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5469B -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5469B
CN113815469B CN202010560004.0A CN202010560004A CN113815469B CN 113815469 B CN113815469 B CN 113815469B CN 202010560004 A CN202010560004 A CN 202010560004A CN 113815469 B CN113815469 B CN 113815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pile
cloud platform
uniqu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00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5469A (zh
Inventor
王圣慧
宋正宇
王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00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5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5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5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方法应用于充电验证系统,系统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将充电桩编号和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和/或唯一识别码,判断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车云平台在确定车辆状态正常时,将充电桩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向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本发明可识别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的真实性,大大的降低了充电验证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电动汽车也越来越普及。电动汽车的供能一般是由充电站或充电桩提供的。目前,充电站的充电桩是通过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Number,车架号)码进行验证识别和验证的。具体的,当车辆需要充电时,充电桩将会获取车辆的VIN码上传和桩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校验比对,当比对完成后由服务器向充电桩下发充电指令以进行充电。
虽然现有的方法可实现电动汽车的即插即充和快速验证充电,但是现有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车辆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通信上传的VIN码,可以通过车辆的改造将CAN上的VIN码变更、伪造,从而欺骗云端服务器进行充电,损害他人利益。因此,目前的充电验证方法仍然存在较大的漏洞,验证过程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可识别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的真实性,大大的降低了充电验证风险。
第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应用于充电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
所述车云平台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位置状态;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获得所述充电桩的电桩坐标;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获得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
所述车云平台判断所述电桩坐标与所述车辆坐标是否相匹配;
若相匹配,则所述车云平台确定所述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正常。
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查询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
若未出现故障,则所述车云平台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唯一识别码包括VIN码和电池编码;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所述车云平台查询所述VIN码和所述电池编码是否相匹配;
若相相匹,则所述车云平台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可选的,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包括: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查询所述充电桩是否可用;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对应的目标账户是否正常;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若所述桩云平台确定所述充电桩可用且所述目标账户正常,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所述充电桩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可选的,所述充电完成包括:
所述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所述充电桩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将所述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并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绑定;
所述桩云平台将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所述充电桩;
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可选的,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停止充电后,将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判断所述充电时长和/或所述充电电量是否与所述结算订单相匹配;
若相匹配,则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所述目标账户结算。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其中,
所述充电桩,用于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连接;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
所述车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位置状态;所述车云平台,还用于:
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获得所述充电桩的电桩坐标;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获得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判断所述电桩坐标与所述车辆坐标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正常。
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车云平台,还用于:
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查询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若未出现故障,则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可选的,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唯一识别码包括VIN码和电池编码;所述车云平台,还用于:
查询所述VIN码和所述电池编码是否相匹配;若相相匹,则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可选的,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
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查询所述充电桩是否可用;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对应的目标账户是否正常;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若确定所述充电桩可用且所述目标账户正常,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所述充电指令。
可选的,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可选的,所述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可选的,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在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并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将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所述充电桩;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绑定;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基于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可选的,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停止充电后,将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判断所述充电时长和/或所述充电电量是否与所述结算订单相匹配,若相匹配,则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所述目标账户结算。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应用于所述充电验证系统,该系统中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该方法具体过程为: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然后,由电池管理系统将充电桩编号和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车云平台。在车云平台中存储有充电车辆的真实的信息,当车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时,就可准确的验证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是否被伪造或修改;车云平台判断所述车辆状态正常后,就可说明该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正常、没有被伪造。此时,可将充电桩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桩云平台,可保证桩云平台接收到的唯一识别码是准确可靠的。最后,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向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开始充电。本实施例的整个实施过程相较于充电桩直接与桩云平台进行唯一识别码等信息交互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唯一识别码的来源以及上传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即使被篡改也容易被识别出。可保证充电车辆的唯一性和真实性,大大的降低了充电验证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应用于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的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充电验证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图1示出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
步骤S2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
步骤S30: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
步骤S40:所述车云平台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步骤S50: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步骤S60: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的充电验证系统中,充电桩连接有充电枪。充电枪用于与充电车辆进行连接充电。充电桩可安装在充电站,还可安装在停车场,或其它地方。充电桩具有唯一的可识别的充电桩编号。例如,充电桩安装在充电站时,充电桩编号可由充电站编号与站内的桩编号构成;充电桩安装在停车场时,充电桩编号可由停车场编号与停车场内的桩编号构成。另外,充电桩编号也可以是由管理单位或生产单位分配的唯一序列号,不作限制。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安装在充电车辆上,用于进行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该电池管理系统可直接或间接的与车云平台通信连接,并且电池管理系统可将充电车辆的电池状态的实时参数信息上传至车云平台。例如,电池管理系统可通过充电车辆的主控系统、通信系统与车云平台连接。其中,电池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的电量,电池的损耗,电池的使用时长,电池所处的位置坐标等等。在车云平台上存储有充电车辆的详细信息,例如,充电车辆的VIN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号码或车架号码),充电车辆的电池编码,充电车辆的生产厂商,充电车辆的电池生产厂商,充电车辆的电池详细属性参数,等等。
桩云平台,用于对充电桩进行控制和管理。比如,控制充电桩进行充电或停止充电,桩云平台可获取充电桩的实时充电信息。在桩云平台上可进行充电订单的业务结算。在业务结算的时候,可对充电车辆对应的目标账户的费用进行结算。具体的,目标账户绑定了充电车辆,例如,用户可通过桩云平台对应的应用软件将充电车辆的VIN码或电池编码绑定到目标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和电池管理系统均具有用于处理数据的处理器,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车云平台和桩云平台也均具有用户处理数据的服务器,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的执行以及其他元器件的工作可由微处理器、控制器或服务器进行控制,不再赘述。
步骤S10: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
在步骤S10中,充电枪插上充电车辆上后首先会进行低压辅助上电及充电握手阶段。例如,当充电枪和充电车辆物理连接并完成上电,且电压检测正常后,由充电桩向BMS发送CHM报文(Charger Handshake Message,充电握手报文),报文内容为充电桩的通信协议版本号。BMS收到CHM报文后,向充电桩发送BHM报文(BMS Handshake Message,BMS握手报文),其内容是BMS最高允许充电电压。充电桩与充电车辆的BMS之间的通信协议可采用现有协议,例如CAN2.0B通信协议。
充电握手完成后,充电桩将充电桩编号以CRM报文(Charger Realize Message,CRM)的方式发送给充电车辆的BMS。CRM报文的定义可参照GBT-27930-2015的协议标准,不再赘述。例如,充电桩编号为充电站编号和桩编号组成,可将充电站编号以及桩编号分别保存在报文的SPN2561和SPN2562字段中。
步骤S2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
在步骤S20中,BMS接收到CRM报文后,可将报文中的充电桩编号单独提取出来。然后,将充电桩编号和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打包发送给车云平台。发送时,可通过加密协议进行加密发送,发送到车云平台后,由车云平台基于加密协议进行解密,保证唯一识别码的传输安全,避免被拦截篡改。其中,唯一识别码可为充电车辆的VIN码,还可为充电车辆电池的电池编码,还可为VIN码与电池编码二者构成的组合,不作限制。
步骤S30: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
在步骤S30中,车辆状态可为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和充电车辆的电池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唯一识别码可为。具体的实例如下:
1、当车辆状态为位置状态时,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包括如下过程:
首先,车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获得充电桩的电桩坐标。
具体的,在一实例中,车云平台可根据充电桩编号向桩云平台请求查询充电桩的电桩坐标,以使桩云平台将电桩坐标发送给车云平台。在另一实例中,电桩坐标也可通过充电桩发送给BMS,然后由BMS发送给车云平台;发送的时机可与充电桩编号一同发送,以减少交互次数,提高效率。在又一实例中,车云平台上可预先存储有充电桩的详细信息,包括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与电桩坐标中间的匹配关系;在车云平台得到充电桩编号后就可查询出电桩坐标。
然后,车云平台基于唯一识别码,获得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
可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移动通信基站定位等,获取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然后由BMS系统将车辆坐标进行实时或定时上报,这样车云平台上就能够确定充电车辆的实时位置。也即,当车云平台拿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时,就可查询到与该唯一识别码对应的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
最后,车云平台判断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是否相匹配;若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匹配,则车云平台确定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正常。
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匹配,可包括: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相同,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的偏差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距离阈值可根据采用的定位方式进行适应性设定。例如,采用卫星定位或卫星定位结合移动通信基站定位时,距离阈值的取值可为0-15m,如15m、10m、5m、等等;仅采用移动通信基站定位时,距离阈值的取值可为0-35m,如35m、30m、25m、等等。当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匹配时,说明充电车辆与充电桩在同一区域,可进行安全充电。若当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被劫持篡改为其他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时,由于车云平台上存储有所有的新能源车辆的车辆位置实时位置,此时电桩坐标与车辆坐标将无法匹配,就会识别出充电车辆的位置状异常。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准确的识别VIN码或电池编码被篡改的情况,降低了充电验证风险,保障了充电安全。
2、当车辆状态为电池状态时,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包括如下过程:
首先,车云平台基于唯一识别码,查询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
电池的故障可为,充电电路断路、电芯损坏、电池断路、电池超出使用寿命、电池温度过低/高、等等。可通过的BMS将电池状态的实时参数信息上传至车云平台,由车云平台判断电池是否故障。还可通过BMS采集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例如温度、电流;并基于实时状态参数得到电池故障的结果,BMS将电池故障的结果上传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将电池故障的结果作为电池状态信息进行保存。
然后,若充电车辆的电池未出现故障,则车云平台确定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通过上述步骤可保证充电的充电安全,避免电池损坏而引发的爆炸、起火等事故。
3、当车辆状态为电池状态,且唯一识别码包括VIN码和电池编码时,步骤S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包括如下过程:
首先,车云平台查询VIN码和电池编码是否相匹配。预先在车运平台中保存的充电车辆的VIN码和电池编码都是成对的。即,VIN码与电池编码一一对应。查询时,可基于VIN码查询电池编码;若车云平台接收到的电池编码与基于接收到的VIN码查询得到的电池编码相同,那么确认接收到VIN码和电池编码是相匹配的。也可基于电池编码查询VIN码;若车云平台接收到的VIN码与基于接收到的电池编码查询得到的VIN码相同,那么确认接收到VIN码和电池编码是相匹配的。
然后,若VIN码和电池编码相匹配,则车云平台确定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当VIN码或电池编码无法匹配时,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充电车辆的BMS或电池被改装过,不利于充电安全;还可能是充电车辆的VIN码或电池编码被恶意篡改过,不利于充电安全。因此,通过上述过程可避免改装车辆充电,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或避免某些用户恶意改动、伪造VIN码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验证的安全性,保护用户和充电站的安全和权益。
步骤S40:所述车云平台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步骤S50: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在步骤S40-S50中,车云平台中存储有充电车辆真实的详细信息,例如充电车辆的实时位置、电池状态、充电车辆的VIN码、电池编码等。通过车云平台与桩云平台进行对接交互,就可在车运平台上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进行真实的验证。相较于充电桩直接与桩云平台进行VIN码等信息交互而言,本实施例中步骤S40-S50的过程可以识别出VIN码被伪造或篡改的情况,保证充电车辆的唯一性和真实性,大大的降低了充电验证风险。
在步骤S50中,可有如下的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1、验证充电桩后进行充电。具体的: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查询充电桩是否可用;若桩云平台确定充电桩可用,则向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最后执行步骤S60,对充电车辆进行充电。验证充电桩是否可用,可以避免充电桩为故障充电桩、需要维护的充电桩,提高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2、验证充电桩和目标账户后进行充电,其中,目标账户绑定有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具体的: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查询充电桩是否可用;桩云平台基于唯一识别码判断对应的目标账户是否正常;若桩云平台确定充电桩可用且目标账户正常,则向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最后执行步骤S60,对充电车辆进行充电。目标账户的异常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添加,例如可包括:账户余额不足,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账户存在未付款结算的订单,账户为黑名单账户,等等。通过上述验证过程,不仅可保证充电的安全性,还可保证线上结算的安全性。
步骤S60: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在步骤S60之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上述充电验证系统的多种结算方式,可实现即插、即充、即走的快捷充电过程,可极大的节省用户充电操作的时间。
1、在充电完成后,桩云平台对目标账户进行扣款。即步骤S60之后还包括:
充电桩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结算订单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基于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目标账户绑定有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其中充电完成的情况可包括: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预设电量/预设时长可由充电桩进行设置;也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设置,客户端设置的预设电量/预设时长可经过桩云平台下发至充电桩,客户端与充电车辆绑定。当充电到预设电量/预设时长时自动停止充电,并生成结算订单。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为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具体的,该移动终端可为不同系统平台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等。
对目标账户进行结算时,桩云平台可对目标账户的余额进行扣款操作;还可对目标账户绑定的信用卡、银行卡或支付宝等进行扣款操作。扣款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可由桩云平台确定,也可由用户桩云平台对应的应用软件自行设置。
2、在客户端控制充电停止后,桩云平台对目标账户进行扣款。即步骤S60之后还包括:
充电桩将充电的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桩云平台;其中,充电过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的时间,已消费的充电电量,充电的功率,消费费用,充电温度等信息。桩云平台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绑定充电车辆的客户端,用户在客户端的应用软件上就可方便的查阅当前充电桩为充电车辆充电的状态。充电停止指令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输入。具体的,当用户认为查阅充电过程信息,认为当前的充电已经满足自己的需求后,可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上输入充电停止指令,桩云平台将接收到用户在客户端输入的充电停止指令。充电停止指令可为立刻停止、某一时长后停止,某一时长可具体为1小时、2小时、3小时、等等。充电停止指令也可由基于充电过程信息生成。具体的,用户可在客户端上输入充电电量、充电时长的限定值,输入后,客户端开始对充电过程信息进行监测,当达到充电电量、充电时长、消费费用等的限定值后生成充电停止指令,实现更加便捷的充电与结算。另外,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在充电温度超过一定温度限制值时也可生成充电停止指令,温度限制值可根据电池类型的不同进行设置,例如为50°、60°、65°、70°、等等。然后,桩云平台将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充电桩;充电桩基于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充电车辆充电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结算订单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基于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目标账户绑定有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对目标账户结算的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有关于结算的阐述,不再赘述。
通过将充电过程信息上送至客户端,由用户确定充电停止的时机,可方便用户实时监控充电过程,并随时结束充电过程,对于充电量、充电时间控制更加灵活和准确。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充电费用结算的准确性,避免有缺陷的充电桩造成订单结算的不准确;或为了便于用户筛选充电效率更高的充电桩。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BMS对充电采集的数据对充电订单进行辅助验证后,桩云平台对目标账户进行扣款或对充电桩进行评价。即步骤S60之后还包括:
电池管理系统在充电枪停止充电后,将充电时长和充电电量发送给桩云平台。在充电的过程中BMS会采集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充电枪停止充电时即可触发BMS向桩云平台发送采集的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等数据。需要说明的是,BMS向桩云平台发送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等数据时可为直接发送,也可为经过车云平台进行间接发送。
进而,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进行匹配。具体的,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进行匹配时为: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充电起始时间差是否相同或相近,若相同或相近则表示相匹配,匹配成功;其中,相近表示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充电起始时间差的差值在一时长阈值内,例如时长阈值取值为0-10min之间。桩云平台基于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进行匹配时为: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消耗电量是否相同或相近,若相同或相近则表示相匹配,匹配成功;其中,相近表示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消耗电量的差值在一设定的电量阈值内,例如电量阈值取值为0-0.3kw·h之间。桩云平台基于充电电量和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进行匹配时为: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充电起始时间差相匹配,且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消耗电量相匹配,则认为匹配成功。当采用上述三种匹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匹配时,若匹配成功则桩云平台基于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对目标账户结算的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有关于结算的阐述,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应用于充电验证系统,该系统中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该方法具体过程为:在充电桩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充电桩编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然后,由电池管理系统将充电桩编号和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车云平台。在车云平台中存储有充电车辆的真实的信息,当车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时,就可准确的验证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是否被伪造或修改;车云平台判断所述车辆状态正常后,就可说明该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正常、没有被伪造。此时,可将充电桩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桩云平台,可保证桩云平台接收到的唯一识别码是准确可靠的。最后,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桩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向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开始充电。本实施例的整个实施过程相较于充电桩直接与桩云平台进行唯一识别码等信息交互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唯一识别码的来源以及上传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即使被篡改也容易被识别出。可保证充电车辆的唯一性和真实性,大大的降低了充电验证风险。
第二实施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300。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300的功能模块框图。
所述系统300包括:充电桩301、电池管理系统302、车云平台303、桩云平台304,其中:
所述充电桩301,用于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301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2;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301连接;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2,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303;
所述车云平台303,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或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304;
所述桩云平台304,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301发送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301,还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辆状态包括位置状态;所述车云平台303,还用于:
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获得所述充电桩301的电桩坐标;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获得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判断所述电桩坐标与所述车辆坐标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正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车云平台303,还用于:
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查询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若未出现故障,则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唯一识别码包括VIN码和电池编码;所述车云平台303,还用于:
查询所述VIN码和所述电池编码是否相匹配;若相相匹,则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桩云平台304,还用于:
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查询所述充电桩301是否可用;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对应的目标账户是否正常;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若确定所述充电桩301可用且所述目标账户正常,则向所述充电桩301发送所述充电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充电桩301,还用于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304;
所述桩云平台304,还用于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完成包括:
所述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充电桩301,还用于在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304;
所述桩云平台304,还用于将所述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并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将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所述充电桩301;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绑定;
所述充电桩301,还用于基于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304;
所述桩云平台304,还用于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302,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停止充电后,将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304;
所述桩云平台304,还用于判断所述充电时长和/或所述充电电量是否与所述结算订单相匹配,若相匹配,则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所述目标账户结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300,其具体实现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验证系统、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4)

1.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
所述车云平台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桩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将所述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并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绑定;
所述桩云平台将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所述充电桩;
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唯一识别码包括VIN码和电池编码;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所述车云平台查询所述VIN码和所述电池编码是否相匹配;
若相匹,则所述车云平台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包括位置状态;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获得所述充电桩的电桩坐标;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获得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
所述车云平台判断所述电桩坐标与所述车辆坐标是否相匹配;
若相匹配,则所述车云平台确定所述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正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所述车云平台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查询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
若未出现故障,则所述车云平台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包括: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查询所述充电桩是否可用;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对应的目标账户是否正常;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若所述桩云平台确定所述充电桩可用且所述目标账户正常,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所述充电桩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完成包括:
所述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停止充电后,将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判断所述充电时长和/或所述充电电量是否与所述结算订单相匹配;
若相匹配,则所述桩云平台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所述目标账户结算。
8.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云平台、桩云平台,其中,
所述充电桩,用于在检测到充电枪与充电车辆连接时,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桩编号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连接;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充电车辆内部,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车云平台;
所述车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在确定所述车辆状态正常时,将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唯一识别码包括VIN码和电池编码;所述车云平台,还用于:
查询所述VIN码和所述电池编码是否相匹配;若相匹,则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所述桩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和所述唯一识别码,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在基于所述充电指令,向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并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将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所述充电桩;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充电车辆绑定;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基于所述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包括位置状态;所述车云平台,还用于:
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获得所述充电桩的电桩坐标;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获得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坐标;判断所述电桩坐标与所述车辆坐标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充电车辆的位置状态正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包括电池状态;所述车云平台,还用于:
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查询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若未出现故障,则确定所述车辆状态的电池状态正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
基于所述充电桩编号,查询所述充电桩是否可用;基于所述唯一识别码,判断对应的目标账户是否正常;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若确定所述充电桩可用且所述目标账户正常,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所述充电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桩,还用于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绑定有所述充电车辆,并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完成包括:
所述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
所述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停止充电后,将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发送给所述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还用于判断所述充电时长和/或所述充电电量是否与所述结算订单相匹配,若相匹配,则基于所述结算订单,对所述目标账户结算。
CN202010560004.0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815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0004.0A CN113815469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0004.0A CN113815469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469A CN113815469A (zh) 2021-12-21
CN113815469B true CN113815469B (zh) 2024-03-12

Family

ID=7891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0004.0A Active CN113815469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5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515A (zh) * 2022-01-25 2022-08-30 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即插即充功能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94032B (zh) * 2022-02-14 2024-01-09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动车电池滥用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
CN114463993B (zh) * 2022-02-28 2023-02-28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识别匹配方法及终端
CN115284922A (zh) * 2022-08-22 2022-11-04 深圳同圆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6112527A (zh) * 2023-01-19 2023-05-1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523734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辆唯一标识识别的无感支付方法及服务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5919A (zh) * 2015-08-25 2015-12-3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用于电动车充电的结算系统
WO2017211270A1 (zh) * 2016-06-07 2017-12-14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识别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7696888A (zh) * 2017-08-30 2018-02-16 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32755A (zh) * 2017-12-12 2018-05-15 上海益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远程实时预约和自动充电控制方法
CN109466366A (zh) * 2018-11-02 2019-03-15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10481381A (zh) * 2019-08-29 2019-11-22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充电桩、服务器及充电系统
CN110901420A (zh) * 2019-11-29 2020-03-24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电动汽车及充电云平台
CN111212140A (zh) * 2020-01-02 2020-05-29 钛马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车系统、方法和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5919A (zh) * 2015-08-25 2015-12-3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用于电动车充电的结算系统
WO2017211270A1 (zh) * 2016-06-07 2017-12-14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识别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7696888A (zh) * 2017-08-30 2018-02-16 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32755A (zh) * 2017-12-12 2018-05-15 上海益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远程实时预约和自动充电控制方法
CN109466366A (zh) * 2018-11-02 2019-03-15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10481381A (zh) * 2019-08-29 2019-11-22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充电桩、服务器及充电系统
CN110901420A (zh) * 2019-11-29 2020-03-24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电动汽车及充电云平台
CN111212140A (zh) * 2020-01-02 2020-05-29 钛马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打车系统、方法和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469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5469B (zh)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9795359B (zh) 一种充电鉴权方法、装置、系统及充电系统
CN113815453B (zh)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2496213B (zh)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流程控制系统
CN109050316B (zh) 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337686B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activating charging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9376889A (zh)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管理方法、装置
CN117734495A (zh) 用于向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系统及用于授权从充电站对电动车辆充电的方法
US20140289082A1 (en) Electric charging mana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US9536239B2 (e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and remote activation
CN105205919A (zh) 用于电动车充电的结算系统
WO2010074644A2 (en) Electrical energ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vehicle
CN110415372A (zh) 基于etc的车辆应用服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KR20190103925A (ko) 차량 충전 방법, 단말기 및 서버
CN106683209A (zh) 一种电子不停车收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528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50710B (zh) 提供能源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3493327A (zh)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充电方法和充电设备
CN110942164A (zh) 共享产品的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共享设备
CN106529926A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设备充电费用结算支付方法
CN108944542B (zh) 一种执行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站识别的方法
CN10994881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维修设备共享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9840998B (zh) 车辆与油枪匹配的方法及第一集线器
US20220305939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charging rate-based charging
CN104794766A (zh) 通过刷身份证进行停车费用支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313300 room 101-27, building 1, No. 236, Lingyan Road, Lingfeng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unit 3805-3815, 38 / F, building 8, 91 Jiangu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