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9599B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9599B
CN113819599B CN202111007031.6A CN202111007031A CN113819599B CN 113819599 B CN113819599 B CN 113819599B CN 202111007031 A CN202111007031 A CN 202111007031A CN 113819599 B CN113819599 B CN 113819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e
fresh air
air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7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9599A (zh
Inventor
宋龙
吕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7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9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9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9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9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9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热成像装置,壳体包括顶部、底部和侧部,侧部连接于顶部和底部之间,壳体设有新风入口、回风入口、新风出口和多个回风出口;壳体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换热风道和新风风道,新风入口与新风出口通过新风风道相连通,回风入口与多个回风出口通过换热风道相连通;新风出口设于底部,多个回风出口沿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侧部,每一回风出口均可转动安装有导风板;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多个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热成像装置与每一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诸多场合都采用空调对室内环境进行温度调节,以保证环境温度的舒适性。在一些浴室或室内泳池等场所,由于空间通常处于密闭状态,且环境湿度较高,若空气不流通,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对环境卫生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当用户在游泳的时候,若突然上岸或者露出水面,由于水分的蒸发吸热,容易造成人体失温,对人体健康不利。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不能很好的适应浴室或室内泳池等场景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不能够满足浴室或室内泳池场景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热成像装置,所述壳体包括顶部、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所述壳体设有新风入口、回风入口、新风出口和多个回风出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换热风道和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新风出口通过所述新风风道相连通,所述回风入口与多个所述回风出口通过所述换热风道相连通;
所述新风出口设于所述底部,多个所述回风出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侧部,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均可转动安装有导风板;所述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多个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所述热成像装置与每一所述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所述侧部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回风入口设于所述进风部,所述回风出口设于所述出风部,所述进风部靠近于所述顶部,所述出风部靠近于所述底部,所述出风部在所述顶部到所述底部的方向上呈渐缩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所述新风入口设于所述顶部,所述回风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回风入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侧部并与多个所述回风出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侧部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回风入口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回风出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相连通形成所述新风风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输入通道和第二风扇,所述新风输入通道连接于所述新风入口,所述第二风扇用于驱动室外新风从所述新风输入通道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并从所述新风出口吹出;所述热成像装置还用于采集所述新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所述热成像装置与所述第二风扇通信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开启所述换热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
在所述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所述除湿模式第一设定时长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
若所述室内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之外,则控制运行所述换热模式;
若所述室内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范围之内,则控制关闭所述换热模式,开启所述除湿模式,并实时获取室内湿度;
当所述室内湿度达到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关闭所述除湿模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包括:
在所述换热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一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在所述换热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二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风速大于设定风速,所述第二风速小于设定风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所述新风模式的情况下,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三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三风速小于设定转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关闭所述换热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关闭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
若所述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四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五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四风速大于所述第五风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还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出口的下方的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第五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独立的换热风道和新风风道,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新风出口,在壳体的侧部设置沿壳体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回风出口,并在每一室内回风出口处可转动安装导风板,使空调器能够吹送新风的同时从壳体周侧的多个方向吹送换热风,以满足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的换热需求并给整体空间进行通风。在浴室或浴池这类密闭的环境中,在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同时,还能够保证室内空气与外界的流通性,减少细菌滋生。
可根据热成像装置采集到的多个回风出口对应范围的人体热成像信息,单独调节靠近用户所在侧的回风出口的出风方向,使热风吹向用户或者避免冷风直吹用户,从而避免用户因身体露出水面而导致身体失温。并且在调节个别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偏转角度时,不会使其他回风出口对应范围的温度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减小对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俯视视图;
图4是图3中的空调器在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空调器在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1、顶部; 111、新风入口;
12、底部; 121、新风出口; 13、侧部;
131、回风入口; 132、回风出口; 2、导风板;
3、蒸发器; 4、第一风扇; 51、第一隔板;
52、第二隔板; 521、导风面; 53、第三隔板;
54、第四隔板; 61、导风通道; 62、导流通道;
63、新风出风腔体; 64、新风输入通道; 7、电脑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俯视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1和热成像装置(图中未示出)。壳体1包括顶部11、底部12和侧部13,侧部13连接于顶部11和底部12之间。壳体1设有新风入口111、回风入口131、新风出口121和多个回风出口132。壳体1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换热风道和新风风道,新风入口111与新风出口121通过新风风道相连通,回风入口131与多个回风出口132通过换热风道相连通。新风出口121设于底部12,多个回风出口132沿壳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于侧部13,每一回风出口132均可转动安装有导风板2。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多个回风出口132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热成像装置与每一导风板2的驱动装置通信连接。
其中,该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3和第一风扇4,蒸发器3和第一风扇4均设置于换热风道内,第一风扇4用于驱动空气从回风入口131进入换热风道并与蒸发器3进行换热后从回风出口132吹出,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换热。新风风道用于将从室外进入的新风引流至新风出口121排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的通风换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使用状态下,顶部11和底部12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设置,即顶部11朝上,底部12朝下。导风板2呈水平设置,用于调节回风出口132的上下方向的出风角度。侧部13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外形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在横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多个回风出口132沿侧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情况下,如图1和图3所示,侧部13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依次相连并与顶部11和底部12围设形成中空的壳体结构,其中,多个侧板可一体成型。多个回风出口13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侧板上。每一回风出口132向其所在侧板所在侧出风。例如,侧部13包括四个侧板,对应设置有四个回风出口132,四个回风出口132分别向四个方向送风。
具体地,热成像装置和导风板的驱动装置分别与电脑控制板通信连接,电脑控制板上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是否有人体设定区域露出水面。当确定某一回风出口132对应范围内存在人体设定区域露出水面,则控制该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偏转,以调节该回风出口132的出风方向。若为制冷模式,则以防止冷风直吹人体的方向吹送冷风;若为制热模式,则以向用户所在方向吹送热风。
可选地,热成像装置安装于壳体1上,热成像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回风出口132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热成像装置。以获得更大范围的人体热成像信息的采集。例如,当有四个回风出口132时,在壳体1对应于四个回风出口132的位置安装四个热成像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独立的换热风道和新风风道,在壳体1的底部12设置新风出口,在壳体1的侧部13设置沿壳体1的周侧分布的多个回风出口132,并在每一室内回风出口132处可转动安装导风板2,使空调器能够吹送新风的同时从壳体1周侧的多个方向吹送换热风,以满足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的换热需求并给整体空间进行通风。在浴室或浴池这类密闭的环境中,在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同时,还能够保证室内空气与外界的流通性,减少细菌滋生。
可根据热成像装置采集到的多个回风出口对应范围的人体热成像信息,调节靠近用户所在侧的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2的偏转角度,以单独调节空调器一侧的出风方向,使热风吹向用户或者避免冷风直吹用户,从而避免用户因身体露出水面而导致身体失温。并且在调节个别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偏转角度的同时,其他回风出口132的导风板可继续保持当前状态,使其他回风出口132对应的范围内的温度不会因该回风出口132的导风板的调节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减小对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如图4所示为图3中的空调器在A-A处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图3中的空调器在B-B处的剖视图。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均以该空调器使用状态下的视角(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来说明其结构。该空调器的顶部11设有安装孔,空调器通过顶部11上的安装孔与室内空间的顶部安装固定。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新风出口121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12。在使用时,将该空调器通过顶部11安装于室内空间顶部的中间区域。在空调同时运行于换热模式和新风模式的情况下,新风从壳体1的底部12向室内空间的中央吹出;换热风从壳体1的周侧向多个侧方吹出,通过调节对应侧的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2,可调节任一侧吹出的换热风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回风入口131设于侧部13并沿壳体1的周侧布置。回风入口131和回风出口132中的一者靠近顶部11,另一者靠近于底部12。通过将回风入口131沿壳体1的周侧设置于侧部13,使室内空气能够从侧部13的多个方向进入壳体1内,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循环流通。其中,回风入口13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回风入口1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即沿壳体1的周侧设置的一整个回风入口131。回风入口13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回风入口131的布置方式与多个回风出口132的布置方式相同,即多个回风入口131沿壳体1周向间隔设置于侧部13。回风入口131的数量与多个回风出口13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侧部13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回风入口131设于进风部,回风出口132设于出风部,进风部靠近于顶部11,出风部靠近于底部12。出风部在顶部11到底部12的方向上呈渐缩状。如此,可使设置于出风部的回风出口132朝向底部12远离顶部11的一侧,当该空调器通过顶部11安装于室内空间顶部时,有利于多个回风出口132向空调器周侧的下部空间送风。当侧部13由多个侧板围设形成时,每一侧板上的回风入口131靠近顶部11,回风出口132靠近底部12。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蒸发器3围设于第一风扇4的周侧并与壳体1相连,以将换热风道分隔为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回风入口131与进风风道连通,回风出口132与出风风道连通。第一风扇4用于驱动室内空气依次流经回风入口131、进风风道、蒸发器3和出风风道后从多个回风出口132吹出。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风扇4为轴流风扇,其转轴呈竖直方向设置。蒸发器3环绕于第一风扇4的转轴设置。在高度方向上,第一风扇4与回风入口131相对设置。第一风扇4运转时,其叶片推动其上方的空气向其下方流动,并从下方的多个回风出口132吹出。叶片上方的空气压力减小,从而驱动壳体1外部的室内空气从上方的回风入口131进入换热风道内的第一风扇4的上部空间。如此往复驱动室内空气经换热风道进行循环换热。图5中虚线箭头所示为换热风道内的气流方向。
其中,如图5所示,侧部13沿其周向设有向壳体1的内部延伸的第一隔板51,第一隔板51位于回风入口131与多个回风出口132之间。蒸发器3的两端分别与顶部11和第一隔板51相连,进风风道形成于第一隔板51与顶部11之间。可选地,蒸发器3环绕于第一风扇4的外周,呈环形筒状结构。第一隔板51对应设置成为环形,蒸发器3的上端与顶部11相连,下端与第一隔板51相连,蒸发器3的进风侧与回风入口131相对。通过设置第一隔板51,将进入进风通道的风导流至蒸发器3,而不与流向回风出口132的风串流,提高换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新风入口111设于顶部11,新风出口121设于底部12。回风入口1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回风入口131沿壳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于侧部13并与多个回风出口132一一对应设置。侧部13上位于每相邻两个回风入口131之间和相邻两个回风出口132之间的位置设有导风通道61,导风通道61的两端分别与新风入口111和新风出口121相连通形成新风风道。
具体地,侧部13的内壁设有导风通道壁,导风通道壁与侧部13围设形成导风通道61。或者,导风通道61为构造于侧部13内的导流槽。导风通道61用于将从顶部11的新风入口111进入的新风导流至底部12的新风出口121。导风通道61的数量与回风入口131的数量相同。多个导风通道61的两端分别与新风入口111和新风出口121相连通后形成独立于换热风道的新风风道。通过将导风通道61设置于侧部13,使壳体1的内部形成较大空间的换热风道,且基本不影响换热风道内的气流流动。
可选地,该空调器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围设形成侧部13。多个侧板可以一体成型形成侧部13,也可以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侧部13。多个回风入口131和多个回风出口132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侧板,即每一侧板设有一回风入口131和一回风出口132。其中,回风入口131位于回风出口132的上方;或者,回风入口131位于回风出口132的下方。每相邻两个侧板的相连接处设置有导风通道61。例如,侧部13由四个侧板围设形成,对应设有四个导风通道61。如图3和图4所示,四个导风通道61分别位于侧部13的四个角落,以充分利用壳体1内部的角落空间。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顶部11设有多个导流通道62,多个导风通道61与多个导流通道62一一对应设置,导风通道61通过导流通道62与新风入口111相连通。
具体地,新风入口111为开设于顶部11的通孔。顶部11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导流槽,多个导流槽的一端与新风入口111相连通,另一端与导风通道61相连通。壳体1内还设有第四隔板54,第四隔板54与顶部11的内表面相贴合以与多个导流槽围设形成多个导流通道62。从新风入口111进入的新风由多个导流通道62分流至多个导风通道61,最终到达新风出口121。其中,第四隔板54可以与壳体1的顶部11一体成型。
或者,新风入口111包括设置于顶部11的多个通孔。顶部11的内壁设有导流通道壁,导流通道壁与顶部11围设形成导流通道62,并使多个导流通道62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二隔板52。第二隔板52与顶部11之间形成有所述换热风道,第二隔板52与底部12之间形成有新风出风腔体63,导风通道61通过新风出风腔体63与所述新风出口121相连通。其中,新风出口121处设有出风格栅。从多个导风通道61排出的新风进入新风出风腔体63,并在新风出风腔体63内混合后从新风出口121排出,可使新风的出风较为均匀。
其中,当同时设置有导流通道62和新风出风腔体63时,导流通道62、导风通道61和新风出风腔体63依次连通形成独立于换热风道的新风风道。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为新风风道内的气流方向。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该空调器还包括电脑控制板7,第二隔板52与底部12之间设有第三隔板53。第二隔板52和第三隔板53围设形成容置空间,电脑控制板7设置于容置空间内。
由于容置空间的上方为换热风道,容置空间的下方为新风风道,可有效防止电脑板产生凝露水,保护电脑板。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第二隔板52背离新风出风腔体63的一侧设有多个导风面521,多个导风面521与多个回风出口132一一对应设置,导风面521靠近其出风侧的一端与回风出口132相连,以将经换热后的室内回风向回风出口132的方向导流。
具体地,导风面521为一端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其向下倾斜的一端与回风出口132的下边缘相连。多个导风面521相连形成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到下渐扩的导流结构,有利于将进入出风风道的风向多个回风出口132导流。可选地,导风板2可偏转至其一端边缘与导风面521抵接,使导风面521与导风板2相连形成连续的导风结构,以阻止气流从导风板2和导风面521之间通过,而是从导风板2的上方通过。
进一步地,在导风板2的边缘与导风面521抵接的情况下,导风板2与水平面平行或者其出风端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在制冷模式下,可有效的将冷风上方导流到上方空间,有效避免冷风直吹人体。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该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输入通道64和第二风扇。新风输入通道64连接于新风入口111,第二风扇用于驱动室外新风从新风输入通道64进入新风风道并从新风出口121吹出。其中,第二风扇可安装与新风输入通道内。或者,第二风扇安装于新风输入通道64之外且与新风输入通道64相连的设备或机构上。新风输入通道64内设有风门,当需要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开启风门即可向室内引入新风。
其中,热成像装置还用于采集新风出口121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热成像装置还与第二风扇通信连接。其中,热成像装置可安装于底部12。具体地,热成像装置和第二风扇分别与电脑控制板通信连接,电脑控制板上的控制器根据热成像装置采集的新风出口121对应范围的人体热成像信息控制第二风扇的风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为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所述回风出口132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步骤S200,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2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132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2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132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其中,可通过热成像装置检测不同回风出口132对于范围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比如,人体的设定区域可以设定为人体腰部以上的区域。根据第一人体图像信息可确定露出水面的人体所处的方位,若确定某一回风出口132对应范围内存在人体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对该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进行调节。否则,该回风出口132的导风板2维持不动,使回风出口132继续以当前的出风方向送风。
例如,每一回风出口132可对应设置一个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该回风出口132所在侧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空调器设有四个回风出口132,分别对应空调器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个热成像装置分别用于采集这四个方位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若检测到空调器北侧存在人体的腰部以上区域露出水面,则控制调节空调器北侧所对应的回风出口132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调节该回风出口132的出风方向。
其中,若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则调节对应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避免冷风直吹人体造成人体体表温度降低。若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则调节对应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2向下吹风,使吹向人体所在区域,以增加人体体表温度。在上述调节对应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偏转角度的同时,其他回风出口132的导风板则继续保持当前状态,使得其他回风出口132对应的范围内的室内温度不会因该回风出口132的导风板的调节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使室内整体温度分布仍然较为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10,获取开启所述换热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S32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
步骤S330,在所述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所述除湿模式第一设定时长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
其中,第一控制指令可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用户终端等发送给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启动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在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第一设定时长后,在保持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初始模式的状态下,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
例如,当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1h后,开启新风模式并运行新风模式10min后关闭新风模式。其中,在运行新风模式10min的时间内,仍然保持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交替运行的状态。从第一次开启新风模式的一刻开始计时,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1h后,第二次开启新风模式。依此类推,每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1h,开启新风模式10min,即每隔50min运行新风模式10mi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同时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设定时长,以定期对室内进行换新风操作。在浴室或浴池这类密闭的环境中,既能够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又能够保证室内空气与外界的流通性,减少细菌滋生。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步骤S320中所述的,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包括:
步骤S321,实时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其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并将其发送给空调控制系统。
步骤S322,若所述室内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之外,则控制运行所述换热模式。
步骤S323,若所述室内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范围之内,则控制关闭所述换热模式,开启所述除湿模式,并实时获取室内湿度。其中,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并将其发送给空调控制系统。
步骤S324,当所述室内湿度达到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关闭所述除湿模式。
空调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根据室内温度开启换热模式或除湿模式。其中,换热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第一控制指令可以为制热指令和制冷指令,第一控制指令包括制热或制冷的设定温度。
在冬季时,空调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开启空调的制热模式,若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则继续运行制热模式。当室内温度在制热模式下上升到设定温度范围以内,则控制关闭制热模式,开启除湿模式,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若检测到的室内湿度不低于设定湿度(如60%Rh),则继续运行除湿模式,直至检测到的室内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关闭除湿模式。此时,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均关闭,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直到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时,重启制热模式,并继续以上述控制逻辑控制空调器运行,并依此循环。
在夏季时,空调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开启空调的制冷模式,若检测到的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则继续运行制冷模式。当室内温度在制热模式下下降到设定温度范围以内,则控制关闭制冷模式,开启除湿模式,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若检测到的室内湿度不低于设定湿度(如60%Rh),则继续运行除湿模式,直至检测到的室内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关闭除湿模式。此时,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均关闭,空调器处于待机状态。直到检测到的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时,重启制冷模式,并继续以上述控制逻辑控制空调器运行,并依此循环。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步骤S330所述的,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包括: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以第一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以第二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时。其中,所述第一风速大于设定风速,所述第二风速小于设定风速。即根据换热模式的不同类型,控制新风模式的送风速度。具体地,在交替运行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以较高的风速向室内输送新风,以加快室内的通风换气。在交替运行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以较低的风速向室内输送新风,避免较低温度的室外新风进入室内后降低室内温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所述新风模式的情况下,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三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三风速小于设定转速。即当通过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时,为了保护人体体表温度,控制空调器以较低的风速向室内输送新风。若设定区域不位于水面以上,则继续以设定风速运行新风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10,获取关闭所述换热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步骤S420,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关闭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
其中,第二控制指令可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用户终端等发送给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根据该第二控制指令关闭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此时空调处于待机状态,第二设定时间段之后,开启新风模式。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后关闭新风模式,继续进入待机状态。依此类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控制空调器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例如,每1h运行新风模式10min,即每间隔50min运行新风模式10min。
进一步地,步骤S420中所述的,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包括:
步骤S421,实时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
步骤S422,若所述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四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五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四风速大于所述第五风速。
例如,在室内温度高于30℃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以较高的风速向室内输送新风。在室内温度不高于30℃的情况下,控制空调以较低的风速向室内输送新风,以避免温度较低的新风吹到人体造成人体失温。
进一步地,步骤S420中所述的,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还包括:
步骤S423,获取所述新风出口的下方的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步骤S424,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第五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
其中,可通过热成像装置检测空调器新风出口下方的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比如,人体的设定区域可以设定为人体腰部以上的区域。若采集到的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显示新风出口121的下方存在人体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空调器以较低的风速向室内输送新风,以保护人体体表温度。否则,继续保持当前的风速运行新风模式。
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和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可通过同一热成像装置进行采集。该热成像装置的视觉区域覆盖新风出口121对应的范围和多个回风出口132对应的范围,根据其视觉区域与待采集范围的对应关系,从其采集的整体热成像信息中获取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和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和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也可通过不同的热成像装置采集。例如,新风出口121和每一回风出口132均对应设置一个热成像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空调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710,用于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回风出口132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
控制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若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回风出口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回风出口132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回风出口132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进一步地,获取单元710,还用于获取开启换热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在空调器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第一设定时长之后,控制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时,获取单元710还用于在实时获取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
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比较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若室内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之外,则控制运行换热模式;若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范围之内,则控制关闭换热模式,开启除湿模式,并实时获取室内湿度。
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比较室内湿度和设定湿度,当室内湿度达到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关闭除湿模式。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控制单元720控制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时,在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控制空调器以第一风速运行新风模式。在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以第二风速运行新风模式;其中,第一风速大于设定风速,第二风速小于设定风速。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空调器运行于新风模式的情况下,若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控制空调器以第三风速运行新风模式,第三风速小于设定转速。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获取单元710还用于获取关闭换热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关闭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并控制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控制单元720控制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时,获取单元710还用于实时获取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比较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若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控制空调器以第四风速运行新风模式;否则,控制空调器以第五风速运行新风模式;第四风速大于第五风速。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控制单元720控制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时,获取单元710还用于获取新风出口121的下方的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控制单元720还用于根据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若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空调器以第五风速运行新风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热成像装置,所述壳体包括顶部、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所述壳体设有新风入口、回风入口、新风出口和多个回风出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换热风道和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新风出口通过所述新风风道相连通,所述回风入口与多个所述回风出口通过所述换热风道相连通;
所述新风出口设于所述底部,多个所述回风出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侧部,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均转动安装有导风板;所述热成像装置用于采集多个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所述热成像装置与每一所述导风板的驱动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新风入口设于所述顶部,所述回风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回风入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侧部并与多个所述回风出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侧部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回风入口之间和相邻两个所述回风出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相连通形成所述新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回风入口设于所述进风部,所述回风出口设于所述出风部,所述进风部靠近于所述顶部,所述出风部靠近于所述底部,所述出风部在所述顶部到所述底部的方向上呈渐缩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输入通道和第二风扇,所述新风输入通道连接于所述新风入口,所述第二风扇用于驱动室外新风从所述新风输入通道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并从所述新风出口吹出;所述热成像装置还用于采集所述新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人体热成像信息,所述热成像装置与所述第二风扇通信连接。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空调器运行于换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每一所述回风出口对应范围内的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方向或水平以上的方向送风;在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回风出口处的导风板的偏转角度以使所述回风出口向水平以下的方向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开启所述换热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
在所述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所述除湿模式第一设定时长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空调器交替运行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
若所述室内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之外,则控制运行所述换热模式;
若所述室内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范围之内,则控制关闭所述换热模式,开启所述除湿模式,并实时获取室内湿度;
当所述室内湿度达到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关闭所述除湿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一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二设定时长,包括:
在所述换热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一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在所述换热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二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风速大于设定风速,所述第二风速小于设定风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所述新风模式的情况下,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三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三风速小于设定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关闭所述换热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关闭所述换热模式和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空间的室内温度;
若所述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四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第五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四风速大于所述第五风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每第二设定时间段运行新风模式第三设定时长,还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出口的下方的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人体热成像信息判断人体的设定区域是否位于水面以上;
若所述设定区域位于水面以上,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第五风速运行所述新风模式。
CN202111007031.6A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19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031.6A CN113819599B (zh)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031.6A CN113819599B (zh)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9599A CN113819599A (zh) 2021-12-21
CN113819599B true CN113819599B (zh) 2022-12-23

Family

ID=7891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7031.6A Active CN113819599B (zh)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95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35711A1 (de) * 2009-07-31 2011-02-03 Kampmann Gmbh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CN207196697U (zh) * 2017-03-22 2018-04-06 北京格润爱科技有限公司 吸顶式新风净化机
CN108731145A (zh) * 2017-04-22 2018-11-02 北京格润爱科技有限公司 吸顶式新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208920237U (zh) * 2018-09-10 2019-05-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054664U (zh) * 2018-11-07 2019-07-02 深圳市英维克健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12013465A (zh) * 2019-05-29 2020-12-0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11076297A (zh) * 2020-01-19 2020-04-28 浙江星光电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式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45U (zh) * 2020-07-01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新风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9599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35222A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WO2021088470A1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US20110138708A1 (en) Superimposed Computer Room Building and Process for Cooling this Building
CN112032840B (zh) 嵌入式空调器及其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38131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EP3686507B1 (en) Ceiling-mounte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KR101295311B1 (ko) 빌트업 항온기
CN112013465A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13819599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0663090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4382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566287B (zh) 天花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88275B (zh) 空调器
JP4014906B2 (ja) タスク・アンビエント空調方法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KR102105026B1 (ko) 대형 공간용 열회수 환기장치
JP2001108271A (ja) 換気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空調換気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CN100414198C (zh) 吸顶式空调机控制风量的装置及方法
KR100972231B1 (ko) 냉난방 효율을 증대하는 공동주택용 전실 보조 도어
JP2005049024A (ja) 空調設備
CN210425277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4148291U (zh) 风口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KR102627792B1 (ko) 공조 시스템
CN212227361U (zh) 空调器
JP2570932B2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JP2511215B2 (ja) ダクト式空気調和システ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