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3642B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3642B
CN113823642B CN202111079607.XA CN202111079607A CN113823642B CN 113823642 B CN113823642 B CN 113823642B CN 202111079607 A CN202111079607 A CN 202111079607A CN 113823642 B CN113823642 B CN 113823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mpensation
line
connection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96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3642A (zh
Inventor
秦韶阳
王守坤
赵成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96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3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3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36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9452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276A1/zh
Priority to US18/455,780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246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3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3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围绕至少部分第一区的第二区,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形成在衬底上的多层金属布线层,其中,多层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一金属布线层,第一金属布线层位于其他任一金属布线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中至少部分金属布线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金属布线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一金属布线层用于补偿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本申请能够改善走线的密度一致性,进而改善显示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孔屏或屏下摄像头结构中,因AA(Active Area,有效显示区域)区孔的存在或透明显示区的存在,导致开孔区或透明显示区周边信号线断线,为连接不同区域的信号线需在孔区或透明显示区周边进行绕线,该绕线区作为副屏显示区,但由于副屏显示区中绕线的存在,副屏显示区与主屏显示区的走线密度差异较大,进而副屏显示区与主屏显示区的光学差异较大,使得主屏显示区和副屏显示区在点亮后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围绕至少部分第一区的第二区,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形成在衬底上的多层金属布线层,其中,多层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一金属布线层,第一金属布线层位于其他任一金属布线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中的至少部分金属布线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金属布线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一金属布线层用于补偿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其他金属布线层包括:
多条第一信号线,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包括被第一区分隔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多条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二区,第一连接线围绕第一区设置并包括相继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一段电连接,第二连接段连接在第一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之间,第三连接段与第二段电连接,第二连接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多条第一补偿线,第一补偿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且各第一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遮挡线,第一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挡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其他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第二信号线,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包括被第二连接段分隔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各第一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各第三段和/或第四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补偿线包括第一补偿分段,各第一补偿分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二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和/或,第一补偿线包括第二补偿分段,各第二补偿分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四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二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连接段与第二信号线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二遮挡线,第二遮挡线包括第二遮挡段,第二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遮挡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第一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二遮挡段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第三遮挡线,各第二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遮挡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第三遮挡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各第一补偿线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信号线为电源信号线或参考电压线,各第三遮挡线和各第二信号线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遮挡线和第二遮挡线交叉并在其交叉位置处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多条第二补偿线,各第二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一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条第一连接段,第二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第一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第一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第二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第一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二遮挡线,第二遮挡线还包括第一遮挡段,各第一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一遮挡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第二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一遮挡段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三补偿线,第三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条第三连接段,第三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第三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第三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第三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第三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二遮挡线,第二遮挡线还包括第三遮挡段,各第三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遮挡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第三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各第三遮挡段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补偿线,第四补偿线位于第一连接段背离第三连接段的一侧,相邻两条第四补偿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相邻的第四补偿线和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五补偿线,第五补偿线位于第三连接段背离第一连接段的一侧,相邻两条第五补偿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相邻的第五补偿线和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六补偿线,第六补偿线位于第一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多条第六补偿线位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之间,且相邻两条第六补偿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相邻的第六补偿线和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信号线为数据信号线。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信号线和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其他金属布线层还包括:
第四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至少一条第四信号线包括被第一区分隔的第五段和第六段;
驱动器,用于向第四信号线传输控制信息;
驱动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驱动器分别为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设于第一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一驱动器用于连接各第五段,第二驱动器用于连接第六段;或者
驱动器的个数为一个,驱动器设置于第二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还包括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位于第二区,第二连接线围绕第一区设置并包括相继连接的第四连接段、第五连接段和第六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与第五段电连接,第五连接段连接在第四连接段与第六连接段之间,第六连接段与第六段电连接,第五连接段沿第二方向延伸,第四连接段和第六连接段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第七补偿线,第七补偿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且各第七补偿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五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多层金属布线层。其中第一金属布线层位于其他任一金属布线层背离衬底的一侧。那么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第一金属布线层位于多个金属布线层中最靠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中至少部分金属布线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金属布线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使得第一金属布线层能够由显示侧遮挡其他金属布线层的金属布线,第一金属布线层用于补偿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改善由于不同金属布线位于不同层导致的显示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又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还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还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衬底;011、金属布线层;02、第五金属布线层;03、第四金属布线层;04、第三金属布线层;05、第二金属布线层;06、第一金属布线层;
100、第一信号线;110、第一段;120、第二段;
200、第一连接线;210、第一连接段;220、第二连接段;230、第三连接段;
310、第一遮挡线;320、第二遮挡线;321、第一遮挡段;322、第二遮挡段;323、第三遮挡段;330、第三遮挡线;340、第四遮挡线;350、第五遮挡线;351、第四遮挡段;352、第五遮挡段;353、第六遮挡段;
410、第一补偿线;411、第一补偿分段;412、第二补偿分段;420、第二补偿线;430、第三补偿线;440、第四补偿线;450、第五补偿线;460、第六补偿线;470、第七补偿线;480、第八补偿线;490、第九补偿线;491、第十补偿线;492、第十一补偿线;493、第十二补偿线;
500、第二信号线;501、第一子信号线;502、第二子信号线;510、第三段;520、第四段;530、第七段;540、第八段;
600、第四信号线;610、第五段;620、第六段;
700、第二连接线;710、第四连接段;720、第五连接段;730、第六连接段;
800、驱动器;
AA1、第一区;TA、第二区;AA2、第三区;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AA1、围绕至少部分第一区AA1的第二区TA。可选的,阵列基板还可以包括围绕至少部分第二区TA的第三区AA2。
示例性的,第一区AA1可以用于放置感光组件。感光组件可以是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例如感光组件为摄像头等。感光组件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等光传感器。第一区AA1可以用于显示,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在第一区AA1内设置用于显示的子像素。或者第一区AA1为挖孔区,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在第一区AA1内不设置子像素。
第一区AA1可以为矩形区域、圆形区域、椭圆形区域或者方形区域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区AA1的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二区TA可以用于显示,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在第二区TA内设置用于显示的子像素。或者第二区TA为布线区,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在第二区TA内可以设置子像素,也可以不设置子像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第一区AA1的第一子像素、设置于第二区TA的过渡子像素和设置于第三区AA2的第二子像素,阵列基板具有用于驱动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用于驱动过渡子像素的过渡像素电路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设置于第二区TA,第二区TA还设置有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的信号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第一区AA1为挖孔区,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第二区TA的过渡子像素和设置于第三区AA2的第二子像素,阵列基板具有用于驱动过渡子像素的过渡像素电路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区TA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被第一区AA1隔断的信号线的连接线。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包括衬底01以及形成在衬底01上的多层金属布线层011,其中,多层金属布线层011包括第一金属布线层06,第一金属布线层06位于其他任一金属布线层011背离衬底01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011中至少部分金属布线层011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金属布线层06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一金属布线层06用于补偿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阵列基板包括衬底01和多层金属布线层011。其中第一金属布线层06位于其他任一金属布线层011背离衬底01的一侧。当阵列基板用于显示面板时,第一金属布线层06位于多个金属布线层011中最靠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011中至少部分金属布线层011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金属布线层06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使得第一金属布线层06能够遮挡其他金属布线层011的金属布线,第一金属布线层06用于补偿金属走线密度的一致性。改善由于不同金属布线位于不同层导致的显示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3是图1中Q1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其他金属布线层011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100,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00包括被第一区AA1分隔且沿第一方向X(图3中的X方向)延伸的第一段110和第二段120;多条第一连接线200,位于第二区TA,第一连接线200围绕第一区AA1设置并包括相继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10、第二连接段220和第三连接段230,第一连接段210与第一段110电连接,第二连接段220连接在第一连接段210与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第三连接段230与第二段120电连接,第二连接段220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均沿第二方向Y(图3中的Y方向)延伸。
可选的,阵列基板的部分第一信号线100位于第二区TA和第三区AA2并沿第一方向X一体延伸成型,即位于第二区TA和第三区AA2的第一信号线100没有被第一区AA1分隔为两段,即部分第一信号线100位于第一区AA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100可以包括设置于衬底01一侧且层叠设置的第五金属布线层02、第四金属布线层03、第三金属布线层04、及第一金属布线层06。第五金属布线层02、第四金属布线层03、第三金属布线层04为其他金属布线层011。相邻的金属布线层011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示例性的,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T和存储电容C。晶体管T包括半导体b、栅极g、源极s及漏极d。存储电容C包括第一极板c1和第二极板c2。作为一个示例,栅极g及第一极板c1可以位于第五金属布线层02,第二极板c2可以位于第四金属布线层03,源极s及漏极d可以位于第三金属布线层04。
第一信号线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一信号线100例如为数据信号线(Dataline)。本申请以第一信号线100为数据信号线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列方向,第二方向Y为行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00还可以是扫描信号线(Scan line)或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 line)或参考电压线(Vref line)。
可选的,在第二区TA内,第一连接线200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线2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交叠。
示例性的,在第二区TA内,第一连接线200未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一连接线2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过渡像素电路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交叠。
第一连接线200和第一信号线100可以同层或异层设置,或者第一连接线200的部分与第一信号线100同层设置,第一连接线200的另一部分与第一信号线100异层设置。可选的,第一连接线200和第一信号线100同层设置,能够进一步简化阵列基板的成型工艺。需要说明的是,一条第一连接线对应与被隔断的一条第一信号线连接,则与第一连接线存在交叠的其他第一信号线的位置处,可通过过孔的方式电连接,防止不同第一信号线之间短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同层设置。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同层设置能够简化阵列基板的成型工艺。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其中图4是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另一种示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第一金属布线层06包括多条第一补偿线410,第一补偿线410沿第一方向X延伸成型,且各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各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用于补偿由于第二连接段的设置导致的金属布线密度不同的问题,能够改善阵列基板在第一方向X上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进而改善显示不均的问题。
可选的,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一遮挡线310,第一信号线1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挡线3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即第一遮挡线310的分布位置和第一信号线100的分布位置相同。使得第一遮挡线310能够由显示面板的显示侧遮挡第一信号线100,改善由于第一信号线100与其他信号线不同层而导致的显示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的,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二遮挡线320,第一连接线2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遮挡线3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即第二遮挡线320的分布位置和第一连接线200的分布位置相同。使得第二遮挡线320能够由显示面板的显示侧遮挡第一连接线200,改善由于第一连接线200与其他信号线不同层而导致的显示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是指:第一补偿线410的设置位置和第二连接段220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单个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单个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延长线上”并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延长线上,由于制造工艺误差,只要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在误差范围之内位于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图1中Q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布线层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他金属布线层011还包括:多条第二信号线500,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500包括被第二连接段220分隔的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三段510和第四段520。即各第三段510和各第四段5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各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与各第三段510和/或第四段5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各第三段510和各第四段5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无需设置较多和较长的第一补偿线410,降低金属布线的复杂性,同时也能够改善阵列基板在第一方向X上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多条第三遮挡线330,各第二信号线5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遮挡线3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即第三遮挡线330的分布位置和第二信号线500的分布位置相同。使得第三遮挡线330能够由显示面板的显示侧遮挡第二信号线500,改善由于第二信号线500与其他信号线不同层导致的显示差异。可选的,各第三遮挡线3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与各第二信号线5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由于第三遮挡线330的分布位置和第二信号线500的分布位置相同。如图7所示,各第一补偿线4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遮挡线3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用于补偿第二信号线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间隙,补偿金属走线密度的一致性,改善显示效果。
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二信号线500包括第一类线、第二类线和第三类线,第一类线包括第三段510和第四段520,第二类线位于第三区AA2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一体成型设置,第三类线包括被第一区AA1分隔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七段530和第八段54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阵列基板包括第二信号线500时,第一补偿线4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补偿线410包括第一补偿分段411,各第一补偿分段411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段5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第一补偿线410能够补偿由于第三段510和第二连接段220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的显示差异。
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补偿线410包括第二补偿分段412,各第二补偿分段412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四段5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二补偿分段412能够补偿由于第四段520和第二连接段220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一补偿线410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的第一补偿分段411和第二补偿分段412,能够进一步提高改善效果,降低显示差异。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二遮挡线320包括第二遮挡段322,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遮挡段322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可选的,第二连接段2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二遮挡段322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重叠设置。各第一补偿线410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二遮挡段322相互连接,能够改善由于第一补偿线410和第二遮挡段322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显示差异。
第三遮挡线330和第一补偿线410同层设置,可选的,如图7所示,各第一补偿线410与位于其延长线上的各第三遮挡线330相互连接。即各第三遮挡线330的端部和与其位于同一直线的各第一补偿线410的端部相互连接。能够改善由于第三遮挡线330和第一补偿线410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的显示差异。例如第一补偿分段411或第二补偿分段412可以与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三遮挡线330相互连接。以改善由于第一补偿线410与第三遮挡线330相互间隔导致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遮挡线310和第一信号线10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第二遮挡线320和第一连接线20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而第一信号线100与第一连接线200相互连接。为了更好的遮挡第一信号线100和第一连接线200的连接位置,第一遮挡线310和第二遮挡线320交叉并在交叉位置处相互连接。
第二信号线500例如为电源信号线,用于传输电源信号。或者,第二信号线500还可以为电压参考线。
可选的,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源/漏电极,源/漏电极包括源极和漏极,源极和漏极的一端连接于电源信号线。
当第二信号线500为电源信号线时,第二信号线500可以与源/漏电极同层设置,以使第二信号线500能够向源/漏电极传输电源信号。或者,该第二信号线500与源/漏电极异层设置,第二信号线500和源/漏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使得第二信号线500可以通过过孔与源/漏电极相互电连接。
或者当第二信号线500为电源信号线时,第二信号线500包括异层设置的电源输出信号线和电源输入信号线,电源输出信号线与源/漏电极同层设置。
发明人还发现,如果第三遮挡线330与其它信号线无连接关系的话,第三遮挡线330与第二信号线500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影响信号稳定性,从而影响显示稳定性。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二信号线500为电源信号线或电压参考线时,各第三遮挡线330和各第二信号线500相互连接。不仅能够改善寄生电容的问题,提高信号稳定性。而且能够第二信号线500和第三遮挡线330相当于并联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二信号线500的电阻,进而进一步降低第二信号线500的压降。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8是又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局部剖视图。
可选的,当第二信号线500为电源信号线时,如图7和8所示,各第二信号线500包括相互电连接且位于不同膜层的第一子信号线501和第二子信号线502。第一子信号线501和第二子信号线502可以通过过孔连接。至少部分第三遮挡线330与第一子信号线501和第二子信号线502中的一者相互电连接。示例性的,其他金属层011还包括第二金属布线层05,第一子信号线501可以设置于第二金属布线层05。
示例性的,第一子信号线501和第二子信号线502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交叠。第一子信号线501和第二子信号线502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也可以完全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信号线500设置为位于不同膜层的两条子信号线,两条子信号线相当于并联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二信号线500的电阻,进而进一步降低第二信号线500的压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6,第一方向X为列方向,第二方向Y为行方向,第一信号线100为数据信号线,第二信号线500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信号线500为电源信号线。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信号线100与第二子信号线502、第一连接线200位于同一膜层。可选的,当第一信号线100为数据线时,第一信号线100与源极s相互连接,图8的剖视图方向上第一信号线100和源极s位于相同位置。如此,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同时形成第一信号线100、第一子信号线501和第一连接线200,可以节省工艺步骤。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500设置于同一膜层,第二信号线500和第一信号线100可以同层或异层设置。第二信号线500和第一信号线100同层设置,使得第二信号线500可以与第一信号线100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制备成型,能够将阵列基板的制备难度。
可选的,第二信号线500、第一信号线100和第一连接线200同层设置,且第一连接线200和第二信号线500相互绝缘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阵列基板的制备效率。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连接线200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因此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所占据的第二区TA的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金属布线的密度大于第三区AA2的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金属布线的密度,由于第二区TA和第三区AA2的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金属布线的密度不同,导致阵列基板驱动发光元件显示时,会出现显示不均(如mura)等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9,图9是本申请还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金属布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9所示,第一金属布线层06包括多条第二补偿线420,各第二补偿线4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一连接段2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补偿线420,第二补偿线420用于补偿第二区TA和第三区AA2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金属布线密度的差异。并且第二补偿线420和第一连接段210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使得第二区TA和第三区AA2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金属布线密度趋于一致,从而改善显示不均(如mura)的问题。
第二补偿线42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例如,第一连接线200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0。第二补偿线420可以对应设置于两条第一连接段210之间、和/或第二补偿线420可以对应设置于任一第一连接段210背离另一第一连接段210的一侧。即第二补偿线4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第一连接段2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第一连接段2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第二补偿线4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第一连接段2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能够更好的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二遮挡线320还包括第一遮挡段321,各第一连接段2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一遮挡段321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可选的,第一连接段2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一遮挡段321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重叠。各第二补偿线420位于各第一遮挡段321的延长线上,各第二补偿线420可以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一遮挡段321相互连接。即各第二补偿线420的端部和与其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遮挡段321的端部相互连接,能够改善由于第二补偿线420和第一遮挡段321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的显示差异。
请继续参阅图9,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布线层06包括第三补偿线430,第三补偿线4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连接段2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补偿线430,能够补偿由于设置第三连接段230而导致的显示差异,改善阵列基板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改善显示差异。
第三补偿线43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可选的,第一连接线200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的两条第三连接段230,第三补偿线430可以对应位于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或者第三补偿线430对应位于其中任一第三连接段230远离另一第三连接段230的一侧。即两条第三连接段230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第三补偿线4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第三连接段2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第三连接段2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第三补偿线4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第三连接段2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能够更好的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二遮挡线320还包括第三遮挡段323,各第三连接段2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三遮挡段323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可选的,第三连接段2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各第三遮挡段323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重叠。各第三补偿线430位于各第三遮挡段323的延长线上。各第三补偿线430可以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各第三遮挡段323相互连接。即各第三补偿线430的端部和与其位于同一直线的各第三遮挡段323的端部相互连接,能够改善由于第三补偿线430和第三遮挡段323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的显示差异。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10,图10是再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布线层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10所示,为了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四补偿线440,第四补偿线440位于第一连接段210背离第三连接段230的一侧,相邻两条第四补偿线44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四补偿线440位于第三区AA2,通过在第三区AA2内位于第一连接段210背离第三连接段230的一侧设置第四补偿线440,能够改善由于第二区TA比第三区AA2多设置第一连接段210而出现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四补偿线440和第一连接段210的线宽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第四补偿线440和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各第四补偿线440和第一连接段210之间同间距且同密度设置,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四补偿线440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及相邻的第四补偿线440和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第四补偿线440和第一连接段210的线宽相等。
请继续参阅图10,在还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五补偿线450,第五补偿线450位于第三连接段230背离第一连接段210的一侧,相邻两条第五补偿线45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五补偿线450位于第三区AA2,通过在第三区AA2内位于第三连接段230背离第一连接段210的一侧设置第五补偿线450,能够改善由于第二区TA比第三区AA2多设置第三连接段230而出现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第五补偿线450和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第五补偿线450和第三连接段230之间同间距同密度设置,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四补偿线440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及相邻的第四补偿线440和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五补偿线450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及相邻的第五补偿线450和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第四补偿线440、第一连接段210、第五补偿线450和第一连接段210的线宽相等。
可选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成型的第六补偿线460,第六补偿线460位于第一区AA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多条第六补偿线460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三连接段230之间,且相邻两条第六补偿线46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第六补偿线460和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三连接段23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0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请参阅图11,图11是还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其他金属布线层011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成型的第四信号线600。第四信号线600例如为扫描信号线。至少一条第四信号线600包括被第一区AA1隔离的第五段610和第六段620,另一部分第四信号线600位于第一区AA1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且第四信号线600沿第二方向Y一体成型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2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四遮挡线340,第四信号线6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遮挡线34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例如第四信号线6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第四遮挡线34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能够进一步提高改善显示不均。
阵列基板还包括驱动器800,驱动器800用于向第四信号线600传输控制信息。驱动器800例如为扫描驱动器,扫描驱动器用于向第四信号线600传输扫描信号。
驱动器8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11所示,驱动器800为两个,两个驱动器800分别为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设于第一区AA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第一驱动器至少用于连接各第五段610,第二驱动器至少用于连接第六段620。
请参阅图13,图13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器800的个数为一个,驱动器800设置于第一区AA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侧,其他金属布线层011还包括第二连接线700,第二连接线700位于第二区,第二连接线700围绕第一区AA1设置并包括相继连接的第四连接段710、第五连接段720和第六连接段730,第四连接段710与第五段610电连接,第五连接段720连接在第四连接段710与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第六连接段730与第六段620电连接,第五连接段720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四连接段710和第六连接段730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单边设置驱动器800向第四信号线600传输控制信息,阵列基板利用第二连接线700连接位于第一区AA1不同侧的第五段610和第六段620。
发明人发现,由于第二连接线700的存在,会导致第二区TA的金属布线密度与第三区AA2的金属布线密度的不一致进而导致显示差异。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图14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的放大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七补偿线470,第七补偿线470沿第二方向Y延伸成型,且各第七补偿线47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五连接段7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七补偿线470可以补偿由于设置第五连接段720而导致的金属布线密度不一致的问题,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五遮挡线350,第二连接线7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五遮挡线35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例如第二连接线70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和第五遮挡线35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第五遮挡线350能够由显示面板的显示侧遮挡第二连接线700,改善由于第二连接线700与其他金属布线不同层导致的显示差异。
第四信号线600和第二连接线700相互连接。第四遮挡线340和第四信号线600对应设置,第五遮挡线350和第二连接线700对应设置,为了更好的遮挡第四信号线600和第二连接线700的连接位置,第四遮挡线340和第五遮挡线350交叉并相互连接,以使第四遮挡线340和第五遮挡线350的交叉位置处能够遮挡第四信号线600和第二连接线700的连接位置处。
第五遮挡线35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五遮挡线350包括第五遮挡段352,第五连接段72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五遮挡段352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各第七补偿线470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五遮挡段352相互连接。以改善由于第七补偿线470和第五遮挡段352相互间隔而导致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请继续参阅图14,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八补偿线480,第八补偿线48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连接段7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第八补偿线480改善由于设置第四连接段710而导致的部分第二区和第三区金属布线密度不一致。
第八补偿线48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第二连接线70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分布的两条第四连接段710,第八补偿线480可以对应设置于两条第四连接段710之间,或者第八补偿线480可以对应设置于其中任一第四连接段710背离另一第四连接段710的一侧。即两条第四连接段710沿第一方向X间隔分布,第八补偿线48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第四连接段7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第四连接段7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第四连接段7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第四连接段7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
可选的,第五遮挡线350包括第四遮挡段351,第四连接段71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遮挡段351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那么第四连接段710的分布位置与第四遮挡段351的分布位置相同,第四遮挡段351可以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八补偿线480相互连接,以改善由于第四遮挡段351和第八补偿线480间隔导致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九补偿线490,第九补偿线49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六连接段7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第九补偿线490改善由于设置第六连接段730而导致的部分第二区和第三区金属布线密度不一致。
第九补偿线49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第二连接线70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分布的两条第六连接段730,第九补偿线490可以对应设置于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或者第九补偿线490可以对应设置于其中任一第六连接段730背离另一第六连接段730的一侧。即两条第六连接段730沿第一方向X间隔分布,第九补偿线49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第六连接段7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第六连接段7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第六连接段7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第六连接段7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间。
可选的,第五遮挡线350包括第六遮挡段353,第六连接段730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六遮挡段353在衬底01上的正投影之内。那么第六连接段730的分布位置与第六遮挡段353的分布位置相同,第六遮挡段353可以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九补偿线490相互连接,以改善由于第六遮挡段353和第九补偿线490间隔导致的显示差异。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5,图15是再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Q1区域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的放大示意图。
可选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第十补偿线491,第十补偿线49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十补偿线491位于第四连接段710在第二方向Y上背离第六连接段730的一侧,相邻两条第十补偿线49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相等。由于第四连接段710的分布位置与第四遮挡段351的分布位置相同,第四遮挡段351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八补偿线480连接,那么相邻两条第十补偿线49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八补偿线480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区AA2内位于第四连接段710背离第六连接段730的一侧设置第十补偿线491,能够改善由于第二区TA比第三区AA2多设置第四连接段710而出现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第十补偿线491和第四连接段710的线宽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第十补偿线491和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各第十补偿线491和第四连接段710之间同间距同密度设置,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十补偿线491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及相邻的第十补偿线491和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第十补偿线491和第四连接段710的线宽相等。
在还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多条第十一补偿线492,在第三区AA2位于第六连接段730背离第四连接段710的一侧,相邻两条第十一补偿线49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相等。由于第六连接段730的分布位置与第六遮挡段353的分布位置相同,第六遮挡段353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第九补偿线490连接,那么相邻两条第十一补偿线49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九补偿线490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区AA2内位于第六连接段730背离第四连接段710的一侧设置第十一补偿线492,能够改善由于第二区TA比第三区AA2多设置第六连接段730而出现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第十一补偿线492和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第十一补偿线492和第六连接段730之间同间距同密度设置,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十补偿线491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及相邻的第十补偿线491和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十一补偿线492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及相邻的第十一补偿线492和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第十补偿线491、第四连接段710、第十一补偿线492和第六连接段730的线宽相等。
可选的,第一金属布线层06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十二补偿线493,位于第一区AA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多条第十二补偿线493位于第四连接段710和第六连接段730之间,且相邻两条第十二补偿线493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第十二补偿线493和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六连接段73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条第四连接段710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差异。
上述实施例在可实现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还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可选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及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发光层。示例性的,发光层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即该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
该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阵列基板相似,因此该显示面板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阵列基板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6)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多层金属布线层;
其中,多层所述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一金属布线层,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位于其他任一所述金属布线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其他所述金属布线层中的至少部分所述金属布线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用于补偿金属布线密度的一致性;
其他所述金属布线层包括:
多条第一信号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被所述第一区分隔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多条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连接线围绕所述第一区设置并包括相继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段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段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多条第二信号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被所述第二连接段分隔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段和第四段;
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多条第一补偿线,所述第一补偿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型,且各所述第一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各所述第一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各所述第三段和/或第四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一遮挡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遮挡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二遮挡线,所述第二遮挡线包括第二遮挡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二遮挡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所述第一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所述第二遮挡段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线和所述第二遮挡线交叉并在其交叉位置处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补偿线包括第一补偿分段,各所述第一补偿分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三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各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补偿线包括第二补偿分段,各所述第二补偿分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四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各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第三遮挡线,各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三遮挡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所述第一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各所述第三遮挡线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为电源信号线或参考电压线,各所述第三遮挡线和各所述第二信号线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多条第二补偿线,各所述第二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二遮挡线,所述第二遮挡线还包括第一遮挡段,各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一遮挡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所述第二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所述第一遮挡段相互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三补偿线,所述第三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中一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背离另一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三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包括第二遮挡线,所述第二遮挡线还包括第三遮挡段,各所述第三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三遮挡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各所述第三补偿线和位于其延长线上的各所述第三遮挡段相互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补偿线,所述第四补偿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侧,相邻两条所述第四补偿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四补偿线和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五补偿线,所述第五补偿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相邻两条所述第五补偿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五补偿线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六补偿线,所述第六补偿线位于所述第一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多条所述第六补偿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且相邻两条所述第六补偿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六补偿线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间距相等。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数据信号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同层设置;
和/或,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其他所述金属布线层还包括:
第四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成型,至少一条所述第四信号线包括被所述第一区分隔的第五段和第六段;
驱动器,用于向所述第四信号线传输控制信息;
所述驱动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为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设于所述第一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连接各所述第五段,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连接所述第六段;或者,
所述驱动器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其他所述金属布线层还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二连接线围绕所述第一区设置并包括相继连接的第四连接段、第五连接段和第六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第五段电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第六连接段之间,所述第六连接段与所述第六段电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段和所述第六连接段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金属布线层还包括第七补偿线,所述第七补偿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成型,且各所述第七补偿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各所述第五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延长线上。
2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2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079607.XA 2021-09-15 2021-09-15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823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607.XA CN113823642B (zh) 2021-09-15 2021-09-15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2/089452 WO2023040276A1 (zh) 2021-09-15 2022-04-27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8/455,780 US20230402467A1 (en) 2021-09-15 2023-08-25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607.XA CN113823642B (zh) 2021-09-15 2021-09-15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3642A CN113823642A (zh) 2021-12-21
CN113823642B true CN113823642B (zh) 2024-01-19

Family

ID=7892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9607.XA Active CN113823642B (zh) 2021-09-15 2021-09-15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2467A1 (zh)
CN (1) CN113823642B (zh)
WO (1) WO2023040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3642B (zh) * 2021-09-15 2024-01-1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48776A (zh) * 2022-06-30 2022-10-04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139A (zh) * 2018-06-26 2018-09-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7372A (zh) * 2019-01-28 2019-04-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81141A (zh) * 2020-01-08 2020-04-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23409A (zh) * 2021-02-24 2021-08-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5108B2 (en) * 2012-08-21 2015-11-24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bent signal lines
CN113160743B (zh) * 2021-02-24 2023-04-1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60742B (zh) * 2021-02-24 2022-10-0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23642B (zh) * 2021-09-15 2024-01-1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139A (zh) * 2018-06-26 2018-09-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7372A (zh) * 2019-01-28 2019-04-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81141A (zh) * 2020-01-08 2020-04-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23409A (zh) * 2021-02-24 2021-08-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276A1 (zh) 2023-03-23
US20230402467A1 (en) 2023-12-14
CN113823642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657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05888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2446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13160743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6074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2364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76015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41025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1215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2340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157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80035966A (ko) 표시장치
KR20230158123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478407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67010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8063398A (ja) 表示装置
JP2024519027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338083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7847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4517206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286419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360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12097B (zh) 显示装置
US20230132110A1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497077A (zh) 显示面板和使用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