖盘刚开始向右平移时,匀料管81不投食。但是昆虫投放装置开始投放,使得昆虫别均匀的投放至下方移动的养殖盘上。养殖盘平移到位后,匀料管81正好处于养殖盘的尾端上方处。而此时当正反输送机构9带动养殖盘朝左运动回退时,昆虫投放装置停止投放,而匀料管81开始投食;向左移动的养殖盘也会拉动不断掉落的食物一起运行,并最终使每个卸料口出来的食物均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使得刚刚投放均匀的昆虫能够及时的得到均匀投放的食物。通过以上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食装置适应性广,不但能够给装有虫子的养殖盘均匀投食,同时还能够和外部昆虫投放装置相配合,能对空载的养殖盘实现均匀投虫与均匀投食相结合,投虫的同时即完成了投食,工作效率极高,养殖效果好。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机架1上于每条环形传送带92处均设有多个第一同步轮93,环形传送带92绕设于多个第一同步轮93上、以用于对环形传送带92形成限位和支撑。这使得环形传送带92能够和养殖盘形成极佳的面面接触,保证了传输的速度效果;同时养殖盘也不会压塌环形传送带92,保证了传输对接的精度要求;并且这种驱动方式相对于通过推拉板进行推拉等其他驱动方式而言,结构更加简单、轻便,更易于控制。每个环形传送带92既可以分别通过一个驱动部件进行驱动,也可以如下方所述的共用同一个驱动部件进行驱动。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输送驱动组件91包括正反向驱动电机911和驱动轴912,驱动轴912可旋转的横向安装于机架1上,驱动轴912的两端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三传动轮、以使两侧的环形传送带92均对应压设于第三传动轮上(附图3中第三传动轮由于压设于环形传送带92下方,使得未示出第三传动轮),正反向驱动电机911正反向驱动驱动轴912旋转、以用于通过驱动轴912上的第三传动轮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92同步正反向传输。当正反向驱动电机911驱动驱动轴912旋转时,其两端的第三传动轮由于是紧紧压设于环形传送带92上的,所述第三传动轮能够驱动环形传送带92运转。这种结构形式一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二是通过一根驱动轴912就能够保证两边同步运行,进而保证了养殖盘的转运稳定和精度。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输送驱动组件91包括安装板913、第一齿轮组件914,安装板913靠近驱动轴912且横向安装于机架1上,正反向驱动电机911安装于安装板913上,驱动轴912上和正反向驱动电机911的驱动端上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914、用于通过正反向驱动电机911带动驱动轴912运动。这种结构形式一是不会占用养殖盘的存放空间,二是使得驱动轴912驱动稳定,进而有效保证了养殖盘的转运稳定和精度。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机架1于正反输送机构9的前端还设有用于和外部对接的传输平台机构(图中未示出),传输平台机构上设有平移传输组件、用于将养殖盘朝正反输送机构9传输。这使得本装置可以直接和外部自动化设备进行对接,当传输平台机构上的平移传输组件获取外部设备的养殖盘时,可以直接将该养殖盘平移传输给正反输送机构9,进而通过正反输送机构9传送完成投食。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轨道驱动机构4,为便于理解附图,图6中隐藏了机架1的其他部分,仅剩下机架1的底部部分。轨道驱动机构4包括滚轮驱动组件41、多个固定于机架1底部的轨道轮42和两条以上沿多个养殖架一侧铺设的地轨43,滚轮驱动组件41固定于机架1底部、用于驱动轨道轮42沿地轨43运动以使机架1于多个养殖架一侧移动。这使得本装置不仅仅能够对单个的养殖架实现投食,而且还能够于多个养殖架一侧移动,进而实现多个成排养殖架的投食作业,适应范围更广,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昆虫养殖系统,设有养殖架,养殖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养殖盘,还设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通过以上设置,使得本系统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很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食斗(16)、匀料投食机构(8)和正反输送机构(9),所述匀料投食机构(8)和食斗(16)连通、以用于将食斗(16)内的食物均匀朝下投放,所述正反输送机构(9)设于匀料投食机构(8)的下方,所述正反输送机构(9)包括输送驱动组件(91)和两条平行设置于机架(1)上的环形传送带(92),两条所述环形传送带(92)在输送驱动组件(91)的驱动下用于共同承载并带动养殖盘运动、以在正向传输时将养殖盘平移至匀料投食机构(8)下方进行均匀投食后再反向传输将养殖盘平移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投食机构(8)包括横向固定于机架(1)上的匀料管(81)、设于匀料管(81)内的螺旋绞龙杆(82)和固定于机架(1)上旋转电机(83),所述匀料管(81)和食斗(16)连通,所述匀料管(81)的布置方向与养殖盘的平移方向垂直,所述匀料管(81)的底部沿轴向开设多个均匀分布的卸料口,养殖盘平移运动时所述旋转电机(83)驱动螺旋绞龙杆(82)旋转、以将食斗(16)输送来的食物经多个卸料口呈条状的均匀投放在养殖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管(81)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和食斗(16)连通的接料口,所述螺旋绞龙杆(82)上于接料口两侧方向的螺纹方向相反、以用于使从接料口输入的食物被螺旋绞龙杆(82)快速且均匀朝两侧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投食机构(8)还包括一根沿养殖盘平移方向设置的输料管(84),所述输料管(84)内设有第二螺旋绞龙杆,所述输料管(84)连通于食斗(16)和匀料管(81)接料口之间、用于在匀料管(81)和食斗(16)之间于输料管(84)的两侧均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昆虫投放装置的安装空间以实现投食投虫同步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于每条环形传送带(92)处均设有多个第一同步轮(93),所述环形传送带(92)绕设于多个第一同步轮(93)上、以用于对环形传送带(92)形成限位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组件(91)包括正反向驱动电机(911)和驱动轴(912),所述驱动轴(912)可旋转的横向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驱动轴(912)的两端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三传动轮、以使两侧的环形传送带(92)均对应压设于第三传动轮上,所述正反向驱动电机(911)正反向驱动驱动轴(912)旋转、以用于通过驱动轴(912)上的第三传动轮带动两条环形传送带(92)同步正反向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组件(91)包括安装板(913)、第一齿轮组件(914),所述安装板(913)靠近驱动轴(912)且横向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正反向驱动电机(911)安装于安装板(913)上,所述驱动轴(912)上和正反向驱动电机(911)的驱动端上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914)、用于通过正反向驱动电机(911)带动驱动轴(912)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于正反输送机构(9)的前端还设有用于和外部对接的传输平台机构,所述传输平台机构上设有平移传输组件、用于将养殖盘朝正反输送机构(9)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驱动机构(4),所述轨道驱动机构(4)包括滚轮驱动组件(41)、多个固定于机架(1)底部的轨道轮(42)和两条以上沿多个养殖架一侧铺设的地轨(43),所述滚轮驱动组件(41)固定于机架(1)底部、用于驱动轨道轮(42)沿地轨(43)运动以使机架(1)于多个养殖架一侧移动。
10.一种昆虫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养殖架,所述养殖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养殖盘,还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
CN202021557962.4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Active CN212306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7962.4U CN212306549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7962.4U CN212306549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6549U true CN212306549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7962.4U Active CN212306549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6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2958A1 (en)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eed production system
CN111109204A (zh) 一种黄粉虫自动化养殖系统
CN112772473B (zh) 一种淡水白鲳养殖方法和养殖网箱
CN111771822A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化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1672025U (zh) 一种黄粉虫自动化养殖系统
CN111151444A (zh) 一种用于黄粉虫养殖的筛分传输装置、黄粉虫养殖系统
CN111774306A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筛分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2306549U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111758674A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09914751U (zh) 一种蛋鸡投料设备
CN212306546U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2212402U (zh) 一种用于黄粉虫养殖的自动投食装置、黄粉虫养殖系统
CN213095609U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化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1672024U (zh) 一种黄粉虫养殖传输装置
CN111758676A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投食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2306548U (zh) 一种昆虫养殖用的自动取放传输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2306550U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筛分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111109202A (zh) 一种黄粉虫养殖传输装置、黄粉虫养殖方法
CN110476902B (zh) 一种蚯蚓养殖设备及养殖方法
CN213756311U (zh) 一种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投食装置
CN214546592U (zh) 大口黑鲈养殖用投喂装置
CN111771824A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筛分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111758677A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取放传输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CN212487893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喂食装置
CN212306547U (zh) 用于昆虫养殖的自动化装置、昆虫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